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2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振华没有说错,西乎公司的确陷入了巨大的麻烦之中。这个麻烦并不是西乎公司一家所面临的,而是蔓延了整个日本,乃至韩国、东南亚各国,这就是20世纪的最后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由于提前两年推出了大规模紧缩银根、压缩房地产等宏观经济政策,才侥幸躲过了这场危机的侵袭。

      “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西乎公司董事长大泽彦脸色阴沉地坐在会议室的主持座位上,向参加会议的高管们说道:“从前年开始,公司的销售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一些传统的客户也落入了竞争者的手里。其中尤其是中国的汉华重工和星北重机两家企业,产品与我们有很大的重叠,它们一直在与我们进行客户的争夺。为了赢得客户,他们甚至不惜大幅压低价格,据松下君的计算,按照这样的价格,这两家中国公司也是不可能盈利的,这是一种疯狂的竞争手段。”

      “是啊,中国人就是这样不择手段的!”高管们纷纷叫嚷起来,脸上现出义愤的神情。他们似乎忘记了,其实压价销售、以图搞垮竞争对手,这恰恰是西乎公司的惯用手法。如果不是中国企业的成本实在太低,西乎公司肯定还会故伎重演,把大把的金钱砸进去和汉华、星北等几家企业死拼的。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我们在东南亚、南美以及非洲的市场,也正在受到中国企业的压迫。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出一位来自于我们日本的销售人员,他的名字叫做左治义雄。他原来是尼宏重工的销售总监,尼宏重工破产后,被汉华重工收购,左治义雄也就成了汉华重工的海外销售代表。

      就是他,在代表汉华重工与我们西乎公司争夺海外市场的时候,最为努力,已经先后抢走了我们十几家传统大客户,对我们的海外业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泽彦继续说道。

      “我和左治君有过一些交往,他……”中国区销售总监松下永三欲言又止,他觉得有些话真的很难说出口。

      “松下君,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松下永三苦笑着说道:“他曾经跟我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我们西乎公司被汉华重工挤垮的场景。”

      “为什么?难道他是一个日奸吗!”众人都愕然了。

      作为一名日本人,为中国企业服务,这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现在毕竟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了,西乎公司在世界各国的分公司也有大量的外国雇员,所以不会有人把左治义雄替汉华重工做事感到不理解,或者不能接受。

      但一个日本人如此坚定地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以替自己的雇主挤垮日本企业为己任,这就有些过分了,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作为一名雇员的本份,而是带着一些仇恨在内了。问题在于,左治义雄为什么要仇视日本企业呢?

      “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松下永三说道,“左治君原来在尼宏重工的时候,尼宏重工也曾经受到了中国企业的竞争,而且这家企业就是汉华重工。在当时,尼宏重工所面临的情况与我们有些类似,也是在成本上处于劣势,无法抵御来自于汉华重工的竞争压力。那时候,左治君曾经向我们西乎公司提出请求,要求我们不要向汉华重工提供某些关键装备,以便帮助尼宏重工保持竞争优势。不过,这个要求被我们拒绝了。”

      高管们不以为然地撇着嘴,说道:“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的错误,我们作为设备生产商,无论向谁提供设备,都是可以的。尼宏重工要和中国人竞争,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我们承受损失,所以,这件事根本就不能怨我们。”

      松下永三点点头,说道:“在尼宏重工破产之后,它的董事长石川明先生【创建和谐家园】了。据说,在石川明【创建和谐家园】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他说:你们会后悔的。”

      “谁会后悔?”众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松下永三低着头,装作没有听到众人的质疑声,关于谁应该后悔这个问题,他不想去解释,他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的。

      果然,众人在微微一愕之后,不由得都打了一个寒战,他们知道石川明所指的是谁了。可不是吗,汉华重工在吃掉尼宏重工之后,势力大增,一转身就把血盆大口对准了西乎公司。

      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如果尼宏重工还在,也许西乎公司的处境不会这样尴尬吧?像尼宏重工之类的大型专业设备厂商,都是西乎公司的大客户,如果这些大客户能够支持西乎公司,那么就能够很大程度地抵销掉汉华的压力。而如今,事情反过来了,尼宏重工成了汉华的子公司,它所需要的装备肯定是从汉华机床公司订购的,而且,它还会用自己的利润去支持汉华对西乎公司的竞争。

      这一进一出之间,力量的天平就倒向汉华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果能够重新再来一次,也许西乎公司会接受尼宏重工的请求,与尼宏重工联手,把尚处于幼稚阶段的汉华重工掐死在摇篮里。

      石川明说得对,西乎公司已经在后悔了,但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卖的。

      “松下君,你是说,左治义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迁怒于西乎公司,从而不遗余力地要帮助汉华重工挤垮我们吗?”大泽彦问道。

      松下永三点点头道:“我想,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吧。我和左治君私下里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咱们日本人太骄傲了,也太自私了,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爱国心。如果有朝一日,日本经济崩溃了,成为中国的附庸,那也是天照大神对日本人的惩罚,这是天谴,他是无力改变的。”

      “巴嘎!”老董事左滕昌盛勃然大怒道,“这个左治义雄,真是我们日本人的耻辱!他居然能够说出这种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难道他已经不是大和民族的一员了吗?”

      “算了,不要理会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话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如何面对眼前的危机吧。”大泽彦懒懒地挥挥手,打断了有关左治义雄的话题。他实在是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了。

      其实,大泽彦非常清楚,左治义雄的话是有道理的,今天的日本人,早已经没有自明治维新以来的那种危机感与爱国心,大家苟苟营营于自己的个人利益,把聪明才智都用于琢磨差旅费能否多报销几千日元这样的事情。

      这种自私的风气,在每一次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对着地震或者海啸,每一个人都只顾着带上自己的财产逃命,很少有人会去关心自己的邻居或者社区如何。在避难所里,每个人都用能够找到的纸板把分配给自己的那一块地方严严实实地隔离开来,根本不会去看看自己身边是否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妇女或者儿童。

      企业的行为也是一样,包括大泽彦自己在内,根本不会愿意为其他日本企业的利益而使自己蒙受损失。事实上,在当年,不单左治义雄去找过松下永三,石川明也曾亲自来拜访过大泽彦本人,非常急切提出希望西乎公司能够对汉华重工实行一些必要的限售,以便使尼宏重工的技术优势多保持一段时间。

      当时,大泽彦用一种非常职业化的官方辞令拒绝了石川明的请求,今天想来,这也许是压垮尼宏重工的最后一根稻草吧。石川明【创建和谐家园】的消息,曾经让大泽彦感到震惊,然而,直到西乎公司面临着与尼宏重工当年同样的困境时,大泽彦才真正理解了石川明的悲哀。

      中国人目前正在进行着一场振兴整个民族经济的战争,松下永三带回来的消息显示,中国的企业家们喊出了“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样的口号,这种口号不管是作秀也好,真实也好,它起码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中是存在的。

      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则更加积极,他们推出了若干个大型计划,什么863、973、星火、火炬,从航天工程到针头线脑,向每一个领域发起冲击,这种【创建和谐家园】制所带来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

      而与此同时,日本却停了下来,政客们在忙于竞选,年轻人沉溺于动漫和【创建和谐家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金钱和精力转移到金融上。制造业的空心化在不断加剧,服装、家电、玩具等曾经支撑着日本从战后低谷中崛起那些产业,逐渐被亚洲四小龙所接替,如今又转移到了中国。

      没有了下游产业的支撑,上游装备制造业的衰退只是时间问题了,西乎公司就算能够挺过这一个坎,下一步又能够再走多远呢?

      大泽彦摇了摇头,把脑子里那些颓唐的情绪甩出去,然后对众人说道:“各位,咱们西乎公司的技术实力,仍然是中国人所无法企及的。只要我们能够有效地组织起生产和销售,收复传统的客户,我们就必定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现在,请诸君就我们公司如何应对竞争的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吧。”

      第529章 不给中国人机会

      “我的意见是,我们应当对中国企业的竞争采取反制措施。的确,他们的劳动力更便宜,从而拥有成本上的优势。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如果要压价促销,我们能够支撑的时间,绝对会比他们更长的。”一位名叫田中永嗣的少壮派董事慷慨激昂地说道。

      “你是说,我们应当赔本来和中国人对抗吗?”另一位名叫桥口敬的老董事反问道。

      田中永嗣道:“赔本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挤垮了中国人,其他的企业就会知难而退,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恢复我们原来的市场,从而获得加倍的利润。像这样的策略,咱们过去不是曾经用过吗?”

      “那是过去。”桥口敬说道,“那时候公司的力量弱,股东们都愿意暂时承受亏损,以换取长期的利润。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家成熟的企业了,如果还要不断地亏损,那么股东们向我们投资的价值在哪里呢?”

      桥口敬的潜台词没有说出来:尼玛,我都50多岁的人,你还让我暂时承受亏损,我等得起吗?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我拿钱回去呢。如果西乎公司再这样不死不活的,老子就要把手里的股票甩掉了。

      田中永嗣坚持道:“我们可以向股东解释,这是最后一次,在关系到公司命运的问题上,他们会理解的。”

      “最后一次?”桥口敬嗤之以鼻,“田中君,你确信这是最后一次吗?”

      “呃……”田中永嗣语塞了,但凡脑子正常的人,恐怕也不会相信这样的战斗是最后一次。这家目前对西乎公司造成巨大压力的汉华重工,十年前还只是默默无闻的一家小企业而已,如今就已经发展成为一头巨兽了。那么,目前蛰伏在中国大地的那千千万万小企业中,又会有多少在十年后成为新的庞然大物呢?即使今天西乎公司拼命把汉华打下去了,下一步,新的中国企业仍然会对西乎公司形成挤压之势,难道要让股东们永远亏损下去?

      “去年我们账面已经出现亏损了,股东大会对于管理层非常不满。如果我们要求股东继续承受亏损的话,他们会抛弃我们的。”大泽彦说道,“今年,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出现了雪崩,日本经济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再让我们的股东失望,恐怕我们也不好交代了。”

      “还是考虑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吧。”桥口敬见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泽彦的支持,颇为满意,便抛出自己的设想,“我们西乎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我们的技术,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技术优势,那么至少自保还是有余的吧?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在低端产品上和中国人纠缠,我们应当专注于开发尖端产品。”

      听到有关技术的话题,西乎公司研究院的负责人良濑昭二连忙报告道:“据我们了解,美国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正在考虑更新它们的汽车外壳冲压生产线,这是我们传统上的优势产品。不过,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技术更新的浪潮,通用和福特对于冲压生产线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我们的技术部门正在抓紧进行这方面的设计,下个月,就是通用的招标会了。”

      大泽彦对于这件事是了解的,他看着良濑昭二说道:“在冲压生产线方面,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德国和荷兰的两家公司,他们的优势并不大,我想,我们应当是能够获胜的。”

      “我听到的消息是,汉华重工似乎是有意要参加这次竞标。”松下永三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把大家都炸得外焦里嫩的,顿时就开了锅一般地闹腾起来:“这个汉华重工,怎么什么事情都想介入?”

      “他们能有这个实力吗?这可是高度自动化的一条生产线,他们连数控技术也还只是刚刚掌握吧?”

      “这样正好,我们就在这个产品上击垮他们,让他们血本无归。”

      “……”

      松下永三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众位牛哄哄的董事们,说道:“目前负责研制这条冲压生产线的,是汉华重工前两年在中国东北收购的浑北锻压机床厂,这家企业在冲压设备方面拥有几十年的生产经验,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都非常强。汉华机床公司也全面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提供数控和机加工部件方面的技术。此外,汉华重工还联合了华清大学等一系列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可以这样说,这几乎是整个中国在和我们竞争。”

      良濑昭二道:“整个中国的数控技术,都只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在数控电子方面,中国人和我们存在着至少20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弥补上的。我们研究院有信心在这个产品的竞争中保持对中国人的优势。”

      松下永三道:“问题在于,他们获得了美国和我们日本电子企业的支持,美国方面,是斯皮舍尔公司。至于日本方面,则是KHN电子公司。”

      “KHN?它们怎么能够帮着中国人?”左藤昌盛横眉立目地质疑道。

      这一回,大家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老左藤了,刚刚松下永三讲的故事,你难道忘记了吗?当年尼宏重工让我们不要帮助中国人的时候,我们不也没听吗?KHN所做的,不过和我们做的事情一样而已。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谁在乎掏钱的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呢?

      “良濑君,以你的判断,如果中国人得到KHN的支持,他们是否有可能在冲压生产线上赢得优势?从而把我们挤出局?”大泽彦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向良濑昭二问道。

      “这个问题嘛,比较复杂。”良濑昭二讷讷地回答道,“中国人的产品,和我们相比,肯定是会有差距的。但如果他们能够得到KHN提供的数控系统作为支持,那么这种差距就会缩小到代差之内。而如果我们之间不存在代际差距,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就会更在乎产品的性价比,而如果要在性价比上进行竞争的话……”

      他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不过大家都懂的。作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比价格,那是绝对没有优势的。

      “事实上,KHN一直都是汉华数控系统的供应商。我们的数控机床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中国机床的阻击,大多数中国机床使用的控制芯片都是KHN以及其他一些日本电子厂商提供的。日本的数控芯片与美国的芯片相比,价格上更有优势。”松下永三客观地报告着他所了解的情况,作为中国区的销售总监,他的情报工作做得还是非常扎实的。

      “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阻止KHN向中国人提供芯片吗?”左藤昌盛问道,“我们和KHN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了,他们应当是会珍惜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的。”

      田中永嗣冷笑一声:“他们和中国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他们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给他们提供的商机。除非我们能够向他们提供一个同样大的订单,否则他们是不会愿意得罪中国人的。”

      “松下君,你有没有了解过,以汉华重工为首的中国机床企业,每年向KHN采购的芯片金额有多少?”大泽彦问道。

      松下永三道:“这个数据是保密的,不过,我从中国市场上的数控机床出货量来推算,估计他们采购KHN的各种芯片总数应当在10万片以上,这些芯片,便宜的几百美元,贵的上万美元,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总金额估计在1亿美元左右。”

      “1亿美元……”大泽彦在心里默默地算了算,然后说道:“如果仅仅是1亿美元左右的订单,我想我应当能够说服宇野精之助董事长的,这个金额对于KHN的营业额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我们西乎公司同意把采购KHN芯片的价格和数量提高一些,我想我至少能够劝宇野把发往中国的芯片减少一些。”

      “如果这样就太好了!”松下永三额手称庆,“董事长,其实不需要KHN完全中断对中国的业务,只要他们在发货的时候稍微拖延一下,对某些芯片进行适当控制,我就完全有信心收复在中国的市场。”

      “嗯,这件事等开完会以后,我马上就去办。”大泽彦信心十足地说道,说罢,他把头转向良濑昭二,说道:“良濑君,冲压生产线的问题,就拜托了,我们必须拿下通用的这个订单。你要知道,目前汽车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越南等国家转移,他们迫切需要采购各种自动化设备。通用的这次招标,具有象征意义,它显示了我们西乎公司是否还能够在汽车制造的成套设备方面保持优势,这是关系到西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

      “嗨!”良濑昭二站起来,郑重其事地向大泽彦鞠了一躬,又向其他董事也鞠了一躬,回答道:“各位,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拿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设计,我们不会给中国人留下任何机会的。”

      第530章 群策群力

      “我们不能给日本人留下任何机会!”

      仿佛有点心灵感应似的,就在西乎公司的管理层扬言不能给中国人留下任何机会的时候,在北京香山脚下的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里,甄子飞也正在向一群高管和专家们信誓旦旦地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西乎公司是搞冲压装备的老企业,拥有品牌和声誉上的优势。我们是后来者,在客户的信任度方面无法和西乎公司相比。所以,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明显地优于西乎公司,那么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子飞这个想法是对的,美国人不差钱,我们无法完全以价格取胜,而是必须在性能上至少不弱于西乎公司,然后再比价格上的优势。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价格低于西乎公司,而性能还优于西乎公司。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座的各位专家付出十倍的努力了。”负责主持会议的林振华对众人说道。

      “我觉得,性能达到或者接近西乎公司的水平,还是有希望的。至于说优于,甚至是明显优于西乎公司,我觉得是不是有点目标太高了?”来自于机床公司的技术部负责人王海胜质疑道。

      “这个问题请子飞来介绍吧。”林振华指了指甄子飞说道。

      甄子飞点点头,取出了一张大图纸,早有工作人员走上前,帮他把图纸挂在会议室顶头的墙上,让众人都能够看得到。

      甄子飞拿着一根木棒当成教鞭,开始向大家介绍:

      “现代化的汽车生产,大致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其中冲压是第一道工序。大家来看,这就是一条汽车冲压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甄子飞的图画得很不错,从图上,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冲压过程分为拆垛、清洗、对中、冲压等几个步骤。在生产线的前端,叠放整齐的车用钢板被天车吊到拆垛机上,带有吸盘的机械手自动地吸取一块钢板,送入生产线。生产线上有两台清洗机,能够对送进来的钢板进行表面清洗,以保证钢板的清洁。随后,若干组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把钢板送入一台台串联起来的压力机,进行若干次冲压。在压力机之间,有专门的传送带或者小车进行送料。经过冲压成型的工件最终被送出生产线,进入下一道工序。

      在生产线的旁边,还有专门用于更换模具的装置。同一条生产线只要换一套模具,就可以冲压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外壳,或者用术语叫做覆盖件。从图上看,更换模具的装备也是自动控制的,并不需要人力进行干预。

      这一群专家中,有些人在前期已经参加了生产线的设计,对于这套流程可谓了如指掌。有些则是刚刚被请来出谋划策,看到这样大规模的生产线,不由得有些血脉贲张的感觉。

      “子飞,这就是你们目前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吗?”王海胜问道。

      甄子飞点点头,自豪地说道:“没错,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设计的生产线。我们查阅了能够找到的所有资料,还专门去国内外的汽车厂进行过几十次考察,我敢这么说,这条线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最新的设计理念,西乎公司的设计,不可能超出这个水平。”

      “如果是这样,那你找我们大家来干什么呢?”王海胜诧异道。他干了这么多年的机械,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以他的眼界来看,这条生产线在今天的世界上的确可以算是达到一流水平了,他还真想不出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Idea,我需要新的Idea。”甄子飞用手敲着脑袋说道,“生产线的整个结构,基本上不可能再做什么大的调整了,但在细节上如何能够创新,我们现在非常头疼。我们项目组的人可能是搞这个项目的时间太长了,思维已经僵化了。林总建议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来找一些亮点,这不,我就把各位都请过来了。”

      “每一个细节,都有可以优化的余地。”林振华说道,“自动冲压生产线发展到今天,大的格局方面,再要进行创新已经是很难了。但我们可以在细节上取胜。如果我们能够对100个细节进行优化,那么在客户眼里,就是一套具有全新概念的设备。所以,我让子飞把大家请过来,就是专门来优化各种细节的。大家耐下心来,在这里呆上十天半月的,把你们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出来。”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算是抛砖引玉。”华清大学的老教授姚鹤良说道。他走到甄子飞挂起的图纸前,指着其中一处,对众人说道:“大家来看,当今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技术潮流,都是用机械手来实现冲压件在各台冲压机之间的传递。机械手要从冲压机上把冲压件提取起来,靠的是顶端的这两个真空吸盘。吸盘的吸力来自于大气压,存在着一个上限。为了避免冲压件在提取的过程中脱落,机械手的动作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因为过大的加速度而带来额外的阻力。目前,这条生产线的整个生产效率,都受到机械手速度的影响,难以进一步提高。”

      甄子飞补充道:“姚教授所说的,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技术瓶颈。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国外做得最好的生产线,是一分钟冲压12件,我们希望把这个速度提高到18件,但机械手的效率问题,我们始终无法解决。”

      “这就是你们遇到的技术瓶颈了?”王海胜道,“我怎么觉得,这事挺简单的。”

      “什么,你说简单?”甄子飞眼睛都立起来了,“老王,你如果能够把这事给我解决了,我做主给你请功。林总也在这里,我现在就申请,谁能够把这个技术问题解决,请公司奖励他100万。”

      汉华集团内的技术人员们是经常在一起开会解决技术问题的,相互之间都很熟悉,说话也便随便。以王海胜的岁数,当甄子飞的叔叔也足够了,不过甄子飞还是直接称呼他为老王的。

      “此话当真?”王海胜道,“林总,你可听见了?”

      林振华呵呵笑道:“没问题啊,如果子飞这样说,那就照子飞说的办吧,真能把这个技术难题解决了,100万也的确不算多啊。”

      姚鹤良刚说的这个问题,乍听起来的确是挺简单的。汽车外壳是平滑的钢板,用两个真空吸盘吸在上面,就可以把一块钢板提起来,这就是机械手能够搬运钢板的原理。但是,真空吸盘的吸力是有限的,仅仅是比钢板的重量大一些而已。如果缓缓地提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要快速地提取,则还要另外增加一个产生加速度所需要的额外的力,这就超出吸盘吸力的范围了。

      正因为此,所以机械手在提取钢板时只能缓慢地加速,从而就导致了整个生产线的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要增加吸力,当然也有办法。一种办法是加大吸盘的面积,或者增加吸盘的数量,但冲压件上能够安置吸盘的位置是有限的,对于某些形状的冲压件而言,过大的吸盘可能根本就找不到合适放置的位置。另一种方法是把真空吸盘改为电磁吸盘,但这种吸盘对于铝质冲压件就无能为力了。一个机械手上总不能设计两种不同的吸盘吧?

      正因为这个问题听起来并不复杂,所以王海胜才会不由自主地说出“简单”二字。但甄子飞、姚鹤良等人已经把这个问题琢磨了无数次了,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听到王海胜这样说,甄子飞忍不住就许下高额的悬赏了。

      林振华对于这个项目没有介入太深,不过此前也参加过几次技术研讨会,知道这个问题是一个挺大的难题。他自己也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结果自然也找不到什么理想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如果真有什么人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100万的赏格还真不算离谱。

      “好吧,我接下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就不信了,不就是俩吸盘的事情吗,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我解决不了,就让林总撤了我的职好了。”王海胜赌气般地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0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