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没错,你是相信我。可是,可是我都不敢相信你为什么会这么相信我。”祁仲谋用了一个语法结构非常复杂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困惑。
林振华只好装模作样地说道:“祁兄,我和你接触虽然不多,但我相信自己的直觉。我相信,像祁兄这样胸怀远大的人,是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失信的。我把这些商品赊给你,其实是赌我自己的眼力。如果我看错了,那损失了钱也是活该。如果我看准了,我希望祁兄日后把我当成自己人就行。我相信,祁兄未来的发展不可【创建和谐家园】,到时候没准还要蒙祁兄关照一下我们兄弟呢。”
“没问题,没问题!”祁仲谋道,“我以我的人格保证,我绝对不会失信的。”
“那好,我们腾两个箱子出来,祁兄把你想要的商品选出来吧。总金额就按5000块钱算,你那200多块钱就先留着吧,你回四川去也还要用钱的。”林振华道。
“好好,那我就多谢林老弟了。”
“祁兄,听我一句,那种麦克镜,你最好也拿一些,过两个月肯定能够大卖。”
“麦克镜?”祁仲谋不解地问道,“这种墨镜叫作麦克镜?”
“呃……我在国外的朋友是这样说的。”林振华自知失语,连忙掩饰。
满街麦克镜曾经是神州大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于1979年在美国播出,1980年5月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主人公麦克所戴的墨镜一下子迷倒了时尚男女,并被命名为麦克镜。当然,看不惯这玩艺的老年人则把它叫作蛤蟆镜,因为戴上这种遮住半边的脸的墨镜之后,怎么看怎么像大眼蛤蟆。
当时戴麦克镜还有一个讲究,就是镜子上的标签是绝对舍不得撕掉的,这种进口眼镜上的标签写的都是洋文,如果撕掉了,有谁知道你戴的是进口眼镜呢?至于这标签是否会遮挡视线,就不是时尚男女们考虑的事情了,要风度……就只能牺牲透明度了。
此时还是1980年的3月份,这个电视剧还没在国内上演,所以祁仲谋根本看不到麦克镜的市场机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祁仲谋仅仅是一个商业天才,他绝不是穿越人士。
看着满满两大箱子货物,祁仲谋幸福得有些眩晕了。5000块钱的货物,运回四川,一出手起码是2万块钱的收入,还完欠林振华的货款,还有15000元余额,他也能当上万元户了。有了这一万多块钱的本钱,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他相信,不出几年,这一万多块钱就能够变成10万,甚至于100万……至于身家过亿,估计自己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祁兄,我前面说的车皮的事情,你看……”林振华适时地提醒道。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祁仲谋把胸脯拍得山响,“我陪这位兰兄弟去办,等你们的货发走了,我再办我自己的事。”
“那就拜托祁兄了。”林振华拱了拱手。
祁仲谋找来货场管理员,重新办了寄存手续,把自己的货和林振华的货分开存放,以免出现差错。林振华从自己的货物中挑出了两个大箱子,借了个小推车推着,出了货场。他们的吉普车还在货场外等着他们,林振华把箱子放好,然后众人一齐上了车。
“走吧,咱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峰子回招待所去,祁兄可能还要帮我做点小事情。”
“没问题,你尽管吩咐。”祁仲谋应道,人家刚赊了5000块钱货给自己,别说做点小事情,就算让他去办点杀人越货的大事,他也在所不辞。
吃饭的时候,趁着祁仲谋去上厕所之机,兰武峰拉着林振华问道:“林哥,你怎么这么相信这个姓祁的?”
“峰子,我实话告诉你吧,我过去当兵的时候,有个战友曾经跟我讲起过祁仲谋这个人。他貌似夸夸其谈,但实际上是个志向很远大的人,他不会贪图这5000块钱的东西的。”林振华找出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借口。
“原来是这样。”兰武峰稍稍放了点心,“可是,就算他不会欠我们的钱,你也没必要主动赊东西给他呀?”
林振华道:“峰子,我这叫风险投资,你懂不懂?”
“不懂。”兰武峰老老实实地说,他觉得,在林振华面前自称不懂,不算什么丢脸的事情。
林振华道:“风险投资,就是当你发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的时候,就要舍得在这个项目上花钱。这样,未来如果这个项目发展起来了,你就可以挣回十倍、一百倍的钱。”
“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呢?”兰武峰问道。
“你问得好呀!”林振华表扬道,“如果失败了,你当然就血本无归了,这就叫风险啊。风险投资,就是明知有风险,还要去投资。高风险才有高收益,懂吗?”
“我明白一点了。”兰武峰道,“林哥,你的意思是说,你看好这个祁仲谋,觉得他以后可能会发大财。你现在帮了他一把,他以后就会十倍,百倍地报答你。可是,如果他不守信用,你这笔钱就算是白扔了,这就是风险,是不是这样?”
“非常正确。你要知道,就因为有风险,所以我这个投资才显得有价值。从祁仲谋来看,我与他萍水相逢,只因为看中他的人品,就赊给他5000块钱。他如果未来发迹了,能不感念我今天对他的信任吗?”
“原来是这样。”兰武峰点点头,“可是,5000块钱,也实在是太多了。如果50块钱的话,我觉得还安全一点。”
林振华呵呵一笑:“峰子,你马上就要变成有钱人了,现在你看钱的眼光要变一变了。咱们这些货物如果全部卖出去,最起码是10万块钱利润。那时候,你还会把5000块钱放在眼里吗?”
“有这么多?”兰武峰惊道。
“那是当然,那种普通的电子表,市场上的价格是8块到10块不等,你算算,我们箱子里有多少块?”
兰武峰默算了一下,眼神变得迷离了。他想了想,问道:“林哥,这么多东西,你都交给我去卖,你放心?”
“呵呵,风险投资嘛。”林振华一语以概之。
“可是,我跟祁仲谋可没法比,林哥,我这个人真的没什么出息的,我觉得我不会做生意。你最好能够找一个会做生意的人来管事,我给他跑腿就行了。”
林振华挠挠头:“没办法,我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人。”
“你如果把祁仲谋雇过来呢?”兰武峰建议道。
林振华道:“我一开始还真想过这事,不过马上就放弃了。祁仲谋不是那种甘居人下的人,如果我趁他现在落魄而招募他,以后说不定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我现在这样赊货给他,帮他积累起第一桶金,也许他反而会更感激我。”
“你说的可能是对的吧。”兰武峰道。
两人正说到此,只见祁仲谋满脸堆笑地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瓷瓶:“林老弟,兰老弟,我刚才在柜台看到他们有茅台酒,我买了一瓶回来,咱们好好喝一个。”
第050章 大款朋友
秀河宾馆,汉华厂的几个人已经酒足菜饱回来了。众人逛了大半天,意犹未已,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所以大家都不急于回房间去看电视,而是挤在朱铁军的房间里闲聊,孔海江发挥了办公室主任的特长,从服务员那里要来了多余的茶杯,给大家都沏上了茶。
“笃笃笃……”有人敲门。
孔海江站起身,过去拉开了房门,只见林振华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
“哟,小林,你上哪去了?”孔海江问道,他看了看林振华手上拎的东西,羡慕地说道,“这都是你买的?这么多?”
“呃,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林振华走进屋来,大家这才发现,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位西服革履的中年男子,那年代,寻常人是绝对不会穿西服的,穿西服的人,不是外宾,就是大款。
“这是我的朋友,四川中意集团的董事长,祁仲谋先生。”林振华郑重其事地向众人介绍道,随后,他又向祁仲谋介绍了汉华厂的各位,祁仲谋颇有总裁风度地向大家微微颔首。林振华心中暗暗好笑,这个祁仲谋真是一个天才,让他客串一把大老板,他居然演得有模有样的。
“祁先生,你好。”朱铁军和祁仲谋握了握手,招呼他坐下。
“小林,你的这位朋友,是大老板吧?”钟如林小声地问着林振华。
祁仲谋听到了钟如林的话,不等林振华回答,他便扭头对钟如林说道:“我不是什么大老板,不好意思,起步太晚,现在我的公司资产还不到300万。”
“300万!”所有的人都惊住了,整个汉华机械厂的资产才400多万,而眼前这个人居然个人名下就有300万,这是何等的大款啊。
朱铁军毕竟是领导,有些领导风范,不像其他人那样把惊奇写在脸上,他平静地问道:“祁先生,你和小林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小林有你这样出色的朋友,我们都还不知道呢。”
祁仲谋微微一笑,道:“呵呵,我认识小林的时候,还没有做现在这个公司。那时候我在单位上做采购员,出差的时候遇到歹徒抢劫,当时小林正好路过,出手相救,打跑了歹徒,救了我的性命。”
“那时候我在部队服役。”林振华向众人解释道,这个故事本来就是他和祁仲谋一起编的,中间的细节自然需要他来补充的。
“那以后,我一直在找小林,想向他说一声谢谢。谁知道,这次出差,在火车上居然碰巧就遇上了小林。”祁仲谋继续说道。
“小林,你今天没和我们一起玩,就是去看祁先生去了?”孔海江问道。
“是的,祁先生非要请我吃饭不可,喝的还是茅台。”林振华半真半假地说道,今天晚上他们喝的的确是茅台,而且也的确是祁仲谋请的客。
“茅台啊!要八块钱一瓶呢。”骆沁生在一旁小声地向钟如林解释道。
祁仲谋接过林振华手里拎的东西,摆到桌上,说道:“今天我过来,主要是小林说他的领导都在这边,我觉得不过来拜访一下,实在是太失理了。因为来得很匆忙,也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只有我们公司采购的一点小礼品,送给大家,各位请不要嫌弃。”
说罢,他便开始给大家分发礼品,送给朱铁军的,是一部四喇叭收录机,送给其他人的,则各是一部带短波的高档收音机。这是肯定要区别开的,否则领导的地位就体现不出来了。除了收录机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件之外,还有一些折叠伞、尼龙袜、钢笔这样的小件礼品,这是人人都有的。
“这太贵重了,我可不能收。”朱铁军望着这部一尺来长、半尺来高的索尼收录机,连连摆手。这样的收录机他是见过的,过去在部队的时候,团部就有一台,现在的汉华机械厂工会也有一台,价格大约是200多块钱,这已经超出一般朋友馈赠的范畴了。
众人都望着祁仲谋,等着他如何表示。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朱铁军能够收下这部收录机,他如果收了,大家也就可以收下其他的礼品了。如果朱铁军坚决不收,大家的收音机也就不便收了。
祁仲谋呵呵一笑,说道:“朱厂长,你就不必客气了。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我送礼给你,完全就是朋友之交嘛,这不违反政策的。”
林振华也在旁边敲着边鼓:“朱厂长,你就收下吧。祁总是个爽快人,这点钱对于祁总算不上什么的。再说,你如果不收,我们也不便收,是不是?”
其余的人听出了林振华的暗示,也纷纷开始帮腔。朱铁军一看,自己如果不收,估计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再考虑到自己与祁仲谋的确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收了这个也算不上是受贿,于是也就不再推辞了。不过,朱铁军心里明白,祁仲谋此举,自然是看在林振华的面子上,看来,未来自己的确是要多关照关照林振华了。
祁仲谋完成了帮林振华送礼的任务,假意又和大家客气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他送给大家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林振华让福特从香港采购过来的。林振华知道,自己无权无势,也没有什么背景,只有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和已经到手的这些金钱来铺开道路。他让福特给自己准备了各种档次的商品,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送给合适的人。
这一次,林振华借祁仲谋之手给同来的这些领导和同事送礼,一是为了搞好与这些人的关系,毕竟其中包括了一个副厂长、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技术科长和一个车间主任,这都是实权人物。第二个理由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自己有一个大款的朋友,这样未来林振华自己有些高消费的举动,大家也就不会说三道四了。
林振华把祁仲谋送出宾馆,再回到朱铁军房间时,发现大家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
“嗨,大家好!”林振华尴尬地向大家打着招呼。
“小华,你太有本事了,这样有钱的朋友都能认识。”钟如林亲热地说道。
刚才这会工夫,他们几个人都已经仔细验看过祁仲谋送给自己的礼品了,发现都是进口的高档货。每个人都在想象着,回去把那两双进口尼龙袜送给老婆的时候,老婆的眼睛里会有怎样耀眼的光彩……没准,自己还能获得一个久违的热吻吧。
“小林,这个高档收录机,我真的不能收。要不,你拿走吧,反正是你的朋友送的。”朱铁军苦恼地说道。
林振华笑道:“朱厂长,你就收着吧,实不相瞒,我也有一个呢。”
“要不,我把它交给团委,平时你们年轻人搞活动的时候用。我就说是你捐给团委的。”朱铁军继续建议道。
林振华道:“朱厂长,你这样做就没意思了,你是看不起我小林,还是看不起我的朋友?我朋友现在也是一分钟上百块钱进项的人,他能陪我到这里来坐这一个小时,就是因为尊敬我的同事。你这样做,未免把我朋友看成趋炎附势之徒了,生怕他未来有求于你,是不是?”
“这个……”朱铁军语塞了,在这种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朱铁军的确不擅长。
“朱厂长,我觉得收祁总的礼物不算是犯错误。”孔海江插话道,“我们和他并没有业务联系,而且他一个300多万资产的企业,也不会有什么不正当的事情要找我们的。对于祁总这样财大气粗的老板来说,一台收录机算得了什么?不就相当于我们平时送支烟的样子吗?”
“没错,没错。”其余几个人都连声附和。
“唉,我真的没有收过别人这么贵重的礼物。”朱铁军颓然地说道,他开始把收录机拿到手上玩弄起来,眼睛里透着喜爱的神色:“小林,你不知道,我女儿前些天也不知道是看到哪个同学家里有录音机,回来就吵着说也想买。结果她跟她妈妈一说,你猜她妈妈说什么?”
“说什么?”众人一齐问道,也许他们并没有这样强烈的好奇心,但领导在说话的时候,大家还是得捧捧场的。
“她妈妈说,你看吧,我和你爸两个人就这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全家五口人要吃饭,你说哪个可以不吃饭吧,省下钱就可以买录音机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齐笑了起来,范世斌深有感触地说道:“可不是吗,咱们这些挣死工资的,存点钱买个大件,都是从嘴里省下来的。你说这手表和自行车是平常上班要用的,没办法,只好咬着牙买。这录音机买了有什么用?可是,这帮孩子就喜欢,还说要听什么邓丽君。哎呀,这个邓丽君的歌我听过一次,软绵绵的,根本就听不下去。”
林振华道:“朱厂长,这回你女儿该高兴坏了,肯定要说你这个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
“我会跟她说的,这是林哥哥的朋友送的,让她感谢你就好了。”朱铁军说道,他已经决定接受这部收录机了。
“朱厂长,现在收录机有了,得买几盘磁带吧,你女儿是不是也喜欢邓丽君啊,要不,明天到街上给她买两盘?”林振华提醒道。
“好,给她买两盘。”朱铁军下决心似地说道,“我少抽几包烟吧,满足一下她的要求。”
第051章 又见岚岚
林振华给祁仲谋赊了5000块钱的货,彻底调动了祁仲谋的积极性。他跑前跑后,在第二天就帮兰武峰联系到了车皮,把堆在货场的那二三十箱货物运往丰华县。兰武峰在货物上车之后,自己也上了火车,赶回去接货。
林振华他们是为公家办事,效率反而不如祁仲谋高,他们足足等了三天,才把那台MK800数控机床弄上火车。不过,在这三天时间里,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他们逛了越秀公园,还去看了黄花岗72烈士墓,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一趟差出得实在是太超值了。
在返回丰华的路上,林振华又向朱铁军请了个假,申请在潭州下车停留一天。朱铁军听说他是去拜访湘平省轻工厅的何海峰处长,便爽快地批了假。朱铁军对那位科班出身的何处长印象不错,再说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林振华去走动走动也有好处。
林振华在潭州下了火车,先在火车站签了票,这意味着他第二天可以用这张票坐同一车次的火车回丰华,当然,座位是没有的,不过林振华并不在乎这个。
签完票,林振华到车站的公用电话亭给何海峰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到了潭州。何海峰有些觉得意外,不过非常高兴,他让林振华在车站等着,说自己马上就来。
说是马上,其实也耽搁了大半个钟头的时间。林振华按何海峰的交代,站在站前广场等着,闲极无聊地望着火车站大楼顶上立着的一支巨大冲天椒,不由得想起了何海峰跟他说过的一段闲话:当年,潭州建火车站的新楼时,设计者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空气,在楼顶上设计了一支火炬的雕塑。谁知,这支火炬却引起了轩然【创建和谐家园】。
原来,在火炬雕塑建成之后,有阶级斗争意识敏感的革命群众发现,这支火炬的火焰居然是朝向西方的,这不是【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崇洋媚西吗?于是乎,一番口诛笔伐便直奔省设计院而来。
省设计院大惊失色,连忙道歉,并迅速地更改了雕塑,使火焰朝向了东方。刚刚修改完,革命群众又发现了破绽,火焰朝东,意味着西风压倒东风,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政治错误吗?
于是再改,火焰既不向西,也不向东,而是指向北方。革命群众大怒:北方是北京的所在,你们这是要火烧党中央吗?其心可诛!
在各个方向都无法让革命群众满足的条件下,省设计院的设计师们终于想出一个黑色幽默的方案,那就是让火焰垂直向上。这一回,革命群众终于满意了,潭州人民也满意了,他们说,设计人员肯定是潭州本地人,嗜辣,所以在火车站顶上也设计了一支巨大的朝天椒。
“嘀嘀……”一声吉普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林振华的暇思。林振华回头一看,只见一辆北京吉普停在他身后,车门一开,一个小姑娘笑靥如花地向他飞奔过来。
“林哥哥!”
“岚岚!”
林振华蹲下身,何岚扑到他怀里,给了他一个小萝莉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