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哥。”林芳华听到林振华说起父母,眼睛里泛起了一点泪花,她把手搭在林振华肩上,说道:“哥,你知道吗,你当兵回来以后,确实变了很多,我很高兴。你总是出去干活挣钱,挣点钱也不容易,我不用花那么多钱的,我们存起来,以后你给我娶嫂子的时候用,好不好?”
林振华抚摸着妹妹放在自己肩上的小手,说道:“小芳,你放心吧,你哥哥不是普通人,给你娶嫂子的钱,还是能挣出来的。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跟任何人都不能说,行不行?”
“我保证。”林芳华郑重地说。
“我这次在石化机给一个老外当翻译,顺便帮老外的公司出了一点小主意,帮他们改进了他们的设备。所以呢,老外的公司决定付给我一笔报酬。这笔报酬是谁都不知道,连朱厂长他们都不知道。”
“真的!”林芳华惊喜地说,“这笔报酬很多吗?”
“当然多,你以为人家老外像咱们厂似的,我帮厂子设计了埋弧焊机,厂里居然到现在也没给我发奖金。人家老外那是市场经济,我给他们创造了多少价值,他们就会按比例给我付报酬的。”林振华给小芳做着心理铺垫。
“那……他们会给多少钱?有没有……”林芳华想了一下,咬咬牙说:“有没有200块啊?”
“比200块还多一点。”
“真的,那有多少?”
“2000。”林振华没敢把实情说出来,20万美元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绝对会把林芳华吓坏的。不过,他的考虑完全是多余,对于林芳华来说,2000元以上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已经超出她的想象空间了。
“2000!”林芳华眼睛都直了,“那,那,那……”她那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心中的震憾。
林振华点点头:“没错,2000美元,按黑市价计算,相当于2万人民币。”
“咕咚!”林芳华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地上,她已经被吓坏了。
“哥,你出了什么样的主意,能挣到这么多钱啊?你不会是当了特务,帮外国人搜集中国的情报吧?”林芳华在震憾之后,开始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
林振华拍了她一掌:“乱想什么呢?我只是一个搬运工而已,我能掌握的知识,还能叫情报吗?再说,中美已经建交了,不是敌人了,还有什么特务?”
林振华这话,属于利用林芳华的无知来反驳她的无知。中美建交并不意味着双方就没有利益冲突,只要有利益冲突,那么间谍、特务就必定是存在的。不过,林芳华想不到这一点,林振华这样一解释,她居然就有几分相信了。
“这么说,咱们家已经是万元户了?”林芳华小心翼翼地求证道。
“我们是双万元户,等拿到了钱,我一万,你一万,我们都是万元户。”
“我不要那么多,你给我……两千就好了。”林芳华给自己打了一个折扣,殊不知,即使是这样一个折扣,也已经比她过去的期望要高出几百倍了。由俭入奢,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件事要严格保密,知道吗?”林振华叮嘱道。
“我当然知道!”林芳华道,“我胆子比你还小呢,万一说出去,人家小偷还不惦记上咱们家了?”
林振华点点头:“好,你知道道理就好。你在家收拾碗筷吧,我去一趟朱厂长家里,有事要向他汇报。”
第044章 升官的承诺
林振华来到朱铁军家里的时候,朱铁军正坐在屋里一边喝着茶,一边听收音机里的采茶戏《方卿戏姑》,嘴里还哼哼唧唧地跟着唱。听说林振华来了,朱铁军连忙起身相迎,让林振华在藤沙发上坐下,还让夫人给林振华沏了一杯当地的绿茶。
这是林振华第一次到朱铁军家来,他早就听人说起,朱铁军是所有的厂领导中家里布置最简陋的一个。时下,不少家庭都在陆续地添置家具,48条腿的说法不仅适用于要结婚的年轻人,也适用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已婚家庭。林振华偷眼数了一下朱铁军家里家具的腿数,发现离着48条还差出不少,要凑足48条,只能是把小竹椅之类的统统都算上。
林振华和朱铁军两个人现在坐着的这对藤制沙发,是朱铁军家里最奢侈的一套家具了,中间还有一个一尺宽、二尺长的小茶几,看起来挺新的样子。他不知道,这是朱铁【创建和谐家园】业到地方之后添置的唯一的一套家具,家里其他的家具,例如床和柜子等,都是朱铁军从部队带回来的旧家具。
“小林,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朱铁军问道。
“我下午到的家,刚刚吃完晚饭,就过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了。”
“汇报工作倒不忙,你刚回来,应该早点休息。”朱铁军道,“这些天在石化机,累坏了吧?”
“我倒没什么累的,给外国专家当翻译,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林振华笑着说,“再说,我天天跟着外国专家一起吃饭,伙食好得很呢。”
朱铁军被林振华的情绪感染得也呵呵笑了起来:“你这个小林,还真是挺有意思的。能够给外国专家当翻译,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你却好像一点也不在乎。”
林振华道:“这有什么可在乎的,只要中国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变,过几年,我们周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外。那个时候,去给老外当翻译就是一件苦差事,而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了。我的理想是,以后让老外去学中文,中文不及格的,禁止入境。”
朱铁军道:“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不过,现在还不现实。我们需要还要进口国外的设备,还是求着人家的。”
林振华道:“说起进口设备,这就是我来找您汇报的主要的事情。朱厂长,您记不记得,我说过要想办法让老外送咱们厂一台数控铣床?”
“当然记得。”朱铁军道,“怎么,你真的办成了?”
“办成了。”林振华轻描淡写地说道,其实他内心是带着显摆的意思的,但表面上要装出满不在乎,越是这样,才能越显出某种王八之气。
“你说的是真的!”朱铁军大喜过望,虽然自林振华说过这事之后,他一直有一些隐隐的期待,但从理性上说,他又觉得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现在,听林振华说居然真的说服老外赠送了一台机床给汉华厂,这怎么能不让朱铁军惊喜万分。
“福特先生今天离开石化机,估计后天才能回到香港。他答应我,一到香港就发货,到时候会把提货单寄到咱们厂里来,我留的联系人是您的名字。我们可能要到广州去提货。”林振华平静地说道。
“这太好了!”朱铁军激动地说,“我问过老范了,他说数控机床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了,所有的操作都是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完成,抵得上十几个四级工的工作效率。其实效率怎么样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这是代表着高科技啊,有了它,咱们厂的工人就不是井底之蛙了,也能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样的新技术了。”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小林,说说看,你是怎么说服那个福特的。”
“其实,办法很简单。我在那里给福特当翻译,所以对于那台设备也就慢慢熟悉了。他们的设备在设计上有一个小的缺陷,结果让我给发现了。我就给他们提了合理化建议,他们非常感激我,所以就决定给我付一些报酬。我说,你们不必给我付报酬,实在想感谢我,就送给我们厂一台设备吧。于是他们就同意了。”
“一台设备一万多美元,你的合理化建议,能值这么多钱?”朱铁军有些不敢相信。
林振华道:“其实这些钱不算多。他们的机床卖出去一千多台,如果因为缺陷而要返修,一台不说多了,一千块钱的维修费用要出吧?他们现在从每台机床中拿出10美元来给我,加起来就有一万多了,也够买一台设备了。更何况,设备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他们卖一万多美元,实际出厂价可能也就是几千美元,对于他们这样大的企业来说,九牛一毛而已。”
“你说得有理。”朱铁军接受了这个解释,但旋即又问道:“小林,按理说,这些钱是你挣的,结果你让他们用送给厂里的机器来补偿,这不相当于你把钱全捐给厂里了吗?”
林振华迟疑了一下,道:“我只是不敢拿这么多钱而已。我让他们把机器赠送给厂里,相当于把大头交给厂里了,我自己还留了一点小头。”
“哦,有多少钱?”朱铁军饶有兴趣地问道,刚问完,立马又改了口,“算了,你也不必告诉我。这些钱都是你的劳动所得,你可以拥有的。”
林振华在这一点上非常佩服朱铁军,这也是他和朱铁军能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亲近起来的原因。朱铁军这个人,虽然是行伍出身,对于地方上的事情并不熟悉,年龄也相对偏大,但他的思想十分解放,很多领导觉得有悖规则的事情,在朱铁军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朱铁军也有他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嫉恶如仇,很难容忍不正之风。
“朱厂长,这台数控机床运回来之后,厂里打算让谁来操作呢?”林振华问道。
朱铁军摇摇头:“这件事厂务会没有讨论过,谁也不知道你真的能够弄到一台数控机床的。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呃,有点想法,不知道该不该提。”林振华道。
“你不会是想自己开吧?”朱铁军猜测道,不等林振华回答,他便直接给拒绝了:“小林,我不会同意你去开数控机床的。”
“为什么?”林振华很是不解,他倒是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自己去开数控机床,但朱铁军这样武断地表示拒绝,也让他有些纳闷。
朱铁军道:“小林,我看出来了,你这个人头脑很聪明,而且脑子里还有文化。你去开机床,太屈才了。”
“原来如此。”林振华这才觉得有些欣慰,“朱厂长,你的意思是说,我应该继续当搬运工,然后时不时地客串一下技术科长的角色?”
朱铁军哈哈大笑起来:“恰恰相反,我是让你去当技术科长,你如果愿意,可以不时地客串一下搬运工的角色。”
“技术科长!”饶是林振华神经健壮,这一下也吃惊不小,“怎么,范科长犯错误了?不会是在石化机看中了哪个半老徐娘,犯了生活错误吧?”
林振华想来想去,觉得范世斌要犯错误也只能是犯花案了,作为技术科长,他手上没有财权,想【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都没有机会。
“你乱说什么。”朱铁军笑着骂道,“让老范听到,还不跟你拼命?他还是当他的技术科长,你到技术科去,当副科长。编制方面有点问题,只能是以工代干,以后有机会再给你转干。”
“朱厂长,这事,你说了算吗?”林振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铁军道:“这个事,在厂务会上已经议过了。这次埋弧焊的事情,你功劳最大,老范一直向厂务会反映这个情况,为你请功。另外,数控机床这个事情,我在厂务会上也提过,几个厂长和书记都认为,如果你真有这个本事弄到数控机床,完全可以给你破格提拔为技术科副科长。现在既然你说已经办成了,那就等机器一进厂,你就办手续。”
“让我想想……”林振华心里有点乱。当初朱铁军答应他可以转成技工,他是满口拒绝的,因为他觉得当技工不如当搬运工舒服。可是现在有一个到技术科当副科长的机会,他有些犹豫了。他毕竟是一个机械专业的研究生,搞设计是他的专长,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先知先觉发明出什么逆天的设备,也不枉穿越这一趟了。
“想什么!”朱铁军眼睛一横,“当兵的,讲究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嗯,好吧。”林振华半推半就地说道,“朱厂长,当这个副科长,有没有什么好处啊?”
朱铁军道:“工资能涨一点吧,不多。你想要什么好处?”
“咱们厂不是在建新宿舍楼吗?当了副科长,我有没有资格分啊?”林振华说道。
新宿舍楼是汉华机械厂第一幢三层的楼房,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套内拥有厨房、卫生间的住宅,与林振华以及所有工人家庭目前所住的平房相比,上了一个台阶。林芳华曾经很憧憬地和林振华讨论过住楼房是什么感觉,林振华那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份肯定分不到楼房,现在看来,楼房离自己,似乎也不是那样遥远了。
林振华这样一问,朱铁军倒是沉默了,他想了一会,说道:“分房这个事情,是归蒋厂长负责,我只有建议权。我记得我跟你说过,如果你能给厂子弄来数控机床,不管你提出什么条件,我都会给你争取。如果你真的想要一套楼房,我可以到厂务会上去说。按照你对厂子做的贡献来说,奖励你一套楼房也不算过份。”
“那就太好了。”林振华欣喜地说道,看来自己帮厂里弄到一套数控机床,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啊。
林振华最初想帮厂里弄数控机床的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显摆能力的心态。他看到朱铁军和范世斌对石化机的数控机床艳羡不已,便产生了这个念头。后来,他正式与福特谈判之前,对于这件事也纠结了许久,毕竟这台机床是从他的分红里扣出来的,相当于十几万块钱人民币,对于他这个月薪37元的搬运工来说,可不是随便能够说给就给的。
林振华最终下决心的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需要在汉华机械厂这个空间里生活,那么为厂子做一些贡献,对于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大有好处的。有了一台数控机床垫底,他在厂里犯点事估计也不会受批评了,如果向厂里提点要求,应当也能得到满足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英明了,如果不给厂里弄数控机床,他有可能分到楼房吗?虽然一套楼房值不了多少钱,但就算你有钱,上哪买去?
朱铁军在答应帮林振华去讨要房子之后,显得有些兴味索然,也许是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样提条件有些让人失望。在重新酝酿了一下情绪之后,朱铁军说道:“小林,只要你有能力,能够为厂里做贡献,厂里是会尽可能给你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的,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关于数控机床,目前全厂只有你一个人会操作,等机床运到之后,你要负责培训出两名操作工来,这个没问题吧?”
林振华连忙点头:“完全没问题,其实我刚才想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想当操作工,我只是想推荐一下杨欣。”
“杨欣?”朱铁军道,“她只是一个学徒工啊,行吗?”
林振华道:“我想,数控机床来了之后,我们当然要安排一个熟练工来操作,这个熟练工请厂里考察一下谁比较合适,再行选定。我是建议让杨欣作为第二名操作工,给前面这个操作工当助手。”
朱铁军笑了:“小林,我听说你在和杨欣搞对象,看来是真的了。”
林振华大窘:“朱厂长,这事嘛,有点误传。我和杨欣从小关系比较好,再加上杨叔一家对我兄妹十分照顾,我要报答他们,也只有多照顾一下杨欣,这也算是我的私心吧。不过,我推荐杨欣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她是铣工里唯一的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数控铣床对于传统的铣床操作既有继承,也有革新,让年轻人去掌握,也有助于厂里建立起第二梯队吧?”
朱铁军点点头:“你这个要求不算太过份,我会考虑的。让杨欣去做操作工也好,最起码,你们俩轧马路的时候也能谈谈工作,别人哪有这个条件。”
寻常人对于搞对象这样的玩笑还是会觉得脸红的,但来自于21世纪的林振华对此却是见惯不怪。他接着朱铁军的话头说:“朱厂长,这可是你说的。我们年轻人想轧马路也找不出几条整齐的来,厂里如果有了钱,是不是应当考虑修一下厂区的道路了?”
第045章 卧铺票
福特说是回到香港就开始发货,但事实上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一家美国公司要向中国大陆企业赠送一台设备,这件事情在当年还是有一定敏感性的。斯皮舍尔公司找了一堆合理的名目,以设备测试的名义,正式向汉华机械厂提出赠送机器的请求。汉华机械厂把这个请求提交给省轻化厅,然后又经过了外事、公安、外贸等若干个部门的审批,最后赠送活动才具有了合法性。
在这个过程中,轻化厅还曾经想过要把设备截留下来,转给瑞平机械厂。朱铁军闻讯大怒,只身一人独闯轻化厅,把提出这个要求的一个处长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设备才如愿地花落汉华厂。这也是朱铁【创建和谐家园】业之后第一次对上级机关发飚,据说,事后轻化厅的某名干部有一次偶遇朱铁军原来部队里的一位领导,说起此事时,那领导呵呵一乐,道:谁让你们惹着他了?
在这段交涉的时间里,斯皮舍尔公司也没闲着。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林振华写的几个补丁程序进行了严格测试,证实程序有效,而且与原有的程序相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器性能。斯皮舍尔公司马上组织生产,制作出一大批新的控制电路板,发向全球各地的MK800用户,用以替换存在着BUG的那些老电路板。斯皮舍尔公司在这样做的时候,使用的是林振华帮他们想的一个借口,即新的程序能够提高效率,是一种升级行为。由于替换是完全免费的,所以所有的用户都没有提出质疑,斯皮舍尔公司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场劫难。
这一年的3月初,乍暖还寒时分,一封挂号信寄到了汉华机械厂厂部,里面装着一张广州某货场的提货单,货物品名为“MK800数控铣床一台”。
“小孔,孔海江!”朱铁军大声地唤着厂办公室主任。
“来了来了,朱厂长,你有什么指示?”30来岁、有点小肚子的孔海江从办公室跑到了朱铁军的房间。
“马上去买火车票,我们去广州!”
“都有谁去?”
“我,范世斌,林振华,骆沁生,钟如林……差不多了,就五个人吧。”朱铁军掰着手指头算道。
“钟师傅也去?”孔海江有些奇怪。
“他是搬运班长啊,涉及到搬运的事情,还得他来安排呢。”
“哦,难怪小林也去。”孔海江道,在他印象中,林振华也是搬运工。
“小林可不是当搬运工的。”朱铁军哈哈笑道,“他以后就是技术科的副科长了。对了,小孔,回头你给安排一下,他的办公桌什么的,等我们从广州回来,就要到位。”
孔海江支吾道:“朱厂长,你们去广州,万一在那边涉及到一些接来送往的事情……需不需要带一个人去处理一下?”
朱铁军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骂道:“你TMD,你也想去广州是不是?明着说就是了,搞这么多名堂干什么。”
孔海江尴尬道:“呵呵,广州可是大城市,我一直都想有机会去看看的。”
“好吧,你也去。”朱铁军爽快地说,“大喜事,让你也沾点光。不过,小孔,你可记住了,这一次你是沾了小林的光,以后涉及到他的事情,你多关照一点。”
“没问题,我和小林关系好着呢。”孔海江赶紧应承道。
从朱铁军的办公室出来,孔海江先去财务科开条子借了钱,然后匆匆忙忙地往小车班跑,准备叫个吉普车去火车站买票。刚走出厂部的小楼,迎面正撞上闻讯而来的林振华。
“孔主任,忙啊。”林振华客气地向孔海江打着招呼,办公室主任可是一个权力很大的人,林振华对孔海江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哎,小林,啊,不对,该叫你林科长了。”孔海江笑容可掬地说道。虽然林振华即使当了技术副科长也仍是以工代干,与孔海江的地位无法比,但谙熟人情世故的孔海江信奉一条原则,那就是欺老莫欺少。林振华才19岁就能当上技术科的副科长,这以后的发展谁能估计呢,孔海江可不想给林振华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