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19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后呢?”林振华问道。

      “然后我就不看了,反正这俄语我也听不太懂。老毛子国内的电视节目比咱的还不如,连个带色的都没有。”吴杰不屑地说道。

      林振华挠了挠头:“呃,我是问然后你和苏联人做什么生意。”

      “哦,你问这个啊。”吴杰道,“我就是把咱们中国的轻工业品,倒腾到苏联去,什么家用电器啊、服装啊、餐具啊,反正咱们这街上随便能买到的那些东西,到了苏联都是抢手货,价钱相当于咱们这边的两三倍。对了,还有烈酒,那是老毛子最喜欢的东西,他们也喝不出个酒好酒坏,就知道度数越高的越好。”

      “那你卖了货,就带着卢布回来换成人民币吗?”林振华继续问道。

      “那哪成啊。”吴杰道,“拿卢布回来换人民币,一是不好换,二是换的汇率低,赔大了。我是用卖轻工业品得的钱,在苏联国内再买他们的东西,运回国内来卖。”

      “苏联有什么可以卖到中国来的东西?”林振华问。

      吴杰得意地说道:“有啊,苏联的皮大衣啊、望远镜啊,都挺便宜的,我就往回倒腾。不过呢,现在往回倒腾这玩艺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点不太好出手。”

      “那你没想办法再拓展点其他的渠道?”林振华随口问道,截至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利用吴杰这个人,不过,考虑到几年后苏联将要解体的情况,林振华还是觉得自己需要有一些熟悉苏联情况的人,以便届时到苏联去拣些洋落。

      听到林振华的问话,吴杰稍稍沉了一下,然后说道:“林总这话问着了。其实,我这次托人和陈总联系,就是有意想拓展点其他的渠道。你们知道吗,现在苏联最便宜的东西不是皮大衣这些,而是……”

      说到这,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陈天和林振华的表情,以决定自己是否还要继续说下去。

      林振华看了看陈天,陈天用正在夹肉的筷子头指了指吴杰,说道:“吴总,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咱们今天就是哥们聊天,这里也没外人,没人治你的罪。”

      吴杰等的就是这句话,得了陈天的承诺,他压低声音,说道:“其实,现在苏联最便宜的东西,是军火。”

      第376章 都是好东西

      军火!

      林振华几乎要跳起来了,这位仁兄想玩什么呢,莫非还打算从苏联倒腾军火到中国来?他有心对吴杰说点什么,转念一想,似乎这事还轮不到自己来关心,陈天就是秘密战线的人,这种事情,怎么也是归陈天管的吧?

      他又扭头去看陈天,只见陈天还在那认真地涮着肉,似乎吴杰说的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而已。林振华这才知道,自己的修【创建和谐家园】夫,与陈天相比,还差着那么一点。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干秘密工作的,还真有点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定力。

      “呵呵,吴总,你接着说。”林振华想清楚了自己的角色,便轻松地笑着对吴杰说道,“苏联为什么军火会便宜呢?”

      吴杰说道:“林总可能不太了解,陈总在这方面应当是比较清楚的。苏联现在国内乱得很,有能耐的人拼命捞钱,没能耐的人捞不到钱,也不乐意干活了。尤其是军队这边,基本上已经失控了,当兵的直接把枪支弹药之类的偷出来换酒喝,只要你肯定给钱,想要原子弹人家都能给你弄到。”

      “陈哥,苏联真的乱到这个程度了?”林振华对陈天问道。

      陈天脸色阴沉着点了点头,说道:“真TMD不知道这帮孙子是干什么吃的,好端端一个国家,让他们弄成这个鸟样子。”

      陈天和林振华的背景不同,想法也不同。

      对于林振华来说,苏联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他想得更多的,是未来苏联解体之后,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好处。此外,在林振华的心目中,强大的苏联是中国的一个潜在威胁,苏联衰败了,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但陈天的想法就大不一样了,像他这样的干部子弟,从小就从父辈那里接受过关于苏联是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观念,他知道苏联曾经的强大,而且也无比羡慕过这种强大。此外,他们还是看着诸如《莫斯科保卫战》这类苏联影片长大的,用现在的话说,属于铁杆的“苏粉”。看着自己昔日心中的偶像轰然倒地,他的心情是非常郁抑的。

      “吴总,你不会是想从苏联倒腾一批枪支弹药到国内来卖吧?”林振华半天玩笑地问道。

      “那当然不可能!”吴杰连忙说道,“虽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还没到为了挣点钱就乐意把命搭上的份上。如果从苏联倒腾点枪支弹药过来,我估计还没等我走出火车站,警察就已经把我逮了。”

      林振华道:“那你刚才说最便宜的是军火,这对你也没意义啊。”

      吴杰道:“林总有所不知啊,这军火并不只是枪支弹药,这坦克也算军火啊。现在苏联的坦克也就是卖个废铁的价,如果能拉回来,那全都是好钢材啊。”

      “你不会是想把坦克弄回来回炉吧?”林振华问道。

      “这个就要问问陈总的意思了。”吴杰小心翼翼地说道,“我听说,陈总这边有点路子。如果能够帮着通关,把这些坦克弄回来拆解、回炉,绝对是高利润。”

      “你如果能弄到的话,通关不成问题。”陈天应道,“你只要保证坦克里没有炮弹就行,有炮弹我可帮不上忙。”

      “这些坦克弄回来,咱们的部队是不是能够用上?”林振华异想天开地问道。

      陈天摇了摇头,说道:“用不上,咱们的部队不比当年了,当年我爹他们打江山的时候,缴获什么武器就装备什么武器,拣辆小日本的九二式坦克都当个宝贝。现在部队讲究正规化,装备要符合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后勤保障。吴总能弄到的坦克,多半也是苏联军队里濒临淘汰的坦克,部队里的指挥官虚报一个报废,就弄出来了。最新装备应当还是管得比较严的,咱们弄不到。”

      “陈总的确是懂行。”吴杰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的确是这样,我们能弄到的,都是快报废的装备。弄回来当废铁回炉没问题,真想拉去打仗,我看悬。”

      “哦,如果是这样,那和我这边恐怕没什么关系了。”林振华失望地说道,要论废钢烂铁,他从德国也进口了不少,还没打算再从苏联弄旧坦克来回炉,毕竟他也不是开钢铁厂。吴杰说的这些事情,充其量也就是和陈天有点关系,这还要看陈天是否有兴趣参与。

      林振华刚刚把话说完,陈天便摆了摆手,说道:“振华,不是这样的,今天我请你过来,恰好是因为觉得吴总和你有可能进行合作。”

      林振华道:“是吗?依陈哥看,我和吴总之间,能够怎么合作?”

      陈天转头对吴杰问道:“吴总,你刚才说到苏联军队里的士兵连武器都敢偷出来卖,那么我打听一下,他们敢不敢把军工厂里的设备偷出来卖掉?”

      “当然敢了。”吴杰瞪着眼睛说道,“你还别说,我真碰上过问我要不要机器设备的。是在乌拉尔那里,那家工厂也不知道是造炮的,还是造坦克的,总之,老大的厂子了。他们那个厂里就有人来问我,想不想要设备。”

      “都有什么设备?”听到设备二字,林振华来了情绪。前苏联的工业基础是非常扎实的,有不少非常好的设备。在苏联解体后,这些设备有一些流到了西方,有一些则因为无人管理而逐渐报废了。如果现在能够提前下手,那么能拿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啊。

      吴杰是在钢铁厂当过工人的,对于机器设备也多少有些了解,听到林振华问起来,他便掰着手指头给林振华算开了:“有车床、铣床、镗床,都是那种大型设备,最大的镗床有能够镗五米深孔的。还有锻机、炼钢炉、自动焊机。就这么说吧,工厂里用得上的东西,人家都有,而且都能往外卖。”

      “没人管吗?”林振华目瞪口呆地问道。

      陈天叹了口气,说道:“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这两年,苏联搞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大规模地裁军,国防投入也大幅缩减,所以许多军工企业都已经停产了。工人们发不出工资,政府也拿不出钱来救济,所以各家工厂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周转。把设备弄出来卖掉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过,据说我们有一些搞外贸的单位,从苏联弄回来高精度机床之后,就是直接拆解,当成废钢回炉了。”

      “不会吧?这多可惜啊!”林振华道,“苏联的高精度机床啊,怎么也比咱们国产的机床要强得多吧?”

      陈天说道:“现在搞中苏贸易的,基本上都是私人企业,很多人本身也不懂工业,搞不清楚这些设备的价值。此外,他们有些是通过走私渠道把设备弄回来的,不敢公开交易,所以也只能把这些设备当成废铁处理了。”

      “你呢,吴总?”林振华看着吴杰问道。

      吴杰支吾了一下,小声说道:“实不相瞒,其实我已经从苏联弄回来一批机床了,正在琢磨着怎么出手呢。我倒是找了几个在厂子里工作的哥们,结果他们说他们的厂子也不景气,现在都恨不得把机床往外卖呢。”

      林振华无语了,刚才他还在感叹于苏联的衰败,其实此时的中国,也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难。不过,苏联的困境是全国性的,整个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中国国内的困境是结构性的,主要矛盾在于大量传统国企的改革步履维艰,经营十分困难。与国企相反,大量的乡镇企业却处于异军突起的状态,生命力非常旺盛。

      吴杰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东北,东北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国企众多,在80年代末期十分不景气,这也就难怪他倒腾回来的机床无法出手了。

      “这些机床原则上我都要了。”林振华说道,“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面,我到时候要派人去看机床的完好程度,以及性能指标,报废或者过时的机床我肯定是不要的。至于价格方面……”

      “价格方面,你看着给就行了,只要比废铁的价高一点就成。”吴杰连忙说道,他这话说得其实挺艺术的,他声明要比废铁的价格高一些,就暗示着林振华不能把这些机床看成废铁。只要这些他用废铁价买来的机床还能被视为机床,那么价钱上无论如何都不会太低的。

      “价格上,肯定不会让你吃亏就是了。”林振华承诺道。他已经想好了,如果这些机床的确很好,他可以给吴杰一个像样的价格。他本来也不是一个黑心商人,他的信条是追求共赢。

      “吴总,我觉得设备的生意,倒是值得做起来。”林振华道,“怎么样,咱们商定一个合作方案,我回头安排几个专业人士,和你一起去苏联,如何?”

      “那当然好,你们看中什么,我就去跟苏联人谈。老毛子的工厂里好东西多得很,只要咱们肯给钱,他们什么都乐意卖。对了,苏联人现在最喜欢的不是卢布,也不是咱们的人民币,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元。”

      “美元我倒是可以想办法筹到一些。”林振华无所谓地说道。

      “真的?”吴杰眼睛一亮,“林总,如果你能弄到美元的话,我知道从苏联还能弄到另外一些东西,不知道你是不是感兴趣。这些东西,人家开的价钱可是比较高的。”

      第377章 至宝

      林振华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他知道,吴杰现在要说的事情,才是今天这顿晚饭的核心。

      “吴总,只要东西好,价钱不是问题。”林振华学着陈天的淡定样子说道。

      吴杰把椅子向林振华这边拉了拉,凑近林振华身边,说道:“我听陈总说,你是一个特别在乎技术的人,每年花很多钱搞技术。现在我能够弄到苏联的技术资料,林总你感不感兴趣?”

      “都有什么样的技术资料?”林振华问道。

      吴杰道:“什么资料都有,乌拉尔那边,有一大批大学、研究所,还有大型工厂,这些单位里都有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全部都是保密的,但现在没人管了,技术人员就把它们弄出来,要往外卖呢。我听说现在美国人、欧洲人,还有日本人,都在拼命想弄到这些资料,就是咱们中国人还没有出手。”

      林振华问道:“你看过这些资料吗?”

      吴杰道:“我接触过几个苏联人,他们急于要向我推销这些资料,也拿过几份给我看,是关于特种钢材的配方资料。你也知道,我就是钢铁厂出来的,虽然技术上不懂啥,可也知道这种配方资料都是宝贝啊。炼钢的时候添什么微量元素,什么时候添,冶炼温度是多少,还有炼出来的钢材各项性能指标怎么样,写得一清二楚的。一种钢材的资料,给个100美元人家就卖了。”

      “100美元?”林振华倒抽了一口凉气。开发一种特种钢,有时候要反复试验数百次,甚至数千次,花费上百万美元甚至更多。现在把实验结果以区区100美元卖掉,这真是败家败到极点了。

      特种钢材从定义上说,是指应用于特殊行业的钢材。比如说航母上用的甲板钢,要耐磨、耐冲击、耐飞机尾焰的高温,还要不易变形,这就是与普通的钢材大不相同了,属于特种钢的范畴。还有一些特种钢的性能要求更为奇特,使用范围也更窄,可能全世界一年的需求量也不过是几吨甚至更少,有些小企业就是靠一两个秘密配方活着,一年卖特种钢赚个几十万美元,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前苏联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非常慷慨的,而且也是非常粗放的。有些时候,领导人脑子一热,下一个指令,下面的人可能就会一口气开发出几百种稀奇古怪的技术。等到技术开发出来之后,领导人却又把这事给忘了,于是这些技术就静静地躺在档案室里,成了一堆废纸。

      如果真能够用买废纸的价格,买到这些前苏联花费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开发出来的技术,那可真是拣着宝了。和这些技术的价值相比,什么皮大衣、望远镜之类的,简直就是垃圾。

      “吴总,我再详细地了解一下,他们开价100美元,卖的是最终的配方,还是所有的实验资料?”林振华继续问道。

      吴杰想了想,说道:“这个倒是没谈过,不过,听他们那意思,最终的配方都卖了,实验资料之类的,应当也就是一个添头了吧?我听他们说起过,他们档案室里那些记录实验过程的文件,堆得都要发霉了,正在商量着拉到造纸厂去当纸浆原料呢。”

      “浪费啊!这些实验资料也都是宝贝啊!”林振华忍不住哀叹道。

      有一些人的心目中,最终的实验结果才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为了得到一个最理想的结果,技术人员们可能要进行数千次的实验,这些失败的实验记录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它可以告诉你哪条路是走不通的,这样未来你就没必要再去重蹈覆辙了。

      林振华曾经听人说起过一个故事,说某单位引进了一项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技术人员们提出了各种改进的方案,结果全都失败了。后来,对方的技术员过来了,告诉我们的技术员说,这些改进方案都是他们曾经试验过的,并且都被证明是无效的。

      如果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能够同时把对方的失败记录也引进过来,那么这样弯路就不至于出现了。

      此外,有时候失败的实验可能会包含着一些重大的启示,科学史上有过无数这样的先例,科学家们在实验一项技术的时候,由于失误或者其他原因,竟然无意中取得了更有价值的成果。

      “林总,现在苏联的情况就是这样,莫斯科那边多少还有人管,到了远东这边,就是天高皇帝远,根本没人管事了,你想要什么东西都能弄到。如果你对这些技术资料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去帮你全弄过来。”吴杰说道。

      “我当然感兴趣。”林振华道,“吴总,你提供的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这样吧,我这边会安排几个人,请你带他们过去和苏联的技术人员联系,他们能够判断哪些资料有价值,哪些资料没有价值。具体的交易过程,由你掌握,你该从中挣多少钱,我们都可以商量。”

      “老吴,林经理是个厚道人,你可不能黑他哟。”陈天皮笑肉不笑地点了一句。

      “这是不可能的!”吴杰像是被侮辱了一样,急赤白脸地说道:“我虽然是个倒爷,可是我也爱国啊。我知道,陈总、林总,你们都是给国家干大事的,我黑谁也不能黑你们啊。这些技术资料,有些人弄到手以后,就转手卖给日本人去了,我不干这种事,我要卖也是卖给咱们中国自己人,是不是?”

      “呵呵,吴总误会了。”林振华连忙打圆场,“陈哥也是关心我,我这个人倒是一向没什么经济头脑,对价钱什么的,不太了解。吴总的为人,我是充分相信的,技术资料方面的问题,我就拜托吴总了。我肯定也不能让吴总白跑腿的,该你拿的利润,怎么也得保证,这也是吴总的辛苦钱嘛。”

      “那是,那是。”吴杰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吃过饭,三个人离开了东来顺。吴杰打了一辆出租车,返回他自己所住的宾馆。林振华则上了陈天的吉普车,让陈天送他回宾馆。

      车一上路,林振华便对陈天感激地说道:“陈哥,今天可真谢谢你了,你给我引见的这个人,对我非常重要。”

      “呵呵,我就知道你对他会有兴趣的。”陈天道,“他是经人介绍找到我的,本来是想向我推销那些技术资料,可是我对技术了解不多,也没知道这些资料的价值何在,所以就把他引见给你了。”

      林振华笑道:“陈哥,你这话可就言不由衷了。就算你对技术了解不多,你们系统内各种能人可不少,不可能没人了解这些资料的价值吧?我看你找我来,分明是想让我当这个冤大头的。”

      “知我者,林总也。”陈天也哈哈笑了起来。

      原来,吴杰向陈天推销这些技术资料的时候,陈天已经敏感地察觉出了这些资料的价值。他本来就是在秘密战线上负责搜集技术情报以及技术装备的,即便是在专业上不太对口,便对于情报价值的敏感性是远高于林振华的。

      陈天自己没有与吴杰进行交易的原因,在于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经费。他也曾去找过科工委的洪丰、宋定祥等人,他们对于苏联的技术资料也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但却只愿意为他们所需要的资料买单,能够拿出来的钱是非常有限的。

      苏联这些从各个研究所、高校、工厂里所流失出来的技术资料,本身是良莠混杂的。人家开价说100美元一份资料,也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资料可能根本就没什么价值。要想去芜存精,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成本,无论是陈天还是科工委的洪丰,都无力承担。

      安全部门和国防科工部门听起来风光无限,但事实上离了钱也都是寸步难行的。国家给这些部门的财政拨款毕竟是有数的,方方面面分摊下去之后,能够留下来干点大项目的钱就非常有限了。像刘向海那个推进器研究所,一年的经费也就是几百万,发完工资之后,剩下的钱也就够维持日常的一些科研工作,根本别指望还有余钱来买什么苏联的废纸。

      在这种情况下,陈天便想到了林振华。他知道林振华手上有钱,而且林振华对于技术的痴迷是别人无法相比的。陈天的想法非常直接,他希望林振华出钱与吴杰合作,把苏联的这些宝贵资料购买回来,然后他再想办法从林振华手里把自己需要的那部分资料弄走。这样一来,出钱的是林振华,而得到实惠的是国家。林振华称自己是个冤大头,指的就是这个了。

      “陈总,我可告诉你,这些资料到了我手上,我也会待价而沽的。什么技术值多少钱,我心里也有数。你们如果想要从我手上弄到这些资料,同样得给我付钱,少一分钱,我也不卖。”林振华严正声明道。

      陈天笑道:“振华,别价,咱们好歹也是合作伙伴不是?你要去苏联弄资料,也离不开我们给你帮忙吧?到时候我们拿小头,你拿大头。涉及到国防方面的资料,我们拿走,涉及到民用科技方面的,全归你了。”

      第378章 白拣一般

      林振华在陈天面前自称冤大头,其实也就是开开玩笑而已。他当然知道,要从苏联往回弄资料,离开安全部门的支持,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仅仅是一两份图纸,以目前苏联的乱象,随便混在哪件货物中运回来也都可以。但现在他所盯上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即便是用火车来装,估计也得若干节车皮,这可就不容易蒙混过关了。

      这样的难题放到陈天手里,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实在不行,他可以利用走私贩子的通道把东西弄回来,反正边防和他们本来也是一家的。

      既然需要请陈天帮助,那么陈天收点过路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陈天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一些与国防工业相关的资料而已。林振华把这些资料提供给陈天,自己也并没有什么损失,因为陈天要这些资料,是用于国防工业系统,与林振华所涉足的民品市场并不冲突。

      “好吧,看在陈哥帮我牵线的份上,我可以少收点钱。”林振华装出一副心疼的样子,说道。刚承诺完这点,他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陈哥,你要资料也可以,不过,翻译整理这些资料的工作,你得帮忙。”

      陈天道:“开玩笑,这事我哪帮得上忙?如果顺利的话,咱们差不多得从苏联搬一个图书馆回来,你算算看,这得有多少人手才能把资料都翻译过来?”

      “我没让你出人手。”林振华道,“但你帮我找块场地应当不困难吧?”

      陈天一愣,问道:“怎么,这些东西你不打算弄回浔阳去处理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4: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