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1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你和你的同事,现在是打算怎么办?”贺诚山问道,老爷子是真心地对运十有感情,爱屋及乌,顺带着也就对张逸华和他的同事们关心起来了。

      张逸华指了指林振华,说道:“这不,林经理说他愿意收留我们,在汉华重工给我们建一个实验室。我也知道,你们汉华和航空工业没有任何一点联系,林经理此举,完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不过,唉,实在是这个项目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我们只好厚着脸皮占林经理的便宜了。”

      林振华笑道:“张总工,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什么叫汉华重工和航空工业没有一点联系?未来国家如果重启大飞机项目,我还指望从中分包一点项目呢。再说了,我们搞化工设备,同样可以借用你们的航空科技啊,你今天不就帮我们客串了一个汽轮机专家吗?怎么样,张总工,要不我真的建立一个工业汽轮机实验室,你用你搞航空发动机的经验,帮我们搞工业汽轮机吧?”

      张逸华道:“没问题啊,这两者本来也有共同之处。国家的大飞机项目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够重启,我们这个团队,也可以从开发工业汽轮机的工作中寻找一些启发,也许对我们改进航空发动机还有一些帮助呢。”

      第371章 扼杀

      赫迪拉等人一路沉默着回到了宾馆,一进宾馆的房间,赫迪拉便着急地对众人问道:“各位,大家对今天看到的东西,有什么看法?”

      “赫迪拉先生,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拉尔夫反问道。

      “很明显,他们是想向我们【创建和谐家园】,说明他们完全能够离开我们而独立地开发出乙烯设备的技术。”弗雷德里克说道。

      赫迪拉点点头道:“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中国的官员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乙烯技术,但我们坚决不同意。于是他们就搞出了今天的这一场戏,目的就是警告我们。这一点,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到底有没有可能真的独立开发出乙烯设备技术?”

      几位下属互相对了个眼神,然后一齐点了点头。

      “我感觉,他们对专用工业汽轮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精深的程度,我一直在思考他们所提出的那个叶片形状,我觉得即使这个形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至少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弗雷德里克说道。

      他当然不知道,张逸华随手摊给他们看的那个汽轮机叶片,是中国海军和航空两个系统的顶级专家联合提出来的。张逸华是搞航空发动机的,有关叶片冲角和湍流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多。还有一位设计者自然就是刘向海,那是搞螺旋桨的专家,随手画一个五叶风扇都能够风靡全球的人物。这个叶型是否能够在这款汽轮机中使用,尚需验证,但从唬人的角度来说,那是绰绰有余的。

      拉尔夫也说道:“在低温材料方面,我感觉他们目前还有一些实验没有做,不过,关键的一些技术难点他们都已经突破了。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去做实验,他们应当能够完全解决低温材料的问题。”

      其余的几位德国专家也都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看法,总的结论是一样的,即中国人的确在自己搞乙烯设备的研发,而且整个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稍假时日,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装置。

      当然,作为技术专家,他们也清楚,技术上的突破与最终的工业化生产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涉及到工艺、装备、材料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这些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中国毕竟是一个有工业基础的国家,要解决这些边边角角的技术问题,应当是有足够能力的。

      “我很难理解,既然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为什么还坚持要从我们手上获得技术?”弗雷德里克说道,“我敢打赌,如果他们的官员愿意给那位张先生更多的预算,他完全能够开发出一套比我们ALK更好的工业汽轮机。”

      “中国人的研究能力非常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几位专家,丝毫也不比我们ALK的专家差。”拉尔夫也评论道。他与安子轩在实验室中聊了很多,发现安子轩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而且同时掌握了英语、德语和日语等几种外语,这样的优秀的专家在ALK也是不多见的。

      “今天,林对我说,引进技术的事情,是他们的官员提出来的。在实验室里,我注意到安对于我们是非常不欢迎的,似乎是我们的出现,导致了他的损失。所以,我猜想,是不是中国官员的想法,与技术人员的想法存在着差异。”赫迪拉分析道。林振华最早向他说这些话时,他还有些半信半疑,但参观完实验室之后,他开始有些相信林振华说的话了,因为技术上的事情,的确是很难作伪的。

      “一定是这样的。”拉尔夫道,“他们的官员喜欢我们德国的技术,而他们的技术人员则希望能够自己研发出技术来,因为这样他们就会有奖金可拿。不过,最终决定拨款的,是官员,而不是技术人员。”

      “那么,那位林是官员,还是技术人员呢?”弗雷德里克问道。

      “他只是一个听命于官员的小企业经理而已。”赫迪拉不屑地说道,“我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讨好他的上司,同时又不得罪那些科学家。”

      “对,他就是一个可怜虫而已!”众人一齐贬道。这些天在谈判中,他们被林振华逼得很厉害,现在总算是看透了林振华的真面目了,原来这个人说话那么强硬,只是为了做给官员们看而已。在科学家面前的时候,他完全是另一副嘴脸。这不分明就是一个两面派吗?

      啊齐!林振华在遥远的北京西北郊狂打喷嚏,他可真是躺着也中枪的典范了。

      “好吧,各位先生们,现在我们需要商量一下,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当答应中国人的条件,向他们转让30万吨乙烯的技术。”赫迪拉说道。

      “为什么?”拉尔夫不解地问道,“赫迪拉先生,我们分明可以看出来,他们今天请我们去参观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想逼着我们妥协,想让我们转让技术。我们如果妥协了,岂不是正中了他们的计策了吗?”

      赫迪拉道:“各位先生们,正如大家刚才所说,即使我们不向中国人提供这些技术,他们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自主研发出这些技术。所以,我们继续保留这些技术,已经没有必要了。”

      “我认为,耽误他们一些时间也是好的。”弗雷德里克道,“照他们目前的进度,他们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些技术,而利用这些时间,我们又可以多把他们拉开一些距离了。”

      “不不不,各位,你们都错了。”赫迪拉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现在向中国人提供了技术,他们的官员会如何做?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向中国人提供技术,他们的官员又会如何做?”

      拉尔夫想了想,说道:“从今天那位安先生说的情况来看,由于他们的官员目前正在试图从我们手上获得技术,所以对他们实验室的拨款已经减少了。如果我们果真把技术提供给他们了,估计那几个实验室就会完全关闭了,因为他们的官员已经不需要这些科学家了。”

      “嗯,说得有理。”弗雷德里克也补充道:“我支持拉尔夫先生的看法。如果我们不向中国提供这些技术,就会逼迫他们的官员重视科学家的作用,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拨款,使他们能够早日研发出这项技术。”

      赫迪拉道:“正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提供技术,就会逼迫他们的官员向科学家提供更多的钱。正如各位所说,他们的科学家是非常优秀的,如果得到了这些拨款,他们完全有可能开发出非常成熟的技术。最可怕的是,他们会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形成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这将对我们构成长期的威胁。反之,如果我们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向他们转让这些技术,他们的官员在得到技术之后,就会放弃后续的研究了。”

      “我明白了。”拉尔夫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让他们养成一个从我们这里获得技术的习惯,直到他们的科研团队完全瓦解。”

      赫迪拉得意地笑道:“是的,养成这种习惯,我要让他们的官员相信,从我们德国人这里获得技术,远要比他们自己去搞研究更容易。”

      “我不喜欢你们这种搞阴谋的办法。”弗雷德里克说道,“最起码,那位张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业汽轮机专家,我不愿意看到他因为中国官员的短视而失业。”

      赫迪拉笑道:“不会的,我想他肯定不会失业的。如果他的实验室关闭了,我们正好聘请他到德国去工作,我想,以他的才华,在ALK的实验室里一定能够做得更加出色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弗雷德里克额手称庆。

      一干人等你一言我一语地,便把策略给商定了。赫迪拉用宾馆里的长途电话与远在德国的ALK总部取得了联系,向他们汇报了中国这边的情况,同时提出,应当向中国转让30万吨乙烯的若干关键技术,以便将中国现有的研发能力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的手法,西方强国玩得非常熟练了。对于发展中国家,西方列强的一贯方针便是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不具备某项技术的时候,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漫天要价,从这些国家身上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而如果发展中国家已经拥有了某些技术,他们就会大幅度地降低价格,以求把这些国家的幼稚产业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赫迪拉的报告迅速地引起了ALK集团高层的关注,此前赫迪拉与中方谈判的僵持状态,已经让高管们开始有些动摇了。现在听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乙烯设备研发中的许多关键技术,ALK的高管们的想法与赫迪拉完全一致,认为已经到了向中国转让技术的时候了。

      获得总部的授权之后,赫迪拉来到石油部,正式地向顾嘉骅宣布道:

      “顾先生,经过我们ALK集团董事会的认真研究,出于促进中德友好关系的考虑,我们决定,在本次江北石化的技术改造过程中,向贵国转让30万吨乙烯设备的关键技术。”

      第372章 企业牵头

      “小林,你赢了。”

      结束了与ALK的谈判之后,顾嘉骅与林振华一边握手,一边向他表示着祝贺。他说的赢,不仅仅是指林振华如愿地获得了ALK公司转让的乙烯设备关键技术,而且还是指林振华邀请安子轩、张逸华等人一起演的那场戏取得了成功。有关这场戏中的细节,顾嘉骅是一清二楚的,对于林振华这个导演的水平,顾嘉骅由衷地感到佩服。

      林振华嘿嘿地笑着,嘴里说着客气话:“感谢顾司长,感谢左司长,感谢石油部和国家计委的各位领导,感谢CCTV……”

      国家计委的左济民走上前来,好奇地问道:“小林,我就纳闷了,你怎么就知道他们肯定会让步呢?换成我是ALK的高层,看到你们中国人有研发能力,我应当更加保守秘密才对,怎么会是相反的呢?”

      林振华道:“我也是瞎蒙的。我听一些老同志说过,西方国家向我们转让技术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越是我们掌握的技术,他们越愿意转让,而我们未能掌握的技术,他们就绝不会转让。他们希望通过转让技术的方法,让我们放弃自主研发。前些天我带赫迪拉他们去石化设计院,示之以强,就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

      林振华所说的听老同志说起,其实只是一个托辞,他的知识来自于后世的人们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几十年中,我们吃过不少这样的亏。本来我们自己对某项技术的研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旦突破就能够形成连锁反应,这个时候,国外的大企业就来了,用极低的价格向我们转让技术,以此来打压我们自己的科研能力。

      当然,中国人也并非傻瓜,在早期吃过一点亏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有时候还能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将计就计,刨一个坑让对方跳下去。简单地说,国外厂商企图用糖衣炮弹来炸毁我们的科研力量,而我们的作法,则是糖衣留下,炮弹奉还。

      左济民也是聪明人,林振华这样轻轻一点,他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他点点头说道:“小林,你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回去以后,会向计委领导做一个汇报,我们要认真地盘点一下这几年的技术引进情况,要尽量避免因为引进了技术而放弃自主研发的情况出现。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我们自己掌握了研发能力,以后就不用再求别人了。”

      “如此就太好了。”林振华欢喜地说道,“这一次,承蒙左司长大力支持,否则,以我一个小小的企业经理,还真不敢操作这样大的事情呢。”

      左济民微微一笑,说道:“小林,你可不是什么小小的企业经理啊,你是体改委的何主任推荐过来的,我们哪敢怠慢。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何主任的工作,最近可能会有所变动。”

      “哦?”林振华一愣,何海峰的确没有跟他说过变动的事情。他上次见何海峰,还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这一点时间一直忙着和ALK谈判,他在浔阳和北京之前来回飞,一直也没顾上再去拜访一下何海峰。

      “何主任会调到什么单位去呢?”林振华向左济民问道。

      左济民压低声音,对林振华说道:“小道消息,你不要外传。我们委里传说,何主任有可能调到我们这里来,担任副主任呢。”

      “那可真是太好了。”林振华拍掌称道。何海峰现在是体改委的一个研究室主任,是正司级干部。如果调到国家计委当副主任,就是副部级了,正式进入【创建和谐家园】的行列。林振华一下子也想通了另一层的事情,难怪左济民对他这样客气,他是何海峰介绍过来的人,而何海峰未来是要成为左济民的顶头上司的。

      和左济民聊完,林振华又转回头来继续和顾嘉骅沟通,他说道:“顾司长,按照咱们此前约定的方案,这一次ALK转让的技术,我们汉华重工是唯一的受让企业,这一点不会改变吧?为了摆平这个ALK,我可是把自己能动用的资源都调过来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顾嘉骅笑道:“小林这话可太谦虚了,这一次,你们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事先说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你们汉华重工虽然这些年也形成了一些积累,但实力还是有限吧?30万吨乙烯这样大的项目,你们一家能够吃得下吗?”

      顾嘉骅这话,是非常客观的。国内建设一套30万吨乙烯项目,按当时的价格水平计算,也要7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涉及到数百套机械以及数百个压力容器,这不是汉华重工目前的能力能够承担下来的。在技术方面,尽管能够获得ALK转让的技术,但具体到大型裂解炉、大型工艺螺杆压缩机、低温乙烯泵、大型往复式迷宫压缩机等产品的生产,仅仅依靠汉华一家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要搞大型工艺螺杆压缩机,其中大型转子的制造工艺就是一只拦路虎。这个工艺涉及到专用钢材的冶炼、毛坯铸造、锻压、热处理、精密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而汉华重工在这些方面并没有技术积累,即便能够从ALK那里拿到所有的图纸和技术参数,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吃不下又能如何?”林振华叫苦道,“顾司长,我们可没有吃独食的想法,但现在石油部不出面来组织力量,我们又能如何?”

      贺诚山在一旁插话道:“顾司长,我是参加过当年11万吨乙烯攻关的,当年那个项目,就是石油部、第一机械部、国家计委几家联合组织搞起来的。那次是真正的集中了全国的精兵强将,只是可惜当时全国的工业底子太薄,最后功亏一篑。这一次,咱们有没有可能再组织一次?”

      顾嘉骅扭头看着左济民,呵呵笑道:“这事就得请左司长定夺了。”

      左济民道:“这事也不是我能够说了算的。不过,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要让国家计委出面来搞这件事,希望不大。现在我们计委也在搞改革,从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导性计划为主。最近还有学者提出来要搞指示性计划,也就是说,我们连指导的权力都没有,只是向企业指出一个方向,具体怎么做,都交给企业去完成了。”

      “可是,大型乙烯设备,是关系到国家工业实力的重大装备项目啊,计委也没一点表示?”林振华说道。

      左济民苦笑道:“像这样的重大项目,我们计委手上岂止是这一个啊?我随便给你算算,500千伏和750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70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2350毫米高精度冷轧成套设备、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1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你说说看吧,哪个不是关键到国家工业实力的重大装备?我们计委就算浑身是铁,也不够做成一个水轮机转子的。”

      “呵呵,理解,理解。”林振华笑着说道,“既然计委方面不可能直接出面来搞大乙烯装备,那么,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道义上的支持呢?”

      “什么叫道义上的支持?”左济民一头雾水,他其实也算是个思想比较开放的官员了,但和林振华说话的时候,还是会经常被林振华的怪诞思维所雷倒。

      林振华收起调侃的神色,对顾嘉骅和左济民说道:“两位司长,现在ALK转让技术的事情已经差不多敲定了,我们汉华重工作为技术的受让方,定当不辱使命,尽最大的力量把这些技术消化、吸收,并且转化为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是,我们徒有这些技术也是没用的,正如顾司长所说,以我们汉华一家的力量,不足以完成30万吨乙烯这样的大型项目,更何况,我们的目标并不是30万吨,而是80万吨,这是我向贺老郑重承诺过的。”

      “80万吨!”顾嘉骅眼睛瞪得老大,“小林,你的心可真是太大了。”

      “顾司长,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不但想搞80万吨,我们还打算搞100万吨呢。我们不可能永远跟在ALK的背后,我们总有一天要和ALK同场竞技的,而且我相信一点,他们迟早会输。”林振华牛哄哄地说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顾嘉骅轻轻地摇着头说道,他不知道林振华这些话算是豪言壮语,还是不着边际。不过,林振华想做事,这一点顾嘉骅是看得很清楚的,对于愿意做事的人,总是值得鼓励一下的。

      “今天趁二位司长都在,我想请一个设想,请二位司长斟酌。”林振华继续说道。

      “你讲吧。”顾嘉骅和左济民同时说道。

      林振华道:“左司长说得对,现在由政府出面来组织大型技术攻关,已经不合时宜了。政府应当是扮演一个指导和提供服务的角色,具体的事情,应当交给企业去做。我们汉华重工斗胆想提出一个要求,由我们牵头,组织全国的石化系统和机械、冶金各系统的重点企业,通过经济手段组成一个战略联盟,共同攻克30万吨乙烯设备的难关。二位司长以为如何?”

      第373章 战略联盟

      林振华的话一出口,在场的几名技术人员都忍不住想鼓掌了,只是碍于有两位司长在面前,大家不便于表现得太过。顾嘉骅和左济民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早听说江南省有个事事敢为天下先的林经理,今天我们算是见识了。”顾嘉骅调侃道。

      左济民则说:“老顾,你不会是今天才见识了吧?这几个月咱们和小林经理一起与ALK谈判,你还没见识过他的胆魄吗?”

      “唉,我们都老了,是该让年轻人上了。”

      “照小林这个发展趋势,我估计过不了几年,他们汉华重工就该当我们国家计委的家了。”

      “还有我们石化总公司,迟早会成为汉华重工的下属公司的。”

      “我们都等着给林经理当下属吧……”

      “喂喂,打住,打住!”林振华听着两个官员在那越说越离谱,不由得汗流浃背。不会吧,我只是想牵头搞一个乙烯工程的战略联盟而已,至于这样损我吗?

      “二位司长,你们饶了我吧,再说下去,我就只有自绝于人民了。”林振华可怜巴巴地说道。

      顾嘉骅和左济民哈哈大笑起来,林振华这个人有闯劲,心气很高,但为人很低调,这一点让两位司长都非常欣赏。汉华重工虽然在石油部和国家计委的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企业,但好歹也有几亿元的固定资产,是江南省的一家副厅级单位。林振华在这一段与石油部合作的时间里,一直把自己放在小字辈的位置上,连端茶倒水这样的小活也抢着干,在少年得志的年轻干部之中,这是比较难得的。

      “小林,你这个由企业牵头来形成企业联盟的想法,非常好。不过,以你们汉华重工的级别和规模,与其他大型国企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弟弟了,你怎么能够调动得了他们呢?”左济民问道。

      林振华道:“我并不需要调动他们,我只需要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就可以了。你们政府官员做事情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我们企业做事情,靠的是利益【创建和谐家园】。现在许多大型国企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如果我有几个亿的订单拿给他们,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几个亿的订单?你是什么意思?”顾嘉骅敏感地问道。

      林振华道:“二位司长,上次左司长说起过,咱们国家未来10年内,将会新建8至10个乙烯项目。我想请计委把其中一个交给我们汉华重工来设计和建造。”

      “嚯,好大的口气!”左济民夸张地说道,“你一个省级企业,就想吃下一个乙烯项目?你也不怕人家说你以蛇吞象?”

      林振华笑道:“这就是我前面向左司长说的,请计委方面给我们一些道义上的支持了。”

      左济民道:“这是道义上的支持吗?一个乙烯项目投资70亿,你居然把它叫做道义上的支持?”

      “我不需要计委直接把这个项目给我们,计委只要拿这个项目开展国内招标就可以了。”林振华笑着说,“到时候谁家的技术强就能中标,如果我们技不如人,那也自然会认赌服输的。”

      “真有你的。”顾嘉骅插话道,“这几个月时间,你已经把我们石油系统的底摸了个一清二楚。对了,你手里还有贺老这样的老石化,我们石油系统的底,你早就清楚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哪家装备企业系统地掌握了大型乙烯装置的技术,只有你们汉华重工进行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而且很快还能够获得ALK转让的技术。如果搞公开招标,最终还不是花落你们汉华了?”

      林振华坦然地说道:“顾司长所言极是,我的想【创建和谐家园】是如此。我们汉华重工通过正常的招标程序拿到这个项目,然后用项目去吸引各家企业加盟。这相当于我们汉华是总承包商,其他企业是分包商。我们出技术,出规范,其他家出设备、出人、出经验,这样的组合不是很好吗?”

      “这倒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探索。”左济民说道,“对了,小林,你这个想法,有没有和何海峰主任讨论过?”

      “很早以前是讨论过的,何主任对于我的想法是支持的。”林振华道。

      他这话倒也不是说谎,他与何海峰在一起聊天的次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双方也的确交换过意见。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方案,在后世是很平常的,但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新颖。何海峰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人,对于这种具有开拓性的想法,一向都是非常赞赏的。

      “老顾,你觉得小林这个想法怎么样?”左济民问道。

      顾嘉骅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林振华,笑而不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2: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