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何海峰叹道:“唉,别提了。你们江南省轻化厅进口了一台美国的数控机床,这位外宾叫福特,是美方来的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技术培训的。你们省从师范大学找了一个英语老师来给福特先生做翻译,结果她的英语应付日常生活会话没什么问题,涉及到专业词汇就抓瞎了。你们轻化厅向我们求援,我好歹过去学过一点点专业英语,就被抓过来当差了。说来惭愧,福特先生说的很多词汇,我也翻不出来,天天拿着一本英汉机械大辞典,临时抱佛脚。”
“机械英语的确比较麻烦。”林振华深有感触,“师范大学的老师,估计也就会点什么Long live Chairman Mao吧?”
何海峰眼睛一亮:“小林,你懂英语?”
“呃……”林振华支吾起来,有心藏拙,又不忍心看到何海峰失望的样子。他能想象得出来,何海峰的英语肯定也只是勉强能对付而已,抱着英汉辞典当翻译,实在是很难堪的事情。林振华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当然是颇有自信,他曾陪着导师在国内外参加过若干次机械行业的各类学术会议,在会上用英语宣读论文,以及与各国机械专家交流,那都是没有一点障碍的。
“何处长,我在部队的时候,稍微学过一点点英语吧。”林振华含蓄地说道。
“那么,与机械技术相关的英语,你懂吗?”
林振华点点头:“也有所涉猎,不过,管不上精通。”
“太好了!”何海峰大喜,林振华在潭州露的两手,实在是太漂亮了,这让何海峰对于林振华有了一种特别的信心。他想到,林振华既然敢说有所涉猎,那就肯定是心里有把握的。
“走走,和我一起去和福特聊几句。”何海峰拉着林振华说道。他扭头看看朱铁军,想起人家的领导还在场,便又连忙换了商量的口气说道:“朱厂长,我想请小林帮我接待一下外宾,你看合适不合适?这件事情,其实也是你们江南省轻化厅的事情,刚才你也看到了,陪着外宾一起的,还有你们轻化厅的谢春艳处长。”
朱铁军刚才的确见到了在那一群人中有他所认识的谢春艳处长,知道何海峰所言不虚,只是,他对于林振华是否懂英语,还有些不踏实。他看着林振华问道:“小林,你行不行?别耽误了何处长的事情,你可不能开国际玩笑啊。”
林振华点点头:“朱厂长,我在部队稍微学过几天英语,也不知道行不行。要不,我跟何处长去试一试吧。一切不是还有何处长把关吗?”
“没问题的,朱厂长,我对小林有信心,只要他说可以的事情,肯定不会有问题。”何海峰说着,拉着林振华就往自己那一桌走去。
“各位,抱歉,我刚才遇到一个熟人了。”何海峰来到自己桌边,向众人打着招呼,他一指林振华:“这位是自卫还击战的英雄,林振华同志,现在已经退伍了,就在汉华机械厂工作。正好,他还学过一点英语,我想请他过来试试,看看能不能给福特先生当翻译。”
众人都向林振华点了点头,虽然心里犯着嘀咕,但看在何海峰的面子上,也不便于表现出来。林振华看到那位叫福特的美国人身边有一位戴着眼镜、老师打扮的中年妇女,正在向福特翻译着何海峰刚才说的那番话,估计这位中年妇女就是何海峰说的师范大学的英语老师了。
福特听完英语老师的翻译,也向林振华点了点头,用英语说道:“刚才何先生说你可以给我做翻译,是这样吗?”
林振华微微一笑,用流利的英语答道:“是的,福特先生。不过我的英语水平可能不太高,还请你多包涵。”
“不不不,你的英语非常棒!”福特激动得几乎都要蹦起来了,到中国十几天了,每天听着师大老师以及何海峰那极具东方魅力的英语,福特已经快要崩溃了。林振华的英语是标准的美音,甚至于比福特自己的英语发音还要标准,这让福特有了一种见着亲人的感觉。
“他说的英语,对吗?”坐在英语老师身边的另一名中年妇女小声地向英语老师打听道,她是这桌上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林振华能判断得出来,她应当就是何海峰说的江南省轻化厅来的处长谢春艳。
英语老师点点头:“他说的很对,有一个地方的语法和我们平时上课要求的不一样,但很符合美国人说话的习惯。从发音来看,我觉得他的发音与福特先生的发音最为接近,应当属于比较标准的美式英语。而我们学校里学的,一般都是英式口语,与福特先生交流的时候有一些障碍。”
“汉华机械厂还有这等人才?”谢春艳有些意外,她见林振华与福特已经打完招呼,便伸手示意林振华坐下,让服务员给他添上了一套碗筷。
“你叫林……”谢春艳迟疑地问道,刚才何海峰介绍的时候,她没记住林振华的名字。
“我叫林振华,是汉华机械厂的工人。”林振华恭敬地答道,谢春艳可是省厅的领导,他不敢造次。
“哦,汉华厂我也很熟悉的。”谢春艳道,“你是哪里毕业的?听李老师说,你的英语非常好。”
林振华道:“哪里哪里,李老师过奖了。我只有初中文化,我的英语是在部队里当兵的时候学的。我在部队是侦察兵,所以学的东西比较杂。”
“小林的知识面非常广。”何海峰说道,林振华刚才与福特对了几句话,让何海峰心里彻底踏实了,知道林振华的英语绝对不会让他这个推荐人丢脸的。
“小林在潭州的时候,曾经帮我们解决过两个重大的技术难题。”何海峰接着介绍道,他把林振华在潭州帮助两家瓷厂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简单说了一下,在座的都是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这个小伙子的确有两下子,能够如此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核心。
“这样的人才,我们过去怎么没有发现?”谢春艳看林振华的眼神有些变了,她这些天与何海峰接触不少,知道何海峰轻易不会乱说话的,既然他在夸奖林振华,可见这个林振华的确有些不同凡响。
坐在谢春艳旁边的一名男子插话道:“林振华同志,你是在部队学的英语,那么你对机械专业的英语是否了解呢?你要知道,如果只是日常会话,我们这边已经有李老师担任翻译了,李老师是师范大学的英语老师,英语水平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机械专业的英语词汇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进行翻译,否则也不会大老远地到湘平省请何处长来帮忙了。”
“小林,他是石化机的技术科长,韦东齐,韦科长。”何海峰在一旁介绍道。
“哦,韦科长,你好。”林振华礼节性地向韦东齐点了一下头,然后说道:“巧了,我在部队的时候,教我们侦察兵英语的,恰好是地方上的一名教授,他就是教机械专业的,所以,机械专业的英语,我多少了解一些。”
师范大学那位李老师一直担任着翻译,林振华与韦东齐的这番对话,她也如实地译了过去。福特听到一半,便连连摆手道:“我希望请这位林先生担任我的翻译,不管他对于机械英语是否熟悉,我相信我和他能够很好地交流的。”
以福特的意思,你懂不懂机械英语也无所谓,只要能够让我不必每天都听那种带着中国江南水乡口音的英语就行了。实在不行,我可以把专业单词说得简单一些,你想办法译过去就是了。
谢春艳听到福特这样说了,也就不再怀疑了,她对林振华说道:“那么好,小林同志,我正式以轻化厅的名义,通知你担任福特先生的翻译,帮助福特先生完成他在中国的设备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你们厂那边,我会打招呼的,你在石化机这些天,可以按出差处理。”
“谢处长,小林他们的厂长就在那边那一桌,一会你过去亲自跟他说一下吧。”何海峰说道,他想通过这样的举动,让汉华厂的领导认识到林振华的重要性,这也是帮林振华争取一个更好条件的手段。
谢春艳点点头:“哦,好的,一会吃完饭我就过去打个招呼。我看他们来的好像是朱副厂长吧?我和他打过交道的。”
林振华见大家在讨论他的工作安排时,根本就不和他商量什么,直接把他当成了透明体,只觉得好生无奈。不过,那年月就是这样的,你是企业的职工,上级领导要安排你干事,还需要跟你商量什么?不管怎么说,谢春艳刚才还说了他在石化机盘桓期间可以按出差处理,这就意味着每天能够有五毛钱的出差补助,这怎么也算是美差了。
“谢处长,我服从安排。对了,福特先生这次来安装的,是什么设备,我能了解一下吗?”林振华问道。
“是一种新式的铣床,全部用电脑控制的。”韦东齐答道,他并不认为林振华知道啥叫数控机床。
“哦,是数控机床吧。”林振华道,他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一事,便忍不住问道:“韦科长,你刚才说进口的是数字铣床?莫非是斯皮舍尔公司的MK800?”
“没错,正是MK800,你怎么知道的?”韦东齐震惊了,林振华会说英语,这还不足以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但林振华能够仅仅凭着美国、铣床这样两个关键词就判断出铣床的型号是MK800,这是何等的神人啊。
第036章
果然是MK800!林振华心中一阵狂喜。韦东齐作为一家省属企业里的技术科长,眼界有限,自然不知道林振华是怎么猜出这台铣床的型号的。林振华却是非常清楚,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利用与日本、美国建交的机会,从西方引进了不少技术装备,包括一些在巴黎统筹委员会限运名单之外的低精度数控机床,型号十分复杂。但是,当年从美国进口的数控铣床却只有一个型号,那就是MK800。这种数控铣床在当时十分流行,世界各国的销售量都有不少。
如果仅仅是这些,林振华还不一定能够记住它。最为关键的是,林振华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姚鹤良教授在当年曾经花费很长时间研究过这种型号的数控铣床,时隔十几年之后,他还经常自豪地向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们吹嘘当年自己的研究成果,林振华想不知道它都不可能。
说话间,大家已经吃完饭了。韦东齐和师大的李老师陪着福特去招待所休息,谢春艳则起身向朱铁军那一桌走去,何海峰也跟在她身边。
“朱厂长,不好意思,刚刚要陪外宾,没有过来向你们敬酒啊。”谢春艳客气地向朱铁军打着招呼。她虽然是厅里的领导,但行事较为低调,对下属企业的领导十分尊重。
朱铁军赶紧领着自己的手下都站起来,向谢春艳打招呼。
谢春艳道:“朱厂长,有件事很不好意思,我刚才没和你商量就先做主了。你们这位小林同志,英语非常不错,我想借他在石化机呆几天,帮着做外国专家的翻译,你看行不行?”
“小林可是我们厂的宝贝啊,不过,既然谢处长亲自点名,我们也只能忍痛割爱了。”朱铁军满心欣慰地说道。自己厂里的人能够得到轻化厅领导的青睐,作为厂长,他的脸上也是很有光的。此外,社会上不少人对于部队的退伍转业军人很有些歧视,认为他们没有专业技术,林振华的表现,也算是为军人争了光。
“小林在你们厂,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谢春艳问道,“想不到,你们汉华厂还藏着一个这样的宝贝,怎么从来也没听你们说起过啊?”
“哦,我是搬……”林振华冒冒失失地说道,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冯旭抢先打断了:“小林在我们厂,是金工车间的搬……班长,对吧,朱厂长?”冯旭拼命向朱铁军使着眼色。
朱铁军当然听出冯旭的意思,像林振华这样一个人才,居然只是一个搬运工,说出去怎么也是不好听的,朱铁军倒是挺佩服冯旭的机智了。
“没错,小林是金工车间的技工班长。本来我们还打算给他安排一个更重要的岗位的,不过他自己说自己还很年轻,又刚从部队退伍回来,还是多在基础做一些工作为好。”朱铁军半真半假地说道,关于想在基层多做一段的话,的确是林振华的意思。
谢春艳点点头:“不错,不错,年轻人有能力而不骄傲,非常不容易。不过,现在中央提出要尊重人才,放手提拔年轻有为的同志,像小林这样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的人才,你们厂应当大胆地予以使用,这一点,轻化厅也是会支持的。”
何海峰站在谢春艳身后,微微笑着向林振华表示着无声的祝贺,有了谢春艳这番话,林振华未来在汉华厂的前途可就有保障了。
朱铁军把话题转了回来,他问谢春艳道:“谢处长,你留小林下来,具体是有什么工作?”
谢春艳把引进国外设备却没人懂得专业英语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朱铁军面带不满地说道:“谢处长,轻化厅太偏心了,什么好东西都留给石化机。像你说的这个什么数控机床,什么时候也能给我们配上一台啊?”
谢春艳露出一个职业的笑脸:“朱厂长,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其实作为轻化厅来说,也是希望全面提高下属各企业的技术水平的。不过,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经过十年浩劫,现在家底很薄,外汇非常短缺,所以进口设备的数量十分有限。要知道,这一台数控机床就要13000美金,可不是青菜萝卜,可以人人有份的。石化机毕竟是骨干大厂,轻化厅的想法,也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唉,谢处长,手心手背都是肉,轻化厅也不能每次有好东西都忘记我们吧?”朱铁军拖着长腔说道。
这也是一种向上级伸手要条件的技巧了,虽然明知像数控机床这样的东西是要不到的,但你还是得坚持不懈地表示不满。这样下一次再有什么机会的时候,上级就不得不考虑你的感受了。如果你每次都心情愉快地表示服从上级的安排,那以后也别想有得到好东西的机会。
“不会的,不会的。”谢春艳敷衍道,“以后如果再有什么进口的设备,我们会尽量考虑一下像你们汉华机械厂这样的企业的。”
大家打了一阵哈哈,便握手告别了。朱铁军看着谢春艳等人走远,才回过头来对范世斌问道:“范科长,刚才谢处长说的那个数控机床,是怎么回事?真的很高级吗?”
范世斌把数控机床的原理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感叹道:“唉,我也只是从杂志上看到过,真正的数控机床是什么样子,我还没见过呢。听说现在外国的工厂里,都是这种数控机床,工人只要按电钮就能完成工作,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啊。”
朱铁军给他打气道:“别抱怨了,咱们国家穷嘛,以后总会改善的。”
林振华站在一旁听着两位领导唉声叹气,不由得呵呵笑道:“朱厂长,范科长,你们是不是真的特别想要一台这样的数控机床啊?”
“废话,好东西谁不想要。”朱铁军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那好办,我想办法给厂里弄一台来就是了。”
“你?”范世斌惊讶地问道,旋即,他就恍然大悟似地说道:“小林,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可以自己造一台数控机床?怎么,你连数控机床的图纸也会画?”
我会,我当然会,林振华在心里说道,前提是你给我一个CAD工作站,还有什么Catia,UG,Pro/E之类的。你总不能让我拿着鸭嘴笔去画数控机床的图纸吧?
不过,这些话只能是在心里想想。对于范世斌的话,林振华摇摇头道:“自己造的难度大了点,咱们没有电脑芯片,还有什么伺服电机之类的,也不是咱们现在能搞出来的。我的意思是说,我想办法让美国人送咱们一台。”
“小林,你这可真是开国际玩笑了。”冯旭笑道。
朱铁军却当了真,他看着林振华问道:“小林,你不是开玩笑吧?莫非你真有什么办法能够从美国手里弄到一台数控机床?”
林振华道:“我现在还不确定。石化机进口的这台机床,叫作MK800,我过去也听说过的。谢处长让我当美国人的翻译,我想办法和他多交流一下,说不定他一高兴,真的赞助咱们一台,也是有可能的。”
“哪有这么容易。”范世斌大摇其头,“你没听谢处长刚才说的吗,这一台数控机床,要一万三千美元呢。现在虽然官方价是一美元换一块七毛钱人民币,黑市上已经换到一比十了,也就是说,这一台数控机床合着黑市价要十三万人民币呢,你能说得他送我们一台?”
朱铁军倒是对林振华更为了解一些,他知道林振华虽然花花肠子多,但说话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他想不透林振华能够如何说服美国人送一台机床给汉华厂,但他总觉得没准林振华真能办到。他看着林振华,说道:“小林,我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不过,如果你真的能够帮厂里弄到一台数控机床,我会为你记功,到时候,不管你想要什么,我都会在厂务会上给你争到。不过,你可千万不能犯错误,那种有损国格的事情,绝对不能做,知道吗?”
“没问题,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林振华说道,他转向杨春山,说道:“杨叔,我明天不能跟你们回去了,麻烦你照顾一下小芳,要不,让杨欣到我家去住几天,陪一下小芳吧。”
杨春山见林振华风光无限,心里比自己出风头还美,听到林振华这样说,他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朱铁军也对林振华说道:“小林,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什么困难,让你妹妹跟厂里说。你毕竟是代表我们厂来给轻化厅帮忙的,厂里不会亏待你的。”
第037章 讹诈
第二天,朱铁军一行离开石化机,坐着解放牌卡车返回汉华机械厂去了。林振华在韦东齐的带领下,来到精密加工车间,开始给外国专家福特担任翻译工作。
福特是斯皮舍尔公司在亚洲区的售后服务经理,虽然年龄只有二十五六岁,却已经是公司里的资深工程师了。早些年,他一直都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负责公司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工作,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来工作。
福特从香港过境进入广东宝安,随即便被请上了一辆大客车,颠簸几个小时到了广州,接着坐火车来到江南省,随后再换汽车到了石化机。在一路上,他所乘坐的车辆都拉着窗帘,而且陪同的中国人非常委婉地建议他不要拉开窗帘观看外面的景色。出于对神秘中国的敬畏,他接受了这个建议,晕晕乎乎地来到了石化机。
进入石化机之后,他获得了在厂区活动的自由,但离开厂区仍然是被劝阻的。他知道,这里的主人不愿意让他看到社会上贫困的一面,对于这一点,一些来过中国的美国新闻记者已经披露过了。事实上,关于红色中国,在美国有许多传闻,比如说有人认为在中国有许多的情报人员,他们会在任何场合监视外国人,同时还会监听外国人的电话。出于对这类事情的担心,福特很自觉地不在电话中谈论任何机密的事情。
福特对于自己受到的限制并没有什么抱怨,他觉得中国人这种要面子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是那种很率真的美国人,在他的眼里,中国是一片很有人情味的土地,他在石化机的家属区走动的时候,选择性地忽略了工人们生活的简陋,却对人们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十分欣赏,他觉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所缺乏的。他甚至有些觉得不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不保留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非要搞什么现代化呢?
江南省轻化厅对于他这个外宾十分重视,石化机也给他安排了最好的住宿条件和最好的伙食。其中,住宿一项并不能让福特满意,最起码,他希望自己的房间应当是带卫生间和沐浴装置的,但石化机最好的客房也达不到这个要求。伙食方面,则让福特赞不绝口,中国菜本来就比西餐更为精美,而使用的肉类、蔬菜也是不含任何激素和化学肥料的,这让福特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有时候,福特会认为中国才是真正的发达国家,而美国更像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人天天能够吃这种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美国人却不得不忍受高科技带来的味同嚼蜡的生活。
在石化机的这些天,唯一让福特无法忍受的事情,就是中方派出的翻译人员蹩脚的英语。先前安排的那位女教师,应付点日常会话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英语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总带着些南都方言的味道。为了翻译机械专业的英语,中国人据说是从邻省请来了一位姓何的专家。这位何专家只是在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学过英语,在给福特当翻译时,何专家经常要停下来紧张地翻手上的一本辞典,而福特就不得不停下来等着,那种感觉就像是听一盘不断卡带的音乐一般,让人痛苦不堪。
突然之间,一个姓林的年轻人出现了,他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国英语,而且谙熟机械专业的冷僻词汇。在他的帮助下,福特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培训效果的提升十分明显。这还不算,福特发现,这位林先生对于MK800这种机型似乎早就接触过,他在机床上的示范有时甚至比福特本人还要熟练。
“林,非常感谢你的工作,有了你的帮助之后,我觉得工作变成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了。”在一天的培训完成后,福特用美国人的方式向林振华表示着感谢。中国人说话一般都会比较含蓄,而美国人是非常直白的,甚至于是比较夸张的。比如说,他明明只是想说林振华的翻译做得好,但话从嘴里出来的时候,就让人觉得林振华简直伟大到极点了。
他们此时正走在石化机的林荫道上,两边来来往往的工人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小声议论。这种情况在每一次福特出现的时候都会发生,只不过过去大家议论的是福特,现在议论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林振华。石化机许多人都知道了,汉华厂有一个很牛的小伙子,能够给美国专家当翻译,水平比从湘平省轻工厅请来的一个处长还高。
林振华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也没有被福特的夸张言语所倾倒,他微笑着回答道:“福特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先生,我们这些天的培训效率非常高,我想,再有三天时间,我的工作就可以完成了,到时候,我就可以返回香港去了。”福特说道。
林振华装出惊讶的样子,说道:“是吗?真是太可惜了,福特先生,这些天我光忙着给你做翻译工作,有一些原本想请教你的问题,还没来得及问呢。”
“哦?是什么方面的问题?”
“当然是关于MK800的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
“操作方法的问题,在培训的时候不都已经说过了吗?你是担任翻译的,难道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福特好奇地问道。
林振华的脸上泛着一种人畜无害的笑意,他拿出一张纸,递给福特,说道:“是这样的,其实我的问题很小,我在使用MK800,按这组参数加工27齿的齿轮的时候,发现各个齿的分布不是均匀的,你能告诉我,我的操作在哪里有错误吗?”
福特一开始还在微笑着,但当他听到林振华说起27个齿的时候,他的笑容就僵住了。他接过林振华递过来的参数看了一眼,不由得声音颤抖地问道:“林先生,你是怎么知道MK800存在这个缺陷的?”
林振华心中暗笑,早在他听说石化机买入的数控机床是MK800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MK800的控制芯片是大名鼎鼎的Z80,这款芯片堪称是工控芯片中的里程碑,有不少数控机床都是使用这款芯片的。然而,斯皮舍尔公司在推出MK800的时候,编程人员所编写的控制程序出现了几处严重的BUG,当参数设定为某几个特殊值的时候,程序会出现错误,导致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度出现偏离。特定参数下27齿齿轮的加工就是其中一种出错的情况。
由于这一组参数的组合比较特殊,许多企业并不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MK800的这个隐性BUG便长期不为人所关注,有些企业即使出现了差错,也往往是归因于操作人员的失误,而很少想到这是机器本身的缺陷。在时隔几年之后,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把问题捅到了机械学报上,一时引起轩然【创建和谐家园】。斯皮舍尔公司不得不花费巨资召回一大批MK800,同时在声誉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作为斯皮舍尔公司内部的工程师,福特自己是知道机器存在缺陷的,因为在某一次偶然的内部测试中,这种错误已经出现过了。斯皮舍尔公司把这件事当成核心机密,禁止知情者向外泄露,同时偷偷地组织人马研究出错的原因,试图在问题曝光之前在内部进行解决,然后再以系统升级的名义,把卖出去的MK800机器上的程序芯片换掉,从而避免一场丑闻。
福特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跟他嘻嘻哈哈的这个年轻人居然掌握了这样隐密的信息,而且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向他提了出来。他当然不会相信林振华只是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的,那张纸上的参数设定与斯皮舍尔公司内部测试时设定的完全相同,世界上哪有这样凑巧的事情?更何况,从林振华的脸上,他看不到一点求教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
“林先生,你把这件事向谁透露过吗?”福特提心吊胆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