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1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爱听,我就爱听这个。”马胜凡道,“你们愿意评估,我才高兴呢。国外的我不敢说,国内搞重型机床这方面,比我们更值得投资的,你掰着手指头也算不出几家来。更何况,其他家你也不一定能够吃得下。不过,我可提醒你,你想吃下我们,也有难度。”

      “什么难度?”

      “你得过王旭瑞这一关,他要的是美元,你有吗?”

      第312章 王副市长的野望

      “林总经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在鲁中市政府的副市长办公室里,王旭瑞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林振华说道。

      正如马胜凡向林振华介绍过的,这位王副市长是个白面书生,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样子,说话之前,脸上必有微笑。不过,林振华看着这假惺惺的微笑就浑身难受,恨不得对那笑脸挥上一拳,让它露出真实的内涵来。

      从林振华与马胜凡会面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于汉华重工的工程师和高管详细考察了鲁中机床厂的设备、技术和内部管理情况,林振华还专门向国家机械工业委进行了求证,确认了马胜凡所介绍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鲁中机床厂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够对其注入资金,并把汉华机床公司到目前为止的技术储备拿出来与其共享,这家老牌机床企业将能够重获新生。

      在这段时间里,马胜凡以及鲁中机床厂的其他领导也对汉华重工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当他们看到汉华重工的辉煌业绩,尤其是汉华重工与华青大学机械系合办的实验室里所储备的大量技术成果时,当即表示,支持汉华重工与鲁中机床厂合资,以重振“鲁机”品牌。

      林振华对于机床的偏好,是一种从前世带来的情结。从他穿越过来那一刻起,他就想着如何发挥自己前世的专业特长,让中国的机床工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一点。在此前,他自己做简易滚齿机,做埋弧焊机,以及与刘向海一起用旧式机床改造最简单的数控机床,以实现仿五轴联动的加工,这都是他最爱的事情。

      借着岑右军的永禾农机厂这样一个平台,林振华建起了一个机床附件公司,生产一些诸如自动换刀器之类的机床附件,目前在国际机床市场上也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气。他一直想着要找一个机会进军机床整机市场,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临了。

      在此之前,林振华曾经给予华青大学机械系许多资助,又在汉华公司本部建立了几个实验室,专门从事机床技术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数控技术、精密制造、测量技术、新材料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平台,这些成果马上就能够开花结果。

      在此前,岑右军也曾经去寻找过相关的合作伙伴,但江南省以及周围的一些机床企业,或者是规模太小,提供不了合作的平台,或者就是日子还过得去,没有与人合作的动力。林振华也曾想过索性自己直接进入这个市场,但理性告诉他,没有一点基础就开始做,是不太现实的。机床行业是一个有门槛的行业,许多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鲁中机床厂有着良好的生产基础,还有一个国内知名的品牌,这是理想的合作对象。而这个合作对象又恰恰面临着经营上的困难,符合项哲常说的“趁火打劫”的条件。这样一个合作伙伴,与其让日本企业三文不值两文地买走,还不如让汉华重工吃下去更有价值。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林振华与马胜凡在私底下谈妥了合作意向,然后就要提交到鲁中市政府去审批了。用马胜凡的话说,前面的事情属于自由恋爱,真要成为两口子,还得让上面的婆婆点头。包办婚姻已经不时兴了,可是嫁个闺女,也得父母答应才行吧?

      王旭瑞,就是鲁中机床厂的父母官了。

      “我们这个厂子,原来是省里直管的。后来不是搞改革嘛,省里下放权力,就把我们厂下放给鲁中市了。其实,我的级别也是副厅级,和王旭瑞是平级的。只不过他是父母官,我们企业就是孙子官了。”马胜凡事先这样对林振华说道。

      话虽这样说,对于一个副厅级的副市长,马胜凡还真没怎么放在眼里。在林振华眼里,对于这种级别的干部,也觉得稀松平常。林振华接触过的副厅级干部实在是太多了,何海峰和刘向海现在都是正厅级,在他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老何和一个老刘而已。

      “有钱的才是大爷,市政府要离了咱们企业,就得穷得卖裤子了,他牛什么?”林振华不愤地说道。在浔阳市,市长洪予安对于汉华重工的领导们可是非常客气的,一见面就称他们是财神爷,这就是有钱的好处了。

      马胜凡大笑道:“没错,没错。过去我们厂效益好的时候,市领导见了我都是客客气气的,当然,那时候王旭瑞还没来呢。现在我们厂效益不好了,时不时还要向市里借点钱,市长的脸色就难看了。”

      “没事,咱们的合作成功之后,市领导还得对你陪笑脸的。”林振华信心满满地说道。

      把各种材料都准备齐全之后,林振华和马胜凡便到市政府去见王旭瑞了。林振华一做自我介绍,王旭瑞便做出一副膜拜的样子,热情地说道:“哎呀,原来是林总经理,我对你可是久仰大名了。你能够光临我们鲁中市,真是我们全市800万人民的光荣啊。”

      林振华只觉得浑身上下的汗毛全都立起来了,他不禁暗暗称赞马胜凡有远见,中午吃饭的时候,马胜凡就让他少吃一点,看来真是对的。否则的话,这会他已经被王旭瑞恶心得狂吐不已了。

      “呃,王市长,我好像……没那么伟大,呵呵,呵呵。”林振华皮笑肉不笑地回答着。

      “伟大,绝对伟大。”王旭瑞肯定地说道,“改革开放,就是需要像林总经理这样勇于开拓的企业家。”

      “这个……王市长,咱们还是说正事吧。”马胜凡也受不了了,平白无故作为800万人民中的一员被王旭瑞代表了一把,他实在有些不情愿。

      “对对,马厂长,还有林总经理,你们都是大忙人,咱们说正事,说正事。”王旭瑞从善如流,马上回到了正题。

      “王市长,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市里不是一直在联系我们厂搞合资的事情吗?最近,林总经理这边的江南省汉华重工集团,到我们厂考察了一下,对我们厂很感兴趣,提出想和我们搞合营。我这次陪着林总经理过来,就是专门来谈这件事情的。”马胜凡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来意。

      听到马胜凡的这番话,王旭瑞脸上的笑意有些凝固了,他看了看林振华,又转回头看着马胜凡,用不太高兴的口气说道:“马厂长,这件事情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吗?市政府办公会也已经讨论过了,现在只剩下一些细节了。你们怎么又变了?”

      马胜凡道:“王市长,我们毕竟还没有和日商签约,大家还是互相接触的阶段。我们厂搞合资的原因,也是因为市里觉得我们是包袱,背不动了,要找到一个接包袱的人。林总经理他们对于我们的情况已经了解过了,他们愿意接受我们厂,开出来的条件,比日商要好得多。”

      “这涉及到一个国家信用的问题。”王旭瑞说道,“我们和日商接触了这么多回,总得讲点信用吧?这平白无故反悔了,人家会怎么看待我们呢?咱们齐鲁人民一向都是很讲信义的,这样出尔反尔,不太好嘛。”

      “王市长,这和信义,好像扯不上吧?”马胜凡郁闷地说道。

      林振华插话道:“王市长,我觉得这个倒不必担心,生意场上的事情,本来就是你情我愿才行。谈判哪有说询过价就必须买的,或者报过价就必须卖的。鲁机选择与谁合资,应当是看对方出价的高低,我们可以给日方一个对等的权利,他们如果出价比我们汉华重工更高,那自然就可以获得合资的机会。如果他们出的价低,那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的那一幕,王旭瑞带着温和而欠扁的微笑,告诉林振华: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王旭瑞说自己对林振华是久仰大名,还真不是一句客套话。作为一名管工业的副市长,他日常所关注的信息是很多的,有关汉华重工以及林振华的名字,他听说过不少。正因为如此,他对林振华挺客气。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林振华面前端不起官架子来,正如他在马胜凡面前也端不起官架子一样。耍官威必须对与自己有落差的对象才能发挥作用,在级别差不多的人面前,耍官威不但没用,往往还有可能会被打脸。

      “王市长能不能透露一下,到底是什么地方不那么简单?”林振华也微笑着对王旭瑞说道。此前,马胜凡已经跟他讲过了,王市长要的是政绩,政绩不就是200万美元吗,林振华手里还真不缺这个。

      王旭瑞没有直接回答林振华的询问,而是反问道:“林总经理,你们和马厂长这边,想必已经充分讨论过了,你们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鲁中机床厂合作呢?”

      “我们计划出资1500万元以及近200项技术专利,收购鲁中机床厂51%的股权,保留鲁中机床厂的厂名和产品品牌。鲁中机床厂现有的工人全部留用,退休人员工资由合股后的企业负担。”林振华说道。

      “按我们原来与日本人谈的方案,日本人支付的200多万美元,是作为退休人员和离岗职工的安置费用的。现在和林总经理他们谈的方案,这些人的安置费用继续由厂里负担,这1500万元的资金,就可以全部用于我们厂的技术革新,这对于我们厂来说,相当于雪中送炭啊。”马胜凡补充道。

      王旭瑞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条件,倒的确是不错,难怪马厂长这么热心。不过,林总经理,你也要体谅到我们市里的难度,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的。市政府有市政府的考虑,我们不但要对一个厂子负责,更要对800万人民负责,所以,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企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太一样……你明白吗?”

      林振华好悬要让王旭瑞给气得笑出来了,这哥们怎么那么喜欢把800万人民挂在嘴边啊?他直接把王旭瑞那番冠冕堂皇的话给过滤掉了,直截了当地说道:“王市长,关于咱们鲁中市的难处,马厂长也和我们沟通过了。咱们鲁中市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这一点也是公开的事情了,我们完全能够理解。我们考虑过了,收购鲁中机床厂股份的资金,可以一部分用美元来支付。额度方面,请王市长指示即可,200万美元的额度,我们想想办法,应当是可以拿出来的。”

      什么叫做王八之气,王八之气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实力作为支撑的。汉华重工这些年做外贸订单极多,虽然收到的外汇一大半上交给了国家,但留存的部分,也有几千万,这是汉华重工能够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保障。从这些外汇里拿出200万美元来给王市长做做政绩,那不过是小意思了。

      王市长如果还不满足,那么300万甚至400万,林振华也是拿得出来的。外汇这种东西,在各级政府的眼里都是宝贝,但在林振华的眼里却值不了什么。在后世的互联网上,无数砖家都说了,美元不过是美国政府印出来的废纸而已,中国收藏外汇,是极端愚蠢的行为。当然了,这是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相当充分的时候,砖家们才突然改口的,在此之前,他们的观点是:没有几万亿外汇储备,能算大国吗?

      这里随便说一句,其实,要成为砖家是很容易的事情,那就是不管中国做什么,你都要证明这是错的。比如说,中国卖石油的时候,你说中国在出卖子孙后代的财富。中国买石油的时候,你说中国的能源命脉都捏在人家手里。如果中国既不卖也不买石油,你还可以说中国闭关锁国,缺乏国际意识。啥叫砖家,不就是成天抡着板砖砸人的家伙吗?

      林振华表完这个态度,一门心思地想着王旭瑞会欣喜若狂,甚至纳头便拜。谁知,王旭瑞只是微微愕了一下,便又露出了那欠扁的笑容,说道:“林总经理,你弄错了,我们看重的,不是美元。”

      第313章 沾点洋味

      王旭瑞的话一说出来,马胜凡和林振华都愣了,同样的条件,同样可以用美元进行收购,王旭瑞还想要什么?

      王旭瑞看着这两个人,心里也是好生觉得不爽,颇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痛惜感觉。不过,他也知道,不做通马胜凡的工作,鲁中机床厂的合资也是有些麻烦的,所以,他还得沉住气,对他们二人循循善诱地进行解释:“马厂长,林总经理,我刚才说过了,政府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你们企业是不同的。政府要考虑的,是全局。全局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企业的得失。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喜欢千里马,就派人去买。结果这个买马的人到了地方之后,看到千里马已经死掉了……”

      “呃,这个故事我也听过,他就花了千金买了马骨头回去,是这个故事吧?”林振华忍无可忍地打断地了王旭瑞的哼哼教导,他是来收购企业的,不是来上小学思想政治课的。

      王旭瑞愕了一下,对于自己的谈兴被林振华打断,颇有一些不高兴。想当初,他在市里的常委会上讲这个故事时,是得到了众人仰慕的,那么多市领导,都没有听过这个故事,被他一说,都有一些灵魂开窍的感觉。眼前这个小年轻经理,居然见识不凡,还听说过这么复杂的故事。

      “既然林总经理知道这个故事,我想,我就不需要解释了吧?”王旭瑞矜持地说道。

      马胜凡不知道啥叫千金买马骨,不过他也懒得去听王旭瑞解释,而是把脸转向林振华,意思是想听听他的见解。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我说下我的理解吧,不一定对。王市长的意思,是说这家要来和鲁机合资的日本厂子,就是一副不值钱的马骨头。而我们呢,要拿着千两黄金去求着人家来和我们合资,从而给国际上的投资商一个感觉,觉得我们是求钱若渴的,于是他们就会纷纷抱着马骨头来换我们的黄金了,是这个意思吗?”

      “是……”王旭瑞正想说是这个意思,但听着林振华越说越不着调,后面几个字就没有说出来了,他认真地把林振华的话想了一遍,有些恼火地说道:“林总经理,你这个解释,太歪曲我们市里的意思了。我们的意思是,用鲁机这样一个典型,树立起我们招商引资的旗号,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至于这一笔交易的得失,就算是我们交的学费,这也是必要的嘛。”

      “拿我们当学费!”马胜凡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他当即就炸了:“王市长,你拿我们鲁机当学费,问过我们鲁机1000多名干部职工没有?我们鲁机是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是谁给你权力拿我们当学费的?”

      别看王旭瑞是个副市长,在马胜凡眼里,可真没把他当棵葱。再说,就算他真是一根葱,咱们山东大汉最爱吃的就是你这棵葱。像鲁中机床厂这种国家重点企业,平日里与国家各大部委也都是有走动的,真要闹起来,马胜凡也吃不了什么亏。

      “马厂长,你误会了。”王旭瑞瞪了林振华一眼,连忙转过头去安抚马胜凡,“学费这个说法,是口误,口误。市里的考虑,是要树一个中外合资的典型,而林总经理这边,毕竟还是内资嘛。市里需要的不是美元,而是要打开一个中外合资的局面,你们明白吗?”

      “什么内资外资,如果老子的鲁机没困难,你们是不是也打算把我们强行给卖了?”马胜凡直接就出言不逊了。

      林振华倒是冷静下来了,开始思考王旭瑞的话。他不得不承认,王旭瑞的想法,是符合当下的社会背景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几家中外合资企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土气,没沾着洋味。

      举个例子来说吧,汉华重工在浔阳发展得那么好,但浔阳市政府最感兴趣的,反而是他们与乔海搞的那家中德合资企业。在浔阳市的宣传材料里,汉华重工的篇幅,还不如下属的中德合资乔氏金属回收公司的篇幅多。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中德合资这几个字里沾着一股洋味吗?

      不要怪王旭瑞崇洋【创建和谐家园】,这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你这个地方有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那么就能够吸引到后续的投资商。如果你没有第一家,那么其他家也不敢来砸钱。像汉华重工这种有钱的内资企业毕竟是少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引进外资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像鲁中市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对于引资的需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老马,你不要冲动。”林振华想到此处,不由得伸出手去,按住正在暴跳的马胜凡,然后对王旭瑞说道:“王市长,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也非常理解市政府的考虑。我想再多问一句,如果换另外一家外资企业来与鲁中机床厂合资,市政府是否支持?”

      王旭瑞点点头道:“林总经理能够理解就好。你说另外一家外资企业,是什么意思呢?”

      林振华道:“王市长,因为业务的关系,我们汉华重工在国外的合作伙伴比较多。如果我们能够替鲁机找到另外一家外资企业,开出来的条件比现在这家日商更好,市政府能否考虑?”

      “这应当是可以的。”王旭瑞谨慎地说道,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满,因为他还是没明白林振华的意思。

      林振华接着问道:“比如说,是一家港资企业?”

      林振华首先能够想到的,自然是香港律师钱元平那边,让他在香港弄家小企业,直接把鲁中机床厂盘过来,应当难度不大。

      “港资……”王旭瑞拖着长腔道,“我们已经有一家港资企业了,香港比较也是中国领土嘛,这个说服力不太够。”

      “外资?倒也有,缅甸算外国吧?”林振华灵机一动,想起兰武峰了。为了瞒天过海地搞锡雅部落那个项目,他让兰武峰在缅甸注册了一家“风林化工设备公司”,现在借这个公司的壳来用用,应当问题不大。

      “缅甸……”王旭瑞又拖起了长腔,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但马胜凡和林振华都能听得出来,他还是不满意。人家都是中美合资、中日合资、中德合资,最不济也是个中澳合资啥的,你弄个中缅合资,走出去怎么有脸跟人打招呼呢?咱要的是洋味,缅甸这个地方,算什么洋呢?

      林振华长叹一声,今天算是开眼界了。这个王旭瑞的确不招人喜欢,但他的想法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林振华从他身上得到了许多启发。

      古语说,扯虎皮做大旗,这是有道理的。你弄几块兔子皮缝巴缝巴,做成的旗子,有谁会服气呢?自己这些年闷头搞技术,搞生产,却忽略了作秀、造势,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啊。汉华重工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也到了需要一张虎皮的时候了。

      “我明白了,王市长,你别急,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帮咱们鲁机拉一家美国企业过来合资,你看如何?”林振华拍着胸脯说道。

      “此话当真?”王旭瑞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林振华。花200多万美元来进行合资,并不是一笔小数目。鲁中市为了找到现在有意向的这家日商,也是花了不少心血的,林振华随便张口一说,就能够拉到一家美国公司,这不会是吹牛吧?

      林振华微微一笑,算是给了一个回答。再往下聊也没什么意义了,王旭瑞勉强答应下来,给林振华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届时他无法找到一家美国公司或者别的发达国家的公司来投资,那么鲁中机床厂就要与日商合资了。

      王旭瑞这样承诺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与日商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涉及到职工安置的问题,市领导中间还有一些不同意见,要把这些意见协调一致,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了。

      林振华和马胜凡离开市政府的时候,林振华满心轻松,马胜凡却是一脸郁闷。走到市政府外,马胜凡急不可待地对林振华问道:“小林,你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打算和我们合作了?”

      “谁说的?”林振华笑着说道。

      “你不是说要找一家美国公司来合作吗?找美国公司和找日本公司有什么区别?还不是把我们厂给卖了。”马胜凡说道。

      林振华小声道:“马厂长,你放心吧,我答应王旭瑞的这家公司,其实就是我们汉华重工的美国公司,我出国拐个弯再回来和你们合作,让他落一个中美合资的名头,还不是一回事吗?”

      马胜凡这才明白过来,他惊讶地问道:“你们汉华重工有美国公司?”

      “目前还没有。”林振华承认道,“不过很快就会有了。不就是注册一家美国公司吗,我随便找个律师,交个几百美元,一星期之内我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小林,我真是佩服你了。难怪你们汉华重工搞得这么好,你的鬼点子,可真是太多了。不行不行,以后我们鲁机和你们合作,我可得多留个心眼,别让你把我们给卖了。”马胜凡开着玩笑说道。

      林振华哈哈大笑道:“你放心吧,合资之后,鲁机和我们汉华重工就是一家了,哪有自己人卖自己的道理?马厂长,你就踏踏实实等着吧。对了,这两个月,你可得抻住了,别让姓王的抽冷子就把你们给卖了。”

      马胜凡牛哄哄地说道:“他敢!他如果不通过我们厂就跟日本人谈判,我带着工人把他市政府给拆了。”

      第314章 假冒合资

      在林振华的记忆中,弄个假合资企业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在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有大批的富人跑到什么百慕大之类的地方去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再折回国内来投资,混一个三资企业的牌子。王副市长既然喜欢这个,那就给他弄一个这样的合资企业来。如果他还觉得不过瘾的话,那就英德法日意一样来一个,让鲁中市的800万人民坐在家门口就能够围观八国联军,看他还有何话讲。

      林振华的如意算盘打得挺美,谁知到北京去与何海峰一聊起此事,何海峰给他当头浇了一瓢冷水。

      “把国内的钱转到国外去注册公司,然后再回来与国内公司进行合资,这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何海峰瞪着眼睛看着林振华,不解地问道。

      林振华道:“没错啊,老何,你不觉得这个点子非常不错吗?”

      “谁允许你们汉华重工到海外去开设分公司了?人家都在引进外资,你们好不容易有点外汇,还到国外去投资,哪个部门敢批准?”

      “这个……”林振华语塞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层,他记忆中的事情,是中国外汇逐渐过剩之后才有的情况,现在外汇紧缺得很,谁能同意他们去海外投资?要把大笔的外汇转到海外去,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我不要他们批准不行吗?”林振华强词夺理道,“我们不直接把外汇转出去,我们可以在每次采购设备的时候,多付一点钱,然后转到一个单独账户上去,这样不就可以绕过监管了吗?”

      何海峰伸手就去探林振华的脑门:“小林,你没事吧?”

      “没事呀。”林振华道。

      “没事你就敢说胡话了!”何海峰恼火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是公然抽逃外汇的行为,而且有【创建和谐家园】公款的嫌疑,一旦被查出来,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林振华同志,你现在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做事的时候要时刻记着党纪国法。”

      “我这不是被他们给逼的嘛!”林振华叫屈道,“老何,你去看看鲁中机床厂的情况,好端端一个厂子,我们想要,人家就不给,非得披一身洋装才行。你说这算个什么事?你们体改委就是这样搞改革的?”

      何海峰道:“这件事,一码归一码。现在各地的确存在过于看重招商引资,追求政绩的倾向,这是不对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在海外设立假公司来进行假合资的情况,其实质是为了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对于这种假合资的情况,国家是要进行严肃处理的。小林,你想做事,这一点是对的,但可别栽在这件事情上。”

      对何海峰的话,林振华嘴上会辩驳几句,但内心还是非常信服的。何海峰不是那种思想僵化的人,他说一件事不能做,就肯定是有很大的政策障碍,任凭什么人也无法突破的。林振华的思想超前于这个时代有20多年,有时候很容易会犯一些与时代脱节的错误,何海峰对他的劝诫,是非常中肯的。

      “这么说,这件事没法办了?”林振华无奈地问道。

      何海峰想了想,说道:“汉华重工是国有企业,去搞这种歪门邪道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别的主体,比如说你在美国或者香港的朋友,让他们去注册一家公司来做,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过,你在海外的朋友,能够筹措到这么多的资金吗?”

      “能!”林振华点了点头,“其实,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想着让汉华重工介入的,作为一家国企,各种各样的羁绊太多了。明明是一件好事,却要考虑各种各样毫无必要的影响,这样下去,国企怎么可能有活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9: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