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1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罢,他把一封信递到了朱晋文的桌上。朱晋文展开信,认真地看了一遍,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从瓦希尔信中介绍的情况来看,南部苏丹的局势依然非常复杂,战争威胁时刻都存在。在这个时候与锡雅部落进行这种合作,风险太大了。”朱晋文说道。

      瓦希尔便是南部苏丹锡雅部落的工业部长,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装备展上,他与林振华谈起过引进一套50万吨炼油设备的项目。林振华回国后,将此事提交给外贸部进行审批,外贸部在与外交部进行协商后,否定了这个项目,原因就是南部苏丹的局势过于复杂,而且涉及到一些较为敏感的国际关系问题。在这样的事情上,我国一贯的作法都是尽可能回避的。

      林振华对于这个项目也有些不踏实,加上手头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因此也没有继续去运作。他只是把外贸部的答复以信件方式通知了瓦希尔,然后就把这件事给置之脑后了。

      不曾想,瓦希尔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当然,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抱住林振华这根救命稻草就不肯放手了。他给林振华写来一封声情并茂的信,信中介绍了南部苏丹目前的困难局面,请求中国朋友务必伸出援手,救他部落的人民于水火之中。

      在瓦希尔的信中,林振华了解到,围绕着石油的纷争已经愈演愈烈。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都在当地发展自己的代理人,出钱出枪,让当地的部落互相残杀。锡雅部落的领导人看透了美苏的丑恶行径,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傀儡,因此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这样的乱世之中,要想独善其身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瓦希尔告诉林振华,部落领导人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信任,他相信,如果中国人要帮助他们,是绝对不会附带什么政治条件的,这有利于他们的独立与自由。部落领导人提出,希望中国朋友尽快为他们提供这套炼油设备,让他们能够把石油变成美元,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必要的武器装备,保卫自己的家园和财产。

      看完这封信,林振华就再也坐不住了,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北京之行。

      “小林,你们汉华重工现在的规模也不小了,贪多嚼不烂,像锡雅部落这个项目,你们何必非要去促成不可呢?”朱晋文规劝道。

      林振华道:“朱司长,如果我说我是为了帮助非洲人民摆脱贫困,所以想促成这个项目,你相信不相信?”

      朱晋文迟疑了一下,笑着说道:“还真不好说。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做官样文章。可是你小林这样说嘛,我还真有几分相信。”

      “我看起来显得这么高尚吗?”林振华扭头看着韦东齐和项哲,郁闷地问道。

      项哲笑道:“振华,你有时候的确给人一种非常正直的感觉,所以朱司长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

      “我本来就很正直的好不好?”林振华表白了一句,然后回过头来对朱晋文说道:“朱司长,我跟你说几个理由吧。首先,我是一个非常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所以,非洲人民的苦难,我是非常同情的,我也是非常愿意帮助他们的。”

      “嗯。”朱晋文点了点头,然后直接把林振华这个“首先”的原因给过滤掉了,他知道,林振华说的这个原因有可能是真实的,但绝对不会是首要的。

      “其次,这个项目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最初给瓦希尔的报价是2.5亿美元,而成本还不到8000万人民币,这是几十倍的利润。按马克思的说法,利润达到10倍的时候,资本家就会发狂了。”林振华继续说道。

      朱晋文笑道:“所以你小林就发狂了,是不是这样?”

      林振华道:“我不否认。你知道,我们要卖多少石油、煤炭、稀土才能换来2.5亿美元,而这一套设备就能挣到2.5亿,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更何况,这只是一套设备的金额,未来如果再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提供更多的设备,都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朱晋文没有发表评论,只是问道:“你刚才说了两点理由,还有第三吗?”

      “有。”林振华道,“这第三点理由,就是我觉得我们国家不能再这样事事都当和事佬。正如瓦希尔所说,美国、苏联都在当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呢?咱们国家要发展,未来对于石油的需求绝对是非常大的。像这种盛产石油的地区,如果我们不提前布局,未来等其他国家都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想插手也插不进去了。”

      “关于林总说的这个第三点,我有同感。”项哲插话道,“朱司长,我在美国读硕士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咱们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非常讲道理,讲原则,这当然也没错,这种态度使得我们在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不少好评。然而,国际关系最终毕竟是靠实力说话的,美国人从来都不讲理,但在这个世界上,谁敢对它说个不字?在一个信奉强权的世界上,完全按规则做事,是要吃亏的。”

      朱晋文听完项哲的话,扭头对韦东齐问道:“韦处长,你的观点呢?”

      韦东齐不好意思地说道:“朱司长,我是老一辈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不称霸,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过,这一段时间和小林他们在一起讨论这些事情,我也受了一些他们的感染。我觉得,完全像美国那样不讲理,肯定是不行的。但完全不插手国际上的事情,可能也是要吃亏的。”

      “呵呵,连你老韦都被他们给说服了,看来这个小林,还有这位沃顿的MBA,还真是有点煽动能力呢。”朱晋文笑着说道。

      “朱司长,你认为我们这几个理由足够充分吗?”林振华问道。

      朱晋文点点头道:“实不相瞒,关于你说到的这三个理由,我和高部长,以及其他一些同志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曾经讨论过。大家的意见,和你们非常一致啊。”

      “包括第三点吗?”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朱晋文道:“当然包括第三点。你以为只有你们这些少壮派知道实用主义哲学?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白吃干饭的?告诉你吧,你在报纸上或者广播里听到的事情,只是一种宣传口径而已,在实践中,我们国家是不会这样傻的。国际义务咱们要承担,但亏本的生意,咱们可不能做。”

      “可是……”林振华欲言又止,他想起了一些不堪回首的案例,只是不知道在这个场合里当讲不当讲。

      朱晋文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不吃亏就能不吃亏的。咱们国家实力弱,别人的实力强,咱们只能选择一种吃亏最少的方式来做,而不可能完全不吃亏。就比如说我们曾经支援过的一些国家,事后却与我们反目为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当时,你不支持它们,结果可能会更糟糕。说到底,就是因为国家手上无牌可打啊。”

      林振华半信半疑地点点头,问道:“朱司长,既然如此,那么锡雅部落这个项目,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支持呢?”

      朱晋文反问道:“小林,审批项目是外贸部的事情,你找到机械委来,算是怎么回事呢?”

      林振华大倒苦水:“朱司长,你有所不知。外贸部的态度已经是非常明确了,他们不支持这个项目,所以我们的申请报告直接就被打回了。现在我要重新把这个项目提出来,必须有很硬的靠山才行,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找机械委来作为靠山是最为合适的。”

      朱晋文道:“如果不考虑南部苏丹的特殊政治环境,机械委对于你们这个项目自然是完全支持的。这毕竟是大型装备出口的项目,意义非常重大。但是,涉及到政治、军事方面的事情,机械委就没什么发言权了,甚至于外贸部也没有太多发言权,这件事的主要障碍是在外交部方面,你要去考虑一下如何说服外交部才行。”

      林振华把手一摊,道:“如果我有办法,还来求你这个大司长干什么?我不就是指望着机械委从整个机械工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帮我们找点理由吗?”

      朱晋文道:“这个理由我完全可以给你提供。如果需要机械委出一个函,证明这个项目的意义,我都是可以办到的。但如何突破政治上、军事上的障碍,我就帮不上忙了。”

      “这样也好吧,那我就先谢过朱司长了。”林振华应道,朱晋文的这个态度,倒也是林振华预料之中的。他这次来北京,并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想法,只是打算在各个部委撞一撞,看看什么地方能够撞出一个机会来。朱晋文表示机械系可以支持此事,对于林振华来说,已经是有所收获了。

      该说的事情说完了,林振华带着项哲和韦东齐起身告辞,朱晋文把他们送到门口的时候,似乎是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小林,我记得你和海军方面关系不错,那么你在安全部门那边,有没有什么可以用上的关系?”

      林振华心念一动,说道:“我倒是认识一个安全部门的朋友,怎么,朱司长有什么建议吗?”

      朱晋文道:“我刚才在想,美国也罢,苏联也罢,目前在非洲都是搞代理人战争,出头露面的,应当是CIA和克格勃。如果你想插手这件事,恐怕安全部门给你的帮助会是最大的。”

      第280章 安全部门

      林振华在安全部门的朋友,自然就是陈天了。接到林振华的电话,陈天只问了一句:“振华,你们现在在哪呢?”

      “三里河,机械委。”林振华答道。

      “等着我,我马上就到。”陈天说道。

      在林振华的印象中,在北京这个城市是不可能存在“马上就到”这种事情的,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在林振华放下电话之后不到15分钟,陈天已经开着一辆吉普车出现在他们一行的面前。

      “各位,上车吧。”陈天牛烘烘地说道。

      林振华拉开车门,坐到了副驾的位置上,韦东齐和项哲则坐到了后排。陈天启动吉普车,向前开去,嘴里说道:“中午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饭,有啥事边吃边聊。”

      林振华没话找话地问道:“太子,怎么,你的办公室就在这附近吗?我刚才给你办公室打电话,你居然15分钟就到了。”

      陈天笑道:“我的办公室倒是不远,就在海淀镇,你知道那个地方吗?”

      “不会吧?15分钟你就从海淀镇到了三里河?”林振华瞪大眼睛问道。这段路差不多也有10公里,全是市区道路,真不知道陈天是用什么逆天的交通方式开过来的。

      陈天装出无奈的样子说道:“有什么办法,你林老总发话了,我敢怠慢吗。这一路闯了好几个红灯呢。”

      “见识了……”林振华讷讷地说道,早就听说某些部门的人行事骠悍,现在算是见识了。

      陈天把车开出城,在四季青乡附近找了家小馆子,领着林振华一行进去坐下,同时介绍道:“这家馆子不错,就是菜有点贵。今天请你们在这吃一顿,看看你们能不能给我找到一个理由,让我以公事的名义把饭钱报了。”

      林振华知道陈天是在装相,也懒得去多说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有一群如陈天这样的人,他们其实是手眼通天,但却喜欢玩点扮猪吃虎的游戏。他们可以时而装牛逼,时而装可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情绪。

      像陈天刚才所说的这句话,林振华最好的回答应当是说“像您这么大牛的人,还会吃不起一顿饭”,这样陈天就能从这种恭维中享受到【创建和谐家园】。可惜,林振华天生不是一个擅长捧场的人,他把陈天的话直接就当成轻风拂面了。陈天在林振华面前说这样的笑话,完全就是向瞎子抛媚眼,浪费表情。

      服务员走过来,递过一页纸的菜单。陈天看也不看,直接点了四菜一汤,又要了几瓶啤酒,加起来五六十块钱,其实也不算是太贵。菜很快就上来了,口味的确是不错,看来陈天在北京也是一个吃货。

      “说说吧,有什么麻烦事?”陈天一边往嘴里倒着啤酒,一边对林振华问道。

      “有点涉及到非洲的事情,想向陈哥打听一下。”林振华说道。

      “你们的生意都做到非洲去了?不错不错,比外贸部那帮孙子强多了。”陈天呵呵笑着说道。听到陈天把外贸部的人称为孙子,韦东齐和项哲都恶寒了一个,只有林振华勉强能够适应。某些北京人的口头禅,那是千万不能去较真的。

      “非洲的哪个国家,埃及还是坦桑尼亚?”陈天随口问道。

      林振华答道:“苏丹。确切地说,是南部苏丹。”

      陈天正夹起一筷子鱼香肉丝打算往嘴里填的,听到林振华这话,他放下了筷子,苦笑着说道:“那可是个马蜂窝,你们怎么捅到那里去了?”

      林振华道:“怎么,陈哥对南部苏丹也有研究?”

      陈天道:“全世界排得上号的情报机构,什么CIA、克格勃、军情六处、摩萨德,在那里都有自己的点,互相打个电话,20分钟之内就能凑齐了开一次全球情报部门年会。你说吧,我能不知道那个地方吗?”

      “这个地方有这么重要吗?”林振华奇怪地问道。

      陈天道:“都是石油惹的祸啊。这个地方原来是不毛之地,谁也没兴趣去发展自己的势力。自从发现石油之后,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未来的发展潜力,所以就竞相插手。大国在非洲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如果能够在这种盛产石油的地区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对于控制周边几个国家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那么,你们在这里有自己的力量吗?”林振华问道,问完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太过于唐突了,又赶紧补充了一句:“陈哥,我只是随便问问,如果涉及到你们的秘密,我就不问了。”

      陈天道:“这个倒的确是秘密,不过,对你们几位可以不保密。在南部苏丹,我们目前还顾不上发展那里的势力,但作为长线,我们还是希望在那里有所作为的。你们也知道的,培植一方势力,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越早布局就越有利。因此,如果有机会,我们是不会拒绝去做的。”

      这些话,其实也没多少秘密可言,应当算是公开的秘密了。陈天这番表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信息,就是让林振华等人知道,安全部门对于南部苏丹也是感兴趣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机会。

      林振华对陈天的话心领神会,他说道:“陈哥,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当地有一个名叫锡雅的部落……”

      “我听说过这个部落,在当地各大部落中,实力排名第三。目前美苏两家都想收编他们,不过谁都没有得手。”陈天如数家珍地说道。

      “你不是说你们还没有精力去插手这里吗?”林振华惊讶地问道。陈天说的情况,与瓦希尔在信中介绍的情况基本一致,最关键的是,陈天事先并不知道林振华与锡雅部落之间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能够脱口而出,就说明陈天掌握的各种信息实在是非常惊人。

      在此前,林振华虽然知道陈天是秘密战线上的人,但对于他的能力并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此时听到陈天轻描淡写地就能说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部落的情况,他是真心有些佩服了。谁说二世祖就代表着堕落和拔扈,这位陈太子,可是真有两把刷子的,虽然在拔扈这一点上,的确有些过于明显了。

      陈天道:“没精力插手,不意味着我们连情报都不搜集。知彼知己,这是情报工作最起码的要求。”

      项哲不失时机地插话道:“林总,陈经理说得对,咱们公司的情报工作也得加强了,咱们对于客户和竞争对手的情报了解得太少了,这对竞争是非常不利的。”

      “这事……以后再说吧。”林振华答道。

      “呃,当然,当然,林总,你继续。”项哲知道自己跑题了,连忙纠正过来,示意林振华继续往下说。

      林振华转回头继续对陈天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锡雅部落派出了一位工业部长,打算在装备展上采购一套炼油设备。其他国家的装备商都不愿意接他们这样的小订单,最后他们就找到我们头上来了,正巧我们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小型工业解决方案里,就有这样的设备。”

      接下来,林振华把整个项目的情况向陈天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把瓦希尔的信也递给陈天看了。陈天收起了大大咧咧的表情,非常认真地听着每一个细节,有些地方还要反复地向林振华询问,甚至于瓦希尔在当时的表情,所用的词汇等等,都不放过。在整个过程中,陈天都没有用本子记录任何一个字,而是把林振华说的内容全部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项哲坐在一旁,看着林振华与陈天对话,颇有一些感触。作为一名沃顿的MBA,他还是非常自负的,他觉得国内的官员、领导水平都不怎么样,尸位素餐者居多。然而,今天他先是去机械委见了朱晋文,现在又见到了陈天,他发现这两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都有一些非常擅长的东西,工作经验十分丰富,而这些是项哲所不具备的。术业有专攻,项哲现在开始有些体会了。

      “该死,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怎么不先和我们打招呼?”林振华把整件事说完后,陈天用埋怨的语气说道。

      “陈哥,这事也归你们管?”林振华郁闷了。

      陈天道:“你没听外面的人传说吗,我们这个部门,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着生……咳,这个不太雅,就不说了。你要知道,国家没有哪件事是和安全问题无关的,尤其是涉及到这种敏感国际关系的事情,肯定要和我们安全部门打个招呼才行啊。”

      林振华道:“这个我还真是不了解,你们安全部门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就算想向你们汇报,又上哪找你们去啊?”

      陈天道:“这件事不怪你们,怪外贸部和外交部那边少了一根弦。估计他们是觉得这件事属于经济合作,所以没有和我们联系。如果事先和我们沟通一下,这个事情至少不会处理得这样简单吧。”

      林振华从陈天的话中听出了一些潜台词,他试探着问道:“陈哥,怎么,你觉得这件事有门?”

      陈天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了一个字:“难!”

      听到陈天这样说,汉华重工的几个人都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咯噔一下。陈天这么大能的人,居然也说难,看来这事还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陈经理,你说难,是指哪个方面啊?”韦东齐不甘心地问道。对于锡雅部落的这个项目,其实最热心的就是韦东齐,毕竟这是石油设备,是他的本行。林振华和项哲的热情,更多的是针对这个项目的利润,如果难度太大,利润就要缩水,最终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陈天答道:“韦处长,这个难,当然不是指你们技术角度上的难,而是从项目的安全性角度来说的。振华刚才也说了,你们这个项目,光是建设周期就要1年,还要试生产、投产,投产之后,回收投资起码是3年。在这长达4年的时间里,各种变化都可以发生,你们最终可能会颗粒无收。从这个角度来说,外贸部否定你们的项目,也是完全有道理的。”

      林振华道:“陈哥,你刚才说你们不会简单化处理,可是你现在的答复,和外贸部给我们的答复完全一样啊。”

      陈天挠了挠头皮,说道:“振华,你怎么会这么认死理呢?我说外贸部否定你们的项目有道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说的。但从我们工作的角度来说,这件事还是可以运作一下的。最起码,你不要直接回绝对方,可以把线牵上,然后设法安排我们的人过去考察一下。至于设备,在安全形势没有改善之前,先不提供,这样吊着对方,也比直接推出门外要好吧?”

      “这不是耍对方吗?”韦东齐回过味来了。陈天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先给对方一些希望,以便让对方为陈天他们提供一些利用价值。但设备是不能卖的,因为安全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对于陈天来说是很平常的,但对于韦东齐这种技术人员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

      “韦处长,这不是我们要耍对方,而是对方实在无法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陈天耐心地解释道,在韦东齐这样的厚道人面前,陈天还真有些歉疚感:“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锡雅部落的实力不行,他们有一支几百人的军队,但战斗力基本上就是渣。当然了,周围几个部落的军队战斗力也是渣。在非洲部落地区,两班人马激战三天三夜,最后伤亡可能还不到10个人,你想想看,这打的是什么仗?”

      “不会这么夸张吧?”项哲吃惊地问道,“美国街头黑帮火拼,时不时也得是几十条人命呢。”

      陈天呵呵笑着说道:“我说的千真万确,那些老黑打仗真是不行,光知道乍乎,一梭子一梭子地往天上放枪壮胆,一点章法也没有。”

      林振华心里一动,问道:“陈哥,照你这样说,我们如果投放一个连的部队过去,岂不就能在那一片称王了?”

      “什么一个连?”陈天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哪来的一个连?”

      林振华道:“一个连的【创建和谐家园】啊。”

      “你别太欺负人了好不好?”陈天道,“在那种地方,别说一个连的【创建和谐家园】了,就是一个连的基干民兵,也能所向披靡了。问题是,咱们怎么把一个连的【创建和谐家园】投放过去?要真投放过去,国际舆论还不把我们淹死。”

      林振华道:“我不投放现役的【创建和谐家园】,我有退伍兵啊。我们厂光是这两年新进的退伍兵就有一个连还多,至于像我这种退伍很多年的退伍兵,凑一个营都够了。我让他们以工人的身份去施工现场,到时候拿起枪直接就能打仗,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22: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