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的。”安雁说道,“下个月大周要订婚了,我就把这5%的股权,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大周吧。”
“由你决定吧。”林振华道,说完这个,他笑眯眯地对安雁说道:“对了,雁子,我有一个很好的消息要告诉你,你可要控制好自己,别太激动了。”
安雁敏感地猜出来了:“林哥,是有峰子的消息了吗?”
林振华点点头:“不是直接的消息,而是一个间接的消息。我在泰国的时候,又查了一下我的瑞士银行账户,你猜怎么样?”
安雁问道:“是峰子又取了钱吗?”
林振华道:“不是取了钱,而是还了钱,而是还了15万美元。”
“还了钱?”安雁愣了一下,脸上绽出了笑容:“林哥,这是不是说,峰子不但还活着,而且他还挣了钱,挣了很多的钱?”
“只能这样解释。”林振华道。
“可是,他如果挣了很多钱,为什么不和家里联系一下呢?”安雁脸上掠过了一丝阴云,“他不会是不想要我们了吧?”
“瞧你说的,雁子,峰子不是那种人。”林振华用很苍白的理由劝慰道。
安雁勉强笑了笑,说道:“不管他是什么人,知道他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我就放心了。林哥,我要和峰子比一比,看谁做得更好。他在国外挣钱,我在国内挣钱。等他回来的时候,我要把建康家电办得红红火火的,然后交给他。”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林振华感叹道。
办完南京的事情,林振华没有马上回浔阳,而是又去了上海。他先到舰艇研究院去见了一趟刘向海,向他说了一下有关苏联人希望与中国在五轴加工方面进行合作的事情,刘向海对此十分重视,表示会立即向上级汇报,尽快拿出一个意见来。
在上海期间,林振华还抽空去了一趟交通大学,他的小舅子杨涛已经于去年考进了这所学校,学习汽车工程专业。林振华在交大走访了一些相关系所,谈了不少校企合作的意向。汉华重工现在规模扩大了,需要的技术支持也比过去多得多,光靠一个华青大学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林振华要开拓更多的技术来源。
转完一大圈,林振华这才疲惫不堪地回到了浔阳。刚刚踏进公司的办公楼,迎面碰上了老爷子朱铁军。
“小林,你到哪去了,一个多月都不见你的人影?”朱铁军依然是那副兴师问罪的架式,其实他现在的位置已经比林振华低了,林振华是总公司的副总,而朱铁军是分公司的经理。不过,老爷子可不管这个,在他心目中,林振华就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的新人,是需要他这个老将来点拨的。
“朱厂长,我去法兰克福了,你不知道吗?”
“嗯,我知道,收获怎么样?”朱铁军问道。
“收获很大,怎么样,朱厂长,你现在有空吗,有空到我办公室坐坐,我向你详细汇报一下。”林振华谦虚地说道。
朱铁军摇摇头:“改天吧,我还要去处理点事情。对了,我跟你说,你在个人生活方面,也要注意一点,年轻人,千万不能犯生活错误,知道吗?”
“知道了……嗯?朱厂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林振华本能地答应了一声之后,才觉得味道不对,这可不是能随便说的话哟。
“有个外厂的女同志,在厂里等了你两天了,你说是怎么回事?”
“啊!不会吧?”
“你去看看吧,听说你今天要回来,她就在你办公室门口等着你呢。”
满脑子雾水的林振华奔回办公室,果然见到在办公室门外的长椅上,坐着一个20来岁的年轻女子,手里拿着一本什么资料正在看着。听到林振华的脚步声,她抬起头来,惊喜地叫道:“林振华,你回来了?”
“沈佳乐,你怎么来了!”
第255章 南有牛北生
林振华把沈佳乐请进自己的办公室,招呼她在沙发上坐下,又亲自给她倒了杯水,然后才坐在一旁问道:“沈佳乐,你怎么会到浔阳来了?我听朱厂长说,你有事找我?”
沈佳乐一开始还在东张西望,饶有兴趣地看着林振华办公室里的陈设,听到林振华的问话,她脸色忽然有些尴尬,手捧着茶杯,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小声地说道:“嗯,是有点事情,想麻烦你一下。”
“你说吧,咱俩之间……咳,咳,咱们毕竟是兄弟单位嘛。”林振华说到一半的时候,觉得有些失言,连忙改口。
沈佳乐却已经听到了林振华失口说出的那话,脸微微红了一下,更不敢看林振华了:“嗯,林振华,其实,是建波让我来找你的。”
“金建波?”林振华眼睛瞪得老大,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吧?
沈佳乐道:“是的,对了,林振华,你知道不知道,建波和牛厂长两个人,承包了石化机,现在建波是分管供销的副厂长。”
林振华点了点头:“这件事,我听说了。不是说北有马胜利,南有牛北生吗?我听说建波可是牛厂长的得力干将呢。”
石化机的副厂长牛北生承包石化机这件事,林振华是听谢春艳和朱铁军说的,这是今年轻化厅系统里除汉华重工成立之外的另一件大事。
当时,国内有一个改革典型,是河北石家庄造纸厂的厂长马胜利。他在1984年的时候承包连续三年亏损的厂子,一年之内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利润140万,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就在这颗明星的照耀之下,牛北生和金建波联袂,向轻化厅提出了承包石化机的方案,扬言五年之内,实现销售额过5亿,利润过5000万。
接到牛北生和金建波的承包报告后,轻化厅和省经委联合组织了一个考察组,对石化机的过去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自转产电冰箱以来,石化机从濒临亏损迅速转向大幅盈利,1984年的销售利润达到了800万元,已经俨然成为江南省的又一家明星企业。在石化机转产的过程中,牛北生和金建波居功至伟,其中金建波作为一名不满30岁的年轻干部,能够有这样出色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考察结束之后,考察组为牛北生和金建波召开了一场公开答辩会,到场的除了省里的有关领导之外,还有石化机厂内的几百名干部和职工。在答辩会上,金建波作为牛北生的副手,侃侃而谈,为众人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改革前景,赢得了省经委主任刘伟凡的好评,也博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刘伟凡在最后的总结中说道:“中央提出,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就是要让明白人当家。像牛北生、金建波同志这样的明白人,就是应当尽快地挑起重担,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咱们江南省的工业在全国是处于落后位置的,我们应当知耻而后勇,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打破一切常规,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
有了刘伟凡的这个表态,轻化厅很快就批复了牛北生的承包报告,同意由牛北生承包石化机,所有的干部一律由牛北生负责组阁。原来的几位厂长或退居二线,或由轻化厅进行了重新的安置。
牛北生大权在握之后,迅速成立了一个由金建波等少壮派干部组成的管理团队,并在厂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北有马胜利,南有牛北生”的说法,就是这样传出来的。
牛北生上台后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石化机的名字改掉了,改为江南省实华家用电器总厂,简称叫江实电。事实上,石化机这个名字早已经是名不符实了,化工压力容器的生产早已放弃,化工机械的生产也在萎缩,厂子的主要产品是电冰箱,与石化挨不上边了。
谢春艳对于牛北生承包这件事,腹诽颇多。她对于牛北生的意见,是在当年搞21万冰机主轴的时候就形成的,此外,她还听说牛北生此人很爱贪小便宜,人品方面不是那么端正。
对于刘伟凡说的“明白人当家”这个提法,谢春艳也是很有些嘀咕。当时这个说法很是流行,所谓的“明白人”,就是指年轻而且有文化的那批人,许多厂子里那些有经验但没文凭的老干部,往往被当成糊涂人,直接就靠边站了。
嘀咕归嘀咕,谢春艳也没什么理由去反对这个决定,石化机转产之后,效益的确非常好,这是她无法否认的。牛北生在管理方面颇有些铁腕作风,金建波则脑子灵活,很有些点子,这样一个组合,也让谢春艳提不出什么意见。
林振华这半年多来一直在忙着搞汉华重工的事情,也没顾得上去关注江实电的事。早先,他还多少有些心疼这样一个装备大厂的消失,现在汉华重工已经成立,林振华也就逐渐淡定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转产电冰箱,这又哪里是他林振华能够管得了的事情呢?
林振华没有想到的是,作为金建波夫人的沈佳乐,居然会专程跑到浔阳来找他,而且还是奉了金建波的委派,这算是个什么事呢?
“怎么,建波有事找我吗?他怎么不自己来呢?”林振华问道。
沈佳乐支吾道:“他……他最近工作比较忙,他说反正我跟你也认识,所以让我替他来找你。”
“怎么,你现在调到厂办工作了?”林振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金建波让沈佳乐来找他,自然不会是为了私事。可是,在公事上让自己的夫人出面,这种感觉可有点不对,除非这位夫人本身就是丈夫的秘书,或者厂办主任之类的,还说得过去。
听到林振华的猜测,沈佳乐连忙否认:“没有没有,我还是在行政科工作,就是负责发发洗澡票什么的。”
“嗯,那建波让你来找我,是什么事情呢?”
沈佳乐道:“这件事,建波挺为难的。他说,如果是公事公办,你肯定不会帮忙的,所以,他希望你能够看到大家的私人交情上,帮他一把。”
我和金建波有私人交情吗?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道,要说起来,他和沈佳乐之间的私人交情,似乎更深一些,至少是传过绯闻的那种。他不无恶毒地想到,金建波估计也是听说过这些传闻的,所以才派出沈佳乐来找林振华。所谓工作忙之类,不过是一个托辞。金建波真正的考虑,是认为自己的面子不如沈佳乐更大而已。
这个金建波,可真舍得下本钱啊。有句话乍说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老婆逮不着流氓……啊呸,金建波是把我当成流氓了!
“沈佳乐,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如果能帮上忙,肯定会帮的。”林振华说道,说完,他又欲盖弥彰地补充了一句:“其实,我和建波,也是很好的朋友嘛。”
沈佳乐道:“是这样的,建波和牛厂长承包了江实电以后,打算扩大电冰箱的生产,从目前的年产5万台,扩大到15万台。可是,现在建波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原材料供应非常困难,尤其是压缩机的供应,他说现在市面上有钱都买不到。”
林振华道:“的确如此,目前国产的压缩机产量很低,进口压缩机涉及到外汇额度的限制,数量也十分有限。”
“是的,是的,建波也是这样说的。”沈佳乐连连点头道,“所以,建波让我跟你说,能不能请你帮忙替江实电搞到一些压缩机。”
“搞压缩机!”林振华苦着脸道,“沈丫头,你怎么会觉得我能搞到压缩机呢?”
听到林振华的这个称呼,沈佳乐脸有些红了,她想起了几年前的往事。当初正是因为林振华那一声沈丫头,让沈佳乐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温馨感觉,从此在心里留下了林振华的影子。对于沈佳乐的这番情愫,林振华是彻底不了解的,在涉及到与女孩子的关系方面,林振华真是单纯得像个小【创建和谐家园】。
“……建波说,你和外贸部门的人比较熟悉,而且,你们汉华重工一直在做外贸,也有外汇留成。”沈佳乐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他知道这应当是金建波的原话,沈佳乐是不可能懂这些事情的。他也一下子就想透了金建波的思维逻辑:汉华重工有外汇留成,林振华与外贸厅甚至外贸部的关系都不错,如果他愿意帮忙,弄到一些进口压缩机的指标是不成问题的。金建波想让林振华帮忙,但这事并不是林振华的义务,林振华尽可拒绝,万般无奈,金建波只好使出这一招了。
“林振华,这件事,是不是让你很为难?”沈佳乐抬头看着林振华的脸色,怯生生地问道。
“这件事,建波其实应该找轻化厅帮忙协调的,这毕竟是一件公家的事情啊。”林振华没有直接回答沈佳乐的问题,而是换了一个叙事方式。
沈佳乐道:“我也不太懂这个事情。建波说,现在厂里每年5万台压缩机,就是轻化厅给批的指标。他们给轻化厅打过报告,要求再追加10万台,轻化厅只批了2万台。所以,建波说,这事只能求你帮忙了……林振华,这事真的让你很为难吗?”
林振华想了想,说道:“既然是……既然是建波开口了,我就尽量吧。建波希望我给他弄到多少?”
第256章 磁偏吹
“建波说,我们厂的目标是年产15万台电冰箱,现在轻化厅能够解决7万台压缩机,还差8万台的缺口,所以……”沈佳乐迟疑地说道。
“建波不会是想让我帮你们弄到8万台压缩机吧?”林振华道,“轻化厅都只能给你们弄到7万台,我哪弄得到8万台?还有,这东西是年年都要用的,建波的意思,不会是让我年都给弄吧?”
沈佳乐担心地问道:“林振华,这事是不是很麻烦?”
林振华看着沈佳乐,真是无语了。这丫头在电焊方面是把好手,但说到人情世故,还有国家政策之类的,就完全是个傻丫头了。
林振华在五叶风扇的问题上给了高祖兴一个面子,这次外贸部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取得的成绩,也有林振华的功劳。这些事情,高祖兴肯定都会记在心上的,所以,林振华如果要求高祖兴帮忙办点什么事情,高祖兴应当是会答应的。
8万台压缩机的进口指标,对于高祖兴来说也就是一张条子的事情,林振华完全能够弄到。但人情这种东西,用一回就少一回,林振华凭什么为金建波而去浪费这些人情呢?
“林振华,建波说,如果办这件事需要花钱,这些钱可以由我们江实电来承担,只要你告诉他一个数字,他就能给你办好。”沈佳乐继续说道。
林振华叹了口气,说道:“沈佳乐,你真不该卷到这件事情里来。你就踏踏实实去发你的洗澡票、开水票、冰棒票,不是挺好吗?建波说的这个事情,我可以给他办,但一下子弄到8万台的可能性不大,3、4万台还有可能,先应一下急吧。你回去跟建波说吧,我的关系也很有限,下不为例,你们厂还是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压缩机的来源问题。至于说用钱的事情,就免谈了,他敢给,我还不敢收呢。”
沈佳乐从林振华的话里听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她的,那是一种对待自己人的爱护态度;另一种是对金建波的,那是一种对生意伙伴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林振华这番话里,明显在暗示说,他愿意给金建波这一次面子,但仅限于一次,给完就完了。而他所以给金建波这个面子,十有【创建和谐家园】,还是看到她沈佳乐的面子上。
“好的,林振华,我回去跟建波说吧。”沈佳乐有些郁郁地答道,“对不起,我让你为难了。”
看着沈佳乐的神情,林振华没来由地觉得一些心疼的感觉,他也不知道怎么跟沈佳乐说才好,只好岔开话题说道:“小沈,你不急着回去吧?要不,在浔阳玩两天,我看有方便的车去南都的时候,捎你一程。”
“不了,家里还有孩子呢。”沈佳乐说道,“我已经出来已经三天了,我打算下午就坐火车回南都去。”
林振华道:“真不好意思,我刚出国回来,又到南京和上海去办了点事,让你在这里白白等了两天。”
沈佳乐脸上露出一缕微笑,她举起手里的一份资料,说道:“没有啊,我也没在这里白等,我帮你们那位马工程师翻译了一些资料呢。”
“马工程师?”林振华一愣,“马杰?”
“对,就是马杰。”沈佳乐道。
“乱弹琴!”林振华道,他这个词还是向朱铁军学来的,他觉得这样说非常酷的样子,“马杰怎么能抓你的差呢?还有,你帮他翻译资料,开什么玩笑?”
“是一些日语的焊接资料,马工说,他找不到人翻译,正好我没事,就帮他译了一些。”沈佳乐说道。说起焊接的事情,她的神色变得奕奕动人,好像是久旱逢雨的花儿一般。说到这,她站起身来,说道:“对了,我还得去找马工一趟,他这些资料我没有译完,我想跟他说下,我带回南都去给他译,译完再寄回来。”
“你坐着,我让马杰自己过来吧。”
林振华说着,拿起桌上的话机,给车间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通知马杰马上过来。十几分钟后,马杰气喘吁吁地进来了,一进门便问道:“林经理,你回来了?找我有事吗?”
林振华指了指沈佳乐,说道:“不是我,是小沈找你。”
马杰这才发现坐在沙发上的沈佳乐,点点头道:“沈师傅,你也在这啊?”
“对了,马杰,你怎么想到请沈师傅给你翻译资料的?”林振华问道。当着马杰的面,他不好表现得与沈佳乐太熟悉的样子,便按着工厂里的习惯称呼沈佳乐为沈师傅了。
马杰尴尬道:“这是凑巧了。我们从法兰克福带回来一些西乎公司的焊接资料,史经理帮忙找了几位师范大学的日语老师帮忙翻译,结果我一看,译得根本就没法看,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焊接。我拿着资料来找你,结果没找着你,倒碰上了沈师傅。”
沈佳乐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当时看到马工手里的资料是日语的,而且还是焊接方面的,就说我也懂一点,其实我也懂得不多,才译了一点点,还得不停地查日汉辞典。”
马杰道:“沈师傅真是太谦虚了,你岂止是懂一点啊。你翻译的那些资料,我看过了,非常准确,尤其是那些电焊术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就是搞电焊的呢。”
林振华暗自觉得好笑,他向马杰问道:“小马,你说你以为沈师傅是搞电焊的,那么你觉得她本来应该是干什么?”
马杰茫然道:“她说她是石化机厂行政科的,管发洗澡票的。我说石化机也真是浪费人才,这么好一个日语人才,怎么去发洗澡票了?”
“糊涂!”林振华斥道,“沈师傅烧电焊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
“不会吧?”马杰回头上下打量着沈佳乐,觉得她怎么看也不像是个阿姨的样子,“林经理,你说我小没关系,可是你不能把沈师傅说得那么老吧?我怎么觉得,她充其量就跟我姐一样大啊,怎么可能烧了十几年电焊?”
沈佳乐捂着嘴笑道:“马工,林经理说得没错,我很小的时候就跟我爸爸学电焊,到现在已经烧了十多年电焊了。”
林振华道:“马杰,记住了,你眼前这位大姐,是整个江南省轻化系统最好的电焊工。几年前,整个江南省只有一个人会烧氩弧焊,就是她。”
“真的!”马杰两眼直放金光,“沈师傅,我真没想到,哎呀,真是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