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强生轻嘘了一口气,说道:“郑伯伯,我把车头弄低,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减少风阻降低油耗!”
“是这样吗向荣?”郑永民向着技术班组出图的负责人林向荣问道。
林向荣是厂里比较有文化的,工农兵大学生出身,他平时在材料室负责材料和零件出图的工作。
林向荣看了看儿子,这时候即使不知道也得点头啊,于是说道:“嗯,这样车头较低的设计更有利于空气通过车体表面。可以有效减少风阻,比抬头设计要省油的多!”林向荣搜肠刮肚,尽可量的让解释合理一些。
“嗯,我想也是!风天低头好走路嘛,扬着头还不得把帽子吹飞喽!”常远庭说完,哈哈的笑了起来,打破了方才沉闷的气氛。
第3章 车型定了
图纸被厂长和主任,拿着去了办公室,两人研究去了。
林强生也没什么事,就出了车间。
中午的时候,林向荣和林强生父子两个一起回了家吃饭。他们的家就在厂子边上,走路也就几分钟。
母亲徐红梅在家热好了饭,到了家父子两个就吃上了。
吃完了饭,林向荣向儿子问道:“强生,今天的车型真是你当时想出来的?”
徐红梅不解地问道:“怎么了?儿子第一天去单位,不顺利?”
“没有!妈,我画了个草图给厂里。”林强生说道。
他继续道:“那车是我想到的,怎么了?爸。”
林向荣笑了笑,说道:“好,我儿子出息了啊!还会设计车型!”
林强生呵呵笑了一下,他也不好说出,那车型是前世的著名车型,在国内没有对手与其一战的神车30年!
否则的话,如何解释。
林向荣笑完,向儿子问道:“那你跟我说说,你设计的内饰仪表是怎么做的?我看仪表盘好像很复杂的样子。”
林强生想了想,说道:“仪表嘛,主要是通过塑料模具,压塑而成。”
林向荣惊讶地说道:“哦?我看你在内饰上用了很多塑料啊!还留了很个空槽,是干什么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那些空槽,是空调和收音机。咱们国内的车,现在很少有装空调收音机的配置,但以后的车都会有的。以前的车大多采用铁包皮的形式做仪表。但那样不经济,也增加车重。采用塑料代替钢铁,是大趋势。”
林强生还想说,叶子板和保险杠也可以用塑料做。但这样的话,父亲肯定接受不了,77年说出这种想法,会让人觉得是他疯了吧。
林向荣笑了一下,说道:“你啊,谁跟你说这是大趋势的?现在塑料比钢铁还贵,怎么可能汽车上都用塑料?!”
林强生讶异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之后,点了点头。现在国内物资匮乏,塑料制品也不充裕。
同时,目前国内合成化工工业并不强大,还没有显示出可以比肩钢铁工业的同等地位。产品稀缺,自然价格昂贵。
“以后会便宜的!”林强生只好退而求其次,给出了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行了,躺一会,一点钟就上班去吧。”林向荣说了一句,在炕头上一躺,就要眯一会。
林强生点了点头,默然的走回自己的小屋。
“儿子,怎么了?”徐红梅跟着儿子,小声的问道。
林强生看着关心自己的母亲,看着她年轻的面貌,由衷的感到一丝开心。
还好自己前世儿子已经成年,并且已经结婚生子了。父亲母亲也不至无依无靠,况且自己还有哥哥姐姐在世。
他笑着说道:“妈,厂子里不是搞什么学大庆学建设吗?我就画了个车图给厂领导。”
“哦!那好啊!我还以为,你在厂里出了什么事呢。”徐红梅松了一口气。
林强生笑道:“没有,妈,你放心吧。”
徐红梅笑呵呵的点了点头,看了看儿子,转身回屋了。
林强生关了门,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几张照片,他走近仔细观瞧。
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他家也没什么亲人。
林强生上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林强东,现在在南方当兵。姐姐林香,去了农村当知青。
看了一圈,林强生笑了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老常,我看强生这孩子画的车图不错,你觉得呢?”郑永民下午上班后,拿着茶缸子来到了常远庭的办公室说道。
“嗯,我也觉得不错。要不咱们就试着,按这个图纸造车?”常远庭也点了头,说了自己的想法。
“好,等小林来了,问问他具体车是怎么个造法,他不是去红旗厂学习过吗,咱们就按着一汽的样子来!把咱们厂,也建设成像上汽那样的大厂!”郑永民笑呵呵地说道。
“行,一开始我就觉得咱们造车不能仿造伏尔加,咱们应该造出来既便宜又好开的小轿车!强生这孩子画的车型就不错,正好应了我的想法。”常远庭说道。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能造出像上海牌那种的小轿车就不错,不用寻思什么伏尔加。那种车,大领导都未必有的开,咱们还是尽自己能力而为的好!”郑永民也点头说道。
这样两位厂领导,就达成了统一意见。下午的时候,就找到了林向荣说了这个事。
“什么?真的造我儿子画的那种车?”林向荣一时脑筋转不过弯来。
他没想到两位领导,就这么轻率的决定把自己的成果闭了,竟然采用自己儿子的游戏之作!
“是啊,老林!我觉得咱们厂,还是量力而为的好!不用想着什么伏尔加,那车咱们也造不出来。你儿子设计的小轿车,就挺好的。”郑永民说道。
“可是……”林向荣一时没了话说。毕竟自己画的图纸也有个把月了,这说闭就给闭了,一时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行了,小林,就按主任说的来吧。咱们量力而行,别没等走呢,就跑起来了。那种高级车,咱们现在还是干不了的!”常远庭接过话头,向林向荣说道。
“……那行吧。”林向荣想了一会,无奈的点了头。
“咱们说干就干起来,上面不是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吗?大庆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抢干、实干、快干的精神!咱们就应该抓紧这个车快速上马,要做个真正的小轿车,做个受各级单位欢迎的车。把这个事,做到实处去!”郑永民主任对着林向荣说道。
林向荣一听老领导说起了精神,立刻认真的听着。
接着,郑永民又笑着说道:“老常,你看看给新车取个什么名字合适?”
“嗯,要不叫前进轿车?……唉?这起名字我还真不在行!”常远庭说了个名字,自己也觉着不满意。
几个人互相商量了一下,都没有太好听的名字。
“要不,把强生叫过来吧,没准他会想到什么名字呢?这个车型又是他画的?”常远庭向郑永民建议道。
“好,小林,你把强生叫过来吧。看你儿子有什么好名字没有。”郑永民也点头,向着林向荣说道。
“好吧。”林向荣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己一个多月的工作,算是白做了。
¡¡¡¡ÁÖÇ¿ÉúÔÚÍâ±ß¸ú×ÅʦÐÖʦ½ãÃÇ²å¿Æ´òÚ»£¬Ò²Ã»Ê²Ã´Ê¸ɡ£
他被父亲叫进了厂长办公室,听了他们的问话之后,笑着说道:“这车,我还真有给它起了名字。”
“哦?说出来听听。”常远庭感兴趣地说道。
郑永民也笑着点头。
林强生看着几人,说道:“我给这车起个名字,叫,捷达!捷报的捷,达到的达。”
郑永民轻轻的念了几遍,笑道:“捷达!好名字啊!这名字,一听就能成功似的!”
常远庭拿着笔,在纸上写了几遍,笑着说道:“捷达……行,这车就叫捷达了!这名字真不错!比我想的什么前进强多了!”说完也笑了起来。
林向荣瞅着儿子,惊奇于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头脑变得这么聪明了!
林强生笑了笑,挠了挠脑袋,说道:“我感觉这名字也不错,不用怪可惜了的!”
第4章 王大锤
车型定下来了,尽管林向荣心里还有些小疙瘩,但自己儿子设计出的车,他还是很有些高兴,和小骄傲的。
在两位厂领导的鼓舞和带动下,全体汽修厂的工人师傅们,马上热情似火的投入到了新车的制造当中!
修车师傅,也能造车?!
外人听了,没准会以为这是个笑谈。但可别真以为现在的修车师傅,就只会拆车装零件。
因为1977年这时期,还不流行汽车返厂修理。汽车零件的使用,也在遵循着,修修补补又三年这么个思想传统。
所以能在修车厂解决的事情,就在这里解决了,包括一些零件的制造。因此,江岸汽修厂也有个规模很小的零件加工车间。
修车师傅们,也不只是修车,这里边或许就有厉害的钳工、车工。
“小林,把你儿子叫进来吧,别让他在外面晃悠了。强生可是个能设计车的人才啊!”常远庭在钣金车间里,对着林向荣说道。
“对,把强生叫过来。看看这车壳,在钣金的时候给点意见。”郑永民也说道。
¡¡¡¡¡°°¥£¬ºÃ£¬ÎÒÕâ¾ÍÈ¥½ÐÈ¥¡£¡±ÁÖÏòÈÙÎÞÄΣ¬Ö»ºÃâóâóµÄÈ¥ÕÒ×Ô¼º¶ù×Ó¡£
五六天过去了,林强生已经适应了重新回来后的生活,快乐的当起了青春期少年。
这几天师傅们都在车间里忙乎,他仗着自己有些技术,显然成了院子里的大拿。一般来的车有个什么毛病,他一上手,看两眼听个声音就知道哪有问题。
此时林强生正抄着手,站在一个车位旁边,指挥着众人修理一辆绿色老解放。
“强生,厂长主任叫你过去。”林向荣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哦,来了。”林强生扶了一把帽子,走在父亲后边。
“强生,去造车啊?”古宏亮叫道。
“我也不晓得。”林强生回头说了一句。
“唉,这小子来没几天,就忽然抖起来了!这又会修车,又会画图的,怎么以前没听说他这么牛?!”一个徒弟在人群中,感叹地说道。
“切,嘚瑟!”古宏亮羡慕嫉妒的道。
陈兵从车上跳了下来,把手里的板子往工具箱里一放,抓了把雪搓了手,然后就向着钣金车间走去。
古宏亮看了一眼陈兵的背影,蠕动了下嘴,只是在嘴里嘀咕道:“会画图又怎么样?终究没有我会修车吃香!”
“人家强生,修车也行!”邹雪在旁边不服气地说道。
“怎么,你看上他了?要不我给你介绍介绍?”古宏亮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去你的。”邹雪脸色红红的扭头走向了一边。
“常伯伯,郑伯伯。”林强生走进钣金车间的会室,向着两位领导叫道。
他刚14岁,叫两位厂长主任什么的正式称呼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就干脆都叫伯伯了。
“哎,强生,你来帮着看看这车的造型。这是你王大明叔叔,他负责钣金,你跟他聊聊。”常远庭笑着说道。
林强生向着一位刚站起身的中年师傅看去,这位就是王大明师傅了。
他叫道:“王叔叔。”
王师傅穿着一身蓝工作服,衣服上有几块补丁,缝得很干净。
他笑着上前拍了拍林强生,说道:“好,好孩子!叔叔一会弄钣金的时候,你在旁边看着点。”
王大明耳朵有点背,因此说话声音很大。林强生耳朵被刺的有些发痒,他赶紧大声地说道:“王叔叔,你看着弄就行了,我在旁边您吩咐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