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之动力帝国--滿楼红袖招--全集》-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嘿嘿,小叔,这个你可被联合银行误导了,香港企业不讲究法人的,那边只有董事和股东,哪像国内什么都得搞个代表,把企业弄得和衙门似的。”

      “嘉嘉。你说香港公司就叫这个名字好不好?”梁远抬起头,笑嘻嘻的问着坐在身边的宁婉嘉。

      “人家才不要呢,谁让你把人家的名字当做公司名字的”宁婉嘉嘴上说着不要,小脸却兴奋的通红,大大的眼睛盯着梁远。好似能滴出水来。

      梁海平看着梁远和宁婉嘉眉来眼去的拌嘴,笑着说道:“你们小两口别再这碍眼了,我和老苏可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

      “小叔.....。”宁婉嘉红着脸颊娇嗔着。

      虽然从小就被大人们打趣惯了,宁婉嘉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在科技园呆了,拉起赖在沙上的梁远,打算去联营公司买东西。

      梁海平笑着给行政科打了个电话。让周恒来办公楼下。

      三个人嘻嘻哈哈的下了楼,周恒已经把车停在了楼前的台阶下,宁婉嘉打开车门坐进后座,梁远笑嘻嘻的弯下腰,用头顶了顶宁婉嘉,小丫头轻轻的捏了捏梁远的脸颊,咯咯一笑移动到了车座的另一端,梁远连忙钻进后座,得意洋洋的坐在了后排的中间。

      让梁远意外的是宁婉菲没搭理梁远挑衅的目光,白了梁远一眼低头也钻进了后排,坐在梁远的身边。宁婉菲随手带上车门对着周恒说道:“小周叔叔,开车吧。”

      清新的香气萦绕在鼻尖,终于实现了左拥右抱的梁远眯着眼睛,舒服的靠在座椅上正在暗爽,忽然感觉右边的耳朵被一只冰凉的小手轻轻揪住,睁开眼睛宁婉菲正趴在副驾驶的靠背上,歪着头看着自己。

      “小远,你答应人家的那个系着铃铛小猫的空调扇呢?”宁婉菲忽闪着大眼睛说道。

      “呃……。”梁远早把这个茬忘到一边去了。

      “还有人家也想要一个叫远菲的公司呢,小远你在香港再注册一间好不好。”宁婉菲嘟着嘴巴说道。

      “呃……。”梁远有些感到头大了。

      从小到大,两只萝莉无论什么都是一模一样的,衣服、玩具、吃喝、零花,梁远为了讨宁婉嘉喜欢,特意弄出了个kitty猫的空调扇,在宁婉菲看来那只带着蝴蝶结的小猫,就是宁婉嘉专属的东西。

      “小远,你看行吗,空调扇你都答应妹妹好久了呢”宁婉嘉抱着梁远的胳膊说道,很明显今天是单号,轮到了宁婉嘉当姐姐。

      被两只萝莉一起软语相求,梁远那颗猥琐的灵魂忽忽的飘荡在半空中,梁远忘记了宁婉菲牙尖嘴利的一面,嘿嘿地笑着说道:“菲菲,你可好久都没有叫过小远哥哥了呢,你要是答应以后一直叫小远哥哥,那两件事情我会勉为其难的考虑一下的。”

      “一直叫那是肯定不行的,再说空调扇明明是你已经答应了的,这两件事情不能混在一起呢。”

      好不容易有让宁婉菲吃瘪的机会梁远哪能放过,笑嘻嘻的说道;“菲菲,现在我想把两件事放在一起了啊,不叫小远哥哥的话连空调扇也会没有的。”

      “小远,你不能这样的,男子汉要说话算话的嘛。”宁婉菲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梁远。

      “我还是少年儿童,可不是男子汉,所以我反悔了。”梁远【创建和谐家园】的说道。

      “小远,你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失去耐性的宁婉菲把装出来的淑女模样扔在了一边,张牙舞爪的要掐梁远的脖子。

      有了防备的梁远抓住宁婉菲的手臂笑嘻嘻的说道:“菲菲妹妹,动手可真不是个好习惯啊。”

      “嘉嘉,快把这个【创建和谐家园】推到我这边。”车里空间狭小,宁婉菲什么招数都用不上。

      宁婉嘉咯咯笑着把梁远推到宁婉菲附近,宁婉菲张开【创建和谐家园】的小嘴要去咬梁远的耳朵。

      “菲菲不许咬人啊,小周叔叔在看着呢”梁远晃着脑袋,看着后视镜大喊着。

      给梁江平当了数年的司机,三人之间的这种烂账周恒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哈哈一笑,周恒伸手把车内的后视镜折叠了起来,笑着说道:“你们三个随便,小周叔叔什么都没看见。”

      在香港注册一间新公司需要五至七天的时间,梁海平把注册公司的事情安排给祁连山之后,带着林建去本溪转了两天,然后回到盛京研究信托公司的问题,找出同联合银行、盛京路局最恰当的合作方式。

      87年,想在国内开办信托投资企业必须得到当地人民政府的批准,若是涉及到外资事情就更麻烦了,先成立的信托公司必须是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从事任何类型的储蓄业务,其次在金融产品的营业种类上会有严格的限制,最终还得需要省一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梁海平和林建需要考虑的,就是梁远在香港新成立的这家企业,以什么面目进入国内市场最为便捷。还没等两个人研究出具体方案,祁连山就在香港办好了新公司的所有手续,然后通过航班把相关的材料带给了梁海平。

      梁海平看完祁连山送回来的新公司资料,随手递给林建说道:“现在东西齐全了,我把小远叫来,看看打到底想用什么方式把资金存到联合银行的账户上。”

      ps:点娘抽风了,传了五、六分钟,书友久等了。!~!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86章 让人纠结的糖衣炮弹

      梁远这几天一直在本溪和苏良宇研究火车司机提醒系统,梁远翻出哈局出事故的那期《人民铁道报》,放在梁江平的办公桌上,然后信誓旦旦的说南湖科技园开出来了一个新产品,可以有效的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生,这次来段里打算借用一台客运版的东风4b做改装。

      哈局还差12个小时,创历史最高安全记录的事情,在路内系统已经传遍了,梁江平还特意就此事下了文件,又重点强调了一遍安全问题,听梁远带来的技术人员,把延时警告装置的大致原理解说了一遍之后,也觉得这种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司机行车时打盹的问题,大笔一挥把车务段的备用东风机头调给东北机车厂,用于警告装置改装。

      梁远跟着项目组围着东风4b机头忙了四、五天,刚刚把报警系统的雏形弄出来,就接到了梁海平的电话,只好扔下这边的事物回到盛京。

      哪怕是迈入新世纪,设备租赁在国内也不是十分流行,因此梁远这个提出建议的人不回来,梁海平和林建都有些无处下手的感觉。

      林建和梁海平在一起跑了几天,不但没有理顺梁海平辖下企业的关系,反而更加迷糊了,和东北机车厂有帐务往来的就有三个科研实验室,一个外贸市场,还有一个远在兰州的化工企业,涉及包括冶金、化工、电力、外贸、铁路车辆制造若再加上自己所在金融行业居然达到了六个行业。

      虽然87年多种经营的概念在国内大行其道,但是最疯狂的企业搞经营多元化。至多是在主业之外搞搞服务业、轻工业。或是向同主业紧密关联的上、下游适当延伸,国内像梁海平这种大规模的跨行业展还真没见过。

      梁远现在搞的企业模式,足够后世的商学院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了,在企业创建初期冒然进入多个不相关的领域,简直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对于梁远来说,时间就是一切,想在短短的十多年的光阴里。走完国外企业半个世纪的路,按部就班的如教科书般展企业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盛京,南湖科技园。米黄色的行政办公楼。

      梁远舒服的靠在沙上,翻看着祁连山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资料。

      “老祁这度可真够快的了,我以为最少需要七、八天呢。”

      “中建帮忙办的。凡是需要出手续的地方中建统统代劳了。”

      “中建还是知恩图报的嘛,其实把信托公司挂在中建名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他们还欠着我们好大一个人情呢。”梁远笑吟吟的意有所指的说道。

      “随便你。”梁海平无所谓的说道梁远放下资料,看着坐在斜对面的林建笑着说道:“大老远的,把林行长从深圳折腾来了,我们这边手续却还没办齐全,让林行长久等了,真是抱歉。”

      这几天梁海平虽然没把梁远的老底都通知林建,却也告诉林建,梁远完全有能力。独自决定那四个亿资金的流向。因此林建纠结归纠结,不解归不解,还是得把梁远当成平等的交流对象。

      “没什么,为股东服务是我们的义务,况且银行本身就是服务型企业。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林建诚恳的说道。

      “林行长大概对我的背景很好奇吧。”

      林建直爽的点了点头。

      梁远自嘲的笑了笑说到:“我要是说我什么背景都没有,纯正的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一个,林行长一定会以为我在骗你。”

      “说点林行长容易相信的吧,前些天另外两个股东林行长也见到了,想想她们的姓氏,林行长有什么联想没有?”

      林建听梁远说完大脑飞的运转着。想着宁姓的高层领导,从地方到中央林建也没想起来那位政府领导姓宁。

      梁远看着林建皱眉不语,叹了口气提示着说道:“第四野战军林行长总该知道吧,当年平津战役的天津攻坚战是谁指挥的,林行长还能想起来吗。”

      林建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然后眼中划过一丝骇然。

      “其实事情真的很简单,我们三个是同学,去年冬天不小心明了一样东西,今年这件东西热卖了,我们三个通过转让专利得到了一些资金,认购联合银行股票的资金就源于此处。”

      “至于我们的明林行长应该很熟悉的,联合银行会客室安装的那台降温设备,就是我们三个明的”梁远微笑着说道。

      “空调扇是你们明的?”接连的震撼使林建控制情绪的能力大减,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

      梁远摊开双手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也是抱着支援特区建设的态度,注资联合银行的,整件事情都很简单的。”

      林建略微苦笑了下,提前五、六天把自己从深圳招来,然后扔在一边晾了起来,最后还搞了一个中顾委的大佬出来镇场子,这要是简单了,糊弄鬼都不信啊。

      梁远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才忽然想起小丫头不在身边,只好自己跑到书柜旁翻出杯子,冲了一杯咖啡,大大的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这四个亿的资金林行长也知道,是盛京路局用于租赁四十列编组的新型双层车厢租赁费,整个租赁合同需要持续五年,合计二十个亿”

      “可路局次支付的四亿资金,根本不足以使东北机车厂完成四十列编组的生产,东北机车厂的自有资金也无力完成如此庞大的合同,因此我在香港新成立了一家企业,由这家企业给东北机车厂提供足够的生产资金,使其完成盛京路局的合同,当然在法律程序上生产出来的双层客车归这家企业所有,和路局之间的租赁合同也是这家企业的业务。”

      “碍与国内的政策,这种租赁设备的业务属于信托公司的营业范围,和银行之间的关联比较深,因此把林行长找过来,就是想和林行长商议一下,看看能否由联合银行起,伙同香港远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深圳成立一家全新的信托公司,来执行盛京路局之间的租赁协议。当然租赁协议里的利润也可以按照双方出资比例分配。”

      “说实话,找联合银行合作虽然有规避国内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我本人就是联合银行的大股东,这种事情当然优先考虑自己旗下的企业。”

      “还一个原因就是我个人对林行长的业务能力非常看好,相信林行长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完美的解决此事,林行长可以在新成立的信托公司担任高管,可以享受配股和股权激励等一系列福利。”

      梁远洋洋洒洒的说了七、八分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解释了一遍,最后还给林建扔去了一颗大大的糖衣炮弹,只要林建答应由联合银行出面,同香港远嘉合伙组建信托公司,梁远对联合银行的渗透就会更深一层。

      林建听梁远说完久久不语,作为一名对金融行业十分了解的人,看穿梁远的目的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看起来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股东,对深圳市政府最后注资的那套办公楼十分不满,和自己说了这么多,摆明了就是要对联合银行进行更深的渗透。

      答应不但会有四个亿的资金注入,而且还能分享租赁公司的盈利,不答应刚刚梁远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中国建筑总公司应该不会拒绝这种事情的,更别说梁远还提及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股权奖励计划。

      自己虽然支持大股东持股,但不代表自己赞同银行私人化,梁远摆明了车马要对联合银行进行更深的渗透与控制,到底是推波助澜还是坚决反对?林建觉这辈子都没像今天这么纠结过,这个选择实在是太难了。

      ps:这几天私事多,更得有些晚,抱歉了,下周恢复正常。!~!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87章 谎言

      梁远看着林建低头不语,心中暗自感叹,在八十年代人们的心中还有着莫名的荣誉感,很多人心中还有着身无半亩,胸怀天下的情怀。

      林建面临的抉择若是搁在六、七年后,根本都不会有人犹豫,一条打着外资旗号的粗大腿近在咫尺,不用梁远诱惑,早就爬过来死死抱住,踢都踢不开的,至于什么公有、私有、民族、国家干老子屁事。

      梁远叹了口气,沉吟了片刻说道:“林行长对日本的大企业做过很深的研究吧?”

      林建有些愕然的点了点头。

      “以贸易型企业为龙头,银行为纽带,生产型企业为基干搭建出组织平台,参与到跨国竞争当中去,我不得不承认,林行长的志向可嘉。”

      林建眼中的震惊之色再也掩饰不住,87年日本企业虽然在世界竞争中高歌猛进、如日中天但还没有到达9o年代初期的顶峰,国内系统研究日本大企业组织构架的可以说寥寥无几,梁远话虽不多,但表诉出来的内容却直指核心,不对繁杂的综合商社体制进行过深入研究,是不可能抽丝剥茧的把日本财团的框架描述的如此清晰的。

      “林行长既然选择扶植外贸企业,必然是走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不知道林行长打算扶植什么类型的企业,企业又以什么为核心竞争力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去?”梁远做直了身体,正色问道。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国外企业在中国建厂,完全可以得到远国内的利润,在前期我们可以先在劳动力密集的轻工行业打开突破口,事实证明近两年广_东省的轻工产品出口比率每年都在大幅攀升,同比来自国外资金对轻工行业的投资也是大幅增长,以利润换资本是我们企业第一个优势。”

      “其次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国外投资的大幅增加,国内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会逐年上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会逐年增强,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创建和谐家园】当年日本企业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对国内的相关产业进行技术升级……。”

      八十年代的深圳,确实是全国精英汇集的地方,林建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深圳_市政府授予组建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任,眼光、格局都是上上之选,林建滔滔不绝的说了十多分钟,大意就是我们面临的大环境就是以利润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源促展。

      因此联合银行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的企业,资源型企业进行扶植。等到企业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为了更丰厚的利润,自然就会进行产业升级,联合银行只要对这些企业进行资金上扶植,就能分享这些企业高成长红利,银行的利润自然也会滚滚而来。银行有了钱之后在通过融资杠杆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展。

      听林建说完,梁远用手抵着额头久久不语,三十年的改开经验残酷的证明“以资源促展。”既消耗了资源,又难以促进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来国强民富。

      真正想在跨国竞争中立足,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的东西,如果不能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将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梁远的认知里,无论企业还是国家,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必须走产学研一体的大工业模式,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引领第三次工业**,归根结底还是以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金融资本为催化剂,靠着无比雄厚的人才资源,才变成了信息时代的导航明灯。

      林建的思路和自己的打算根本就是南辕北辙,更重要的是林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成系统的东西,想要使其扭转过来更是千难万难,在白纸上作画,和在一张已经画的乱七八糟的纸上作画,两者难度根本没有可比性。

      “林行长的想法我非常的赞同,真没想到在国内有对日本企业和宏观经济研究得如此透彻的专家,联合银行能有林行长掌舵实属万幸。”梁远满嘴跑着火车。

      “哪里哪里,梁……先生过誉了。”林建的声音轻快了起来。当初能在千军万马中夺得联合银行筹建者和行长的位置,正是自己对宏观经济和日本财团的深刻了解打动了市长李浩。

      “林行长的顾虑我也有所了解,让我们换个方式,由联合银行对一家企业行1ooo万的无息债券,然后联合银行用这笔资金和香港远嘉合资成立一家全新的信托公司。”

      林建听梁远说完,长出了口气。

      8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组建信托投资公司所有出资方必须一次性注资1ooo万以上,若是单一出资方必须一次性注资2ooo万以上。由于联合银行现金流极度匮乏,根本拿不出组建信托公司的1ooo万现金,梁远提起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信托公司,极有可能演变成梁远对联合银行的二次注资,梁远若是对联合银行再注入1ooo万资金,所占的股份将远远过国有股份,哪怕是林建把所有散户都算到自己这边,也无法动摇梁远的控股地位。

      债券和股票却是截然不同的,债券只是财务投资的一种,只要银行能按时返本付息,对银行的营运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特别是行无息债券联合银行连利息都不用支付,风险将会降得极低。

      “新建信托公司的注册资金不知梁先生打算申报多少?”

      梁远伸出手掌晃了晃说道:“运作这么大的项目,注册资金太少了也很难看”

      双方最大的分歧解决掉之后,后续的谈话顿时和谐无比,梁远规划出框架之后,梁海平和林建就如何规避国内政策方面的限制探讨了一个下午,有林建这个专业人士加入整个计划越完善起来。

      吃过晚饭,把林建送回宾馆,梁海平看着坐在身边的梁远笑着说道:“小远,听你平时提及联合银行的作用和林行长所说的相去甚远,你下午对林行长一顿猛夸,要不是小叔早就看过你的真面目,还真被你唬了呢,你扯了这么一个弥天的大谎,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ps;这周开始,恢复正常,每日最少三千,久等的书友抱歉了^_^((未完待续!~!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88章 放任自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