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梁远嘿嘿的笑着,对着梁海平努了努嘴说道:“大老板在那坐着呢,爸爸还不赶紧过去敬烟。”
“海平你要承包大修厂?”梁江平的语调高了起来,“来本溪这么多年了,你不会不知道那个厂子的底细吧。”
“当然知道,连厂子效益不好是因为镇不住美国佬的亡魂我都知道”梁海平八卦的说道
“那个是扯淡的,我不是说效益不好是扯淡”梁江平到是真的有些急了,谁也不能眼看着自己亲兄弟跳火坑不是。
“哥,承包这个厂子我考虑好久了,我的一个朋友在绥芬河工作,前些时就听他说那边的边贸特别的火,苏联,民主的德国,罗马尼亚等地方的外国客商都在那里买中国的商品,正好赶上我押运休息,在家也没什么事,加上小远明了空调扇我就有些动心了,去257那边拿了几台样品拉着小远去了趟绥芬河,结果到那里没费事就卖了2o多台。”
“其实那里卖得更火的是鞋类、日用品什么的,当时我在市场就看到有人用5万只暖瓶换了5oo吨化肥(注1),我琢磨着回来找个厂子生产些暖壶,铁锅,盆这些家常的东西和老毛子换国内紧俏的化肥、钢材。”
梁海平和梁江平说了许多梁远灌输的源自后世绥芬河边贸史上比较奇葩的一些事情,把梁江平听的眼界大开,自己兄弟什么为人梁江平还是知道的,梁江平想了想说道:“听你这么说还真有希望扭亏为盈,可是……”
梁江平还没可是完,李远玲不屑说道:“老梁,所有人都拿那个破厂子当瘟神似的,你害怕什么影响不好,你先贴个告示公开招聘敢承包的,到时候有胆子大的让他承包就好了,没有的话再让海平承包,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梁海平说道:“哥你知道小远的那个专利费吧?”看着梁江平点了点头梁海平继续说道:“我和小远商量了,可以先拿出来5万元作为保证金,承包之后一年内不能扭亏为盈,5万元就不要了,给厂子所有职工分了当赔偿。”
梁江平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说道:“海平有志气,这才叫站得正,行的端。任谁都无话可说。”
“哥,我可有要求,大修厂那边我可不会什么样的职工都接收,承包之后大修厂会出台职工管理条例,凡是违反职工条例的,从扣工资到开除清退都是有可能的。这事儿段里怎么看”
梁江平想了想说道:“暂时别开除清退,先叫转岗吧,你不要的都送到我这边来,我在成立个三产大集体,把你不要的人员都塞进去,怎么处理等以后的国家政策吧。”
注1:真事儿,92年左右绥芬河生过。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12章 无叶电风扇
梁远听了一会父亲和小叔讨论的大修厂该如何改革,感到无趣之后又翻出那本《航空动机原理》看了起来。
张怡看着梁远捧了一本厚厚的书看得入神,好奇的问道:“小远看什么书呢,那么厚?”
梁远插上书签,把书合上递了过去,张怡接过来一看惊讶的问道:“小远你能看懂?”
梁远笑着说道:“把字单个拿出来都认识,排成一排就有些难度了”李远玲到是被梁远给逗乐了对着张怡说道:“这个家伙一天到晚也没个正型,我都要烦死他了,你家盼盼呢,怎么没过来啊。”
“同我和海平怄气呢,天天住她姥姥家。”张怡指了指梁远说道:“还不是跟这个哥哥学的,离家出走了呢。”
两个女人看见梁远翻翻眼睛,无力的把脑袋放在了沙上哈哈大笑起来。
吃过晚饭,送走梁海平夫妇之后,解决了心病的梁江平心情大好,难得的想关心一下梁远最近的学习情况,现梁远在聚精会神的看着《航空动机原理》走了过来,端起老爹的架子说道:“小远,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嘛……”
还没等梁江平说完,李远玲插话到:“你咋知道小远看不明白航空动机原理,老梁真没见过你这样子的,刚靠自己儿子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就过来给儿子挑刺。”李远玲咂了咂嘴说道::“过河拆桥没见过你这么快的。”
在教育问题上又一次受到打击的老梁同志灰溜溜的去看《晚间新闻》了,梁远狗腿的帮李远玲倒了一杯水,笑嘻嘻的递了过去,李远玲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小声问道:“小远,妈妈看你翻那本书好多天了,书里边写的东西你能看懂么?”
梁远说道:“数学公式、方程都看不懂,航空动机原理到是看懂了。”
看着李远玲有些惊奇的目光,梁远拿过笔和信纸画了起来,梁远指着纸上自己画的一个大圆柱套着一个小圆柱的图案说道:“大圆柱前边是进气道,空气被压气机带动的高压风扇所压缩,使空气向后流动加快,一部分空气进入小圆柱,一部分空气通过小圆柱和大圆柱之间的空隙继续向后流动,进入小圆柱的空气混合燃油之后点燃,变成高温燃气加后继续向后流动,在尾喷管前端,高温燃气和通过两个圆柱之间的空隙向后流动的压缩空气汇合后,一起喷出尾喷口产生推力。”
“刚才说的是涡扇动机,涡喷动机就是没有大圆柱,所有空气进入小圆柱点燃后向后喷出”
“妈妈我说的对吧”梁远说完一脸希翼的看着李远玲。
李远玲看了看儿子心想,虽然把航空动机的原理简略的不像话,但大致的思路还真说对了。
李远玲想了想说道:“小远,最基本的原理你说的差不多正确,不过你理解的东西相对于真正的航空动机领域来说,就好像是1+1=2在数学领域的地位一样。”
梁远叹了一口气说道:“妈妈你就直接说相当于幼儿园水平好了。”
李远玲咯咯的笑了起来,说道:“是远不如幼儿园水平,用1+1=2做例子是妈妈实在找不到反映水平如此低下的形容词。”
梁远垂头丧气的把书扔在了沙上,然后枕了上去,有气无力的说道:“妈,我看书上说涡扇和涡喷在同等条件下时,涡扇的推力要远大于涡喷这是为什么呢?涡扇是燃气混合了许多没有燃烧的空气喷出应该比纯粹用燃气喷出的涡喷推力小才对啊。”
李远玲看着梁远趴在沙上,起身走过来摸了摸梁远的头说道:“这个问题要解释就很复杂了,简单的说,小远画的小圆柱在航空动机里边被称之为内涵道,大圆柱被称之为外涵道,当内涵道的燃气快喷出时可以带动外涵道的压缩空气一起加,冲出尾喷管之后产生推力。”李远玲在纸上画了个大圈,然后又在边上画了个小圈继续说道:“涡喷动机相当于只有内涵道,产生的推力就是妈妈画的这个小圈。”
“以水为例,小远你说是粗的水柱产生的推力大,还是细的水柱产生的推力大?在某个度段之内水柱越粗,推力就越大,明白了没有。”
李远玲看见梁远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内涵道燃气带动外涵道空气在物理学上可归为夹带效应。简单的说其原理就是有一束气流急通过时,由于气流度不同,这束气流就跟它周围的空气产生摩擦,就会裹挟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向前……”
梁远罗嗦了半天等的就是李远玲提起这个理论,强忍着听李远玲解释完夹带效应想了想说道:“妈妈,假如把内涵道的燃气喷射去掉的话光靠外涵道的压缩空气是不是就会喷出和外涵道一样粗的空气柱啊?”
李远玲点了点头说道:“对,不过气柱的度就会慢很多,推力也会小很多。”
“妈妈我有个想法你看看能不能实现”梁远拿起笔在图纸上把代表内涵道的圆柱画了个x,然后在代表外涵道的大圆柱上又接出来一个9o度的弯头,在弯头下边画了个风扇。梁远寥寥几笔把后世那种无叶电风扇的基础原理給画了出来。
李远玲研究了一辈子航空动机,对空气动力学在了解不过了,看着梁远这个简陋的图示,稍微思考一下就意识到这个东西根本就是一个变种的电风扇,李远玲不可抑制的兴奋了起来,猛地抱住了梁远使劲的亲了几口说道:“宝贝,这怎么可能,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个想法太天才了,这是一个创举,这是一个全新的创举。”
梁江平听见李远玲兴奋的喊声连忙靠了过来,看看这娘俩在干什么,李远玲放开梁远抱住梁江平又哭又笑的说道:“老梁,我的儿子是个天才,你快看看小远又明了什么。”
梁江平拿起梁远画的图示看了半天,一头雾水的说道:“这是什么啊,一个弯头带着一根管子,哦,下边还有一个风扇。是新型鼓风机么?”
李远玲恨恨的看了梁江平一眼说道:“你这辈子就是个搬砖的,一辈子都比不上我儿子。”
李远玲提笔在纸上有画了个图示,然后又把涡扇动机的内外涵道和梁江平介绍了一遍,最后又说了物理的夹带效应,老梁同志虽然是个搬砖的,但不得不承认属实搬了一手好砖,一点一点弄清了李远玲的意图之后,两个人又讨论了几个小时,最后一张和梁远前世所见差不多的无叶电风扇工作原理示意图出现在了梁远面前。一个装有吸气风扇的圆柱作为无叶风扇的底部基座,基座上边是一个大大的空心圆环,空气从圆环的缝隙中喷射而出,带动周围的气流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气柱。
梁远崇拜的看着父母,心说这两人真是绝配,当年老外捣鼓了好几年的东西,一晚上居然就被这两个人弄了个草案出来。
李远玲把梁远拽到怀里,狠狠的亲了一口指了指脑袋说道:“难怪老师说在航空动机设计领域思维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材料。妈妈干了半辈子航空动机设计,就从没想到过把内涵道去掉只留下外涵道能当电风扇用。”
梁远嘿嘿的笑着说道:“妈,我就是有个想法,这东西可千万别说是我明的,现在看你和爸爸捣鼓出来的那张草图,你俩要是不解释我都认不出来这东西是什么呢。”
李远玲揉了揉梁远的头说道:“这东西离成品还早着呢,我得计算圆环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出喷气口的最佳位置,还要计算进气量和喷气口的空气流等等。”
同样兴奋的老梁同志接着说道:“还得挑选合适的材料做空心圆环,寻找适合密闭条件下工作的电机,你妈妈还得设计一个高效的进气风扇。”
兴奋的一家三口围着无叶电风扇的草图一直讨论到后半夜,才无奈的去睡觉。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13章 祭
无叶电风扇的原理就是一层膜,捅破了就一钱不值了,接下来的几天梁远根本都插不上手,李远玲一边忙着调动工作,一边抽空计算无叶电风扇的各种数据,老梁同志也罕有的下班就回家。为李远玲的设计做工程实现上做参考。
提出思路的梁远到是巴不得自己被扔在一边,每天去铁路大集体的办公室和张怡一起做绥芬河大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梁远人小言微,镇不住场面,只能每天早来晚走,把后世一些管理经营上的法子先说给张怡听,然后在由张怡拿新招来的员工练手。
梁海平和梁远回来之后,绥芬河的项目就算正式立项,在原来2oo人的基础之上又招了4oo人,梁远给去绥芬河工作的员工开的工资和本溪本地持平,不过在工资之外还有一份出差补助,每月累计比工资还略高些,因此人员到是很快就补齐了。
6oo人铁路大集体的那个办公室根本就装不下,还是祁连山有眼色,过来谈市场建设的合同时现这边没有培训的地方,只用了24小时就用彩钢在五原厂子里搭了一个一千多平米的简易厂房,然后又在市公交公司弄了2台双节的公交车。梁远招齐人员以后直接就把人拉到了五原厂子里做培训。祁连山这么一弄绥芬河_市场建设这个合同算是稳稳的到手了。
梁海平自打决定承包大修厂之后,就天天泡在厂子里,铁路大修厂虽然经历过一次分家瘦身,但毕竟底子还在,眼下大修厂占地上千亩,工厂建筑面积十多万平方米。各车间的厂房都是257厂那种苏式大型厂房,附属设施配备齐全。各主要车间均铺有铁路,通过厂属专用线与本溪车站接轨。
厂子生产调车机同车底的主要大型设备齐全,眼下可以**生产列车转向架,弹簧,车体。厂子原来就有一台5t的冲天炉,段里接手之后6续的又添了一台日本的2t中频炉,一套12t的西德树脂砂生产线和2台离心浇注机,1台低压浇注机。
72年分家时一些常用的机加工设备,热处理设备,铆焊、大修设备盛京那边都没搬走,目前还剩下5oo多套。
梁远看着梁海平带回来的摸底数据目瞪口呆,最重要的批量生产车底的轧制设备,锻压设备只有可怜巴巴的6台,其余的都在72年被盛京搬跑了,这点家底生产货车车底和调车机都得到别的企业订购柴油机、列车轮对和轴承才可以,厂子就算全力开工,1o天才能生产出来2台转向架,只够一辆车底使用,也就是说大修厂目前月产车底3辆。
国内一个正常的列车编组都是十八节,以厂子目前的生产度一年只能生产两个编组,连给路局的t12/13次换装都不够。梁远看着这个奇葩的数字摇头苦笑。当年长春客车第一笔投资也不过5ooo万元,只不过是东北机车厂的5倍而已,现在长客车底年产量怕是过千辆了吧,难怪所有人都把这个厂长当成烫手的山芋,叫大修厂到是名符其实。
梁海平看着梁远摇头,有些不安的问道:“小远,怎么了?”
梁远说道:“小叔,没啥,就是没有想到大修厂烂成这个样子了,厂子的设备要是不彻底更新改造,就算引进了东德的双层车底生产技术也是白搭。”
“小叔,你这几天考虑承包以后人员优化组合的事情吧,设备这块我这些天去图书馆查查资料,看看大致要花多少钱更新。”
87年的中国可不比梁远前世,工厂想上什么设备在网络上随便个标书,各品牌的国内外销售人员像苍蝇似的一群一群的飞扑而来,梁远在图书馆连续泡了几个白天除了一些技术的概要,具体设备的资料一点都没找到,看来只能等8月份参加民主德国的莱西比展会时解决了。
本溪车务段大修厂最近人心惶惶,前几天段里终于决定把大修厂剥离出去,给予其**核算,自主经营的**地位,传了许久的消息终于成了现实,只是听到这个消息的大修厂职工并不是欢欣鼓舞而是垂头丧气。
王启年已经在大修厂工作了2o余年,这些年随着厂子的没落身份也跟着逐渐变迁,从让人羡慕的大型国企职工、路局直辖职工,到铁路普通职工,最后混成了低人一等的大集体职工。而眼下随着一纸文件的下达,这个低人一等的大集体职工怕是也要当不上了。
王启年吃过早餐,看了看还在埋头大吃的两个儿子长长的叹了口气,两个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光大米一个月就得一百多斤。自己妻子也是大修厂的职工,由于厂子效益不好,大部分员工都放假在家,因此两口子只能轮流上班,平时不上班的在工农路卖些豆腐,豆腐脑之类的补贴家用。
看来厂子要黄了,将来怎么样王启年也是迷茫不已,好歹自己还会一门做豆腐的手艺,就是不知道靠这个能不能养活一家四口。
放下碗筷和正在给豆腐脑做卤子的妻子打了个招呼,王启年骑上那台已经1o多年车龄的二八车直奔工厂。
来到厂门前王启年现大门左边的公示栏处围满了人群,停下车伸着脖子看了半天除了摇晃的人头啥也没看到,王启年准备找个地方把车停下然后挤进去看看。眼前的人群一阵涌动,一个2o多岁的青年满头大汗的挤了出来,擦了擦头上的汗抬起头正好看见了王启年。
“师傅,您来啦,啥时候到的”青年大声的和王启年打着招呼。
“我才到,刚子,里边写的什么,你看到了没有”王启年问道
“别提了,这回厂子算是没救了,段长说了五月份在给厂子开最后一排工资,从21号开始算起1o天内要是没有人承包或注资,进入6月份厂子就开始走破产程序,听说是省里下来小组进行破产指导。”
“职工怎么办说了没有?”
“段里会成立个三产公司,一部分人去那边待岗,不工资,剩下的自谋出路。不过档案还在段里,将来段里招工的话会优先录用大修厂职工的。师傅您到不用担心,不管怎么说您老还是个劳模,肯定会去三产待岗的。”
王启年叹了口气,待岗就待岗吧,好歹还是国家的人,总比那些自谋出路没人管的强许多。
王启年离开人群走进工厂,来到铸造车间之后看着眼前泛着乌光的浇注机,忍不住伸出手摸了几下,再过几天就再也看不到了吧,这东西陪了自己二十年,真没想到竟会用这样的方式告别。
王启年还是每天按时上下班,每天清理车间,定时保养机器,徒弟大刚对此很是不解,看着徒弟迷惑的样子王启年说道:“师傅上班那年,刚好赶上这台机器进厂,当年它是全厂最先进的设备,那时师傅仗着年轻肯干,被你师爷相中了,手把手的教我如何使用,如何维修,现在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用它浇出一个列车轮对时的心情……一晃【创建和谐家园】都过去了啊,师傅老了,这台机器和师傅一样也老了,师傅最后再给老朋友上上油做做维护,厂子要是黄了这台老朋友不是回炉,就是在某个地方风吹雨淋吧。”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明知道不会有人承包厂子,可还是有许多职工遇到梁江平后开口就问段长有消息没有,随着梁江平一次次的摇头,厂子里悲观的情绪越浓厚起来,有像王启年这样把自己工作的地方收拾的干干净净准备道别的,有彻底就不来上班的,有去找梁江平活动准备去三产的,还有准备趁着厂子要黄了想乘火打劫顺手牵点啥回家的。
5月29日,离段里给出的最后期限还有2天,王启年像平时一样骑着二八车提前1o分钟来到了工厂,离着厂子的正门还有老远,王启年就看到工厂正门的两侧门柱上各挂着一个硕大的花圈,没有挽联,没有落款,雪白的纸花映着朝阳,触目惊心。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14章 浴火
王启年把自行车停在墙根处,来到了厂子门前。职工们三五成群地围在厂门口,看着挂在两侧门柱上的花圈,有的在默默流泪,厂子黄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将来可怎么活,有的在骂,主席要是还在梁江平这种王八蛋早就拉出去毙了,有的呆呆地看着天,短短的七八年光景这国家怎么就突然不认识了呢。
工人们看到王启年来了忽地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说道:“老王,你是全国劳模,能代表咱工人当家作主,老王代替大伙向上边反映反映,这厂子能不能不黄啊,只要厂子在,哪怕今年不开资都成。”
“是啊是啊,当官的都靠不住,梁江平没当段长时瞅着还不错,怎么一当官就变这个德行了,还得靠咱自己人”
劳模,王启年有些恍惚的想着这两个词,以前老蒙段长在任时王启年就去找过,想让段长多给一些活干,这样大修厂上班的职工可以更多一些,在王启年看来想要多干活总是件好事情是个积极进步的要求。哪知王启年刚说出要求,直接就在老蒙段长那吃了个闭门羹,用老蒙段长的话说,先不提你们能不能把活干好,就你们现在接的维修活都是段里机务队和车辆队分过去的,老王你也知道近几年的工资都是按照年检修车辆的数目来定总额的,眼下相当于段里把原本属于机务、车务列检的工资硬生生的分给了你们一半,现在段里这边都快压不住了,你们那边居然还不满足,做事不要总考虑自己小集体小团体的利益嘛,要顾全大局。
难道眼下厂子破产也是大局需要,只是不知道哪里的大局需要厂子破产来进行保全。想不明白的王启年向围着自己的工友们无奈的说道:“前些年老蒙段长在任时我就去找过,老段长说过我们厂接的维修活都是段里从机务队,车辆队分过来的,今年段里实行大包干,维修的活段里不能在给厂子了,所以……”
“都是国家职工凭什么不把维修的活给我们,都给段里”
“厂子本来就不是段里的,明明是分局硬塞进来的,段里养了这么多年也算仁至义尽了”说这话的一听就是有家属在段里当全民职工的,要是段里能把大修厂甩掉,今年完成任务是肯定的,到时候一个全民职工的工资奖金加起来,比现在两边都半死不活的只拿基本工资要多出许多。
“秀芬,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家老佟是全民的,你当然无所谓了”转眼间厂门口的工人就分成了2伙。
“不是养着是什么,厂长到现在还是段长兼着呢,承包的合同挂了一个多星期了也没见谁毛遂自荐啊”
“不是没人毛遂自荐,厂子是生产、维修机车的,除了段里还能给谁服务,生产出来的机车卖给谁?”
王启年看着周围吵成了一团的两伙人摇了摇头,分开人群走进了工厂。
王启年照例收拾着已经干净的地面,和毫无灰尘的设备,猛地听见车间的门“呯”的一声被人撞开,刚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说道:“师傅,厂子有救了,很可能不破产了。”
手一抖,抹布掉在了地上,王启年恍如未觉盯着刚子问道:“哪来的消息,是谁说的?”
“不知道呢,师傅你和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师徒二人顺着厂子里的水泥路小跑着来到厂门前,工厂前边那个数百平米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早上挂在厂门两侧的花圈还在,只是每个花圈上边都被人各贴上了一付挽联,左边写着:生或死,右边写着:全在你。
围观的职工乱哄哄的议论着这六个硕大黑字的来历和含义。刚子在人群里转了一圈,打听到事情经过后跑过来对王启年说道:“师傅我听热处理的三胖子说,下午两点他进厂的时候看到几个人在花圈上挂挽联,三胖子就上去问是咋回事,挂挽联的都不知道,只是说有人安排他们过来挂的。”
“师傅你说这厂子是不是不破产了”刚子一脸期待的问道
王启年看着刚刚顶替自己老子号头进厂的徒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大修厂可不是生产电视、冰箱之类的厂子,产品太过于小众,除了给铁路部门服务也没有别的功能,想转产还没钱,只要有点脑袋都不会有人想去承包,至于注资更是扯淡,新盖个厂子都比改大修厂省心、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