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由检耐心地开导他道:”你没听说过,贼吃贼,越吃越肥么?”
第七十三章 贼吃贼越吃越肥
德兴米店今天因为来了大主顾,将存货一举卖空,因而早早地打烊了.此时,米店的赵掌柜正舒服地靠在躺椅上,一边悠闲地啜着清茶,一边监督着几个伙计,将卖米所得的银两码放整齐.
看着一摞摞白花花的银锭,他心中暗自得意.今天的主顾,显然是没有经验的雏儿,被他一眼就看出买主急着拉米,没时间货比三家,因此才能狠狠宰了一刀,一石米比市价多卖了一两银子还不止.这单大生意做下来,几乎净赚二千两.
正在赵掌柜盘算着是用这二千两银子继续囤米,还是运回乡下买上百亩良田,再添房小妾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本店今日已经打烊,明天再来吧!”赵掌柜懒洋洋地喊道.
可是敲门声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急促.
”二狗子,你去看看怎么回事!”赵掌柜不耐烦地吩咐道,”如果是要饭的,一定给我狠狠地揍一顿!”
一个伙计领命拉开了门闩,还未曾张口,脖子上就挨了一记重击,软软地摔倒在地上.
还未等店内的人们反应过来,一个幽灵一般的身影迅捷无伦地闪了进来,仿佛一阵风般从屋内扫过.顷刻之间,几个干活的伙计都被他竖掌为刀,在颈部大穴上恰到好处地一击,立即失去了知觉.
赵掌柜此时刚刚惊恐地从躺椅上站起身来,还未喊叫出声,那个身影已经飘至他的眼前,用单手锁住他的喉咙.赵掌柜立时感到呼吸困难,脸涨得通红,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这才看清,眼前的人高大魁梧,用黑纱遮住了面部,只露出一双寒光闪闪的眼睛.
正在此时,从店外又踱进一人,同样黑纱覆面,却比刚才的蒙面人矮了许多.他故意沙哑着嗓子问道:”都制服了?”
高个蒙面人恭谨地答道:”都昏过去了,只剩这一个.”
矮个蒙面人来到赵掌柜面前,阴恻恻地笑了一声,突然抬腿一脚,正踢在赵掌柜的裆部.这一脚虽然力道不大,但男根本乃男人身体中最柔弱,最不能受力之处.赵掌柜遭此重袭,直痛得两眼一翻,从被卡的喉咙中发出”呼呼”的惨哼.
正当他以为小命即将不保之时,那矮个蒙面人却吩咐道:”把他们都绑起来,嘴全部堵上!”
高个蒙面人闻声而动,不多时,即把赵掌柜和五六个伙计捆做一团,口中还塞上破布.
矮个蒙面人见安排妥当,又下令:”搬银子!”
两个蒙面人当即开始将刚刚码好的银子装进木箱,然后一箱箱地搬入店外早已准备好的马车.
不过那矮个蒙面人显然没多大力气,一满箱银子一百多斤,他根本搬不动,只得每次只装四五只银锭.那一只银锭是整整五十两,四五只也有二十多斤.才搬了几趟,矮个蒙面人即累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米店今日收取的几千两银子,十有**倒是让那高个蒙面人一人搬到了车上.
不多时,两人将米店的银子席卷一空.赵掌柜有口难言,急得”呜呜”作声.矮个蒙面人见了,凑到他耳边恶狠狠地道:”听说你这个兔崽子平日为富不仁,趁京师大米短缺哄抬物价,让许多贫苦百姓买不起米.今天你大爷我就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抢你奶奶个孙子的!”
赵掌柜听他又是”兔崽子”,又是”大爷”,”奶奶”,”孙子”,骂得完全乱了辈分,也无法还嘴.这德兴米店一年也不过能净赚一两千两银子,遭此惨重损失,赵掌柜相当于是几年都白干了.他又气又怕,只得用惊恐和仇恨的目光盯着两个蒙面人,希望能记住他们的面孔,以后再报官抓捕.无奈两人都是黑纱遮面,只露出眼睛,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此时,高个蒙面人说道:”全搬完了.这几个人要不要干掉?”
赵掌柜吓得又”呜呜”起来,矮个蒙面人却立即站起身来道:”不必了,他虽为富不仁,却也罪不至死.这次给他个教训,看他下次还敢不敢乱涨价!”
两个蒙面人就这样赶着马车扬长而去,消失在浓重的夜色之中.
直到第二天上午,赵掌柜等人才被发现.赵掌柜呼天抢地,顿足捶胸,又赶紧去顺天府,找他的班头小舅子,追查贼人踪迹.只是已隔了一夜,却又哪里去寻?
不用问,这两名蒙面人正是朱由检和林佑坤.
在回王府的路上,朱由检一路哼着小曲,心里别提多痛快了.他在前世可是个安善良民,别说抢劫了,就连拿望远镜偷看对面女生宿舍,都是战战兢兢的.
抢过之后才知道,敢情强盗这份工作简直是太爽了,太有前途了,轻轻松松几千两银子就到了手.早知如此,还不如【创建和谐家园】越成王爷,直接当个土匪头子该有多好!
唯一让这货感到有点郁闷的,就是银子这玩意太重了.哪像前世抢银行,背个旅行包就行.只要得手,钞票一捆十万,随便一划拉就能装个上千万.刚才搬了两箱银子,朱由检才知道抢劫也是个力气活,若不是林佑坤帮忙,就凭自己这小身板,搬到天亮也搬不完那一堆银子.
林佑坤见朱由检得意忘形.[,!],苦笑道:”殿下,您贵为亲王,乃是天潢贵胄,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万一被人知道了…”
朱由检笑着打断他道:”亲王怎么了,你没看今天开粥厂,几千两银子一下就花出去了.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况且这米店掌柜纯属投机倒把,咱这对他已经算是客气了,我还没打土豪,分田地呢!”
林佑坤听得一头雾水:”殿下!这‘投机倒把’是何意?‘打土豪,分田地’又是怎么回事?”
朱由检吐了吐舌头,知道自己又说走了嘴,把前世的专有名词也给穿越过来了.只得敷衍道:”这你不用管.而且咱们今天不是做得挺隐蔽的么,神不知鬼不晓,怕什么走络声.”
林佑坤却把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摇头道:”殿下,您是不知那东厂和锦衣卫的手段有多厉害.他们若要查一件事,几乎没有查不到的.卑职觉得这种事以后最好别再干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说话间,已到了信王府.朱由检仍从出来时的角门溜了进去,幸喜无人看见.
到了后宅,林佑坤返回他和侍卫们居住的跨院,朱由检则匆匆进了红萼楼.
蕊儿正提心吊胆地等着,见朱由检回来,忙扑上去娇嗔道:”王爷,你可算回来了!”
朱由检心中一惊,忙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蕊儿没好气地道:”您还问呢!王爷这一去大半天,音讯全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蕊儿真是如坐针毡!管宁来寻了王爷好几趟,都让蕊儿糊弄过去了.但蕊儿真怕时间久了,让他知道王爷不在府中,禀报给司礼监,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过!”
听蕊儿这么一说,朱由检也觉得心有余悸,忙安慰她道:”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么?这次是事出有因,我保证以后尽可能不偷着溜出去了!”
蕊儿仍气哼哼地道:”什么事出有因?连一句实话都没有,就知道派外臣拿着条子来要银子!您难道不知道,王府的银子都已入库,我跟库大使费了半天口舌,才将万岁赏赐给蕊儿的那一万两银子提了出来.剩下的银子,人家死活也不让动,说是非得王爷亲来才行!”
朱由检见蕊儿生气,也自知理亏.若放在前世,谁家不是老婆掌管财政大权,所谓的”男主人”每个月能有几百块零花钱就不错了.要是想动用大笔资金,没有领导的批准,想也休想.
他只得将今日赈济饥民,开设粥厂的事情说了,只把抢劫米店的事情省略了过去,心想这几千两银子,就权作是自己的小金库吧!
谁知蕊儿听完之后,却赞许地道:”王爷,您做得对!刚才是蕊儿放肆了,蕊儿给您赔罪!”说着就要跪下.
朱由检忙将蕊儿搀住,讨好地笑道:”再怎么说,用这么多的银子,也应该跟你商量一下.”
蕊儿正色道:”王爷心系天下苍生,做的都是大事.饥民嗷嗷待哺,王爷若要跟蕊儿商量,岂不耽误时间?那一万两银子够不够用?若不够,也暂时不要给父亲送礼了.蕊儿将金银首饰变卖一些,也可换些银子.”
朱由检赶紧笑道:”够用了够用了!给岳父大人的礼,该送还是要送;我也不能委屈了我的蕊儿.你且放宽心,不用为银子发愁,我自有办法!”
蕊儿第一次一脸崇拜地望着朱由检,娇声道:”蕊儿就知道,我的王爷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朱由检老脸一红,心中暗道惭愧.他虽嘴上说”自有办法”,但除了去抢,他还真不知道能从哪划拉大笔的银子.
第七十四章 力不从心
第二天清晨,朱由检刚刚起床,身边伺候的太监即报,教授孙传庭求见.
朱由检赶忙来到银安殿,见孙传庭两眼通红,遍布血丝,精神萎顿,吓了一跳道:”先生这是怎么了?”
孙传庭却淡淡一笑道:”不妨事,只是粥厂刚刚开设,杂事太多,昨夜没有时间休息.”
朱由检见孙传庭如此憔悴,心中暗自惭愧:自己回府呼呼大睡,人家却是通宵未眠!
孙传庭接着道:”殿下,臣已将昨日的支出及施粥情况统计成册,请殿下过目.”
朱由检接过册子一看,见满册都是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前面几页,记的是支出情况,包括昨日买米,买干粮,雇伙计,雇车,买柴,买器械,无一遗漏.而每一项单价多少,数量多少,总金额多少,也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再后面几页,却是库存账,记载着昨日共买进多少薪米,又用去了多少.
再往后看,则是一列列的人名,人名后面还做着一些标记.见朱由检不解其意,孙传庭解释道:”臣将饥民登记在册,一是想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人,二也是为了领粥时有个凭据.每人每天限领两次,领过的人,名字后面做个标记,再想多领就不给了.但是此举也有弊端,有的人为了多领粥,故意重复登记.因为饥民太多,也无法一一查清.”
朱由检想了想道:”这样行不行?.每次施粥的时候,每人发一张小票,凭票领取.只要领过了粥,就将小票收回,这样就不能反复领了.”
孙传庭认真思索了片刻,喜道:”殿下这个法子却好!”但他马上又皱起眉头,”若有人重复领取小票,又当如何?”
”让领粥的人先排成队,依次发过去,不就行了?凡是不好好排队,或者领了票以后又乱动串队的,一律不给发小票,饿他一顿.”朱由检道,”这样来个一两次,饥民就有纪律观念了.
孙传庭大喜道:”殿下真乃神人也!臣回去马上施行!”
朱由检得意地嘿嘿直笑.其实这”凭票入场”在前世实在司空见惯,他只不过顺手拿来而已.
”不过,饥民的人数太多,一千石米远远不够.”孙传庭转而忧心忡忡地道,”昨日粥厂一开,城北的饥民都聚拢了过来.开始只有不到一千人,后来越聚越多,今晨竟已经有五千多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半斤米的最低限度来算,五千人一天就要耗粮二十几石.臣料这些饥民,要等到明年春播之时才能逐渐散去,一千石可支撑不到那个时候啊!”
”而且,饥民人数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孙传庭用暗哑的嗓音,焦急地接着道,”每人每天半斤粮,也仅能保命.那些老幼妇孺,以及体质较差的,恐怕时间久了也顶不住.现在也不光是粮食的问题,天气太冷,大部分饥民只能露宿,又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昨夜冻死了十几个,大多是孩童.”
朱由检听说又死了人,心头直沉下去,不由得深责自己对饥民没有负责到底.联想到那地狱般悲惨的场景,他的嘴唇都哆嗦了起来,半晌才艰难地道:”不能让饥民再有冻死饿死的了!先生,还需要多少银子,尽管从这里支取!”
孙传庭慨然道:”殿下爱民之心,天日可鉴.但只凭殿下一人之力,恐怕无济于事.如今被挡在京师之外的饥民有数万之众,也只有朝廷下旨,让顺天府开仓赈济,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殿下,您应该马上奏请圣上下旨!”
朱由检苦笑了一下,天启是个什么德性,他又不是不知道.想那杨涟,跪在乾清门前背了好几天奏章,硬是连个照面都没让打.况且现在魏忠贤掌握批红大权,对不合意的奏本,基本上就是直接留中,天启就是想看也看不到.
但是为了不打击孙传庭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朱由检还是让孙传庭代为起草了一份奏章,恳请朝廷下旨,一是放饥民进城御寒,二是让顺天府开仓赈济.在奏章的最后,朱由检歪歪扭扭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在派太监往紫禁城中上奏章的同时,朱由检也告诉孙传庭:”即使朝廷能开仓放粮,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几日还要先生辛苦先生,继续照应好粥厂之外,也要多采购些棉衣棉被,发到灾民手中.”
至于御寒之所,朱由检也无能为力了,毕竟房子可不是用纸糊的,说有马上就能有.就算他肯出钱,这冰天雪地之下,也无法施工盖房.
朱由检不由得想起,要是前世哪里闹了灾,大批的军用帐篷马上就能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运过去,足可遮风挡雨,暂避严寒.之后,还能搭建活动板房,防风效果更佳.可眼下这个时代,这两种救灾利器是不可能有的,也只好徒叹奈何.
孙传庭走后,朱由检与蕊儿商量了一下,马上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让林佑坤押运着王府中所有的黄金和白银,全部送到李自诚开设的银号.李自诚虽然不在京师,银号掌柜却与林佑坤打过交道,之前又得了李自诚的吩咐,对林佑坤要办的事自是百依百顺.
林佑坤将朱由检的原话转告给银.[,!]号掌柜:”这批黄金和白银,暂时寄存在银号之中,不收取利息,但银号必须保证随时可取.”
朱由检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银子放在银号,比在王府中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别的不说,那几个仓大使,库大使,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魏忠贤指派的.即便不是,也难保没有监守自盗的事情出现.倒是银号,因为完全是商业化运作,自然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弊端.
第二件事,朱由检将王九龄等人召到银安殿,假装愁眉苦脸地道:”各位大人,昨日你们说的重修王府等事,本王也觉得十分必要.无奈今天一盘账,王府竟然没有多少银子,连维持日常的开销都很困难.”
王九龄难以置信地问道:”殿下,不可能吧?库大使昨天还跟臣说过,库内有白银六万余两,黄金一万两…”
朱由检心中大骂:你们这些王八犊子,盯哥的钱盯得还真叫一个紧.表面上却是哭丧着脸道:”王大人有所不知,本王奉了万岁的密谕,要紧急采购些紫檀木,黄花梨木,送进宫去.但是万岁只让本王采购,却并未拨付银两,本王也只好先行垫付.这不么,刚刚我已经让林副指挥使将库房搬空了.既然重修王府也如此紧迫,各位大人能否也帮本王一个忙,先行垫付些工费?”
王九龄等人目瞪口呆,也不知道朱由检说的是真是假.但要让他们从腰包里往外掏钱,那是万万不能的.于是有的说”天寒地冻,暂时无法施工”,也有的说”重修事关重大,需先行确定图纸”,还有的说”应先上报朝廷,批准后再商讨具体事宜不迟”…总之,本来昨天还在他们口中势在必行的工程,今天却无论如何也进行不下去了.
朱由检哑然失笑,心说你们这可真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在返回后宅的路上,朱由检和管宁走了个脸对脸,也只得停下来和他打声招呼.
管宁这两天真是忙得四脚朝天.他身为信王府的总管太监,大事小情都要经手,尤其是住房的分配,更是让他大伤脑筋.
原来这信王府以正中的池塘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除了银安殿,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后院除了朱由检居住的红萼楼,也有东西两个跨院.每个跨院中,各有房子十几间,可以供人居住.
本来这王府是从**星府改建而成,**星府上虽也有几十口人,但房间仍是绰绰有余.可改成信王府以后,太监,宫女,侍卫,家丁全部加起来,足有将近二百人,房子一下就不够住了.
这一天多的时间,管宁把精力全都用在协调住房上了.林佑坤的腾骧右卫他惹不起,单独划了一个跨院.而其他的太监宫女,有的仗着自己资格老,和管宁关系铁,想要单间;有的结为对食,要求”夫妻”分在一起;有的更变态,非要挑些年幼的太监或宫女,自己来当”干爹”或者是”干姐姐”.
如此一来,几乎人人都想挑房,谁都觉得自己有资格挑房,但是僧多粥少,又不可能都能得到满足.最后都吵到管宁哪里,闹了个不可开交.
最后管宁只能摆出总管太监的派头,强行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分配.结果除了几个关系和他特别好的太监宫女,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单间之外,剩下的都不得不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挤一个房间.绝大部分人都对管宁的分配方法大为不满,却又敢怒不敢言.
此时见到朱由检,管宁这才懊悔自己只顾忙这些细务,竟将这个最重要的目标给忽略了.
他忙迎上前去媚笑道:”王爷,今日逍遥伯府送来了请帖,请您腊月二十八日去赴晚宴.请王爷示下,具体事宜该如何安排?”
第七十五章 逍遥伯府
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连日阴沉着的天难得地放了晴.虽然气温仍是极低,路边的积雪已经冻成了冰坨子,根本无法融化,但阳光照在身上,总还是暖洋洋的,让人顿觉心中舒畅不少.
只是年关将近,对于不少贫苦百姓来说,日子就不好捱了.如果没有欠账,那还好一些,不管手头再怎么紧,总得张罗些年货,买几挂鞭炮,包顿饺子,再扯几尺布,给孩子缝件新衣裳.孩子高兴了,这个年也就算过了.
若之前不得已向富户借了钱,那可就惨了.这时候的行情,借钱都是驴打滚,利滚利,若年初借了十两银子,到年底,差不多就得还三十两.穷苦人家本就生财无道,又从哪去找这么多银子?因此一到年底,很多根本还不起债的穷人就开始东躲【创建和谐家园】,生怕让债主堵到家里.
这时候,过年就真的比”过关”还难.债主上门,找不到男人,就拿妇孺出气.赶上脾气好的,只是臭骂一顿;若是脾气不好的,则免不了摔锅砸碗,甚至动手【创建和谐家园】.要是赶上这家的女人还有点姿色,甚至有可能被调戏一番.
直到年根底下,躲债的男人才敢摸着黑偷偷回家.此时家里往往是一片狼藉,连粒米都不剩.老婆孩子也哭作一团,男人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垂泪.而那信【创建和谐家园】的债主,则是大排筵宴,歌舞升平.如此情景,真可谓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而朱由检在这几天里,对此的体会就更深了.城中的贫民,好歹还有个栖身之所;而城外的大批饥民,就连个像样的窝棚都没有.虽然孙传庭购置了几百件棉衣,但饥民太多,十个人也分不到一件,只得优先给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老人发放.
饶是如此,一到入夜,饥民们还是只能挤做一团,用体温互相取暖.守城的兵丁虽然没有上峰的命令,不敢放饥民进城,但到了夜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大批饥民在高大的城墙边躺倒,好歹利用一面墙,挡一挡彻骨的寒风.
朱由检虽不敢再冒险出信王府,孙传庭却每天向他汇报情况.这几日,朱由检又让孙传庭提了一万多两银子,粮食暂时是不缺了.但在仓促之间,御寒的棉服却无法买到那么多.因此每天冻死的人数都在增加,腊月二十六日,一夜竟冻死七十多人.
朱由检听得心如刀绞,大滴的泪珠不断地滴落,将他身前的桌子都打湿了一片.
孙传庭急得起了满嘴燎泡,嘶哑着嗓子问道:”殿下,您的奏章都呈上去好几天了,怎么朝廷还没有动静?就算是不允,也应该给个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