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崇祯:重征天下》-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偷眼看去,只见被窝中的奉圣夫人正暗中与魏忠贤交换眼神,大概也能猜得出来,她的枕边风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按说这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大把的女人供他享用,每年还可从全国选年轻貌美的秀女,充实进后宫.可这天启却偏偏迷恋自己的奶妈,连国色天香的皇后都抛在了脑后.可见奉圣夫人这个女人,实在是不呀不简单!

      第三十四章 御赐侍卫

      ”万岁,杨涟这厮,着实可恶!他竟敢污蔑奴才与奉圣夫人,说皇后小产是我们两个人的阴谋.这真是天大的冤枉!这等奸佞小人,万岁何不下旨将他下狱,严加审问!”

      魏忠贤趁热打铁,狠狠地反咬杨涟一口.

      朱由检倒挺佩服魏忠贤的智商.其实杨涟参魏忠贤的这二十四条大罪,总结起来无非三条:一是任用小人,贬斥君子,二是恣意妄为,扰乱朝纲;三是干预内廷,图谋不轨.

      问题是这官员的任免,对天启来说根本就无所谓,只要当官的不找皇帝的麻烦,不影响他每天做木匠就好,管他是君子还是小人.所以这些所谓的”大罪”,在天启看来,无非是政见不同的派系之间的互相攻讦而已.你咬我我咬你,咬来咬去,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天启见得多了,也早就习以为常.

      至于恣意妄为,贪赃枉法,天启就更不在乎了.想让人干活,就得给好处.一点好处也没有,谁肯替你卖命?别说魏忠贤了,满朝文武官员,又有哪个是【创建和谐家园】底下干干净净的?

      再者说了,正因为做官的有这些把柄攥在皇帝手里,他们才知道畏惧皇帝,才肯问命是听.若一个个都清如水明如镜,皇帝拿他们一点辙也没有,又如何驾驭臣下?所以这方面的”大罪”,也难以改变天启对魏忠贤的宠信.

      真正有杀伤力的,要数第三条”大罪”了,也就是干预内廷,图谋不轨.可是偏偏在这最关键的地方,杨涟的奏章却基本上是捕风捉影,缺乏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当然,这也怪不得杨涟,本来魏忠贤做的这些事,都是见不得光的,自然要掩人耳目.魏忠贤为人又极为狠辣,完事之后往往杀人灭口,太医贾用即是一例.在这种情况下,杨涟能打探到那么多小道消息,已经很不容易了.

      只是这样一来,人证物证一样也没有,想凭三言两语击倒魏忠贤,也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眼下,既然魏忠贤安然无恙,那杨涟可就要倒大霉了.这二十四条大罪,可谓是刀刀见血的凌厉杀招,在必欲置魏忠贤于死地的同时,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只要魏忠贤不死,杨涟就断无生理.

      朱由检不由得心中暗叹: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此话一点不假.不管杨涟对自己如何疾言厉色,他到底还是一个忠臣.在魏忠贤权势滔天的今天,敢于奋不顾身地弹劾这位九千岁,这本身就证明杨涟是一个极其勇敢的人.

      只可惜,勇敢是勇敢了,却缺乏谋略,就好比一个人把脑袋塞到老虎嘴里大喊:”看我不把你的牙咯掉!”后果可想而知.

      出乎意料的是,天启这次却并没有听魏忠贤的,而是一脸坏笑地说道:”忠贤呐,你又不是不知道,杨涟他们这些读书人一点也不好玩,年龄又老,脑筋又死得很,动不动就圣人如何如何,朕都快被他们烦死了.但是呢,他是先帝的顾命大臣,在朝廷中德高望重,不宜轻动啊.既然他愿意骂,你就让他骂两句又何妨,反正也伤不了你一根毫毛.他都那么大岁数了,再熬几年就要致仕,你又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

      魏忠贤本想像以前一样,先让奉圣夫人以肉弹开道,再趁天启陷入温柔乡中,大脑一片混乱之际,讨个皇命,名正言顺地将敢于反对自己的政敌一脚踩死.孰料,这次却碰了个软钉子.

      他深知天启的脾气禀性,别看他似乎玩世不恭,耽于玩乐,基本上不怎么管事.但真是他决定了的事,谁要是敢违抗,那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在有一件事上杨涟真的冤枉了魏忠贤,那就是借魏忠贤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假传圣旨.别看魏忠贤手握批红大权,天启对他的一举一动,其实清清楚楚,只不过是不言不语,冷眼旁观而已.

      矫诏将杨涟下狱?这种念头确实曾经在魏忠贤脑海中闪现过,但是由此产生的后果,却让他不寒而栗,再也不敢深想下去.现在还没到鱼死网破的时候,此举万万不可!

      因此魏忠贤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哭哭啼啼地谢了恩,心有不甘地离开了漱芳斋.

      望着魏忠贤远去的身影,天启大笑着对朱由检道:”五弟,你看魏忠贤都那么大把年纪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得鼻涕都快流到嘴里去了,实在是太可笑了,哈哈哈哈!”

      朱由检不知如何回答,只得陪着天启傻笑.

      被窝中的奉圣夫人却娇嗔道:”万岁!魏公公好可怜啊,替万岁做了那么多事,外面那些大臣还骂他骂得那么凶.万岁你不惩治那些大臣,还笑话魏公公,真是的!”

      朱由检再也不能假装没看见奉圣夫人了,赶忙站了起来,极为尴尬.

      天启却狡黠地道:”可怜?朕看未必吧,杨涟参他的那些事,多半是真的.”

      奉圣夫人闻听此言,立刻吓得花容失色.

      天启却在奉圣夫人的丰臀上重重拍了一记,笑道:”跟你开个玩笑,看把你给吓得!朕怎会相信,朕的乳母会害朕的皇后呢!”

      奉圣夫人脸色变了几变,终于还是恢复了灿烂的笑脸.

      .[,!]

      天启此刻心大动,对朱由检道:”朕这么早召你进来,本想着和你一起去乾清宫,把前日那个酒架的活赶出来.但奉圣夫人身子不爽,今日朕就不去了.害你白白起个大早,不要生气啊.近日朕听了些传闻,说宫中有人想对五弟不利.朕想着,五弟平素与世无争,因何事遭忌?此必是无稽之谈.虽然如此,加强宿卫有备无患,也是理所应当.来呀!”

      随着天启的一声呼喊,暖阁外一人朗声应道:”臣腾骧右卫千户林佑坤,奉旨觐见!万岁有何吩咐?”

      天启道:”朕命你从现在开始,专司宁王和文华殿的宿卫.宁王若有任何差池,唯你是问.可听清楚了?”

      林佑坤忙叩头答道:”臣遵旨!”

      ”五弟下去吧,朕要为奉圣夫人推拿一番!”天启恬不知耻地笑道.

      朱由检如蒙大赦,赶紧谢了恩,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漱芳斋.还没走远,房内奉圣夫人那令人心旌荡漾的娇喘声已经飘了出来.

      林佑坤与朱由检一起退了出来,此时又对他大礼参拜.

      朱由检上次初见林佑坤之时,正值抓狂过后筋疲力尽,神情已经恍惚,对林佑坤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现在才认真打量,见此人年约二十多岁,生得身高臂长,肩宽腰细,一副标准的健美身材.此刻虽恭谨地跪在自己面前,却仍掩饰不住勃勃的英气,以及虎目之中隐隐透出的凌厉眼神.

      不用问,这必是一个顶尖的武林高手.

      朱由检心中打鼓,不知道皇帝赐给自己侍卫是何用意.万一这林佑坤与魏忠贤也是一伙儿,那可就惨了.

      林佑坤心中也自惴惴不安.前日夜闯文华殿,得罪了宁王和宁王妃,他深恐朱由检到御前告自己一状,搞不好就要脑袋搬家了.提心吊胆等了几日,不见有动静,他觉得此事已经平息,心中稍定.

      不料天启却突然让自己负责宁王的宿卫,这不是给自己穿小鞋么?

      至于管宁,他倒从来没放在心上.他官居腾骧右卫千户,官阶不过正五品.但这腾骧右卫乃是大明亲军二十六卫之一,与腾骧左卫,武骧右卫,武骧左卫一起,合称宫中四卫,专司紫禁城的宿卫.每卫五百人,人数虽少,却设指挥使一名,副指挥使二名,千户四名,百户十六名,规格极高.

      其实大明亲军原为二十二卫,这宫中四卫乃是宣德年间增设.与同为二十六卫之一,威名赫赫,或者说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不同,宫中四卫显得颇为低调,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四卫的实际地位,却远在锦衣卫之上.举个简单的例子,锦衣卫的一把手都指挥使田尔耕,统掌南北镇抚司,下辖的诏狱不知整死了多少【创建和谐家园】显贵,权力不可谓不大.这么牛叉的人物,居然心甘情愿拜入魏忠贤的门下,认其为义父,与许显纯等人号称”五彪”,其实也不过是魏忠贤的五条狗之一.

      但魏忠贤即使权势滔天若此,对宫中四卫却连碰也不敢碰一下.只因这四卫除了皇帝本人,不再受任何人的节制.不过四卫专司宿卫,并不干涉朝政,因此在外行人眼中,显得无足轻重罢了.

      连魏忠贤都不鸟,打了管宁手下的一个小太监,林佑坤自然就更不在乎了.

      朱由检对这些自然是一概不知.不过天启如此安排,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人物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上,倒是让自己的警卫员给干掉了.如果老天有眼,希望哥不要也落得这么个下场!

      第三十五章 东林党的密议

      就在朱由检领着林佑坤返回文华殿的同时,皇城外一处豪华宅邸的后堂内,十几名身着蟒服,腰缠玉带的朝廷官员,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

      坐在主座的老者,也就是这座宅邸的主人,乃是吏部尚书,东林党的领袖之一**星.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精神倒比普通的中年人更足.

      此刻他正不疾不徐地发言道:”阉贼乱政,天下仁人志士,皆欲亲手诛之,这自是不消说的.但阉贼深得陛下宠信,党羽众多,如何将他扳倒,却是要讲究策略.老夫主持吏部,正好借这六年一次的京察之机,将阉党份子裁汰大半,再以正人君子据其位,此即断阉贼之爪牙.阉贼虽凶,如无牙之虎,又焉能伤人乎?”

      下首一人却挺身而起,正是刚刚参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的副都御史杨涟.他连连摆手道:”尚书大人之言谬矣!岂不闻杜工部有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阉党所以能掀起滔天逆浪,全在魏忠贤一人,其余不过虾兵蟹将而已,不足为患.魏忠贤一倒,余者必作鸟兽散.反之,魏忠贤不倒,仅逐其党羽,一则其党羽太多难以除尽,二则不能伤其根本.一俟有喘息之机,阉贼登高一呼,趋炎附势之徒又云集附之,遂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难道尚书大人要再等六年,待下次京察,再剪除之?”

      **星任吏部尚书多年,这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常被老百姓称为”吏部天官”,自是官威甚重.见自己话还没说完,就遭杨涟一通抢白,不由得心头火起,脸涨得通红,立刻反唇相讥道:”文孺(杨涟自文孺),你说得倒轻巧.老夫岂不知祸根在于阉贼一人?但仅凭你的一份奏章,就能扳倒阉贼?你文章虽好,却难达天听,还不是放在阉贼案头,废纸一张?而且,你言辞如此激烈,必遭阉贼忌恨,其若矫诏害你,你又如何自保?”

      杨涟不屑道:”只要能扳倒阉贼,匡扶社稷,涟又何惜头颅!似尚书大人如此避重就轻,恰如隔靴搔痒,又如何能伤得了阉贼半根毫毛!”

      **星见杨涟讥讽自己贪生怕死,也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文孺,老夫已是古稀之年,舍此残生又有何不可?但似你这般枉逞匹夫之勇,只能白白丢掉性命,反更助长阉党之嚣张气焰.这又于社稷何益?”

      见两人一见面就唇枪舌剑,坐在**星身旁的一位老者赶忙打圆场道:”梦白(**星字梦白),文孺,都给老夫坐下!几十岁的人了,还这么大火气,自己人之间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若让阉党看见,岂不被其耻笑?”

      此人一说话,**星和杨涟虽然仍是气鼓鼓地,却不得不强自忍耐着坐回椅子中,可见其威信之高.

      原来,他就是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叶向高.做为三度出任首辅的三朝元老,叶向高在朝中德高望重,就连天启见了他也是毕恭毕敬的.同时,他也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之一.

      见两人虽然坐下,但却瞪着眼睛谁也不理谁,叶向高重重地叹了口气道:”老夫早就说过,争国本,争大义则可,不要争一时之意气.这些年来,浙党,楚党中人,难道一个正人君子也没有?就因为我们总做意气之争,将他们全赶到了魏忠贤那边.阉党势力大增,咱们这些人,我看也难辞其咎!”

      驱逐浙党,楚党,以东林党人取而代之,正是**星的得意之作.听叶向高如此说,**星再也忍耐不住,高声反驳道:”叶阁老,照你所言,我东林党人,难道要与阉党和光同尘?”

      刚刚还和**星激烈争吵的杨涟,也大声诘问:”阁老,道不同,不相为谋.浙党,楚党之辈,尽是些只知贪图个人官位的小人,与我东林党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襟,哪有半点可比?依涟之见,赵尚书下手还是太软!”

      眼见叶向高又被拖入战团,旁边一人冷笑道:”文孺未免以偏概全,即我东林党人中,贪图官位者亦不在少数!自身不正,还想去正别人,难!”

      杨涟见发言之人为东林党另一领袖人物左光斗,不由得怒从中来,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厉声道:”共之(左光斗字共之),你不要借题发挥!我知道你所指为何,你不就是想说阮大铖的事么?”

      左光斗见杨涟抢白自己,也不由得火往上撞,冷冷地道:”不错,那又怎么样?阮集之(阮大铖字集之)是师尊之爱徒,其人品才学绝不在你我之下.当年他连上十八疏,参倒奸臣史继偕,为社稷立下大功,诸公难道都忘了?吏科都给事中之职,明明我等早已论定授予集之,怎的人都来厩了,又给换成工科给事中?!”

      **星见左光斗又翻出这一公案,也对左光斗大为不满地道:”共之,今天是讨论如何对付阉党,你又扯这些东西干什么?不错,阮大铖换到工科,就是老夫的主意,你有什么话,尽管冲老夫来!咱们当时不都说清楚了么,阮大铖虽好,魏大中更能胜任.况且都是都给事中,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左光斗怒道,”吏科与工科岂能相同?若将赵大人换到工部任尚书,你可愿意?”

      .[,!]**星被噎得一时语塞,直气得浑身乱抖,指着左光斗颤声道:”你…你…你…”

      眼见众人又吵成一锅粥,一名老者大声喝止道:”诸公听我一言!”

      众人循声音看去,原来是礼部郎中顾大章.这礼部郎中只是正五品,顾大章也是在座众人中品级最低的,但他平素刚正不阿,之前任刑部员外郎期间颇有口碑,因此谁也不敢小觑.当然,他也是首辅叶向高的密友,否则,也没有资格参与如此高规格的秘密会议.

      顾大章见全场都安静下来,静听自己发言,心中也有几分得意,悠然道:”京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已得罪了浙党,楚党,不妨得罪到底.杨大人的奏章已上,覆水难收,也就不必再有所保留.诸公难道没有发觉,以阉贼的脾气,若谁敢直接攻击他,他早就该下手了,如今却为何迟迟不发动?想必是陛下并不支持,阉贼不敢轻举妄动.既如此,我们就来个毕其功于一役,将阉党不分主次一网打尽,岂不更好?”

      叶向高见顾大章只寥寥数语,就引得包括**星,杨涟,左光斗在内的众人频频点头,暗赞自己这位盟友果然是手段高超,不经意间,就将东林党人的内部矛盾弥合了.

      顾大章也趁热打铁道:”我东林党人同气连枝,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务须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切不可为细枝末节之事引发内斗.伤和气事小,误社稷事大!此外,我以为还有一人,其危害更甚于阉贼,诸公不可不察!”

      众人诧异道:”是谁?”

      ”就是那宁王朱由检!”顾大章忿忿地道,”坊间早有传闻,本朝之‘宁王’,无一不是脑后生反骨的大奸大恶之人.我本不信这些,但近日宁王日夜引诱陛下嬉戏,更与魏忠贤,客氏等人勾勾搭搭,其心深不可测!”

      ”果然如此!”杨涟激动得大吼一声,”今日我在乾清门还碰到他,本想规劝他几句,却被他斥骂一顿.此等卑鄙小人终日围绕在陛下周围,社稷岂得不危哉!”

      叶向高到底比众人稳重些,迟疑着问道:”如伯钦(顾大章字伯钦),文孺所言,这宁王竟似有不轨之图?”

      正在此时,厅外急匆匆奔来一人,激动地大声呼喊道:”诸公!刚得到的消息,宁王朱由检竟与客氏在乾清宫的御座上宣yin!”

      ”什么?”在座众人无不大怒.

      ”思永,你且慢些说,到底怎么回事?”**星急切地问道.

      来人是太仆寺少卿周朝瑞,字思永.他急促地喘了几口气,稍稍平复了些,立刻咬牙切齿地道:”我今日在去太仆寺的路上,听见两个小太监闲聊…”

      随即他就把朱由检昨夜的遭遇复述了一遍.说是复述,其实只是复述他偷听到的两个小太监的对话而已.而这个版本,早不知道被添了多少油,加了多少醋了.

      ”反了,反了!”**星气得眼珠子都红了,额头上的青筋都气得突突直跳,”太祖何等英明,怎么会有这样不堪的子孙!”

      当下众人议定,全体东林党人,上至首辅叶向高,下至从九品的翰林院待诏,集体上书,弹劾魏忠贤,以及宁王朱由检.尤其是朱由检,乱后宫,觊觎大宝,罪大恶极,不杀掉他绝不罢休!

      离此不远的朱由检哪里知道,这才叫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才叫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才叫喝口水都塞牙,放个屁都砸脚后跟!

      第三十六章 赌棋

      天启三年冬,东林党终于孤注一掷,向阉党发起大规模攻击.一时间,弹劾奏章铺天盖地涌向紫禁城,将专门处理奏章的司礼监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奏章有的是一人写就,有的是两人,甚至三人共同签署.而弹劾阉党首领,东厂太监魏忠贤的奏章,竟是东林党七十余人联名拜发,声势十分骇人.

      而且东林党的打击范围非常之大,阉党的骨干分子几乎无一幸免.魏忠贤自不必言,而他手下的文臣”五虎”: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太仆寺少卿吴淳夫,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寺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以及武将”五彪”:左都督,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锦衣卫佥事杨衰,也无一不遭到东林党人的围攻.

      阉党也绝非善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们可没有这种高尚情.当日管宁夜入东厂之时,魏忠贤聚众商议的大事,正是如何反击东林党,因为那时杨涟已经率先上书参劾魏忠贤.

      眼见东林党撕破了脸皮,阉党成员也闻风而动.”五虎”,”五彪”自不待言,魏忠贤党羽甚众,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此时也纷纷上书参劾东林党人.

      而党附阉党的齐党,浙党,楚党也不甘寂寞.从万历年间开始,这几党就与东林党斗得不可开交,互有胜负.自从天启登基,东林党人因有拥立之功而得势,齐楚浙党可谓是一败涂地.他们在此次京察中被罢官者最多,是真正的受害者,因而对东林党的怨气也最大.

      一时之间,两大阵营隔空对骂,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一地鸡毛.

      但是,天启迟迟不发话,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间陷入僵局.

      外面打乱了套,紫禁城内却秩序井然,一如平常.这几天天启没有召见朱由检,朱由检也终于松了口气,能在文华殿安安稳稳地过几天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自从林佑坤奉旨护卫文华殿,他倒是极为尽忠职守,在朱由检身边几乎形影不离.而管宁虽然恨透了林佑坤,表面上却还不得不装出一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样子.

      因此这几日,文华殿倒也风平浪静,一点也感受不到宫外那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

      趁闲着没事,朱由检也终于督促着管宁,把属于自己的银子从武成阁搬了过来.此后的整整一天,朱由检啥也没干,就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存放银子的房间里,数钱!

      这一数,还真数出点问题来.自己穿越之前的银子,少了就少了吧,谁让前任太败家,只顾着搜集黄色图片了.但是穿越之后,朱由检清清楚楚地记得,天启可是一次性就赏给自己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

      可如今数来数去,黄金是一两也不少,但白银却只有五万两,直接给打了个五折.

      问过管宁,这货才知道:原来皇帝给宗室和勋臣的赏赐,依例要从户部银库和内帑中各出一半.这内帑中的黄金千两,白银五万两是足额发放了,户部却连一钱银子都没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