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城头上,胡广看到这动静,不由得有点无奈,他是不想这么招摇的,没想还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又来城头了。估计就算有【创建和谐家园】令,也拦不住那些御史言官上奏本了。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城头上军卒的见礼,还有系统连绵不绝地提示声。什么事都没做,什么话都没说,就这样有了成就值。很显然,是上次看望伤卒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以至于自己在他们的心中有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胡广想着,根据自己的经验,类似这样的情况下,以后就不要再想从他们身上获取成就值了。
此时的他,就站在德胜门城头附近,由满桂陪着,给胡广介绍着各种城防器械,各种防守经验,还不时指着远处的建虏大营,解释着建虏为什么那样布置的用意。
有句古话说得好,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满桂的介绍让胡广耳目一新,对于古人攻城和守城的智慧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有点庆幸,幸好颁布了坚壁清野的对策,让远道而来的建虏不可能长期围困京师,幸好建虏的军中工匠不多,否则各种各样攻城的手段都用出来,还真难保京师不失。
君臣正在城头说话的时候,忽然,建虏营门大开,从里面冲出了一支骑军,其中有一骑速度更快,飞驰而出,直往德胜门而来。
这么大的动静,城头上一望便知。军卒们顿时紧张了起来,纷纷严阵以待。负责安全的高时月连忙劝谏道:“陛下,城头危险,为防万一,请陛下回宫吧?”
满桂一脸严峻地盯着建虏那支骑军看了会,忽然出声道:“奴酋过来了。”
胡广一听,直接忽视了高时月的话,睁大眼睛看去,看得不是很清楚,不由得想着,要是有望远镜就好了。
这么一想,他顿时根据原崇祯皇帝的记忆,想起了宫中就有一架望远镜,是西洋传教士汤若望通过礼部左侍郎徐光启进献的。那汤若望还和人合写了本远镜说,不过也都撂在宫中,在当时进献的时候,天启帝作为新奇之物给崇祯展示过。
胡广当即转头吩咐一脸紧张地高时月道:“立刻回宫,把西洋人进献的那架望远镜取来!”
高时月听了一愣,他压根不知道这是啥东西,在胡广又解释了下后,他才马上派了人去。
方正化紧挨着胡广,神情紧张地盯着那名飞驰而来的建虏。不过让人比较放心的一点是,这一骑手中持得是一块白布,并没携带任何武器。
96 骂了也是白骂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满桂也瞧清了,看看皇帝似乎没有下令射箭的意思,便任凭那建虏飞驰而近。
距离一箭之地近一些的地方时,那建虏勒马停住,向城头上,用不纯的大明官话大声喊道:“我大金国大汗请求和大明皇帝通话。请问大明皇帝在么?”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皇帝。胡广心中也有点好奇,这奴酋是想干啥?他倒也想看看传说中的奴酋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物,便向注视着他的满桂微微颔首。
满桂一见,便向外大声喊道:“陛下有旨,传奴酋觐见!”
那建虏信使一听,怒视城头一眼,而后一牵缰绳,调转马头往回去了。
李凤翔瞅着这个机会,连忙凑近胡广献策道:“陛下,要不奴婢调集大炮,趁机把奴酋杀了?”
胡广一听,转头看了他一眼,而后再转回头眺望了一眼正往城墙而来的那些建虏,低声问道:“满卿以为呢?”
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干掉皇太极,他并不介意别人会怎么说。大不了一会可以大义凛然一点。等皇太极进入射程后,自己大喊一声:“朕代表人民代表党朕代表人民代表各族受苦难同胞处决了你!”
然而,他内心觉得这不可能。奴酋多狡猾,难道会把命交给敌人,期待敌人能遵守两军阵前不杀使的惯例?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只听满桂回答道:“奴酋必然有所防范,末将以为不可能伤到他的。”
不出所料,那支骑军并未多靠近城墙,在比一箭之地还远的地方,只是能大概看清城头上人的地方便停了下来。
满桂用手指着远处被簇拥着的几个胖子道:“陛下,中间最胖的那个就是奴酋皇太极,在他右侧老一点的那个是代善,左侧那个则是莽古尔泰,三人都是建虏的和硕贝勒!”
胡广定睛瞧去,这算是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奴酋。第一印象,是三个胖子。再细一瞧,左右两人应该是算壮,中间这个肯定是胖了。
这皇太极也真是个怪胎,从军打仗多年,竟然还能一直是个胖子体型,真不知道他是如何风吹雨打地熬着的。
还真别说,这三个建虏的身上有一种气质,似乎是无畏?彪悍?自信?或者是都有之吧,至少他们在这寒风之中,骑在马上的身姿,似乎一点都不受严寒影响。
只见他们三人好像互相低语了几句后,皇太极大声开口喊道:“明国皇帝是哪位?本汗就是大金国大汗。”
“瞎了你的狗眼么?”胡广一听,大声喝道,“朕就站在城头,众将簇拥,瞎子都能看到,你连瞎子都不如?”
“”皇太极没想明国皇帝竟然不按常规对答,一时无语。
他当然能猜出来哪个是明国皇帝,可一般不都是要这么介绍下身份,然后再开始谈话沟通么?
莽古尔泰听见,嘴角一撇,转头看了眼皇太极,似乎想看看他的脸色如何?
而他们边上那些亲卫,能听懂汉话的那些,则个个怒形于色,大感羞辱,似乎想回骂起来。
城头上,高时月不由得苦笑,要是有御史言官在这里,估计又会劝谏皇上要有上国气度,不能行泼妇之道了。他担心那些御史言官事后也会找事,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等骂人的事,奴婢来就是,免得建虏回骂的话,有失”
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胡广一笑打断道:“没事,他们就是来找骂的,想对骂就对骂了,我们城头上这么多人,还怕骂不过他们?”
停了停,他又有点遗憾地道:“不过这情况估计不可能发生,奴酋冒着寒风跑出来,不可能这么无聊的,要是他那边一回骂,他想来找朕说的事估计就得吹了,这不是他的目的。”
说到这里,胡广总结道:“所以,骂了也是白骂!”
果然,远处的皇太极伸手拦住了那些冲动的亲卫,也不见他脸上有恼怒之色,依旧平静着大喊道:“这倒是本汗失礼了!大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见过明国皇帝陛下!”
胡广身边的护卫一听这话,发现皇上竟然料事如神,顿时就贡献了好几个成就值。不过城头上的人,也没想到奴酋似乎很雅的样子,也有点意外。
只听皇太极顿了顿之后,又在大声喊道:“每有战事,生灵涂炭。本汗几次向贵国谋求和平,愿奉明国为兄,止戈收兵,马放南山,还天下一个太平,还百姓一个安宁。”
“然则,本汗这心愿却一直不能实现,为天下安宁,本汗不惜千里跋涉前来京师亲自面见皇帝陛下,望皇帝陛下看在天下黎民百姓的份上,答应本汗的请求,从此以后,大金国和明国永为兄弟之邦,可否?”
他这话一说完之后,代善心中暗赞一声,而后盯着城头,看明国皇帝怎么答复?
他其实心里有数,明国皇帝绝对不可能为皇太极区区一句话就真同意了。如此一来,这战事所带来的伤害,就不关大金国的事情,要怨就怨你们自己的皇帝,必然能打击到城头守军的士气。所谓师出有名,就是为此。
果然,城头上的守军听到说可以不打仗,不少人的眼睛就亮了。毕竟这仗要是打起来的话,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们不少人把目光转向皇帝,想清楚听到皇帝的答复。
谁也没想到,大明皇帝的反应,竟然是大笑起来。“哈哈哈”的狂笑,响彻城头,似乎是听到了一个最好笑的笑话一般。一时之间,不少人懵了,不知道皇上这是怎么了?
城外的莽古尔泰见了,不由得有点诧异地转头看向皇太极道:“这是疯了?”
皇太极自然不可能给他肯定地回答,只是盯着城头上那个年轻人。他心中不知为何,有点不妙的感觉,因为城头上这个年轻人,似乎做事不会顾及身份,压根不按常理出招。
忽然之间,胡广笑声一收,用手指着城外奴酋,大声怒喝了起来。
97 指天为誓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朕且问你,有强盗杀了你的孩子,占了你家的厢房,而后对主屋的你说,我们以兄弟相称,就这样和好共处,你说,你会答应么?”
胡广的声音很响,带着愤怒,还有讽刺。看似在问城外的奴酋皇太极,其实也是在问能听到这话的每个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皇太极一听,脸色一僵,当即大喊回应道:“皇帝陛下言重了,朕乃是大金国的大汗,国与国之间”
“什么狗屁大金国!尔等原为大明臣属,却杀了多少朕的子民?夺了朕多少子民的钱粮,还占了他们的田地、房屋,活着的那些,被你们如同猪狗般地奴役!你们这样的,要不是强盗是什么?”
如果胡广说你们谋逆,造反,我不承认你是大金国,要镇压你,诛你九族,可能不会得到城头上多少共鸣。
但是,胡广此番言语,只是数落建虏的罪行,这些都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说的,一下就有了共鸣。
城头上的守卒,纷纷回过神来:对啊,城外这些可是野蛮的建虏,昨天还在城外当着自己的面残杀勤王军溃卒,和这样的人做兄弟,真是见鬼了!
此时的胡广,是真生气,用手指着奴酋方向继续大声喝道:“朕要答应了你的要求,和你们这种强盗成为兄弟之邦,朕如何对得起死在你们手中那千千万万辽东百姓?如何对得起那些还被你们奴役着的辽东百姓?如今,还要加上京畿之地的百姓!”
“有多少百姓被你们害得生死离别,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怕是你们自己都数不过来了吧?你们的罪行,罄竹难书;你们的罪恶,倾尽黄河之水也洗不清,你们的罪孽,唯有用你们的血才能偿还!”
城头上的军卒,只要还是正常人,就都有怜悯之心,听着胡广在数落建虏的罪行,一个个神情肃穆,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愤恨。
“作恶多端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胡广说着说着,伸出的手忽然向上,手指并拢,带着怒意大声道:“朕向天发誓,只要朕有一口气,就定会为朕的子民主持公道,他日必御驾亲征,要尔等强盗血债血偿,以祭那些死在你们手中的亡灵,解救被你们奴役着的子民!”
愤怒地誓言响彻城头,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在两军阵前,指天为誓!此时此景,只要说出来了,那就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的。由此可见,皇帝的决心有多大!皇帝那拳拳为民之心,可比日月!
城头城下,变得非常安静,只有北风在呼啸。
李凤翔率先回过神来,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挽回皇帝心中形象的他,忽然灵机一动,当即用宦官独有的鸭嗓子大喊道:“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他这么起了个头,正沉浸在皇帝誓言中的军卒都回过神来,不由自主地带着怒意,大声喊道:“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满桂更是单膝向胡广跪下,而后抬头激动地大声道:“他日陛下御驾亲征,末将愿为开路先锋!”
城外远处,皇太极一脸阴沉,听着城头上的口号,盯着城头上那个年轻人。
“瞧,没用吧!”莽古尔泰心中不怒反喜,带着一丝事后诸葛亮的智慧道,“就按我说得,嘴上说说没什么鸟用,就看拳头谁硬而已!”
说完之后,他也不再凑这热闹,手中缰绳一牵,调转马头回营而去。
另外一边的代善,则是摇摇头,也没看皇太极,只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城头士气已起,失策了!”
说完之后,他也是和莽古尔泰一般,手中缰绳一牵,调转马头回营而去。
皇太极则仿佛没听到他们两人的说话,过了好一会后,才咬牙低语道:“此子不可小觑,之前是本汗小瞧了他了!”
他知道此时再说什么都没用了,便也没傻到在这里听城头上那刺耳的“血债血偿”口号,调转马头,也回营去了。
城头上,胡广等军卒的声音慢慢地没了后,便大声宣布道:“别看建虏很嚣张,他们只不过是纸老虎而已。朕可以告诉你们,七千建虏在两日前攻打昌黎小县,却是损兵折将,丝毫奈何不得昌黎小县。只要我们自己争口气,城外建虏敢来攻城,一样能让他们在城下撞得头破血流。朕问你们,可有信心?”
他的话说完之后,城头上稍微安静了一会,马上响起了如山呼海啸般地回应:“有!”
“杀建虏!杀建虏!杀”李凤翔不失时机地再次大声喊起了口号。
还真不是说的,要说察言观色的本事,这些混到大太监位置上的宦官,那可是一等一的。
城头上的军卒有了引导,再次跟着喊了起来:“杀建虏,杀建虏”
胡广见此,瞧了李凤翔一眼,微微一颔首,算是认可了他的做法。
李凤翔一见,心中大喜,他知道之前上城头前陛下心中的那点不快,已经没有,那事算是过去了。
胡广看到士气可用,心中很是欣慰。他再次看看城外,而后叫了满桂,随他往箭楼而去。
城头上的军卒一见,纷纷跪地恭送,齐声大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之大,传到建虏大营,引得刚回到中军帐的皇太极,眉头皱到了一起。
边上跟着的代善也是同样皱眉头,只见他试着问皇太极道:“要不,等明日再攻城?”
打仗打得就是士气,特别是这种守城战。如今城头上明军的士气正高,一头撞上去可不是好事。
但皇太极听了,却一口否决道:“不,立刻进行准备,越快攻城越好!”
“嗯?”代善一听,有点不解地看着皇太极。
“等时间久了,明国皇帝这些话要是传开了,怕是满城明军的士气都提起来了。”皇太极看向代善,脸色阴沉地解释道,“时间拖得久,对我大金没有好处。反正之前就计划好攻城,提前点时间也不算准备不足。”
98 此乃何物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城头箭楼里,胡广情绪也略微高昂,对一脸激动地满桂说道:“朕提醒你一个事情,此次京师保卫战的目的,乃是尽可能多的杀伤攻城建虏,而不只是守住京师,这点,卿要做到心里有数,明白么?”
“末将明白!”满桂此时很有信心,毕竟皇帝已经给他做好了各种方面的事情,守住城池乃是最基本的了。
胡广听了点点头道:“山海关那边,祖大寿已领关宁最精锐万余前往救援昌黎,而昌黎那边建虏又以蒙古诸部为主,胜败在这一两日内将会有消息,你以为结果如何?”
满桂一听,仔细一考虑,立刻回答道:“回陛下,只要祖大寿下了决心,必不会输!”
他之前也是一直待在关宁,目前京师中,是为了解昌黎敌我双方实力第一人,他的答案应该最为可靠。
胡广听了,露出微笑道:“朕料祖大寿不敢不用心,因此,昌黎之战至少不会败。如此,当消息传到这边,建虏可能会生退意,卿能明白朕的意思么?”
满桂又不傻,稍微一想奴酋收到昌黎战事结果的消息后,基本能猜出建虏会如何行动,因此,他再次大声保证道:“末将在这两日内,只要建虏敢攻城,定会大量杀伤建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