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崇祯聊天群》-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叮,成就值yi,来自官丙!”

      “”

      胡广已经对系统的提示声免疫了,毕竟次数太多了,此时又不缺成就值,因此他看都不看有多少成就值,开始慢慢往巷子里走,yi边走,yi边和蔼着脸色,缓缓扫视过向他激动地行注目礼的伤卒。

      后面的六部尚辅臣,不管愿意不愿意,皇帝已经带了头,他们也得放下架子,装也好,不装也好,都露出亲民的姿态,跟着往里面走。

      当胡广走到巷子最里侧时,看到了那躺了yi地的尸体,不由得站住了脚默默地看着。

      受伤将士都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更何况这些已经死了的。这对后世的人来说,有点不可思议。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在强军之中。

      不妥善安排受伤将士,不抚恤牺牲将士,不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又何以让他们能有敢战之心。

      每次说起明末的明军,动不动就是yi败涂地,yi泻千里。除了带头将领的因素之外,朝廷不能让将士免除后顾之忧,又何尝不是其中yi个重要的原因。

      胡广转头看着身后跟过来的大明高级官员,脸色严峻地说道:“卿等看到了没有,朝廷没钱,伤亡的将士就多,看到没有,这都是生命的代价。”

      说到这里,他看向巷子里的所有人,大声宣布道:“等战事结束,朕将亲自主持阵亡将士的身后事,朕亦建大明烈士纪念堂,所有为大明牺牲,为国尽忠者,皆享大明香火,与国永存!”

      84 吾皇万岁(加更)

      yi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胡广的话在巷子里回荡,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他们满脸的不可思议,呆呆地看着少年天子。

      自古以来,只有臣武将中最杰出的几个,才有资格入太庙,受香火,与国同存!而这,被是为臣武将盖棺定论的最高荣誉。

      刚才皇上所说的大明烈士纪念堂,虽然比在太庙中要低yi等级,可好歹是受香火,与国同存!这样的荣誉,只要为大明牺牲,为国尽忠,就可以有资格。这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死亦甘心!

      就算是皇帝金口玉言,又是当众说出来的话,可这待遇实在太高,高到他们不敢相信!

      辅臣周延儒瞧了下巷子两边的这些低贱军户,眉头yi皱,当即奏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以为,当慎重”

      听到他这样说话,那些伤卒都转头看向他,没有恨意,多是表情没啥变化,甚至有部分觉得这才合理。

      可胡广却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周延儒的话,厉声喝问道:“慎重什么?难道当朕所说乃是儿戏?”

      龙颜发怒,让周延儒yi躬身,不敢再说。

      胡广见此,便扫视巷子里的人,庄重而严肃地说道:“人命只有yi条,无关乎贵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为国牺牲了生命,为国而尽忠,只有这样的人多了,大明的利益才能得到捍卫,才能国泰民安。这样的人,对得起大明,大明亦要对得起他们!”

      说到这里,他yi下提高了声音,用斩钉截铁地语气大声说道:“此事,朕乾坤独断,就这么定了,无须他论!”

      这yi刻,风不再冷,伤口也不再疼,伤卒脸上尽是狂喜。他们正要有所表示时,却忽然听到yi声畅快地笑声响起:“哈哈哈”

      声音并没有多响,且很快便似乎耗尽了力气,笑声低落后消失,可在安静的巷子里却有点突兀。众人闻声看过去时,却见是yi名重伤员靠着墙,yi脸的满足。

      见到皇帝看过去,他便努力开口,吃力地开口说道:“吾皇万岁万岁”

      话没说完,头yi歪,眼睛闭上,脸上带着安详,就这么去了。

      其他伤卒见到,眼泪不知为何,夺眶而出,全都挣扎着跪地,任凭胡广劝阻都不听,全都大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开始此起彼伏,可他们觉得只喊yi句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内心,便接着在喊。喊到后来,声音便同步起来,汇聚成yi个巨大的声音,响彻在巷子上空,远远地传了出去。

      胡广见劝阻无用,也没再劝了,看着这些朴实的汉子,心中亦是感动。

      此时的他,没有为自己的口才而自豪。他只是觉得,自己只是做了yi件最起码的事情而已。这样的事情,在后世再普通不过。

      可他们现在如此感恩戴德,这让他有点惭愧。也因此,他在心中暗自发誓:我胡广,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我yi定会改变这个时代,相信我,我yi定会去做到的!

      温体仁扫视着满巷子的伤卒,还有那些没受伤的军卒,都在那虔诚地喊着,表达他们的感恩,再转头看看年轻的皇帝,忽然之间,他不知为何,就感觉这位少年天子,值得自己豁出所有,去为他效忠!

      原因无他,这位少年天子对这些普通军卒已是如此,自己如若鞠躬尽瘁,难道盖棺定论的时候,还会比不上这些普通军卒?

      在这封建王朝,朝廷也会表彰yi些有突出事迹的百姓,但yi般而言,都是个案,并不多见。

      在原本的历史上,昌黎之战有yi民壮在建虏攻城的关键时刻,舍生拽倒了建虏即将攻上城的云梯,救了昌黎。因此崇祯皇帝下旨封他为拽梯君,立庙享受百姓香火。

      如今,胡广的做法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把这种个案普遍化了。像周延儒这样的臣,虽然觉得不妥,可也有先例。加上皇帝的霸气,充足的理由,要是再反对的话,那就是和全天下的军卒为敌,还有其他胸有大志,敢于牺牲的人为敌。只要脑子清醒,就不会为此事去顶撞皇帝,硬杠天下人。

      其实,就算是这些臣,他们不足以享太庙香火,可也有机会进这烈士纪念堂,同样能流芳百世,受大明香火,与国同存。

      胡广在伤卒们激动地心情平复下来后,便又交代了满桂和李凤翔yi些事情后,才离开巷子,摆驾回宫。

      满桂同样激动,他感觉在当今天子的治下,或者武人的地位会有所改变。刚才的许诺,就是其中之yi。

      看着皇帝的车驾远去,满桂在激动之余忽然回过神来:咦,皇上好像没提抚恤金的事情啊!

      他这么想着,转过头看看那些伤卒,还有边上的军卒,见他们yi个个还在激动。不由得心中又是摇头,如今士气之高,那还用再提抚恤金的事情。

      其实,他误会胡广了。胡广之所以没提,是因为他没法答应什么。至少现在国库没钱,而战事刚开始,到时候要是抚恤金发不下去,就是言而无信了。至少他要去理yi理有多少钱,才好说这个抚恤金的事。

      此时的满桂,有十足的把握相信,刚才巷子里的事情让城头的军卒知道了后,绝对能大大提高士气。

      这么想着,他当即大声命令道:“来啊,把皇上的话都传下去,让所有士卒都知道!”

      差不多与此同时,远在昌黎的某处大院,全是yi些健妇在忙碌着。不过其中yi人却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几次走神后,她忽然走到院门口的yi个看门的衙役处,说了几句话后,便匆匆离去。

      到了yi处普通民宅处,她推门而入,同时大声喊着:“孩子他爹,孩子他爹”

      “娘,爹睡着呢,别吵!”yi名小孩回应了她。

      她yi听,推门进去,来到卧室,看到自己的夫君睡得很死,心中明白是累坏了。她见此,又有点犹豫了,好yi会后,才下定了决定,伸手去推男人,同时说道:“孩子他爹,醒醒,孩子他爹,醒醒”

      85 信不信(加更)

      yi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男人被推了几下后,终于睁开了眼睛,yi骨碌爬了起来,有点惊慌地问道:“怎么了,建虏打进来了?”

      “没有,上次的事,你有转达给县尊么?”民妇,也就是刘王氏,带着yi丝期待问道。

      她男人yi听建虏没打进来,自己婆娘叫醒自己,只是为了问事,不由得有点恼怒,打了个哈欠就往床上躺去,同时不满地道:“没有!”

      刘王氏听了稍微yi愣,然后马上又去拉她男人道:“那还有个事,你yi定要转达给县尊。”

      刘衙役,也就是她男人,yi甩手,把刘王氏推开,怒道:“让我再睡会好不好,yi会还得城头拼命去呢!”

      床边有两名小孩看着他们的爹娘,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能看出来,他们对刘王氏有点不满,只是没敢说而已。

      刘王氏自己没敢去见县尊,也没法衡量出普渡众生所说的话有多大用。只是因为礼部尚书都很卫护那普渡众生,才让她下了这个决心,yi定要想办法转达下。

      因此,她见推刘衙役不得,便坐在那说道:“还有个事,有yi种守城利器叫开花弹,非常厉害,你yi定要告诉县尊,有了这个开花弹,建虏yi定打不进来的”

      “你yi娘们知道啥!”刘衙役听到媳妇还在吵,就恼怒地坐起来大着嗓门喊道,“跟我说yi两日内会有援军,这种鬼话说说就算了,现在又和我扯守城利器,真是见了鬼”

      他正说到这里,忽然城外传来喊杀声,顿时就打断了他的话。

      刘衙役和刘王氏两人对视yi眼后,他yi下跳下床,匆匆穿鞋,同时交代道:“看好孩子,我得走了!”

      被自家男人训了,刘王氏却没有不高兴,只是担心地看着刘衙役道:“千万小心啊!”

      “爹,小心!”两个孩子也带着担忧说道。

      刘衙役此时穿好了鞋,好好地看了yi眼自己婆娘和两个孩子,便转身快步走了。

      城外的喊杀声越来越大,还有隆隆地马蹄声,听得刘王氏心中担忧不已,伸手搂住了两个孩子,搂得紧紧地。

      正在这时,脑海中又传来了普渡众生说话的声音:“刘王氏,还有个事情交代给你!”

      “哦!”刘王氏有点麻木地应了声,此时她的心思,都在惦记着城头能否守住。

      只听普渡众生在群里叮嘱道:“昌黎要是盔甲不足的话,你告诉左应选,让他派人缝制瓦片到衣帽的关键部位,可以起到yi定的防护作用,减少伤亡率,听到了么?”

      刘王氏yi听,想起孩子他爹此时已去城头,连忙答应yi声,而后顾不得说昌黎的情况,连忙放开两个孩子,在家里快速翻出了yi定破旧的毡帽,然后想着法子去自家屋檐上取了yi些瓦片。

      “娘,你干嘛呢?”两个孩子跟在她身边,大点的孩子不解地问道。

      刘王氏yi边找出针线,yi边抽空回答道:“给你爹用的,快,把你爹的衣服找出来!”

      有孩子他爹在衙门当差,生活条件比起普通百姓好那么yi点点,至少家里有换着穿的旧衣服。

      城外传来的喊杀声越来越大,让刘王氏心急如焚。因此慌乱之下,几次都针扎到了手上。但她只是用嘴yi吸血,就继续往毡帽上缝制瓦片了。

      不知觉间,城外传来的喊杀声越来越小,似乎还在慢慢地远去,不过刘王氏没有注意这点,她在毡帽的额头、头顶、以及两颊部分都缝上了瓦片。样式有点搞笑,毡帽也变得有点重了,不过却让她感到yi丝心安。

      两名孩子知道了母亲在做什么,早已补充了瓦片,拿着他们父亲的衣裳站在那里,看到母亲缝制好了毡帽,就赶紧递上手中的衣裳。

      刘王氏快速接过,马上又开始往两侧肩膀和胸口位置缝起瓦片起来。

      忽然,“呯”地yi声响,房门被推开,冷风随之灌了进来,冻得屋里的三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冷颤。他们心中亦是yi惊,转头望去。

      只见孩子他爹连门都没关好,yi下冲到了她眼前,用惊讶地语气大声问道:“你怎么知道会有援军的?”

      “援军?”刘王氏有点不解地反问了下,而后马上回过神来,转眼大喜,连忙问道:“援军真得来了,城外的建虏退了么?”

      “没有!”刘衙役听了露出失望的神情,摇摇头道,“被建虏杀得大败,除了死的,都已经逃走了!”

      他在衙门待着,自然比普通人知道更多的东西。在他看来,明军见建虏,犹如小鸡见老鹰,能离多远就多远,根本不可能来救昌黎的。

      也因此,之前刘王氏跟他说的时候,他也只是当戏言而已。要真和县尊去说,那就是脑子被门夹了。

      可没想到,他竟然还真是看到了明军。虽然据城头上的人说,那支明军好像只是路过,可终归是在被建虏围城攻打的时候,看到了明军的影子。

      刘王氏听得也有点失望,不过她来不及操心,连忙拿起放在yi边的毡帽,站起来往男人头上戴去,同时说道:“看,试试戴着怎么样?”

      刘衙役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挡,可当他看清这顶被改造过的毡帽时,心中yi愣,随即yi喜,连忙伸手接过,往头上戴去。

      虽然有点重,戴得有点不舒服,可他却是满脸高兴,惊讶地问道:“孩子他娘,你怎么想出这个主意来的?”

      经过城头的防守,刘衙役自然知道城头受伤,多是中了箭矢。但有了这加瓦片的毡帽之后,就犹如穿了盔甲,他又怎能不高兴!

      刘王氏看到男人yi脸高兴,就知道这东西有用,她只是答了yi句道:“你等等,yi会换上这衣裳!”

      刘衙役yi听,低头看了他婆娘手中的衣裳,立刻便明白了用意。那脸上的兴奋之情怎么都掩不住。忽然,他转身就跑,只yi眨眼间,就消失在门口,只有yi句话留在屋内:“我去禀告县尊!”

      刘王氏听了yi愣,随即脸上也露出了笑意,知道这东西肯定很有用,连忙加快速度缝起了手中的衣裳。

      86 昌黎第一功

      就在刘王氏手中的这件衣裳缝制完成的时候,门外传来杂乱地脚步声,还有刘衙役大声地喊话:“孩子他娘,县尊来了,快带孩子出来!”

      刘王氏yi听,稍微yi愣,随后就有点激动了,这可是县尊来了啊!她连忙把衣裳放yi边,伸手去牵了两个孩子,正准备出去时,屋门被推开,yi群人拥了进来。

      未等她有反应,就听到yi个浑厚男音,带着yi丝激动开口问道:“衣裳呢?改过的衣裳拿来本官看看!”

      刘衙役就在这人,也就是昌黎县令左应选的后面,yi听连忙叫媳妇拿衣裳,yi阵忙乱后,刚改完的衣裳就到了左应选的手中。

      “不错,好想法!”左应选拿着手中衣裳连声赞了几句,而后看向刘衙役道,“你穿上试试!”

      刘衙役满脸兴奋,当即答应着把这件衣裳套到了外面,穿好后面向县尊站直了身子。

      左应选背着手,打量着刘衙役的毡帽和衣裳,似乎还不够看,又绕着刘衙役转了yi圈,不停地赞道:“好,不错,不错”

      加上了瓦片,虽然重了点,可并不影响行动,虽然效果可能不如真正的铁甲,可好歹有了不少防护效果,要是城头上的民壮每人都改造下,伤亡率将大大降低。

      左应选想着,心中的高兴怎么都掩盖不住。在之前的时候,建虏攻城两次,城里伤亡不少。要是yi直这么耗下去的时候,就怕民壮士气低落,后面能不能守住就不知道了。

      他忽然站住身子,转身看向yi边有点拘谨的刘王氏,大声赞道:“你能想出如此妙招,本官当记你yi大功。等战事结束,向朝廷请功的奏章上,必定有你!”

      刘衙役yi听,咧开嘴笑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