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崇祯聊天群》-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到这里,一脸正气凛然,跪地哭喊道:“骆贼之事,人证物证俱在,数额之大,足以极刑。臣虽知厂卫虎狼也,但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冒死奏于御前,望陛下还京师百姓、百官一个公道,平息民愤!”

      一听这话,顿时不少人出列,纷纷附议。一个个都表现出那种为民【创建和谐家园】,不惜上刀山下油锅之势。

      胡广听得冷笑了起来,早知道他们会拿这事做章。如今众目睽睽之下发难,而且还是弹劾厂卫的头,无非一个是要看自己怎么处置,第二个是想从侧面说明,这策是好的,但下面执行不力,会扰民,引民怨。话外之意,还是不要了吧!

      要是原来的崇祯皇帝,被他们这么一搞,还真有可能怀疑人生,不,是怀疑厂卫的节操又自废手脚了。

      可如今坐在御座上的,却不是那个没什么经历见识的少年皇帝了。胡广冷笑地看着他们,并不说话,只是一挥手。

      边上站着的太监便转头向外,大声喊道:“宣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曹化淳觐见!”

      立刻,外面便传来动静,显然是早已等待多时了的。

      武百官转头看去,只见东厂提督曹化淳在前,几名番子在后,押着一个披头散发之人过来了。

      有几个眼尖的人,一下便认出了那披头散发之人,立刻失声惊讶道:“骆养性?”

      果然,等走到近前时,大部分人已经认出那人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只见他一脸惨容,失魂落魄的样子。

      那山东道御史孙立则是看得目瞪口呆,他来早朝前还确认过骆养性好像一点事都没有,因此才信心满满地开始弹劾。没想到骆养性竟然已经悄悄被抓,看模样,还是认罪了的样子。那自己这一招,岂不是相当于打到了棉絮上了?

      曹化淳目不斜视,近到御前后,躬身奏道:“奴婢奉旨缉拿骆养性,人证物证俱在,骆养性也当场认罪!”

      得,看来至少对于曹化淳的弹劾是不成立的了。

      胡广冷冷地注视着跪在那里垂头丧气的骆养性,过了好一会后忽然问道:“你可知罪!”

      骆养性原本以为自己和官的关系不错,在崇祯皇帝登基后,如同那些东林党人尽数被召回一般,他爹骆思恭因为被魏忠贤排挤,他便替代了魏阉倒台后被处死的田尔耕成为锦衣卫指挥使。

      可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被那些官坑了一把,还坑得自己连喊冤的可能都没有人证物证俱在。他知道,被所谓的同盟,那些官们抛弃了之后,自己罪责难逃。

      “陛下,臣知罪,臣错了!”骆养性怀着一丝侥幸,痛哭流涕地认错道,“恳请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臣定然不会再犯。臣”

      “住嘴!”胡广冷声喝道,“枉朕如此信任于你,你却还在非常时期如此肆无忌惮地知法犯法,败坏锦衣卫名声,引得百官怨恨,传旨”

      68 杀骆斩袁

      “把他拖出去斩了,首级挂于午门,警示他人,敢有犯法乱纪者,朕决不轻饶!”

      骆养性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严重,不过只是被崇祯皇帝罢免而已,后来还投靠了满清。只是此时,他已瘫倒在地,而后犹如死狗一般被拖了出去。

      胡广这一霹雳手段,多少出乎武百官的意料,震慑了他们。一时之间,广场上又一次变得静悄悄的。

      只听胡广又严肃交代肃穆而立的曹化淳道:“锦衣卫方面,暂由你代管,务必完成朕交代的事情。只是尔等须得谨记骆养性之教训,敢有犯法【创建和谐家园】,不管是谁,朕绝不姑息,听明白么?”

      “奴婢明白!”曹化淳大声说话,声音有点尖细,却能清楚传到所有武百官耳朵里。

      胡广用骆养性的人头立威,并借此表达自己的决心不容更改,让武百官中很多立场不坚定的人顿时犹豫了,想着交钱就交钱了,又不差这点。

      不过终归还是有人不甘心地,只见河南道御史赵谦出列奏道:“陛下,昨晚粮仓火光冲天,不知结果如何?臣以为粮仓事关京师稳定,此事须得抽调厂卫严查才是!”

      厂卫要在京师范围向所有有功名者登记造册,人手已是不足,如果再抽调人手,那这事要全部完CD不知道要多少天了。

      广场上,自有聪明的武官员知道赵谦的用意,便也跟着出列附和。

      胡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只是心中冷笑,都不说话,只是一挥手。

      只见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九门提督李凤翔出列奏道:“昨日奴婢并满总兵奉陛下旨意,暗中加强警戒,觉察试图粮仓纵火者,只是一死一伤,幕后黑手难查,因此为引蛇出洞,于粮仓空旷处烧薪以假意粮仓被烧,如今已是查明。”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点声音宣布结果道:“执火之人为山西人张思栋,其为袁崇焕家人周彪指使,试图造成京师混乱,在建虏压力之下,迫使皇上再度启用袁崇焕!”

      这个消息就有点大了,听得底下的武百官一时不顾礼仪,低声议论纷纷。

      原本的历史上,这事也有发生,不过是被巡城御史史范土所抓并审问出这个结果。自然有人不相信这个结果,一番争执之后,原崇祯皇帝下令锦衣卫介入重新审讯。

      在后世,有关袁崇焕的一切,真相扑朔迷离,各种争论不断,众说纷纭,民族英雄有之,卖国贼亦有之。

      不过胡广却没有这个打算,他在看到那些难民后,其实就已在心中判了袁崇焕【创建和谐家园】。

      只听他大声喝道:“袁崇焕向朕保证五年平辽,蒙蔽于朕,而后杀东江毛龙,断我大明一爪,使建虏不再有后顾之忧。”

      武百官一听皇上开金口,议论声便停了。

      “其枉费朕之信任,欲求不满,拒辽东巡抚,撤镇守太监等,将关宁军带成了一支私军,却无所作为,被建虏平蒙古东部诸族,纠其绕道叩关,直达京师城下,多少百姓为之受难?”

      “五年平辽?呵呵,袁崇焕打得主意乃是求和建虏,为此所作所为皆是为此目的,不想却被建虏利用。朕再次重申”

      说到这里,胡广冷眼扫视底下这些各怀鬼胎的臣子,提高了声音道:“建虏乃我大明臣属,却起兵反叛,杀我辽民,占我辽地,这等叛逆,非灭族不足以震慑天下。谁敢有其他心思者,朕亦不轻饶!”

      “袁崇焕如今被关押在狱,却还在兴风作浪,不杀不足于平民愤!”胡广说到这里,厉声喝道,“传旨,斩袁崇焕,首级同挂于午门,警示所有为官者,敢蒙蔽圣听,欺君罔上,办事不力至大过的,一律此下场!”

      只一个早上,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因贪腐,原蓟辽督师袁崇焕因渎职、蒙蔽圣听等皆被挂首级于午门,就是要震慑这些武百官。谁要是还敢做和这两人一样的事情,胡广不介意再杀上一些。

      广场上顿时又安静了,如果说骆养性之前被杀,他们还乐见其成的,那么袁崇焕又被斩,就有点让他们怕了。因为袁的罪名有一条,就是蒙蔽圣听,欺君罔上,关于这一点,他们之中其实有不少人干过。

      一个念头,忽然出现在不少人的脑海中:那御座上的皇帝,还是之前那个只要把话说得大义凛然,就能有效果的皇帝么?

      “叮,成就值2,来自御史高捷!”

      “叮,成就值4,来自刑部尚书乔允升!”

      “”

      系统的提示声连续响起,好一会才停,终于让胡广忍不住看了下聊天群左下角:成就值985。

      还行!胡广点评了下,而后看底下这些臣子一时都没人说话,他倒不介意多冻他们一冻,让他们都醒醒脑子。

      这么想着,他便进入聊天群去看看,发现果然有留言,就先点开了高应元的留言来听。

      “陛下,建虏大军现在正往京师而来,估计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到了!”

      胡广听完,略一想后,便回答道:“朕知道了!”

      而后他又对刘兴祚道:“刘卿通知孙卿,七千左右的建虏在昌黎,其余建虏往京师开拔而来。朕令他断虏后路之事,须得尽快进行!”

      “末将遵命!”刘兴祚听到,连忙回答道。

      胡广还记挂着昌黎,便切换到初等组中点开刘王氏的留言。

      “普渡众生,赢了,呜呜呜,我们赢了,建虏被县尊打退了!”刘王氏喜极而泣。

      “县尊说建虏肯定还有下次进攻,让我们不能松懈。孩子他爹只回来一下就匆匆走了!”

      “”

      昌黎扛过了建虏的第一次攻城,给了昌黎百姓信心,这很好,胡广想着,总算听到了一点好消息,当即点头道:“好,我这边正忙着,有消息留言。”

      说完之后,他没去点如花等人的消息留言,便退了出来。眼睛扫视过底下上千武官员,发现又有人装出不经意间在用小动作联系。

      胡广不由得嘴角微撇,看来马上又有人有动作了。

      69 宋明财税对比

      果然,没过一会,一声咳嗽声响过,户部郎中吴伟跨步出列,大声奏道:“昨晚刑部大牢走水,罪囚越狱,以致京师动乱,臣恳请陛下严惩有关人等,以正纲纪!”

      众人一听,便都转头去看刑部尚书乔允升。能看出来,这是在反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乔允升就因为这事被抓入狱,而后发配边疆,死于途中。

      这事的矛头指向刑部尚书,算是件大案了。武百官又都看向皇帝,不知道会如何发落?按照刚之前杀骆斩袁之事来看,估计乔允升这次有难了。

      谁知胡广却不如他们的意,只听他金口御定道:“此事疑点甚多,朕已令东厂追查。”

      其实也不是胡广对乔允升有多爱护,而是刑部大牢一案涉及到了高应元等人之事,更是牵扯出了永昌票号的事情。

      而永昌票号不但是晋商的产业,背后还有很多关系,更因为胡广对这银行的雏形也感兴趣,正在考虑把票号收归国有,这将对大明财政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

      因此,在一系列事情没有确定之前,胡广便暂时决定按住这件事。

      他在下了定论之后,便扫视底下的武百官,大声问道:“朕最关心如何让国库充盈,卿等还有何人有良策,该不会就只有加派一途?”

      皇帝没有任何借口,说什么十万火急之事,简单直白地把话题就这么拉回来,一众臣子却没得话说。

      他们中有不少人又开始使眼色,或者摇头晃脑地向同伙发暗号,大多又想再提首辅之事。

      就在这时,一声咳嗽,一人从官前列走出,躬身奏道:“臣有本奏!”

      胡广闻声一看是温体仁,心想你这厮怎么现在才站出来,好歹做点什么,让我有提拔你的理由啊!

      不过当他看到温体仁一脸的疲惫,通红的眼睛,顿时想起他昨晚应该是没怎么休息,就在操心高应元那边的事情,不由得什么怨言都没了,声音变得柔和一些,不再是对其他臣子那么冷冰冰:“温卿有事尽管奏来!”

      武百官基本上都是人精,一听皇帝这声音,他们就知道皇帝对温体仁有好感,不由得很是意外。

      温体仁一躬身回应,而后大声奏道:“臣读史,偶有所得,并为之惊讶万分,现呈报于陛下。”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惊讶了。温体仁难道不是要说财税之策么,怎么扯到读史上面去了?

      胡广也有点好奇,不过他能肯定,温体仁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话题带远,因此有着足够的耐心,点点头示意温体仁继续。

      只听温体仁大声奏道:“宋史食货志记载:治平二年,内外入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八千四百五。是岁,诸路积一亿六千二十九万二千九十三,而京师不预焉。”

      “另宋曾巩曾子固有云:天下岁入,皇佑、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

      说到这里,温体仁向皇帝一躬身解释道:“宋之收入虽杂,且以贯石匹两累加之。可其朝廷收入,已是远大于我朝。”

      刚之前时,户部尚书毕自严已说过,朝廷一年收入才400万两不到。因此温体仁这一说,顿时便引起一片轰动。

      “啪啪”地静鞭声再次响起,好不容易才让骚动的武百官安静下来。

      温体仁此时已经是豁出去了,只听他又讲道:“我朝之疆域、人口远大于前宋,按理来说,盐、茶、酒三项用度,也理应远超于宋。可是”

      他说到这里,转头看向两边的武百官,大声接着道:“前宋在盐、茶、酒三项,收入达4752万贯。而我朝,呵呵,盐税只有250万两左右,茶税则更少,只有10余万两,其中云南17两,浙江约6两而已。酒呢,一点都没”

      顿时,武百官又炸了,按礼制,出列奏事前,要预先咳嗽一声,可有的官已经等不及咳嗽了,纷纷抢着出列。

      “臣要弹劾温体仁这贼,枉顾祖制”

      “臣亦要弹劾,不闻苛政猛于虎,温贼这是要”

      “”

      吵吵闹闹地,几乎都只能听个开头。

      温体仁没有畏惧,只是冷眼看着这些同僚。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么一说,绝对是把同僚都得罪了。

      这些事情,别人又何尝不知。但是,其他人都没胆子敢往这方面说。就说刚才户部尚书毕自严,他一开口就把各方面的赋税都否定了,说这不好,那不好,最终只定下加派一途。

      要是换了以前,温体仁也不敢捅这个马蜂窝。但眼下已不一样,自从他加入了那个莫名其妙的聊天群后,他就明白自己比同僚要多一张底牌。

      最关键的是,胡广给予了他高度信任,准备重用于他。而且,今日大朝议之始,皇帝更是多方面畅述了朝廷没钱所带来的后果,显示出了坚定的决心,一定要让国库充盈起来,才能让朝廷为百姓多做事。

      温体仁之前一直默默地站在那里没说话,就是在找机会一鸣惊人。当其他人都不合皇帝之意时,他当众讲出这些话,自然就能达到目的了。

      此时的他,已是铁了心,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胡广之前和他说过,一起中兴大明,青史留名。

      一如他所料,就算有群臣群起而攻之,皇帝却始终站在他这边。在“啪啪”地静鞭再次响起,场面好容易安静了点后,只见胡广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开了一上午的朝会,唯温卿所言深得朕心。其他人等,都向温卿学学,用心办差,多干实事才是正经!传旨!”

      说到这里,胡广很满意,当即大声宣布道:“着温体仁为少师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是为大明首辅。”

      说到这里,胡广看了下底下许多官员脸上露出的震惊之色,心中一声冷笑,抛出了更让人震惊的旨意:“另,内阁辅臣所缺名额,皆由温卿举荐给朕,能同心同德为朝廷理财,为百官,为大明百姓谋福祉,朕一律会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