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静鞭响起之后,在寒风呼啸声中,便到了群臣奏事的环节。
“咳咳!”
“咳咳!”
“……”
几乎同时间,文官队列中,响起好几处咳嗽声,随后就见到几个人几乎是一起出列。
这是大明朝的规矩,在奏事之前,一定要先咳嗽一声。
其中薛国观是内阁辅臣,站在队列的最前面。因此得以地理优势,不管后面,当即大声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皇帝抬头看去,发现御史队列中的几个人抢着发言,不由得稍微有点意外。不过薛国观这边,是昨晚就约好的,因此便点了点头道:“准奏!”
大清早的,又是大冬天,谁都不希望早朝持续时间太长,因此,一般来说,都没人愿意在这早朝上奏事,除非是要紧的事情。因此,不但崇祯皇帝有点意外今天竟然是有人抢着奏事,其他文武官员也都跟着有点诧异。一时之间,都看向出列的几个人。
后面的那几个御史看到薛国观出列,就只能无奈地先退回去了。在武将队列那边,当他们看清这几个御史的时候,有人就低声嘀咕道:“娘的,又收了谁的好处了!”
很显然,刚才出列的御史中,应该有人在这方面比较有名气。
寒风呼啸声中,就听薛国观大声奏道:“陛下,京畿之地的大明百姓,有幸躲过了满清【创建和谐家园】的肆虐,躲进了京师城内。可是,天子脚下,京师城内,他们却依旧没法活命!挨饿受冻,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冻死饿死。微臣以为,朝廷未尽全力,岂能让大明百姓冻死、饿死在京师城内!”
说到这里,他从袖子中取出一份奏章后,继续大声奏道:“微臣统计了京师难民之惨状,还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陈宝庭连忙过来从薛国观手中拿了奏章,转呈给崇祯皇帝。
其他官员听到他所奏这事,不由得都把目光转向顺天府尹,这是他的职责范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心中都是幸灾乐祸。好吧,被薛蛮子找到头上,麻烦大了!
不过顺天府尹并不慌乱,没等崇祯皇帝点名问事,就自己咳嗽一声,而后出列奏道:“陛下,薛阁老所奏属实,然则有一点不对!”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大了一分,底气十足地奏道:“臣是为百姓之父母官,发生如此事情,自当尽心尽力安置这些百姓。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所管辖之粮仓早已空置很久,此事早有上奏。只要户部能拨下粮食,臣自当保证绝不饿死一个百姓。”
听到这个话,户部尚书李待问便没法保持沉默了,连忙咳嗽一声跟着出列奏道:“陛下,我大明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流贼,还有满清【创建和谐家园】肆虐,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哪还有余粮!此事,微臣早有上奏!”
这些事情,其实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谁不知道国库空虚地能饿死老鼠!钱粮,多少年了都寅吃卯粮!就这,都不能满足朝廷正常用度,为此还开征了辽饷、剿饷,可还是不够用!
事实上,杨嗣昌为了解决钱粮问题,又已经向崇祯皇帝建议了加征练饷。
因此,由薛国观提出来的问题,其实是个无解地问题。看着这个人所共知的问题,重新被摆在了台面上,底下的文武官员,不少人都是看戏的心态,看皇帝怎么办?
其实,那些难民每天都死人,大家又不是瞎子,为什么不提?就是因为知道没法解决,如此,又何必站出来让皇上难堪,给自己在皇帝那边留不好的印象!薛蛮子不愧是薛蛮子,啥事都敢做!
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其实不用翻看奏章,他都知道,这些数据都是昨晚锦衣卫这边连夜送给薛国观的,他手头也有一份。但此时,他还是假意认真翻看了一遍,而后脸色沉重地看着底下臣子,大声说道:“人命关天,五千多条人命啊!诸卿可有良策?速速奏来!”
他这话音落了之后,广场上静悄悄地,刚才还迫不及待地咳嗽声,是一声都听不到了,唯有寒风吹得旗帜猎猎声响,不绝于耳。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便看向薛国观道:“薛卿既然提出了此事,想必有什么解决的法子,不要有顾忌,尽管奏来!”
众人一听,都转头看向薛国观。有一些人联想起薛国观平时的为人,比如说同为辅臣的杨嗣昌和方逢年,想起那日薛国观上奏解决钱粮之事的提议,顿时心中就一惊,感觉这薛蛮子又要出嗖主意了!
果然,薛国观听皇帝发出了信号,便立刻大声回奏道:“主忧臣辱,解君之忧,乃臣子本份。既然国库没有钱粮,则陛下可令这些百姓入京官家里帮佣,赚一口饭吃,有一处陋室避寒,如此可也!”
站他身边的辅臣方逢年一听,心中就暗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这个薛蛮子,真是不引起公愤不死心!
此时的他,非常害怕薛国观再加上一句,以内阁的名义来给文武百官派送难民。为了避免自己被薛国观拖累,方逢年立刻做出了反应,都不等皇帝说话,当即咳嗽一声,立刻出列奏道:“陛下,万万不可!”
其实和他想法一样的,还有杨嗣昌,他几乎和方逢年在同时,跟着出列奏道:“陛下,此法谬也!”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却不想,还有更多的咳嗽声响起,文武官员中,竟然接二连三地出列,全都反对此事。
对此,虽然有意料,可崇祯皇帝心底还是很失望,当即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就看着他们说理由。
“陛下,微臣俸禄有限,实在无法养活更多的人了!”
“陛下,前几个月的俸禄,朝廷都还没有发下,微臣都不知道这年该怎么过了,如今要是家中再多一张嘴,实在是要饿肚子了,有失体统啊!”
“……”
反正说来说去,都是在叫苦,甚至有向朝廷索要欠着的俸禄。呵呵,大明朝也是,穷得连官员的俸禄都是打折扣发放的,此时就被这些官员又给拿出来说事了。
薛国观一听,当即和他们据理力争了起来,指着他们,一个个说他们都是谎言欺君,能饿死他们就怪了!
最快更新 m.bookben.net
63 其心可诛
于是,薛国观一个人,被群起而攻之,早朝立马就乱了。
“啪啪啪……”
静鞭声马上响起,负责御前礼仪的御史也是厉声吆喝,就算这样,底下的吵闹声还是过了会才静了下来。
御座上,崇祯皇帝阴沉着脸,就和这天气一样,让人看了生寒。很显然,皇帝的心中非常不高兴!对此,观察到皇帝脸色的臣子,也都能理解。
亏了杨嗣昌素有才名,见此情况,灵机一动,立刻开口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诸多同僚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不是不想替君分忧,而是五千多百姓,实在是有点多了。请陛下明鉴!”
听到这话,不少人恍然大悟,好像刚才自己说得有点过了。皇上就算再处于深宫不知外面的事情,可不管怎么样,多少总有点数,当官的,再穷也没有穷到刚才叫苦的那个份上。要知道,大明朝的海瑞,几百年来,也就只出现了一个而已。
这么想着,他们一个个立刻附和杨嗣昌的话,都说五千多难民确实太多了,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他们家里也不富裕,如果一家一个的话,倒是勉强可以。但问题是,这么多百姓,总不能厚此薄彼,活了这个,死了那个吧?所以,京师难民这个事情,还是要统筹解决才行。只要皇上或者其他人能拿出解决剩余百姓的法子,他们肯定可以为君分忧。
崇祯皇帝始终不说话,就看着他们在表演。他心中,其实明白得很,一旦动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就立刻不分党派就联合了起来。哪怕这个损及的利益,只是一点点而已!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薛国观。
“陛下,京师中的王公勋贵不少,也可为君分忧!”薛国观当即心领神会,立刻又大声奏道。
听到这话,武将队列中站着的几个勋贵,如卫国公邓文明立刻出列诉苦说:“陛下,末将的俸禄,也已拖欠多月,府中人口又多,入不敷出,实难多加吃饭的嘴了。不过末将也不能见死不救,可领一人!”
文官武将的俸禄,出自户部;而王公勋贵的俸禄,则来自宫内。不管宫内宫外,其实都一个样,俸禄都有拖欠。此时,被他们找到了借口,拿出来封皇帝的嘴了。
毕竟这个理由,从官面上就是很合理的。你不发工资,我哪来的钱?至于说你们有外快,皇帝不能说这话啊!否则的话,敢情皇帝你纵容官员犯法?要不然,你就应该抓人,而不是之前不管不问。那要抓的话,有本事所有当官的,你都抓了!这显然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邓文明一说完,其他几个勋贵也纷纷出列,没有意外,纷纷附和邓文明。一如文官那边,领一个回府可以,多了不行!
如此一来,还是没有解决杨嗣昌所提出来的剩下那些百姓怎么办的问题?
于是,这个问题,就又僵着了。
崇祯皇帝见此,脸色有点不好看,不过还是忍着大声问道:“诸卿,可还有良策奏来?”
然而,这一次,犹如之前一样,变得非常安静,所有人都在听着风吹旗响声。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群臣低着头,或者看着脚下,或者互相用眼神沟通下,就是不说话。
崇祯皇帝见此,偏过头去,低声吩咐了陈宝庭一声,然后就见陈宝庭悄然离开了皇帝身边,从侧面离开了。
皇帝的动静,其实群臣都在关注着,看到有动静,他们不由得一个个都猜了起来,生怕皇帝要用出什么意料之外的手段。
御史杨枝起见了,眼珠子一转,稍微转头看了另外两人一眼,而后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他以为没人会开腔的,不由得多了点期待,便点点头道:“准奏!”
“陛下,这几日东厂缇骑四出,搅得民不安生。天启惨事,犹在眼前,不能不察啊!”杨枝起看起来是义正言辞地大声奏事,一脸担心的样子。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没想到这个御史竟然不是来解决难民的事情,反而弹劾起东厂来了。
其他官员听了,也是意外,不过意外之后,对于转移议题则一个个心中都是喜闻乐见。于是,就有人出列附和了。
“陛下,如今多事之秋,可不能任由厂卫横行,引得人心惶惶啊!”
“陛下,东厂缇骑四出,可是奉有陛下旨意?是何缘故,可否明旨!”
“……”
对于厂卫,文武百官有一种天然地对立,因此,一旦有事,都是群起而攻之!这是【创建和谐家园】问题,无关其他!甚至有的官员看到东厂提督曹化淳不在这里,就更是跳得欢。
不知不觉间,议题就这样被转移掉了。
绝大部分官员,要是能不往家里领一张吃饭的嘴,那自然是心里偷得乐了!
崇祯皇帝见此,便回答他们道:“满清【创建和谐家园】几次入关,都恰好是关内剿灭流贼的关键时候,使得朝廷大军疲于奔命,满清【创建和谐家园】不能对付,而流贼又得以喘息。这其中,诸卿说是何缘由?厂卫,就是在查这个,诸卿不用担忧!”
听到这话,大部分人都楞了下,没想到,之前打听出来的这个消息是真的。此时皇帝亲口所说,他们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而御史杨枝起却心中一声冷笑,当即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就算是凑巧也不奇怪!毕竟满清【创建和谐家园】每次入关,总会逼得朝廷军队被调来京师勤王!此等事情,怪不了别人,要怪,就只能怪边镇!”
此次满清军队入关,是从蓟辽总督吴阿衡的防守区域攻入。他说这话地意思,就是想说这其实是类似吴阿衡他们的责任。反正吴阿衡已经被满清【创建和谐家园】杀死了,也没人会反驳。
“对,微臣附议!”另外一名御史廖国遴也立刻出列奏道,“敢问陛下,危言耸听此事者,可是东厂所为?”
说到这里,他用斩钉截铁地语气断言道:“陛下,臣敢断定,提出此事者不怀好意,借口此事查探天下,试图让厂卫重新横行天下,重现天启年间的厂卫势力,其心可诛……”
听他说着这话,三个辅臣是知道这事其实就是崇祯皇帝本人所提,如今却要说提这事的人,其心可诛!
这么想着,他们都不由得看向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看他怎么个反应?
最快更新 m.bookben.net
64 只会扰民
说真的,崇祯皇帝要不是穿越而来,知道晋商就是满清【创建和谐家园】的内应的话,就算想到了有内应,也会被这御史给说迷糊了,从而重新怀疑自己的判断。
此时,他听着底下这些御史在侃侃而谈,一时之间,不由得有点感慨,原来的崇祯皇帝,估计就是这样被忽悠瘸的!
听着底下这些臣子的发言,崇祯皇帝一时没有把握,是他们真这么想呢,还是其在为晋商代言站台?
光靠想,也想不清楚,那就回头再仔细查查好了。当时自己之所以要抛出这个看法,不就是要打草惊蛇,看看有没有什么妖魔鬼怪蹦出来么!这么想着,他当即出言打断廖国遴的说话道:“此事,是朕所说!”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全场安静,廖国遴张大了嘴巴,一下傻在了那里。自己刚才好像说了不少话,攻击了皇帝了!
“罪臣心直口快,想到什么说什么,还请陛下恕罪!”廖国遴回过神来,立刻请罪道。
边上的杨枝起也跟着奏道:“陛下,臣等身为御史,自当有什么说什么,方不负陛下提拔之恩!”
得,两人一唱一和,首先就把自己说到了正义的一方。
“陛下,不知者不罪!”方逢年出列,说着公道话道,“他们事前,并不知道是陛下所言!”
杨嗣昌站在那里,皱着眉头想着,感觉也有点道理,就跟着奏道:“陛下,杨、廖两御史说得不无道理。关内一直在镇压流贼之乱。而满清【创建和谐家园】不管何时入关,都会迫使朝廷调兵勤王,从而会给流贼以喘息之机。此事,恐怕还真是凑巧也不一定。”
不止是他,包括其他臣子,纷纷出来附和,觉得这事是皇帝多虑了。
面对底下众多臣子的发言,崇祯皇帝的脸色并不好看,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果然,如今朝堂上的议事,还真是未必能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他们出自什么目的,都能说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听着听着,就听到了底下臣子所奏之事又渐渐地变了,就听他们在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等以为,该约束东厂,这缇骑四出,实在不是国朝好兆头!”
“对,恳请陛下约束东厂番子,还京师一个太平!”
“……”
听到此时,崇祯皇帝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些臣子不约而同地奏事反对,其实目的就是不想东厂番子活跃起来。对此,他心中一声冷笑,并不做声,等着曹化淳过来。
看到皇帝还是不开口,一直没有说话的刘美才御史忽然出列奏道:“陛下,臣听闻东厂番子马大勇在这几天往自个家搬了不少好东西。十之【创建和谐家园】,是又在执行皇命时候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了。这些番子,就喜欢仗着陛下之势欺人,臣建议彻查之!”
听到这话,立刻有臣子领悟过来。既然皇上一直不肯开口约束东厂番子,那就攻击东厂番子,那你皇上怕是不怕?法纪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