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崇祯盛世》-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由检自己也对自己的这个决定比较满意,让朝廷首辅亲自赈灾,即使是意思意思,但灾民也应该能够看到朝廷的改变吧?也应该能够体会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用心吧?

      朱由检看成基命没有什么意见,接着说第二点,“孙承宗来了吗?”

      一个六十多岁的文士将军出来,“孙承宗拜见皇上。”

      朱由检点点头,“对于抵御皇太极入关,孙承宗,你说说看吧。”

      孙承宗今日领教了皇帝的厉害,他没有想到这个少年天子,竟然是一个如此杀伐决断的皇帝!感觉出大明朝振兴有望,通过皇帝没有招揽内地官军长途跋涉赴京增援的事情,他也大致的摸到了一点皇帝的脉搏,是以,并没有什么吞吞吐吐,“皇上,西北边陲几万里,而守军只有三万多人,皇太极从西北叩关,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微臣建议,依托城池,节节抗击!”

      朱由检赞同道,“西北防务,就交给爱卿了!孙承宗挂兵部尚书衔!记住!京城不需要你来救援!你就给朕守住西北!让皇太极来的容易,走的不方便!用你手里的兵力,给予皇太极最大的不方便,是你的宗旨!不要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劫掠城池百姓。我们正面打不过他们,侧面骚扰,总是能够做到的!”

      孙承宗怔了怔,“皇上,但是,万一皇太极让他那十万军队围攻京师!微臣自当舍弃一切赶来救援啊!”

      朱由检笑了笑,“爱卿,你就这么一点人马!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京城的城墙牢固!而且,朕今天就要下旨,征用上万民夫,修建京师外城!京城的防务,由朕独立调配,你不用管了,记住!你要和皇太极拼命!最好是将你的三万人全部战死!你们是在西北战死,还是在京城战死,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三边鏖战,于我有利,如果是让皇太极围攻京师,围点打援的话,于敌有利!”

      孙承宗顿时热泪盈眶!诚然,他是阉党,给魏忠贤建生祠,他是前几名!但是满朝文武,有几个不是扒着魏忠贤的大腿?这个时代,要想为国家做事!是要费尽心机的!而且,孙承宗不贪,这点朱由检很清楚,孙承宗是军事天才,朱由检也同样清楚,无论孙承宗是不是阉党,朱由检都会重用他!唯才是举!这是朱由检在昨天刚刚重生的时候,就想通了的事情!

      “皇上!”孙承宗没有想到崇祯皇帝还是会如此的重用自己!当即跪下!嚎啕大哭!

      朱由检立刻板起脸来,“孙承宗,你不知道朕说过,任何人在朕面前哭,都是欺君之罪么?朕要看见自己的臣子都是开开心心的!哭解决不了问题!”

      孙承宗擦干净眼泪,“皇上,微臣自当奋死杀敌,以报效圣上的知遇之恩!只是皇上这步棋太过凶险!万一皇太极就是趁着京师兵力空虚,要跟皇上决一死战怎么办?”

      朱由检自信的站了起来!“那更好!朕就跟他决一死战!朕要看看这个皇太极敢不敢来打朕的京师!?只要能够守住京师一个月,你就调动蓟辽和内地的全部兵马!咱大明提前和建奴决战!朕相信,京城的一百五十万百姓,不会看着朕死!”

      孙承宗听着皇帝的调配分析,佩服的紧,虽然对于一个元帅来说,皇帝想到的,他早就能够想到,但是这些方略,听见年轻的皇帝自己亲口分析指派,真的是对皇帝惊若天人!仰望这御座玉阶上面的小皇帝,似乎分外高大!

      第0010章 纠纠大明共赴国难

      孙承宗还想再劝,朱由检下了定论,“他皇太极的命是命,朕的命也同样可以跟他一样!他可以亲自入关,朕就可以亲自领军防御!我们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认为大明国怎么怎么样的!这后金政权,我们可以不承认他们,却不能不重视他们!五十年建奴不灭,从小小的建州三卫,发展成为现在虎踞我大明北疆!本身就是我大明国的国耻!”

      朱由检的这番言论,满殿大臣都是吃了一惊!好在今天吃惊的事情太多!到没有跟刚刚炸了锅一般!却也引得百官一阵窃窃私语,都在揣测皇帝说这话的意图,是不是要改变朝廷的对外方略了?这可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

      孙承宗暗暗点头!大明到底出了明君了!如果刚刚听见皇帝的调度,还有些他年少轻狂的成分在的话,现在听皇帝将后金摆在这样的一个战略对手的高度上面!可见皇帝不是一时间的意气用事!

      朝廷中,至少表面上,所有人都是主战派!一方面是中华传统!前朝有秦桧,谁主和,都会被说成是大汉奸!另一方面是长期的自大造成的,总认为自己是朝廷,是正统!谁都不将北方建奴放在眼中!

      皇帝的这番言论,让众位大臣的思想都有些混乱!头脑都不自觉的开始高速运转着,不知道皇帝是主战,还是主和?

      朱由检当然清楚大家的心思!他鉴于自己的上一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心想着不如将自己的态度即时的告知百官!大声道,“诸位大臣,朕知道,你们可能在想,是不是我大明国要改变对后金的态度了!到底是主战还是主和?朕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咱大明对北方建奴,是永远主战!但是这场战争,不是简单就能够获胜的!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眼下的一切目标,就是固守国土,不要去想着怎么将后金一举踏平!因为那不现实!对待后金的战争,必然要经历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我们现在面临内忧外患,这就是战略防御阶段!只有平定了中原流寇!国泰民安,举国同心!我们才可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只有在战略相持阶段彻底的肃清了中原流寇!上下一心,我们才可以进入最后的战略反攻阶段!才有机会平定辽东,踏平建奴政权!”

      皇帝的话不长,但是这一段话的价值之大!分量之足!影响之远!都是惊天动地的!

      这些久经官场的大臣,当然能够分得清这话的分量!虽然大多数人对于皇帝将后金摆在这样重大的高度,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谁也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即使那些四朝老臣!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皇帝给整个国家下达这么明确的战略定位!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摆正自己的位置,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新皇帝的胸怀和眼光,也许超过了太祖皇帝了!

      “皇上的胸襟如同大海一般!皇上的功绩如同尧舜……”一个大臣跳出来歌功颂德!

      朱由检刚刚心情稍微好了一点,此时马上怒不可遏!“滚出朝廷!今后谁再当着朕的面拍马屁,一律以欺君之罪论处!”

      马上来了两个御林军,像是架着小鸡一般,将那个言官给架了起来!其他正打算拍马屁的大臣,暗道一声好悬啊!嘿嘿,幸好没有跟这傻~逼一样,急着跳出来,幸好没有当出头鸟!

      朱由检又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下面说第三件事情,由谁去督师辽东?去安抚山海关将士?大家议一议吧。”

      哪里还有人敢说话?孙承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他现在刚刚被皇帝指定为兵部尚书,这是自己的事情,不得不说话了,看那个余大成,似乎也不会开口,自己再不开口,等到皇帝问起来,更糟!“微臣斗胆推荐袁崇焕!他在边关多年,熟悉辽东防务。”

      重臣们一致保持沉默,大家都知道这个袁崇焕,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此时孙承宗提出重新启用袁崇焕,本来没有什么,但是皇帝没有将魏忠贤给整治,这就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

      朱由检也愣了一下,听说袁崇焕这个名字,让崇祯皇帝的心里,其实不舒服!朱由检曾经想过,这一世,是不是干脆避开这个牛逼大王算了!这个牛逼王,是有点能力,但绝对没有孙承宗的能力这么大!吹牛的水平,至少高过他真实本事,五倍有余!不仅让他袁崇焕博得了许多名声,更是使得自己这个皇帝被历史推上了一个自毁长城的罪名!

      朱由检还没有说什么,余大成也启奏:“皇上,袁崇焕人还在京师,现在在兵部等候空额,他提出五年可以平定辽东!”

      给魏忠贤修生祠,袁崇焕也是前几名,袁崇焕跟孙承宗这对师徒,原本是被自己放弃了孙承宗,启用了更加年轻的袁崇焕的!但是现在听余大成也将袁崇焕提了出来,这个人,看样子是避不开了!要怎么处置,也得给一个说法,不能当做没有听见!袁崇焕有本事,却没有他自己吹嘘的那般大!他打的胜仗,大都是守城得来的!属于一个吹牛厉害,但办事还算谨慎的人!

      这一世的朱由检不想用袁崇焕,最主要还是袁崇焕上一世杀毛文龙的事情,让朱由检耿耿于怀!杀了毛文龙,后金举国欢呼!毛文龙的战略作用可见一斑!有人说毛文龙是不服袁崇焕,有人说袁崇焕是为了粮饷不足,但是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擅【创建和谐家园】掉毛文龙,都是他最后杀袁崇焕的一个主要导火索!这样的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再次发生!良将难以驾驭,又远在大明的国土之外!即使有些出格的举动,朱由检都是可以忍受的!我皇帝没有说杀,你大臣杀大臣,你是什么东西啊?

      所以,孙承宗和余大成此时搬出袁崇焕,让崇祯皇帝陷入了沉思!

      皇上不说话,底下的大臣更不敢说话了,辽东督师,那是大明半壁江山啊!大明的精锐部队,有一大半都在辽东!这样的重任,皇帝犹豫不决,也是情理之中的。

      朱由检坐了下来,“袁崇焕的水平怎么样,先不去说,朕先说说他这个五年平定辽东的口号,这就已经有些欺君之罪的了!这样的口号,不是大臣应该提出来的,有误导群臣和百姓的作用!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提前下定论,这不是吹牛,又是什么?谁都会说大话!是不是谁的大话越大,谁的本领就越大?”

      皇帝的这话一出!孙承宗和余大成心中都叫苦不迭!这下是完蛋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他们也知道袁崇焕善于吹牛逼!谁知道新皇帝不爱这一套!两个人手心脚心全是汗!入冬的天气,竟然衣衫湿透!

      朱由检心平气和的分析道,“他这个方略当然有机会能够五年平定辽东,朕给你们说说他大概是怎么想的,当然,朕还没有找过他谈话!朕猜测,袁崇焕大概是想坚守练兵,寻机打个胜仗,然后以战谋和!逼迫后金谈判,通过谈判的方式,收复辽东!不过,朕要指出的是,即使你运气好,就算是你真的收复了辽东!但是后金不灭,你今天收复,人家明日就可以卷土重来!所以,一城一地的得失,对于我整个大明朝的战略,无关痛痒!我们的基本国策应该是,想着如何彻底剿灭后金政权~!”

      朱由检的话一出口,孙承宗大惊失色!皇帝揣测袁崇焕说的这话,怎么跟袁崇焕跟自己在密室中谈话的时候,说的一模一样啊?皇帝的锦衣卫不可能厉害到了这般地步吧?马上跪倒,“皇上,微臣有眼无珠!袁崇焕确实孟浪了!五年收复辽东的说法,大而无当!”

      余大成也吓得跪下请罪,他帮袁崇焕说话,一方面是顺着孙承宗说的,另一方面,袁崇焕走了他的门子!他收了人家的好处,这顺嘴的事情,没有想到也能够惹祸上身!

      袁崇焕不贪财,这点跟孙承宗很像,所以两个人是莫逆之交,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不贪财,不代表这些人不会收贿受贿的那一套!其实这个时期,整个明朝的官场已经【创建和谐家园】糜烂到了极点!无人不行贿,也无人不受贿!重生后的朱由检当然很清楚,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浪漫,有些理想主义的皇帝了!

      “都平身吧,朕没有怪你们!朕也没有怪这个袁崇焕,吹牛的人很多,他只是其中名气比较大的人!辽东督师这个位置,没有能力的人想去做!有能力的人怕去做,要不是孙督师年事已高!朕真的想让你重新为朕执掌辽东的!”朱由检诚恳道。

      孙承宗再次忍住泪水跪下,他也不清楚皇帝为什么这么的器重自己!就像是跟自己肝胆相照的朋友!那是因为崇祯多活了一次,他知道在崇祯七年,清军建国后,再犯中原,孙承宗竟然带着全家老小守着家乡的一座小城!清军鉴于孙承宗在大明的地位,破城后许给高爵厚禄,孙承宗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让两个清兵将他用白绫勒死了!

      “皇上啊!”孙承宗捂着脸跪下磕头。

      崇祯皇帝走下龙座,将孙承宗扶起,“老督师,起来吧,这样,让袁崇焕入宫,朕再跟他谈一谈吧。你尽快返回三边,这些事,你别操心了。”

      孙承宗点点头,“皇上,微臣确实是一片公心,袁崇焕虽然爱吹牛,但是他在守卫关宁锦防线的主帅人选上面,目前,是老臣能够在大明朝廷中想到的最佳人选了啊,请皇上不要看重老臣的推荐,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崇祯皇帝轻轻地抱住了孙承宗,在这一刻,他忽然有种跟自己爷爷相濡以沫的感情!皇家没有亲情!皇帝自然更是没有什么亲情!朱由检连自己那才差了五岁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从小到大都很少在一起,此时看见孙承宗的两鬓白发,有些没有忍住!

      孙承宗整个人呆住了,他没有想到皇帝会在这文华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抱着自己,只觉得怀中的皇帝,虽然是帝王,却有常人无法体会的孤独!他像是一根柱子般站着,不敢有丝毫的动作,皇帝这样的亲昵动作,亘古罕见!

      朱由检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强忍着泪水,“纠纠大明共赴国难!朕不给老督师什么尚方宝剑,朕给老督师一个拥抱,从今往后,孙承宗是帝师!朕有危难的时候,老督师可以调动全国兵马勤王护驾!但朕希望,最好永远不要有这样的调动!”

      孙承宗和满朝文武同时重复着皇帝的这句口号!这些大臣都是人精,皇帝的这句话,显然是事先设计过的,就是给大家用来传诵的!一起喊出了:“纠纠大明共赴国难!纠纠大明共赴国难!”

      大臣们虽然心不齐,声不大,但贵在人多,平时喊口号喊惯了的,训练有素啊!整个文华殿在颤抖,在振奋!这声音瞬间传遍了北疆的每一个角落!大明皇帝的黄金御座,有些明亮了起来。

      第0011章 改组东厂和锦衣卫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皇帝,顺带着让这个死气沉沉的朝廷也有些高效起来!

      皇帝拥抱完孙承宗,什么话都没有再说,昂首阔步而去!众大臣看着年轻的皇帝,迈着矫健的步伐,留给大家一个使人敬畏的背影,都感觉头顶似乎悬着一把恩威难测的利剑!

      大明朝的官饭,越来越不好吃了啊!不管是能臣,庸臣,干吏,酷吏,清官,贪官,大家都在想着一件事情,自己有没有什么【创建和谐家园】没有擦干净的事情?

      孙承宗回到了自己在北京城中的府邸,让人去将袁崇焕找来,袁崇焕寄宿在一个小客栈,还在等着重新被启用,重新执掌兵马呢!不好钱财的人,往往好女人,或者好名气!男人总得有点好,否则就废了!

      袁崇焕好的就是名,纵然谈不上沽名钓誉,喜爱哗众取宠是肯定的!等袁崇焕慌慌张张的来到恩师府邸,发现孙承宗正准备启程呢。

      袁崇焕拱手为礼,“恩师,听说朝廷让恩师担任兵部尚书衔,恭喜恩师了,您这是要出征了啊?”

      孙承宗跟皇帝虽然没有什么交流,却像是一对忘年交的朋友,又像是自己疼爱的小孙子一般,又像是自己的主人,他对崇祯皇帝的感情有些复杂。

      他此时再看自己曾经有些欣赏的袁崇焕,忽然觉得有些讨厌了起来,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想当然,爱哗众取宠,办事谨慎,嘴巴却能跑马!不过袁崇焕的优点还是多于缺点的,这也正是孙承宗并不后悔自己向皇帝举荐袁崇焕的原因,有袁崇焕在,他相信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关宁锦防线,依然足够防御后金建奴从山海关轻松的征伐中原腹地!毕竟绕道内蒙,大大加长了建奴的行军路线!同时,会大大拉长建奴军队的补给线,所以三边之地,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建奴南征的后勤基地!

      “袁崇焕,老夫只送你一句话,不要总是大大咧咧的,总是认为自己有多厉害,皇上是圣君!对圣君应该心存敬畏,否则会惹来惨淡收场!”说完便跨马纵缰,带着几个护卫,往北京城外而去。

      袁崇焕没头没脑的站在那里,暗道,神经病啊?找我来,就跟我说这么一句?我什么时候不敬畏皇帝了?没有皇帝,我哪里来的军权?皇帝找我,自然是要用我,放眼大明!有谁比我袁崇焕更适合出任辽东督师呢?能够服众的,才能不够,才能够了的,资历和声望又不够!别说一个十七岁的皇帝,就是他哥哥天启皇帝,死的时候也才22岁,天天做木工,做的大明天下都成了宦官的天下了,还有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更是亘古罕见!一帮黄毛崽子,要不是有我等边疆干吏,这大明早完了!

      这个天下,四十多岁的袁崇焕,表面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但天下人中,他唯独服了孙承宗,其他的,都不在他的眼中!

      “老爷,赶紧入宫面圣吧?”老家奴提醒袁崇焕。

      袁崇焕抖了抖长袍边上的灰,“不急,走,先回客栈看看戏,听听小曲,咱不愁,皇上愁着呢。”

      崇祯皇帝确实是愁,虽然在朝廷意气风发了一下,其实朝廷是什么局面,他比谁都清楚,而且喊口号的时候,大臣更像是一堆戏子,上百大臣,可能也就是几个人,是真心焦急,真心为他考虑的!还是那句话,他朱由检虽然是做着皇帝,但是整个国家,整个朝堂,他的影响力,也就是那么四十分之一吧!

      想着今天杀言官的事情,朱由检知道,这事只是一个开始,言官们不会就此罢手的!下一步的动作,很有可能是以沉默对抗的!言官要是都不理事了,那也是十分麻烦的事情!本来这个朝廷已经腐朽到了极点了,现在要是连唯一的监督机制都崩坏了的话,那他真的不敢想象,局面会往什么方面发展!

      “万岁爷,曹化淳和许显纯,等着觐见。”王承恩轻声道。

      朱由检的思绪被打断,回过神来,“嗯,让那个徐应元一起来,朕跟这三个人一起说,省的多费口舌!”

      “是!”王承恩肥胖的身体,轻巧的出了上书房,虽然,感觉皇上这两天变化很大,但他还是挺开心的,从以前时时刻刻为皇上捏把汗,到了现在只要做个帮皇上办事的人,不需要太花心思,倒也不错。以前是皇上无论做什么,他都需要提醒一下,现在是,皇上反过来提醒他。

      徐应元,曹化淳和许显纯三人跪在皇帝面前,朱由检只是看了三人一眼,便接着批改奏折。

      三人都纳闷,皇帝要消遣自己?叫他们来,又不说话,不知道要干什么,心中都是惴惴不安!却谁敢发出半点声音?

      朱由检将奏折合上,往后一靠,似看非看的看着三人,“徐应元,宫中的人手安置,现在怎么样了啊?”

      徐应元知道皇帝的意思,他猜测皇帝是想知道,还有没有魏忠贤和客巴巴的人了,“回皇上的话,宫中的太监首领和宫女首领,都已经换成了信王府的老人了,请万岁爷放心。”

      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你办事,朕放心!让你在大内做个总管太监,有些大材小用了!”

      皇帝的话,让徐应元欣喜若狂!曹化淳和许显纯则战战兢兢,他大材小用,那是要顶替我俩吗?

      “奴才跟着万岁爷十多年了,无论做什么,都愿意为万岁爷赴汤蹈火!”徐应元砰砰磕了两个响头。

      朱由检打断道,“你将大内总管的职务跟王承恩交接一下,朕有更重要的任务指派给你们!朕手头弹劾太监干政的奏折是铺天盖地!你们三个说说看,应该怎么办?”

      徐应元刚刚还是欣喜若狂,现在马上跟曹化淳和许显纯同样的心情去了!三个人愣住那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了?

      崇祯皇帝笑了笑,“你们不用紧张,君无戏言,朕说了要重用你们就会重用你们!朕是这么想的,东厂和锦衣卫分开管理,太过不方便,也不利于朕对你们的控制,朕想让东厂和锦衣卫合并在一起!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改个名字,这样也可以减小朝臣对你们的敌视!这个新的机构的总管,将会在你们三个人中间产生!曹化淳,你也把秉笔太监的职务交给王承恩吧,这段时间,你们三个就同心协力的将这事办好,当然,你们要精诚团结!千万不要窝里斗啊,你们都是朕要重用的人!朕对你们三个的能力,都很满意!至于大明新的机构,朕想吗,就叫统计处吧!统计处对各省的划分,和执事的人选,你们三个自己协商,在一个月之内,给朕一个答复。”

      三个人闻言大惊!能够当上如此高位,谁也不是傻子,皇帝的话,浅显易懂!用意也格外明显!皇帝不可能不用太监和锦衣卫,这点他们是相信的,因为帝王能够直接控制百官和百姓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他们!百官像牛,百姓像田地,皇帝要用牛耕种田地,必须用缰绳驾驭牛啊!这东厂和锦衣卫就像是皇帝的缰绳!所以,如果让三人相信皇帝会裁撤掉东厂和锦衣卫,他们不信。

      三个人都认为,皇上很有可能是通过让他们自相残杀,而重新对东厂和锦衣卫洗牌!但是,那合并后的机构的老大!那权势之大!可是无人再能够制约了啊!本身东厂和锦衣卫就是东厂管着锦衣卫,而锦衣卫同时能够反过来制约东厂的一种关系,这要是一合并!这大首领的位置,实在是太诱人了!谁不动心?

      三个人想说什么,却谁都不敢说什么,怔怔的跪在地上,头都低的要磕到地上了。

      朱由检嗯了一声,像是在自言自语,“怎么?你们三个有意见吗?朕好说话的,有什么想法,现在一起提出来,朕之所以同时召见你们,就是给你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公平,公开,公正,是朕的原则!”

      三个人跪在地上,不自觉的互相看了一眼,谁也还是不敢说什么,大家都越来越摸不清皇上的脉搏了!大家都是听从魏公公的!现在您把魏公公软禁起来,又让我们三个这样内斗!到底要干什么啊?三个人是既向往这滔天的权势,又担心害怕!

      朱由检接着道,“这选拔各省执事的事情,一定要慎重,这关系到祖宗的江山社稷呢!你们互相监督,对太监和锦衣卫的过往言行,功过都要公正的互相监督!绝对不允许无中生有!必须要,实事求是,务必使每一个老东厂和老锦衣卫的旧部,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对了,朕给你们提个醒,朕这次的合并,不是要削弱你们,所以你们千万的不要自相残杀啊!谁要是自己人杀自己人,被朕知道了,要重重的治罪!好了,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都下去办差去吧。”

      徐应元,曹化淳和许显纯,三人懵懵懂懂的给皇上谢了恩,又懵懵懂懂的出了上书房,只觉得背上都湿透了!大冷天的,都打了一个寒战!

      “皇上三言两语就将我们的职务都解除了!这是不是就是要对我们动手?”徐应元在三人中资格最老!首先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曹化淳皱了皱眉,“有点像,又有点不像!如果皇上要动手,留着魏公公和客巴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啊?况且,这次合并改组的事情,他也只是交给了我们三个,并没有让王承恩参合进来啊?而且,要说想铲除咱们的话,也不像,没有听皇上说吗?合并的过程中,不允许自相残杀,否则,要重重的治罪啊!不过,我老曹是没有资格跟二位大人争的!咱家资历浅,能力也不够啊。”

      许显纯摆摆手,“哎,那我更没有资格去跟二位争了,一切都靠二位大人栽培!锦衣卫还不一直都是被东厂攥着手心里面的吗?谁当了权,还不都是原先管着东厂的曹公公更占优势,估计皇上是怕不够公平,不想让咱三人中的哪一家独大!到时候,很可能一个正首领,两个副首领。”

      徐应元哼了一声,心说装的都真像!却没有说什么,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怎么铲除两个人的势力了!

      许显纯和曹化淳看徐应元这幅神态,也警觉起来,许显纯阴测测的一笑,“我看那,这统计处首领,非徐公公莫属!”

      徐应元苦笑一下,“我是在想,皇上今日杀了几个言官,咱东厂和锦衣卫,向来和言官们势同水火!但是,如果皇上真的废了言官议政的话,却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是好事!”

      许显纯愣了愣,“没有人再罗里吧嗦的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曹化淳似乎也领会到了什么,长长的叹口气,“是啊,这个皇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了!他的想法太多,谁都不清楚他脑子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三个人合计了一阵,都相信了皇帝可能是为了加强君主对东厂和锦衣卫的控制!对东厂和锦衣卫重新洗牌!但是,三人心中同时起了杀机!不管皇上的用意怎么样,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削弱对手的机会啊!谁获得了这个统计处的首领位置,那比原先的魏忠贤还要牛逼一百倍!

      而且,这一合并,可能到最后,连皇帝都控制不了啊!东厂和锦衣卫,成立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有着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现在皇帝将两个独立的单位重新并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后果,谁都想不到!

      第0012章 跟皇帝讨价还价

      朱由检不知不觉的创造了一个记录,他自己都不清楚!

      袁崇焕像是一条等着吃肉的狗一般的跪在皇帝的面前,那谦卑之色,任凭谁也看不出此人敢刚一上任,就斩杀边疆大臣!如果说毛文龙跋扈,那么敢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擅杀毛文龙的袁崇焕,应该更加跋扈!看着这个谦卑的袁崇焕,朱由检怎么看也不像是他日后所知道的袁崇焕啊!看外表,其实是最不准确的事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