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崇祯十七年秋》-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架架云梯被架起,又被掀翻,无数叛军从上跌落,活活摔死,不时有云梯被焚毁,不时有鸟统炸膛,不时有受伤的叛军到地,而后又被后面涌上的叛军所淹没,践踏致死。

        城头上倒下的火油,砸下的滚石檑木,使得城下叛军血肉飞溅,一时间惨叫声,喊杀声,兵器碰击声,充肃天地。

        不得不说,今日攻城的左部叛军十分精锐,在如此惨烈的战况下,依然蚂附抢城。

        在付出近数千人伤亡后,终于有左军开始登上城墙。

        不过守城明军近十万,其中精锐两三万,左军想要破城却不会那么简单,城墙上黄得功见此,连忙从城内调一队长【创建和谐家园】上城助战。

        不多时,刚刚登城的左部叛军,又被城上明军全部挑了下来。

        见此,小山上的左梦庚眉头一皱,而后手中令旗一挥,山上鼓点和号角声再次有节奏响起。

        闻声,左部前军中立马又分出十个步军方阵,带着一批云梯,撞车,猛然向池州城冲去,随着生力军的加入,攻城的战斗更加激烈。

      第37章 寻时机,力挽狂澜

        几十万人的大战,满山遍野的叛军扑向池州城,让王彦看得热血沸腾。

        左梦庚再次派出万余人马攻城,但王彦看来,叛军想要攻破池州,仅凭这样的添油战法,显然不成。

        大炮还在轰击,不少城城墙已经被砸出不小的缺口,但一切都还在池州守军的承受范围之内。

        随着生力军的加入,叛军再次蚁附登城,使得城上战斗便得更加惨烈,黄得功只得从其他两面战斗不太激烈的城墙上调兵支援,重新稳住了城防。

        池州城犹如海岸边坚挺的巨石,任凭叛军如何冲击,始终巍然不动,固若金汤。

        开战将近一个时辰,左军已经丢下近万尸体,正面强攻让左军损失惨重,小山上的左梦庚不得不改变策略。

        这时王彦只看得小山上令旗挥舞,鼓声大作,进功池州南、东两面的十万叛军,加大了攻击力度,无数士卒带着云梯和撞成车,向城墙推进。

        在长江上游弋的叛军战船,也在这时炮击池州的北面城墙,一搜搜兵船在江上穿梭,不知藏有多少兵马。

        正面强攻不成,叛军凭借兵力的优势,改成四面围攻,虚虚实实,每一面的兵力都不可小窥,使得城上压力大增。

        战事的发展,使得黄得功无法在从其他城门抽调兵马,原本从容应对叛军攻击的西城守军,不由得慢慢陷入苦战。

        大战进行到两个时辰时,左军伤亡已经接近两万人,而守军也被拼掉一万余众,双方陷入焦灼之态。

        王彦目视着整个战场,他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双方士卒都已经十分疲惫,剩下的就只有全凭,谁的意志更为坚定。

        相比于守城的明军,王彦相信承受巨大伤亡的叛军必然会先行崩溃,从而败下阵来,忠义营也正好在那时顺势掩杀,使之不能从容退却。

        王彦以为战局将不会在有任何改变之时,一阵巨大的声响,却突然传来。

        “轰隆隆~”

        那声音惊天动地,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王彦闻之,心神一震,不由得有些惊恐的寻声望去,只见西面的一段城墙,忽然被满天尘土掩盖,却是叛军的红衣大炮,轰塌了一段将近六丈宽的城墙。

        坍塌的城墙,瞬间压死大片的叛军和守城的明军,惨叫哀嚎之声,响彻天地,原本坚实的城防,瞬间就漏出一个致命的破绽。

        城楼上的黄得功见此,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杀啊!”

        “城破啦!跟我杀啊!”

        整个战场被那巨大的声响,震得为之一愣,但当众人反应过来后,立马便迎来攻城叛军的巨大欢呼,大队的叛军随着将领,双眼血红的往缺口涌去。

        叛军原本因为时间的消磨,以及巨大伤亡,而慢慢低迷的士气,瞬间恢复,一个个欢呼着,呐喊着向明军攻来。

        见此,只闻得“噌!”的一声响,黄得功一把拔出腰间宝剑,急声大呼道:“亲卫营,随本候下城,堵住缺口,将叛贼打出去。”

        突然出现的缺口,让城上守军士气大泄千里,黄得功知道若让叛军入城,守军定然崩溃,因而当机立断,亲自操刀上阵,领着手下一千亲兵,下了城楼,直奔缺口而去。

        “叮叮当当!”一阵兵器交击声响起,黄得功领着亲卫,便与涌来的叛军撞击在一起。

        血肉飞溅,两军在紧有六丈宽的缺口处杀做一团,如此狭窄的区域内,双方挤下了数千人马,几乎每一刀,每一枪都能带走一条性命。

        王彦看着城墙被轰塌,叛军涌向缺口,心里顿时大急,一旁的王威等人亦是如此,“完了,城要破了,将军杀出去吧!”

        王彦也知道,如果不能堵住缺口,池州必破,但他知道就算这时带着忠义营冲出去,也无法影响战局,他眯着眼注视着缺口,见一队明军与叛军撞在一起,咬牙道:“再等等,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王威等人闻之,只得焦急的注视着战场,期望明军能将缺口的叛军挡下来。

        小山上,左梦庚看到城墙崩塌,心里顿时大喜,四面围攻依然无法破城的郁闷,在这一刻一扫而空,他抽出千里镜,眺望缺口,见无数左军杀向缺口,不过却被一支精锐明军挡住。

        “传令全军,给本帅冲杀过去,一举破城!”连日攻打,好不容易得了现在的机会,若大军退下,缺口必然被守军修复,左梦庚绝不能坐失良机,终于动用了两万精兵,全部压上。“破城后,纵兵十日!”

        鼓点指挥着叛军大军,像洪水般,决堤而出,汹涌的向缺口处扑去。

        黄得功在亲卫的护卫下,同叛军血战,刚刚稳住阵型不久,一股新加入的叛军又将他的部下冲的七零八落。

        左军在西门投入的兵力一下达到近十万之众,随着两万养精蓄锐的叛军精锐冲入战场,早已激战近两个时辰的明军,顿时被杀得节节败退。

        “侯爷!这里太危险了,速速随末将退下去吧!”黄得功老当益壮,挥刀乱战,但毕竟上了年纪,无法与悍卒争锋,不时被逼的险象环生,亲卫们见此,提心吊胆,连忙架着他就往后面退去。

        “此一战关乎生死,若败,我无颜再见陛下!今退是死,战则有一线生机!”黄得功挣脱亲兵,把战刀插在地上,须发飞扬,大声呼道:“本候就站着这里,哪也不去!就在尔等身后,若军士退过此线者,我先杀之,再与左贼死战。”

        “死战!”

        “死战不退!”

        士卒们看着自家侯爷,战在第一线督战,将军都不惜死,那士卒如何敢不用命,顿时便怒吼着向叛军杀去。

        岌岌可危的防守,在众多守军的拼死一战下,勉强支撑下来,可随着叛军的生力军不断涌向缺口,能支持多久,便只有天知道了。

        黄得功站在众军之后,看着不断倒下的守军,看着一点点向前推进的叛军,心里不由得大急,可他手中却没可以抽调的力量,“难道真的要被左梦庚一小儿击败,我心不甘啊!”

        “杀啊!冲啊!”

        就在黄得功焦急之时,王彦却等来了他一直苦寻得时机。

        这时叛军全线压上,中军只剩四五百步卒和一千多骑兵,正是直捣黄龙的最佳时机。

        无论是左梦庚还是黄得功都没想到,池州几里外的小山后面,会藏着一支两千余人的精兵。

        池州城外没有大山,藏不了多少兵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左梦庚才疏于防备。

        他中军若有万人,自然不惧小股兵马偷袭,可如今他将主力全部压向池州,身边只剩下一千多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黄得功听到城外马蹄铮铮,便见一支一千余人的骑兵突然从池州之南的一座小山后杀出,后面则是同样一千多人都步军,紧随其后,向左梦庚的帅旗奔去。

        看着在烈烈风中奔跑的士卒,随风飘起的营旗,黄得功心里顿时一阵狂喜。“忠义营!武德将军王!此天降神兵,助吾大破左贼也!”

        王彦带着一千骑兵纵马驰骋,飞快越过左军炮阵,掀翻数百炮军,不做丝毫停留的往半里外的小山冲去。

        左梦庚前一刻还沉浸在即将大胜的喜悦中,后一刻便见一支军队像他冲来,脸上的表情顿时便扭曲起来。

        看着骑兵如旋风一般越过炮阵,看着那旗帜上书的“德武将军王”,左梦庚心里不禁暴怒,这时哪里来的一支人马,使他功亏一篑!

        面对杀来的骑兵,左梦庚心里一阵盘算,攻城的左军已经取得绝对的优势,大军战做一团,抽调人马回援,不仅优势尽失,还可能引发左军的混乱,当下他便只得期望身边的骑兵和步卒能够挡住冲来敌军,力王狂澜。

        面对杀来的忠义营,左梦庚身边的五百步卒,连忙结阵将主帅与诸多左军将领围在中间,可这样的阵势,落在左梦庚眼中,却怎么看怎么单薄,不能给他多少安全之感。

        随着王彦的骑兵接近,小坡上的左军骑兵挥舞着战刀,从高处冲下来迎击王彦。

        左军骑兵借着地利,以高冲下,速度极快,但王彦却并不准备和左军骑兵对冲。

        他们先抛射一阵箭雨,射翻对方几十人,而后在两军快要撞上的一瞬间,王彦大声命令道:“散开,绕过去!”

        左梦庚紧张的看着两队骑兵的对决,却没想到王彦的骑兵突然分成两队,一队跟着王彦,一队跟着李泰祯,直接避开左部骑兵的锋芒。

        这时左军骑兵再要转向已经来不及,只得从两队骑兵中间穿过,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冲过来的瞬间,迎面就打来一排鸟铳,顿时又被翻数十骑。

        原来紧随着王彦的骑兵,王威带着一千步军兄弟,已经冲来了过来,面对从忠义营两队骑兵之间冲过来的左部骑兵,步军的兄弟立马便一阵排枪打去。

      第38章 斩帅旗,左部溃败

        左军骑兵凭借地利,占据于小坡之上,猛然冲下,速度奇快。

        左梦庚原本想凭借这一优势,得到的强大的骑兵冲击力,击垮迎面杀来的忠义营骑兵,可谁想王彦跟本不与他争锋,直接绕开。

        左军的骑兵从高处冲下,根本无法减速,在从王彦和李泰祯率领的两队骑兵之间穿过之后,迎面便撞上了赶上来的忠义营步军,顿时便在鸟统声中倒下数十骑。

        左军的骑兵千户冲在最前面,可他侥幸的在第一轮排枪下活了下来,但他整个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忠义营中的第一排鸟统手已经退下,第二排鸟统手抬枪上前。

        看着那燃烧着,闪烁着火星的火绳,左军的骑兵千户顿时一阵胆寒,此时他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冒着排枪的轰击猛冲过去,击溃眼前的步军,要么赶紧转向,调转马头,绕开步军。

        两个选择,都有一定风险。

        直接冲击,万一不能击垮忠义营的步军,反被缠住,那他再想重整阵形去救中军时,可能左梦庚已经被王彦的骑兵击溃。

        如果选择转向,那在转向的过程中,整个骑兵将等于横向着摆在步军火统之前,任其轰击,若是死伤惨重,剩下的骑兵同样无法对抗王彦的忠义营骑兵。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左军骑兵从高坡上冲下,速度奇快无比,那千户心中一犹豫,左军骑兵再想转向,却已来不及。

        骑兵千户见此,心里一阵后悔,只得咬牙向步军猛冲过去。

        “砰~砰~砰~”

        火统声再次响起,那骑兵千户没了上次的好运,顿时便被打成了筛子。第二轮排枪又打死了数十名左军骑兵。

        第二队退,第三队上!

        “砰~砰~砰~”

        又是一片弹幕迎面打来,再次收走数十名骑。

        左军还未与忠义营接战,便损失了将二三百名骑兵。

        付出近三成的伤亡后,他们终于冲到忠义营的步军之前,但迎接他们的却不是胜利,而是一杆杆锋利的长枪。

        在王威的指挥下,忠义营的步卒,围成圆阵,长【创建和谐家园】握住长枪蹲着,枪杆斜插在地上,将鸟统手围在中间,使得左军的骑兵根本无从下手。

        在遥远的西方,多年后一位伟大的皇帝,就是因为手中的数万轻骑兵,丧失在这种阵型之下,从而致使一场关键的战役失败,最后被赶下皇位,流放在荒岛之上。

        如果左军骑兵是人马皆披坚甲的重骑,那定然将王威的步阵撞得稀烂,只可惜他们皆是轻甲,根本无法撞破枪林,手中战刀又够不到阵内的步卒,顿时便成了鸟统手的活靶子。

        千户被打死,剩下的骑兵又冲不破步阵。

        在不断响起的统声中,瞬间又被带走数十条性命,剩下的左部骑兵顿时崩溃,他们慌忙的退出攻击,在一片铳声中,再次丢下近百尸体,往小山退去。

        小山坡上的左梦庚看着冲下山去的骑兵,片刻间就折了一半,早已吓得脸色煞白。

        这时王彦的骑兵已经冲到山下,左梦庚的亲卫多是刀盾手,没有多少弓手和统手进行压制。

        好在骑兵爬坡不行,等到与左军步军撞在一起,也失去了冲击的能力,但王彦的人数优势摆在那里,左梦庚的五百亲卫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寄以厚望的骑兵被杀败,忠义营的步卒也将很快爬上山来,左梦庚再也顾不得是否造成大军混乱,急忙下令调中军回援。

        战鼓声和号角声响起,攻城的左军顿时一滞,还没加入多久的两万精锐又缓缓退了下来,往回跑着向小山杀去。

        左军士气不禁为之一泄,看着发身在身后的战斗,他们心中开始担心起来,不过帅旗还在,金声未起,左军士兵便只得继续攻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3: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