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了,都别再争了。我们谁都知道我们学生兵的好处,可我们总不能把所有学生兵全部给拉进部队里来吧,工厂也需要这些学生们研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武器装备出来。”两人在石继平的干预下没有再次地争执。
“问题算是找到了。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石继平将皮球踢给面前地老兄弟。破了沉寂地僵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和我一起进军队地兄弟和我上两周提过,现在他们那边的海军还有空军现在也是加紧着训练,但是他们那边比我们这些陆军们要来得舒服点,去地都是我们西南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预备役兵,训练还有学习方面都比我们强了不少,我认为面对目前的这些新兵,单纯的用着以前的手段方法起不到之前的训练效果。”
“哦?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没有什么好方法,第一军和第五军还有其它的一些部队整编成为第一集团军。虽然现在还在磨合试炼当中。但是我相信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集团军的规模战斗力;而第二军和第七军还有其它辅助师、旅、团也在整合成为第三集团军,现在他们正在西北经受着实战的考验和检验。相信用不了多久第三集团军也能形成足够的战斗力。而看我们第六军和第三、四军的整合……我有些担心啊……”
“担心什么?你还没回答什么好方法呢……”
“我担心我们第六军经过整编后的第二集团军的战斗力是三个主战集团军中最差的。你看第一集团军,核心的原第五军的兄弟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兵源配置。六成以上的新兵都是我们西南培养出来的预备役学生兵,训练起来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拖……延长我们训练和磨合的时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训练这些新兵和技术兵种。”
“恩,我同意,如果这么草率地将这些新兵送到战场上,他们死的是最快的,而且还有,这些新兵很有可能会拖累死我们这些老兵。”黄毛这次赞成了陈开聪的建议,老兄弟就是老兄弟,平时只是吵吵嘴,但是原则问题和只要是正确的还是认同的。
“但是就我们这些小兵小少尉,向上申请合适吗?人微言轻啊……”
“不管它,上面批不批是一回是,但是我们干不干又是一回事。”
“恩,好吧,等会我就写详细的书面报告和准备材料。”石继平见意见统一后应承着。
“不过不管上面批不批。我们现在还是要想出怎么样解决目前这些新兵们心理的障碍问题。我这有个主意。”绰号姑娘的洪阿根虽然说话很少,而且大块的个头和木讷的表情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傻大个上,但是只有这些老兄弟们知道,洪阿根内心真地有和女人一样细密的心思,很多时候他的主意和建议都是非常可行的。
“快说,每次你都有好主意的。”
“我看要解决这些新兵对新装备的障碍,首先要让他们去了解这些装备。”
“了解???新兵学习手册上不是有过这样的课程了吗?”黄毛歪着个头,不解地看着洪阿根。
“那只是水过鸭背的介绍,你以为这些新兵们能有我们西南这么高的素质教育啊!!小学生都知道和在参观中见过最原始地那些傻大笨粗的装甲车。”陈开聪及时地做着小小地报复。
“这倒是。姑娘你继续说。”
“我们不光是要让战士们认识这些武器装备,还要让他们了解它,熟悉它。就象新兵们了解熟悉手中的枪一样。我建议暂时先放缓这些训练,让战士们到负责维修的后勤营去,了解这些铁疙瘩的构成和工作方式,让战士们比较直观地去了解和体会这些装备……”
“好主意。就是让这些新战士们知道,这些铁家伙们其实并不是什么怪物,而是科学文明进步和工业机械的产物。分解出来无外乎是一堆钢铁零件,从而打消新兵们地畏惧心理……”黄毛也不笨,一听就找到了困扰自己和这些新兵的问题关键。因为西南的学生都经受过长时间地系统教育,对这些钢铁产物不会有着畏惧和好奇心理,因此他们在接受能力上要比这些外面来的新兵要强很多。
“我还没说完呢,在训练上先不要让他们直接上装甲车,而是找些纸皮木板先做个同等大小的模拟品,让战士们先在这种模拟环境下熟练动作,这样也不容易受伤,不过这笔经费……”
“经费我来申请,实在不行我自己掏钱买!!”石继平立即肯定了这种模拟训练地好处。
“没必要。我看我们可以自力更生。这些易损品我们可以让战士们多出主意,找到最好的消耗品来进行训练。”陈开聪也在一起出谋划策。
“那好。这件事就这么办,虽然我们是向上申请延长训练时间。但是我们不能光等,自己也要想办法尽快缩减训练时间,尽快赶上磨合进度形成战斗力。”
同样的事情也在其他部队中发生着。因为这次的大征兵所征召的士兵很多都是其他省份逃难过来的低文化素质士兵,这些士兵在训练上都多少拖延了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不过这也是段国学和其他军队高层主官所预见的情况。
西南的军队不可能一直使用自己经过六至十二年系统培训教育出来地学生做今后战争地主力,这样会不仅制约着西南的工业化进程,也使得大量地青壮适龄青年被军队置之于门外。这样会严重制约着西南军事力量的发展,西南经过湖南战役后拥有着三十五万左右地陆军兵力,不过这些数字并不是直观的战斗力,因为这个数字里面还包括着二级戍卫部队,还有将近十万人的辅助兵力。西南的军队由于一直走着科技建军的路子,辅助兵力在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向国内的其他势力和日本陆军,单纯的作战部队就占了85以上甚至是更多,而西南则是象坦克装甲车操纵驾驶员,辎重卡车驾驶员、后勤保障维修兵、舟桥兵、工程兵、电子通讯兵、医护兵等这些非一线步兵战斗人员占的比重较多,达到了40左右,所以西南需要适当地提高一线步兵兵力来扩充部队。
因此这一次征兵的主体对象就是这些低文化素质的青年入伍当兵,适当地分配到各级单位中去,特别是一线主力战斗部队中去。而此次征兵中所征召的西南自培养学生兵源则被安排置于各种需要文化知识的兵种中去,例如空军、海军,而陆军则是分配到机械装甲兵、炮兵、舟桥兵、工程兵这些技术性兵种岗位上去。
现在西南一口气征召了十多万名士兵,这样的扩编和分配虽然减缓了陆军战斗力的形成速度,但也大大缓解了西南兵力不足的局面,在经过将近一年的训练后,这些士兵多少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而且由于现在面对的对手是国内的各方军阀势力还有日本陆军,这样小步快跑的整编也是有着足够的时间来慢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而在西南高层的计划中,将这些新兵融合进原有的部队,并整编现有部队组建三个一线主战集团军形成初步的战斗力后,训练这些军队的实战能力也就成为了新的训练内容。西南的高级军事主官们早就已经开始谋划着对周边附近领地上的各种其他势力慢慢地渗透和消灭蚕食着对方的军队。
进攻西北不仅是地盘扩张的需要,同时也是一次大练兵和大磨合的机会。为的就是演练集团军在战斗中的实战能力。
在这次大磨合之后,在这些新兵融合进老部队,成为合格的老兵时,西南会有一次更大规模的征兵,征兵数量高达二十万人以上,而这个比例也是刚刚符合7:4的新老士兵比例,这样不仅能最快地带动新兵的成长,同时也不会使得过多的新兵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段国学深知留给西南的时间不多了,西南需要更快的进入到最后备战的阶段,磨练出更多的主战部队和演练出适合西南自己的战争模式出来,因为二战的脚步离自己,离西南、离中国、离亚洲、离这个世界,都不远了。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弹一星
更新时间:2009-8-8 17:18:16 本章字数:5155
中国四川南部,在西南再建重工业基地的攀枝花工业区以北,有一个叫西昌的镇,西昌镇虽小,但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一直以来制约西昌发展的很大因素就是人口,由于四川山区修路的难度还有成本都太大,因此西昌也一直得不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局面随着西南入主四川后,全力开发攀枝花重工业区的建设工程的开展,西昌这个小镇也开始得到了一些额外的关注。
从32年起,就有三千多人进入到西昌开始修路铺路,很多本地人还有原住的彝人都很惊讶,因为这三千多人修建的道路是那么的宽大,那么的结实,在外面还是黑色的柏油道路而这里居然修建的是水泥马路。道路两旁的山体山石全部被清查过,有坠落危险的一律提前炸碎清除或者是加固。从山体挖出来的道路侧壁上的山体坡度全部被减小、减缓,还要在被破坏【创建和谐家园】出的地表上采用井状砖或者是黄岗岩石封堵加固,一切都让人那么的好奇。
这条高标准的公路通向的是西昌60多公里外的一个神秘基地,这个基地和公路同时兴建,只是在道路未通前做的更多的是测绘、土质检测等这些前期工作,而当第一期初级公路在十几辆回转挖掘机还有推土机的开动下形成后不久。三百多辆卡车满载着各种建设物资沿着公路驶进这个神秘地基地。车队规模之庞大让所有本地人感到吃惊,虽然这些车队往往都是在夜晚才进行运输,而且本地人也都被告知夜晚尽量不要外出,可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这么庞大的车队在行驶时所产生的震动。
随着进驻这一带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消息也在被各种小道传出来,那里面正在进行着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这个工程不同于攀枝花的工厂,那里面的建筑物更大、更高,几十米高的铁架子,还有铁架子下那深深的流线凹槽,巨大的铁锅向着天空中展望着。各种各样一些里面地信息都透露出这个神秘基地地不寻常性。
这上万人的进驻使得西昌一下子便热闹起来。虽然这些人总是神神秘秘的,但总要吃喝拉撒的吧,大量的人口进驻使得这一带的山民还有彝人都感受到了好处,只要不接近那一地区,负责驻守在那里警卫的兵其实是很好讲话相处的。而且由于公路、铁路的建设,连带建设起了大量地学校还有医院、供销社等周边生活设施,使得更多的人走出深山走向富裕。
终于有一天,那个神秘的地方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夜晚,一阵持续雷鸣般的巨响。很多人发现从那里飞出了一条巨大地火焰,这条火焰直向深邃的夜空中射去,一直到让人无法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中寻找到它的身影。
而今天,在西昌新火车站建立起来不久后,一列火车匀速驶来。但它并没有停留,而是径自继续驶过车站,有些人注意到,这列火车拖拽着车皮上的物体是用着厚厚的帆布蒙裹着粗大的圆柱体,而火车行驶的轨道是一条通向那个神秘基地的专用铁轨。
“很晴朗地天空,很舒适地气候,每次来这我都喜欢看这里的天空。”段国学看着头顶上地洁净蓝天。
“是啊,老段,这天就象刚刚清洗过一样。纤尘不染。为什么这里就让人这么舒服呢?”许悦妍站在段国学的身边同样惊喜地看着蓝天。
“刘培俊,你给解释一下。”段国学没有直接去回答女孩地问题。而是接过一份报告审阅,将这个提问人交给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你好。许小姐,我是西昌火箭发射中心的负责人刘培俊,很高兴你和总指挥前来这里观看火箭发射。我先来解释一下这里的特殊环境。”
首先西昌首先是海拔高、纬度低。平均海拔1500米。纬度北纬28度。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转。利用离心力原理。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就可以充份利用地球地自转离心力。还可以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地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地有效载荷。同时还能够满足将来发射大、小倾角卫星地要求。还有利于卫星和火箭部件地回收。
其次是地形隐蔽。西昌地处大凉山腹地。四周云雾弥漫崇山峻岭也是天然地屏障。可以阻挡很多外界探索地目光和脚步。
至于为什么这里气候很舒适。这是因为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它地气候丝毫不逊色于四季如春地昆明。这里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而且这里雨季旱季两季分明。每年只有6月至九月为雨季。其余月份均为旱季。晴天多达320天左右。几乎没有雾日。每个初到这里地人都会惊讶这里天空地晴朗和洁净。这样地天空也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火箭卫星每年地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地时间。
还有一个是这里水资源丰富。由于火箭使用地是液氢和液氧推进剂。因此也能满足发射中心大量地用水。
ÁõÅà¿¡Ò»ÌõÌõµØÏò×ÅÐíÔÃåû½âÊÍ×ÅÕâÀïµØÇé¿ö¡£
“谢谢你地解说。”女孩很有礼貌地感谢着刘培俊对他地解说。
“老段,那个火箭是什么模样的,我们现在能去看吗?”女孩见段国学审阅完文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缠着他。
“这不是就要到了吗。”坐在防弹轿车里地段国学关上车顶的天窗。指指透过道路两旁树木缝隙可以看见的巨大发射架。
“好巨大哦……”
站在垂直耸立直指蓝天巨大的火箭下面,不仅是女孩,所有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的人都被火箭所震撼。
“问天一号丙型火箭,我们研究出来的第一代火箭的改进型,在经过甲乙还有原型的设计基础上,总结了十多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中我们研制出丙型火箭。问天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30.8米,最大直径2.35米,起飞重量83.6吨,起飞推力121吨。能将5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50公里高地近地轨道。相比前两种型号。这种丙型火箭不仅能射地更高,而且也能载的更重,同时安全性也比前两种火箭要高很多。”
“什么时候发射?”段国学询问着刘培俊。
“按照计划今天下午开始灌注燃料,明天清早发射。”
“好的,那我们这些人就快点撤吧,别耽误你们的工作。”段国学知道在灌注燃料时,由于液氢和液氧这些燃料的危险性,灌注时都需要清场以保证安全。
清晨,没有万物苏醒前的宁静。发射中心已经悄悄地进入到了忙碌而又紧张的气氛中去,所有的人忙碌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一个个地数据,一个个的情况正不断地反馈会指挥中心。
“发射倒计时十分钟。”
“燃料仓情况稳定。”
“发射场安全。”
“卫星情况稳定。”
“电路自检正常。”
“气象中心报告天气情况良好无异常。”
“雷达站汇报发射场周边五十公里无异常。”
“光学追踪组准备完毕”
“西昌火箭追踪组设备人员准备完毕。”
“通讯保障中心准备完毕。”
“通讯光缆无异常。”
“海南火箭追踪中心准备完毕。”
“海南控制中心准备完毕。”
“酒泉火箭观测点发来电报报告准备完毕。”使得很多参观着感到吃惊的同时也震惊着,象李德林、黄智忠他们都不曾想到。这样的一个几平方公里地火箭基地,居然能调动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这里的所发生的一切,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战役,而这场战役所涵盖的资源所覆盖的区域居然这么广阔,甚至是海南都被调动起来,而且更让人惊异的是居然同步操控和调度。
“光缆,通讯光缆,一年前西南的第一条光缆通讯建设就是优先于使用在这里。火箭的控制中心需要很多。这样才能做到更准确更多时间地控制和数据地传输。现在我们刚刚建设了海南还有这里的西昌控制中心,而且还没有完全竣工完成。甘肃地酒泉我们刚刚建了一个观测点,以后也会扩建成控制中心。今后等新疆被拿下我们还要在喀什建立一个控制中心,全中国拿下后更会在山西、广东、北平、东北、河南等地都要建立起控制中心,这样能更好地调测卫星。而要做到这么大量通讯的需求,不用光缆通讯是无法做到地。”段国学轻轻地给大家解释着刚刚完成一年的光缆通讯工程项目。
“火箭发射一分钟倒计时准备!”刘培俊的声音有些颤抖,虽然经历过这么多次的试验发射,但是这一次的发射仍然使他感到有些激动。
“五、四、三、二、一!点火!!!”
火箭发射员眼中的灯一路闪过去,没有一盏灯是停住长亮的,这代表着一切正常顺利,发射员终于按下了发射的红钮。声巨响,火箭底部冒出巨大的火焰,巨大的导流槽将火焰和燃烧过后形成的白色雾气给导流向两边。巨大的推力将火箭慢慢推离发射架,越来越快地向着天空飞去。
而这时,在火箭发射中心的一个操控台上,一个被防弹玻璃及铁架所盖住的按钮也在三个人的钥匙下打开暴露在操作员的面前,这名操作员不象其他人那么的紧张和激动,他更是面无表情的坐在操控台上,眼睛死死地盯住屏幕上的火箭,耳中聆听着将要给他的指令。
“火箭第一级分离……光学观测组失去目标。”
“火箭进入大气层……太空观测组捕捉到目标。”
“火箭二级分离,海南控制中心捕捉到目标,请求控制转移。”
“允许控制权转移,西昌仅保持最后摧毁权。”火箭发射后刘培俊反而不再激动,现在他已经恢复到了那个万事不惊的控制中心总负责人的心态去了。
“摧毁?老段……”许悦妍很吃惊地看着段国学,段国学没有说什么,只是指指那个面无表情坐在那个操控台前的操作员。
“看到他的控制台没有,他的控制台是摧毁控制台,如果火箭发射失败,飞离了预定的轨道造成不可预知的巨大偏差,这个人就会按下他面前的那个按钮引爆火箭上的炸弹摧毁火箭。”
“那不是很可惜吗?”女孩有些急了,这样的宝贝不能就这样被摧毁。
“可惜也要这么做,万一火箭发射失败,残骸落到了外人的手里,我不如自己自行将它炸毁。”段国学轻轻地拍着女孩紧握着自己的手。
“海南控制中心汇报,火箭第三级与卫星分离,卫星成功进入到预定轨道,现在正开始发送信号。”随着滴滴的预定声通过设在海南的控制中心巨大的接收器接收还原解码,再通过光缆传回到控制中心时,所有人爆出雷鸣般的欢呼,因为这个声音告诉着大家,火箭发射成功,卫星开始顺利工作。
段国学站起来和其他人一样共同地鼓掌庆贺着发射的成功,而在那个摧毁操控台上,三个人终于舒了一口起,面带微笑地将那个红色按钮再次关闭在防弹玻璃下。
而当天晚上,段国学和几个军事负责人及火箭中心内负责人坐在发射中心的秘密会议室里,传阅着从卫星上传回的军事照片资料。
“照片效果如何?”段国学看着这些从几百公里的太空中拍摄下来的各种照片问着与会的人员。
“很清晰,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符合标准,更让我惊奇的是这些照片居然是今天刚刚拍摄到的,你看这张,居然是日本东京湾里的船舶停靠位置和设施图,还有这张,日本人在河南的一个师团的兵营照片,鬼子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虽然没有派过一架飞机前去侦察,但是我们却能在更高的太空中进行对他们的侦察。”白建生很兴奋,有了这些悄无声息的侦察照片,白建生很有信息做到知己知彼这一军事基本要求。
“现在我们的卫星控制中心还比较少,还无法做到信息及时迅速传输,必须要等到卫星经过西昌还有海南两个控制中心时才能够接收这样的信息照片,所以你们以后要多帮助一下太空组,别抽调你们的工程兵团建设这些控制中心时扭扭捏捏地按住不放人。”段国学揶揄着白建生。
“嘿嘿,之前是不知道这些火箭卫星的作用是那么的巨大,今后一定加快这样的建设。”白建生嘿嘿地笑着。
“两弹一星的计划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火箭、导弹还有卫星的计划,等最后的那个弹出来,我们也就有着足够的底牌还有王牌和世界列强们叫板开战了,不过王牌不是随便拿出来打的,我们更要做好常规战争的准备,争取更大的地盘和储备实力。”
“是!!”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动
更新时间:2009-8-9 15:27:54 本章字数:3678
“老段,我来到你身边也有些日子了,在我看来,你都有这么强大的实力了,为什么你还不统一中国,结束我们国家现在所遭受的痛苦呢?”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招待所的套间阳台的躺椅上,许悦妍问着躺在身边段国学。
“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我们现在还需要忍隐,不要引起西方列强的注意。”
“可我觉得西方更加讨厌苏联,如果我们做到统一中国,难说他们会拉拢我们一同抑制苏联哦。”女孩的眼睛在星空下忽闪忽闪地。
“谁告诉你的?”段国学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