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的,我这就带他们过来。”
有了本地人的帮助,对于清剿分散躲藏地鬼子进度便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只要是本地人确认屋主已逃离的战士们二话不说先扔手榴弹进去开路。而确认有百姓或半确定的房屋战士们先扔催泪弹或者是眩晕弹,再冲进取清剿。再加上打了这么久,战士们也摸索出城市房屋搜索的一些心得,针对性的的战术配合也在不经意间初步形成。
而同样的情况也在其他攻击小队中逐步出现,从刚开始的情报人员再到一些自发加入地胆大老百姓,参与清剿攻击的向导越来越多,进度也越来越快。
在一所小学里面,一群日军士兵被围堵在学校的后仓库里,这批鬼子有很多人。而且凭借着仓库的另一半是个曲折幽转的天然山洞。这批鬼子凭借着周围的地形一直苦苦地顽抗着。终于,靠着十几名日军士兵拼死的【创建和谐家园】式攻击。西南军队的攻击再一次被阻挡在了外面。
“山内中佐,【创建和谐家园】人攻击的很猛烈,而且武器非常地精良,如果再来一两次这样地进攻,我们估计顶不住了。”一个上尉军官跑到内洞中向着屋里的指挥官汇报着最新地情况。
“巴嘎!!就是顶不住也要死守,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帝国陆军,在帝国陆军的词典里就没有失败两个字!!”从旁边窜出来一位头部受伤的少佐,纠着上尉地衣领子,用着仅剩的一只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上尉。
“够了。上川少佐,士兵们也尽力了。”中佐喝止了想要暴走抽人的少佐。
“天不助我啊……”中佐象一下子老了二十岁一样,整个人都衰老了许多,他何尝不知道这样的防御就是在找死,只不过死亡的速度会比直接端着枪冲出去要来得缓慢很多。在他地对面,那支部队即有着不输于自己的战斗意志。同时也拥有着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在前面的巷战中,虽然刚开始在街头的阵地战中日军这边吃了大亏,但很快地便有军官提出了化整为零分散打击的战术出来,虽然执行时很多日军士兵并不适应这样毫无武士精神的打法而提出异议,但它们很快地便发现这种游击加伏击和【创建和谐家园】袭击的战术非常的有效,只要是能隐藏住身形等【创建和谐家园】士兵靠近,砸开甜瓜手雷地保险冲上去抱住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士兵,九成九可以获得到战果,这使得【创建和谐家园】军队的伤亡一下子便增大了不少。
只是这种战术并没有用多久便失去了它最大的突袭效果。【创建和谐家园】人不知道从哪找来了当地人地带领引导,碰到房子不是扔炸弹就是向房内扔催泪弹,这使得潜藏的日本士兵的突然【创建和谐家园】性攻击失去了很大的突然性。作战效果大幅下滑。
而被【创建和谐家园】人压缩到自己负责的最后一片防区这个仓库后,剩余的士兵在【创建和谐家园】人的打击下伤亡惨重,眼看着一个个士兵被精准的大口径枪械打碎爆脑袋,一个个士兵被直射的投掷武器炸伤、炸死,上川感到了一种势不可逆为地感觉涌上心头。
上川今年52岁,作为一个老兵,他经历过太多的战斗,但至今他为什么只能升至中佐而同时期的战友不是已经阵亡就已经是大佐要么就是将军,而作战勇敢的上川一直不被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战争的厌恶性。他讨厌杀人。虽然在战场上他只能杀人而活下去。他讨厌残暴地对待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虽然他也身披着恶魔的皮囊。因此他的部队在他地约束管制下虽也有屠杀平民百姓的暴行,但相比其他部队他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上尉,告诉所有的士兵,放下武器,准备投降。”突然,上川说出了让室内所有军官都吃惊的话语。
“上川中佐!!你不能下达这样的命令!!”那个缺了一只眼睛的少佐放下上尉,冲到上川身边用着不可置信的表情和目光盯着上川。
“我知道操典中不许投降的条例,但是我更不愿我的士兵就这样白白死去。刚才地战斗大家都看到了,对面地士兵根本没受到什么伤亡,完全是在用我们士兵的生命去阻挡他们进攻地脚步,这样白白浪费生命的事情,我做不出。命令,所有士兵放下武器投降。”上川没有去看少佐那畸形曲变的面孔,径自地背过身去。
“叭!”地一声!上川感觉到自己背猛烈地冲击力狠狠地在自己背后撞击了一下,猛烈的撞击让他身不由己地向前扑去。
“上川意图谋反已被我击毙,现在部队听我指挥!不管怎么样。日本的士兵就只能玉碎而不能瓦全!!更不能从我这里出现第一个投降的日本士兵!现在我命令。所有的士兵拿上枪继续抵抗,即使是死也要名誉地死去!!”少佐仅剩的一只眼睛更加血红了。抽出腰间的指挥刀,少佐冲出了指挥室到一线去指挥战斗,而几名军官也跟随在身后冲了出去,而室内剩下的就只有躺在地上的上川和刚才的那名上尉和两个卫兵。
“上川君!!”上尉没有跟随出去,和两名卫兵急忙将上川扶了起来,由于少佐瞎了一只眼睛同时只是概念性地射击,子弹从上川的右肩胛骨射入体内,虽然似乎伤到了肺叶,但上川却在咳嗽中保持着一丝地清醒。
“松本君,你说,我这样做对吗?”上川一边咳着粉红色的血,一边问着身边的上尉。
“恩,我不知道,但是我一直知道上川君的选择是对的。”
“是对的吗?我也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松本君,对面的军队不是我们以前所碰到的其他军队,我的老师曾告诉我,中国太庞大了,它虽然现在孱弱,你可以趁着现在去挖一块肉,喝一口血,但是总有一天,当中国反抗和怒吼起来时,我们才会发觉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上川君,请不要再说话了。”
“不!!我要说!!松本君,现在的日本军人很多都是甲午后出生的,他们已经被历次的侥幸胜利所冲昏了头脑,他们看不起中国,连称呼都称呼为【创建和谐家园】,但是这样的军队是盲目骄傲的,他们无【创建和谐家园】视我们现在面对的中国军队的强大,在他们的脑海中,一直是看到中国军队的无能和中国百姓的懦弱,现在中国突然有了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中国军队击败了我们,因此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他们不能正视对方的强大,特别是败在他们认为的手下败将的中国人手里。”说着上川再次一阵猛咳,粉红色的肺部血液大口大口地吐出。
“上川君!”
“长官!!”
“我没事,我现在很清醒,我现在只想我能顶到看到对面指挥官的那一时刻,我上川次郎,将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军队投降的日本军官。扶我起来,坐到椅子上。”
两名卫兵和上尉将上川扶到椅子上,他们知道,上川在保护着他们,如果是松本上尉投降,那他在日本的家人将受到周围民众的鄙视和攻击,而上川虽然已婚,但却无子嗣,而且妻子已在两年前死于癌症,对于上川来说,死后虽名誉上不光彩,但却不会牵累到其他人。
“你!!拉响手雷,向【创建和谐家园】尽忠!!!”岩洞里,防御阵地上,不断地响起日军各级军官的喝令声。只见日军战士一个个地掏出身上的手雷,用着颤抖的手拉开手雷的保险,在长官歇斯底里地喊叫声中狠狠地在身边的石头上磕掉最后的保险双手紧握地放在了胸口,不断地在绝望中用着全身地力气喊叫着“板载!”或者是“喔喀桑!”等待着手雷的轰鸣。而在安置伤兵的地方,几名士兵则在长官的【创建和谐家园】逼迫下一边向伤兵们鞠躬,口中不断地说着“斯眯吗塞”,“郭面纳塞”,一边向着伤兵的胸口开枪。
疯狂的【创建和谐家园】和临死前的呼喊喊叫声让再次准备攻击的西南士兵错愕不已,在小心地经过一片片被手雷【创建和谐家园】炸死的尸体后终于来到了最里面的指挥部时,士兵们很惊异地看到四名日军军官和士兵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军官说了一段日语后在他身边的那名上尉用着汉语翻译解释给了仍然举着枪对着他们的中国士兵。
“啥?投降?我还真没见过肯投降的鬼子。”冯军座虽然很奇怪,但是仍然走到了前面,只见那名受伤的中佐在旁边士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双手将自己的战刀举到了自己的面前并低下了头颅,冯军座没有犹豫,正正自己身上的军服,同样双手接过了对面递上来的指挥刀。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役总结
更新时间:2009-7-17 13:34:36 本章字数:3675
轰轰烈烈的西南湖南会战在一堆日军尸体上结束了,此次战役最后的战斗是在长沙的一所学校附近完成的,在这里,日军南方大本营的一众将官均在外面的日军士兵拼死抵抗下得以切腹自尽。自此从四月九日开始的湖南会战到六月二十一日结束,共歼灭日军十个师团,其中包括日军主力的第五、第六师团,击毙少将以上军官二十一名,佐官一百九十多名,日军官兵共计十四万余名,俘获二百一十六名日军官兵,其中少尉七名,中尉三名,接受投降中佐一名,上尉一名及两名士兵。
巨大的伤亡数字引起了日本国内上至【创建和谐家园】、政府高层,军部,下至百姓全国性的震动,从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1895年甲午海战以来,日本就没有遭受过如此的重创,十个师团十四万余名军官和士兵被击毙,这对于当时只有六十多万的常备陆军来说就是近四分之一的损失。可以说,在日本本土、朝鲜半岛、中国东三省还有中国长江以北日本能抽调出来的部队除了最后紧急登录后又撤离的那五个师团,日本现在几乎没有多余的陆军兵力开展进行新的攻势,而北方的抵抗武装力量由于日军抽调了兵力进行南方攻势而活跃起来,再加上西南湖南战役的大捷导致抵抗信心大涨,日本中国北方占领地上一系列地反抗日军行动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开展起来,日军军部不得不紧急从本土调集三个师团前来增援。
而到了七月上旬末,西南军队完成了战役后的【创建和谐家园】,将此次战役中元气受损的第六军及完成战斗任务的两个空降师,近卫师,还有若干二线乙种部队抽调回广西休整重新整编;到了七月中旬,西南军队进行了一次从段国学第一次剿匪作战便流传下来的战后总结,从下至上,从个人、班级,基层士官再到各排、连、营、团、师和军、指挥部。还有参战的空军、海军、后勤部队部门等所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的单位均参与了此次的总结。
此次总结一直进行到了八月初才结束,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兵种之全面为西南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一次对西南的整体军事实力进行了一次大盘点和大批评与褒奖。
在各级基层士兵地总结中,步兵战士们纷纷指出日军作战战术教条僵化,战斗中缺乏灵活变通。同时迷信已经过时的刺刀冷兵器战术,在面对火力密集强大而又能保持火力连续性的自动步枪及半自动步枪面前成为了活靶子;同时指出的是日军的武器装备在面对中国其他军队时虽算很好,但在西南主力部队的面前就明显地差了几个大档次,从单兵地步枪再到连排级装备的火力支援性的机枪、重机枪还有掷弹筒等辅助火力压制武器上均不如西南所装备的各式轻武器。
虽然西南军队装备的武器远远优异于日军,但战士们也对日军在作战中的亡命死战作风表示了鄙视和高度的警惕性警告。在此次作战中,西南军队有些伤亡人员,特别是救护兵的伤亡人员几乎都是在抢救受伤日本士兵时被日本士兵打死打伤的,这种恩将仇报地做法不仅激起战士们的极度愤怒情绪外也导致造成战士们几乎不留俘虏,因此此次战役俘获的战俘寥寥无几。这不仅有着日军自身不愿被俘地原因,也有战士们愤怒下的屠俘举动因素在里面。
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战役中,不仅几支主力作战部队都表现出色。而作为二线部队的辅助攻击部队也表现出非常优异的表现,作战积极勇敢、作风顽强、在敌强我弱时毫不不惧怕敢打敢拼,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远逊于一线主力作战部队,但却也打出了各支部队的特有作风。
而作为此次战争中出动的机械化部队,各部队都惊异于这些机械化部队的超威力体现,机动性高,突击切入性快,进可攻驻可守,配合上装甲车辆辅助的步兵配合。战斗几乎就成为一边倒地局面。但是战士们和各级军官们也注意到,由于西南的山地特殊性,机械化部队一直是属于小规模地辅助性攻击部队,但在这次战役中,平坦的地形增强了坦克装甲车的机动性,高速度的穿插成为了此次作战中的另一大亮点。
特别是大集团机械部队的集群攻击威力更加可怕,农根派出的一个机步营还有冯军座的几辆坦克和装甲车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击中在一起在突袭率桥地日军辎重部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怕突击力让人不仅侧目也让许多军官敏锐地注意到未来战争中闪电突袭战术的可怕性。冯军座、农根等军官在军校时所提出的集群装甲部队大纵深大包抄战术成为了新武器所带来的新战术的热门研究课题。
空军部队的辉煌战果也首次让西南军队的官兵品尝到了制空权的重要性;在此次战役地前期,空军首先就打掉了日军空军所装备地飞机和建设的机场。使得日军一直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地飞机成为了天空中的火机纷纷栽落地面;而拥有了制空权,在战斗中日军第一次品尝到了被飞机轮番扫射和俯冲轰炸的滋味。
而制空权的掌握不仅使得陆军能及时得到空军的空中支援,同时也轻轻松松地投放空降了两个空降师到日军后方进行切割包围。
相比陆军和空军地风光战果。海军地战果就有些拿不出手了。总吨位不足五十万吨地战果让海军官兵们有些蒙羞。甚至是战果第一地恭朗也不好在陆军军官面前炫耀自己地勋章。
前面说过。西南地总结中有一个褒奖。也有着批评。在肯定了各参战单位地功绩后。深挖不足地批评也随后而来。
首先从指挥部起。从杨文生老将军对日军实力和战斗力判断不足导致地伤亡做出了批评和自我检讨。再到甘富林地抗命出击和冯军座擅自改变作战计划而不通报提出了严厉地批评。军人地天职是什么?是服从!!因战局变化擅自改变作战模式并无过错。战场地局势是瞬间万变地。准确地判断、运气、还有敢于临时改变作战计划都可以理解。毕竟制定地再详细地作战计划也赶不上战场瞬间地变化。但是不及时上报战况地改变就是有意地抗命。其中最典型地就是冯军座地擅自突击。如果说是在中国地其他军队。缺乏有效地通讯手段先斩后奏地做法是可以理解地。但是在西南无线电通讯装配到连、排级单位地前提下却隐瞒不报就是成为了有意识地抗命。
因此。冯军座突击日军辎重部队立下了足够地战功该给嘉奖。但前面有意抗命也要大打板子。最后功过相抵冯军座职位原地踏步不动。但是作为另一项褒奖。一面血色头颅地军旗被正式发给了2营4连。军旗上赫然印着血头连三个大字。4连作为西南第一支拥有自己编号外独立名称地连队让其他地各个连队眼红。
在作战中所出现地各种战术问题也得到了很高地重视。在此次战役中。不管是攻防西南各支军队在野外作战时都表现出色。在火力支援、攻击突进、战场压制、定点摧毁上都有着不俗地表现。但在村落搜索、街道巷战还有最后地城市巷战中所暴露出来地缺乏这方面地有效战术使得战斗开展地有些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指挥部和各作战部队均表示要专门针对此种作战进行专项地研究和训练。
而作为另一项重要地后勤工作。在批评了前期后勤单位对天气情况判断不足、准备不充份致使后勤保障不利后也充份肯定了他们在战役地后期时。吸取了前期地教训。发动公路、铁路沿途地百姓保障道路地畅通。加强与天气预报单位地及时沟通。准确及时地输送各种作战物资给予了高度地赞扬和评价。
此次战役结束后。后勤单位一共向前线运输了超过十万吨的各种物资,包括了从子弹、枪械、炮弹、粮食、水泥等一切前方人员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共运送转运超过二十七万人次的各种人员,有效及时地支持了作战的部署和调整;共紧急修建、修复初级公路六百多公里,铁路四十余公里,临时钢架桥梁四十多座,负责后勤道路建设保障地几个工程兵团和几个道路桥梁建设单位得到了总指挥部的嘉奖。
在后勤中的医疗救治单位也受到了嘉奖,从军队各级战地医疗情况来看,一线的战场医护兵们不畏生死,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为后期的手术救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二线的战场医院工作人员护士到执刀手术大夫都顶住疲劳,连续几天几夜的做手术抢救伤员,抢救回大量的各式重伤员,很多大夫在为战士们做手术时为了保住战士们受伤地肢体,连续几小时站在手术台前为伤员做着手术,为地就是使得战士们能返回战场继续杀敌。医疗单位们的全心抢救和精心护理下,伤员们地求生意志还有士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抗生素药品的良好疗效,二次死亡和致残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经过二十多天的总结。很多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将作为专项研究课题交于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研究,力图在下次作战中能得以避免此类问题再次产生。
而在西南总指挥部,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摆在西南高层的面前。
此次战役虽然打的是非常的痛快,但是大规模、高强度的战斗却已经使得西南苦心储备的各种物资大量消耗。很多物资,例如各种弹药的消耗已经消耗掉西南储备的五分之一,而油料更是消耗掉储备的四分之一。大量的消耗使得西南现在缺乏再进攻的能力。因此,暂时的修整和再次的储备也摆在了西南高层的议事内容上。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科技产能
更新时间:2009-7-18 17:13:01 本章字数:5070
“不急,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段国学一口回绝了降低质量追求数量的做法。
“可是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产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装备起足够的军队?”唐毕强有些焦急。
“你认为现在发下足够的武器装备就能使这些新部队立即拥有着足够的战斗力?”段国学反问着唐毕强,他的反问让唐毕强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作为一线军官,唐毕强清楚地知道要组建一支装备着先进武器的部队需要多长的时间。
“你们这些当兵的希望尽快地拥有着更多的军队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你们想更快地打鬼子统一中国的心情不仅是我,你看看在坐的其他工业、商业、科技部的负责人,哪个不同样也是期盼着尽快驱逐倭寇复我山河,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后勤储备的东西你们军事主管也都看到了,这一次战役我们消耗掉了多少的资源,没有了足够的物资资源,你们还真想和鬼子们玩竹枪练对挑啊!”
顿了顿,段国学手指轻敲着桌面继续说道:
“产能的问题其实在几年前我们就注意到并开始着手准备了,现在在四川、贵州两省都正在建设着超大型的兵工厂和弹药厂,这些工厂的规模之大是你们这些军事成员所不能想象的,它们将全力地生产出汽车、坦克、机、大炮、各种弹药还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超大型工厂更是没有超过十年的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不过给你们透个底,只要这几个大型工厂和周边相应建设在两年后完成第一期的建设投产,即使就是把我们现在所有的兵工厂及弹药厂全部的产能加在一起也不到第一期的初产产能的五分之一,五年后二期建设完成投产出地产能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两者相加我相信你们能估算的出这些工厂将给你组建多少的部队。这还不算后面的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建设。”
听到段国学所画出来地巨大馅饼,几名军事主官有些坐不住了,按照他们的估算,只要这些工厂的建设投产顺利,他们将装备起超过一百万以上的主力甲种部队。虽然----离四期建设完成还需要很多时间。
“这个,我先补充一下。有些数据和进度已经变了,总指挥那边的数据进度已经有些不准确了。”已经是工业部部长黄木站了起来。
“以攀枝花重钢厂为中心建设的各种超大型工厂将会是我们目前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前期的勘探经过从1931年起的重点拉网式地勘探已经基本结束了,初步勘探出攀枝花矿区不仅拥有着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700万千瓦时的水利发电资源,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66.94亿吨,其中:伴生钛保有储量4.2亿吨。现在居世界第一;伴生钒保有储量1038万吨,钴保有储量7.46亿吨,此外还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非金属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7.08亿吨,晶质石墨保有储量1540万吨,苴却砚保有储量2098万吨,溶剂石灰岩保有储量2.95亿吨,冶金白云岩保有储量3.63亿吨,水泥砂岩保有储量1194万吨。耐火粘土保有储量1032万吨,硅藻土保有储量1650万吨,花岗石保有储量8375万立方米。大理石保有储量5399万立方米。从1931年底开始地交通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同时进行的矿藏开发、前期冶炼钢厂建设、机械厂的建设也已初步建设出雏形,相信再过一年,,甚至是七个月的时间,第一期建设将竣工投产。”
“哦?这么快?”与会人员有些兴奋和激动。
“这和各个建设单位的辛勤劳动还有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很多建设工人吃住就在工地的旁边,每天三班倒的连续工作,为的就是以最快地速度建设好攀枝花重型工业区。”
“辛苦他们了。黄木。你们工业部不仅要保证着工程地质量。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下施工建设工人们地生活还有待遇问题。我去过那。我不想工人们地无私付出得不到应有地荣誉和实际地奖励。”
“没有问题。总指挥。”
“再过段时间与德国人谈判协定中地第一批犹太技术人员就要在北海一带入关了。你们工业部和民政部门配合一下。安排好这些人进入到我们地工厂中进行工作。对于一些关键部门可以不予考虑。毕竟这里存在着一些机密地东西。而我看中下游地各个工厂特别是那些民营工厂地企业家就是非常好地选择。这里不仅没有太多地秘密技术存在。同时这些私营企业家也已经养成了招揽中、高级技术人才地习惯了。这对于我们整体技术地提高可是一件非常好地好事。”
“总指挥。我相信这些犹太人地实力和能力。但是我对交换1100马力地发动机技术有些不明白。按照德国地工业实力。现在要吃下这么高尖技术地东西也是很困难地。”黄木有些不解地询问到。
“问地好。技术上地东西我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特别是培亮。你现在已经是科技部地部长了。不仅你要和黄木多配合将我们地高尖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高尖技术地优先研究及技术储备工作。“我们现在经过二十年地时间建设。现在西南缺乏地已经不再是科技技术地问题了。二十年前我们甚至连单车都造不出;现在我们能生产地出象电视、计算机、复合装甲坦克等考验工业整体综合实力地产品。但是我们现在缺乏地是产能。也就是战争潜力中地工业产能、更简单点地说法就是数量。”
缓口气。段国学点上一根香烟。在烟雾中说道:
“大家通过这一次的战役注意到了我们的产能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地问题之一,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如果不计算上我们生产出来的各种武器的先进性,仅仅用数量上来计算,我们这几年所生产出来的枪支、大炮、坦克、装甲车、飞机、轮船、潜艇等等武器装备算在一起。我们几年的产量不如这些国家一年的产量。”
“做个比方,我们拿这一次潜艇作战地战果来看,一个多月的时间,潜艇部队共击沉八十几艘船只,当然如果解除限制令的话这个数量将翻几倍,但是即使是我们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战绩。一年下来也不过就将近一千艘,即使真翻个三倍满打满算到三千艘,可美国一年的船只产量就可以达到五千艘以上!人家生产的速度大于消耗的速度!我们怎么打?“有人说我这怕那怕,这不足那不足,到底什么是我不怕,什么是我充足的?可却没有看到,我们一个西南的整体工业实力能和老牌强国地整体工业实力相比吗?”
“要说我们西南现在却乏的就是整体工业的产能,但要说充足地就是我们对技术上的优先储备!!!”
段国学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拿出一个1:72大小的T--3式坦克模型出来放在桌面上。
“产能不足的情况我们早以注意到并开始着手落实。但是这需要时间,一个超大型的工业区需要的不仅仅是建设的时间,还需要庞大的生产工人去操作机器设备才能生产。但是技术上。我们需要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最前端。就象这种坦克,T--33型中型坦克。”
“我们现在这种坦克地产量也不高,到目前为止也就仅仅装备了两个军,每年仅能生产150300辆,因为这种坦克所包含的各项科技技术太尖端了。但是我们就是要用着这些成熟的科技产物来拉动我们整体的工业产能。”
“大家还记得我们最先生产出来的单车吗?那时候我们连标准螺帽都只能在学校的研究室里才能生产的出标准的六角螺帽。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有着上百家工厂生产着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不同要求的各种螺帽、螺栓。将技术传放出去,用着众多地下游工厂来生产庞大的基础零件,再由中、高级工厂生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高级零件,最后由组装车间将这些包含着不同技术含量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西南特有的产品生产模式和科技生产模式。”
“象T--33坦克。它的最高科技结晶就在于它的核心发动机和高硬度的外壳及炮台的复合装甲。复合装甲现在仅仅能在柳州、百色地钢铁厂能生产出来,这大大地限制了我们地产量,这个问题必须要等待攀枝花工厂的建立投产后才能解决。而另一项代表着工业综合实力地东西----发动机则可以等待着生产技术的全面铺开获得到足够的产量。”
“德国人看中这种1100马力的发动机并不傻,虽然他们现在竭尽所能也生产不出多少来,但是他们可以借助着吃透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来带动整体技术的提高。发动机的零件很多,每一种零件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吃透都能给其他产品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象发动机曲轴中的合金轴承瓦,吃透这个技术就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提高输出功率5,降低油耗3,同时还可以延长发动机大修时间上千小时。同样的。将这种技术放到其他发动机上例如航空发动机,汽车车辆发动机上也可以做到同样的效果,掌握一个技术上的创新工艺可以带动起其他相关产品的同步提高,德国人不会这么傻的看不到这种效果,更别忘了1100马力这种发动机上不仅仅只是有着这一个新技术,还有着上百项新技术包含在里面。”
“T--33式坦克所蕴藏的科技含量已经领先了世界列强们超过三十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着更多的下游工厂建立起来,铺开已经成熟的生产技术增加产量,同时去研究更尖端的技术。因为我们的科技标准要比欧美列强们的更高。标准也更高。不断增加产品的产量不仅弥补着数量上的差距,同时也依靠着这些技术拖动向T--29型坦克还有其他武器产品的再升级改进。等世界列强们花这么十几二十年时间研究吃透T--33里面全部蕴藏的科学技术时。我们已经能装备更坚硬的贫铀装甲和更强大马力的发动机技术,复合金属陶瓷壁缸和其他技术相配合,柴油发动机就能突破平均65燃料能量转化利用的这个极限值。”
“为此,回到黄木刚才我告诫你的科技问题,你们科技部不仅要对于我所列出来的一百六十项重点科技研究项目进行攻关研究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到研究过程中所连带出来的辅助生产设备及工艺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可以和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合作,就像青霉素量产过程中的大型制冷机的研究,徐老板上次投资合作研究出了大型制冷机,现在他利用着这项技术,已经是我们西南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冰箱、空调生产商,有了这么好的典范做带头作用,工业部那边各种民营企业家申请合作研究的申请报告可是堆了一大摞了,这种即降低了研究成本又可以提高民营企业的技术生产力的好事可千万不要放过。”
段国学说到这里,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当初他把徐老板给拉到大型制冷机的研究项目组来时徐老板还有些不情愿,但是研究出来后没过几年,徐老板就敢向民间借贷八百万元投资扩大工厂生产规模,因为冰箱还有空调的销售火爆程度也证明了扩建后的利润之巨大,这也让所有的贷款人相互打起来抢着给徐老板贷款。
“我明白了,我会把握好科技技术专利的转让和及时将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科技部下属的专利部成立于1921年,当时由于民营企业仅仅只是生产技术含量低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专利部所需要干的事不多,更多的是苦心劝说着各个民营资本家们投资购买西南科技研究所里的一些科技创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民营资本家意识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时,专利部更多的是审核这些资本家的企业是否有能力将专利科技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和产品,现在专利部不仅要做的是审核,更多的是接受各民营企业中自行创新研发的各种生产专利。十六年的时间,从专利部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上可以看出,西南科技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在其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接受再到主动自行研发的一种可喜的转变。
“总之,我们要远远地领先于世界的科技,走在世界的科技前沿,并不断有效地将前沿科技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一直领先于世界。做到别人有的我们可以用最普通的工厂生产出来,别人刚研究出来的新科技新产物,我们可以小规模地生产出来抢占市场份额和提前进入取得先机,而别人还没有研究出来的,我们更要优先研究掌握!如果说一个产品从理论到出样品研究需要十年,投入大量生产需要十年,全面放开生产需要再十年,那我们就已经掌握住了超越别人二十年的科技,而我还要再加十年的是优先确定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这样,我们就牢牢掌握住超过世界三十年以上的科技实力,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就能重新复兴,并且重新占据在全球的最高峰上!!”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南见闻
更新时间:2009-7-19 21:11:47 本章字数:5685
我个人从1934年初来到西南已经三年多了,虽然三年多的时间很长,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很少,少到我恨不得自己能多分身去看、去听、去体会、去写。承蒙湖南战役,国人开始发现和急需了解西南,我这三年多来的所见所闻成为了各大媒体争先转摘的热门文章及评论,另鄙人收入颇丰。上周收到一读者的来信,信中对我所描述的一些东西非常不可置信甚至于说我在编写新的天方夜谭,此信让我哭笑不得。几日前遇见黄部长(黄智忠先生),小谈一会后黄部长建议我写一篇在西南的自传,并恩准我可以到兴业报报社中获取相关的照片资料,鄙人非常感激黄部长的建议和恩准,现写出此篇文章以尉读者。
三年前我被在上海的原报社派往西南去工作,当时我估计是一种得罪主编后变相的发配,将我从上海发配至贫苦的西南。无奈,为了温饱,我不得不收拾行囊来到西南。
初到西南的广西,我个人的情绪还有精神都很颓废,这是一种失落的心态表现,我承认,当时我对我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灰暗的想法。但是很快地我就发现广西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野蛮,也不是其他人口中所描绘出的落后。
我第一站来到的是广西的桂林,这里除了美丽的风景外似乎就有着强大农业和畜牧业。
这里的农民很多,而且不是我在中国其他省份看到的那种面露菜色营养不良的身板,与他们交谈后我得知西南对农业很重视,这里28年对曾经有过违法犯罪历史的地主进行了审判,将收回的土地重新分配给了农民,而没有违法犯罪的地主也由政府出资收购了一部分的土地一同分配。
在重新分配土地后再配发优良的稻种使得西南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良好地发展并获得到了农民的一致支持,这一点也在我在西南其他省份所得到证实。西南的农业发展不仅远远高于其他的省份,同时带来的是众多农民强烈支持着西南政府。
如果你没有到过西南的农村,你就无法想象得出当地民众对西南政府地狂热支持。我当初只是认为西南政府是使用了什么妖魔鬼术蛊惑人心,但是现在我知道西南的做法能取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西南的农民对政府的各项行政举措都非常的支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染,组织农闲时修建水利灌溉,办学识字扫盲,定期农业科技站的人员进村教授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政府出资农民出力修建初级乡村公路,等等。众多的行政措施即提高了农村生活地质量,也提高了农村农业产品的收成。
西南的农业科技高地吓人,在这里,很感谢兴业报报社提供的照片做为资料,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中的稻穗长的吓人,在西南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合理的科学种植使得每亩田能最大限度地种植稻苗,再加上使用化肥、有机肥增收。化学农药的除草除虫,这里水稻均亩产可达到640公斤。据说在西南的百色地区,这个产量还要再高这么几十公斤。而且更高产的稻种、更先进地抛秧种植方式正在那边进行最后的研究实验。
提到这里还要再说明西南的农业税,西南的农业税相比其他势力治下要少很多,虽然西南政府收购公粮价格略低于市场流通价格两成,但我所接触过的所有农民都对此毫无异议。在淳朴的农民心中,感恩和报答的情感使得西南政府拥有着这样狂热的支持。
在桂林我驻留了一年,在这里我详细了解了西南农业的情况,这一年中我向原报社寄去十多篇对西南农业地报导,但是却泥牛入海毫无音讯,直到一年后我才得知。原报社对这种关注平民大众生活的报导丝毫不感兴趣,他们更需要我挖掘西南政府、特别是李、白二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