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不去我去,你来帮我指挥这边的步兵战斗!!”

      “不去!!不过我就是过去你也要给我交个底啊……我过去到底是支援他们还是要报在军校所节下的过节。。。。

      “哪个都不是!!!是为了去吃肉!吃大餐!!是为了不让冯疯子有更多的战功本钱在我们面前炫耀!!”农根心里那是一个叫急啊!!冯军座和他们的恩怨是在军校时结下的,两边都是心高气傲的主,自然谁都不服气谁,结果在军校里几个人就憋着劲相互比拼着,一直比拼到回到部队,期间相互互有胜负。

      “啥?!吃大餐?!”

      “现在鬼子的第五师团步兵和辎重部队已经脱节了,这小子肯定想晚上突击日军的辎重部队,你只要立即给我把部队给带到小王庄那里与他会合,到时候那家伙做什么你就跟着做,我相信这小子现在肯定后悔为什么要喝酒惹事,现在正郁闷着手上的兵力不足呢,他手上现在只有一个加强连,我这派过去一个机步营,怎么都比他牛B,到时候你就跟着他给我狠命地打鬼子,我就不信他一个连的兵力能和我一个机步营的人马杀的还要多!!!”

      “有这好事!!我这就准备去,半小时后出发!!”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二计划

      更新时间:2009-6-24 14:03:30 本章字数:3830

      夜幕降临,冯军座迫不及待地将剩余的士兵投入到了突击中去,由于拥有着绝对强大的火力优势,今天的战斗虽然很激烈但不惨烈,直接投入战斗的一百多步兵伤亡仅进四十人,如果除去一些虽受伤却仍可战斗的轻伤员,实际战斗减员仅二十九人,一个排都不到。

      能有这么低的伤亡主要原因一是拥有着强大的火力密度,在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还有高射速的撕裂II机枪面前单步兵无火炮支援就是在找死,更何况西南军队还拥有着107毫米轻型火箭炮和迫击炮及等火力支援,日军的冲锋往往刚进行到一半便已经伤亡过半。第二个原因那也有日军盲目脱离火力支援单位贸然突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冯军座组织的突击让日军措手不及,轰隆隆的坦克和装甲车所发出的轰鸣和震动让很多日军感到震惊,虽然日军也知道坦克这种战争利器,但在它们眼中,它们所装备的小豆坦克已经是天下第一了,恩----至少是亚洲无敌了!

      由于光线的问题,日军无法判断出坦克的数量和威力,可习惯了才一、两百马力的发动机轰鸣声,初次听到上千马力的发动机产生的轰鸣声,这种巨大的轰鸣声让很多日军非常的恐惧,而夹合在轰鸣声中那不断喷吐的火舌,那持续不断的枪声,都让白天饱受这种密集火力之苦的日军无法鼓起心中的勇气去上前作战。

      借助着声势和突然的袭击,日军几乎没有太多的抵抗便被轻易地给击穿了薄薄的防线,而在此时,农根派过来的那一个机步营也穿插到此地,看到冯疯子已经穿透日军的防线,黑蚂蚱破口大骂冯疯子,然后立即让所有的装甲车和坦克部队高速跟进,由于不用再隐藏自己,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打开全部大灯直线突击,明亮刺眼地大灯让日军阵地宛如白天一样雪亮。

      刚刚经受过一轮心理打击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光线攻势再次考验了一次脆弱的心理防线。很多日军士兵在面对前面如此强烈的灯光都无法进行瞄准射击,只能概念性地向着灯光射击以求一丝撞大运的运气和一丝心理安慰。

      可灯光考验还未过去,随着灯光越来越强烈,伴随而来地是比刚才更加强烈的引擎轰鸣声和大量坦克装甲车开动时的震动。

      这种轰鸣比刚才的轰鸣更加强烈,震动更加恐怖,声、光、感直观地冲击日军的神经线。而这些坦克装甲车上不断发射出来的子弹还有炮弹更是成为了压垮日军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的日军忍受不了这种压力,跳出藏身的地方试图以【创建和谐家园】攻击形式来摆脱心中地这种恐惧,只可惜他们往往刚跳出来不久便被雨泼般的子弹给扫倒。

      当所有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碾压过日军阵地扬长而去时,安藤利吉感到了一丝的绝望,他深知这群战争利器击穿自己防线后地后果,身后几乎没有任何部队再阻止这群大杀器的肆虐,缺乏步兵的掩护,身后那些辎重部队在这些大杀器面前只能象是砧板上的肉任由他们宰割。安藤利吉想不通,它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人能装备比大日本陆军更好的武器,为什么这些【创建和谐家园】人会拼死的抵抗自己前进的步伐而不象其他【创建和谐家园】人那样一击即溃毫无斗志,为什么………………

      有太多的为什么安藤利吉想要知道答案了。只可惜它已经不能再去寻找答案,刚才一发由坦克所发射出来地炮弹在他指挥所外爆炸,缺乏土木构建防御的指挥所顷刻间便被摧毁,安藤利吉身上被爆炸的破片击中三处要害,大量的失血让他连剖腹的力气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消失殆尽。

      清晨。天色微明。展现在疾行一夜后地冯军座和黑蚂蚱前面是让他们兴奋地景象。率桥一带汇集了第五师团地绝大部分后勤辎重和各式重武器。兴奋地战士们从机步营上地辎重后勤车辆上分刮了最后地燃油和弹药。一声令下便嗷嗷叫地连人带车地冲进了率桥。掀起一浪高过一浪地死亡【创建和谐家园】。“第五师团完了!”黄林开心地将报告递给了刚起床地段国学。

      “恩。这个冯疯子还有和他一样疯地农根。他们地联手出击将第五师团地辎重后勤摧毁大部。而第五师团突前地两个步兵联队也被甘富林地师给缠住。第七军正配合其进行围歼。乐观地预计。到明天天亮前对第五师团地战斗即可以结束。现在地问题是怎么打跟进上来地第三十六、三十七师团。你们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冯军座和农根派出地那一个机步营弹药还有油料消耗地都差不多了。目前暂时不准备再继续让他们突进。而从潜伏在日军控制地上地侦察部队传回来地情报。日军跟进地第三十六、三十七师团已经放缓了跟进速度。我们估计日军有可能想放弃第五师团。”

      “噢?第六师团当时间隔太远。打不过来也就算了。可这第五师团后面可是跟进着两个齐装满员地师团。鬼子居然不打算营救?有些不合常理。”段国学有些奇怪日军地反常举动。

      “我们参谋部也很奇怪。但是在情报部门地帮助下。我们破译了部分日军高层地电报。这是破译出来地部分电稿。”黄林递上薄薄地两张纸。

      段国学接过后扫过电报地内容。钢笔书写地语句内容是确定能准确破译地内容。而有铅笔下划线地是未确定猜测内容。红色笔所划出地横线及圈圈为未破译部分。

      从破译的电报中段国学可以看出,日军南方大本营对第五师团的擅自冒进表示了强烈的愤怒,但是对第五师团深陷困境即表示了关切却无能为力救援,后期跟进的两个师团在仅属于二线乙种部队,不仅装备不如甲种师团,在战斗意志上也远逊于第五师团,原本日军南方进攻大本营是准备以第五师团为核心开展南方攻势,可由于第五师团的冒进导致现在攻势不仅受阻而且大有被歼灭的局面,这使得日军南方大本营的全盘计划被活生生地打乱。目前由于在中国北方日军被吸引住了大部分的兵力,本次南方攻略中在中国南方地日军就已出现兵力不足的前兆,而现在已经有三个师团被歼灭,第五师团又深陷困境,南方大本营在经过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后决定已跟进的两个师团为前沿,就地组织防御。同时紧急抽调三个师团和在上海的数十架舰载飞机前来增援,而对于深陷困境的第五师团,则命令自行组织突围向后方地两个师团靠拢。

      “总指挥,鬼子这一次可是被打痛了。”黄林高兴地说着。

      “打疼了鬼子?不!这点伤亡对鬼子来说还是太少,你看现在鬼子还能继续组织着防御和调动在中国南方的部队前来增援。”

      “总指挥,现在鬼子的部署已经打乱了最初的作战计划,是不是要开始进行第二作战计划?”

      “开始吧,经过前面这几天的战斗,战士们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弹药和油料也需要进行补充,特别是第六军,基本上打完这仗就要好好地大修整一段时间。没个半年以上是恢复不了之前的战斗力了。告诉前面的部队,抓紧时间解决掉第五师团,尽快完成第二作战计划前的集结和准备工作。”

      “是!!还有一个,总指挥,对于新闻宣传这块,您是怎么安排的?”

      “也没什么功绩,暂不宣扬。”段国学淡淡地说着,就象这几个师团根本就不是以往在中国横行无阻地日军主力师团象蚂蚁一样轻易捻死,丝毫没有太多的兴奋和表情。

      “这可是四个日军师团啊……而且有两个还是臭名昭著的主力甲种师团。这样低调不太好吧?还有,我们这样大地歼灭战已经引起了部分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的注意,你看……”

      “批!批准他们前去采访。”

      “总指挥,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放着我们自己的媒体不用反而要用其他媒体来宣传我们的战果呢?”

      “这话是黄智忠让你帮问的吧?”段国学斜瞟了一眼黄林。

      “唔……是的。”

      “有句话听过没有,自己称赞自己一百句,不如别人称赞你一句管用。而且国内的新闻传媒已经基本上被各党派各个地方势力给控制住了,你看现在的各种报纸,哪一份不是在大肆宣扬着自己在抗日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可真正地实事是什么呢?我看把这上面歼敌和自身伤亡的数字反过来才是真实准确的。”

      “可我和智忠有些担心,怕这些国内媒体歪曲我们的战功……”

      “怕什么,鬼子们的尸体旁边多站些我们的士兵,不管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要将我们的战士拍摄进去,我就不信这些信口雌黄的家伙还能把穿着我们特有的迷彩服战士说成是他们地士兵不成?!让智忠注意一下,多和几个国外媒体和国内比较客观公正的媒体多沟通一下,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资料和权限进行报道。”

      “好的,我这就让智忠去安排。”

      “辛苦了!”

      “总指挥……”

      “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二计划真的是以拖为主吗?我个人认为只要给我们两天到三天的时间,我们就有能力和日军的这几个师团进行作战。虽然战果不敢保证太好。但我相信战果不会太差。”

      “我知道你们军队内部一些人的想法,大家都希望能获得更大的战果。但战争是政治地一种延续,如果我们把日本人直接打地太疼了,会影响我们西南政府在国内的政局中获得到最大地利益。”

      “我明白了,我不是政客,这些污垢之物我也不愿沾,只要总指挥需要,我们军队将做总指挥最坚强的后盾!!”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推门登台

      更新时间:2009-6-25 12:23:33 本章字数:5262

      西南军队和日军的战斗就这么突然轰轰烈烈地展开,如火如荼地乒乒乓乓地打了一阵又突然这么嘎然而止,短促的战斗让很多人起先并不注意这么短暂的战斗,相比动不动就打上一两个月的大型战役来说,这才不到十天的战斗实在是无趣。

      随着战况的逐渐传开,很多人又开始抱以耻笑的心态去看西南政府,歼灭日军两个师团以上?!笑话,就是徐州会战也才是堪堪将日军的一个主力师团给打残,歼敌一万一千多人。全歼两个以上的日军师团?吹吧你!

      但是更多的报纸开始刊登出一幅幅日军尸体堆积如山的照片,一排排被击毁的日军车辆,一堆堆缴获的枪支弹药后,很多人开始又一次跌碎了有色眼镜,他们无法相信,虽然西南政府军队的战斗力在国内是不错,但没有人能想象的到居然强悍到如此地步,两个以上的日军整师团,三万多人啊!!说吃掉就吃掉了?!

      而最终等第一计划结束时所统计出来的战报又一次给了所有人一次震惊,在歼灭前两个日军整师团后,西南政府军再次歼灭两个日军师团,而且是两个甲种师团,是两个老牌的甲种师团,更是有着累累血债的第五、第六师团!!

      消息传出,整个中国兴奋了,国人们奔走相告,第一时间传递着这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整个日本震惊了,自从甲午战争以来,日军就从未有过如此惨败的记录,虽然在日俄战争中伤亡巨大,可那次战斗最后还是胜利了,但这样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却一无所获让所有日本人都无法置信。

      一时间,西南政府再次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次相比上次31年的焦点来说更让人好奇也更让人关注,这一次,所有的人都恨不能把西南调查的清清楚楚。了解的详查透彻。现在报纸上如果不刊登关于西南方面的有关新闻,见闻,那这份报纸基本上就没什么销路,任何有关于西南的新闻消息都能引起读者地最大好奇心。而为了报业的生存,更多的记者纷涌而至,书写着一篇又一篇的新闻和见闻。套取读者们口袋中的每一分钱。

      而在平果县的西南政府所在地,一浪又一浪要求采访段国学地请求书堆积着西南政府宣传部的办公桌。

      “总指挥,您是否也该出面露个头了吧,现在不仅是记者,还有很多学生、民主人士、政党人士及国外人士都希望能见您。”黄智忠小心地向着段国学提议。

      “恩,是差不多够火候了,也该露个头,让大家认识认识我了。”

      “那我这就去安排。”黄智忠很高兴,一直以来。他总是以西南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眼中,现在终于可以介绍出自己身后的大佬。

      “等等,你先让想采访我、会晤我的所有记者、学生、民主人士去我们西南走走看看。到时候我们再集中进行召开一个见面会。”

      “恩。有必要这样吗?”

      “有。我不想浪费时间。如果在我们地地盘上还没有看出一些我们西南为什么强大和富裕地原因和问题。那么他也就没有资格浪费我地时间。”

      “好地。我明白了。”

      “时间定在一周后吧。”

      “恩。对了。日本方面派出人来。说要和我们进行协商谈判。”

      “谈判?有什么好谈地?而且这应该是德林或者是桂平他们部门地工作吧。怎么冒到你这来了?”

      “没办法,李部长和阳主任都不愿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就通过新闻单位弄到我这新闻单位来了。”

      “哈哈,看来鬼子是急病乱偷医了!!不用管它们,先晾着一边去杀杀它们地锐气。这帮畜生,被打成这么惨肯定还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

      “总指挥判断的真准,您是没看到来的那两个鬼子,说是过来谈判,却丝毫没有一点谈判的诚意。开口闭口地就要我们进行巨额赔偿,真不知道是它们打胜了还是我们打胜了?要不是新闻单位有着自己的规则,我真想轰它们出去。”

      “放心,先再忍忍,到时候我让你好好地出这一口恶气。”段国学爽朗地向着黄智忠承诺到。

      “恩,我相信!”

      一周后,所有通过审核允许参与采访、会晤的人士早早地就来到西南政府的新闻发布中心,在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后才允许进入中心地会晤厅内,对西南安全机构的检查。很多的人表示了理解。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而且这些人中还有着带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地前来的家伙。

      “我说你们的最高长官怎么这么怕死。他以为他是谁啊?就这么小小的一个见面接待会要弄得如此兴师动众的吗?我看就是总统会面也没有这样地。”一个戴着眼睛,留着小胡子的记者在检查台前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请问,您是哪个报社的记者?”一个工作人员不卑不亢地回问到。

      “《中央新闻》”小胡子记者很高傲地回答着。

      “哦,中国第一官方媒体,幸会!幸会!”这名工作人员伸出了自己的手想与对方握手,但小胡子记者看到对方伸出手来,本并不想和他握手,但出于众目睽睽的礼节,他还是很不情愿地伸出手来象征性地握了一下,但脸上那种不屑和厌烦明显地表露在众人面前。而那名工作人员脸上则看不出有任何的不愉快,反而很热情地抓握住小胡子记者的手对他说:

      “《中央新闻》哦,国内第一官方媒体,作为对贵报社的敬意,我在这里专门告诉您一个特别地消息。”听到有特别地消息,小胡子记者的眼睛顿时睁大,满是热切地灼热渴求盯着这名工作人员,而只见这名工作人员神秘地笑笑后说道:

      “是这样地,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创造他的价值才能换取他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因此每个人都有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地价值;你说是不是?”小胡子记者频频地点头认可着。

      “象您这样的一流大记者,其生命的价值肯定要比那些不入流的小记者所创造的价值更大更多,对不对?”小胡子记者的头点地更加频繁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总统现在一没多少兵二没多少地三没多少钱四没多少能力,而我们的总指挥一兵强马壮二来坐拥四省之地三来财源滚滚四来领导有方;所以啊。总统的身价肯定没有我们总指挥的大,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和要经受的威胁程度也要比总统先生大多了,这才没办法把这个安全措施和排场弄的比总统先生还要大,这个请您多包涵着点。”这位工作人员一脸诚恳地向着小胡子记者请求着,丝毫没有受到小胡子那象吃了蟑螂一样尴尬而又滑稽的表情影响。

      在场受检的记者和其他人员看到此滑稽情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而笑地最厉害的是一些小型报刊和地方报刊的记者,看来他们也没少受《中央新闻》这位大牌记者地气,现在有人狠狠地让这位记者吃了个瘪,大伙自然很开心。

      “这位先生。请把相机打开接受检查。”

      “不是吧,连相机都要打开检查?”要受检的记者有些吃惊

      “对!因为对于一些有心的暗杀者来说,相机是可以作为隐藏武器的优良工具。”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仍然微笑着解释到。

      “那好吧。不过我相机里面已经装好了底片,这可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这里有暗袋和暗房,您可以选择在这两个地方进行卸装底片的工作。”安检的工作人员指着身后的暗房和桌子上的暗袋说明着。

      “那好吧,请稍等。”摄影记者无可奈何地妥协。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地支持。请下一位。”

      开包,验证件,对身份,等一切检验完成后就可以通过一个奇怪的门进入到会晤厅内,只是奇怪的是在经过这个奇怪的门前。所有的人需要将身上的金属物品给放到旁边的盘子里,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遵照了这个规定通过了这扇奇怪的大门。

      终于,当一个人走过这扇奇怪的门时,门上地喇叭发出了”嘟嘟嘟”的警报声。

      “这位先生,请把身上的金属物品给放出来再通过里。”负责这里的安检工作人员再次礼貌地示意着这名闯关者所需要做的事,而在前面不远处,一直座在桌子后面的一个人已经把他的手放在了桌下,如果从桌子的后面观看。就可以看到这个人扣在桌板下的是一支自动【创建和谐家园】。

      “我说你们整这玩意是啥破东西,前面地那个女地经过时没有任何动静,咋轮到我过的时候就整这出名堂来,你们是存心找碴是吧?!”长地高高大大的壮汉非常不开心地说到。

      “这位先生,我们这个东西不是什么破东西烂玩意,这是我们西南科学院最新的发明----金属探测门,如果您身上有金属物体,这个探测门就可以探测得到而发出警报,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将身上的金属物品放置在这里。”安检的工作人员继续微笑着解释着。同时为了消除误会和误解,他还专门用着一把匕首和【创建和谐家园】扔过了探测门。而探测门则及时地发出了警报。

      “如果您身上有什么不方便当众解除的物品,您可以到这件房子里去解下金属物品,请放心,只要不是什么危险物品,在通过这道检查后您就可以立即取回您的物品。”

      “那……请稍等。”壮汉见状只好选择了进入房间脱取让探测门发出警报的东西。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请下一位。”

      新奇的东西让在场的人有些震动,相互低声交谈的声音一直嗡嗡地回荡在检查大厅内,所有人都被这种新科技产物给好好地上了一课,这里很多记者、民主人士在去采访、拜访军、政界大鳄时多少都有着被搜身的经历,很多时候这种搜身让这些人即感到屈辱也感到无可奈何,但在这里,虽然同样是检查,但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蔼,笑容可掬对人客气,而且根本不用搜身就可以完成检查工作,这让很多人不仅产生了对西南政府对人格尊重的好感,也同时对西南政府所拥有的新奇高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正当采访会晤人员正通过检查时,李德林、杨桂平等人正等待着段国学更换衣服。

      “MD,穿惯了随意的工作服,现在突入穿的这么正式,真TMD有些不习惯。”段国学拉拉中山装领口的扣子让他感觉有些不舒服。

      “总指挥,等会你这些粗口可别说出来,虽然很多军阀大佬们平时都是脏话连篇,但在这种场合下,千万别要说粗口脏话。”李德林见段国学有些不爽,急忙提醒着他。

      “我知道了,这不长期穿随意的便装,要不就是工作服,这样的正装这几年来还真没穿过几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