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太感谢您的厚礼了!!”

      “我们需要贵国帮我们生产几艘军舰,从驱逐舰到轻型巡洋舰,您也知道,我们缺乏大型舰只的生产能力,我们希望能派遣一批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到贵国进行学习,虽然之前也有少量的人员过去学习,但我更希望这种学习交流能扩大。从根本上来看,这种交流是对贵国百利而无一害的,由我方出资购买贵国所生产的军舰,即增强了贵国海军工业的生产力,又可以为船厂带来订单收入,再有我方派出的学习人员无需贵国工厂支付其薪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我方即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水面舰只,同时也可以获得及培养出宝贵的生产技术工人。”

      “我想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看,我都没有理由拒绝这么好的合作方式。”

      “不过既然有了军舰,我想还需要贵国对操作这些军舰的水兵进行培训。”

      “这个也没问题。”

      “我想我们今天的会晤是愉快的,更加细节的东西您可以跟相关单位进行详谈,现在我邀请二位一同共进晚餐,让远方的客人品尝下我们新到的山珍野味“不胜荣幸!!”

      夜晚,段国学独自坐在阳台上吹着习习凉风,晚宴上的酒劲让他感觉有点晕,虽然这十几年来经常地喝酒,但段国学还是没有经受得起“酒精”考验。

      晚风有点微凉,段国学那过放在旁边的毯子盖着肚子,自己身后这间即是办公室又是寝室还是研究室的窝居是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工作的主场所。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段国学真正出去游玩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这里做着各种的试验,说是试验其实更多的是用合成机合成出所需要的物件和研究合成过程的步骤。

      拿过身边的一节纤细又透明的东西,段国学轻轻地转动着这些纤细的东西给自己手指带来的触感。这些是最新弄出来的传感光纤,有了它,很多东西例如有线制导鱼雷、通讯上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提升。

      自己今天在会议上对国内局势做了一定的判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段国学知道大历史环境的走向,但自己不是万能的百度大婶,他只是知道大概的局势及大历史,对于其中的很多细节的东西是不清楚的,特别是自从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开始,自己所掀动起的飓风越来越大,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开始变化着历史。在国内所受到的影响最为巨大,很多历史名人都消失在飓风之下,并没有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而同时也有着很多不认识的政客军人粉墨登场地登上了中国政坛这个大舞台。

      虽然自己并没有什么王八之气,自己也不是什么领导天才,在政治上自己简直就是个【创建和谐家园】型的家伙,但是段国学自己知道,只要牢牢地掌握住军队,掌握着先进的作战武器,拥有着强大的战力,他就不怕什么阴谋暗算。现在自己也要开始登上这个大舞台,去呼风唤雨,去掀起阵阵巨浪。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步兵武器

      更新时间:2009-6-6 19:41:15 本章字数:3500

      三年的准备时间很长,可对于积弱已久的中国来说却还是太短,而且对于只拥有着四个省份的段国学来说则更是捉襟见肘的短暂,虽然经过这么近二十年的发展,但真正的高速发展期也是仅仅从1928年后才开始的,而之前的十几年则一直在为根据地那空白的基础工业填补着几百年的人力、人才、设备上的长期空缺。因此虽然西南军队已经拥有了很多的先进装备,但产量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也一直无法扩大装备的数量。

      就象在单兵武器上,在夺取四川的那一次战役中实验性地装备了一个团的自动步枪及各种先进的单兵武器,而根据这个团的战果还有各部门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跨时式自动步枪和撕裂II式通用机枪得到了战士们的一致好评,但是却得到了后勤部门的一致抱怨。

      6毫米小口径的弹头及无壳装药的胶基发射药使得这种子弹超乎异常的轻巧地全重只有7.2克/发,这使得每个战士可以轻易地携带超过800发子弹,有人甚至携带弹药超过了2000发。而战斗中跨时式自动步枪那优异的性能也得到战士们的称赞,用战士们的话说,一支自动步枪顶得上一挺轻机枪了。而在与国内军阀的实战中,如果几支自动步枪同时板机一扣不放突突突突地扫一个前匣的子弹,对面那双枪兵基本上就丢下步枪抱着烟枪掉头就跑,没办法,在中国,机枪的数量基本上很少。通常是团级直属武器装备,但是谁见过对面的对手人手一挺机枪的?!开玩笑,面对着这么强大地火力,不跑路还等着留在这里变成喷血的漏斗吗?!

      而虽然自动步枪的火力出奇的猛烈和强大,但在射程上却逊色于捷克式轻机枪,而对付轻机枪,还有撕裂II式机枪在兄弟们的后面做掩护。撕裂II式机枪继承了长兄的一切优点,高射速和那恰如其名的声音,还有那从北方极寒到南方炎热潮湿。西北干燥多尘等一系列的环境下的适应性及可靠性,但是II式没有继承地是兄长那11公斤的重量,取代的是减肥后的7.5公斤。而使用6毫米无壳机枪重头弹使得射程仍保持在800米地距离,加装通用的重三脚架后仍可以达到1000米的有效射程。还有一个就是机枪的装弹也增加不少。每一个加大弹鼓可以供应前后双排的1100发子弹。

      这两种主战枪械的装备使得这个团一路突飞猛进势如破竹,一路猛杀猛打,可前面的战士打地痛快杀的舒坦,但负责后勤的单位就在那骂娘了!!虽说子弹变轻了不少体积也下降了很多,同等的一辆卡车能拉10万发7.9步【创建和谐家园】可这小口径枪弹却能拉30万发,但是要注意的是消耗量却不是1X3增长,而是1X10以上的增长。也就是说,同等团级单位中,一个装备原手拉式98步枪和撕裂式机枪的团一次战斗的消耗量如果是10万发,可装备新式自动步枪和机枪地团消耗量就是100万发以上,而且这还是最低的保守统计。照这样计算,虽然子弹体积和重量的减少会增加单次补给的数量,但总量的上升还是会提高补给的运送总吨量。

      针对此情况,负责武器设计地研究一所专门研究出两款半自动步枪来解决这种消耗过大的状况。前线战士们反馈回来的意见中提到,很多战士往往在战斗中由于紧张将板机一扣到底。而且跨时式自动步枪没有单发的射击功能,这无形中导致很大的不必要消耗浪费。同时也提出,有些老兵很有射击经验,他们通常是采用短点射或长点射的射击,即提高了命中率又降低了弹药的消耗,而且只要是能不断的持续射击。长时间短间断的射击也能造成敌方非常大地心理压力。

      在这种建议下,半自动步枪很快地被设计生产出来,不过在一个设计人员地建议下,在使用6毫米无壳弹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连带设计出了使用原制式装备7.92*57毫米子弹地半自动步枪段国学送给冯斯特劳尔的那支半自动步枪就属于后者一类,这种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高,易保养,可靠性强,虽然的后坐力大了点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是使用6毫米无壳弹的半自动步枪在保留了射击精度高等优点外,较小的后坐力及30发供弹弹匣也使得这种步枪在火力持续性上要增强不少。这两种同时研制生产出来的半自动步枪被分别命名为32式自动步枪和3-1式自动步枪。但战士们通常简称使用6毫米无壳弹的32-式半自动步枪为----32杠。

      而做为生产技术中最关键及最省时省力省料省成本的冲压技术的普及也进入到了冲刺阶段。预计到1936年底,冲压技术将全面替代目前切削锉铣的生产工艺。

      15毫米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的诞生有些另类。做为总指挥的段国学对12.7毫米的大口径狙击枪并不是很感冒,0.5口径的尺寸虽然看似很威猛,但在很多时候却缺乏着更大的穿透性和威慑性。

      段国学在被做为小白鼠前曾看过史泰龙的《第一滴血4》他对里面那威猛的重机枪的威力有着深深的向往,12.7毫米的重机枪、反器材步枪虽在二战中有一定的角色,但作为高精度和大威力的综合品,15毫米反器材狙击枪的诞生很快便让战士们喜爱并称之为小穿炮。

      从20年底装备部队这种有效射程在1500米的超大威力狙击枪在实战中屡屡显示出其惊人的威力,被这种狙击枪击中的人员通常是直接被打成两段,场面极度血腥,曾有土匪在看到自己人被一枪拦腰打成两节后直接崩溃,而如果打中头部那基本上整个头部的红白之物可以散布子弹穿过后的几十米距离,如果有人在这个倒霉鬼的身后不远处,其破碎的头盖骨甚至可以被子弹带动产生高速的飞溅,曾有人满脸被这样四溅的碎骨扎成麻子脸。

      虽然战士们和喜欢这种小穿炮。但却没有多少人能操纵它。因为这种枪地后坐力实在是太大了。这种枪地射手身体一定要强壮。同时在射击时必须在抵肩处穿上特制地沙袋护肩。如果没有这种护肩那么开几枪后人地身体肯定受不了这么大地冲击力。

      而作为中口径狙击步枪地补充。7.92毫米专用狙击步枪地诞生填补了一直使用98式步枪作为狙击武器地历史。虽然段国学更希望这种制式狙击步枪地外型是WAP那直板拉风外型以满足自己恶趣味地需要。可考虑实际情况后段国学只能忍痛采用更加经济简单雷鸣顿700地传统外型。

      这两种狙击步枪地弹药生产为专门地生产加工车间。每一发子弹都需要严格精确地加工生产以保证子弹出膛后地稳定和减少漂浮。

      38毫米榴弹枪地装备弥补了中、近距离地面杀伤火力上空白。很多战士都喜欢在自己地自动步枪下加装一个榴弹发射器。虽然增加了整枪地重量。但增添地火力却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住自己地性命。同时加装发射器后。抗着整支自动步枪那是极为地拉风帅气。

      可就这样地武器装备却由于原料地匮乏而一直无法大量地装备。虽然从30年开始一直大量地收购各种物资。可中国缺铜。各种弹药消耗最大地就是铜。这个情况直到32年后拥有了大量地仓储才得以缓解。

      不过手榴弹却由于技术要求及原料、材料地要求低而能大量地装备。现在作为主装备地是2式手榴弹;全长26厘米。因为是木柄设计。有着杠杆原理导致投掷距离不仅远而且精确。战士们可以很轻易地将手榴弹给扔到5米内地任何需要地地方。同时有着46克胶基装药不仅使得手榴弹地爆炸威力强大而且体积还小巧。这种手榴弹一生产出来便受到战士们地喜爱。生产单位也很喜欢这种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地产品。钢体外型由于外型简单优先采用了更容易生产地钢板冲压技术。废弃了之前很费工时地整弹体铸造技术。而且在得到战士们反馈回来在防御作战时破片太少地意见后。一个生产工人在回家看到儿子手中旋开地钢笔帽后突发灵感。在手榴弹地铁帽外套上一层有预制沟槽铸铁弹套便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体出厂时弹套是罩在手榴弹上。需要卸下时只要简单地一压弹套上地卡环就可以轻易地卸下。这使得27式手榴弹成为了战士们手中攻防兼备地利器。

      需要提出的是在火力排里,由于自动武器和半自动武器的列装,摒除了传统的机【创建和谐家园】,火力排的编制进行了比较大的变动,主力甲种部队的火力排除了原先装备的各种武器火力之外,还多了一个单位兵种----装备3具火箭发射器的反坦克火箭班!

      这种武器是在解决了火箭固体燃料后所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单兵重火力武器,专门对付对方的坦克、装甲车及硬式、半硬式目标,不过这种武器的外型被段国学的恶趣味弄成了后世著名的

      这样标准的单兵配置让所有的军事主官眼红不已,为了尽快换装这样的装备,所有的军事主官都在狠狠地操练着士兵以求自己的部队在技战术上满足新装备的需要。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战前准备

      更新时间:2009-6-7 9:43:05 本章字数:3930

      到1934年底,西南政府虽然仍在低调的发展,但已经无法掩盖其庞大的身形,虽然在各种产业上段国学巧妙地用各种高端产品冲击着海外市场获取着巨额利润,可光国内市场那巨大的武器市场交易也让很多的人注意到西南政府身后的工业实力。

      而之前曾去过西南工业区的各路商人口中所传出的巨型工业区也在各路间谍的证实下让所有戴着有色眼镜的人接受着难以置信的信息。

      没什么惊奇的,所有的人都不能相信在偏远落后贫困野蛮的广西居然不声不响地拥有了这么庞大的实业。这种偏见不是能几天几年能转变过来的,大家都知道广西的贫困和落后,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广西拥有着比上海这些大城市更加庞大的工业区和商业区时你会怎么想,你肯定是当成了一个笑话去听。就是因为着这些千年的偏见,不仅是中国人,很多国外的情报机构也对这种消息嗤之以鼻。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过西南之后所带回来的信息一次次地冲击着耳膜后,所有的人这才能放下心中的偏见去认真地注视着西南这个不声不响崛起的新势力。可他们费尽心思也只能获得到表面上的一些资料和情报,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在阳光下深深地隐藏着的。

      在西南政府最机密的保险柜里,一摞1933年的资产文件更是说明了它目前隐藏在暗处的真实实力。

      1933年西南四省工业产值达到18亿元,这个数字不包含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而且当年的增长值为13.24,预计明年由于世界经济环境地回暖。高级化妆品、日用品还有新闻业使用的铜版纸等高利润附加值产品销售量会大大增长,这个数字将会达到惊人的30以上。

      跳过工业、农业等产业的枯燥数字和分析,文件下面的军事发展部分更是可以让所有的人疯狂。

      陆军部分:

      截止到1933年底,西南政府对外宣称拥有兵力十万人,但这些兵力只是戍卫部队的乙种部队,只装备了淘汰下来的98式步枪和少量的捷克式轻机枪及马克沁式地重机枪和一些山炮,而就是这些部队就在历次的征战中把各路军阀、中央军打的是抱头鼠窜。

      而真正的甲种部队人数并不多,只有五万多人小两个军,而且还要将派到戍卫部队中作为教官地三千多人算进去。但在白建生、李德林口中,这五万人随便拉出来一个团两千多人人都可以抵得外面几万人的一个军,从33年开始批量列装的跨时式自动步枪和32杠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使这些人象个火刺猬一样扎人,自动步枪一个弹匣高达90多发的装弹量可以使之有超越于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而如果一个班的大部分人还持有30发装弹半自动步枪,这样的持续火力将会是所有对手地一个噩梦,更可怕的是每个步兵班还有着一挺从撕裂式机枪改良过来的6毫米撕裂II式无壳弹通用机枪,使用了机枪重弹的撕裂II式在体积、体重上都有了一定幅度地下降,但撕裂般的射速并没有下降,而采用前后双鼓的1100发变态般大容量弹鼓弥补了以前续弹繁琐的步骤,使之火力持续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优质的钢材使得机枪枪管可以持续射击完一个大容量弹鼓后才用更换。

      如果说这些只是单兵火力外,那一个班配一支甚至两支狙击步枪便证明着这些甲种部队地个体士兵的军事素质已经达到了变态般的实力。

      步兵地基本配置为一个班3支跨时式自动步枪4支半自动步枪。一支单人狙击步枪。两人负责一挺撕裂II式机枪。同时2支自动步枪下再配备枪携式38毫米单发榴弹枪具。正副班长配9毫米14发装弹地二九式自动【创建和谐家园】各一支。

      就这样一个班地基本火力配置李、白二人戏称就可以打地其他军阀地一个连满地找牙。

      三个班加2名通讯员和正副排长一共34人组成基础步兵排。通讯员携带武器为9毫米冲锋【创建和谐家园】自卫。

      三个基础步兵排再加火力排和卫生班、炊事班、汽车班及连部组成一个标准步兵连。火力排配备两挺15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两门60迫击炮。3具40火箭弹发射器。3具六管38毫米榴弹枪发射器。两门15毫米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连属双人狙击手两组。一个连地基本人数为167人。

      三个步兵连和营属侦察排、火力排、汽车排等部队组成一个营。人数677人。

      而三个营加团属炮营、火箭炮营、汽车连和其他部队组成一个团2710人。三个团加师属部队达到8900多人!而这仅是战前地标准配置。一旦开战部队还会扩编超编。人数将更加巨大。但段国学为了缓解后勤地压力。要求超编单位编制控制在总量140以内!

      光是这么几个轻步兵师就已经让经常和其他军阀国内部队打交道的李、白二人惊叹不已。更何况这是考虑到中国的地形而组建的轻步兵师,还有一个纯机械化的装甲机动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

      坦克师最新装备地是T-29式坦克。坦克自重21吨,装备一门75毫米地坦克炮,可使用陆军通用的75毫米山炮炮弹,但使用专门研制出来地穿甲弹使他可以洞穿目前的一切坦克。不过更新型的坦克即将列装部队。这种将要命名为T-33式的坦克不仅拥有着更高更强劲的动力。而且厚重的防护及100毫米地大型口径火炮使之成为彻头彻尾的战场之王。

      装甲车的列装大大地增强了步兵战场生存力,还增强了突击力和支援火力。6X6、8X8。还有履带式的装甲车不仅有着超乎想象的防御力,同时配备75毫米火炮、25毫米速射火炮还有1毫米重机枪甚至是38毫米榴弹机枪和107毫米轻型火箭炮这些多变的火力配置还可以成为战场上的火力杀手。

      按照计划,从1934年起,将在戍卫部队中开始抽调组建这样规模的两个轻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师,同时作为两年后的备战计划,将还要组建六个轻步兵师和三个半机械化师和一个坦克师。这个整编消息让所有地军事主官兴奋地几夜没睡好觉。

      空军部分:

      人数一万八千余人,装备有轻型麻雀式战斗机96架(巧合生产出来的零式),H-3型轰炸机12架,H-2型轰炸机20架。专门为克制和升级麻雀式战斗机研究出来ZD-4式战斗机18架,俯冲式轰炸机24架,运输机12架。还有52架用于侦察和训练使用的教练机。

      目前空军已经储备了各种飞行员1100多名,而且每年还有几何式的增长。

      不过现在专门研究空中飞行器材地研究六所在研制完ZD-4型、ZD-5型螺旋桨式战斗机后发现螺旋桨式飞机已经基本上没有再升级开发的空间了。而之前一直研究的喷气式战斗机由于万吨水压机的研制成功和冶金单位研制出更好的合金材料,喷气式飞机的研究也将在未来的两年内开始进行。最初地型号将采用双数字ZD-10来代表。

      其中段国学列为研究重点直升机所用的涡轮轴发动机也成功通过审核,而样机的出现让陆军人员敏锐地察觉到一种新型的作战模式出现,而相关的课题也开始展开研究和论证。

      而之前着手的空降部队由原先的实验性的一个营将扩建至一个师。

      海军部分:

      有这么一句话,10年的陆军30年地空军百年的海军,由于海军一直是中国的软脚之处,同时为了避免各海军列强的怀疑。段国学只有一直致力于潜艇部队的建设。

      海军拥有三万三千余人,其中包含小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个编制并没有将半工人、半军人地辅佐生产预备军算上,为了让海军士兵更加快速地适应装备,段国学专门让一些经受过训练合格后的海军官兵进入到军舰工厂中去,从生产到下水,直接在陆地上便熟悉操控潜艇装备,这样不仅加快了军舰的生产速度,同时也让海军官兵们从根骨中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造出来的潜艇。

      到33年底。已经服役的海军潜艇已有33艘,而其中QIII型潜艇14艘,同时在船坞在建晒装的有十六艘,而在海南建设的一个新的潜水艇基地竣工也将加快潜艇的建设速度,到35年底,海军将拥有以QIII型潜艇为主地水下舰只38艘。

      不过段国学对这个速度并不满意。他要求在保证质量地前提下再次地加快生产进度,要在35年底达到80艘以上的标准,这让海军建设负责人杨学艺没少费神,而海军总指挥吕万洋则做梦都在笑。

      水面舰只除了几艘原老旧地护航舰外就只剩下一些鱼雷艇,不过最新型的驱逐舰已经在船坞铺设龙骨完毕,正紧张地对最后的装备进行总装,同时在德国生产的舰只也开始顺利地开工建设。

      总言:

      从1934年初起,一切生产将向战争准备倾斜,一切物资将优先用于军事化装备。人员、特别是每年毕业出来的学生。将优先考虑军队中各技术部门。

      三年之后,要建立起完善的陆海空三军体系。陆军达到1个轻步兵师,9个半机械化师和坦克师;空军将达到拥有各型飞机900架以上,海军拥有超过80艘潜艇和9艘驱逐舰以上。

      同时,加大对战争消耗物资的储备及收购力度,铁矿、煤炭、橡胶、铜矿等等一切物资都需要大量的储备;特别是战争的血液----石油,在百色所发现的那片油气田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油料消耗,十几个新建设竣工的大型油库正敞开庞大的肚皮不断地储备着各种油料。

      而在另一份印盖着绝密加五颗星的最高秘密文件中,赫然写着:

      火炬计划已进入到了生产前三枚实验弹的阶段。

      正文 第九十四章 普通人物

      更新时间:2009-6-7 18:28:47 本章字数:5568

      赵书保是一名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学生,在1931年那年考取了南开大学,那年的年头,日本人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东北王几十万人马,一枪不放地便象赶鸭子一样被五万日军一路赶到关内。虽然这些兵在鬼子面前逃的比谁都快,可是在自己人面前却蛮横的很。作为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他深深地被这种耗子抗枪窝里横的军队而感到耻辱。

      三年刻苦的学习让他不仅以全校第一名的身份毕业,同时三年来刻苦训练自己的体能和意志也使得他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可当他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却找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放眼整个中国,北平现在是岌岌可危,日本人正在200里外屯兵备战,而作为中国工商业的核心上海,自己去打了一转却被告知自己的专业不适合,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去一所小学校教书时,他的一个学长给他指明了去西南的路。

      来西南前他还考虑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去西南的四川省,在他看来,四川应该是比其他几个省份都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地方。来到四川后,实事也证明了他的判断,很快他就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劳好学的品质让他很快地融入了这个团体,不过让他惊讶地是这个企业的很多人都是经受过不亚于自己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若不是自己在灵活性上要比这些人强一些,自己还真不能在里面胜出。

      惊讶至余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去想更多的事情,公司内部激烈地竞争和争相赶超的工作态度让他无暇考虑太多。直到有一天,他被选送到广西总公司进行培训时他才知道,这个在当地都数一数二的企业仅仅只是一个巨型集团下的一个小工厂。

      震惊之余他乘坐着火车来到了他一直认为贫穷而又荒蛮的广西,来到这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井底之蛙,以前和同事们吹嘘自己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里所见识的东西是那么的可笑,如果上海、北京和广西的平果县比,那就是一个老砖窑窟和一个万国风格的建筑工地。而自己在被雷到后却发现这里地人并没有其他几所大城市人的那种刁钻和势力,更多人是从内心发出的微笑迎接着自己的到来。

      而来到总公司地培训基地后他更是被从各地抽调出来的各路精英那巨大的数量感到可怕,这里很多人都是在中国各行业内的知名人士。自己以前只是只有仰慕和追赶的对象。而从未能想象这些人居然和自己在同一个公司里为着祖国强大的梦想而努力着。

      在吃惊震惊完后他也没有空再继续锻炼自己的心脏了,更加专业、更加精细地培训已经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在里面。

      秦秀妹在6年前是贵州黔南的一名山里的女娃,当年她才1岁,她清楚的记得她吃完12岁那天母亲给自己多煮的两个红薯后的二天。村里面来了几个人,在村口和村长和自己的父母亲说了一通话后她第二天便被父母亲送到了三十里外乡上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着许多许多和自己一样大地孩子,也有着比自己大或者比自己小的孩子,不过更让她高兴的是这里面女孩子也不少。

      在进入到这个叫学校的地方后她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饱饭,香喷喷的大米饭和四片流着亮亮油珠地肉块,虽然她还想再吃却被带着自己的大姐姐告诉自己已经吃了三碗饭了。她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肚子有这么大。

      接下来的学习不仅让她感到新鲜,同时也让她感到非常的吃力,一个个在纸片上的文字让她感觉到是那么的陌生。不过即使再难她也要读下去,这里每七天要进行一次测验,测验自己是否按时完成学会这周所教的东西,每个月要进行一次大考试,如果连续3次大考试没有及格完成要求的话自己就要被送回家去,这对于所有刚刚知道什么叫餐餐吃饱饭地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痛苦地事。

      为了能天天吃到饱饭。所有地孩子们都在拼命地学习。而自己也在拼命地学习。要知道。在这里。不是及格就可以交差地了。所有地人都在拼命地让自己往前三名努力。如果进入到前三名。不仅每天有多加一块肉地奖励。还有着其他地奖励。象自己由于能排在班上数学地第二名。学校还发给自己五毛钱做奖金。这让秦秀妹更是象上了发条一样地努力学习。

      3年后秦秀妹由于学习优异。被送到了县城里地学校读书。不过一同前来地还有自己村里地其他几名男孩子。但是一年后。自己由于在数学上面出色地成绩。被选送到省城里去读书时整个乡地人都轰动了。他们说自己是乡里面第一个女状元。

      而又过了两年后。秦秀妹被送到广西平果县地高等技术学校学习时连县长都来送自己。这时候她才知道县长也是那个学校毕业地。县长拉着自己地手递给了很多他在那边同学地联系方式。要自己多多地和他们接触。多学点东西回来。

      坐在前往学校地车上。秦秀妹回顾着自己这六年多来走过地路。现在很多和自己一起读书地孩子都已经进入到了工厂里面上班。而跟着进县城学校读书地人有些去了其他地地方。但是从来往地书信中自己知道。他们对自己现在地生活很满意。虽然现在自己读书地收入很少。每个月也就是两块钱。不如和自己一起读书现在已经进入工作地同学。但是很多人甚至是县长都告诉自己。只要能进入那个高等技术学校学习深造毕业。自己将来地收入会比他们更高更好。怀揣着对未来美好地理想。秦秀妹带着家人和父老乡亲地期盼。带着梦想来到了西南地中心平果县。

      秦付明是和秦秀妹一个村子里一同出来读书地孩子。不过他地年岁要比秦秀妹要大两岁。在学校里。虽然他有些调皮捣蛋。但却也一直照顾着这个从小就流着鼻涕跟在自己【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地大眼妹。两年前秦秀妹被送到省城读书时他已经不再读书了。老师告诉他他地最佳读书年龄已经过了。而且自己在学校里一直学地很吃力。后面更加专业地知识自己将不好掌握。不过老师并没有象其他人一样推荐自己去工厂里上班。在他看来。自己地调皮劲应该有更好地发挥地。

      就这样。秦付明和几个同学被送进了军队里去。热血男儿地本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地释放。每天班长带着自己在操场、泥地里摸爬滚打。不弄地筋疲力尽就不回宿舍。

      虽然在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还落后于那些老兵,但是在这里人人比超先进地氛围下,谁都是卯着一股子的劲,谁都不服气谁,老班长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军队里,你本事最大连长官都得敬你三分。自己的班长不是吹牛,他的攀爬技术在全团里真的是第一的,就连团长都认识他,而他也敢摸团长地口袋掏烟抽,当自己向他要烟抽时被他崩了一个脑崩,叼着烟说道:“小子,团长给我烟是因为我自己的本事,你小子现在屁都没有一个。凭什么抽,看到操场上和你一样肩膀上顶着一杠的新兵没有?你能在新兵比武时拿到前三名,我让团长来帮你点烟!!!”

      听完老班长的话后秦付明玩了命地训练,哪个血性的年轻人不希望自己出人头地。

      以前闻不了装甲车里的柴油味,他狠着心把柴油浸湿自己的毛巾,跑步出操训练时强迫着自己去闻着带有柴油味的空气训练。晕车不好克服。他偷偷从老兵那里知道在平地上旋转着身体可以增强抵抗晕车的能力地偏招,为此他一个人躲着每天睡前转个几百圈,枪打的不好他便每天抽出午睡的时间练瞄准,三个月后虽然在比武时他只拿到了第五名,但是老班长还是生拉硬拽地把团长拉到自己的面前帮他点上了被汗水和血水浸湿的香烟。

      杨金弟的故事比较坎坷,他不是什么年少有为地人,也错过了读书的年龄,他原是杨文生手下的一名老兵。真的是老,收编的时候他已经30岁了。不过他并没有选择放下枪去工厂上班。他仍然喜欢这种抱着枪睡的感觉。

      在经过新部队的作战技术考核后他被分配到了第三师,这是和桂北的部队整编后组建的部队。留下来地大多都是和自己一样不愿放下枪地老兵。

      整编后很多原来的长官都走了,不是去什么军校培训就是被下放了,来了一些胡子都没有长好地年轻长官,虽然这里的老兵很多都比这些长官年龄大,可是很快所有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跟随着这些年轻的新长官。这些新长官虽然在训练上要求严格了点,而且还要在平时教大家读书认字,但在生活上却对大家嘘寒问暖,同班的老周家里孩子闹了病,平时有多少钱都往家里寄的他到处借钱,可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谁能有余钱借给他啊,可就在老周犯愁抹眼泪时新长官送来了30块钱,事后大伙这才知道这钱是他用来准备娶媳妇摆酒用的,现在钱没了,酒摆不成新娘子没少数落长官,就凭这一点,看多了人情冷暖的弟兄们都铁了心的跟着新长官干!

      粟桥恩是一名报名空军飞行员的飞行学员,良好的体质和系统的学习让他在上千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和从其他地方挑选出来的五百多名学员一同进入到空军专业的学习。

      经过半年多的基础培训,淘汰了百多名不合格的学员后剩下的人开始进入到了真正的飞行训练,而又淘汰下近百名学员后这批学员只剩下了一半,而从教官地口中得知,剩下的这两百多人已经是初步合格的飞行员了。即使现在被淘汰出去也将会被分配到运输机、轰炸机等慢速飞机上做驾驶员。不过粟桥恩不是那种喜欢慢慢跟随在飞机编队中的人,他要一个人自由地猎杀他看中的猎物,战斗机飞行员是他不二的选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