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山河英雄志》-第9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梅铁蕊看着徐汝愚在裁决书上签押,没有像自己担忧的那般驳回此议,心里一宽,说道:“延陵田亩数之多,令人乍舌。若是处置得当,府县制、军制改编乃至两年前实施新政所产生的矛盾都得到有效的缓解。”

        钟籍说道:“延陵周围的土地虽说是荒地,但是开垦并不需大费周章,重兵屯结于外,加上大人的威名,延陵荒地是世家宗族争购的对象,只是雍扬历来重商,雍扬府赋税中,盐税、商税约占半数。若是任由世家囤积土地,各世家的注意力便会有所分散。进行一定的限制还是必要的。”钟籍随徐汝愚返回延陵,将兵权交付之后,协助徐汝愚主持静海四县的政务,在这样的事上,即使得罪政事堂也不能回避不言。

        徐汝愚向梅铁蕊问道:“沈德潜是何意见?”许家与梅家是雍扬最大的世家,延陵荒地的处置对他们两家的利益触动最大。

        梅铁蕊说道:“沈德潜在侵没将士配制田地一事,十分被动,所以十分低调,不愿此时表态。”

        徐汝愚说道:“延陵荒地的开垦终非一日可以竟功的,不用这么快就做出决议。”

        梅铁蕊心想:这大概是邵海棠的主意。延陵荒地悬置起来不议比分配到众人手中更有利。延陵荒地利益之巨足使雍扬世家不会在其他事务与徐汝愚纠缠,对徐汝愚尽快整合雍扬的势力极为有利。

        悬置不决对梅族利益触动也大,但是梅铁蕊知道徐汝愚势力的壮大才是梅族真正的后盾,所以没有异议,说道:“我会与沈德潜解释的。”

        徐汝愚说道:“给军户在延陵配制田亩乃是当务之急,具体亩数由政事堂决之,梅公当为军户争利。”

      第四章 配田决议

        九月下旬,军户配田决议始出,组织屯丁、民夫在延陵与青埔之间垦荒,初期垦荒田亩为一百万,用于军户配田之用。

        武卫军将士在东海战后已经进行了一次配田,在延陵再配十亩,军户若不愿迁籍至延陵,所配田亩由雍扬府以亩价半金之数收回。中垒军将士第一次配田大多被世家侵没,除返还售金外,于延陵再配十亩,军户若不愿迁籍至延陵,所配田亩数由雍扬府以亩价半金之数收回。

        五校军将士大多为各家私兵,于延陵配田十五亩,为了防止各家出资继续控制军户,若军户不愿迁籍延陵,则不得参与配田。应配田亩由雍扬府无偿收回。

        照拂雍扬世家的利益,也为了将雍扬世家的注意始终吸引在延陵荒地之上,最终雍扬府收回的田亩数以市价进行配售。

        军户愿意迁户籍到延陵县但是在他处有田产的,田产由雍扬府以市价收回,并且可以在延陵以一亩一金价购得相应的田亩数。

        雍扬地价水田一亩约值三金,旱地一亩约值一金,延陵田地虽然尚没有开垦出来,但是已经确保军户不会有折损。延陵土地数十年没有耕种,地力自然不是其他地方能比。

        雍扬卫军来源有二,一是在东海战局时大量从流民中征集的,一是来自各世家坞堡的私兵,军户均是贫弱,没有什么田产,即使在延陵补足田亩,每户也只有十五至二十亩田地。

        《军户配田决议》交到徐汝愚手中之时,钟籍在旁看到,说道:“政事堂不乏经济之才。”

      ¡¡¡¡ÐìÈêÓÞÚÌÈ»ÎʵÀ£º¡°ÎªºÎÓдËһ˵£¿¡±

        钟籍说道:“在延陵采取套种复耕来耕作田地,地力消耗太大,必然会造成逐年减速产的现象,延陵之田地,两年最多只种三季,还有一季用来恢复地力。以此算来,军户拥有十五至二十亩田地,除了日常所用,交纳赋税之外,就没有剩余了。《军户配田决议》中并无减免赋税一说,依惯例开垦新荒地减免田税三年,但是三年赋税的结余但不足弥补军户在延陵修建屋舍之耗。以此可见政事堂计算的精确了。”

        徐汝愚看向梅铁蕊,梅铁蕊坦然说道:“若是旱田,真是子籍所说的那样。”

        徐汝愚笑道:“你与德潜也真是不简单。”掉头看向钟籍,问道,“子籍,你精通经济计算,若是将所配田地都开垦成水田,尚需调用多少人手?”

        钟籍说道:“不妨先遣屯丁、民夫修建屋舍,然而召纳军户一同参与开垦,至明年春头,这百万亩水田应当都能开垦出来,赶上春耕。只是都为水田也有弊端,可配少许田地,教种桑茶等物。”

        梅铁蕊笑道:“子籍在延陵帮时,就使得延陵帮富甲一方,由子籍在此替汝愚经济四县事务,我等放心了。”

        于四县设立战区,日后加深府县改革,四县就会单独设立一个府。

        清江府的府县改制进行得远比雍扬彻底,除去清江邑北部、崇义东部与北部、乐清东部与北部地区没有进行府县制改革,其余地区新设置溧水、怀玉、北陵、风陵、雁潭、玉案、云乌七县,加上原有抚州、崇义、乐清、宣城、清江五邑,共有十二个县。十二个县分为三片,以溧水、怀玉、北陵、风陵、宣城、云乌、玉案七县为一区,这也是徐汝愚在清江府的势力中心区域,其中云乌县归百夷自治。

        乐清、雁潭、抚州三县为一区,此区主要作为盘距温岭城中普济海匪的防御纵深,抚州新城选址相比旧城址则向东南迁了数十里,更接近乐清城。百夷一族承担了雁潭、抚州、云乌三城的修建,即让许伯英宽慰,又让他感到羞愧。所幸他现在与子阳秋一同被困在泉州,却是顾明山在主持乐清这一区的政务,承受明昔、梁宝对他过分剥夺自己族人的报怨。因为溧水城不为这三座新城的修建支付一分薪金,就是建城的材料也大多由百夷族人开采。百夷为此遣出武陵山中近半数的劳力。

        崇义、清江二县设为一区,由班彪主持政务,两城都是在荒城上修复,以田亩支付两地役工的薪资,本可以在两县的北部再设置两至三个县,但考虑到多种因素,终究放弃,府县制止于清江、崇义两县。

        徐汝愚势力所辖,五个区域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却形成溧水河谷与雍扬两个中心,徐汝愚的势力也将以两个中心向外扩张直到连成一片,但是两个中心区域之间竞争的潜流怕是一刻也不会消停吧。

      ¡¡¡¡µ«ÊÇÏà¶ÔÓÚÓºÑïµÄÇ¿µÐ»·ËÅ£¬äàË®ÔòÇáËÉÐí¶à¡£

        雍扬北面是东南的霸主陈族,西面乃是宿敌白石许伯当,南面与祝家的吴州府隔江相望,近期几无扩张势力的可能。

        清江除去北面祝家的历阳府外,东面樊家余杭府的精兵被牵制在近海地区,温岭城虽说盘踞着普济海匪,却是徐汝愚当前着重应对的强敌,只要再次获得对普济海匪的胜利,溧水的势力向东面大举扩张几乎是肯定的;西面越过怀玉则是世家宗族并争的荆郡;南面越过武陵山则是南闽的漳洲府,漳洲比以前的清江情形好不了多少,在南闽寻找良机是必然的。

      ¡¡¡¡ÓºÑïΨһÓëäàË®Ï࿹µÄ£¬ÔòÊÇËûµÄ²ÆÁ¦²»ÊÇäàË®Äܼ°µÄ£¬ÅÓ´óµÄ²ÆÁ¦Ö§³Å׎üÁ½±¶ÓÚäàË®µÄ¾ü±¸¡£

        雍扬府将自己命运与家族命运与徐汝愚捆绑在一起的人,当然希望徐汝愚所辖势力的重点倾向于雍扬府,对延陵四县的开发自然十分重视。非但梅铁蕊、沈德潜有这样的自觉,就是政事堂诸公也无不希望政事堂最终对徐汝愚势力所辖的政制运作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自觉或不自觉的支持徐汝愚的军制改编。

        《军户配田决议》虽然限定了军户最终可获得的田亩数,这一限定保障世家可能获得的利益,政事堂诸公都不会让步的,但在技术还是给予徐汝愚相当大的支持,配田所配为旱田或是水田,《决议》避而不谈,在日后对延陵的财政支持也没有产生多大的阻力,便可知一斑。

        若是沈德潜不来延陵主持四县政务,那钟籍便是当然之选,梅铁蕊焉能此时不说几句中听的话?

        钟籍也是心思灵透之人,自然明白梅铁蕊的用意,心想:徐汝愚现在极少干预政务,自己虽然得到徐汝愚赏识,但是没有梅铁蕊与沈德潜的支持,在滨海四县独当一面怕是阻力不会小。说道:“子籍都是仰仗政事堂诸公的教诲。”

        徐汝愚扫过他们俩人一眼,说道:“邵先生、德潜、还有你们都是心思灵巧到极点的人,唯有伯英、张继、明山先生合我的心意。”

        梅铁蕊见徐汝愚喝斥脸上却无愠色,也就没什么。钟籍诚惶诚恐的谢罪:“钟籍逾越本分。”

        徐汝愚说道:“延陵令为静海四令之首,子籍若要出任延陵令乃是日后的静海府守,全看你主持迁民垦荒的功绩,我决定不了,铁蕊也决不了。”

        十月上旬,配田虽然没有实际进行,因为军户集中,统计大体完毕,配田六十七万余亩,收回三十三万亩,收回之田亩进行预售,抵消所出,府库得利二十万金。五校军军户大都参与配田,令徐汝愚放下高悬不落的心,雍扬各世家对军制改编终是没有恶意阻挠。

        沈家、梅家、许家将应得配售的田亩份额让于殷实的民户,以牺牲短利换取长远的政治声望,不由让远在清江的邵海棠暗骂“老狐狸”。

        十月中旬,军户陆续向延陵北部迁徙,五校军家眷多为各个世家的附民,极少有田宅私产的,没有处理田产屋舍的耽搁,第一批五万迁民,以五校军家眷居多。从迁民开始,雍扬私兵的历史就算结束了,五校军便真正溶于徐汝愚直系军队之中,但是要达到与武卫军一样的战力,尚需时日进行整合,当然私兵的个人战力是新征入伍的平民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徐汝愚不完全解散私兵而对之进行改编的原因。

        十月十四日,云清虚一行从宛陵返回,取道泰如府,来到延陵城中。

        十月初张仲道提枪匹马穿过龙游邑的境内取道毗陵府去宛陵参加其弟张季道与陈漱玉的婚礼。过龙游城时,张仲道在紧闭的南城门前踟蹰半日,见城中终无人有胆出来相会,大笑三声离去。此次与云清虚一道返回。

        张仲道未进徐汝愚在延陵城中的宅邸,便大声叫嚷:“汝愚,此番你定要许我大醉三日不可。”

        徐汝愚大步跨出宅门,望着张仲道身后俊脸若削、神色坚毅的肖乌野,揖以长礼,说道:“日夜相盼,终得以相见。”

      第五章 失于迷途

        肖乌野与他只匆匆相遇过两次,相距上次相遇已有二年半的时间,东海战局之后,肖乌野几乎被闲置在宛陵,而徐汝愚却成为东南一霸。肖乌野哪里肯坦然受下此礼,急忙还以长揖,说道:“乌野惶恐了。”

        张仲道笑道:“幼黎与云伯的车队就是在城门口,你问都不问,却在此互倒酸气,我受不住,先进府寻酒去了。”大步迈入府内,过了片刻“呀呀”叫道:“我今日还是住到驿馆去。”

        肖乌野微有惊讶,随徐汝愚走进府门,才知道张仲道为何怪叫,说道:“青凤将军真是让人钦佩。”

        徐汝愚望着徒有四壁的临时府宅,笑道:“此屋高大阔敞,当属华堂,我居在这里,比城内的百民不知好上多少,哪有值得钦佩的地方?”稍稍一顿,神色肃穆的说道,“乌野兄,还记得当年雍扬城外你我的一席话?”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册书简,这就是当年肖乌野交给徐汝愚有关丹息修习心得的册子,徐汝愚双手捧上,说道:“汝愚一日未敢或忘乌野的大义,这才让仲道将乌野兄请到雍扬来,一齐还雍扬百姓的大恩义。”

        肖乌野收回册子,端详些许,神色一振,说道:“敢不从命?”

        徐汝愚相视一笑,说道:“我想请乌野兄出任五校军总校教习,加卫将军衔,乌野兄可愿意?”

        世家军制不设将军,通常统制衔以上的将职都是一方军政之首,出任都府或是都尉。

        雍扬改制实行军政分离,在统制衔以上加设卫将军、策将军两级衔,而统制职衔分离,校尉为职,统制为衔,校尉以下不再设衔。

        军职分为校尉、营尉、左尉、哨尉、伍员、小令,校尉至左尉加设副职,为校尉参军、营尉参军、左尉参军,军职系统分为九级,校尉之上暂不设常职,以卫将军或者策将军衔者统领之。

        肖乌野知道卫将军衔是军中第二级衔,地位仅次于张仲道、江凌天的策将军衔,说道:“乌野始附大人麾下,未有寸土之功,这卫将军衔辞不敢受。”

        张仲道心想:肖乌野却是不笨,一来就居雍扬军中第四高位,那群兔崽子还不一肚子的意见,整日寻你的毛病?

        五校中宁越山资历最浅,其他数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在他们眼中怕是只有徐汝愚、江凌天等几个人能镇得住他们。

        徐汝愚见肖乌野辞谢之意十分坚决,也不勉强。

        肖乌野最终出任五校军校尉教习,统制衔,军中地位排在宁越山之后,梅立亭提为总校教习,节制五校。

        总校教习以及校尉教习,加上“教习”的后缀,乃是暂时署理其职的意思,具体将职尚需到五校军真正改编成之后,才会真式任命。

        五校军原先分散在各世家时,规模都较少,无需任命中高级将职。此时统合到静海战区,达有三万人的规模,雍扬卫营规模在短短时间内扩充到一倍有余达到六万七千余众,加上许道覆、钟籍、龚豪、张式等人交出兵权,辞去统制衔,中高级将职出现极大的空缺。

        梅立亭、沈冰壶、沈翼、宁越山、刑坤民原都在武卫军系中出任中高级将职,一齐被抽调到五校军。武卫军中,张仲道以策将军衔高高在上,卫将军、统制衔两级出现三至四名的空缺,若非考虑肖乌野对组建五校军作用更大,真想拉他去武卫军。中垒军中,江凌天以下也没有卫将军、统制级别的将职,只有十名营尉。但是江凌天专长与张仲道略有不同,两年来出任雍扬都尉职,军务处理起来娴熟得很,也不觉得没有副手有什么不便。

        张仲道一心想从在梅立亭等人中拉一人去武卫军中助他署理军务,无奈徐汝愚不许。只得将目光放到清江军系里面。

        徐汝愚在清江剿匪将近两年,明昔、魏禺、梁宝、张续等人都能独当一面,只是他们在清江各有要职在身,即使徐汝愚同意放人,邵海棠也会阻止的。连徐汝愚也能算计的人,张仲道总是避而远之,尉潦比自己还没有耐心放在繁琐的军务,冯远程刚刚出任新组建骁卫营统制,虽说他在清江所受阻力重重,但是以他的性格未必同意避到雍扬来。

        想来想去,只得抱怨雍扬演武堂的设立过于缓慢了,只要雍扬各部军中的将职都系出嫡系,徐汝愚也不会这么严格控制中高级将领的数量。

        直到十月底,徐汝愚才能从雍扬事务中脱身,与再次赶至雍扬的君逝水、欧阳雷前往南闽,而此时,许伯英与子阳秋被困在泉州已达三个月。

        君啸云见徐汝愚对雍扬控制之严密,不是长河帮这样的外系势力能够渗透的,转而寻求与徐汝愚合作的可能。

        静海水营的前身乃是清江水营的第一营、第二营,并无海战、海航的经验。徐汝愚组建静海水营绝不会仅限于内线防御。

        长河帮经营渤海航道数十载,是一个比东林会更好的合作者。

        雍扬在建造海船、海航以及海战的训练上都脱不开长河帮的帮助。

        即使如此,长河帮想要温和的转移到雍扬也是不可能的,雍扬海航没有恢复之前,漕运之利还不足本地船帮分的,又岂容外地的船帮插手。

        君啸云却看到:只要徐汝愚在与公良公琴的相争中再一次取得抚州会战那样的战绩,不仅能够完全恢复雍扬海航,而且还能东南获得一至两处滨海的城池,那时徐汝愚的势力范围内就拥有足以容纳长河帮的空间。

        在这样的情形下,长河帮开始在静海北部进行小规模的海途航运,不去侵犯雍扬内河漕运的利益。长河帮的船队能过平城水营所辖海域,却是徐汝愚与陈预达成谅解的结果。

        三人过越郡海域时,遇到随波逐来陷入昏迷的孙来,从他口中得知即墨瑞平已经见到武陵山遣去的族人。欧阳雷在安溪上岸前去乐清报信,让百夷停止壮烈而悲惨的飘海报信行动,徐汝愚与君逝水带着昏迷中的孙来向外海航行,寻找普济岛民遣来的其他信使,直到遇见邵小琪。

        孙来、邵小琪修炼的古练息拳与梁宝的槃木拳术同出一辙,只是未经徐汝愚用丹息术完善之前的槃木拳比孙来、邵小琪所习的古练息拳变形得更加历害。

        古练息拳只传招形而无招意,更无丹息行经路线传承下来,作为百夷外支的梁宝能记得那么多已是不易。

        六百年前昭武年间始,中原武学便对昭武九姓之异族关闭交流大门,虽说各族异人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在天师褚师端之前,没有谁能达到武学的巅峰。徐汝愚若非习过止水心经,便是以他一品级的修为也未必能发觉古练息拳的妙处来。

        古练息拳在百夷秘艺中有所记载,却一直无人识得其真正的面目,殊为可惜,百夷数百年来也就无人籍之成为绝世高手。

        徐汝愚让君逝水带着邵小琪、孙来由安溪上岸。

        尉潦领着清江骑营的将士一直在安溪一带活动,给予侵入境内的普济海匪以残酷打击,安溪成为荒城已有十多年,并无可劫掠的东西,普济海匪甚少在安溪附近活动。

        徐汝愚借着邵小琪用灌木枝条编成的筏子向南闽方向飘去,却不料第二日就遇到阴霾天气,在茫茫海涛里丧失方向,孑立孤筏之上,望着洪波涌现,浩浩汤汤,只得让筏在那一片海域随波逐流,不敢偏离。

        除非徐汝愚五觉归心的内识提升到与天地气息相溶的境界,否则徐汝愚在海上也维持不了几日。但是将心神完纳入内识之中,飘到何处就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徐汝愚苦笑不已,有些后悔没有随君逝水的海舟返回安溪,然后从陆路取道前往南闽。原以为飘海而行可以节约时日,却料不得给困在茫茫大海上。

        漳台、龙泉两地接应的人等了三日未见徐汝愚的踪影,却是君逝水与明纳从武陵山中赶来。

        泉州密间将消息传给困在泉州的许伯英与子阳秋。

        许伯英看着稍显惊惶的子阳秋,说道:“汝愚不识方向,大概在大海上走失了。”

        子阳秋诧异说道:“这倒是我首次听说。”

        许伯英笑道:“汝愚在清江去别处何时不拉个人陪着?当然不会发生走失的事情。此次他撇下长河帮的君逝水,独自一个人飘流,只要星月掩去,他不走失才奇怪呢。泉州这几日风雨交晦,想来海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海上风息涛靖,汝愚自然会重新找着方向。”

        子阳秋说道:“只是要耽搁多少时日还说不定。”

        许伯英沉吟片刻,说道:“我们无需等候汝愚前来再做决定,汝愚的作战意图应当没有什么变化,我俩在此被拘三个月,溧水河谷若没有什么动静,岂不是让人看得太软弱可欺了。我建议骁卫营立即出武陵山,进逼武陵邑与漳台邑之边境。别外宗政家大军在漳台与龙岩一带活动,封锁该地区的消息,但是仅观未曾有效的阻止普济海匪登陆寇袭,此中必有文章可寻,建议不计一切后果的派人潜入该地区。”

      第六章 漳台之南

        郑苍紫骑坐在虬伸出危岩的粗松枝上,手搭在额头,向远处眺望。

        一点黑迹随着波涛起伏向岸边飘来,看不真切,却不像寻常所见的普济海匪船,郑苍紫只当不知从何处漂来的朽树、海藻之类的东西,未加留意,探着身子摘了几粒松果,注目盯着下面的草丛。

        一只肥硕的灰毛野兔蹦跳着过去,并未发现虬伸于上方的松树里藏着的危险。

        郑苍紫嘴唇一抿,一粒松果脱手而出,疾如流星的击在野兔的前脑壳上。郑苍紫轻盈盈的跳下松枝,将野兔拾起来,用草绳在兔头上胡乱绕了几圈系在腰间,探手抓住一根垂下来的细松枝,用力沉身,随即纵身上荡,翻上原先骑坐的那根虬枝。

        郑苍紫稚气的瘦削脸上显出颇为自得的神色,除去本宗的少年,附近村子少有人能比得他轻巧,只是还没有满十四岁,不能跟哥哥郑苍生一样成为本宗的旁系【创建和谐家园】,修习丹息术。

        郑苍紫想到本宗拳师莫念赞他资质甚佳的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牵,脸上得意之色更甚。又想到莫念叔不过是本宗一名的普通拳师,说的话未必作数,若是让苍生哥的师父说句话,心里就安稳了。

        郑苍紫天马行空胡乱想着,抬头远处海面望去,却见碧海青天茫茫一片,原先在天际随波飘荡的黑迹已不知所踪。

        郑苍紫惊得一生冷汗,潮涌没有转向,莫不是人为控制,黑迹断没可能凭空消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06: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