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屠魔工业》-第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十年了,几乎念叨了整整十年,到现在,才终于在不计成本的制备方式下,获得了这种神奇的物质。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3001年五月,气球项目搜集到的数据、照片也差不多了,最大高度将将超过五万米。

      其中四月到五月的整整一个月,最大飞行高度只提升了不到一千米,继续进行气球项目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主要还是科研部人太少,砍掉不那么重要的项目已经是常例。

      中断项目,把气球组的人召回开会。

      “人们所使用的日晷,用于计时时,肉眼所能分辨的最大精度,不过是盏茶时分。我们科研部最初普及的二十四时制,实际也是基于日晷,直到小蜜蜂工程的改进阶段时,才制作出很初级的石英钟,确认了以秒为单位的时间跨度。”

      看着工程师们在认真听,沈剑转身在黑板上画出日晷和表盘的样子,继续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继续改进石英钟,我当时很敷衍的说部里事情太多,暂时安排不了,其实,我等的就是今天!”

      他说着,拿出装着金色液体的全封闭玻璃管,在黑板上写下“铯”。

      “这是铯,别管为什么叫铯,我命名的,原料组的工程师表示赞成。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世界上可能找不到任何比它更能代表时间的存在。”

      下面有工程师举手:“部长,真有这么神奇吗?为什么?”

      沈剑曾经是“快递”工程师,原子钟是绕不开的知识,所以虽然他自己只能手工制作铷原子钟,对铯原子钟的认识也是不浅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世界的本源,波。我们看到的火焰、光线,感受到的热、冷、声音,小蜜蜂用到的无线电,以后你们会接触到的衰变辐射,它们的本质都是波,我相信连灵气也不会例外。”他又晃了晃手中的玻璃管,“而它,能以最低成本且可观测的方式,为我们呈现极为稳定的波,以此作为时间的依据,我们能获得的精度就不再是石英钟所能定义的秒或毫秒,而是它的数万万分之一。”

      他没有用数亿的概念,因为在科研部现在接触到的东西里,亿还并不是个常用单位,用万万会更直观点。

      “部长,要那么精确有什么用呢?就算以毫秒为单位,我们修士的动作也几乎是静止的吧。”

      沈剑点头:“说的没错,用铯来做时间计数器,对人是没什么意义的,但是我现在不是要它来测量人的动作,而是要让它来测定距离。”

      说到这里,他空着的手指着天空放大声音:“告诉我,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距离灵月有多远!?”

      工程师们的好奇心都是非常重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奇心,他们的脑袋里根本容不下如此多的知识和脑洞。

      “距离不是九年吗?”

      “部长说的是距离、距离米!多少米!”

      “真的能测到和灵月的距离吗?”

      “干它,做!”

      好,忽悠了工程师,接下来就好说了。

      几个人进行了几天的深入学习,沈剑明说了:“这些东西你们不要太当真,原子钟如果做出来,它才是真理,如果做不出来,就只是我的呓语。”

      抱着怀疑的态度,从工程院借调了几个人打下手,开始分工制作各个功能部分。

      为了保障原子钟精度,沈剑提出新的要求,要组内的零件加工精度达到零点二微米,既两百纳米。

      从一微米跳到两百纳米是有些难,不过眼前可是支撑整个空天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就算良品率只有10也要做出来。

      何况现在的工程师们可不是当年的新手,他们也会扎堆研究帮助提高精度的器械。

      七月初,原子钟工作组制作出加工精度180纳米的阵法驱动机械臂和相关观察设备。

      八月底,第一台铯原子钟出现在这个玄学世界。

      十月中,科研部重新定义了时间,以铯原子9,180,131,200次震荡周期为一秒,重新构建二十四小时制,该震荡周期也证明该世界的每日时长应该是略小于地球时间的。

      之所以说应该,因为其中还涉及到引力对时间的影响,很可能天圆地方的世界里,引力都并不可靠。

      另外则是统计方式的原因,现在采用的随机采样计算平均值,所以还不是绝对值,该震荡周期说不定就会再次修正。

      十一月初,第一次光束测距实验取得成功,经过反复的数字对比与实地测距,同时确定了光速,预计真空测速会略大于三十万千米每秒,这个误差也许是度量系统造成也许是重力的锅。

      十二月中,辅助小组制作出红宝石激光器,并配合原子钟完成首次激光测距。

      有了铯原子钟,接下来沈剑要搞大新闻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构架组的成长

      年底,又到了总结工作的时候。

      土元灵石充能器的开发不知道该不该算顺利。

      工程师们的确把土元灵石充能器给做出来了,而且效率比之前的两种有所提升。

      ÎªÁË´ïµ½ÔöѹЧ¹û£¬¹¤³ÌʦÃÇÏëÁ˸öºÜÆæÝâµÄ°ì·¨¡£

      先把土元灵石残晶加热到液态,通过蜂窝状结构重新定义外形,等到降温至1700度上下,盖上另一个蜂窝结构,该结构的一侧可通过充气完成增压,同时内部充斥着土元灵气。

      增压到一百个大气压后,蜂窝结构下沉至有强磁环境的充能区完成充能。

      最终得到的灵石充能率在六成左右,比早先的实验结果提高了一倍,不过比起另外两种灵石还是差了些,只能说能用。

      充能器做出来,工程师们自己也傻了:既然是气压增压,把残晶液化不是多此一举吗?

      残晶液化又冷却,整个过程很长,一天只能运转三个完整周期,效率全靠蜂窝结构够大而已。

      沈剑看过工作记录,也叹气。

      通过工作记录观察,工程师们的意见有些分歧。

      这个版本在设计过程中是打算通过实体结构增压的,增压结构有点像装填火药用棍子往里面塞,做到半路才决定先试试气压结构,结果气压结构的充能率还行,所以出来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他们还另外做了套实体增压的,那一台充能率能到七成多,但是实体增压的结果是灵石形状很差,会形成毛边。

      毛边不影响使用,可是不好握持,磨掉毛边又会造成总量损耗。理论上磨掉的部分可以回收,可是真的去磨,会和磨具碎屑混到一起,很麻烦。

      毛边问题不是加工精度能解决的问题,1700度的工作温度,无法通过油膜等办法消除精度误差。继续增加精度,施压柱又很容易因细微偏差被卡住。做成前细后粗,毛边会更大。

      通过专门的阵法倒是可以完成密闭,只是阵法形成具有实际碰撞体积的物体能耗会非常高,在高压情况下,其消耗跟充能器消耗都差不多,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只是烧煤,消耗燃料的多少似乎没什么区别,不过到万魔吞天之后,想多弄点煤可能都要用人命去换,效率就会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工程师们都知道自己开发的器具是为万魔吞天做出的准备,不到无路可走时,不会轻易去用高能耗阵法。

      试了几种解决办法,最后拆掉实体增压的充能器,留下气压增压的交差。

      沈剑早在他们设计实体增压充能器时,就在识海中的天河虚拟实验室里做了模拟,已经预料到他们会碰到的问题,不过在工作检查时他并没有提醒充能器开发组。

      原因嘛充能器开发组接下来还有水、木以及粗灵石的再充能开发项目,如果没有一点挫折,很难想象他们会把理论设计过程做的多严谨。

      现在做土元灵石充能器,看起来好像浪费了两万多两银子,可它并非难度最大的。水元灵石充能器的难度,预计会比现在还仅存于理论中的木元灵石充能器还高一个等级,届时一个设计不当,浪费的可能就不是两万多两银子了。

      出于锻炼的意图没有提醒,年终检查时,沈剑自然毫无责怪的意思:

      “问题不大,明年重新设计下,液化的流程丢掉,试试看能不能继续增加压力,每天的工作量就按三十千克灵石来做。”

      “部长,继续增加压力难度很大,承载灵石的部分和增压部分是分离的,继续增压很难维持的住。”老池说出困难的地方。

      工作温度高了,很多东西都难以用结构来弥补,比如螺栓式连接,一样需要油膜才能保证完全密闭。

      沈剑想一想,出了个主意:“试试延长连接管,接口附近用阵法把温度控制下来,再用火岩油帮助密封看看。”

      火岩油能在七、八百度的温度做润滑剂用,配合结构设计和阵法做区域控温,说不定能起到作用。

      至于能不能做到,沈剑其实并不关心,循环充能使用时,六成充能率和八成的区别不大,充能率低点,多带几颗出门就好,就算碎了还能融了重新做成完整的。

      工程师们有各自的改进想法,不过部长发话,还是都记下来做为参考条目。

      设计院的两组人马检查过工作,工程院的重点当然还是构架组。

      构架组早在上半年就已经把凤凰机关兽还原,不过在之后的测试中出了点问题,比如坐骑模式认人不够准确之类的。

      经过几次调试和个别组件的重造,十月时完成定型。

      与去年被拆掉的原版凤凰机关兽相比,科研部版本的显得更为傻大黑粗。

      得益于大量运用双符定式构成的阵法,科研部版本的凤凰机关兽无需那么高的紧凑度,内部器械要简单的多。

      举个例子,原版凤凰机关兽的动力件分好几个部分,有专门支持脊椎、翅膀的,有专门支持识别系统与头部攻击法阵的,还有发动大型法阵的主动力组。

      科研部版本的凤凰机关兽内部结构更为精简,有足够的空间放大输送灵气的线路,承载力更高的线路可以让单一动力核心完成对整机的支持。

      哪种更好呢?

      从耐艹的角度看,科研部版本更好,毕竟结构简单意味着故障率更可控;功能多样性方面,原版略强一筹。

      自行索敌等功能就被构架组丢掉了,究其原因,构架组在分析过系统后,觉得敌我辨识存在不确定因素,并非所有情景下都适用,干脆抛弃。

      话说回来,做机关兽的耗费真的很大,里面用到的稀缺材料太多,说它是用黄金堆成的也不为过。构架组的这只凤凰机关兽虽然用到不少去年被拆解的零部件,花费仍然超过了五万两!

      年末检查看过构架组的成果,沈剑做出个决定:

      “你们今年做的不错,年终奖按一个半月的薪金发放。明年交给你们一个新任务,仓库里有一颗蛟龙珠,我希望你们能利用它的恢复能力,新做一只以蛟龙珠为核心的具备自主恢复力的凤凰机关兽。”

      “部长真好!”有人为年终奖欢呼。

      还有比较敬业的,对新任务提出问题:“部长,新的机关兽要拆掉这只重做还是另造?银子怎么办?”

      沈剑挠头。

      凤凰机关兽如果重新设计,用一些科研部自己制取的材料,可能会把成本降低些,但若要稍微把体型放大不会少于十五万两,这个数字对科研部可不小。

      很快他想到个买家:“我试着把现在这只推销给掌门,到时候有多少钱你们就按多少钱做规划。设计过程如果需要阵法组帮助,找陈飞院长帮你们协调。”

      正在玉石峰办公的掌门无缘无故打了个喷嚏,掐指一算又快到科研部要钱的时候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材料瓶颈

      凤凰机关兽很顺利的由玉石峰接收了。

      过程极简单,沈剑刚刚说科研部已经掌握灵兽级机关兽的制作方法,掌门直接开口问价。

      还好去之前已经做好预算,得钱十八万两。

      依据构架组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图纸,部分材料用科研部的材料做替代,实际常规版材料成本能控制到十万两左右,剩下的八万两都是技术顾问费、人工费、设计费等。

      卖掉还原机,沈剑又问掌门有没有兴趣多买几台,并表示如果数量能到十台,能将价格控制到十五万两。

      掌门对此当然有兴趣,不过表示年后再说。

      大概是想看看凤凰机关兽的实际表现,对此沈剑当然是同意的。

      有了额外的十八万两,回科研部继续年底的工程师考试、工作审核,把来年的预算交给刘香湘。

      “师父,我都不知道你明年要做什么,怎么做预算?”刘香湘抱怨道。

      “明年的两笔重要开销,分别是充能器开发组的开发费用,构架组的再生型凤凰机关兽制作费,你再把人员开支编列进去,剩下的还是按实报实销。”

      刘香湘提问:“原料组的费用不编吗?”

      沈剑摇头:“原料组明年要缩减开支,我打算让工程师一带一继续开发新材料,剩下的到工厂区改进设备。”

      他做出这个决定很无奈。

      材料学是个无底洞,前些年原料组的各种工作,说白了主要是提取单质和改变材料微结构。合金倒也出了二十几种有用的,不过里面的钨合金、钛合金以及两种铝合金是沈剑提供的配方,原料组成功制出,并且优于现有材料特性的合金不到五种。

      玻璃和空气材料已经有一些成果后,原料组以后的工作是开发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中,玻璃、陶瓷材料还算比较简单的,这两类东西的制作工艺对于能使用玄学的修士难度不大,开发思路也都比较类似,其中最难的敏感材料可以用阵【创建和谐家园】能取代,没有开发需求。

      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就比较抓瞎,修士如何去理解纤维纠缠?如何理解奥氏体?对这些知识,沈剑也只知道个概论,细节不明,无法像在空天设备体系上给他们帮助和教学指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4: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