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屠魔工业》-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紫府是神魂之所在,再次证明这系统是从他认知中演化出来的怪东西。

      随着真元的转移,电池图标进度逐渐上升,不多时,整整一个电池亮起。

      沈剑松开手,眉头皱起。

      以他现在的修为,保持防身所需,大概只要四天就能冲满电。

      金丹期四天由内丹产生和外部吸收转换的真元,大概能把百十米高的土包变成城堡,而且还挺扎实。假如凭空变则需要不少真元维持,满电池的真元凭空变个茅草屋都可能只够维持三四十天。

      这样算来,根本没道理能具现出天河超级计算机来,除非是开门从异空间传过来可能还够,但真那样沈剑就似乎陷入了某种阴谋论中了。

      实在没什么头绪,先把它点满了看看什么情况吧。

      充会电,跑去科研楼。

      “诶!师叔祖已经来了?”见到古浩然,赶紧上前打招呼。

      “什么师叔祖,叫古老头便可。你所言给灵石重注灵气能做到否?又如何下手?”或许兴趣使然,古浩然挺专业的,一来就问今后工作的事。

      沈剑把古老头引去三楼茶水间,倒上茶,提了个问题。

      “古老认为灵石是如何形成的?”沈剑觉得叫老头还是不礼貌,换上古老的称呼。

      “自是天地造化!”

      “”沈剑还是点点头,“您说的粗了些,我觉的两种可能,一是矿石,二是某些上古物种尸骸所凝,它们在地下受足够压力、热力,同时受灵脉洗练后生成。”

      “压力为何物?”只听字面意思,似乎是人受压迫产生的东西,但明显地下不会有这东西。

      “当做大山压顶之力好了。”

      古老听了点点头,又问:“为何小友以为受压力、热力才有灵石?不能于地下空穴所成么?”

      “正因灵石在地面无法重注灵气,所以它的生成环境定然与地面相差极大。”

      古老认真思考了一阵,才认同他的看法。

      “小友所言极是,那小友打算把废弃灵石埋到地下,以阵法吸纳灵气重新滋养?”

      沈剑很欣慰,古老的思维一点都不拘泥,很快能想到这种办法,远比一般胡思乱想的办法靠谱多了。

      “古老的想法或者可行,只是埋下去怕是万万年才能重造灵石,万魔吞天近在咫尺,还需要更快的法子才行。”

      “小友可有计划?”

      “普通阵法难以在有限空间中还原地下环境,我打算招来一些帮手,把双符定式开发出来,再进入灵石实验。”

      单符定式不是不能模拟地下环境,可要模拟出地下深处的压力或熔岩环境,阵法范围直径几里都打不住,耗费的资财更是难以计量。当然若只是暂时达到环境要求,且不求保住布阵材料,倒是能小很多,可那又有何意义,充的灵石都不够阵法材料钱。

      “双符定式又是何物?”

      沈剑笑笑,以茶代墨在桌上画了几笔:“这只能用来生火的黄符即是个单符定式,这个符配其他任何铭纹都点不出火来。”

      符箓大体只分两种,一种只要灌注真气真元就能触发,现在流行的只有十几种触发符,无甚威力可言;另一种还需要念咒,这种情况符箓是媒介,起到类似于内丹的作用,降低施法所需的真元。前一种恰是阵法的基础构成单位。

      古老闻言眼睛睁大,一脸不敢信的样子:“符定式何其难,它人偶获一枚如何肯交予你?”

      沈剑不太在意:“为何不肯,我拿出我所会的全部六百多枚单符定式和十几个双符定式教他们,之后开发我也会参与,大家都把定式拿出来,岂不比一人埋头苦修强的多。”

      这才是沈剑要人手的真正目的,一个人开发双符定式太慢了。

      古老看着沈剑一时不知该怎么反应。

      愣了好一会儿,才再问:“不知小友要如何教,便学成怕也要一二十年?”

      “我并不需要这些帮手会创新阵法,只要他们会定式,并且知道如何寻找新的定式而已。”沈剑摇头,说着拿出一枚玉简,“古老看看便知。”

      ¹ÅÀÏ¿´×ÅÉò½£ÊÖÖеÄÓñ¼ò£¬ÓÐЩõÜõî¡£

      大概因为本身是炼器师而非阵法师的关系,当年恩师教他时,只教他八十一符三十六铭纹,他一直傻乎乎的以为符为骨,铭为肉,用这些东西当成笔画去填充阵法。

      等他填了无数阵法,空耗百多年,才惊觉以符加铭纹组成固定的单位,创造新的阵法一下变得容易起来,无需再照猫画虎,这才花费心力钻研定式,短短几年间阵法之道突飞猛进,几乎快赶得上他主修的炼器术了。

      此时又历百年,由于精力主要在炼器上,现在他仍然只会五百多个单符定式,和三个双符定式。

      眼前的玉简只要接过,立刻能新学一百多定式,若重复不多数量怕是更多,这让他有点心慌。

      空气凝滞了许久,古老终于受不住诱惑。

      他对着沈剑抱拳为礼:“老头我便斗胆一观。”

      等古老接过玉简,沈剑喝茶。

      古老捏亮玉简。

      玉简里每个定式都有注释,写明了定式的功能、配合其他定式该布设何种铭纹线路,配合方式少的十几条,多的上百条,还有一部分另写了为何如此配置铭纹,跟天书一样。如果沈剑自己来命名,大概更愿意用“图字典”。

      一闭眼足足大半个时辰才再睁眼。

      “小友确当得起先生之称,只是老头恩师还在,拜不得小沈先生为师。”古老看过玉简十分感慨。

      沈剑摆手:“这些东西就算我不整理出来教给大家,迟早会有人去做,早一步而已,古老无需如此。”

      古老摇头不信,符流传何止万年,为何至今阵法修习的各典籍上还只有八十一符,三十六铭纹,最多描述了各符、铭纹的用处。

      “以后用得上老头的,小沈先生只管吩咐。”

      对沈剑这是个不错的结果。

      古老辈分太高,如果一副指导后辈的心思来科研部,事情恐怕不好做,而如果是交流学习的心态,哪怕为某个分歧吵几架也无伤大雅。

      第三十章 新度量

      这次会面后,沈剑要古老给后来的阵法学徒发玉简和补课,古老坚持不肯发玉简只答应补课,对此沈剑也很无奈。

      阵法学徒总计十二人,把玉简发下去,古老每天抽两个时辰为阵法学徒们讲解疑难。

      阵法学徒的学习上路后,本年度的研究物资也一批批送到仓库。

      炼器【创建和谐家园】也终于送到,人更少,只有五个,但都是金丹期的,暂时也够用了。

      召集古老、炼器【创建和谐家园】、阵法学徒开会。

      开会的地点在二楼的会议室,桌子是依沈剑的图纸,做成两边带弧的大长桌,一圈能围十六人。

      沈剑不怎么喜欢开会,但是统一一下思想安排年度目标还是有必要的。

      “诸位,我建立科研项目部,不是为竹石峰,也不仅仅是为玉剑山,我希望我们的研究最终能改变整个天下,至少让万魔吞天不再那么危险。”

      鼓掌

      看来大家习俗都差不多。

      “行了行了。你们认为我吹牛也好,说场面话也罢,接下来要说的是工作规划。”

      说着,他从仓库口袋里拿出两把弩,又拿出张图纸:“这两把弩,是我以同一张图纸,分别在玉山镇和西村铁匠处制成。”

      等下面的人看清了,沈剑拆除两把弩将机匣互换,然后选了两人:“你们来拼一下,不得用术法。”

      两人上来捣鼓一会儿,其中一人放弃:“沈先生,这个机匣大了。”

      ÁíÒ»È˵¹ÊÇ×°ºÃÁË£¬Ö»ÊÇÄÇåó¶¯Ò»Ï»¹ßÑà¥Ò»Ï죡

      又换回机匣,弩很快装好,再摇动,扎实的很。

      “你们知道为什么同一张图纸做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吗?”

      “必是其中一人手艺不牢靠!”有人带头发表意见,其他人点头。

      古老若有所思,迟了一些,说:“莫不是两人的尺长短不一?”

      沈剑笑着点头,又拿出两个盘子状的东西:“还是古老见多识广,这是我从两家拓来的尺,大家传着看看。”

      原来是两盘泥,上面都有尺子的印记。

      传了两人,有人惊呼。

      “这难道是北方的尺所以长些?沈先生,这是为何?”

      “最初的尺就是这个。”沈剑把拇指中指伸开拉到最大,“手掌也有大小,尺当然不同。现在的尺长一些,或许是某个国家推广过此标准,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是无数人一辈子都见不到推广标准的原尺,只能从师父手中拓来他们以为标准的尺,而长辈所用的尺也会有磨损,于是形成一些差别也不出奇。”

      “啊,难道我等手中之尺都不一样?”

      沈剑笑笑,给出标准答案:“我不知道,你们休息时可以拿出来比比看。”

      “小沈先生叫我们来是要统一尺的标准?”古老的思维能力当真不错,不比小年轻差。

      沈剑摇头:“大家惯用的尺寸若有改变,可能会不自觉的犯错,所以我要在咱们科研部推行一套全新的度量,以后我们做东西就以此为标准。”

      又有人举手:“沈先生,我不明白用新度量有何用处,我等修士似乎也用不上弩,刀剑好像也没什么可替换之部件。”

      “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就能多人合作布阵或炼器。比如古老炼制一根铁柱,不会比你们更快几分,就算他能顶三个好了,你们五个呢?若你们所用度量一致,就可由你们做些工作,古老只负责最难的部分。”

      这样一说,大伙恍然大悟。

      于是,一套全新的度量标准诞生了。

      新的度量标准以长度单位米、毫米、微米为基础。

      一米,是沈剑跑去玉山镇外门帮忙弄出来的,搜集玉山镇共八十名恰好四岁的儿童量取身高,生辰误差不超过二十天,取身高平均值为一米。

      别管为什么这么取,他定制的标准,爱怎么选怎么选。

      有了米,再制取三角板,从大到小都有,为初始米尺等分。

      基本准确分作一千份,产生毫米,以此让古老用炼器的法子做出玄铁的米尺。

      在科研部大楼进门的五米整的位置,地板上嵌一把,以后有需要就量它即可,复刻,每个人发一套。

      微米的概念先告诉众人了,暂时不做实物。

      有了米尺,容量单位也就有了。

      重量,为了精确和以后好计算,先做温度标准。

      随便做了支水银温度计,再制备蒸馏水,由古老带去海上,把温度计放水里以术法慢慢降温,一边摇晃,结冰时做记号,把水烧开再做记号。

      要不说法术方便的很呢,零到一百度温度标准出来,再以非常狭窄的夹层试管测蒸馏水体积最小的点,居然是5度!

      不管,标准就是5度的水重量了,大气压和引力有差别是沈剑能决定的吗?说不定还有灵气的锅。

      Ò»Éý5¶ÈµÄÕôÁóˮΪһǧ¿Ë£¬ÒÔÌìÆ½ÖÆ³öµÈÖØíÀÂ룬·ÅÔÚ¿ÆÑÐÂ¥´óÌüµÄË®¾§Õ¹Ê¾¹ñÀï¡£

      暂时弄这几样,让古老和大伙适应适应,剩下的以后再折腾。

      “啊!原来我们玉剑山一两只有42克!”

      “我用丹炉把温度计烧爆了!要弄更厉害的温度计啊。”这是手贱的。

      “我和李师兄昨天下山了,东村一尺居然比西村少23毫米,玉山镇东边铁匠和西边铁匠的尺也差五毫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