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其实这一任党内的竞选人推举,原本是推选柯立芝先生的。”
第130章 内纷重重
一句话就把奈尔给吸引住了!
威尔基说的柯立芝先生,自然是之前担任过总统的柯立芝,而非眼前的柯立芝。英语的词汇有专门对总统的尊称,奈尔一听到那个词汇,就明白了。
原来共和党内,除了威尔基,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坐地等死的。只不过威尔基这边想的是"高筑墙、广积粮"这一套,先积蓄实力,发展队伍,等候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尚有另外一派,觉得现在共和党的情势十分危急,胡佛已经完全丧失了民心,根本不可能获得总统大选的胜利。为了保证共和党政权的延续,这一部分人认为,只有派出共和党内的最强人选,以强对强,才有击败罗斯福的可能。
而创造"柯立芝繁荣"的柯立芝总统,就是万众敬仰的最好人选!
有人会问了,柯立芝都当过总统了,而且他的继任者正是胡佛总统,为什么还会有人推举柯立芝总统呢?
其实很简单,不论是事实上,还是理论上,柯立芝都只干了一任总统。他的第一个所谓的总统任期,是在哈定总统的突然去世中展开的。
他干的是哈定总统剩下的一年半任期,这一任期理论上就是算在哈定总统身上。只不过因为美利坚合众国自首任总统华盛顿以后,就没有出现过任期超过两任的总统,所以为了避免打破这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惯例,柯立芝总统才拒绝了1928年的党内提名,做学校校长去了。
现在共和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党内人心惶惶,正急需一名能够砥定大局的统帅,出面统领共和党,正面迎战罗斯福。从根本上挽救江河日下的共和党,击败民主党,保住共和党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权。
于是相当多的人把希望寄托于柯立芝总统身上,希望他再度出山,而不是隐在一间小小的私立院校中,做一个什么劳什子的院长。
请问诸位,如果你是胡佛,你会怎么想?
明明我是现任总统,干的再怎么不行,你们也得支持我去和民主党的罗斯福干仗啊。凭什么把我一脚踹开,换上柯立芝?柯立芝无非就是摊上了一个好时候,一战结束,欧洲的黄金大量的涌入美国,【创建和谐家园】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天时地利,全都【创建和谐家园】在柯立芝总统一个人的身上,才为他挣下了那么大的英名,获取了全美百姓的支持。要是换我当年在任,保不齐就是"胡佛繁荣"了。那个年头,谁干谁行。
所以在得知共和党内居然有很多人,一股脑儿的跑去柯立芝总统那里,反复劝说他再度出山,披挂起来,为共和党出战之后,胡佛不可避免的对他们家产生小情绪了。
柯立芝总统原本都从公众的视线中逐渐淡化,结果这事一出,就算是被卷入了风暴的旋涡。在起初有人和他提及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别以为只有中国有三辞三让,其实欧美这帮老外也有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年十字军打破了圣城耶路撒冷,大家聚在一起说总要选一个君主出来,统领整个圣地吧。
当时十字军里势力最大的图卢兹的雷蒙德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他心下觉得耶路撒冷之王非他莫属,所以在众人拥戴时,居然表示自己才薄德浅,难以接受如此的重责大任。大家一听,说大家离了您,就难以在圣地立足啦,求你接下王位吧。
这位雷蒙德还是推辞,表示请大家公开的选举一位王者出来吧。结果好了,大家以为他真的是骑士美德绝顶的人物,最后就选了布永的戈弗雷担任耶路撒冷国王
雷蒙德傻眼了,戈弗雷也傻眼了。结果戈弗雷也是这样,我不要这个王座,不要这顶宝冠,我终生以“圣墓守护者"之名存世,坚决不为王。
众人当时以为柯立芝是故意推辞,通过这种推辞,来避免被公众质疑,表现出一种看淡名利,不愿意打破华盛顿传统的好总统形象。
于是在共和党内的代表大会上面,这帮人推举了柯立芝,且竟然真的在第一轮投票中胜于胡佛,确立了他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的身份。
事情大条了,真的大条了,柯立芝总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明明拒绝了,居然还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是他以电报回复了共和党全国大会,公开表示自己无意于打破美利坚合众国的良好民主传统。任何鼓动他出来竞选的人,都将受到他严厉的斥责。
当时正在会上的胡佛听到柯立芝总统这么说,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可他对这位前总统在共和党内的号召力,还是深感威胁。毕竟一个已经卸任的总统,居然能够在党内号召起这么大的人力,而他一个现任的总统还落于下风。
暗中的打压是绝对避免不了得了,胡佛现在还是总统,可以调用的力量毕竟还是巨大的。柯立芝总统的老巢马萨诸塞州的许多共和党人,被胡佛明削暗打,弄挺了一大片。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数十年来,长期支持共和党的马萨诸塞州,在历史上今年年底的总统大选投票中,居然选择了罗斯福。就连罗斯福自己,都难以置信。毕竟像是宾夕法尼亚州,这种共和党的老牌支持州,就算胡佛干的和粑粑一样,也是支持的胡佛。
唯有马萨诸塞州变色了!
得知胡佛居然在如此紧要的选举关头,为了打击党内的非支持派系,还痛下杀手,作出令仇者快的"好事",奈尔心中莫名。
这就是美国的政治,赤果果的,即使是一党之成员,只要政见不合,就能被当成敌人一样处置。
“所以啊,那位今天怎么会有好脸色呢。"威尔基感慨道。
为了伪装出共和党内一家亲的表象,胡佛邀请了柯立芝。而柯立芝为了表明自己家和胡佛没有芥蒂,还得笑嘻嘻的来参加今天的晚宴。
明明暗地里,已经打成一团了……
第131章 选战白热化
什么西方式民主,什么东亚式封建,其本质真是一模一样,其表现也是一路货色。封建王朝开国六七十年,就能够积弊丛生。这民主政党,要是也能执政六七十年,其内部的倾轧和打压,观之亦是触目惊心啊。
所谓政体,不过都是统治阶级的把戏罢了,谁比谁高贵?
充满了勾心斗角和虚伪逢迎的募款餐会终于结束,奈尔在威尔基的引领之下,又认识了几位场面上的先生,算是不虚此行。
“你知道今晚总统募了多少吗?“奈尔坐上了汽车,赶忙松了松自己的领带扣,大热天的,穿的这么正式,热死个人。
“我原本以为能有一百万……"威尔基叹了一口气,他可是带了五千块过来。
今儿来的人,若是人人五千块,一百万只是等闲。况且威尔基在共和党的赞助人里面,并不是最有钱的那一批,只是比较好说话,比较乐于支持党内的活动罢了。有钱的共和党赞助人,身家均以百万美元计算。
他们随便拔一根汗毛,就比威尔基的腰还要粗,更不知道比奈尔要强多少倍了。结果这么多大富豪聚在一起,赞助给胡佛的钱,连一百万都不到?
“或者五十万?或者八十万?“奈尔摇了摇头。
“据我所知,最多不超过四十万。"威尔基低下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四十万……"总统亲自出面,只能募集来四十万美元,共和党真的要败啦。
相比较于选战所需的经费,这四十万够干嘛?奈尔甚至怀疑这点钱,只够在纽约等大城市,买三五天的黄金时段,插播一下胡佛的竞选纲领。
两人和这路上的其他人一样,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回返华府的酒店。一夜无话,转头回了纽约。
相比较于胡佛的步履艰难,纽约州长、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罗斯福,这会子已经精力充沛的投入到了大规模的选战之中。原本只是零星的小规模的宣传,现在已经彻底进入铺天盖地一般的选举战斗之中。
毕竟年底的11月20日就将进行大选投票,算下来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咯,这点时候,也就够两党竞选人把美国五十州给全部逛两遍罢了。
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大家都知道的,所谓的嬴者通吃,你在一个州所获得的票数并不需要过半,只要你是第一就行。虽然两党在选举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事实上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政党或者团体,参与到选举中,往往会在某些州分薄两党的选票。
所以有时候能看到某党竞选人,得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几,甚至三十几,就能够嬴取一州的选举人票。往往在这种州,就有进步党、绿党、茶党之类的第三党派活动,且拥有相应的支持者。
这种小党在城镇居民,尤其是那种受过教育的小市民、小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中,往往很有几分号召力,能够因一个选举口号获得支持。
以英剧《是,大臣》为例子,哈克的女儿因为哈克从小疏于管教,上学了以后居然渐渐就成了一个托派分子。为了所谓保护区的獾,就要果体二十四小时向哈克【创建和谐家园】。
但是当汉弗莱说那个地方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防止市政府利用,才放风说有獾之后,哈克的女儿立刻就取消了【创建和谐家园】。
很显然,哈克的女儿就是一个支持动物保护,同时又极为厌恶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人。仅仅只需要说这是房地产商的阴谋,就可以说服这个哈克和他妻子怎么也说服不了的叛逆期小女生取消果体【创建和谐家园】。
很多小党就是这样的,只要高呼某个口号,也能得到人群的支持,获得一定的政治声量。
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虽然纽约市有千万人口,数百万选民,可是在此竞争的激烈程度,反而不如中西部的某些州分。
因为纽约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大多都有自己的政治倾向,除非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否则很难改变他们的选举倾向。反倒是中西部农业州,红脖子农民大字不识一个,你忽悠一忽悠,保不齐就上当了。
所以胡佛和罗斯福,居然都奇迹般地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州,作为自己选举的启程之处。开始了1932年度的选战。
回到纽约的奈尔,看着两党候选人,像是不要钱一般的,给选民以各种政治承诺,仿佛就在看猴戏一般。
胡佛总统为了稳定北部工业州,率先提出给每个退伍军人增加每年一百美元的联邦补贴。一百美元是大钱啦,在乡下够一家三四口过一年啦。而且他是现任总统,有权批准临时的救助法案,花钱买支持。
果不其然,他这一招非常奏效,原本一直闹腾的一战退伍军人,大多都平息了下来,转而期待补助的发放,同时退伍军人权益保护组织,也开始接触胡佛,试图令其立法,将这个一百美元的补贴,变成常态化的补贴
见胡佛用联邦政府的钱收买选票,罗斯福也不甘示弱,他一方面攻击胡佛那纳税人的钱为自己牟利,一方面也终于提出了那个奈尔早就预料到的法案。
农业救济!
即只要种植经济作物的农田,由政府掏钱补贴,大规模抛荒休耕,不种经济作物就能够领钱。既能维护农民的利益,也能维护农业垄断公司的利益。
这一竞选口号提出以后,瞬间获得了全美农业生产者和农业垄断公司的呼应,反正就是土地所有者都能得到联邦政府的补贴。
前提是选我上台!
只要我上台了,全国的土地所有者都有补贴!我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选票,我只需要保证在每个州以内,得到最多的那一份选票就行了。
当看到罗斯福的选举口号登报之后,奈尔便向威尔基辞行,得回家一趟了。县里爱尔兰的乡亲们,要是还有谁没有申报土地用途,得让他们赶紧去申报。
第132章 巡县
“去去去………”"
奈尔一巴掌拍在一头大花猪身上,那猪哼哼唧唧的带着三头小猪便摇摇晃晃的往前走,甚至还回头白了奈尔一眼。
猪当然是奈尔家里的,往常家里是只从别人那里抱一个小猪仔,然后养养过年灌香肠的。现在堂兄帕特里克在家,这家里有了壮劳力,确实生产力就上来了。今天添置个这,明天又添置个那,家业日渐充裕起来。
“哼哼哼哼……"结果母猪走了,小猪又到奈尔脚边来拱。
三只小猪绕着奈尔跑了一圈,大约是听到了母猪的呼唤,便舍了奈尔,晃悠着小脑袋追了上去。
“家里这母猪买的不错啊。"奈尔拍了拍栏杆,转头和帕特里克说道。
可不就是不错嘛,奈尔走了统共半年,这母猪的怀孕周期怎么着也要半年。眼前的三个小猪,看着总有两三个月大了,这买回来的时候就是自带大礼包啊。
“那可不,我挑的。"帕特里克一边关门,一边咧嘴笑着。
“还有猪蕙呢?”
“坎贝尔家里抱去了两个,有个生下来没活成。”“大嫂家里人多,两个也就刚刚够。”
“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帮威尔基先生办事吗?“奈尔临时说要回来,昨天突然拍的电报,家里肯定要问一问的。
“没事,要选举了,回家看看。”
“恩?又有农民补助了?”
一听到奈尔的话,帕特里克眼神就明亮了起来。现在包括帕特里克在内的许多爱尔兰裔农民,都知道选举其实还是有用的,可以用手里的选票逼迫政客为他们拉补贴来。就算一个人只能发十美元,那也是钱啊。
白拿的钱有什么不好的,,在地里拼死拼活干一个月,还不知道能不能挣十美元呢。有些人一辈子到死没见过二十美元金圆券的长相,可不是玩笑话。
“差不多,但是还需要忙活一下。"奈尔见帕特里克的“参政意愿"如此高涨,都不知道说啥好。
“我能帮上什么?这次选谁啊?”
“一回家就吵吵闹闹的,说什么呢。"金吉姑妈拍了一下帕特里克,笑着望向奈尔。
奈尔把行礼放下,又脱了帽子,抄起桌上的水杯,就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凉白开。这咕咚咕咚喝下去,人才舒服一阵。刚刚在镇上买的可乐,也得放进冰箱里,正好晚上冰镇了喝。
“再过几个月就要选举了,回来看看。”
“恩?这次能发多少块?”金吉姑妈眼神一亮,忽闪忽闪的。
好家伙,一屋子的财迷啊!
不过按照奈尔的记忆,结合现在罗斯福已经开始的政治宣传,明年元月以后,罗斯福上位,便会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会迅速展开。大概在三月份将会宣布农业救济法案,然后就开始给全国的农场土地所有者们发补贴了。
算来也没有多久了,奈尔家里有自己的耕地,这次肯定在农业救济的范围之内。只不过救济金的大头,都便宜了大农场主和农业垄断公司而已。
钱总归是真的,这波支持一下罗斯福,对于爱尔兰裔的乡亲们,并没有什么坏处。胡佛总统那套自由经济的论调,在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用处咯。
很快的,左右的乡邻都知道奈尔回来了,更知道又要选举了。有了上一次选举的经历,这一次不需要奈尔吩咐,原本稀稀落落不关心选举的爱尔兰裔农民们,纷纷进城,向政府申报自己选民的身份。
然后便接二连三的朝奈尔打听,选谁呀?或者谁给的农业救济款更多呀?
歇了两天的奈尔,拿着罗斯福的农业救济宣传口号,继续开始在西弗州属下各县巡游。这次不仅仅局限于北部诸县,中部和南部的县分,有空的话,奈尔也准备走一趟。
而且奈尔不是自己一个人走,还雇了四个办事员,二十块钱一个月,全月无休,包吃包住,跟着奈尔去巡县。
反正奈尔不差这点钱,而且相信奈尔的爱尔兰裔农民数以十万而计算,既然有可能去姆罗斯福的干,加肯定得让大伙儿都雨露均沾是吧。
早前奈尔只是让左近的农民去把土地使用情况给改了,他们的补贴已经稳了。现在奈尔则准备尽量让更多的爱尔兰裔农民享受到之后的农业补贴,咱一个人肯定是办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