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小镇青年在美国》-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听明白奈尔的要求之后,查理卢西安诺也清楚自己这把是帮菲奥雷洛和杜威,他完全没有计较什么杜威把他送到监狱里面九个月,还名要了他好几万美元的事。打了一个响指,立刻表示明天就有人过来处理这个事情,请放心。

        妥了!

        没得说,菲奥雷洛和杜威立刻投入了对此案的调查之中。虽然查案是警察的事情,可是因为美国的检察官都是选举产生,为了博得选民的支持,在下届选举中获得选票,许多检察官都会参与进入那些公众极为关注的案件的调查之中。

        其实来说,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因为检察官们希望快速破案,往往就会造成各种程序上的违规。可是同样的,因为有检察官的督促,案件也确实能够较为快速的侦办完成。有利有弊吧,各有说法。

        转天下午,查理卢西安诺的得力干将马里奥坐飞机赶到了纽约,他同奈尔会面了解了一下整体情况之后,便开始联络本地的帮会成员。同时调动意大利黑帮的各种势力,加入对林白绑架案的调查之中。

        马里奥的这条线算是暗线,菲奥雷洛他们那边自然就是明线了。惯来这种能够直接入室的绑架案,凶手都不是随机作案。道理很简单,你要是入室绑架,结果里面坐着十八个彪形大汉,那你不就凉了嘛。

        所以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内外勾结,或者是熟人作案。当然也不排除凶手多次踩点,心思缜密,反复侦查的可能性。

        但还是第─种可能性比较大,平克林曰上杖永的人别墅,有足足二十几个房间。一个外人踩点,天大的本

        事,也不可能了解到别墅内部的格局,进而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迅速侵入室内,找到小林白并绑架之。

        所以官方的调查方向,一时之间便集中在林白上校家中的二十余名仆人和保姆中。这些人十分了解别墅的情况,也了解主人的作息,作案最为方便。

        “哈?【创建和谐家园】?”奈尔难以置信。

        “就是【创建和谐家园】了。"威尔基也有些难以置信。

        官方刚刚开始调查林白上校家里的女仆薇奥莱特·夏普,当第一天的调查结束之后,这名女仆就在储物间【创建和谐家园】了。而她的嫌疑主要集中在案发当晚的活动轨迹语焉

        不明,其次就是一个小小的女仆,居然在纽约城市银行有一千六百美元的大额存款。

        现在官方的调查全都转移到了这个被怀疑是"畏罪【创建和谐家园】"的女仆身上,她的存款被怀疑是她出卖林白上校家详细情况的报酬,或者直接就是她作为帮凶的分成。

        “就算是绑架的从犯,也不过坐几年牢而已,怎么就【创建和谐家园】了?“奈尔一时间想不明白了。

        绑架当然是重罪,如果绑架还导致受害人死亡,那更是重罪中的重罪。基本上主犯都是要枪毙坐电椅的,从犯则是看情况,如果只是出卖消息这种,顶多也就坐个七年牢罢了。

        “有人说这可能是灭口。"威尔基消息渠道不少,靠近奈尔说道。

        “灭口?”

        靠,奈尔心中不由得大靠一声,灭口还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呢。可这凶手动手也太快了吧,刚被警察调查,就立刻能够灭口,还把现场布置成【创建和谐家园】,真是厉害。

        “反正这个案子说不清咯……"威尔基叹了口气。“那么小一个孩子……"奈尔也叹了口气。

        “你说现在这些抢劫犯还有绑匪,横行无忌的,事务所要不要雇两个警卫?“威尔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向奈尔发问。

        “恩?“这一问,还真把奈尔给问住了。

        经济危机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大萧条,还使得美国的犯罪率飙升。小偷小摸什么的就不说了,很多重案大案,也频频发生。各种恶性的抢劫和杀人案件,层出不穷。埃德加·胡佛,想来大家都认识的吧。

        做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联邦调查局长,和另外一位胡佛总统完全不同,这位胡佛局长,那可真是辣手至极的人。就是他下令,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如果发现犯罪行为,或者怀疑犯罪行为正在发生,那么可以立刻当街枪毙犯罪嫌疑人。

        颇有几分乱世用重典的意思在里面,但也侧面说明了此时美国的治安情况有多糟糕。大城市警力充足一些,治安还有点保证。有些小城镇,因为治安力量的薄弱,已经成为犯罪分子横行的非法之地。

        也正是在这个时代,美国的私人安保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不断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进而成为了在整个萧条之中,逆势生长,且发展极佳的一门产业。据说摩根家里就雇佣了二百五十名私人安保,全天候全方位保护他们家人的安全。

        “以防万一而已。"威尔基不算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人,但是也是个富翁,总会惜命的嘛。

        “事务所这里没什么,到是夫人那边。"威尔基夫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她这种妇孺,是绑匪最喜欢的绑票对象。

      第120章 军队的朋友

        奈尔说的很有道理啊,别看威尔基夫人三十来岁了。可是平时连冷水都不碰一下的,洗碗洗衣服之类的苦活,和威尔基夫人无缘。她顶多也就是为威尔基盛―碗汤,或者帮威尔基系一个领带这样。根本没吃过什么苦,干过什么辛苦活,这保养的相当不错。

        要是被绑票了,那不敢想象!

        “你说的对,你说的很对。"威尔基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来回踱步。

        他脑子里保不齐已经上演了什么样的剧目呢,歹徒连一岁半的小林白都残忍杀害了,什么样的烂事干不出来。

        “你有什么认识的朋友,在军队的,让他给你推荐两个好手。"奈尔到是没有想自己去办安保公司。

        这里面水老深了,不是咱们一个小人物可以插手的。就算威尔基这样的人去办,恐怕是困难重重。还是别想着吃这碗饭了,先把自己顾好就得了。

        “军队的朋友?“威尔基站住了,开始回想。

        “你们家作为共和党的赞助人,总认识几位有名望的将军吧?潘兴老将军我记得就很亲善共和党,你认识吗?”奈尔没想到自己这么一问,居然把威尔基给问住了。

        其实也是奈尔没有想到最近这三十年美国军队的情况,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三十多年,美国的军官升叙非常之严格,严格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很多人干二十年的军官,可能还只是一个上尉。

        就这还是现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麦克阿瑟拼命维持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规模的裁军,这当然没话说的。可是美国政府还准备大量削减军官团的储备,这一点就不太对了。为了这个事情,麦克阿瑟据说在国会和一大帮议员前前后后吵了五年多。

        现在美国又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美国国会更加大力的削减现役,试图节省军费开支。这就导致了美军现役的兵马只有区区五十万人,还是算上派驻在外国的军队的总数。大量的军官要么被下放到国民警卫队,要么就直接退出现役。

        你让威尔基找个在军队服役的军官,还真是一件难事!

        “有了,可惜他不在国内。"威尔基转来转去,转了好一会子,终于想起了一个朋友。

        “有就行,退出现役的老兵那么多,你花点钱请两个过来。"奈尔倒不是很在意威尔基认识的是谁,毕竟未来美国的二战名将,这会子基本都在高位上了,最次也是个师长什么的,咱们结识不了。

        “难,他在中国天津驻防,警备咄咄逼人的日本军队,恐怕没有空管我这个小事。"威尔基有点子犹豫,不知道要不要麻烦人家。

        “啊?在中国?”

        “对,在中国。叫做马歇尔,现在应该是第十五步兵团的团长。"

        “马歇尔?弗吉尼亚军校毕业,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奈尔心中大为惊讶。

        很难想象,马歇尔是怎么回事,现在都已经1932年了,他居然还是一个少校挂上校衔团长。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这位未来的五星上将,现在怎么还是个中层军官。

        “你也认识?“威尔基很好奇,奈尔怎么会认识马歇尔。

        “没有没有,我在之前满洲事变的新闻里面,看到过他的名字。"奈尔当然不是能说认识,连忙扯了一个幌子。

        “对的,他正率兵在天津驻守,据说还去过前线。"威尔基简单的讲述了一些。

        首先马歇尔家是共和党的老牌支持者,这一点使得他们祖上就有交情。然后就是马歇尔家里本身的原因了,老马歇尔是一家焦炭熔炉公司的董事长,在宾夕法尼亚拥有大煤矿。威尔基年轻人的时候,就帮着他们家的公司报过税。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马歇尔,不过马歇尔今年都五十多岁了,还是个小军官,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前途很暗淡。

        说来也是巧合,这个美国第十五步兵团简直是卧虎藏龙,团长是马歇尔,参谋长是约瑟夫·史迪威(Joseph stilwell,1883年3月19日一1946年10月12日),第一营营长是阿尔伯特·科蒂·魏德迈(Albert Coady Wedemeyer, 1897年7月9日-【创建和谐家园】年12月17日),第二营营长是沃尔顿·哈里斯·沃克(Walton Harris Walker,1889年12月3日——1950年12月23日)。

        “反正四下里都在裁军,你请他为你介绍两个,应该也不是难事。"奈尔脑子里还在想事情。

        因为再过不了多久,日本军队就会逐步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平津地区,奈尔记得有个谣言,说是北京人头盖骨就是跟随驻守天津的美军,试图撤往美国,以求保存的。结果美军根本没跑了,就被日本给俘虏了一部分。而北京人头盖骨,至此也就彻底消失了。

        如果这个谣言奈尔没有记错的话,加上马歇尔也绝对没有被日军俘虏的记录,那么说明马歇尔很快就要被调回美国。

        “知道了。"威尔基点了点头。

        “或许有机会,我想了解了解中国的情况。"奈尔知道这位未来有大际遇,纯粹就是想着打个照面,留个联系方式。

        “他回国的话,我也应当去拜访一下。”

        两人说完,威尔基便出门去电报局了,他得赶紧拍电报去天津,问问马歇尔有没有什么优秀的退伍士兵可以推荐。市面上乱糟糟的,连国家英雄的儿子都被人绑架杀害,威尔基夫人那么好看,不得上心着点啊。

        光是派两个女仆跟着,保不齐就被人给买一送二,直接包圆了。还是找两个神【创建和谐家园】,随扈在侧比较好。

        奈尔则拿起报纸,继续看着林白绑架案的消息跟进,以及关注沃克是否离职。

      第121章 曼宁一家

        威尔基忙着去给自己老婆找私人安保;菲奥雷洛和杜威调动一切人脉关系和手下力量,调查小林白的绑架案;连弗雷德里克都在安排人手打通之前购入的物业,筹备旅馆的开张;现在就剩下奈尔这个人最闲了。

        纽约的五月,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穷极无聊的奈尔便骑上自己的小摩托,准备出门逛逛。踏青估计迟了一些,打发时间罢了。

        这不刚想出门,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塔夫脱打过来的,说是他妹夫一家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来纽约看望他。塔夫脱最近也忙的很,一时间没有空去接站,所以希望奈尔帮个忙,反正塔夫脱家奈尔也认识的。

        挺好,奈尔正无事……

        奈尔记得塔夫脱的妹夫曼宁是耶鲁大学的教授,按理说应该挺忙的啊,怎么在工作日或者说教学日,带着一家人来纽约?

        管他呢,闲不住的奈尔叫了车,便赶去纽约火车站。塔夫脱以前说过,他妹夫家里有两个女儿的,这恐怕一部车还接不下。毕竟塔夫脱都四十多了,那么他妹妹想来也有三十来岁。两个女孩应该都是大孩子了,不能挤一挤。

        纽约大中央火车站,地标性建筑。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建成十几年,因为铁路运营在这个年头属实有利可图,火车站自然维护的很好。当年美国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建造他时,可是花了不少钱呢。

        作为本世纪初,美国经济最繁荣时代的产物,唯一的不好就是太大了,找人相当困难。出站口人头攒动,作为整个东海岸的铁路枢纽,名副其实。

        奈尔本身也不是高大的人,若是弗雷德里克在这儿,可能还能踞起脚四下张望,奈尔就算是垫脚,也就能看着路人们的帽子。也就是在这一刻,奈尔意识到,这个年代的男人普遍戴帽子,除了遮挡自己的秃顶,以及部分礼仪需求外。

        可能是为了增高好看!

        没错了,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带帽不仅遮住了他们年纪轻轻就秃顶的现实,还在外人面前,凭空增加了好几厘米的身高幻觉。

        推推挤挤的人群又让奈尔不能够定心下来观望,而且这人群里面还有大量的小偷,故意推挤人群,制造嘈杂,烦得很。加上奈尔本身穿的还挺体面,要见人的嘛,所以明显已经有好几个人在奈尔身边乱挤过去了。

        幸好奈尔兜里就只有几个打发路上小乞丐的零钱,就算被偷了也不会心疼,随他去了。半块钱的银币,都放在胸口的内衬里。

        挤的奈尔脑门上面都要冒汗了,终于才在广播中听到康涅狄格州的火车到站,然后就是大股大股灰黑色的人流,从站台涌出。

        这怎么接人?

        我看塔夫脱那个老小子,不是没空来接人,纯粹是他不想来。太坏了,居然把奈尔就给招呼到这人堆里。他那么省事,下次必定要大敲他一顿,以解奈尔此时的心头之烦。

        “喂,小孩!"奈尔突然看到有个小孩在人堆里挤来挤去。

        保不齐就是被那种黑帮控制的小偷,也是可怜人,但是奈尔也不是要管他在车站里面偷钱包,纯粹是想借他的人一用。那孩子被奈尔一声喝住,转身就准备跑,可惜他细胳膊细腿的,怎么拧得过从小农场里面干活长大的奈尔。

        被奈尔一把揪住,正准备撒泼打滚,一枚二十五美分的硬币出现在小孩面前,那小孩也不挣了,伸手抢过硬币,然后看着奈尔。

        “我抱你起来,你大喊曼宁先生,找到人我就再给你一枚。"奈尔盯着小孩,不容他拒绝。

        小孩拿了硬币,又被奈尔这一盯,咽了一口口水,到底是点了点头。见他同意,奈尔把这孩子单手拎了起来,然后双手举高。或许是长久的食不果腹,这孩子浑身都没几两肉。

        “曼宁先生!曼宁先生!曼宁先生!”

        还好,这嗓门到是足够大足够尖,就算是在人潮涌动的纽约中央车站,也让左右的行人一愣。

        没有跟着人流大潮拥挤的曼宁一家,故意拖延到最后才下车,毕竟一个男人带三个女眷,多有不便,曼宁也不乐意自己的老婆女儿被人挤来挤去。

        “爸爸,有人在叫你。"十六岁的少女,带着白色的遮阳帽,小声的同他父亲说道。

        “有吗?“曼宁显然没有听到。

        “在那里,在那里!"另外一名十二岁的少女,指着被高高举起的小孩,兴奋的告诉自己的父亲。

        “克里斯汀。”曼宁夫人往向自己的下女儿,意思是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

        唤做克里斯汀的小女孩并没有被自己的母亲吓着,只是牵着曼宁的手,继续张望着。当然她也不敢再大声说话了。

        “应该是姐夫派人来了,我们过去吧。"曼宁顺着自己女儿手指的方向,也望见了奈尔,或者说是被奈尔举着的小孩。

        终于接着人了,奈尔又掏了一枚硬币,给那个孩子。那孩子夺过硬币,做了一个鬼脸,一溜烟的消失在人群之中。

        “请问是曼宁先生吗?”奈尔上前握手。

        “正是。"曼宁只以为奈尔是塔夫脱的助理或者司机,这会子被派来接站。

        “塔夫脱先生让我过来接你们一家,请随我来吧。对了,可以叫我奈尔。"奈尔又不是塔夫脱的助理,自然显得随意。

        “恩………”"

        曼宁夫妇都是长久做教师的,十分会观察年轻人的状态还有神情,见奈尔随性自然,便意识到奈尔可能不是塔夫脱的手下,难道是朋友?可塔夫脱都四十好几了,怎么会有这么年轻的小朋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0: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