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小镇青年在美国》-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恩?她?没有的。"威尔基不知道奈尔想到了什么,略有迟疑。

        “现在纽约贫困的妇女儿童非常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夫人可以施展的舞台。"奈尔想了想,把建议说了出来。

        可以让威尔基夫人加入某些社会福利组织,或者妇女儿童保护组织,号称捐出自己的嫁妆或者是继承的遗产,三千五千美元都可以,一万美元也能行。在冬天给没有收入的妇女儿童分发食物以及毛毯。

        别看小孩没有投票权,可是小孩会长大啊。而且威尔基夫人和威尔基是一体两面的,她在外面有良好的形象,有慈善的美名,对于未来威尔基参加大选,只有无穷的好处。

        而且她还可以号召其他的夫人们,一起捐款,救助这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妇女儿童。既做了好事,又慢慢也积累起夫人们的政治圈子资源。方便将来威尔基和夫人们的老公见面。乃至于谋划交易什么的。

      第92章 做个慈善

        说白了,这其实也是在迎合美国逐渐兴起的妇女运动。这时候的女权其实还挺正常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魔怔,就是要求男女平权,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不能把女人就定位在家庭妇女上面。

        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得妇女者得天下。威尔基夫人如果能够像胡佛总统的夫人,或者是罗斯福的夫人那样,积极的投身慈善、教育、儿童保护等自己丈夫无力顾及的领域,那么对威尔基而言,乃是极大地良助。

        现在纽约嗷嗷待哺的儿童这么多,威尔基夫人完全可以高举为了美利坚的未来和希望,不能够就这样坐视孩子们挨饿受寒的旗帜,出现在公众面前。既救人,也拉一波支持和好感。

        说到政治,威尔基也不上车了,让摩西斯开着车在旁边跟着,他要和奈尔细细商量这个事情。现在威尔基是真的觉醒了某些方面,对这玩意儿上心的很。

        两人边走边谈,毛毯和衣物什么的,正好要办量贩超市,可以直接找供货商订购。甚至连货款都不需要支付,只需要给予一定的订金即可。

        很多时候超市这种最下游的存在,是可以拖欠上游供货商的货款的,两三个月正常,半年的也有。算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吧,谈不上什么特殊。

        毕竟货品要是卖的好,回款快,这打款自然也就快。要是不好卖的东西,早早就把钱全给了,结果半年没卖几件,那压力就全在超市身上了,算是风险共担吧。

        至于救济食品这个东西,其实用不着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买点廉价谷物,每天煮上很多锅糊糊,早晚派发就是了。本来吃糊糊就是平民的日常,现在派发热乎的糊糊,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用某部电视剧里面何大人的话来说,直接在粥厂施的粥上面洒一把土,饥饿的灾民也不会顾及的。真的饿了,吃啥都好,有的吃就行。

        廉价谷物的渠道那就多了去了,很多农场主甚至直接把玉米小麦烧了做燃料的,实在是价格过于低廉,甚至不够运输的费用。拉出去卖,居然还要倒贴钱,那谁还乐意卖啊。

        这点应该不需要奈尔帮忙什么的,威尔基日常帮那么多农业公司报税,整理合同和账目,他还能不认识几个廉价谷物多的在仓库发霉发烂的公司吗?

        现在需要准备的无非就是协助办理的人手,所以就要勾搭一点社会福利组织或者妇女儿童保护组织,让他们组织人手,进行派送和分发。

        尽快甄别哪些是真的干事的,哪些纯粹是为了牟利的。凭威尔基在纽约的人脉关系,要不了几天就能查明。剩下的就是号称捐出威尔基夫人的嫁妆之类的了,懂的都懂,撒币也要撒的漂亮,更进一步的博取好感。

        “多少合适?”威尔基马上要办量贩超市,手边的钱也不是那么宽裕了。

        “至少五千,最好一万,请夫人多联络几位,能多供应几日,就多几日的曝光。"奈尔尽心尽力的给威尔基出主意。

        像是威尔基这种大律师,夫人们肯定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出入肯定没有什么穷人,要么是银行家的太太,要么是政客家的太太。请她们捐个一千八百的,都是小事。就算她们不乐意,她们的老公在知道这个钱的用途之后,也会乐意的。

        这年头,有的是人愿意花点小钱,然后大肆宣传自己的良善和美好。奈尔觉得这样其实也还行,穷人得到

        了实打实的救济,富人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美名,皆大欢喜。

        “等到入秋之后办?”

        “那是自然,现在天气还很温暖,没有那个效果。”

        “明白了,明白了,有没有什么着重点的?“威尔基一边走一边考虑,显然这件事他是完全放在心上的。

        “重点?那当然是夫人需要亲自为孩子们分发食物,并且尽量在各个分发点都出现,制造出种不辞辛劳的形象。”

        “有道理。”

        就这么一路聊着,基本上算是把各种细节给补充了一边,暂时是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真有什么问题的话,现场发生,现场解决就是了。

        不知不觉的,两人竟然就这么走出去两公里多,最后才分别。奈尔这都已经快走到自己的公寓附近了,哈哈哈哈哈哈。

        威尔基上车之前,告诉奈尔,头几天不必急着来事务所上班什么的。可以先在纽约逛一逛,到处了解一下纽约的情况,熟悉一下交通和街区什么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的助理摩西斯帮忙。等在纽约都基本熟悉了,再来事务所也不迟。反正不差这几天。

        工资什么的嘛,两个人都很默契,没有提。威尔基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信封,里面装了十张金圆券。

        此金圆券非彼金圆券,这玩意儿可以直接向发钞行兑换—枚面值二十美元的金币,算是"金美元",整个市场上面最保值的东西。在到处都一片萧条的情况下,美元这玩意儿也开始出现三六九等情况。

        之前奈尔他们付小费的银圆券,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反正正常的美元这会子肯定不如能直接兑换金银的美元坚挺了。

        咱也不推辞,人家给咱就拿着,顺手就把信封叠好塞进口袋,奈尔目送威尔基的汽车离去。然后才慢悠悠的踱步回公寓,这一块都是纽约的高档住宅区,治安力量非常充足,一般的流浪汉什么的,根本就进不了。

        甚至就算有趁乱混进来的,夜间巡逻的警察也会把人给揪住,然后驱逐出去。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1202年,美国仍旧是这种白领及以上的人群居住的街区受欢迎的原因。

        纳税多,警力就多。警力多,治安就好。治安好,有钱人更多。有钱人多了,纳税也就更多,形成了某种良性循环。

        而贫民聚居的区域,那就是只能呵呵咯。

      第93章 —通抄袭

        纽约的秋天比布鲁克来的稍微晚一些,大西洋的海风,吹拂着奈尔,倒也畅快。没有入学的奈尔,这一周多,都在纽约的大街小巷里面闲逛。

        当然啦,也坐了坐团1人H0心:不右国心一下那些贫民窟和高档的富人住宅区。这年头还有闲心

        思,骑着小摩托在纽约闲逛的人可不多。

        对了,这里多嘴插一句,奈尔胯下的这部印第安摩托车,如果认真进行改装的话,时速可以达到几乎三百公里。这玩意儿是个新西兰的老大爷伯特·孟若 (1899年3月25日-1978年1月6日)创造的记录,而且用的还是1920款的印第安摩托,在他车龄几乎五十年的时候创下的。

        以前在乡下,还觉得三十公里的时速挺方便,毕竟下乡节奏慢。真到了纽约,才发现,这小摩托有点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

        今儿威尔基要带奈尔去瞧瞧在近郊的那块棒球场场地,所以奈尔便结束了在纽约的闲逛,来到位于曼哈顿的威尔基事务所。

        助理摩西斯早就在楼下停车等着奈尔,奈尔把小摩托停好,便上楼唤威尔基一起。一路风驰电掣赶到了工地,才发现工地的进展很快。

        建设市场嘛,其实用不着什么太多的设计,内部足够大,能够容纳大量的主妇自由闲逛,又能够安置下数量繁多的货架商品即可。除了需要加以冷藏的部分商品外,其他的区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建筑就两层,一层是日用杂货,二层是生鲜用品,地基早就打完了。按照如今的美国速度,这两层楼,顶多两个礼拜就完工。

        “停车场能有多少车位?“奈尔不懂施工,人家说两周建好,那就两周呗。

        “一千二百个,如果划的紧密一些,可能有一千四百个。"威尔基指着已经被平整出来的场地,很快就会铺设沥青。

        “少了一些,能不能把附近的土地也购买下来,最少要做到有一千五百个停车位。"奈尔瞧了瞧附近,其实还挺空旷的。

        “用不到那么多吧……"威尔基不太明白奈尔为什么追求这么多的车位。

        “就算没有这么多车停,可是你得把气氛烘托起来啊。"奈尔笑了笑。

        道理大伙儿都懂得,后世里有些网红奶茶店,一开门就请那些专业排队的来,搞得自己的店排队要五六个小时,甚至更久。急吼吼的把自己的店哄抬成网红店,

        都是在网上被人曝光过不知道多少次的烂招数了。

        但是现在在美国,虽然也谈不上民风多淳朴,可是很多营销手段,这时候也就是刚起步罢了。奈尔捡点后世的烂招数用用,也没有问题的。

        超市的选址就在公路旁边,地理位置已经很好,足够方便了。剩下的就是要给附近过路的人,营造出一种

        这个超市顾客很多的假相。不光是弄个大停车场,最好再请点托儿,开业的时候拉升一下气氛。

        “有点儿意思……"威尔基明白了,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战术”啊。

        “附近是农庄还是?”

        “是个马球俱乐部,也荒废了。"威尔基显然了解过不少这种地块。

        马球这玩意儿一直是贵族运动,这两年经济雪崩,那些试图向上爬的所谓“新贵",呵呵,这会子全都跌入了泥潭。富豪权贵有自己的圈子,他们这种试图攀附富豪权贵,而弄起来的伪马球俱乐部,立刻就现了原形,直接倒闭。

        “赶紧找人买下来,越快越好。"反正花的是威尔基的钱,奈尔只管出主意就是了。

        “下午回去我就托人问问。”

        之前马球场威尔基其实也问过,只不过因为场地不够大,所以被他放弃了。现在无非就是再花两个小钱把地方兼并过来,一两天的事。

        “对了,可以在结账出口设置一个休息区。"奈尔反正已经是抄袭后世的量贩商店了,不差这点。

        “怎么个说法?”量贩超巿就量贩超市,为啥还要设置休息区?

        “很简单,把市场柜台里那些生鲜区快过期的东西,再充分发挥一下价值。做成廉价食物销售,就算只是保住本钱,也比全部丢掉来的强吧。而且可以在休息区赠送免费的咖啡、牛奶和果汁,只要凭当日的购物小票,就可以无限喝。”

        这些饮料,全都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实价格非常的低廉,都是兑水冲泡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人在这里点一份餐,就能够覆盖掉他喝掉的所有饮料的成本,甚至还绰绰有余。

        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很好,你在我这购物完了,就算不买吃的东西,只要有当天的小票,就能够坐下来喝杯咖啡。三五相熟的主妇甚至可以把这里当成忙里偷闲的去处,买完了东西,几个人坐下聊聊天什么的。

        营造的就是这个超市亲民的逼格,连她们带的孩子都有热牛奶喝是吧,多棒啊。到了夏天还可以换成冰激凌,又是用奶粉和糖搅合制成的东西,免费派送又如何。

        相比较于威尔基得到的名声,这点钱都可以忽略不计。咱们这是为了做生意嘛?咱们纯粹就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赢得选民欢心罢了。

        “真有你的!你要是去做一间公司的经理,必定能大获成功。"威尔基立刻就表示认同,决定全部照做。

        “开业前一周,记得雇佣些送报的孩子,在所有的报纸里面夹一份【创建和谐家园】。至于广播嘛……"奈尔想了想。

        发【创建和谐家园】简单的很,只要给那些送报的孩子一点零钱,就能雇佣他们一整天。但是在广播的那些好时段买广告,需不需要。

        “买!”

        好家伙,奈尔还在计算这样做的得失,威尔基却立刻就拍了板。他把自己的政治首秀都赌在了量贩超市开业上面,只要能够让他一炮而红的,他都愿意去做。反正他的事务所每天都在为他赚钱,花两个怎么了。

        花到点子上就是了。

      第94章 纽约市长

        “夫人那边怎么样了?”

        两人绕着工地,边走边谈,诸事繁杂,有空聚一块儿,就趁机都解决了完事。反正量贩超市开张和威尔基夫人做慈善,那都是同步的事儿。

        “都和她说好了,没有问题。"威尔基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对了,有件事,纽约市长是不是也要改选了。"奈尔想起之前在家里和金吉姑妈他们扯得谎,便随口问了问

        “差不多,下一届选举在明年年底,大概十一月份。”威尔基随意的回答,纽约市长与他的计划相差甚远。

        “原来如此……”

        其实纽约市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仅仅是一座纽约城,就有一千万人口,达到了美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如果能够在纽约胜选担任市长,那么在全国范围内,都将获得极强的政治号召力。

        后世里面不是也有一位亿万富豪竞选担任纽约市长,给自己开一美元的年薪,后来还竞选总统来着,叫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全名Michael Rubens Bloomberg,又译作迈克尔·彭博 )。

        可惜这位老兄最后在民主党的初选中,败给了拜登。不过算算他的支持率,其实真的不比拜登小多少。

        “纽约市长一直是坦慕尼协会推选的人当选,其他人完全无法染指的,你别想了。"威尔基久在纽约,颇为清楚这中间的情形。

        “怎么说?”奈尔颇为好奇。

        坦慕尼协会由爱尔兰人威廉·穆尼创建于1789年,起初是一个全国性的爱国慈善组织。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爱尔兰人【创建和谐家园】潮定居纽约的到来而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一个以纽约市为中心的地方性政治组织,同时也是纽约市民主党的核心机构。

        1854年至1871年期间,协会在费尔南多·伍德和威廉·马西·特威德领导下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明目张胆的“【创建和谐家园】帝国"—―这一时期也是纽约历史上最为【创建和谐家园】的时期。1872年至1901年间,在约翰·凯利和理查德·克罗克担任领导时,【创建和谐家园】帝国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

        鼎盛时期,坦慕尼协会通过买通计票人重复计票,或伪造证件将无资格的爱尔兰新【创建和谐家园】变成有资格的选民等手段赢得选举优势。伍德3次当选市长,直接控制市政府6年;特威德推选出4位市长,间接控制市政府11年。

        他俩将协会中的骨干分子安插到政府各部门的重要岗位,曾一度操纵纽约市的财政、人事和治安大权。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协会通过手中权力牵线搭桥,将供电、供水、铺路等项目承包给协会会员和相关官员,从中捞取高额"回扣",使官商联盟、权钱交易成为【创建和谐家园】的主要形式。

        举个例子,纽约市【创建和谐家园】大楼的最初预算为25万美元左右,但特威德集团参与后,工程最终花费800多万美元。1865年至1871年间,特威德集团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侵吞公款高达2亿美元。

        有钱有人,坦慕尼协会完全垄断了纽约市长的宝座。共和党在最鼎盛的年月里,都无法撼动民主党在纽约的优势,遑论是现在共和党全面【创建和谐家园】,骂声一片咯。

        “这么说,就算是共和党势大时,也完全无法撼动民主党在纽约的地盘?”奈尔真是第一次知道,继续问道。

        “纽约市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爱尔兰裔天主教【创建和谐家园】,百分之二十五的德裔【创建和谐家园】,还有不少意大利裔和南部黑人。这些人中信仰天主教的人,大多都曾得到过坦慕尼协会的协助,所以他们往往都支持协会支持的人选。"威尔基耸了耸肩。

        其实就是简单地政治勾结罢了,坦慕尼协会有选票,民主党执政有资源,互相配合,完全把纽约市经营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反正这么多年,都是民主党人担任市长的,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是坦慕尼协会的会长担任市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7: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