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小镇青年在美国》-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确实,比之匹兹堡和芝加哥,纽约就是要强上一大截。穷人当然也有,流浪者也数之不尽,但是大城市的流浪汉有大城市的办法。

        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或许大家应该是看过的,故事的背景地点就在纽约,就在曼哈顿的麦迪逊广场花园。

        里面的流浪汉苏比看天气冷了,便在街上寻衅滋事,试图获得三个月的刑期,去布莱克韦尔岛监狱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当然啦,他在小说里面吃白食,抢绸伞,调戏妇女,大吵大闹,砸商店橱窗玻璃,都没有被逮捕。最后仅仅是站在教堂门口,却被判刑这件事,咱们便不必再同欧·亨利一道大声批判了。只能说纽约的流浪汉显然更有些办法,能为自己寻着一个落脚处吧。

        或许就和未来日本的某些老头老太一样,故意去便利店【创建和谐家园】几百日元的东西,然后得到三年的刑期,有监狱管吃管穿,还有定期医疗检查。甚至还能有一大帮实质上本心并不坏,只是迫于无奈一道进入监狱的人聊天。

        既避免了孤独而死,也获得了容身之处,对他们而言或许并非是什么全然的坏事。

        此时在美利坚,所有的监管机构里,恐怕关了不下二百万,乃至于三百万人,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穷凶极恶的罪犯,又有多少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存身之处的流浪汉呢?

        奈尔不得而知……

        “二位,我们不妨上楼去喝一杯下午茶。”因为知道奈尔和弗雷德雷克是能够掏出三十万美元的的富豪,尽管两个人穿的是个乡巴佬的样子,可是三十万美元足够让人的心理发生转变,事务员殷勤十足。

        “好的!”两个乡巴佬毫不犹豫的答应。

        揉了揉因为仰太久而发酸的脖子,奈尔和弗雷德里克步入帝国大厦。这地方除了办公楼以外,顶层几楼就是观光层,装饰华丽,每天都迎接各种达官显贵进入,用以饱览整个纽约的繁华和壮丽。

        可惜就是这时候没有什么朋友圈之类的东西,不然就算是平时看着人模狗样,好像十分淡定的奈尔,也得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表示自己来过。

        到了大楼86层的观景平台,事务员用威尔基法律事务所的名号,早就订下了位置。反正是威尔基掏钱,那位事务员也能跟着享受一下。

        侍应生招待三人坐下,吃什么喝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景。在奈尔和弗雷德雷克出生时,人类还不可能登上这样的高楼,短短二十年,建筑技术便已经发展到了这般先进的地步,真是不可思议。

        “你要喝点什么?”弗雷德里克瞧了瞧菜单。

        “一杯夏布利。”奈尔下意识的便想到了夏布利葡萄酒。

        夏不离嘛,夏天喝一杯冰凉的夏布利葡萄酒,可不就是享受咯。在这里喝可口可乐好像有点丢份,而且奈尔也不能一天到晚喝可乐啊。

        “那我也一样。”弗雷德雷克把菜单递给带路的事务员,剩下的点心什么的,大差不离。

        这年头都是那些甜的要人命的点心,吃啥都一样,奈尔对点心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或者始终难以接受如此腻人的甜食。

        “你们老板最近很忙吧。”奈尔转头向那个事务员。

        “是的,最近很多进出口贸易公司、银行,还有邮政部门,都有财务上的【创建和谐家园】,而且很多还是跨国【创建和谐家园】。”事务员自然答是。

        “德国的景况很不好,英联邦据说也有些困难。”

        “是的,到是和俄国人做生意的那帮人,都成了阔佬。”事务员在纽约,听到的消息多,这谈资自然也多。

        “你是说苏联?”奈尔并不算很好奇,也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好奇。

        “是了,那地方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而且价钱还不错。”

        嗐,可不就是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嘛,这会子僵硬死板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直接导致苏联各地的农业生产率大降。去年就已经导致苏联本身的肉类供应减少,今年更是粮食生产大【创建和谐家园】,光是乌克兰就活活饿死三百万人,没法说。

        “不谈这个,纽约有什么新闻?”奈尔摆摆手,想知道些别的。

        “唔,说到这个,现任的州长罗斯福到是有些手腕。”事务员不置可否的说道。

        “仔细说说。”这个东西奈尔很有兴趣,去年连任纽约州长的罗斯福正在任上积极的尝试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个人的私德暂且不提,他的很多政策是值得夸奖的。罗斯福正积极的鼓励富豪们在纽约大举建设,同时协助富豪们同工会“友好协商”,压低工资。尽量保证所有人有一个能够糊口的工作,而不是谈什么福利待遇。

        表面上看他这么做是得不到工人的支持的,但是事实上,他却得到了富豪资本家们的欣赏,以及更广大的,那些得到工作机会,能够生存下去的工人的支持。

        原本在纽约州长期占据优势的共和党势力飞速瓦解,民主党罗斯福正在成为纽约的救星!

      第79章 威尔基都赔麻了

        侍应生提着一个冰桶上来,整整一瓶夏布利斜置其中。不需要吩咐,三人面前便各自倒上了一杯凉爽的白葡萄酒。

        弗雷德里克举起杯,向两人示意,便喝了起米。宗尔喝酒很少,不是不能喝,纯粹是以前没有这个条件,同时也觉得喝酒并非什么好习惯。可如今这夏布利入口,还是感觉到一阵舒爽,继续听听那个事务员说说纽约

        的事。

        无非就是又有什么豪华的大楼建成了,或者什么富豪又【创建和谐家园】了什么女明星,传出了绯闻之类的。像是奈尔

        和弗雷德里克今晚要住的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酒店(Waldorf Astoria New York),就是今年才刚刚建成的。

        号称全美最高的酒店大楼,拥有1245个房间,其中有197个套房。开张时,连胡佛总统都在白宫的内阁办公室发表祝贺演讲,称在美国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中开业的这座酒店展现了整个国家的勇气与信心。

        恩,胡佛在这间酒店有专属套房。

        嘿,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也常光顾该酒店,他去世后其夫人选择在此常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停留纽约时,她和王夫下榻的也是这间酒店的总统套房。

        电影《教父3》和《闻香识女人》都在这家酒店取景过。电影里有句台词还挺有名的,这里是一切文明的起点。

        当然啦,奈尔两人是不可能住套间的,那玩意儿有点贵,普通的客房便相当不错了。主要还是贪图一个安保完善,三十万美元呢,已经足够让许多人铤而走险。

        “两位下午好。”

        正喝着,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虽然是匆匆赶来,可是形象仍旧那么得体大方,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威尔基已经走到了不远处。

        奈尔和弗雷德雷克立刻起身望去,朝威尔基露出笑容。来这大纽约,不就是为了见威尔基嘛,挺高兴的。

        那名事务员起身把位置让给威尔基,拿走自己的酒杯,坐到了一旁。这老板来了,可不就得把空间让给自己老板。

        “最近挺忙啊。"弗雷德里克从侍应生手里接过新酒杯,为威尔基满上。

        “工作而已,每年总有忙碌的时候。"威尔基接过酒杯,终于露出了一分破绽,满饮一杯,算是失了些许斯文

        他是做税务律师的,每年美国的报税季他都很忙。就和《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一样,男主安迪每年报税季的时候,得前后忙两个月,根本不带停的,还得让瑞德帮忙。整个州的狱警,几乎都找他帮忙报税。

        “听说最近两个月的经济【创建和谐家园】特别多?“奈尔接着前面的话头往下说。

        “不过是德国的那点事罢了。"大约是凉快了一些,威尔基从口袋掏出手绢,轻拭鬓角,到底这形象问题很关键的。

        “德国提出了全面免除所有赔款的要求,并且希望各国对德国进行投资和救助。"威尔基说这话的时候,也有些无奈。

        德国这到底算是破罐子破摔,还是真的有各种预谋计算,准备靠这一招,给德意志续一波?赔款什么的,其实德国已经偿还了不少,而且就算德国国内已经全面崩溃,但是他给付赔款却从没拖欠过。

        理论上,德国还真是个守信用的战败国。就是眼前这个事情闹得,布吕宁算是向欧美各国政府逼宫了。

        “你觉得这事能成吗?“弗雷德里克很关心德国的事。“很难,起码一时半刻是不能的,你们向外看。纽约的外表光鲜亮丽,可仅仅因为德国债务延期,市场信用完全崩溃,就这两个月,最后的几家银行也只剩下一口气了。"威尔基放下酒杯,指了指外面。他说的是事实,原本就在经济危机中大规模破产倒闭的银行业,现仕内列国P小ID23元4一工切加之力。间金融体系的连环崩塌,终于也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等到罗斯福上台时,全美国,注意了,是全美国,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尚存的银行,有进行大额支付的能力。如果政府再不给仅存的几家银行注资,美国全国的银行都将倒闭。

        为了挽救这个局面,罗斯福直接下了一记猛药,命令全国仅存的那些银行全部歇业。停止一切偿付和转账,在三天之后,才勉强整理出一个方案,对几大银行进行救助,并开始强行征收全国的黄金。

        “就到了这种地步?”弗雷德雷克难以置信。

        有钱人还坐在帝国大厦的顶楼,喝着白葡萄酒,过着悠闲地下午。而市场和金融,已经完全崩溃,看不到任何再起的希望。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大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垄断性的顶级大企业,股价已经被打掉了百分之九十,且还没有见底。

        “说实话,不瞒你们,我现在都愁。”

        威尔基的房子价钱跌掉了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股票都和废纸差不多,存在银行的钱虽然因为银行还没倒闭,尚且还在,可一来是根本没法全部取出来,二来是谁知道银行还能活几天。

        “你是不是也想找个稳健的保值渠道?”奈尔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连奈尔和弗雷德里克都知道,在这样的年岁里,几乎很难找到一个稳当的可以投资,并且保值的东西。算是半个经济专家的威尔基怎么会不知道?可他觉得投资电影过于冒险,几十万扑通一下,要是能保本还好,要是没保住,可就真的啥也没了。

        “你有什么办法?“威尔基虽然明知道这么问有些冒昧,可到底还是忍不住。

        “我?”奈尔笑了笑,伸出手指,指了指威尔基,又指了指自己。

        要说办法嘛,其实并不是没有。现成的跟着投资《金刚》,绝对没得赔。可这在威尔基看来不太靠谱的。这不是他这种保守的人,能够接受的投资方式。所以还得另寻他法,得是稳妥的好办法。

        “你主意多呀。”

      第80章 量贩型超市

        要说能够保本,还能够挣钱的,穿越者用的最多的两招。一个是卖【创建和谐家园】,一个是买可口可乐股票。就这两招了,虽然老套,虽然无聊,可他就是能够保本,还有的赚。

        【创建和谐家园】和口红一样,大家没钱打扮自己了,用最少的钱维持自己的体面,买条【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好选择。至于可口可乐就不解释了,你只要持有,总归不会赔的。

        其他那些挣钱的玩意儿,比如避孕套和避孕药,假烟假酒,包括奈尔现在正准备投资的电影娱乐业,都是好去处。保证让你手里的美元能够维持住价值,还能够有得赚。

        所以投啥?

        若说有大资本,奈尔肯定去投军工,要不了几年,就是军工行业开始爆发的时候,且一路爆发到五十年代,大赚特赚,有无限的风光。

        可瞧威尔基的样子,约略也就是二三十万美元的样子,或者可能更多一些。这些钱说少吧,绝对不少,可要是说多,又办不成什么大事。

        “你觉得明年的总统大选,共和党人会获得胜利吗?”奈尔不直接回答威尔基,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啊这……"

        之前在布鲁克,几人就谈过这个事情。奈尔是提前知道共和党会输,可威尔基爱他的共和党,觉得共和党顶多是不会大胜而已。现在美国的银行都快倒完了,不知道他的想法是不是已经完全转变了过来。

        “我个人认为民主党会推举出一位锐意改革的总统候选人,一旦他上台,便会着手挽【创建和谐家园】场。"奈尔就差明示了。

        “然后呢?”威尔基顺着奈尔的话往下问。

        “所以我以为你不妨投资一下量贩型超级市场!“威尔基直接一脸懵逼,弗雷德里克也是全然不明,这前后之间有关系吗?新的民主党总统上台挽【创建和谐家园】场,那也应该是投资股票啊,投资房地产,乃至于投资交通航运业啊,你说的这玩意儿算是个啥。

        “不忙,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正常人的想法,当然和威尔基他们一样,想的肯定是投身进入之前所说的那些行业,但是奈尔完全不看好股市房产之类的东西。除了这是先知先觉以外,还是要敬告诸位,别去股市做韭菜,别去股市做韭菜,别去股巿做韭菜。

        咱们回到正题,一俟罗斯福挟改革之民意上台,那么他便会开始疯狂的投资基建,以提振全美基础工业品的生产,扩大就业,加强政府干预。

        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现在最好的办法似乎是购买钢铁、水泥等建筑原材料,或者购入工程机械,建立工程公司。有更聪明一点的,继续往上游去,直接设法加入铁矿石或者石灰石的生产流通环节,这都很棒的。

        可问题的关节就在于威尔基没有这个大资本!大家都明白的,实业这玩意儿很吃资金,没有大资本根本玩不转。要极强的现金流,才能保证不被坑死在里面。而且这玩意儿毛利太低了,美国的生产能力又极其强悍,一旦发现市场需求,很快就会大量生产。

        真就是一个卖不上价的……

        相对于威尔基那薄薄的几十万美元,干啥最好呢?

        奈尔所能想到的,便是和后世里的开市客、山姆会员店,这一类量贩型超市一样的存在。

        眼下美国的商店,大多集中在城市,很多设置在街道的拐角。这是因为美国的城市,全部都是殖民者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不存在什么早就发展完善的大城市。所以一开始的小城镇内,教堂、商店、警察局、银行之类的建筑都团聚在一处。

        慢慢的城市开始扩展,可是商店为了服务顾客,还是得保证处于居民区的中心。令顾客能够便利的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保证销售。但这一局面,因为一个事物的发明,正在被打破。

        汽车!

        或者说是私家小汽车,美国现在的汽车就足以做到让全国的城镇居民,几乎每家都能有一部小汽车。自家开车去城郊购物,就成为了可能。

        而市区高昂的店面成本,全部都分摊到了商品上,进—步由顾客承担。假设将超市设置在城郊,不过几公里的距离,店铺的成本却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若是现在,城郊的土地房屋,等于不要钱,白扔,更加实惠。

        光是因为店铺成本的降低,反应到物价上,就足够吸引家庭主妇们花那么一丢丢汽油,专门来城郊市场购物了。

        至于为什么需要量贩型市场,道理也很简单,恐怖的大萧条,极大地改变了美利坚人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对于像是威尔基这样的富裕人群,他有几十万美元的家产,且货币现金很多,税务律师这个职业又为他不断地带来收入。所以他有持币观望的资本,他不需要把钱兑换成什么生活必需品,现金握在手上,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呢?

        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一年到头就挣那么二三百美元,可能还不到。每个月手里支应开销的只有十块二十块,请问你有什么持币观望的必要吗?

        是,美国现在生产过剩,有钱就能买到想到的工业产品。可是经济危机同时导致了市场供应的极大不稳定,牛奶被倒进了密西西比河,苹果被扔在地上腐烂,火车锅炉里烧的是玉米和小麦。

        统共一天你也就买半块钱的东西,你还持币?直接换成一大包面粉不好吗?别想着什么持有现金抵御风险啦,对穷人平民而言,直接换取生活必须的食物才是最现实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