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举手之劳罢了。”
奈尔正了正身子,很是装比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别人不能告诉,弗雷德雷克还是可以告诉的。大家是互相知根底的兄弟了,不妨事。
“你把他们那帮人给弄来,可把查尔斯顿那帮政客老爷给恶心坏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许是想到了之前州政府的州长议员老爷们的窘迫姿态,弗雷德里克不由得大笑,屁民能让老爷吃瘪,总不是什么常见的事情。
“谈不上谈不上,怎么会呢。你在芝加哥那边咋样?”奈尔摆了摆手,不再去谈,这事已经算是翻篇了。
“那边还行。”
两人从车站往回走,天气正好,西弗州的初夏下午十分宜人,正适合走两步。边走边谈,弗雷德雷克把芝加哥那边的情况,大致告诉了奈尔。
首先,也是比较直接的一个消息,查理卢西安诺的刑期结束了,已经被正式释放,完全蹲够了九个月,遵守了他和杜威之间的秘密约定。现在人已经跑去拉斯维加斯,继续他的赌博大业了。
不用怀疑现在的“美国速度”,基建乃是一绝。而且这时候美国的廉价劳动力非常多,工人又普遍接受了小学基础教育,算是有基础知识的劳动力。加上经济危机,水泥钢筋等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低廉。拉斯维加斯的建设,肯定很快的啊。
可别不信,举个鼎鼎大名的例子,大伙儿就知道了,纽约帝国大厦!
1930年3月才开始建设,仅仅使用了区区410天,就全部建成竣工,并交付使用。以至于让未来的人们很难相信,建造纽约帝国大厦的同时,纽约有八十万人连饭都吃不上,整个美国都处于恐怖的经济危机之中。
据说百万富翁拉斯科布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便决定修建帝国大厦。他找来著名的建筑师威廉·拉姆,问楼房能盖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后回答说:“1050英尺。”
拉斯科布对这个高度很不满意,因为这仅仅比当时纽约刚刚新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高4英尺。于是,威廉·拉姆设法为帝国大厦增加了一节200英尺高的圆塔,使帝国大厦的高度为1250英尺。
连续做了五十年世界最高建筑的帝国大厦才只要一年多,遑论其他建筑咯。
意大利黑帮拿着那个日本人的美元,大把的撒币,短短十个月,集所有人间能想象到的娱乐方式的豪华大酒店式赌场就基本建成了,剩下的不过是简单的软装,以及各种工作人员,和特殊行业从业者的招聘罢了。
不出意外,只要胡佛大坝开始发电,意大利黑帮的大酒店就会开始营业。
而且拉斯维加斯也不是只有查理卢西安诺和迈耶兰斯基的一家赌场而已,其他的赌场都建设的七七八八了。为了保证那些来拉斯维加斯游玩的人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内华达州政府还对拉斯维加斯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建。
诸位应该记得,内华达州长吉恩曾经向选民和全国媒体保证,卖牌照的钱,他都拿来发展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基建,改善当地的交通环境,建立发电厂、消防局、银行、学校、医院等设施。
真就是一个说到做到,内华达州投资建设拉斯维加斯的劲头一点儿都不小,柏油马路、下水管道、自来水工程全面建设,全心全意改变当地印第安人保留地的面貌,实现当初的承诺。
至于原本投入基建的钱,还有原本每年要补助印第安人的钱,大家懂得都懂。
“有空咱们可以去一趟拉斯维加斯。”奈尔点了点头,未来世界级的赌场,去见识一下他的繁荣,也是不错的。
“可以去,而且坐飞机去!”弗雷德里克像是想到了什么。
很难想象,拉斯维加斯的城市配套里面居然还有机场,而且看样子是准备开通拉斯维加斯到全美各大主要城市的航线。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面,拉斯维加斯的投资者们,真的是很有眼光,知道机场在未来有大用。
将来要是还想在寸土寸金的拉斯维加斯征地,那可就难咯。
“可以试试。”奈尔穿越前肯定是坐过飞机的,这个年代的飞机到是没有了解过,不对,应该是见都没见过。
两人正说着,一名邮递员突然将整摞的报纸丢在了街镇中心,然后开始向左右的行人派发。“号外号外,全球第一次环球飞行成功完成!”
哦哟,这特么真是巧,两个人才在说飞机的事情,居然就有飞机的消息。奈尔上前两步,拿了一份号外观瞧起来。
事情很简单的,就是威利·波斯特和保罗·加蒂两人从纽约长岛的罗斯福机场出发,经纽芬兰飞抵英格兰,达成了奇迹般的跨越大西洋航程之后,马不停滴的又从英格兰飞越西伯利亚。最终通过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回到罗斯福机场。
全程8天15小时51分钟!
真真是人类的壮举,也算是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曾经遥不可及的全球之旅,原来只需要八天就可以达成。
与此同时,远在德国的威廉·艾梅尔·威利· 梅塞施密特(Wilhelm Emil Willy Messerschmitt)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伴随着这个消息一起来到的,还有他设立在奥格斯堡的飞机制造公司,正式宣布破产倒闭。
第76章 德意志的崩溃
镜头稍稍转移到德国,自一战之后,受到严重制裁的德国经济就没有太多的起色,战后的大饥荒和大萧条那自不必说。
结果好容易有点恢复的样子,美国的经济危机突然爆发,到了1931年,经济危机已经席卷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
德国就更不必说啦,他本身经济就足够糟糕的了,现在只不过情况更加的恶劣罢了。既然情况不断地恶劣下去,那么魏玛共和国政府肯定就需要挽【创建和谐家园】场,或者起码做出一点挽【创建和谐家园】场的样子,让德国老百姓相信政府在做事的咯。
之前施密特的飞机公司倒闭,只不过是整个德国的一个小小缩影,说实话,在公司工厂的破产倒闭潮中,施密特飞机公司的倒闭,连一躲小小的浪花都掀不起来的。
此时此刻的德意志,正在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总统和海因里希·布吕宁(德语:Heinrich Brüning,1885年11月26日——1970年3月30日)总理的治下。
这一对也是人间极品的组合,堪称魏玛共和国“无双至宝”。
总统是个绝顶的保守派,虽然谈不上处处都反动,可是其本人从内到外,都是一个标准的“封建统治者”,号称共和国的总统,实际上这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那是既不民主,也不共和,更像是披了一层民主外衣的开明君主制国家。
而布吕宁就更不要说了,这位老兄在历史上得名“饥饿总理”。若仅仅是如此,顶多也就是一位糟糕的总理大臣罢了。可这小子坏得很,居然对纳粹优柔寡断,甚至有很多地方处处忍让,不加干涉,坐视纳粹发展。
更加坏的是,这小子强行解散议会,为后面的某位,更是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当初他被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样一位经济学家,就算不能挽救德国的经济,但是止住市场崩溃的颓势,让经济趋于平稳总是可以的。
然而事实上,《是,首相》里面的一句台词非常的生动形象,他只是一个经济学家,不懂经济。
在1930年3月29日兴登堡任命德国天主教中央党领袖海因里希·布吕宁组阁,上任之后,这位老兄就开始了他“拯救”德意志的旅程。
他采取扩大出口、提高税收、压缩公共开支、削减工资和救济金等措施来克服日益加剧的经济危机,但是这些措施未能扭转江河日下的经济颓势,相反却导致了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布吕宁的反危机措施不仅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物质困难,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使千百万德国人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国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布吕宁成了名符其实的“饥饿总理”。
也正是由于他的倒行逆施,使得整个德国社会迅速撕裂,各阶层全面对立,甚至有人悲观的认为,马上德国就将爆发内战。
于是当年9月14日,德国议会大选,形势大幅转变: 纳粹党夺得18.3% 选票,为1928年参选所得票数的五倍。这次,温和派未能组成联合政府和在议会取得优势。这几乎就是鼓励纳粹党的支持者变本加厉,以暴力与恐怖企图夺得权力。
得知此事的布吕宁不仅没有很着急,反而准备丧事喜办!
好家伙,怎么喜办?他拿着纳粹党和德国【创建和谐家园】在德国都取得了巨大支持的事实,向全世界,尤其是英、法、美等国警告。
现在最好向德国作出让步,而不是等待民社党人或德共党人夺取国家政权!(原话)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战败了嘛,赔款赔到了1931年还远远没有还清。布吕宁反正已经很清楚自己没有本事把经济危机给收拾好了,索性调转方向。准备用百业凋敝,已经到了战争边缘的德意志来威胁欧美其他国家。
你们赶紧把所有的赔款都免除了,要是不免除,后面德意志发生什么事情,我都没法保证。会不会一帮饿的眼睛冒绿光的纳粹党或者【创建和谐家园】重启战争,把你们再轮一遍,我也说不好。
就在奈尔和弗雷德里克漫步于布鲁克韦恩斯堡的街道上时,德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紧急法令”,并宣告将马上停止偿付战争赔款,进而导致外国和本国资本大规模地流出德国。二是与奥地利信贷银行的谈判失败引起了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
债主和存户蜂拥而至,自经济衰退以来仅拥有微弱自备资本的德国银行,面对潮水般的提款人流一筹莫展。1931年7月13日,达姆施塔特银行率先停止支付业务,其他的银行、储蓄所和交易所停业两天。德国国内黄金储备减少4/5,整个信贷系统处于总崩溃的边缘,预算赤字达6千亿马克的德国政府只得拔出10亿马克来恢复银行的支付能力。
布吕宁这种听任经济局势恶化,进而使得德国国内一触即发的作法,使各战胜国政府深为不安。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认为,德国的财政和经济崩溃将对美国的整个经济形势产生长期的灾难性后果。基于这一判断,胡佛于6月20日不顾法国的反对签发了“延期偿付令”。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宣布它准许已经到期的一亿美元债款的可以展期偿还之后,欧美的多家银行以及各国政府开始对德妥协,允许德国政府暂缓偿付债务。
似乎就要取得一场外交上的大胜的布吕宁没有意识到,他的种种做法,将德意志的工人、农民、企业主都逼向了纳粹党。
等到他连银行都要全部折腾死的时候,德意志的资本家、银行家以及大地主们,也终于抛弃了这位保守派的“睿智”总理,开始投向一个名叫希特勒的恶魔的怀抱。
第77章 还是孤立主义好
弗雷德里克这次回来,当然是因为威尔基在好莱坞的投资活动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雷电华公司对于凭空出现两个凯子,十分欣喜。
他们正愁没有人给电影投资呢,相对于那些搞笑或者是娱乐歌舞片,拍摄《金刚》这样的大片,对雷电华公司而言,也是一次活脱脱的冒险尝试。原本这个冒险的成本都要他们自己来掏,不曾想现在居然有凯子来掏。
何乐而不为呢。
恰好《金刚》的制片人以及导演之一的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1893-10-24至1973-04-21)也准备来纽约实地取景。
刚竣工完毕的帝国大厦就是金刚大战洋枪大炮最好的地方,这时候的导演也很会蹭热度的呢,作为新晋的世界最高建筑,纽约帝国大厦眼下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热潮。金刚要是在这楼上抱着美人大战,多吸睛啊。
威尔基的事务所也在纽约,双方正好到纽约签约,并且将约定投资的三十万美元交割给雷电华公司。
主要也是因为奈尔和弗雷德里克的钱,实际上都来自于旅馆业,这钱不算太白太干净,加上日常有银行破产倒闭,也不可能存银行,更不可能银行间转账。所以还得人肉送去纽约,交给威尔基。
威尔基在纽约吃得开,就算两人带着钱被警察发现了,也不会被没收的。不然这样跨境转移数十万美元,两个人才不会干呢,逼也要逼制片梅里安来布鲁克亲自取钱。
和金吉姑妈说要去纽约瞧一瞧哥伦比亚大学,准备今年秋天挑个学校入学,奈尔便离开了家。金吉姑妈很支持的,还帮奈尔把行李收拾好了。
对了,前儿咱们刚说的那对一起娶了哥大女的音乐人之一,哈哈哈哈哈哈,在家嫖一万块的居然还被抓了。不行,容咱多笑一会儿,咱也是个铁嘴,刚说他就被抓了。
很快,奈尔和弗雷德里克便坐上了去纽约的火车。
“美联储应该不会倒闭吧?”弗雷德里克没有看报的习惯,但是奈尔手里的报纸封面他看的清清楚楚。
“当然不会!天塌地陷,美联储也不可能倒闭啊。”奈尔知道弗雷德里克在问啥。
当看到胡佛总统允许美联储将德国的贷款展期偿还之后,奈尔也是心下一跳,德国的情况已经坏到了这种地步,距离纳粹党上台显然为时不远。
可看样子,欧美各国对于再次牵扯入战争,怀有极大地恐惧。即使是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愿意在经济危机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再去参加一场世界大战。
“德国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弗雷德里克是德裔,他肯定关心德国的情况。
顺手将奈尔不看的头两版抽了过去,弗雷德里克难得的认真阅读起来。越看眉头越皱,报纸上大肆渲染着德意志将要发生内战的可能性,令他多少有些不安。
作为德裔的【创建和谐家园】,弗雷德里克在德国还是有亲戚在的,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往年还有书信联系呢。甚至他老爹巴伦德还寄了两百块回去,支援老家的堂兄弟。
更加重要的是,一旦美国又和德国开战了,那么身为德裔的弗雷德里克,便将因血统尴尬无比。不仅是生活将处处受到限制,还有可能被针对,乃至于被没收所有身家。
而且作为德裔,为了向美利坚表忠心,除了需要捐款给美国政府去打德国,还需要踊跃参军,肉身跟着去欧洲滚战壕。
不要以为弗雷德里克想的都是多余,历史上在美定居的日裔,一俟日美宣战之后,就被大面积的没收所有财产,然后迁居进入集中营。虽然美国的这种集中营,和纳粹的那些灭绝营不能相比,但也是事实上的集中营。
在美的日裔为了家人能够活下去,或者说受到正常的对待,也为了表明自己已经是美国人的身份,最终数万人宣布参军。并相次投入太平洋战场,同日本人血腥战斗。
为美利坚而死的日裔,说实话,也不在少数。
真要是德美开战,弗雷德里克少不得就得去国民警卫队报名参军,然后上下花钱,破财保命,不让自己被派去欧洲填战壕。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当兵这个事吧,嗐,不提也罢,大伙儿积极性真未必有多高。
为了自己的钱,为了自己的命,弗雷德里克也不希望德美开战。这一点奈尔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爱尔兰总不可能和美利坚开战吧,就那屁大点的爱尔兰岛,还一分为二,都不够美利坚一口气吹的。
“你放心好了,一时间打不起来的。”奈尔放下报纸,略带深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为什么呢?”弗雷德里克是真的不希望开战。
或许未来十余年,美国的孤立主义里面也大量混杂着这些德裔、意大利裔、日裔民众担心开战之后,同自己的母国决裂的心思。只要美国不和这些国家开战,那么他们就不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眼睛一闭,反正美洲大陆独处一隅,正常的攻击手段,都难以进攻到美国本土。坚持孤立主义,便是解决这种艰难抉择的最好办法。
“因为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甚至是德国本身,也都不愿意打仗。”奈尔对这一点还是笃定的。
不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下层民众,这时候都普遍厌战,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过去十年出头,整个世界对那场大战还记忆犹新。新出生的一代尚未长成,而他们的父母对战争只有恐惧和厌烦。
即使是德国的民众,也并未被捆绑上必须战争的死亡列车。加上之后英美等国大行其事的绥靖政策,从事实上也是为了迎合各国人民厌战的心理。
“希望不要开战吧……”弗雷德里克摸着自己的胸口。
那里塞满了他的钱,同时又能隐约感觉到他自己的心跳。
第78章 纽约
奈尔和弗雷德雷克像是两个傻子一样,高仰着脖子,望着面前的帝国大厦。很可惜,就算是脖子都要仰弯了,也根本不可能看到帝国大厦的顶端。
不过像两人一样的傻子很多,第一次来到纽约的人,都会震惊于1250英尺,也就是381米高的帝国大厦。这已经是整个纽约,甚至是整个美国的地标性建筑了。
在西弗吉尼亚州布鲁克县的小镇韦恩斯堡,弗雷德里克的福特小轿车就已经是最拉风的存在,男耕女织的风俗场景,和上个世纪【创建和谐家园】十年代,甚至更久之前,也没有什么区别。但只需要坐半天多的火车,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欲望和名利交接的纽约!
威尔基在纽约也忙着呢,自然不可能是他亲自来接两人,事务所公司里面随便指派一个小小的助理事务员便算完事。正好还能带两个人在纽约逛一圈,见识一下纽约的繁荣。
确实,比之匹兹堡和芝加哥,纽约就是要强上一大截。穷人当然也有,流浪者也数之不尽,但是大城市的流浪汉有大城市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