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小镇青年在美国》-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家四人坐下吃饭,今天的比较丰盛,不光是燕麦糊糊,还有煎鸡蛋和培根。市面上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暴跌,与其拿去卖,不如自己吃,起码自己嘴上快活,还能落一个肚圆。

        调好的收音机里面传来抑扬顿挫的声音,果然和帕特里克说的一样,政府还是在虚伪的安抚着人心,表示经济危机很快就会过去,市场很快就会恢复。联邦政府为了快速重振市场,并且保护国内的农民,现在正式颁布一项新的法案。

        “我本人郑重的宣布,为实现我在选举时所做出的承诺,为了保障美利坚一千八百万农民的利益,提高所有外国农业产品进入美国的关税!”

        嚯!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政治广播每日轰炸,政治水平日益提升的四个人都没有继续搅动自己盘里的糊糊,其他三人一致看向奈尔。

        “总统说的提高农场品关税是什么意思?”帕特里克虽然关心,但是手里还是一边一个土豆。

        “因为我国的农业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以及棉花、烟草等作物,不仅完全足以供应国内,还有大大的剩余。因此最近十多年,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下跌。”

        “那这和关税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啊,我国的小麦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苏联和法国的小麦价格更低,更加便宜。即使加上运费,运抵美国,还是便宜。同样的小麦,大家自然就会去买苏联和法国的小麦,那么我们的农民就只能继续降价,收入进一步减少。”

        奈尔尽量用比较简单的形容词来叙述整个情况,说的太过于严谨或者深奥,眼前的三个人未必听得懂。黛比八年级,帕特里克九年级辍学,金吉姑妈则根本没有念过书,只认得几个《圣经》上的字句。

        “那总统先生颁布的发令,对我们还是有利得咯?”金吉姑妈当然知道最近十年农产品价格十连跌的事,很敏感的。

        “未必……”奈尔摇了摇头。

        该法令称之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创建和谐家园】oot-Hawley Tariff Act),该法案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不仅仅是农产品,连许多工业原料和工业半成品,也在此列。譬如日本的生丝,因为这一法案,日本原本每年出口美国生丝一万多吨,最夸张时减少72%,整个日本的四千多家缫丝厂,因此而倒闭了三千家。

        随之而来的便是超过四百万的日本缫丝工人以及养蚕农户的失业和破产,进而使得日本国内爆发大规模的骚乱以及经济衰退。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降低失业率,日本政府便将矛头转向满洲地区,并进一步上马军事工业和配套生产。

      第30章 申报土地新用途

        “我想我们应该把家里的土地全部登记成玉米地!”

        脑子里快速的联想了一圈,然后奈尔想到了一个东西,一个可以勉强为金吉姑妈多获得几个生活费的办法。

        “这是什么原因?”得,家里三脸懵逼,刚刚还在说关税,为啥现在突然说玉米。

        这其实说来话长,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颁布之前,保罗·道格拉斯、欧文·费舍尔、詹姆斯·TFG·伍德、弗兰克·格雷厄姆、厄恩斯特·帕特森、亨利·席格、弗兰克·陶西格和克莱尔·威尔科克斯组织了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了一份【创建和谐家园】书,请求胡佛总统否决该项法案。

        虽然经济学家未必懂经济,可是他们也看出这个法案有可能引发与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本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够严重的了,这个法案极有可能会雪上加霜。

        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胡佛否决该项法案,他称它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而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W·拉蒙特则形容当时他“就差跪下来乞求赫伯特·胡佛否决愚蠢的霍利-斯姆特关税法案了”。

        大资本家们已经意识到国内的市场完全崩溃了,现在想要挽救他们自己,就必须依赖出口,使美国过剩的产品,由外国市场消化。

        他们很敏锐的意识到,一旦征收高额关税,其他国家便会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那样大资本家们的商品,在国外便会彻底丧失竞争力,沦为无用的废物。

        然而胡佛总统在参众两院的共和党团都认为这个法案可以挽救国内的市场,或者说起码可以讨好国内的一千八百万农民。

        该项法案由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人,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来自俄勒冈州的共和党人,众议员威尔斯·C·霍利共同发起。在此之前,赫伯特·胡佛总统已经要求国会下调关税税率,但是国会却反其道而行,提高了关税税率。

        既然如此,胡佛总统不可能逆全党而行,同时他也希望挽救一下自己在农民中的支持率,于是法案最终通过。

        法案通过以后,全世界各国立刻展开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政策,美国进出口均锐减百分之六十以上,国内市场彻底走向崩溃,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快速蔓延。

        以上都是前提,现在则是结果,奈尔记得很清楚,罗斯福上台以后,随即颁布法令。所有原本种植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田地,只要抛荒,并保证在接下来的一整年之内,绝对不种植这些作物,便可以得到联邦政府的补贴。

        其补贴数额,比种植玉米和棉花都来的高。于是国内的大农场主全面停产,本来东西就卖不出去,还种个屁啊。

        市场上面的农产品数量在当年便大幅度减少百分之三十二以上,于是原本崩溃的农产品价格便被罗斯福所挽救了。

        而那些濒临破产的大农场主和大牧场主,以及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因此大获其利,成为了罗斯福的坚定支持者。在许多农业较为发达的西部和南部州分,罗斯福的支持率随即暴增,这为他连任四届,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现在奈尔的想法就是这个,反正今年也没有办法种地了,为了挽回损失,提前申报土地为玉米地,然后等罗斯福上台,调查全国土地使用情况时,奈尔家的地便都是享受停产补贴的土地了。

        种出来的粮食,其价格还抵不上种子、化肥、农机、用水和人工的费用,与其种地,不如抛荒,坐等罗斯福的救济完事儿。

        “原因暂时还不好说,但是我有预感!”奈尔的理由需要等全世界各国针对美国开始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后才有说服力,现在说了不得劲。

        “预感?”帕特里克不明白了。

        “好好好好……我明天就去镇上更改农田备注。”金吉姑妈却极为相信奈尔的预感,在她想来奈尔绝对是从法案里闻到了什么不一样气息。

        有经济危机爆发,西弗州国民银行倒闭,导致镇上商户和煤矿主存款消失,而她保存的五千美元无事在前面打底,金吉姑妈很是相信奈尔。

        而且重点是先去申报,修改备注,然后的两三年之内,你到底种的是什么又不可能有人盯着来调查。联邦政府看的还不是各地汇总上来的农业报告,全美几百万平方公里,他靠什么去了解一块土地最近几年种了什么?

        无非就是钻一下资本主义的空子罢了,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后世加州的许多大家族,都提前得到了罗斯福会颁布这项发令的消息。于是明明很多人家里种的葡萄、橙子、蔬菜,也全都申报为玉米地。

        由此获得了数量庞大的补贴,自己地上的农作物都没有更换,原本种啥就是啥,都不带抛荒的。也根本没有人来调查,只要没有玉米、棉花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被种植出来就行。

        “那我也去告诉坎贝尔他们家。”见自己母亲和小妹都觉得奈尔说的很可信,帕特里克下意识便也同意了奈尔的想法。

        “可以。”奈尔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坎贝尔家正在紧张的筹备着婚礼所需的一切,帕特里克送了一百美元做彩礼,坎贝尔家的父母也不是抠门的人,感觉除了给姑娘五头牛做嫁妆,还得陪嫁衣服毛毯,床单枕头啥的,生活用品都得带齐全了。

        所以坎贝尔家的亲戚们这时候都在他们家,帮着缝缝补补。专门找裁缝订做衣裳太奢侈了,很多人的衣裳都是家里的母亲奶奶扯了几尺布,回家自己个儿做的。谈不上什么款式,穷人嘛,吃饱穿暖就是万岁。

        等帕特里克上门来,让自己的老岳父去更改自己家的田地用途后,一大帮婆婆妈妈就好奇了,好好地,专门跑去镇上更改土地登记用途干嘛?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缘故,还是出了什么法令?

      第31章 讲道理

        婚礼举行的很顺利,有钱有人就是好操办。加上爱尔兰裔相对也比较抱团,一下子便来了数百名宾客,左近的农户当初逃难来的时候,谁还不是沾亲带故的。

        左邻右舍借了好些桌椅板凳来奈尔家,房前的场院聚满了人。连神父都同众人频频举杯,脱了衣裳谁还不是个酒鬼了。都是亲亲眷眷的,保不齐在座的大妈早些年还拎着神父的耳朵打【创建和谐家园】呢,谁不认识谁啊。

        难得的酒宴,外加祝贺帕特里克和坎贝尔这对新人,人人高兴,酒宴的气氛很是不错。奈尔则帮着厨房来回的递送各种食物和酒水,忙的不可开交。

        “奈尔,我听帕特里克说,要现在去把土地登记成玉米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坎贝尔老爹今天难得的换上了一身半新的礼服,头发也梳洗了一番,到是年轻了好几岁。

        “这个事情啊,您稍等……”奈尔把之前拉回来的一箱威士忌给搬了出去。

        家里终于花了点钱买了一台冰箱,冰可乐有了,威士忌自然也要加冰才好喝啊。把冰块倒进一个锡盆里,奈尔招呼大家要喝自己加。顺便还给坎贝尔老爹也倒了一杯,奈尔则还是更欣赏冰可乐。

        “我听说修改登记之后,过两年可以拿补贴?”坎贝尔老爹咕咚咕咚喝了半杯威士忌,气也顺了,心思也活了。

        “有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我也不能说一定准。”奈尔虽然知道这是未来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可是这不是还没发生嘛,没有办法把事情说的太稳。

        “你读过书,见识多,比我们强呢。”过来加冰块的艾弗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同是爱尔兰裔,艾弗带着他的小妻子卡尔拉也过来参加婚礼。恩,卡尔拉已经怀孕了,十三岁怀孕,只能说怪这个时代吧,奈尔也没办法指责什么。

        “是是是,你读过书,知道法令,我们这也弄不明白。”坎贝尔老爹立刻表示同意,他们都是较早的【创建和谐家园】,那会子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像是西弗州最有名的一位大佬,托马斯·乔纳森·杰克逊(Thomas Jonathan Jackson,1824年1月20日或21日~1863年5月10日)。

        绰号“石墙杰克逊”,乃是南军首屈一指的名将,在历次南方同北方的战役之中,表现极为大胆出色,得到南北双方的一致认可,甚至被认为是整个南北战争中唯一的英雄。

        然而这位苏格兰【创建和谐家园】出身的名将,只接受过四年的小学教育,这还是因为他的家庭衣食比较充足的缘故。若是普通的农户家庭,恐怕连这四年小学都上不得。最后机缘巧合,得到了弗吉尼亚州参议员的推荐,得以进入西点,开始了他激昂慷慨,但是短暂的一生。

        “唔,之前政府提高外国农产品进入美国的关税,大家都知道的吧。”

        经济危机的事情深入人心,是人是狗现在都能对着经济危机掰扯一二,之前的《斯姆特·霍利法案》理论上是共和党政府为了挽救在破产和低收入农民中的支持率而颁布的,所以在农民群体中,宣传的非常起劲。

        “知道知道,说是只要外国的谷子进不来,我们种的谷子就值钱了。”坎贝尔老爹不自觉的又倒了一杯。

        “事实却并非如此!您看!”奈尔转身抽出一份报纸。

        坎贝尔老爹不识字,不妨碍奈尔指着报纸对他读。报纸上面写很明白,在突然得知美国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之后,同美国的经济贸易联系非常紧密,在后世甚至成了美国后花园的加拿大最先反应了过来。

        加拿大议会临时召集大会,紧急通过对美国的反制报复性关税法案,率先于16种产品上征收新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本身就已经暴跌的物价,连出口的路子都被堵死了!

        道理很简单,坎贝尔老爹和艾弗也能听懂,加拿大大幅增加关税,美国生产的廉价工业品的价格在加拿大就没有价格优势了。加拿大老百姓不是傻得儿,肯定购买其他便宜的英联邦产品,而非美国产品。

        所以美国的产品就只能烂在国内,老板们为了把产品换成钱,那最后只能继续降价,降到价格比成本还低,或许才能卖的出去。

        听到这里,就已经不是坎贝尔老爹和艾弗在听了,周围的农民都不自觉的靠了过来,开始倾听奈尔的分析,这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嘛。

        有认字的还拿过那张报纸,仔细的阅读起来,加拿大反应的这么激烈,就是要【创建和谐家园】美国的产品,让美国的产品无法输入加拿大。

        “政客们为了得到农民,也就是我们的选票,一定会更改法令!”奈尔打了一个嗝,冰可乐喝完了。

        “那应该怎么更改呢?”连弗雷德里克和他爹巴伦德这会子也端着酒杯在一旁听着了。

        “以我的了解,我国的商品价格不断下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内需求降低,一个是国外出口疲弱,但是归结到一起,便是因为生产过剩!”

        “我们种的谷子太多了?”众人发出不可思议的疑问。

        “没错!正是因为我们的农业不断发展,生产出来的玉米、小麦、棉花都太多了!”

        “啊……”

        “所以我认为政府会改变法令,给予农民补贴,抛荒土地,让农民不再种植经济作物,使市场上的农产品减少,提高物价。”

        懂了懂了懂了,大伙儿有的是真的明白了里面的逻辑,有的则是似懂非懂,跟着附和起来,总之都点起头来。

        “那为什么不是采购市场上的农产品,集中销毁,这样不也能稳定物价吗?”弗雷德里克在做生意上非常有头脑,一下子就发现了另一种可能。

        “不错,这个办法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是我们这样的小农户占有的土地多,还是那些大农场大公司占据的土地多?”奈尔一看是弗雷德里克,心想你这小子居然来拆我的台。

      第32章 命运的相会

        “那自然是大公司大农场占有的土地多。”

        “不错!”

        奈尔走到众人中间,美国的那些大农业公司,势力极为强劲。甚至后世里面有些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命脉,都是被美国的大农业公司所操控。

        固然这里面也有美国政府间接控制中南美小国的原因在,但是不可否认的,这些大农业公司已经侵入了美国农业的方方面面。美国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往往都会参考他们的意见,然后结合一千八百万农民选票的去向,最终做出决定。

        那么弗雷德里克说出的那个想法就很有问题的!

        如果是美国政府出面收购市场上多余的经济作物,并将其销毁,大农业公司无非就是保住一个本钱罢了。小农民可能觉得保住了本钱,就已经不错了,可是资本家多贪婪?

        需要再举例说明资本家的贪婪嘛?

        反正美国政府都要花钱,那为什么不直接把买多余经济作物的钱作为补贴,发给大农业公司。这样大农业公司就是把土地抛荒而已,没有了种植的成本,拿多少补贴等于赚多少。

        和保本相比,显然是这样的做法更加符合大农业公司的利益。就算是历史上的罗斯福,他也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不是小农民的代言人。他需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才能维持美利坚联邦政府的统治啊。

        “原来如此!”弗雷德里克这回服了,奈尔说的句句在理,他不自觉地鼓起掌来。

        连舍费尔家的大少爷都觉得奈尔说的对,那还有什么好质疑的呢?左右的农民纷纷鼓起掌来的,倒把奈尔弄的不好意思起来,连连向左右的农民点头致意。

        年轻的奈尔,先是在法庭上仗义执言,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智,得到了左近农民的赞赏。现在又用一番丝丝入扣的讲解,得到了现场所有农民的一致认可。或许奈尔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已经在布鲁克县的爱尔兰裔百姓之中,渐渐的树立起了威望。

        婚礼继续举行,这下子大伙儿谈论的更加热烈,都相约过两天去镇上把土地用途给变更了,好等着政府颁布新的发令,发补贴。

        “哎呀,论读书,我是真的比不过你啊!”弗雷德里克又对奈尔刷新了认识。

        “每天听听广播,政客们的废话里,总有几句有价值的话。”奈尔也平静了下来,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很臭屁。

        “不过我家没有什么地,到是我家老头子准备去通知一些人。”弗雷德里克只想发展家里的旅馆行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7: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