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且在许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够做决定,不迟疑。他身上的种种,确实是个要干大事的人应有的样子。
就看他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好!这事我记下了!”弗雷德里克显然已经有所决定,但是他们家的钱在他老子巴伦德手里,他得回家说服他爹掏钱。
“那我预祝你成功,哈哈哈哈哈哈……”奈尔相信弗雷德里克能够自己处理好这事。
两人不再多说,也不打牌了,各自洗澡休息不提。转天没有事情要办,那边也没有传来交货的消息,还须得在酒店等候。
奈尔想了想,便准备去匹兹堡大学瞧瞧。到不是说感受什么文化气息,或者青春大学生的美好,纯粹只是奈尔打算这两年经济萧条时,趁着物价便宜,把大学读了。
有个大学文凭,办很多事情就有了敲门砖。而且名牌大学都有自己的圈子,若是能够打入那个圈子,只要稍微的混一混,未来不管办啥,都能得到一定的助力。当然啦,你自己本人也要表现出一定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这人可交。
所以嘛,既然没有事,了解一下靠近自己家这大学的情况,为未来做一下准备也是可以的。弗雷德里克到不是很在意读大学这是事,不是说他觉得读大学没用,而是他办的事情,并非完全露在阳光下。
如今读了大学的那些大学生心高气傲,未必有什么人愿意接受他的拉拢,和他一起干。保不齐人家家里有的是好产业要继承,哪里看得上你这摊。
既然大学同学没有被拉拢的可能,或者说可能性很小,那么这对于很实用主义的弗雷德里克而言,上不上大学什么的,就不是人生必须品了。
但奈尔去读,他还是支持的,也许奈尔在学校里认识点什么人,他未来也能用上不是。
第19章 不买了,等降价
奈尔和弗雷德里克认识的那位司机,一个电话就到,已经是相当熟稔。最近的出租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天天都有活,还都是市内远距离移动,不错了。
两人优哉游哉的走在校园前的街道上,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隔着一条街,分立两旁。作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匹兹堡大学已经创办了一百多年。这样的学校不单单是你有钱才能进,你还得有推荐。
不是随便什么乡下高中校长写封推荐信就能给你进来的,你得是校友会里,某位功成名就的爸爸写推荐,才有入学的机会。当然你要是认识什么宾州的参议员,那也一样的。反正要么就是匹兹堡大学的自己人,要么就是有权有势的人,两者的推荐都可。
很可惜,愿意给奈尔写推荐信的爱德华法官是西弗吉尼亚州的巡回法官,并不是宾州的,恐怕他的推荐信在匹兹堡大学不好使。
若是有一天爱德华法官能够竞选担任更高的职位,那么他的推荐信可能就比较有用了。不过瞧他那个模样,显然不是一个可以博得选民认可的人,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咯。
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在一条林荫小道上,碰上了零零散散的人群,路边有个展示牌。周三的跳蚤市场,既有学生售卖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也有其他的小商贩过来摆摊。不算非常热闹,却也有些人气。
跳蚤市场这玩意儿在乡下可能见的比较少,布鲁克县和附近的村镇人口属实不多,没有多少需求。但是像匹兹堡这种大城市,不仅有专门的旧货市场,还有各种街区和校园的跳蚤市场,毕竟这个年头还是穷人多。
用点二手货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旧货市场生意还是很火热。有些美国和欧洲城市的跳蚤集市,甚至成了网红景点,许多人跑着去打卡。
瞧瞧吧。
大小也算体验了一回校园生活不是,奈尔简单一扫,突然发现一个自己很需要的东西。一辆九九新,少女自用脚踏车。呸呸呸,是大学男生自用九成新自行车。
“你要买?”弗雷德里克顺着奈尔的目光望过去,瞧见一辆自行车。
“从家里进城太麻烦了。”奈尔没有直接应是,因为他担心这车超预算。咱们现在的身份,只适合买便宜的,至于什么款式、性能、装扮啥的,全都不在参考范围之内。
“也是。”
往前走了几步,瞧的分明。自行车前面的硬纸板上面写着简单的介绍,去年才买的车,原价四十美元,现价二十美元,价钱还可以商量。看成色确实比较新,那个男学生估计也就是在城里面骑了骑,没啥大磨损。
“算是你给我出主意的报酬。”价格确实合适,弗雷德里克当即表示他出钱买了完事。
看到那块硬纸板的奈尔却想到了一张在后世历史教科书上面的图片,一个衣着得体,带着绅士帽的男子,以一百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那辆福特牌的小轿车。车子还挺新的,款式也很不错,但是重点是根本没有人要。
只要再过几个月,福特小轿车都只要一百美元,为啥现在要花二十美元买辆自行车?奈尔已经吃味过来了,再过几个月,所有的工业产品价格,将出现雪崩一样的下降。
过剩的产能根本没有市场能够消化,以至于卖掉的价格比把商品送到市场上的运费还要低,直接丢掉都比拉出去卖来的合算。
到那时,奈尔就算不装逼去买小汽车,买辆小摩托总是没问题的呀。保不齐那时候一辆摩托车就只要四五十块钱,不比蹬自行车来的方便?还能带上两个人一起出门,顶多就是不能挡雨这一点麻烦罢了。
“不不不,暂时不需要。”奈尔拉住弗雷德里克,这小子都已经开始掏口袋了。
“怎么?”
“过几个月,会降价的。”
一个你懂得的眼神递给弗雷德里克,弗雷德里克恍然大悟,是啊,马上就经济危机了,市场会迅速的出现崩溃。到时候买啥都便宜,商品多到资本家把牛全部杀了肥地,玉米和小麦直接当燃料,棉花更是就地销毁,牛奶全倒密西西比河。
“你到时候一百美元或许就能买一辆斯蒂庞克。”奈尔拍了拍弗雷德里克的肩。
“一百美元?那我再给老头子也买一辆,哈哈哈哈哈……”今天他爹巴伦德应该已经开始去银行取钱了,安心的很。
撇下那辆这时候看起来确实很便宜的自行车,两个人继续往前逛。其实这种跳蚤市场上还会出现一些古董玩意儿,奈尔瞧了瞧,没有见到什么来自中国的东西。
或许要到那些大的旧货市场才能寻着,再过几十年,那些大旧货市场上就会充斥着数不清的日本商品。包括上百万把日本军刀,其中还有大量的所谓珍品名品,很多日本人在美国淘换这类东西。
至于被美国人作为战利品打包回去的各种艺术品和古董,就更不用说了,数不胜数。很多美国大兵的后代,也不认识这些东西的价值,三瓜两枣的就卖了。据说那个时候,有许多日本人因为在美国的旧货市场捡漏,而积累了上百万美元的身价呢。
短短的一条校园小道,没有什么太好逛的。今儿走的也够多了,两人这便准备回,走到身边没有什么人的时候,弗雷德里克看似无意的问了那么一句。
“你说要是现在购入黄金,将来能不能卖上价钱?”
“这……”
一下子触及到奈尔的盲区,奈尔到是记得罗斯福好像颁布过对于黄金的发令,要求老百姓把黄金交售给美国政府,而且私藏黄金还要判十年【创建和谐家园】。
但是这玩意儿到底有没有溢价收购,奈尔疏忽了,确实没有记住。或许罗斯福是溢价收购了,或许没有,没有了预先了解,奈尔很是抓瞎。
第20章 送人情
想在接下来的大萧条时代,挣一份稳稳当当的钱,那太难了。许多政府雇员都没有工资可发,拿的都是美国政府打的白条。
据说光是芝加哥,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公立学校老师是靠把政府发的白条拿去抵押给黑帮和【创建和谐家园】业者,票面十块给三块五块的,就这样艰难的活下去。
至于什么以前的白领,甚至是银行的经理,公司的合伙人,家产数十万上百万的人,上街举着个牌子讨饭的都大有人在。费城有个教堂记录的,前来领取救济粥的人当中,居然有曾经家产上百万的运输业富豪。
感觉还是别想那么多,好好的活着就不错了。
“我感觉你还是别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把旅馆开到芝加哥才是紧要。”奈尔挠了挠头,很认真的建议道。
“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并不是真要去做。”弗雷德里克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内,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人,谨慎一点,总不会犯错。
“对了,你这一说,我想起一个事情。”
想要挣钱,还想要稳当的挣钱,哪有比卖廉价姜汁啤酒来的方便的事呢?只要这个世界还在运转,那么布鲁克县的煤炭就能卖的出去,卖多卖少而已。
顶多就是淘汰掉一部分低产能的小煤矿,然后存活下来几个现金相对充裕的大煤矿。只要煤矿还开工,那么就有能消费的单身汉矿工。
他们的收入减少了,可是酒和性这两个最简单的需求不会减少。廉价的姜汁啤酒可以推到台面上了,也算奈尔纳一个投名状给弗雷德里克。人家带咱们认识了意大利黑帮,咱们也得表现出一点价值来不是。
一说到和自己家生意有关的事情,弗雷德里克的脑子转的就非常快,完全不需要奈尔提示什么,立马就反应过来奈尔的意思。
廉价的酒类替代品!
两人转头回到酒店,淡啤酒是可以公开合法售卖的酒水。侍应生很快就送了好几瓶到房间来,至于姜粉,两人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拐去调料店买了。
没有任何意外的,当弗雷德里克在啤酒里面加入浓浓的姜粉之后,大饮一口,立刻就意识到这玩意儿绝了。是假酒最好的替代品,且价格极为便宜,能够适应未来好几年的市场。
甚至可以说,即使经济危机过去,大萧条结束,这种占据了人们好几年味蕾的廉价酒水,依然会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你是怎么想到的?神了!”弗雷德里克很是惊奇。
“就这样啊……”奈尔当着他的面,打开一瓶姜汁汽水,还有一瓶淡啤酒,两者混合起来,那个第一口的感觉,实在是难以形容。
“真有你的。”
弗雷德里克立刻起身,到酒店前台去借电话。买淡啤酒很简单,直接打电话给啤酒厂就是了。虽然这些啤酒厂,很多也有黑帮的背景,但黑帮往往也有正经生意的呀。君不见未来的日本黑帮,已经一个个都脱胎换骨了。
开奶茶店的,开生鲜直送店的,开小钢珠店的……
甚至有个黑帮大哥明说,从来没有感觉钱居然这么好赚。找个市口开一家奶茶店,然后就等着每个月的三百万日元到账就完了。现在整个组已经转型成大规模的奶茶【创建和谐家园】公司了,那钱比干什么敲诈勒索或者走私之类的,好赚多了。
订了相当数量的啤酒,人家会派人送到布鲁克县的。美国的铁路运输业现在仍处于繁荣期,物流体系也相当的完善,不需要太过于挂心。只要在家里等着收货就完事了,当然打钱也要及时。毕竟你要是敢不打钱,人家后面的有活力的社会团体绝对会来敲门。
而且这样大批量,且稳定的购入啤酒,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客源。保不齐还能靠这个,和啤酒厂再来谈一谈,弄个八折九折的优惠。
至于生姜粉,直接买一箱,可以用很久了,不够再买就是。都不需要在匹兹堡订货,布鲁克县里面的杂货店就能买到,无非就是多少而已。
对了,也不要谈什么泄密不泄密的。这招数本来就是东部的好几家酒厂,在大萧条时期苟活下来的秘籍。不是奈尔一个人知道,是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了又如何,你就算有供应全国市场的啤酒生产能力,你能够卖到全国去吗?
美国可是个联邦,是一个州州都有自己宪法的地方。地域保护什么的,就算是到二十一世纪也照样存在。
况且美国政府也算是很强力的打击垄断企业,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大伙儿都知道吧。这位老兄的关系通着总统呢,最后不还是被裁定为垄断企业,拆成了好几个分公司。
“我感觉你可以把这个事情,和那位迈耶兰斯基先生说一说。”奈尔联想到。
这玩意儿对于假酒生意受到重创的意大利黑帮团伙,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率先推出廉价姜汁啤机的迈耶兰斯基,有很大的可能,在之后的时间内抢占原本属于意大利黑帮的假酒版图。
算是一份很好的人情!
用这个换到那位迈耶兰斯基的友谊,奈尔觉得一点儿都不会亏。起码对弗雷德里克而言,会是一件大好事。
当然啦,或许会有人疑惑奈尔在这当中能得到什么?除开虚无缥缈的友谊,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利益。可奈尔相信,凭弗雷德里克的为人,他挣了钱之后,绝对不会短了奈尔这一份。
都是自家已经互相透了底的兄弟了,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奈尔不求什么金山银山,只要能够落一个上大学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就算成功。
后面他们怎么处置,这都是他们的事情,奈尔肯定不乐意一辈子就困在布鲁克县的煤坑上面。想要更进一步,没有什么比去读一个好大学来的容易了。
“这事成了,必定有你一份!”弗雷德里克脸上满是对将来宏图大展的憧憬。
第21章 还得自己取钱
头前儿那个意大利人又操着一口蹩脚至极的英语土话来找弗雷德里克了,没别的事,就是假酒到货了,他们会负责用卡车专门送去布鲁克县。
先付一半订金!
剩下的等送到了布鲁克县再结账,放心好了,这年头黑帮还算有点江湖道义。答应了你的东西,肯定会送到。要是不送,在这一行里面坏了名声,有的是别的黑帮能出来接棒。
哪怕是被联邦政府把运酒卡车给扣了,他们也有办法连车带酒赎出来,无非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罢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人家只收现金,而且最近查的严,他们希望弗雷德里克别在匹兹堡取现金。劳烦您往隔壁跑跑,最好是远一点的县城,找个银行取钱。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可这不是为了黑帮的安全嘛。
之所以这是一桩麻烦事,纯粹是因为美国警察有一项“民事没收”权。这一权力来自于打击走私和海盗行为的法律,允许执法人员在“合理怀疑”的前提下,没收他们看到的一切财物。包括且不仅限于现金、黄金、白银、珠宝等。
现在这一权力已经扩充到所有的执法人员,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在美国随便是人是狗,只要是个政府正式雇员,就有资格来没收。甚至不需要他们穿戴正式的工作服装,只要出示证件即可没收。
说是没收,就是明抢!
部分财政不怎么好的地方,所有的执法人员是不干任何事的,基本上就杵在马路上没收。没收到多少,这个月工资就能发多少。
不讲任何道理,不接受任何反驳,甚至他们在路上没有搜到财物,还可以押着你,去你家里搜。什么狗屁的美利坚公民有权拒绝任何人进入自己的房屋范围内,那都是放屁,不需要搜查令,这些执行民事没收的执法人员就能去你家里。
你要是敢暴力抗法,哼哼……
所以让弗雷德里克去隔壁县取钱,然后再带到匹兹堡,交给他们,实际上是把风险全都转嫁给弗雷德里克的行为。难怪那个意大利佬说这话的时候很不好意思,他们做道上兄弟的,这么办事很不地道,说出去绝对是丢人的事。
弗雷德里克稍微想了想,还是答应了意大利佬。一来是双方多年合作,确实有一定的互信,黑帮应该不是为了害他。二来嘛就是现在弗雷德里克想要保持和迈耶兰斯基的合作关系,争取变成他的“天使投资人”。
两边谈妥,弗雷德里克让奈尔跟着意大利佬去验货,然后盯着他们快速发货,他自己则坐火车赶一点路,到另外的县份去取钱。
入夜,弗雷德里克风尘仆仆的带着数千美元回到了酒店。安全抵达,没有遇上任何事儿,很好。奈尔见他无事回归,立刻给他递上一杯水压压惊。
钱到位,宾主尽欢,这回是那个意大利佬请两人吃饭了。奈尔和弗雷德里克也不和他客气,好容易冒这么大的风险,穿越县份取钱,不得好好敲他一顿啊。
胡吃海塞一通,意大利佬夹着钱,优哉游哉的离开了酒店。身上夹着好几千巨款,自然得伪装一番,他们当然不怕遇见警察,可遇见了不就得分润一点嘛。本来挣钱就够难的了,要是再分润掉一点,真就枉做一回黑帮咯。
“路上没遇着什么麻烦吧。”奈尔四仰八叉躺在大床上,吃的太撑了。
“没有,坐的火车没有遇上临时检查。”弗雷德里克则仰头又是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