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条人命换的那点子钱要是没了,奈尔绝对不敢想象。金吉姑妈可能会精神崩溃吧,一定的。
晃晃悠悠的马车荡到了奈尔家附近的一条小道,奈尔朝艾弗道了一声谢谢,便跳下了马车,加快脚步往家里走。
说来金吉姑妈是个很朴实的爱尔兰裔美国妇女,经营着家中的小小农场,有一间砖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小楼。小楼边是谷仓,谷仓分两层,下层养了几头奶牛、羊、猪,当然还有一群母鸡。上层则存放干草和部分饲料粮。
家里没有雇工,之前全都是金吉姑妈,奈尔,以及堂兄在干。但是农民的收入太少了,变现的手段也少,堂兄实在熬不住,就和金吉姑妈商量了,准备去底特律或者芝加哥的工厂找一个活计,起码存下个一二百美元的,才方便娶老婆啊。
有一说一,房子不需要,大床总要买一张的吧!
还有个堂姐,已经嫁给了隔壁镇上的同乡,现在家里就剩下金吉姑妈、奈尔,以及今年是十六岁的一个堂妹黛比。
夕阳西下,小小的农场显得很安静,时不时传来牲畜的嘶鸣,并不扰人。当然那个味道也同样不好闻,只不过奈尔的这具身体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打开门,晚餐的糊糊果然已经准备好了……
第8章 赶紧去取钱吧
与想象中的农村夜里寂静幽暗不同,奈尔家以及左近的农户,夜里都是开灯的。无他,布鲁克县是煤矿县,发电用煤很充足,电价极为便宜,家家户户都用的起电。
但是也仅限于点灯而已,像是什么电风扇、电冰箱,价格不便宜,家里是没有的。金吉姑妈见到奈尔回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便给奈尔盛燕麦糊糊。
“姑妈,我在回来的路上吃过了,不必盛我的那份。”奈尔扯开椅子,坐到了自己熟悉的那个位置上。
“多少吃点!”然而金吉姑妈不容置疑的还是端了一盘子糊糊来。
得!在这个年代,浪费和剩饭是极为可耻的行为。尤其是在农户的家里,那必然会被长辈严厉的痛斥一番。
“弗雷德里克送了我一瓶葡萄酒,圣诞节或许用得上。”奈尔把糊糊盘子稍微推开,打开自己的布口袋。
粗布口袋,还是非常结实的。以前奈尔甚至拿他装皮鞋,到了学校就换上干净的皮鞋,放学回家还要赶猪喂牛,自然就换上结实耐用的靴子。现而今皮鞋是不用装了,装酒正好。
“舍费尔家的那个小子?”金吉姑妈当然认识弗雷德里克。
一般而言,母亲都会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老师和朋友都是谁。眼下和母亲差不多的金吉姑妈,自然也知道奈尔有个同学叫做弗雷德里克。
“是的,他家自己酿来用的。”
肯定是用啊,要么是拿来卖,要么是拿来送人,哪有人真为了自己喝一口,专门去种一大片葡萄,然后再建造酒窖,箍桶做药,最后去酿酒的。
“他们家还卖这种东西?”金吉姑妈打开橱柜的们,把葡萄酒放到高处。
刚关上柜门,也不知道她又想到了什么,再度把柜门打开,把葡萄酒往里面塞了塞,外面摆上了好几个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
“黛比,这是给你的。”奈尔又掏出来一瓶可口可乐。
借花献佛,从艾弗那里拿了两瓶可乐,一瓶路上奈尔已经喝掉了,剩下这瓶做个好人,带给妹妹也挺好。
“吃饭的时候可不许喝!”黛比还没有说啥,金吉姑妈已经开口吩咐道。
“知道了……”黛比朝奈尔笑了笑,很显然只是在敷衍她的母亲。
“还有这个。”
路上吃的三明治,涂得果酱实在太多了。还好之前奈尔把他们对办切开了,剩下一半一样的腻,还不如糊糊呢。
东西给完,奈尔拿起勺子,搅了搅自己面前的糊糊,看糊糊还有点热,并不十分好下口,索性暂时放下勺子。
“怎么了?”表面上在忙自己事情的金吉姑妈立刻就察觉到奈尔有话要说。
“父亲和姑父的抚恤金,是不是都存在西弗州国民银行里面呢?”奈尔以前从没打过那笔钱的主意,所以也只是记得一个大概。
按照金吉姑妈的打算,这个钱要么就拿去给奈尔读大学,要么就置办几英亩地,弄上几头奶牛,给奈尔办下一份家业。只要有了地有了牛,有手有脚,愿意干活,总归就不至于挨饿受冻了。甚至还能留下一点钱,给新娘做一条新裙子,买一双皮鞋。
总之金吉姑妈是不希望奈尔再去煤矿里面,步了他便宜老子的后尘,填了矿坑。要么就安心在家做农民,要么就去镇上做会计或者文书,都行。
对了,奈尔其实不止有一千五百美元的财产,大概有两千出头一点。他老爹之前还有几百美元的存款,就是给奈尔成家用的。奈尔自己毕业这两年打零工做【创建和谐家园】,还攒下了一百多美元。
原主的想法是存够三千美元,就能想办法去念大学了,大不了半工半读就是。现在嘛,奈尔觉得大学还不着急,还是先把钱赶紧取出来更好。
“你想去读大学?”金吉姑妈并不是愚昧的妇女,觉得读书无用,相反她还是比较支持奈尔读书的。
毕竟在布鲁克县这样的地方,年轻人想要出人头地是不可能的。想要改变命运,要么就去打仗,出生入死变成军官。要么就去读书,读了大学,不说变成人上人,起码能够在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算是不错。
当听到奈尔询问钱的事情,金吉姑妈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个。她甚至愿意把姑父的阵亡抚恤金拿出来一点,资助奈尔。
在乡村的家庭里,拼命培养出一个功成名就的孩子,那么全家都能受益。爱尔兰人的家庭观念此时也比较浓厚,一大家子人互相扶持提携是应当的。
“不是,我只是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钱放在银行可能不安全。”奈尔摇了摇头,想着应该用什么借口说服金吉姑妈去把钱全都取出来。
“银行怎么会不安全?”在她朴素的观念里面,银行已经是那种非常高大上的存在。
钱存在银行里面不光有利息,还有保管极为严密的金库,银行甚至有持枪的警卫二十四小时守护。再怎么想,也肯定比拿出来放在家里强。
“你有想过,银行或许会破产倒闭吗?”
“什么?”不仅是金吉姑妈满脸疑惑,连一旁已经八年级的黛比也很惊讶。
“西弗州国民银行可能会倒闭,然后所有储户的钱会全部作废!”奈尔索性把话说的严重一些。
“你从哪儿听说的?”
事关自己一辈子的积蓄,金吉姑妈放下了勺子,也不吃糊糊了,认真的看向奈尔。
“我在法庭看到隔壁县有煤矿拖欠银行的贷款,机器被查封拍卖。”奈尔开始瞎编。
“这有什么关系?”两双眼睛很是莫名的看向自己。
“我们县和附近的县,都是煤矿县,开采煤炭送去芝加哥、底特律。以往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销路非常好。可现在居然有煤矿卖不出去煤,而导致还不上贷款。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五大湖区的工厂正在减产!
工厂减产,需要的煤炭就会持续减少。本县的煤炭卖不出去,那么矿主买机械、安置车辆的贷款就还不上。现在是一个人还不上,很快就会有很多人还不上。
到时候银行的钱都收不回来,就只能破产倒闭!”
第9章 信我你就去取钱
“那银行把抵押的煤矿和机器拍卖,不就有钱了吗?”
奈尔一通话说完,金吉姑妈是震惊了,可是黛比好歹上到了八年级,脑子转的还挺快。既然有煤矿主的机器被抵押给了银行,那么说明银行还是有办法收回贷款的呀。
“不不不,煤炭都卖不出去,煤矿和机器还有谁要?到时候不过是不值一钱的废物罢了。”奈尔这话说得很直白。
“难道银行真的会破产倒闭?”金吉姑妈还是难以置信。
“当然会!这是经济危机,是生产与消费的极大不匹配,是社会与资本的极大不平等!”
“你说这些我不懂,明天要去把所有钱取出来是嘛?”金吉姑妈没有怎么读过书,她听不懂乱七八糟的理论和教条,她只是纯粹的相信奈尔这个大侄子罢了。
“没错!立刻全部取出来。”
其实这个时候还应该把家里的粮食和牲口全部卖掉,因为现在的价钱还算正常,之后想卖都卖不上价了。据说到了危机的最高峰,有的州一天就屠宰了超过十一万头奶牛,然后这些牛全部都被掩埋或者搅碎成为饲料。
手上有个几千美元,完全可以到时候去收买破产农民的土地和牛羊。不过都是逃难来的爱尔兰裔,一起帮扶着过日子,有难大家一起挨的。真要是趁着大萧条,兼并这些同乡的家业,将来奈尔一家在布鲁克县也肯定混不下去了。
所以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顶多到时候便宜买点老乡们的牲口,先养着。等过几年罗斯福上台了,开始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物价就会渐渐恢复平稳。
“知道了,明天我同你一道去镇上。”金吉姑妈下决定到是爽利,既然奈尔说的这么确定,她便也立刻下了决定。
一夜无话,第二天金吉姑妈难得的脱掉了大围裙,换上了一件深色的裙子,用头巾包裹着脑袋,怀里揣着那张价值数千美元的存单,跟着奈尔进城。
今天没有可以蹭的马车了,所以两人坐的是一辆运煤去城里的煤车。其实这个煤车也大有来头,单说他的名字,就足以显摆了。
斯蒂庞克牌!
就是那个斯蒂庞克表现,玉座金佛提拔的小轿车。美国飞虎队长陈纳德同款,菲律宾刚刚拉来的新车,价值八千美金的那个斯蒂庞克。
不过奈尔坐的不是斯蒂庞克牌小轿车,坐的是他的马车。斯蒂庞克是做马车出身的,后来还做了货车。老嘎斯和斯蒂庞克货车就是一脉相承的,二战的时候,光是援助苏联的斯蒂庞克牌货车就有二十万辆。
至于眼下奈尔坐的马车,说出来来头也不小,这是南北战争的时候,北军订购的一辆武装军用马车。
这可是传奇一般的马车!
联邦政府开战初期手忙脚乱,什么准备都没做好,居然要求斯蒂庞克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交付五百辆武装马车。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奇迹般的被斯蒂庞克给完成了,从此斯蒂庞克一炮而红,就成了美国政府的“御用商人”之一。
他们家造出来的马车,只要维护的好,用上一百多年都是正常的。到了1202年,还有北军使用的马车保存在军事博物馆里面。白橡木制作的车轮,相当的结实,坐起来还不太颠簸,已经算是那个时代最好的马车咯。
一路摇摇晃晃赶到镇上,奈尔看时间还早,法庭不可能早开庭,便带着金吉姑妈往行政委员会走。小镇就这么点子大,银行就在国税局旁边,当然现在也没有开业,起码到八点半吧。
正走着,弗雷德里克骑着自行车也赶到了行政委员会楼边,瞧见奈尔和金吉姑妈,便上前来打招呼。
“早上好。”这个德国佬一头金发,加上锻炼很久了的假笑,有一说一,卖相比奈尔好得多,是个帅哥。
奈尔就是典型的凯尔特人,一头红发,加上身高还不如弗雷德里克,相形见绌啊相形见绌。
“夫人您好。”金吉姑妈也就开家长会的时候来过几趟镇上高中,平时很少出门的,弗雷德里克见的也很少。
“舍费尔少爷。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了。”金吉姑妈也朝弗雷德里克笑了笑,然后自己往银行走去。
“怎么了?你姑妈怎么一道来了?”
“去取钱。”这不明摆着的事嘛,都来银行了,还能干嘛。
“你要去上大学了?还是说你哥要回来结婚了?没听说啊。”弗雷德里克随意的问着。
“没有,就是钱有别的用处,所以取出来。”
往前继续走了两步,弗雷德里克似乎想到了什么东西。回头好好打量了一下奈尔,从头到脚的那种。
“你们家肯定有什么事!”两人进入办公室,弗雷德里克把门关上,开门见山。
“何以见得?”这小子的观察相当敏锐,真是旅馆特种行业的少东家啊,最是会揣测人心的。
“你姑妈行色匆匆,并不像往常那样,肯定是临时有事才来取钱。那钱是你的命根子,要么拿去读大学,要么就是你结婚才会用,这两件事都没有,却要取钱,你有事瞒着我!”
“嗐,如果你相信我,那么你回家说服你爸,在月底之前,把所有的钱都取出来,短期内不要再存到银行里面去。”弗雷德里克是见过世面的,并不如金吉姑妈那样好说服。
直接和他说马上大萧条要来了,银行会光速破产?那肯定不行!奈尔又不是什么著名的经济学家或者资本家,没有这种说服力的。
“……”弗雷德里克没有说话,只是这样直直的盯着奈尔,似乎想要看透什么。
奈尔也不回避,就这么同他互相对视。瞧了一会儿,弗雷德里克二话不说,飞身开门,两三下就越过楼梯,跳到他停在小楼院里的自行车上面,看那个样子,应该是回家。
也不知道他们家在银行有多少钱,或许十万?或许二十万?总之肯定比奈尔家多的多。
第10章 出去看看才知道
弗雷德里克似乎并没有说服他爹,毕竟这种事,等闲也没有什么人会相信。市场的繁荣持续了太久,人们都很有信心。
尽管美国的工业开工率已经低于75%,新增的投资更是腰斩一般,可是普通人怎么会知道呢?普通人只感觉世道很是平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今天上午的庭审奈尔很轻松,来的两件案子都是德裔的案子,需要忙的是弗雷德里克。这小子干起活来还行,算是认真负责,只不过始终若有所思的样子。奈尔不确定他是不是还在想早上说的话,或许吧。
既然案子不是爱尔兰裔的,奈尔便可以抽空走开一下。金吉姑妈取钱很顺利,一共取了几乎五千美元,两条人命加二十多年的积蓄,就这么多。
而此时纽约长岛皇后区的一间两居室公寓,售价三千九百九十九美元。普通人穷极一生,也难以在纽约得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公寓哦。对了,这公寓的开发商其实说起来大伙儿都是认识,或者说不是认识他,是认识他的儿子。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946年6月14日- )!
他的父亲弗雷德·特朗普现在正在宾夕法尼亚、纽约、弗吉尼亚等地建设各种物业。然后为川普留下数以亿计的庞大财富,当然钱不钱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了川普很不错的口才以及表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