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小镇青年在美国》-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爱德华法官是个五十多岁,看着略微呆板的人。去年他来时,奈尔就发现了,这人就是公事公办,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是也不接受什么请托或者贿赂。法条怎么写,他就怎么判。严厉又不近人情,这样的法官已经算是不错咯。

        贫民老百姓能摊上这种法官,起码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委屈……

        “开庭!”奈尔的后背传来小槌敲击的声音。

        很快第一个案子的原告就被县警给带了上来,奈尔一瞧还是个熟人,相当的面熟。应该是自己的便宜老爹的工友,就是具体的名字不太记得了。

        “艾弗诉布鲁克县行政委员会案……”

        一名本县的委员向法官介绍道,为啥一个小小的矿工会单枪匹马的跑来状告县衙门,其实理由也很简单,他没有别的办法了。

        说到原因,是因为县里面拒绝将他牵着的那个小女孩送入孤儿院。

        听起来不怎么明白是吧,三年多前不是矿难嘛,小女孩的父亲和奈尔的便宜老爹一样,填了矿井。然后矿主赔了一千五百美元给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但是她母亲在外面早就勾搭了人,正好她爹死了,于是直接卷了钱,和那个男人跑路。

        留下这么一个小女孩,艾弗是他们家的邻居,和小女孩的父亲也是工友,看小女孩可怜,于是暂时照管小女孩,并准备把他送去孤儿院。

        大伙儿都是穷人,怎么可能凭空养活多出来的一张嘴呢?

        可是当时县里认为小女孩的母亲尚在,作为有家长监护人的儿童,应该由她的母亲来照顾养育,不符合进入孤儿院的条件。

        一来二去拖了三年,小女孩拖到十二周岁。万般无奈之下的艾弗只能状告县行政委员会,以求女孩有个存身之处。

      第3章 “灵活”的美国法律

        (本案系美国当年度真实案件,姓名地点稍作修改,并非本人杜撰!如有不满,请喷华盛顿去。)

        爱德华法官听完地方委员的描述,又让奈尔全程翻译艾弗的诉求,然后翻阅了地方上面孤儿院以及养育院对于拒绝收入这个小女孩的文书。

        整个案件其实事实很清楚,证据很明确。女孩并非没有监护人,只不过她的监护人母亲卷了他老爹的矿难赔偿金跑了。

        本州的法律条文说的很明白,除非监护人对被监护者施以暴力、侵犯、威胁、恐吓(精神控制)等违法行为以外,西弗州的州政府是没有资格把被监护人从监护人手中接走的。

        即使监护人没有提供基础生活必需品的能力!

        十分体现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独立和自由原则,你们全家饿死也要饿死在一堆呀,政府可是坚决捍卫了你们的独立自由呢。

        所以艾弗诉布鲁克县行政委员会的案子,理论上必然会败诉。可美利坚不是还有个玩意儿叫做陪审团嘛,艾弗的主意应该是打到陪审团上面,希望陪审团的大人们,能够发一下善心,判本县败诉,然后小女孩就能进孤儿院了。

        可千算万算,他没算到这一次巡回法庭过来,就没设立陪审团。因为布鲁克县这回真的没有什么案子需要进入大规模长时间的诉讼环节,除非提前得知,不然采用的多是简易审判,或者说快速审判的模式。

        法官参考原被告的供述之后,结合本州的法律,在不违背美利坚共和国宪法的前提下,作出宣判即可。

        眼前的情况便是如此,爱德华法官一板一眼,在稍作思考之后,便敲击手中的小槌,示意众人肃静。

        艾弗败诉!

        不出所料,奈尔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但是奈尔觉得这样正常,在法庭外围旁听和围观的老百姓却不这样觉得。在他们朴素的认知之中,小女孩这样就是等于没爹没妈了,你们政府不管,不就是要这个小女孩活活饿死嘛。

        你们老爷一手《圣经》,一手《宪法》,就是这样处置自己之下的百姓的?左右的同乡要是能找到小女孩的妈,还用得着来这儿【创建和谐家园】县行政委员会嘛。早就把孩子给人送去了!

        这不就是根本找不到,没有办法了,才来找政府呢嘛。结果政府不仅不为民做主,还把责任一推二五六。县里面老爷不开眼,那是大伙儿都知道的,没想到州里面的老爷下来了,还是这个鸟样。

        我们从爱尔兰逃难过来,建设美利坚,就建设了这么一个锤子?

        不干!

        四处传来不满的呼声,还有人不断地吹哨,对这个判决表示出极大地不认可。难道美利坚的法律就是这样把人往死路上面逼,让人只能流落在外活活饿死的法律吗?

        人一闹起来,你法官的小槌子再敲也没有用了。而且本县可是煤矿县,煤矿工人那绝对是最近几十年整个地球上面战斗力最强悍的一批人之一,真闹起来,怕不是就要调动国民警卫队了。

        “肃静!肃静!肃静!”爱德华法官还在大喊。

        你早干什么去了?

        奈尔撇了撇嘴,反正他是爱尔兰裔,就算闹起来也伤不到他。所以他还有点闲心思去瞧一瞧艾弗和那个小女孩,发现那个小女孩听到艾弗败诉,她彻底失去了进入孤儿院的可能之后,只能紧紧的握着艾弗的手。

        唉,哭了……

        挺好看一小姑娘,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一旁的艾弗只能轻声安慰着她,然后在县警的驱赶下,准备离开。

        艾弗只是个四十岁的老矿工,今天不知道明天,哪天艾弗也填了煤矿坑,那小女孩的结果不言而喻。

        咱心善,真见不得这样的事。奈尔随即起身,转头看向爱德华法官,在嘈杂的人声之中,快速的和他说了两句。

        “艾弗先生,卡尔拉小姐,本庭可以给你们提供另外一个选择!”

        恩?有变化?已经离开原告席的艾弗和名叫卡尔拉的小女孩有些不可思议。判决明明已经下达,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听到法庭可能要改判,嘘声大起的老百姓也慢慢安定了下来。他们都看到出身爱尔兰裔的奈尔和法官说了什么,都是逃难来的,保不齐说了什么好话呢。

        “根据卡尔拉小姐的受洗记录和出生证明,你已年满十二周岁?”

        “是的。”卡尔拉有些胆怯的回应道。

        “既然如此,本庭在此建议艾弗先生,你完全可以娶卡尔拉小姐为妻。这样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卡尔拉小姐的生活也将得到保障。如果你们愿意,本庭即可出具婚姻文书。”爱德华法官说完,现在轮到艾弗和卡尔拉难以置信。

        当事人愣住了,左右的围观群众先是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然后就是同意的呼声。众人纷纷认为这一判决合适,四十岁的男人娶十二岁的小女孩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这样就算艾弗填了矿坑,卡尔拉作为遗孀,也能得到一千五百美元,足够生活自立了。

        “艾弗先生,卡尔拉小姐,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本庭的建议,那么你们现在可以互相亲吻对方。”

        原告席上的两人快速的交流之后,艾弗便将卡尔拉一把抱起,站到座椅上面。当着全镇百姓和法庭官员的面,只作一吻。

        “好!本庭宣布艾弗先生与卡尔拉女士的婚姻成立!”

        真皆大欢喜!

        左右纷纷祝贺,也不知是谁,拿来了一块带有蕾丝边的手帕,递过来披到卡尔拉的头上。又有人捧了一束花来,交给艾弗。他们两个也算是在同乡亲友的祝贺下,结为了夫妻。

        “阁下,我认为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奈尔看爱德华掏出手帕擦脑门上面的汗,随即建议道。

        “是是是,我该去为他们出具婚姻文书。”好容易没闹出事来的爱德华法官看着变脸和翻书一样快的老百姓,也是心有余悸。

      第4章 这酒离谱,里面有酒

        人群簇拥着艾弗和卡尔拉,不少人唱起歌来,也有人往小礼拜堂去,好赖是个婚礼,怎么能没有神父过来祝福呢。

        美利坚没有国王了,可是有资本家的嘛,资本家的归资本家,上帝的还是还是要归上帝。

        县里的委员们看平了一桩事,只有庆幸。纷纷跟着爱德华法官离开,而奈尔也把整个案件的对答记录整理好了,交给弗雷德里克,还需要打字存档。

        “你小子脑子转的就是快啊!”弗雷德里克接过记录,望着人群中的新婚夫妻。

        “总比让人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好……”按理说现在的奈尔,思想上面是不能够接受这种事情的,可是眼下这个情况,也只能这样了。

        “那肯定啊。”

        “走吧走吧。”

        两人转身回后边的行政委员会大楼,不光是打印文书,这不是还等午饭呢嘛。虽然今天根本没有费什么力气,可肚子到点还是一样饿的。

        正上楼梯,大约是看到奈尔过来,一名文书叫住了奈尔,让他去爱德华法官的临时办公室。也不是什么大事,婚姻文书得去送个人家。刚刚恼了半个镇子爱尔兰人的法官大人,显然不愿意让人家到他面前来领文书。

        奈尔应了一声,快走两步,二楼左手边敞亮的那间办公室门开着。轻轻扣了扣门,奈尔走了进去。

        “稍等。”爱德华法官正在奋笔疾书,抬了下头,示意奈尔坐下等。

        “像你这样脑子灵光的小伙子,并不多见。”很快爱德华法官写完文书,然后署上花名,吹了一吹,抬手递给奈尔。

        “您过奖了。”奈尔连忙起身,跨了两步,双手上前接过。

        西弗州虽然因为煤矿业而繁荣昌盛,但是煤矿工人又未必需要什么太多的文化,上个小学便是极限。文盲也不妨碍他们下矿挖煤,甚至矿主们还不喜欢读书读多了的旷工呢。尤其是那些到处鼓动矿工,宣传工权的工会宣传者以及领袖。

        读书少,脑子灵光的人当然少,要不然这个书记员的差事,还落不到奈尔的头上。不过人家夸咱,咱就应着。

        “听说你父亲已经去世,很抱歉。但他应当留下了一笔遗产,你何不用他去上大学,我可以为你写推荐信。”爱德华法官带着善意,笑了笑。

        举手之劳罢了,要是有机会提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好出身,甚至是没了爹的年轻人,这年轻人发展好了,对他只有好处。况且又不是资助奈尔读大学,写一封推荐信罢了。

        “十分感谢,只是那些钱并不足以支付我整个大学的费用。”人家也是好意,但是奈尔是真没钱上大学。

        举个最有名的例子把,哈佛大学。现在每年的学费约为四百二十美元,不含任何书本、住宿和生活费用。在大学买书一年就能大几十甚至上百美元,加上课外活动、置装之类的费用,以及不可避免的交际。现在在美国读一个大学,一年起码七百到八百美元。

        在充满机遇,人人实现美国梦的地方,穷逼是没有资格上大学的。

        “很可惜……”爱德华也就同情一下罢了,然后便住口不谈。

        奈尔很识趣的离开,外人说话别当真,出门在外也别太把自己当人,就这样。侯在广场上的艾弗和卡尔拉见到奈尔过来,连连招手。

        灰扑扑,一直没有什么喜色,看起来和五六十岁的小老头没有什么区别的艾弗现在带着点“精神焕发”,眼神中多了对生活的期待。见到奈尔,立刻将帽子摘了下来,投以微笑,就是满口的黄牙影响了这个笑的美好。

        “恭喜你,艾弗叔叔。”奈尔把婚姻文书交给艾弗。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愿上帝保佑你。”艾弗把文书交给自己的妻子,上前握住奈尔的手。

        “举手之劳,但是你还得再交两美元的文书费用。”

        嗐,这时候说这话确实有些煞风景,可是这是规矩。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是是是。”艾弗掏出钱,很是痛快的支付了这笔费用。

        咱干一礼拜的工钱是十块,人家写一张纸就两块,要不说同人不同命呢。别的地方保不齐都是提前打印好的,法官只要签个字就完了,一样两块。

        整个事情只管翻篇,奈尔回去把钱交给法庭的经办,便回到弗雷德里克的办公室,等待法庭的午餐。

        不用说,今天的午餐肯定不是糊糊,主菜是当地爱尔兰裔在家乡很喜欢的牧羊人派。说是派,其实是以洋葱和胡萝卜加黄油炒熟,然后拌入大量的羊肉,进行调味之后,直接以这一大坨羊肉蔬菜糊糊铺底。

        上面盖上土豆泥,放进烤箱,烤至土豆泥的表面稍带焦脆,整个牧羊人派便算齐活。既管饱,味道也还行,肯定比光吃糊糊或者蒸土豆来的强。

        楼内有小的会议厅,兼做聚餐用的餐厅。奈尔和弗雷德里克坐在末尾,反正坐哪儿是无所谓的,菜都一样。加入了大量奶油和砂糖烘烤出来的白面包,以及本地小麦和燕麦烤制的粗面包各有一箩筐。

        法庭的午餐也简单,不分什么头菜冷盘之类的东西,就是一人面前一个餐盘,行政委员会雇来的煮饭阿姨捧着个锡制的大锅,先上来请大伙儿喝豆子汤。

        冷汤!

        就当喝绿豆汤了呗,管他是什么鹰嘴豆还是豌豆呢,奈尔撅着个勺,慢条斯理的喝着。弗雷德里克拿着餐刀分开面包,简单涂了些果酱,递给奈尔。头前的大人物们聊他们的,咱们小角色吃就完了。

        “来一杯?”弗雷德里克举着个酒瓶。

        “恩。”奈尔朝前边的杯子努了努嘴。

        午餐喝一小杯苹果酒,在产苹果的布鲁克县是个很正常的情况。这酒度数很低,许多人就把这个当饮料喝。

        刚一入口,奈尔就觉得这酒不对,至于什么不对,说起来离谱。

        这酒里有酒!

      第5章 假酒花样多

        不用拍拍自己的脑门,奈尔都知道,这会子美国正是严厉禁酒的时代。但凡一口酒,后面都流满了黑金。

        这一口酒可不容易啊!

        “不错吧!”费雷德里克晃了晃酒瓶子,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确实不错。”奈尔不是很喜欢喝酒,只是简单的附和了一句。

        虽然说也能喝上几杯,可是穿越来的奈尔始终觉得酒这个东西,其实真是没有什么好处。一类致癌物就不说了,喝多了人还难受。你要说小酌一杯,可还有人说小赌怡情呢,这玩意儿真没法说。

        但是这年头爱酒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嗜酒如命大概不至于,天天想要来上几杯的却不少。偏偏现在执行禁酒令,那自然每一瓶酒下面都牵扯着无数的金钱和权力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