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398章 北越备战
第1399章 干预与否
第1400章 麦帅疾呼
第1401章 英法牵头
第1402章 西贡大溃
第1403章 联合国军
第1404章 登陆港
第1405章 扫尾工作
第1406章 广西旧地
第1407章 出兵助战
第1408章 意外重病
第1409章 日俘遣返
第1410章 补偿贸易
第1411章 麦帅大胜
第1412章 谈判暂缓
第1413章 几乎软禁
第1414章 抗法援越
第1415章 转使苏联
第1416章 死灰复燃
第1417章 袭击频发
第1418章 敢死队员
第1419章 波子登场
第1420章 陷入泥潭
第1421章 恐怖袭击
第一部装甲车内的乘员,跌跌撞撞的爬出车舱,车上靠着道边的电线杆子,还想站稳脚跟,刚伸手,就摸到了一手的血沫,许是沾染上了油料,粘在手上,甩都甩不下去。
第1422章 大举增兵
第1423章 性命得保
第1424章 心思微变
第1425章 深绑越战
第1426章 全面对抗
第1427章 两强争霸
第1428章 布局将来
第1429章 乡村路带我回家
序
《小镇青年在美国》 作者:秽多非人
内容简介:
1929年,“大风暴”前的美利坚,来自西弗州山区小镇的奈尔,正在为了下一顿不吃燕麦糊糊和蒸土豆而努力着……
第1章 这就穿美国了呀
ku~~cha~~
懂的都懂,本写手又双叒叕第一次穿越啦!
穿越的戏码到此结束,身份转换的很快嗷,本写手脑子里人生走马灯转完,很快就得到了需要知道的一切东西。
本主奈尔·盖拉格,男,二十岁。
现处美利坚合众国,西弗吉尼亚州,布鲁克县。恩,就是那个到了1202年,光荣的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又受教育程度最低的西弗州里面最穷的那一个县。
对了,今年是公元1929年9月2日,晴。
在昨天,也就是九月一日,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创建和谐家园】将会继续下去。”
保持没保持下去,大伙儿反正都知道的,但这和奈尔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奈尔现在正在一架马车的干草垛上,进城打短工。
准确的说是担任西弗吉尼亚州第二巡回法庭的书记员,在本周协助巡回法官,记录在本县发生的诉讼内容。
有人就要问了,偌大的美利坚,法庭连个打字员小姐都没有吗?有是肯定有的,但是在布鲁克县用不上,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久,还是用不上。
因为本县两万人口,有约八千至九千都是爱尔兰【创建和谐家园】。爱尔兰人为啥会来这里,那就感谢认为爱尔兰穷比死绝了才好的维多利亚女王咯。爱尔兰大饥荒,一百多万爱尔兰人外逃求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来到美国,本县当年就来了二三千人。
所以你就算是学富五车的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在本县,也必须雇佣一个爱尔兰裔出身的人,担任书记员【创建和谐家园】翻译,否则你在本县,那就是坐地聋,啥玩意儿也听不懂的。
恰好咱们的奈尔便是一名会说爱尔兰语,同时又接受了英语高中教育的青年。这在普遍文盲的爱尔兰裔【创建和谐家园】群体中,算是拔尖的那一小撮人。
去年巡回法庭来到本县,就是雇佣的奈尔,周薪十美元。相比较于工作的难易程度,这个工资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接受。
法庭还管一顿午饭!
哈哈哈哈哈哈,只要不吃家里的燕麦糊糊,就是万岁!
布鲁克县临近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说的更直白一点,靠近五大湖的工业区。后世里面的穷县,这时候却是能够吸引大量【创建和谐家园】的相对富裕县份。
无他,本县产煤,而且是很好的无烟煤,作为驱动工业革命最优秀的能源,现在正日以继夜的被开采出来,然后通过密密麻麻的铁路线,送到克利夫兰、底特律、芝加哥等大型工业城市,为繁荣的美国梦添砖加瓦。
除了无烟煤以外,布鲁克县因为平地较少,所以多种植苹果、樱桃,也种植烟草、燕麦、土豆,外加饲养奶牛和羊。作为半农家半矿工家庭出身的奈尔,当然只能家里有啥吃啥。
早饭一般是燕麦糊糊,午饭可能是一小杯苹果酒加燕麦糊糊,晚饭好一点,有可能是熏鱼或者腌鱼加燕麦糊糊。
总之一天到晚都是糊糊干架……
嗐,说来也怪奈尔这波穿越没有穿好,便宜老子伊恩三年多前遇上矿难,整个坑道里填进去七十五条人命,死的全镇家家挂孝。
煤矿的矿主当然不希望一下子死这么多人,可是他又不设法加强煤矿上的保障,也不建立完善的安全急救应对措施。或许他是觉得死道友不死贫道,死谁都不死我吧。
矿难反正最后还是发生了,这人死的太多了,遮掩不住,加上当时西弗州的煤矿工人已经建立起了煤矿工人同业公会,所以毫无疑问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抗争【创建和谐家园】便爆发了。
有斗争,才有和平嘛!
同理,有斗争就有补偿,奈尔的便宜老爹,得到了一千五百美元的补偿,以及煤矿主承诺供应奈尔读完高中全部课程的条件。
所以奈尔没有接过便宜老爹的铁锹,进入暗无天日的煤矿,变成葬身坑底的冤魂。起码接受了系统的英语教育,将来去做个文书或者会计,都是可以的。
至于奈尔的母亲,那印象早就模糊,也不稀奇,在家里生孩子,难产了。恩,奈尔到是活下来了,她大出血,丢了性命。
现在奈尔借住在金吉姑妈家里,你问咱为啥不是姑父?
啊,光荣的北军爱尔兰旅,你为联邦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从南方邦联的迪克西,一直到一战欧洲普鲁士的容克老爷。
既然你要做一名光荣的爱尔兰旅战士,那么就要有填了欧洲那毫无意义的战壕的心理准备。十多年前姑父就吃了普鲁士容克的马克沁机枪弹,当然也可能被克虏伯的大炮炸成十八瓣,总之就送回来一份阵亡通知。
以及可笑的十七块半美元阵亡军人遗属补贴……
无甚好说,从马车上面一跃而下,拍了拍身上的干草,奈尔往县城所在的韦恩斯堡行政委员会驻地走去。此时的西弗州所辖各县是不存在什么县长的,本县由一个五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进行治理。
这五人分别是煤矿矿主、医生、退休美国陆军少校、农场主以及本县的警长。倒也挺符合美利坚的形象的,就是差了一个律师。不过在小小的布鲁克县,律师这种高贵的职业,暂时是不会有的。
如果曾经有过,那也肯定因为没有生意跑路了。没见着本县连常设的法庭都没有嘛,每年两次,州内的巡回法庭到县各自办公一周。
有冤的伸冤,有求的请求,剩下全看本县的县警处置。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县,真没什么大案子,杀人放火什么的,更是很多年都未见到了。穷矿工家里能有几个钱?有这时间去加州抢银行多好,来钱快,抢完直接跑路墨西哥。
因着本县的财政不错,行政委员会门前的街道上,已经设置了联排的路灯,脚下也从碎石路变成了砖铺马路。秋日的气候宜人,奈尔甚至感觉这一回或许能够闯出一个不一样的天来。
“奈尔,奈尔。”道边二楼的窗前有人在呼唤。
第2章 【创建和谐家园】法庭书记员
奈尔抬头一望,是自个儿的高中同学弗雷德里克。听这名字就知道了,这小子是个德裔。
恩,本县除了一半爱尔兰裔以外,还有五分之一的德裔人口,当然隔壁县更多。德意志地区因为人口增加、饥荒等原因,往前几十年有个向外【创建和谐家园】的【创建和谐家园】潮,大多都到了美洲。
为了保证法官大人能够听懂本县三四千德裔【创建和谐家园】的德语,弗雷德里克很显然也受命前来担任书记员兼翻译。
只能说美利坚推广英语的路,任重而道远啊!
弗雷德里克的运气比奈尔好,他们家经营一间旅馆,没错的,三楼有特殊服务的那种旅馆。矿工群体找老婆困难,一个个今天不知道明天的。如果有选择的话,很多人家也不乐意把女儿嫁给矿工。所以在这里,旅馆业的生意还不错,发薪日的那天,弗雷德里克家肯定爆满。
所以这小子家里有些钱,在他高中毕业以后,就托关系把他送进了行政委员会干文书,先干两年,混的人头熟了,对于他们家在本县开旅馆,那是有大好处的。
“稍等。”奈尔抬头朝弗雷德里克招手。
奈尔不像弗雷德里克会使用打字机,在法庭上只能用铅笔速记,不过法庭上面,说话也未必有多快,差不多能记录一个模样就行。后面还得麻烦弗雷德里克重新录入,其实咱也算是欠他一个人情呢。
同样作为外国的【创建和谐家园】,两个人在高中的关系还行,算不上铁哥们,但也能聊得来。而且弗雷德里克很希望招揽奈尔到自己家的旅馆工作,甚至以奈尔为副手,直接把旅馆开到煤矿附近去。
他一个德裔和那帮文盲大老粗爱尔兰裔的矿工实在是讲不来话,有奈尔这个爱尔兰裔去招揽矿工们,那不就是事半功倍?反正都要扩张生意,与其用自己不熟悉的人,不如用奈尔这个关系还不错的同学。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在行政委员会的门口稍等了一会子,弗雷德里克就带着文件夹下楼,他一把上去勾住奈尔,两人结伴去巡回法庭。
按理说巡回法庭应该要在一个庄严肃穆的室内的,可惜布鲁克县就是个【创建和谐家园】县,如果不是有煤矿,根本就形成不了这个县。所以煤矿上面很繁荣,但是市镇却不大。也没有那种大礼堂,甚至连教堂修筑的都不大。
天主教在西弗州的实力还不够宽裕到修筑宏伟的大教堂……
所以巡回法庭就在税务局的门口,同时也是整个韦恩斯堡的“市民广场”上面搭个凉棚,摆上座椅板凳凑合一番了事。
美利坚的县城,可以没有其他的一切设施,但是国税和地税两个税务局一定是最早出现的。美国人一生无可避免的只有死亡和纳税,哈哈哈哈哈哈……
法庭内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的是原告被告,有的是县城的老百姓,还好没有什么小贩推着车在卖菜,不然就热闹了。县警驱赶人群,大致立下了整个法庭的边界,随后就等法官以及本县的行政委员到来。
奈尔和弗雷德里克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在法官那个明显要高好一截的座位之前,摆好了东西之后,便不再多话。马上开庭,有事可以之后再说。
并未等很久,西弗州第二巡回法庭的爱德华法官就夹着文书临场。有人喊了几声肃静,奈尔和弗雷德里克起身,回头向法官致意。
布鲁克县就是个煤矿县,煤矿上能有什么事?真出了事情,煤矿主的保安队和工会自己就内部“友好和平”的解决了。反正据说往前推三十年,就本县的煤矿上面,起码死了好几百人,有矿难死的,也有互相友好协商死的。
现在的工人有战斗力啊,一个个和未来办公室里面的弱鸡白领可不同,拿起铁锹就和林子里的熊一样,浑身铁胆闪金星,【创建和谐家园】你丫的资本家。
除开矿上,剩下几个小村镇以及县城所在的韦恩斯堡,多少年了,根本就没出过杀人案。小偷小摸啥的,倒也是有,但是谁家要是失窃一个银餐盘,第二天就能传得全县皆知。人少事也少,政简而刑清。
所以来本县巡回,和度假差不了多少,每天有案子就处置一下,没有就完事。
爱德华法官是个五十多岁,看着略微呆板的人。去年他来时,奈尔就发现了,这人就是公事公办,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是也不接受什么请托或者贿赂。法条怎么写,他就怎么判。严厉又不近人情,这样的法官已经算是不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