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再打什么报告?”言国华有点不解。
第21章 刘局长的主意
“言队长,你给我装什么糊涂!”刘长风将眼睛一瞪道:“小李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们局里多少也应该要有一份表示吧。”
听到这么一说,李守一只觉眼前一亮。没等到转过神来,胡军已经朝他眨了一下眼睛。
“是,保证完成任务。”有了这一说,言国华也就领悟过来。敬了一个标准礼后,他又补充道:“局长,这事就交给我啦。”
说完这话,他就跑到一边去组织查证有关情况。他是重案队长,自然是要担负起现场上的全部工作。
依照警方办案的规矩,胡军和李守一等人,也在办案的警察那儿录下了证词。
等他们做好这一切之后,警察还在周围忙碌。有的继续在记录现场,有的走访目击者。
“胡队长,小李,我不请你们吃大餐,先来上一份盒饭吧。”过了一会功夫,言国华手中拿着几份盒饭跑了过来。
李守一朝着手机一瞧,哎呦,都已经过了12点啦。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
朝着言国华手中盒饭瞟了一眼,他在心中嘀咕道:“还是警察的福利好,一过了饭点,就有盒饭送了过来。”
想到自己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哪会有这样的待遇,心中不由一阵唏嘘。
胡军也不客气,接过两只盒饭,顺手塞了一盒到李守一手中。
李守一打开一看,饭盒里面有一个荷包蛋,一只鸡大腿,还有一大块红烧肉。另外,还有两样蔬菜和一只用于冲汤喝的纸包。
看到这些,李守一的口腔中顿时涌出了不少口水。他舔了一下嘴唇,重新将饭盒盖了起来。
“小李,干嘛不吃呢?”言国华已经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看到李守一的动作,有些不解地问道。
胡军一看李守一的神情,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连忙开口道:“言队长,你再给小李来两份盒饭吧。”
“啥!小李能有这么大的饭量?”言国华吃了一惊。
“国华,你这个重案队长有些不称职了吧。”刘长风调侃了一句之后,这才解释道:“小李这是想到了在医院的父母。”
听到这话,言国华恍然大悟。
他二话不说,跑过去又取了三份盒饭过来,塞到李守一手中说:“守一,你也多吃一点。”
胡军手中拿着一只大号塑料袋跑了过来,从楞在那儿的李守一手中将四个盒饭接了过来。
然后,手脚麻利的将盒饭装入塑料袋子中,再递到李守一的手中。
他嘱咐说:“守一,开我的电瓶车去医院吧。这样速度快一点,免得会凉了饭菜。”
“嗯。”李守一的眼光有些变亮,有些闪亮,在刘长风和言国华的脸上慢慢掠过。
他什么也没有说,却好象是说了无数语言一般。
“小李哎,你不要想得太多,眼前的困难,一定会能闯得过去。”刘长风说了一句,便低头对付起手中的盒饭。
言国华朝着李守一笑了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李守一也知道,此时说得再多,也都是多余的话。
如果自己真能再与华明之相逢,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话,一定不会忘记今天的事。
他一抿嘴唇,从胡军手中接过塑料袋子,说了一声谢谢刘局长、谢谢言队长,转身就出了值班室。
电瓶车不见踪影以后,刘长风抬起头来:“呃,这个小李不错。身处贫穷之中,却仍然能够保持赤子之心。”
“是啊,他为了治好父母的伤势,一直都是在自己身体上扎针。有一次,还差点闹出了大乱子。”
胡军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李守一扎针出事,请仁义堂何老先生出手解救的过程。
听完介绍,刘长风用鼻子哼了一声说:“难怪有人说仁义堂的仁义,是因人而异。”
“局长,此话错矣。”言国华已经吃好,将饭盒往桌子上一丢说:“人家这是因钱而异。只要你有大把大把的票子送上门,管你是什么人呐。”
“呵呵,这也叫仁义堂?赶明儿有一天,非得让他把招牌给摘下来不可。”刘长风发了一声狠,又转过了念头:“小胡,这个小李有文凭吗?”
“他没能参加高考,不过有一个自学考试的汉语文学大专证书。那是上高中的时候,和同学开玩笑考了玩的。他现在读的书,是针炙专业的书。”
听到这儿,言国华哟了一声。
看到刘局长在看着自己,他连忙解释了一句说:“局长,这自学考试的文凭,可不容易取得。”
“咋的啦?难道还能超得过正规大学的文凭?”
“局长,这你就有所不知喽。自学考试,难点就在一个自学上,全凭自己的努力。而且,考场纪律特别的严格。只要稍微有上一点门路的人,都不会走这一条路来博取文凭。”
听到言国华的解释,刘长风倒是来了兴趣,连连说道:“不错,不错。小胡啊,既然这个李守一有文凭,还又好学上进,拳脚也不错。”
听到这儿,胡军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我们县公安局,在四月份要招收一批特警。你嘛,有特种兵的经历,还有那么多的战功,我可以提出来作为特招对象。”
刘长风停了一下,又说道:“这个小李嘛,你可以让他去报名,让他参加招警考试嘛。照我估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对,小李能完成自学考试,参加这种招警考试,也一定不会有问题。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家的生活也就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说到这儿,言国华立即竖起大拇指说:“刘局长,你可是一个菩萨下凡,圣人再世的大好人哦。”
“少来,少来,想用一张好人卡就让我老刘晕头吗?想好事!快去,把收尾工作给我做好。要是有了差错,看我怎么收拾你!”刘长风佯装发怒道。
“唉官大一级压死人喽。胡队长,你瞧瞧,这个老首长说话是多么的霸道?”言国华调侃一句后,转身就跑。
胡军先是跟着大笑,看着这一对上下级在斗嘴皮。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重大问题,连忙说道:“老首长,这事有点麻烦。”
“小胡,什么事有麻烦?说说看,让我老刘听听。”刘长风漫不经心地问道。
他掏出一包黄颜色的南京香烟,先发了一支给胡军,再往自己嘴巴上塞了一支。
胡军将香烟抓在手中,也顾不上刘长风递过来的打火机,有些急切地说:“老首长,李守一参加招警考试的事,有一个天大的麻烦。”
第22章 盒饭的误会
县医院住院部的九楼,是康复病房。
所谓康复,就是将一时半会治不好的病人,或者说是根本治不了的病人送到这儿来。
输输液,吃点药,也好让医院多上一点效益。要是说有什么效果的话,那是想也不要想。
李守一的母亲陈凤琴,就住在这个病区的012号房间里。
这是一个三人房间,陈凤琴住在38床。
39床的危大爷,是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家。因为参加同学会的活动,一时激动,导致了脑溢血。
40床的徐元,是郊区的一个农民。
最为擅长的活计,就是种蔬菜。只是因为城区的不断扩张,城郊的蔬菜地也在日益减少。
到了后来,他只好到城里建筑工地打工。
前不久,从三楼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虽说是保住一条命,却也造成了腰椎骨折。
加上陈凤琴这么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可以这么说上一句,012号房间的病人,都是没有什么指望康复的人。
说破了的话,他们的入院,只是给医院创造财富。弄得不好的话,还能给医生创造一些额外小费。
此时的时间已经不早,李守一的父亲李成铁,已经到楼下餐车上打来了半斤饭和一份炒菜,再加一碗汤。
并非是他小气,舍不得给妻子增加营养。
实在是想到那笔用房产证作抵押,为期一月的五万元钱借款时,他的心中就有些发毛。
到哪儿去筹措这么一笔钱呢?如果到了时间再还不上钱,难道说真让全家人都住到大街上不成?
此时的他,端着碗在给妻子陈凤琴喂饭。一边喂,一边在想着这件心事。
“我说老李哎,我这病一时半会也看不好。照我说哩,还不如早点回家。省得蹲在这儿,也是空折腾钞票。”陈风琴乘着吃饭的空隙,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她的手不能动,身子也翻不了身,只能是靠着丈夫在喂饭。想到家中的债务,她便提起了出院的事。
“不行,让你回到家中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李成铁岂不是成了罪人嘛。”
“老李,哪儿会有这么严重哩。你瞧瞧,你困在这儿,没法出去赚钱。守一那孩子,也是没日没晚的在上班。这样下去,何日才是了时哦!”
“别急,别急,会好起来的。”李成铁安慰道。
就在他们夫妻说话的时候,李守一已经到了病房门前。
“危大伯,徐大婶。”他先和39床、40床的病人家属打了一声招呼。
“哦,是守一嘛。”危光宗点头答应道。他是39床危大爷的儿子,在县图书馆当馆长。
40床的病人徐元也抬头说:“小李,你给妈妈送饭来啦。”
说起来,这两个病人都和陈凤琴的病差不多。一时半会死不了,却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加以治疗。
“是啊,是啊。”李守一在与二人对话的同时,朝着病房最里面的38床跑了过来。
正在与妻子说话的李成铁,听到背后说话声音有些熟悉。转脸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来了。
他的心中有些奇怪,正在上班的儿子怎么会跑到医院来啦?
再看到儿子手中拎着的一个大塑料袋子,更是觉得有些不好理解。
看袋子的模样,应该是装着盒饭。
自己这么一个家庭情况,根本不可能买得起盒饭,更不要说一次买上这么多份。
尽管心中有些不快,李成铁还是不动声色地招呼道:“守一,你怎么会来啦?”
“爸爸,我给你和妈妈送盒饭来啦。”李守一喜滋滋地跑了过来。
刚一站定,就从塑料袋子中取出一只饭盒,塞到李成铁手中说:“爸爸,你快吃,还热的哩。妈妈由我来喂就是。”
李成铁有些莫名其妙,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买这么多的盒饭?
µ±Ëû´ò¿ªºÐ·¹µÄ¸Ç×Ó£¬¿´µ½ºÐ×ÓÖеIJËëÈÖ®ºó£¬¶îÍ·ÉϵÄÇà½îÍ»Í»ÌøÁËÆðÀ´£¬ºÃÏóòÇò¾Ò»Ñù±äµÃÀÏ´ÖÀÏ´Ö¡£
“守一,你这是怎么啦?难道你不知道家中的情况,还要这么一个样子大手大脚的花钱。这饭,我不吃!”李成铁发了火。
说话的同时,只听到啪的一声,饭盒已经被李成铁砸到了床头柜上。
本来坐在自家父亲床边喂饭的危光宗,赶忙跑过来劝解道:“老李,孩子给你送盒饭,也是一片孝心嘛。不管怎么样,你就不要多说什么啦。”
40床的病人家属徐大婶,也跟上了一句说:“老李哎,我们家孩子能象守一这么孝敬,我们还不知会要有多开心哩。”
歪躺在床上的陈凤琴,刚刚看到儿子时倒也是一团开心。听到丈夫发火时,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等到大家都说过之后,她才劝说道:“守一哎,妈妈知道你的孝心。可是我们这个家”
她的话没有继续往下说,就已经哽咽住了。尽管话没有说完,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在场的人都能听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