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骨》-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伊雪儿道。

        我还会回来的。她说。虽然这句话有些歧义。

        于是,一直紧跟在汉军军阵后方的匈奴骑兵,在付出了一千多骑的代价之后,悻悻然转头。

        几百匈奴骑兵,再也不能对近两千汉军骑兵形成什么威胁了。

        一场戏剧化的对战,汉军最终凭着轻骑的速度优势,灵活着控制着速度,既没有让匈奴人追上,也没有让匈奴人落下,在五百骑兵教头付出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几乎完美的赢得了在匈奴境内的第二场战斗。

        秦城领着成兵仅仅四个月的轻骑,通过前两场战斗的胜利,向大汉朝野昭示了汉军骑兵也能深入大漠,去端匈奴人的老窝,并且能取得之前的防御战法能不敢想象的战果。

        这一战,秦城注定一战成名!

        第九十一章 我们,回来了!

        上谷郡,羊头镇。

        前番经历了一场恶战的汉军,经过两天休整,状态已经基本恢复过来。在之前应对匈奴人的围堡战中,汉军受伤的军士不在少数,但是真正阵亡却是很少。这里面固然有战斗形式的原因,只因汉军正儿八经冲出堡子跟匈奴人拼命的时候很少,大多是在守护堡子高窗大门和往外泼水的时候受的伤,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骑兵中实行了军医制度。

        这是秦城在一开始训练新骑的时候就定下的这个制度,也算是在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创新了,军医的出现,对于冷兵器时代有效减少阵亡数,意义重大。

        一千五百重骑,阵亡数很少,重伤的也不多,轻伤虽然一大批,但是轻伤并不影响他们现在待命出击。不过要说羊头镇本来的好几百守军,因为守卫堡子的战斗中他们中的步兵是主要战力,伤亡倒是大些。

        这一两日来,大军在羊头镇休整,哨兵却没有闲着。因为李广要找出匈奴人在附近山头里留下的伏兵,因而这一两日来花了大力气让哨兵暗暗潜出去打探。

        经过哨兵几番行动隐蔽的打探,终于发现了隐匿在附近一个山头上的三千匈奴骑兵。匈奴人隐匿的很好,若不是哨兵接到的是李广很肯定要寻找到伏兵的命令,他们根本无法发现这些匈奴人。

        事实上前几批哨兵也确实没有发现匈奴人,最后在李广几乎按捺不住要亲自去打探的时候,李敢带着一支精锐哨兵出去,费了很大的力气,总算是将匈奴人藏匿的地方给挖了出来。

        自打上回李敢擅自带兵追击伊雪儿反而被伊雪儿俘获,之后又被秦城救回之后,性子倒是变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谦虚了许多。他也算是看清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其实李敢各方面实力都还不错,只是之前他一直拿自己跟秦城相比,才会显得不堪了些。这回他耐着性子找到了匈奴人落脚的地方,也算是大功一件。

        算算行程,要是不出意外的话,秦城这日清晨就该率领轻骑回到羊头镇,如今都到了正午,仍旧是不见轻骑的踪影,李广不免有些心急。要知轻骑不比步兵,速度极快,半日的时间足够奔行很远的距离,这会儿没回来,说不得就是遇到了意外情况。

        李广很清楚轻骑训练方才四个月,战力未成,真要碰到什么情况,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即便轻骑在速度上要有优势,但是不是什么情况都能凭借速度应付过来的。

        “父亲,要不孩儿领人悄悄潜行出山头,往北去看看,秦将军若是真有什么意外,我等也好做出应对之策。”李敢清楚匈奴骑兵隐藏的位置,要是带的人少,他也有把握不给匈奴人发现而越过匈奴人监视的山道。

        因为担忧匈奴人的监视和拦截,这一两日李广都没有派游骑出去。

        李广皱着眉头思量了半响,觉得让李敢去探探情况也好,至少比现今这番完全不知道如何行动干着急要强些,“你带我的亲兵去,切记要小心些,莫要让匈奴人发现了你等的踪迹。若是会到秦城,便悄悄行至羊头山山脚,到时你等再发信号,我便率大军杀出,一起围攻那羊头山上的匈奴,来个瓮中捉鳖!”

        羊头山,真是这回匈奴骑兵埋伏的地点。

        李广继续道:“要是没有会到秦城,或者是出了什么意外……”

        说到这里,李广眉头一紧,压低了声音,“若果真如此,你等便相机行事,最好是先回来与大军取得联系,再作打算。”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了!”李敢正色道。

        “好,我让李虎随你去。”李广道。

        “不必了,孩儿只需要十骑即可,人多了反而不利于隐匿行踪。”李敢道。

        李广看着眼前这个仿佛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的儿子,心中一阵宽慰,同时也有些骄傲,语气轻了几分,“那你便速去,大军静待你们的消息!”

        “诺!”

        李敢和李广从中军大帐出来,李广亲自拨给李敢十亲骑,就让李敢带着人悄悄出了羊头镇。

        李广看着李敢消失在视野,静默不语,李虎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便说,何时变得如此不干脆了?”李广朝李虎道。

        李虎顿了顿,道:“属下本不过问将军家事,只是少将军此去,凶险异常,将军如何放心得下?如此任务,将军只需交代属下一句,属下自去便可……”

        李虎知道李广素来对李敢溺爱有加,因此有这么一说。

        李广看向身边这个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不知已经救下自己多少条性命的汉子,语气郑重:“李敢已经长大了,一个男人,到了这个年龄,是该去承担一些他该承担的东西了。”

        “可是……不一定要行此凶险之举。”李虎道。

        李广正了正脸色,认真的看着李虎,道:“在军中行事,当此大战之际,我等哪一日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既然从了军,生死便由不得自己。对军人而言,比性命重要的东西,太多了。之前李敢尚且年幼,如今,是他该承担这一切的时候了。”

        说罢,李广见仍旧没有说服李虎,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李虎,我问你,有朝一日咱们这些老骨头都拿不起刀枪了,或者我等提前战死在沙场,这汉军的天下,除了他们年轻一辈,还能由谁撑起?”

        李虎闻言一惊,猛然抬头,见李广神色坚定,知道李广说的是肺腑之言,也无法说什么,默然点了点头。

        李虎明白,李广最后这句话才是说到了正点上。

        在李广心中,他是希望李敢日后能有所成就,也能如他一般统领一方汉军,为大汉建功立业,封侯拜爵,成为一代名将。

        这种感觉,在秦城出现之后,特别是如今秦城前无古人千里奔袭大漠的壮举完成之后,变得愈发强烈。

        天下间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

        而从一个普通军士成就飞将军威名的李广,比谁都清楚,军中年轻一辈要成长,最需要什么。

      ¡¡¡¡Ä¥í£¡

        哪怕是以性命为代价。

        ……

        秦城在摆脱伊雪儿之后,领着轻骑绕了一个大圈,总算在这日正午进了长城,便一路向羊头镇奔来。

        今日,正是除夕。

        除夕,将士正在疆场策马挥刀。

        这本是军人的宿命,但是秦城还是想在今日,将身后经历了两场大战的轻骑带回上谷,至少,要让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立了大功的弟兄们在大汉境内,在熟悉的军营,过一个大年夜。

        越过长城,离羊头镇也就不远了。

        “将军,前面有骑兵,是咱们的人!”秦庆之的眼神出奇的好,往往能比别人先一步看到远方的情况,大概是属于远视眼一类,这会儿他看到前方奔来的十余骑之后,不由得喜道。

        听到秦庆之呼喊的将士,都是一阵喜悦。

        对于这群远离家乡,深入敌境近千里,两战两捷,得胜凯旋的轻骑来说,此刻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同袍,无疑是值得喜悦的。

        我们,回来了。

        带着赫赫军功回来了!

        每一个轻骑将士都想大吼一嗓子。

        来人正是李敢。

        李敢远远看到前方出现的大群汉骑的时候,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

        “秦将军!”李敢在秦城面前重重一抱拳,“末将奉将军帅令,前来接应大军凯旋!”

        “将军可好?羊头镇形势如何?”秦城回了礼,问道。

        “回秦将军,大军日前与上万匈奴人鏖战一日一夜,危急之际,幸得将军北上袭击匈奴得胜的消息传来,这才迫使匈奴大军退去。将军这两日很是挂念秦将军,时时盼望着秦将军凯旋。只是……”说到这里,李敢顿了顿,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羊头镇外尚有三千匈奴伏兵,亟待秦将军和羊头镇大军合力击破!”

        秦城点了点头,道:“好,我等这便与将军里应外合,一起拿下这些匈奴伏兵。”

        两人说完了这些话,便一起向羊头镇行去。在路上,李敢将羊头山匈奴伏兵的情况以及如何进攻匈奴骑兵的方案跟秦城说了。秦城觉得李广的计策可行,也就没有什么异议。意气风发的轻骑队伍,便只等到了羊头山附近,便给羊头镇的李广发出信号,然后合力击破羊头镇的匈奴伏兵。

        秦城和李敢商议完相关事宜,李敢笑道:“秦将军此番千里奔袭大漠得以功成,斩首甚众,想必封侯不在话下,末将真是佩服的紧,也羡慕的紧啊!”

        “这回行动先是将军在羊头镇全力配合,诱敌主力,后是轻骑将士拼死作战,才能有如此战果,区区秦城,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就说领路的山甲,功劳都要比我大。”秦城道,说完笑着看了山甲一眼。

        李敢将秦城方才看山甲的动作看在眼里,这会儿便朝山甲抱拳道:“想必这位就是山甲将军,此番作战山甲将军功不可没,在下可是眼红着呢!”

        山甲淡淡一笑,回了礼,却没有说什么。

        李敢和众人说着话,不大会儿,一直看着前方的秦庆之却是脸色一变,当下定眼盯着前方看了半响,这才对秦城示警道:“将军,前方出现了大群骑兵,看样子,好像是匈奴人!”

        众人一听,纷纷定眼向前看去。

        远方,果真有大群匈奴骑兵出现!此时他们正向秦城等人奔来!

        匈奴骑兵队伍的尾巴,还在山口里,来者甚众,不下三千骑!

        第九十二章 女人,牛羊

        埋伏在羊头山的匈奴骑兵,在山上趴了两日,渐渐有些不耐起来。匈奴骑兵向来都是来去如风,做惯了突袭奔袭速战速决的勾当,突然让他们在林子里静静躲上几日,这些草原汉子还真有些不适应。

        三千匈奴伏兵的首领阿史纳,已经记不起这是他削好的第几支箭身了。自从无所事事的呆在这山上,闲来无事的他便开始削木箭,两日来,他身后已经摆满了木箭身。

        本来阿史纳带着人埋伏在此的任务是趁李广离开羊头镇的时候袭击羊头镇,或者是在李广北上去接应秦城的时候,从背后追击,突袭汉军,杀他个措手不及,彻底击溃汉军骑兵,干下一番大事业。

        嗯,彻底击败上谷骑兵,最好是生擒了李广,在阿史纳看来,这是一番很了不起的大事业。

        不过一向不善于进行当前这种作战模式的匈奴人,没有察觉到他们的行踪已经被李广掌握,所以在他们苦等李广率军出镇的时候,李广完全没有立即出镇的打算。

        相反,悄悄从羊头镇摸出去的李敢等人,这些粗狂的匈奴汉子中却没一个人发现。

        这是技术活,一般人做不来。

        伊雪儿将这支伏兵布置在羊头山上,自然不会让他们一直苦等着,直到老死在这里或者占山为王做了那草寇,虽然心里对阿史纳率领的匈奴骑兵伏击李广成功有几分把握,但是伊雪儿在给阿史纳下令的时候还是说得很明白,要是羊头镇中的汉军两天没动静就撤,要是羊头镇中的汉军动了但是四天不出来而匈奴援军没来也撤。

        毕竟上谷是大汉的地盘,伊雪儿不可能将阿史纳丢在上谷郡呆太久,三千匈奴悍骑,要是变成了送给大汉军队的军功,她还不气得顾不上身份骂娘?

        阿史纳很郁闷,非常的郁闷。本来他觉得这回出其不意埋伏在养头山袭击李广一举功成不在话下,若是如此军功可是大大的一件,不曾想到了今日却只能灰溜溜回去,白将一腔热血一床春梦化为泡影。

        走的时候阿史纳憋着一肚子火,下令大军下山的时候差点儿就没忍住要去烧了羊头镇,要不是伊雪儿军令在先,以他匈奴勇士的彪悍血性,再怎么他都要让羊头镇记住他阿史纳的。

        阿史纳带着人走了,这个消息被火速传到了李广耳中。

        李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思虑万千,特别是想到李敢和可能已经在归程上的秦城时,当机立断【创建和谐家园】重骑就追了出去。

        先前不出去,不代表现在也不能出去。

        为防匈奴人使诈,李广特意挑了往北十来里之外的一个山口出山。而且这条道还比较省脚程,当然,不熟悉地形的匈奴人自然无法知道这些。

        ……

        匈奴人奔出的那个山口,正是从羊头镇出来这草原的主道,也就说到了这里,便离羊头镇不远了。在匈奴人还没出现的那会儿,李敢便让跟着自己出来接应秦城的亲兵向羊头镇发出了信号,意思就是已经接应到秦城,而且一切安好。

        在李敢的信号发出去没多久,匈奴骑兵就出现在前方,在看到匈奴骑兵的一瞬间,李广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莫不是匈奴人识破了自己的信号,这才跑出来?

        若真是这样,李敢觉得自己的罪过真是大了。

        秦城没有去注意李敢表情的变化,眯着眼睛,看着前方。

        就那么一看,便知双方的距离仅有十来里。

        近两千轻骑才成功袭击了匈奴人的老窝不假,秦城领着这才训练四个月的新骑两战两捷也不假,但是这两战没有一回是跟匈奴骑兵面对面冲锋的。

        让这近两千轻骑新兵去跟面前的三千匈奴悍骑对冲,这摆明了就是找死的行为,而且死相绝对不会好看。

        这件事秦城无论如何不会去做。

        既然不能打,那便就只剩下一条路了:跑!

        见人就跑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们不正是从大漠一路狼跑回来的么?

        就在秦城思考是调头就跑还是凭借着轻骑的速度优势【创建和谐家园】一回应对伊雪儿追兵的逃跑方案的时候,小群山中响起一阵号角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1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