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罗颂年迈,定国侯府没落,唯一的掌珠惨死后宫,小外孙又被远远送走,又气又哀之下大病一场,没过两年便也去了。
姜白岩和谢琳真爱无敌,彻底铲除定国侯府与罗魏后,谢琳独宠后宫,无人能再掠其锋芒,就连姜白岩心心念念费尽心思的苏昭仪苏怡穗也是不能。但谢琳并未就此满足,姜衍皇后嫡子的身份始终是她心头的一根刺——姜氏江山的继承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只要姜衍活着一天,就是她儿子姜泽上位的绊脚石,唯有姜衍一死,姜泽作为姜白岩长子继承皇位才能名正言顺。
谢琳原计划在罗魏孝期过后便对姜衍下手,毕竟姜衍年幼,为母亲守孝熬坏了身体损了本元也是有可能的。可姜衍并未按照谢琳的计划走,而是在罗魏刚入皇陵便自请离宫,这让谢琳有些措手不及,更让谢琳意外的是,泰王会公然与她作对,把姜衍送去紫芝山,甚至是拜入了名满四国的紫芝山三公名下。
如此接连失了先机,想要轻松除去姜衍已是不可能。十年间,谢琳和姜泽数次对姜衍下手,奈何姜衍被紫芝山三公护得严实,两人机关算尽终是无功而返。如今十年已过,姜衍在三公的庇护下平安长大成人,姜泽如何能着不急?是以这才在圣元帝大行后独召姜衍回京,今日又并未与谢琳商议便下旨让姜衍留京。
宦海沉浮,趋利避害乃是人的本能。姜泽下旨让姜衍留京的消息一经传出,上京城内顿时哗然。不少清楚圣元十二年春罗皇后殡天真相和后续的朝臣门不由心中晦暗,瞬间就将锁定在镇国将军的目光转移到三皇子府和新帝身上,就连一下朝就收到孔心竹传信的孔志高也不例外。
谢太后与新帝绝不是良善大度之人。先帝不算子嗣颇丰,但也绝对算不上少。到先帝大行之前,已经成年的皇子一共四位,若是论出身论背景,最差的就是大皇子姜泽了;二皇子姜沐的生母贤妃出身书香门第,家中虽不掌实权,却是实打实的清流门第,三皇子姜衍那就更不用说了,生母是正宫皇后,外家是定国侯府,不仅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功勋,手中还握着兵权,而四皇子姜澄,生母苏昭仪虽然出身平民之家,却至少家世清白,门风清正。
至于其他几位尚未成年的小皇子,其生母无一不是京中官宦之家的贵女。细数下来,唯有大皇子姜泽的生母谢太后出生卑微,乃是姨娘所生,且谢太后的亲外祖母也是个姨娘,还不是本国人士,乃是个抛头露面的回纥歌姬。
抛开大皇子身上的回纥血统不说,单他曾外祖母的歌姬身份就遭人唾弃,启泰是礼仪之邦,越是高门之家越是规矩森严,而妾通买卖,莫说是官宦人家了,就是普通的升斗小民,家中的妾室都还分个等级,有贵妾良妾和贱妾之分,歌姬可说是最下等的,通常是官宦人家府中宴客时被叫上来伺候人的,即便被提为姨娘,那也只能是个贱妾,本质上跟个物件没什么区别,若是被人看上了,随随便便就可相互赠人亵玩。
也是阿娜尔运道好,跟了乔松没多久,就怀上了乔婉云,这才免了被送出去的可能,而谢琳在生下姜泽之后,自觉有了底气,又拉拔了自己的生母和外祖母一把,乔松和谢显清也知情识趣,敲打着自家的正室夫人破例给二人升了位分,阿尔娜成了乔松的平妻,乔婉云也因孕育谢琳有功,被圣元帝封了个二品淑仪夫人。
如此荣耀,有人羡慕嫉妒,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暗暗鄙夷。
皇帝的后宫臣子们不好过多插手,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虽皇家的称呼跟寻常人家不同,谢琳也着实得宠,可再怎么得宠,她毕竟不是圣元帝的发妻,上面还有个正宫皇后压着,圣元帝不应该为此坏了规矩。可圣元帝硬是拼着明君圣人的形象不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这个连着往上数三代都身份卑微且血统不正的妾室宠成了当今太后,扫平一切障碍让她所出之子成为了执掌启泰江山的君主。
圣元帝固然偏心,可谁又不清楚,这其中还有谢太后和新帝的手笔?
圣元帝登基之初,定国侯府倾全族之力助圣元帝肃清朝野,可在朝局平稳之后,定国侯府却并未更进一步,反而遭到圣元帝的极力打压,若说这是圣元帝为防外戚专权给下任皇帝铺路,朝臣们完全可以理解,可让人心寒的是,在罗皇后暴毙后,年迈的老定国侯爷罗颂拖着病残之躯上朝请求圣元帝彻查时,圣元帝不仅囫囵了事,甚至还刻意遮掩。
圣元帝在遮掩什么?能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屹立不倒的朝臣,只要不是眼瞎心盲的,又有谁不是心如明镜?谢琳被记在谢显清的正室夫人秦丹阳名下之后,才能与罗皇后能称得上一声表姐妹,也就是这声表姐妹,让谢琳走入了上京城的贵族圈,从而攀上了圣元帝,并且把作为正室的罗皇后压制得死死的,罗皇后甚至是因此丧命。
这世上从来就不乏忘恩负义心狠手辣之人,谢琳所图非小,连自小与她一起长大的罗皇后都能狠下杀手,又有什么理由不动三皇子姜衍?
------题外话------
悄悄告诉你们,其实我当时取圣元帝的名字时,想着他是个渣帝,必须取个渣点的名字更他相配,于是恶趣味的取了谐音“姜白眼”。
第七十八章 君臣之道
若非防备着谢琳,三皇子堂堂中宫嫡子,又何需年仅六岁就出宫建府,跑去千里之外的紫芝山拜师历练?作为启泰皇朝的正统继承人,其身份尊贵程度仅次于皇帝,理论上坐拥天下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先天条件,又有什么是不能在皇宫里学的?这可是圣元帝的亲儿子,并不是捡来的。
谢琳心机深沉丧心病狂,圣元帝宠妾灭妻光明正大,其枉顾民意既不要命又不要脸的架势,可谓是将皇家的礼仪规矩全都喂了狗,直接就越过了启泰历代帝王,完全任由谢琳折腾,就算是背负着全天下的骂名也在所不惜,堪称四国宠妾灭妻之典型。
之后罗皇后尸骨未寒,圣元帝就提议封谢琳为后,可礼教使然,朝臣们自然不允。圣元帝无奈,虽退而求其次封了谢琳为皇贵妃,却也盛怒之下接连罢免了几位上折子御史,其中还有两名三朝元老。自此之后,朝臣们对圣元帝宠爱谢琳一事,纵然心存异议,却憋屈得敢怒不敢言,明面上再不敢与二人对上。
当时百姓和朝臣们私下里有传言,谢琳分明就是个妖魅,圣元帝已经完全被迷得七荤八素失了心智,君不见圣元帝自己的发妻和亲儿被谢琳害了,圣元帝连眼都不眨甚至还要递刀子打掩护吗?
楼太后已经薨逝,启泰上下再没有能对谢琳和圣元帝掣肘的人,而他们这些朝臣,说白了不过是拿薪俸为朝廷和百姓办事的肉体凡胎,就算是碍着君臣之道,心存忠君思想,却也犯不着拿自己的小命去给这对不要脸狗男女尽忠,一个不好说不定还得连累自己的家小。
没错,就是狗男女!朝臣们也是有脾气的好不好?启泰的江山是姜氏的,既然圣元帝这二傻子都不在意,他们急个什么劲?至于启泰的下任皇帝到底是谁,于他们而言又不是立时要命的!总归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俗话说得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总不能摁着圣元帝给他洗【创建和谐家园】,让他别偏心两吧?别逗了,蝼蚁尚且偷生,世人皆惜命,大不了实在待不下去便辞官归隐了事。
也因此,在圣元帝执政后期疯狂打压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为大皇子姜泽铺路时,朝臣们权当耳聋眼瞎不置一词。可世事无常,原以为活不长的三皇子竟是顶着谢琳和大皇子的迫害活到了成年。如今新帝登基,三皇子不仅回来了,还有机会留在上京。朝臣们心中清楚,这机会有可能是生机,也有可能是死路一条。
但无论如何,三皇子回京总算让部分初心不改的老臣看到了一丝希望,按照谢太后和新帝的手段,就算摆明了这是一场即将上演的同室操戈的戏码,却聊胜于无,总比眼睁睁看着这启泰江山毁在两个不仁不义又心狠手辣心胸狭隘之人手中要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们虽没什么至高无上的爱国情操,却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既然有希望,又如何能视而不见?再则说了,有个仁德优秀的帝王,最先受益的就是他们这些朝臣。
站在谢琳母子对立面的朝臣们也瞬间就心思活络起来,纷纷在心中计较接下来的打算。
ÑÓìû¹¬ÖУ¬Ð»ÁÕ½«ËźòµÄ¹¬Å®æÖæÖÈ«¶¼±»´ò·¢³öÈ¥£¬ÕýÓ뽪ÔóÐð»°¡£Õò¹ú½«¾ü¸®×ßˮεÀ¶½ãµÜéæÃüµÄÊ£¬ËýÊÇÔÚÔ糯ºó²ÅÖªµÀµÄ£¬Óë´Ëͬʱ´«À´µÄ£¬»¹ÓнªÔóÏÂÖ¼ÈýªÑÜÁô¾©µÄÏûÏ¢¡£
谢琳心中有些不快,二十几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早就将她的胃口养大了,圣元帝在位时虽不是事事以她为先,却也是每逢大事要事都要与她商议,是以谢琳早就习惯了被顺着捧着,姜泽虽是她的亲子,却在登基后几月,就能绕开了她独做决断,这翅膀还没长硬了就这样,日子久了她这太后又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到时候岂不真成了个只能在后宫这一亩三分地守着高墙过日子的普通老太太?又何况她还并不老!
不过这母子情分也是要靠维系的,她就姜泽这么一个儿子,即便他不能尽如自己的所愿,可又还能舍他其谁?谢琳面上不显,细细打量着尾指上的紫金护甲,有些漫不经心的看了姜泽一眼,语气轻柔道:“这么说,镇国将军府大房如今算是彻底废了,你预备如何收场?”
姜泽被谢琳这一眼看得心下一颤,眼前的妇人是他亲娘,虽然已经年过四旬,双手却保养得宜白皙如玉,一袭鸭青色金线绣牡丹的束胸宫装将她衬得雍容华贵,肌肤红润,黛眉斜飞,五官柔媚中带着几分威仪,端的是神采飞扬,可见父皇驾崩,对她来说没有丝毫影响。
姜泽顿了顿,面色有些难看,点头道:“这事到底是谁干的,儿子心中大约有数,想必是与蔚家军的兵符有关。但从事发到现在,已经几个时辰了,儿子派出的人手也还没回来禀报,应该是还没找到线索。儿子想着,镇国将军府迟早都要收拾,如此虽有些突然,却无甚大的影响,至于走水的原因,盖因值夜的婆子饮酒误事造成,眼下那两个婆子已经被蔚孔氏杖毙了。”
姜泽很想得开,镇国将军府迟早是要收拾的,自己出手和别人出手效果截然不同,若是自己出手,还需担着诛杀功臣的风险,如今既有人替他除了镇国将军府,又有人出来认罪,倒是让他省了功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蔚家军的兵符很有可能已经落入对方手中,不过这事他并不担心,蔚家军传承百年,世代守护的是启泰江山,对方就算是拿到兵符,一个区区外族皇子,又如何轻易指挥得动?大不了再想办法将兵符拿回来就是了,话说,蔚家军和蔚池本就不好对付,兴许与此人对上还要简单些。
谢琳皱了皱眉,对于姜泽的说法虽是接受了,心中却恨铁不成钢,“你可别忘了,上京城是咱们的地盘。”
------题外话------
明日开始正常更新,我在为上架之后做准备,实在是存稿太少不敢任性~姜衍和蔚蓝马上要见面了,为了这次见面,绞尽脑汁啊!
第七十九章 母子叙话
姜泽与大夏二皇子尹尚的交易谢琳心知肚明,尹尚只是大夏皇帝众多皇子中的一人,认真算起来并不得宠,可上京城毕竟是启泰首府,对方一个不得宠的皇子能在上京城杀人放火来去自如,可见实力不容小觑,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害。
偏姜泽与虎谋皮失了先机还不自知,对方既然敢如此作为,就对姜泽并无忌惮,如今蔚家军兵符很可能已经被对方收入囊中,姜泽想要拿回,又岂是能简单了事的?若是对方握着姜泽与他为谋的把柄狮子大开口,到时候他们岂不被动?
姜泽被谢琳说得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恨恨道:“母后无需担心,尹尚在大夏的地位比之四弟还多有不如,等暗卫回来禀报,儿子自有对策。”
大夏洪武帝子嗣众多,除二皇子尹尚之外,另外还有十八个儿子,仅已经成年的就有十二人,尹尚自来不得宠,洪武帝又已经年迈,如今之际正是大夏皇室争位夺嫡的关键时期,尹尚若是敢不老实,他只需与其他几位实力相当的皇子露个口风,尹尚就有可能毫无招架之力,蔚家军的兵符迟早还会回到自己手中。
当务之急,倒是如何对待镇国将军府走水一事更为要紧,这天下江山霸业他想要,名流千古的圣君之名他也不想丢,镇国将军府是与先祖共同打江山的功臣,如今遭此大难,他作为帝王,总要有所表示,需得拿出个让人无处指摘的态度来,蔚家二房杖毙的两个婆子,虽能暂时安了百姓的心,却只能算得上是安了无知之人的心,朝中众臣却有所不同。
谢琳点头,也想到这点,思忖道:“你可是确定蔚蓝姐弟已死?若是如此,倒不如给蔚家姐弟追封个名号,且不管朝中大臣和世人是否相信,至少咱们该做的是做了,就算日后蔚池活着回来,对皇家也无法生出怨言。”
姜泽闻言颇为赞同,但想到蔚池自六月失踪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杳无音信,心下不禁有些烦躁,喝了口茶看向谢琳,意有所指道:“母后,目前看确是蔚蓝姐弟无疑,就算不是,儿子说是,那就是。倒是舅舅那边,还是没有蔚池的消息?”
姜泽心中思忖,蔚蓝姐弟殒命一事,唯一解释不通的是他提前安排在镇国将军府的暗卫被人提前清除了,按照时间推算,三名暗卫出事应该是昨日一早。毕竟前一日晚间暗卫还曾传过消息回来。可下手的到底是谁,姜泽却有些把不准。除了有可能是尹尚,也有可能是泰王姜聪,毕竟昨日下午泰王还曾到过镇国将军府,且声势浩大的接手了蔚池夫妇留给蔚蓝姐弟的私库。这两人无论是谁都有可能。
尹尚杀蔚蓝姐弟无非是奔着兵符去的,兵符在他手中了,就可拿捏自己。而蔚池在朝中从来就是孤臣,平生树敌无数,这事又是发生在启泰首府上京城,只要自己不说,谁会怀疑到尹尚身上?
若是泰王干的,那应该是冲着蔚家大房的私产去的,毕竟蔚家大房如今就只剩下这姐弟二人,与泰王签定合约经手的人是蔚蓝,只要蔚蓝姐弟一死,这姐弟二人到底存了多少财产进盛宇又有谁说得清?只怕是肃南王府也说不出个准确数字来,到时候岂不是任由泰王说了算?按照桂荣那老狗的说法,蔚池夫妇留给这姐弟二人的私产颇丰,是装了三十几辆马车来回两趟的,泰王自来爱财如命,那就是个掉进钱眼里的,如今蔚池夫妇相继没了,泰王见蔚家姐弟年幼没了依仗心存贪念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谢琳倒是没有姜泽想的多,也没料到姜泽派去的暗卫已经被人绞杀了。她虽是姜泽的生母,又千般算计扶持着姜泽上位,姜泽却对她有着天生的防备心理,原因无他,姜泽是谢琳一手带大的,自姜泽启蒙之后,谢琳就开始给姜泽灌输争储的想法,这些年来谢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事手段姜泽可谓是切身体会耳濡目染,心中除了敬佩和感激,还有几分下意识的忌惮。
姜泽有时候甚至想,也幸好谢琳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若非如此,依照谢琳凡事利益至上不计手段的做法,自己怕是早就沦为棋子。
谢琳没有说话,心知姜泽这是要将蔚蓝姐弟已死蔚家大房已经覆灭的消息给坐实了。如此倒也并无不可,毕竟蔚家二房已经先一步出面认下了此事,估计今日午后蔚蓝姐弟已经殒命的消息上京城内外就会传得人尽皆知,再过两日距离上京城百里外的城镇也会知晓。既然镇国将军府始终是不得不拔出的存在,又有人已经代劳,他们断没有错过如此良机给镇国将军府大房留下死灰复燃的可能。
心中对姜泽高看了一眼,谢琳露出今日的第一抹笑容,如娇花盛极般风情万种的拂了拂鬓角的发丝,欣慰道:“你舅舅那边倒是没有新的消息,可蔚池自上了万壑山就没下来过,应当是没有生还的可能。”
万壑山是萧关两百里外的一座雪山,正位于大夏与萧关的交界处,山下便是西北境内最繁华的城镇安平镇,镇上来往商旅众多,启泰与大夏开设的榷场便在此处。而万壑山山高万丈,山上终年积雪鸟兽绝迹,寻常人只怕是在山上坚持个三天都不能。
最关键的是,当日围袭蔚池的人全是姜泽与尹尚派出的高手,据说蔚池在进入万壑山之前便已经受伤,跟随在他身边的侍卫十不存一,大哥谢术昭当时也传回消息说,蔚池最后是被逼跳了崖的。
姜泽点头,心中虽遗憾没找到蔚池的尸首,不能尽快将蔚池手中的半块兵符拿到手,却还是松了口气,扬唇笑道:“母后所言极是,是儿子思虑过甚了。”
万壑山气候恶劣,如今已四月有余,蔚池纵然有天大的本领,在不吃不喝天寒地冻的雪地里,也未必能撑得过去,更何况他身受重伤,万壑山南麓的断崖,可不是上京城外的小山丘,只要蔚池已死,拿到那半块兵符只是迟早的事。
第八十章 三公盛名
蔚池从十七岁就开始领兵,将近二十年来未尝败绩,可谓是积威甚重,姜泽会怀疑他是否真的已死,因此而患得患失也情理之中。
谢琳见姜泽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眼中划过了然,便笑着摆手,从容道:“我儿不必思虑过甚,既然镇国将军府已经不中用了,那咱们暂且翻过不提,你且说说留老三在京又是怎么回事?”
姜泽心下一跳,笑着看向谢琳道:“儿子也正想与母后说说此事,老三这些年看似呆在紫芝山安安分分,也不踏足上京城,可实际上到底如何却未可知。依儿子看,将老三留在紫芝山终究是个隐患,倒不如将人拘在上京城,多少还能看出些深浅,即便他有什么动作,我们也能及时应对。在则,世人皆传紫芝山三公有九天揽月之能,又有拔山填海之力,更是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千变万化之术,其才智冠绝天下;而老三是三公的关门【创建和谐家园】,儿子也想好好见识见识,看看老三是否真的学了一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傲人的本事。”
姜泽虽已登基为帝,却到底是被谢琳敲打着长大的,对于谢琳的心性大概比圣元帝还要了解几分,是以态度很是谦和,丝毫不敢在谢琳面前托大,也并未找借口开脱自己的行为,这事未能提前与谢琳商议也并非他有意为之。
而事实上,将姜衍留在上京城,说到底不过是他一时意气,远没有他对谢琳说的这般有理有据。
姜衍离开上京城的时候他已经十四岁,在谢琳的教导下,他早就过了纯真无知的年纪,因为谢琳受宠,出于爱屋及乌的心里,圣元帝对他也很是纵容,那时候他手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暗卫,且不下三十人。
后来谢琳几次三番对远在紫芝山的姜衍出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因为心中有了计较,姜泽自己也前后派出了几队人马,孰知姜衍年纪虽小,离开上京城时也如丧家之犬一般,到了紫芝山却陡然变化,无论是谢琳还是他自己,派出的人手竟是都折损在紫芝山,十年来次次无功而返。
姜泽说不清楚自己对姜衍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小时候对姜衍的身份羡慕嫉妒,后来罗皇后殡天,又夹杂着些许痛快和得意,派出暗卫对姜衍下手时,心中还有几分遗憾和无奈。
可皇家无父子,也无兄弟,说到底,这天下间最尊贵的位置只有一个,姜泽太清楚自己的身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时常又是如何被人暗地里讥讽嘲笑。
世人看中出身,血脉和正统。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若是罗皇后的儿子就好了,尤其是在罗皇后尚未生下姜衍之前,可这种想法他只能在心里想想,却无一丝一毫改变的可能。人生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
母后谢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算是世人盛传父皇宠爱母后如珠如宝,可父皇不也因着母后的出身,碍于朝臣的横加阻拦和世俗礼教,最终没能让母后登上后位么?
自从那时候起,姜泽就更加迫切的想要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只有站到最高处,有了手握天下的生杀大权,才有可能撼动摆在自己面前的障碍,才有可能洗刷出身带给自己的卑微和耻辱,也才有可能将这些狗皮倒灶的规矩礼仪尽数改写。
及至后来多次派人刺杀姜衍未遂,姜泽心中的各种情绪尽数化为了恼怒和不甘,对于姜衍的存在,只剩下耿耿于怀和刻骨仇恨。
谢琳闻言垂下眼帘,稍微放下心中的芥蒂,却又皱眉道:“哦?老三何以忽然要离京?”
对于紫芝山三公的传闻谢琳心中有数,昭兴帝在位时,三公就已经誉满四国。
昭兴帝胸襟开阔喜纳贤才,曾前后三次派人亲赴紫芝山请三公入朝,可三次皆被三公婉拒。当时有不少人都为三公的公然拒上捏了把汗,也有不少人觉得三公沽名钓誉不受抬举,当不得如此盛名,谁知昭兴帝三顾茅庐之后毫无所获却并不着恼,反倒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三公多有赞誉,直言三公不为名利所惑,亦不为权势折腰,是为真隐士真名流,当为天下读书之人表率。
三公一时间名声大噪,天下读书人争相效仿,在文臣清流之间竟掀起一阵淡泊名利的热潮。圣元帝即位后,因受世家大族掣肘,也曾对紫芝山三公动过心思,差一点就亲自前往紫芝山相请了,不过是碍于颜面,怕请不来人会有损帝王威仪,最终没能成行。
后来罗皇后暴毙,姜衍去了紫芝山,朝中众臣对圣元帝行事颇有微词,皇室声望一度跌入谷底,圣元帝斟酌之下,便又动了心思,想要请出三公,借三公在天下文人士子中的清誉和声望来平息流言,这一次,却是被谢琳拦下的。
紫芝山三公是不是真的有智冠天下之才谢琳并不清楚,但仅凭姜衍已经拜入三公名下这一点,谢琳就不会允许三公入仕。
彼时圣元帝还没给姜泽指婚,姜泽背后的依仗除了太傅府别无其他,依照三公在天下清流心中的地位,三公若是入仕,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将会给她和姜泽的地位带来毁灭性打击。更遑论三公与姜衍有着师徒情分,一旦入让三公在朝堂立足,假以时日,这启泰的万里江山,到底是姜衍的,还是他儿子姜泽的?
谢琳自小算计,走一步看十步,好不容易铲除罗皇后又逼走姜衍,又怎么可能允许有其他可能发生?是以在谢琳口中,三公彻底变成了倨傲自满沽名钓誉之辈。
姜泽见谢琳并不关注紫芝山三公,也不在意姜衍是否学有所成,反倒是追问姜衍为何要走,不禁心中有些诧异,想了想如实道:“其中缘由儿子倒是不知,不过看样子,兴许是自觉在上京城势单力薄不敢久呆。”
今时不同往日,姜衍并不觉得自己这话是无的放矢。定国侯府已经沉寂多年,家中最得力的罗柏,也不过是在巡城卫做了个副指挥使,手下虽有两万兵马,可上头还压着个正使。
第八十一章 流云郡主
罗荣就更不用说了,只是个工部侍郎,而姜衍自己多年不曾回京,离京时又不过六岁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在上京城拥有自己的势力。
谢琳闻言收回思绪,淡淡的看了姜泽一眼,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想,眉头微蹙道:“为君者切忌刚愎自用低估自己的对手,老三到底因何急着要走暂且不论,只你我母子如今的地位到底因何而来,你该是清楚。”
姜泽听罢抿了抿唇,心中不喜谢琳对自己的敲打,却还是点头道:“儿子受教,让母后操心了。母后且放心,儿子定当谨记母后教导,时刻不忘。”
谢琳叹了声,神色略显疲惫道:“如此便好,你既已经做了决断,心中也该有个成算。老三这个人呐,还真让人看不透。”
说起来,自从姜衍离京之后,谢琳只在圣元帝入皇陵之前远远见了姜衍一面,当年的小小孩童如今已是少年,一身白衣潇潇似雪,虽看不清五官,浑身气度却比之当年的圣元帝更加尊贵耀眼几分。
想到此处,谢琳又瞧了一眼姜泽,情不自禁的将姜衍和姜泽放在一起对比,当年的罗魏容色天成,与雷雨薇并称启泰双姝,上京城的公子哥儿无不心神向往见之倾心,可实际上自己又哪里比她们逊色了多少?不过是碍着出身罢了。
姜衍见谢琳似乎就精神不济,笑着应承下来,“儿子心中已有成算,打算让老三明日上朝听政,让他先进户部历练一番。”
六部之中,户部是姜泽登基之后唯一还没完全吃透的部门。
圣元帝在位时虽极力为姜泽铺路,却始终有个别极顽固的老臣冥顽不灵,他们虽不会明火执仗的与圣元帝对着干,却始终默默坚持原则不动摇,无论圣元帝是冷待还是利诱,总归是巍然不动。而圣元帝大约也是因为老了,早期又干过许多在朝臣们看来非常出格混账的事,对于这部分古板固执的老臣便多了几分容忍之心,不再轻易贬斥,动辄罢官或是惩罚。
姜泽登基之后,最先掌控的是礼部和吏部,礼部掌管天下书院,科举及邻邦外交。谢琳和姜泽自知在身份上终有缺陷,拿下礼部,一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主导言论,提高二人在读书人中的印象,二来也可以通过科举发掘拉拢最新入仕的人才,至于吏部,关系到官员选拔调度,大到铲除异己,小到安插自己的人手皆非吏部不可。
刑部在姜泽看来有些无关紧要,皇家暗卫遍布天下,需要刑部处理的都是摆在明面上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凡大事,姜泽自己派出暗卫就能解决。
另兵部姜泽虽能插得上手,却无甚大用,启泰国如今完全能在他掌控之中随意调动的军队,除了他岳丈曹国公府的北征军,就只剩下东郊大营的皇城驻军。肃南王府的神行军和南疆边陲的腾龙军虽也能指挥得动,将士们却不一定是真心臣服于他,难免会有阴奉阳违堆砌面子功夫的嫌疑。至于蔚家军,那就更不用了说,即使拿到兵符,能不能马上收复也还有待商榷,而沧海沿线的水师,等闲情况下根本就用不到。
姜泽对这点心知肚明,却因启泰国如今并无战事,心中并不着急,只想着循序渐进缓缓图之,总归他已经登上皇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当年父皇是中宫嫡出,尚且在登基之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肃清朝局,他又如何能幸免?况他自己的身份还有被人诟病的地方。
至于工部,于姜泽而言也不过是个摆设,启泰国近年来风调雨顺,既不用修堤坝也不用建行宫,若是简单的拆个东墙添匹瓦,直接丢给工部尚书即可,压根就不用他费心思。
于是细数下来,也就只有户部能让姜泽头疼一些,户部掌管天下土地粮仓和赋税,每年的税银都是有数的,可今年秋收后呈上来的数据却明显不对,姜泽费尽心思才查清楚,发现这其中还有姜澄的手笔。
姜泽让姜衍留京的第一步,便是想将姜衍安【创建和谐家园】户部,姜澄不是在户部有人么,那就让姜衍进去与他对着干,就算姜澄和姜衍到最后不能反目成仇,那至少也要在他们中间撕开一道裂缝,让他们不能结成同盟才算了事。
谢琳听罢淡淡扬眉,四十几的女人神态雍容,眼中精光乍现,缓缓勾唇唇笑道:“我儿好计谋,那老四呢?”
“老四年龄也不小了,儿子打算让他进工部历练,母后以为如何?”姜泽见谢琳目露赞赏,顿时觉得腰板挺直了些,没办法,谁让他这些年被谢琳压制得太狠了?
“工部啊,倒是也不错。”谢琳笑着点头,定国侯府罗荣如今便任工部侍郎,将姜泽和姜澄分别安【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各自所在的势力范围内,倒不失为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谋。
姜泽也笑着点头,“母后觉得好就好,儿子明日早朝就安排下去。对了母后,蔚蓝姐弟追封个什么名号合适?”
启泰国目前尚无追封无官无爵者的先例,蔚蓝姐弟又还未成年,身上更无功勋,这追封之事还需慎重,既不能显得过于厚重欲盖弥彰,也不能过于俭薄显得毫无诚心。至于蔚池本人,倒是不急着追封,蔚池的官阶本就极高,等他的死讯彻底落实了,再给个谥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