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门娇女之冷王悍妃》-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时正值深秋,苏记后院的木芙蓉盛开得如火如荼,粉的,白的、米黄的、玫紫的,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园中假山池水,雕梁画栋,面积虽不大,却妆点得格外精巧,可谓步步成景。

      被木芙蓉围绕的写意亭内,一名身材颀长清瘦的少年正斜倚在美人靠上,懒洋洋的往池水中扔着糕点屑,面上神色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少年身着一袭浅紫的锦缎袍服,腰系羊脂白玉带,头戴紫金冠,剑眉斜飞入鬓,狭长的丹凤眼中意兴阑珊,白玉般的手指轻捏起糕点慢慢研磨,直到糕点碎成粉末,从两指间簌簌落进池中,眼见五彩斑斓的鱼儿从池子四周蜂拥而来,才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慵懒的笑意,喃喃道:“果然下得好饵才有鱼呢。”

      佟掌柜疾步走进后园,在写意亭外停了下来,见自家主子这番模样,不由心里打了个突。今日的上京城着实热闹,这两件事情看起来与主子毫无关系,可细想又分明与主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前一件事关系到主子未来皇子妃的品性,后一件事关系到自家主子眼下的处境,也不知主子听了会不会发火。

      清了清嗓子,佟掌柜有些艰难道:“主子,镇国将军府走水的事情已经有结果,据说蔚家大房姐弟俩连同三个丫鬟齐齐殒命,事情的起因是两个巡夜的婆子吃酒误事造成,眼下那两个婆子已经被蔚二夫人杖杀了,巡城卫的人已经离开,另外早朝结束后,陛下谕旨让三皇子留京,桂公公已经传完旨回宫了。”

      佟掌柜说完便绷紧了身板垂首立在一旁,镇国将军府的动静太大,这事卯时过半他们就知道了,只自家主子不想多事,嘱咐了悄悄打听,他这才想办法交给惯常为他们传递消息的小乞儿去办。

      姜澄缓缓回过头来,眉毛一扬,玩味道:“哦?巡城卫没有阻止?蔚孔氏也没给孔志高传信?”

      佟掌柜抬头偷觑了姜澄一眼,抖着胡须道:“不曾,巡城卫只去了三十来个人,是定国侯府的二公子罗桢带兵去的。”佟掌柜的说着,又将小乞儿偷听到的关于罗桢与孔氏的对话一五一实的跟姜澄学了一遍。

      姜澄越往下听,面色越是兴味,到佟掌柜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清越如琢如磨,精致妍丽的脸庞越发深动起来。

      “原来如此,这罗桢倒是有些意思。”姜澄止住笑声,目露沉思的打了个响指,一名黑衣女子出现在姜澄身后,“玲珑,你去趟孔府,告诉孔志高,本皇子的名声可禁不起孔氏一族败坏,蔚二夫人虽是出嫁女,但总还姓孔,让他好自为之。”

      既然三哥姜衍已经出手,若是蔚蓝姐弟真的已经身死,此事断然没有如此轻易了结的道理。姜澄暂时还想不透其中缘由,但莫名的就是相信姜衍。

      黑衣女子应声,抱拳行了一礼旋即退下。

      佟掌柜抬起老眼打量了一下神色轻松并不恼怒的姜澄,心中一松,闪过了然。

      只怕今日之后,关于蔚家二房歹毒刻薄觊觎蔚家大房家产愤而杀人的名声就会传遍上京城,此事虽与主子没有直接关系亲,可蔚孔氏怎么说都是孔氏之女,而未来的四皇子妃孔欣瑜是蔚孔氏的嫡亲外甥女,身为皇子妃,身上容不得半点污垢,有如此恶毒贪婪的亲姑姑,做外甥女的又能好到哪里去?这事再往深了说,大家不禁要怀疑孔氏一族的门风。

      孔欣瑜这个四皇子妃本就不是主子自己求来的,而是先皇圣元帝察觉身体异样后乱点的鸳鸯谱。对主子来说,孔氏一族就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加上孔欣瑜本身在上京城闺秀中并不出彩,性子骄纵跋扈,又时常生出事端,就更不讨喜。

      这上京城中无人不知王记糕点铺子是四皇子的产业,孔欣瑜也时常到王记来偶遇主子,奈何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主子回应的时候寥寥无几。

      如今好不容易曝出蔚孔氏为了大房私产狠心谋害自家侄儿侄女,连带着主子的名声也要受损,可主子若是不在意,这又算个什么事?

      定国侯府二公子是三皇子的亲表弟,既然有他出手,就说明此事三皇子已经插手,这对主子来说,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于公可说自家主子不好跟三皇子对上,即使不出手帮扶孔氏一族也情有可原,于私,孔氏一族的名声越是败坏,主子才更有可能摆脱孔欣瑜。

      主子让玲珑不轻不重的前去警告孔志高一番倒是刚刚好,既可避免自家主子与刚回京的三皇子对上,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孔志高若还想依附自家主子,就不得不严厉约束孔氏子弟,如此还可顺带给孔欣瑜敲个警钟,也免得孔欣瑜继续不知天高地厚,总打着主子的名号到处生事。

      姜澄淡淡瞥了眼目露沉思的佟掌柜道:“下去吧,此事就到此为止。”

      佟掌柜微微俯身,行了一礼之后依言退下。

      姜澄兀自撑着下颌发呆,心中略有几分好笑。

      父皇向来偏心,临死还不忘给姜泽铺路,为自己指了这么一桩婚事,那孔欣瑜骄纵无脑,孔氏一门看起来清贵,与上京城真正的豪门望族比起来又何尝让人看得上眼?尤其到孔志高的儿子孔继儒这辈,汲汲营营,逢迎拍马随手拈来,更是让真正的清贵门第敬而远之。

      ------题外话------

      ÍƼö¹Ô±¦ÄªÇẮµÄ¡¶æýç«ÊÀ×Ó°Ô³è´ôÃȹ«Ö÷¡·£¬Ï²»¶µÄÇ׿ÉÒÔÈ¥¿´¿´£¬ÎÄÎıȽÏÇáËÉ¡£

      郝连宝珠生来就是个脑子一根筋的公主,她的母亲也是个脑子不灵光的废妃,可想而知她应该得吃很多苦,不过她有三好:颜好,父王好,夫君好,嫉妒得她几个姐姐直咬手指,其实这只是伪宫斗伪宅斗,因为郝连宝珠还有个别名:傻宝,就连她母亲都懒得跟她较真,每天把她喂得饱饱的,养的美美的,放出去,杀伤力堪比十万铁骑营。

      第七十章 丰年苏家

      姜澄唇角勾起一抹嘲讽,觉得又是无奈又是可悲,自己若是真娶了孔欣瑜,倒是娶了个麻烦,看似尊贵的皇室子弟,从来身不由己。可比之自己,三哥姜衍又何尝不是更加可悲?父皇登基之初,罗皇后的母族定国侯府帮父皇肃清朝局可谓是不遗余力,结果大局初定罗皇后便死于非命,而定国侯府当时自顾不暇,三哥虽是唯一的正宫嫡出,却为了不被谢琳母子所害,不得不放弃尊严和地位远避紫芝山。

      而姜衍离宫之时,姜澄尚且年幼,并不能理解姜衍为什么一定要离开上京城,这个疑问直到苏昭仪过世之后,姜澄才渐渐明白过来。

      姜澄的生母苏昭仪苏怡穗是绩溪郡丰年县人。

      绩溪郡地处启泰以南,沿南岭江分布,下辖十二县,因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边缘山林密布,周围河汊交错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而具有天然优势,不仅是启泰国在南方的交通枢纽。也是四国有名的渔米之乡,粮食产量比之有名的东部粮仓黑河平原也不遑多让。而苏家自启泰建国之初便世代生活在丰年,又素以耕读传家,家风清正,族中子弟均以读书知礼、以立高德为要。

      圣元五年秋,圣元帝姜白岩化名白岩微服私访至丰年县时遇刺,随行的侍卫十不存三,穷途末路之时无奈入避丰年县翠湖岭,恰好被上山采药的苏怡穗所救,后又被苏怡穗带回苏家养伤。

      彼时苏怡穗已经年满十六,有着南方女子特有的精致妍丽,身姿阿娜娉婷,一身气质更是温婉如水,而姜白岩性喜渔色,当即就生出了将苏怡穗带回宫中的心思,考虑再三,姜白岩决定伤好后以苏家老爷子苏正平和苏怡穗本人为突破口,义正严辞的以报恩之名向苏正平和苏怡穗提出将苏家老小全部带回上京城安置的建议。

      姜白岩的想法很好,满以为许下重金和坦途前程,要摆平苏家这样的乡野小民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可他错估了苏家老爷子苏正平的心胸人品。苏家虽是平头百姓,族中也无在朝为官之人,骨子里却再是本分不过。

      苏正平彼时已经年过花甲,历经世事阅人无数,又不是目光短浅的攀龙附凤之辈,姜白岩虽然话说得漂亮,却是实打实的以利诱之,苏正平是男人,他也曾年轻过,又如何能看不出掩藏在姜白岩温文尔雅面孔之下的龌龊用心?莫说孙女苏怡穗已经定亲,与亲梅竹马的未婚夫婿沈时年感情甚笃,距离婚期也不过三个月,就算是苏怡穗还未定下婆家,苏正平也不愿意拿苏怡穗的终身幸福去换取飘渺如云烟的权势富贵,更何况,姜白岩完全就是见色起意,就凭他这副小人常戚戚的作态,任他身份再是贵重,苏正平也看不上眼。

      门不当户不对的姻缘都难有好结果,又遑论做人妾侍或者外室的?姜白岩这哪里是报恩,说是侮辱人来报仇了还差不多!苏正平素来好脾气,人老了养气功夫也不错,想清其中缘由倒也没跟姜白岩摆脸色,只以故土难离习惯了丰年的生活婉言拒绝。

      苏怡穗心性纯善,尽管正是年少慕艾的的年纪,却并不为姜白岩的气度风华所折服,也不贪慕权势,只一心一意想嫁予沈时年为妻,见自家祖父婉言拒绝,心里很是松了口气,对于姜白岩提出的建议,更是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姜白岩当时身受重伤,被人从绩溪郡以西的云荡湖一直追杀至翠湖岭,本就满心疲惫战战兢兢,又在苏正平和苏怡穗处吃瘪,心中免不了恼怒,觉得这祖孙二虽不识抬举。想他堂堂九五之尊,何时看上个女人还需要费尽心思去讨好算计了?平日里但凡他稍微露出点苗头,大把人排着队将自家闺女洗干净了打包送到他龙床上来,也就是这乡野之民才会有眼不识泰山分不出好赖。可许是姜白岩骨子里天生的劣根性作祟,气过之后又觉得苏家祖孙如此倒也算得上真性情,倒是比单单看上他身份地位的谄媚逢迎之辈好上许多。

      想到此间危机还没解除,朝他下手的人也还没挖出来,未免动静闹得过大,姜白岩满心憋屈之下只好暂歇心思,临行前赠了一枚白玉扳指给苏老爷子作为信物,以图他日再作筹谋,言明苏家有朝一日若是有所求,可直接到上京城城北的理国公府找他。

      丰年县本就是绩溪郡十二县中首屈一指的富县,不仅百姓富足,城中信息也更发达,苏正平又与一般的地主老爷有所不同,不仅眼界见识更加开阔,于朝廷政治亦是有所涉猎,听闻了姜白岩的身份不由得满心复杂。

      当今理国公府正是白姓,与镇国将军府,定国侯府和程国公府、肃南王府同是追随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几府实力相当,历来底蕴深厚,理国公府子孙又向来才德兼备,上任国公爷白汝蔺便时任户部尚书一职,与昭兴帝的皇后楼氏是正儿八经的表兄妹,论起来当今圣元帝还要尊称白汝蔺一声表舅。

      昭兴帝在位时,因着楼皇后这层关系,理国公府荣宠有加膏粱锦绣,圣元帝尚在潜邸之时也对白汝蔺这个表舅颇为敬重,可自昭兴帝大行圣元帝登基,白汝蔺的嫡长女白紫鸳入宫为妃又在生产时一尸两命后,圣元帝与理国公府就日渐生疏了。

      如今理国公府虽不复当年风光,可白汝蔺的嫡长子白起峰才华出众,在白汝蔺乞骸骨病退之后,不仅顺利继承理国公府爵位,还一路通达的从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一职。

      苏正平心思通透,他虽参不透皇家和权贵之间的个中猫腻,也不清楚姜白岩到底是理国公府的那位公子,却也明白,圣元帝虽然对理国公府并未过多照拂,却也没有刻意打压。如今理国公府家的公子在丰年遇刺,怎么看都绝非等闲小事。

      ------题外话------

      我是亲妈,保证不唠闲嗑,以上出现的每一剧情安排的每一个人物,都会在以后的故事中出现。

      第七十一章 沈氏时年

      苏正平心中清楚,有些人有些事,那是万万沾染不得的。苏家只是升斗小民,虽然家中粮产田地无数,但在真正的权贵眼中,与真正的蝼蚁并无多大差别,若非如此,姜白岩又何以假借报恩之名实则行唐突轻辱之事?

      他既不想借理国公府的势,也不想攀附权贵,更不想与姜白岩扯上关系,可他明面上已经在姜白岩表明身份之前拒绝过一次,此时若是再行拒绝,免不了要得罪人,更况且这人不救都救了,不想沾染也沾染了,难道还要两头不讨好?又思及家中子弟日后无论是进京赶考还是出入仕途都免不了与权贵有交集,苏正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玉扳指收下。

      姜白岩伤好后跟着前来接应的侍卫恋恋不舍的离开,苏家表面上仍是关起门来自顾自过自己的小日子,苏正平心中却惴惴不安,一面大张旗鼓筹备孙女苏怡穗的婚事,一面极力扫平苏怡穗救助姜白岩留下的痕迹。

      而苏怡穗一颗心沉浸在即将做新嫁娘的喜悦中,对此事一无所知,理国公府和姜白岩,在她心中不过就是萍水相逢,只莞尔一笑的功夫便能抛诸脑后。

      可事实正如苏正平所担忧的那样,事情到此远远还没结束,甚至这只是个开始——伴随着姜白岩出现又离开的,还有属于苏家世代安居丰年的和乐日子。

      苏怡穗做梦都不曾想到,因为她的一念善心,会将苏家满门推入无底深渊,而她自己的下半辈子,会与自己亲手救助的男人纠缠至深,爱人不能与之相守,恨者不能令其灭亡,终其一生困在上京城的四方皇城之中,郁郁直至生命终结。

      就在姜白岩主仆离开之后不足半月,坐落在翠湖岭下的苏家惨遭灭门之祸,事发之时正值深夜,除了苏怡穗与其年仅三岁的侄儿苏云榧被苏正平藏在地窖里侥幸逃过一劫,其余三十七口一夜之间全部被屠戮殆尽,对方下手狠辣,可以说是惨无人道鸡犬不留,苏家多年家底一夕之间亦被被尽数掏空。

      事发后,苏怡穗又悲又怒几近崩溃,带着年幼的苏云榧东躲【创建和谐家园】,甚至连为苏家满门至亲收尸都不能。万般无奈之下,苏怡穗只好将苏云榧托付给未婚夫沈时年照顾,自己则想办法求助苏家亲友,打算寻个安身立命之所再从长计议。

      可苏家的灭门惨祸来得太过突然,对方下手之狠也太过震慑人心,苏家虽世代生活在丰年,也向来与人为善,却没人敢在此时冒着失去阖家老小的性命的风险向苏怡穗伸出援手,胆子小凉薄些的甚至不敢让苏怡穗进门,只吩咐奴仆悄悄送上一份仪程银子就将苏怡穗给打发了,稍微厚道些的,也仅仅是让仆人出面稍微提点几句再劝慰一番,各家对苏怡穗提出的请求皆是婉言拒绝,就连苏怡穗的舅舅一家也是如此。

      众人惊惧,纷纷在心中猜测苏家到底得罪了什么人,与人结下了什么不能化解的生死愁怨,这才会招来横祸;否则又何以一夕之间被屠戮满门?

      苏家人口简单,家风清正,苏怡穗前十六年一直生活在兄长至亲的庇护之下,虽然聪慧伶俐,说到底却是个弱质少女,除了跟着沈时年学了些医术并无所长,加之忽逢变故心神俱伤,又几经周折多方求助无果,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抛去骨子里的礼教尊严接受未婚夫婿沈时年的帮助住进了沈家。

      沈时年年长苏怡穗五岁,原是西边麻城人,家中略有家资,经营着药材生意,沈时年四岁那年,沈父带着商队收购药材途经赤焰山时,恰逢小股大夏兵进犯不幸惨死。沈父死后,沈家便只剩下孤儿寡母,之后邻近麻城一带的连云山和赤焰山接连遭遇兵祸,沈时年六岁时跟着母亲赵氏由麻城迁至丰年,在苏家隔壁安了家。

      苏家人心善,见赵氏独自拉拔着沈时年生活多有不易,便对母子二人多有照拂。彼时苏怡穗正是学走步的年纪,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与家中兄长年龄差距最小的也有十岁之差,苏怡穗又是个天性活泼的,兄长们进学之后,苏怡穗便自然而然的缠上了新来的邻居哥哥沈时年,沈时年也懂事,因着赵氏的教导,对给予他们母子施以援手的苏家很是尊重,对苏怡穗更是多了几分耐心。

      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沈时年十七岁时赵氏故去,苏老爷子见沈时年人品端方勤劳,对苏怡穗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妥帖,也不嫌弃他上无尊长,便做主将苏怡穗许配给沈时年,沈时年自己也争气,为赵氏守孝的三年里,婉拒了苏家的帮助,先是在丰年县开了沈记药铺,之后又陆续在相邻的云溪县和昌平县增设分店。

      苏家出事,沈时年自然也着急,沈记药铺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略有小成,可他背后毕竟毫无根基,是以免不了动用手中的人脉悄悄打听,想要尽自己所能将苏怡穗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但命运好似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似的,就在苏怡穗住进沈家的第二晚,沈时年和苏云榧悄无声息的失踪了,苏怡穗再顾不得自身安危,也无法思考前路到底要如何,利用沈时年交到她手中的日常所需花费,反反复复将丰年和云溪昌平翻了个遍,却始终没有沈时年和苏云榧的下落。

      穷途末路之下,苏怡穗幡然醒悟,这一切都是在姜白岩出现之后发生的!若说自己和苏云榧本就是该死之人,那沈时年就是被自己连累的!姜白岩留下的白玉扳指,早在苏家惨遭灭门之时便不知所终,苏怡穗不确定这一切都是姜白岩做的,亦或是姜白岩的仇家,因恼恨自己出手救了姜白岩而痛下杀手想要迁怒灭口。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苏怡穗在痛失至亲至爱孑然一身的情况下,都已经不在意了。在寻找了沈时年苏云榧长达半年之后,一无所获的苏怡穗毅然上京,就这样亲自将自己送到了姜白岩手中。

      ------题外话------

      推荐彼岸伊人《皇妃,你要的皇子到货了》。

      这是一个扑倒与反扑倒的故事,一场腐女与色狼的pk,女主成长蜕变型,男主腹黑型。

      初见时,一个是神出鬼没的赌坊幕后老板,一个是赌坊闹事的小【创建和谐家园】丝。

      再见时,就被人连拉带扯的逮去向皇上请旨赐婚,从此夜生活过的酸爽无比。

      自从嫁给柳墨后,夜落身体力行的感觉到了什么叫身体被掏空。

      自从嫁给柳墨后,夜落不仅涨知识,涨得更多的是姿势。

      自从嫁给柳墨后,夜落觉得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歪。

      而柳墨,不管夜落怎样做,永远无条件宠溺她,支持她。

      乱世之下,两国鼎立,战争一触即发,且看一双纤纤素手如何挑起腐朽皇朝的乾坤盛世,谱写一场盛世荣华下的锦绣篇章。

      第七十二章 女人如花

      姜澄换了个姿势斜倚在美人靠上,视线触及盛开得热烈木芙蓉,心中不由叹息,女人如花,当真只有高挂枝头时才能鲜妍明媚结出果实,一旦被采颉,接下来的命运要么是被装点在美人瓶中束之高阁慢慢枯萎,要么便是被撕碎了丢弃零落成泥。

      这之后的戏码,与每一个土豪劣绅土匪强盗强抢压寨夫人并无任何区别,如果硬要说区别,那就是他父皇姜白岩的地位比一般的土豪劣绅高些,手段更软和些,心思更狡诈些。

      因着姜白岩提前与理国公白起峰通过气,苏怡穗几经周折进京后,很快便被姜白岩安抚下来接到宫中,苏家的灭门惨案姜白岩确实并不知情,为了讨得苏怡穗的欢心,姜白岩甚至派出暗卫四下查探。苏怡穗在得知姜白岩的真实身份后,也在心中打消了对姜白岩的怀疑,姜白岩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若是目的是为了自己,想要逼迫苏家就范一道圣旨就能解决,又何苦要屠杀苏家满门?

      之后姜白岩以苏怡穗孤身一人又是女儿身,而谋害苏家的罪魁祸首还没落网,并不适合一个人居住在外为由将苏怡穗留在宫中,未免苏怡穗心中防备不安,姜白岩费尽心思的将苏怡穗安排到楼太后的寿康宫,美其名曰有空多与太后说说民间的逸闻趣事。

      楼太后对姜白岩的盘算心知肚明,难得见他除了谢琳之外,还能对别的女人小心翼翼,又正愁找不到人来分谢琳的宠,心中也就乐见其成。

      苏怡穗见姜白岩安排妥当,再加上对他的身份有所忌惮眼下又无别的选择,便自此在寿康宫中住下。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几个月便过去,姜白岩时不时告诉苏怡穗一些暗卫从各地传回的消息,尽管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可姜白岩态度却出奇的好,苏怡穗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虽然心中断定此事是因姜白岩而起,可她现在身无长物住在别人的地盘上,既是托别人帮忙,又还有求于人,总不好始终冷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姜白岩的态度便也逐渐软化下来。

      楼太后冷眼瞧着,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顺势在背后推了一把。

      圣元六年中秋,苏怡穗在寿康宫失身于姜白岩,之后因为出身所限,被姜白岩封为苏嫔,次年五月生下姜澄,晋封为苏昭仪。

      ×Ô´ËÒÔºó£¬ËÕâùËëÔÚËÄ·½»Ê³ÇÖ®Öм尾¶ÈÈÕ£¬×î³õ»¹ÐÄ´æÏ£Òí£¬Ö»ÒªÄÜÕÒµ½ÉòʱÄêºÍËÕÔÆé¼£¬Ëý¼´±ãÊÇÈÌ×ÅÔ¹í¡Î¯ÉíÓÚ½ª°×ÑÒÒ²ÎÞ²»¿É£¬µ«Ëæ×Åʱ¼äÁ÷ÊÅ£¬Ö±µ½½ª³Î³öÉú£¬ÉòʱÄêºÍËÕÔÆé¼ÈÔ¾ÉèÃÎÞÒôѶ¡£

      苏怡穗心如死灰,一面心中惦记着沈时年和苏云榧,一面又割舍不下姜澄,就算姜澄是姜白岩的种,可说到底还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她在这世上已经再无亲人,而姜白岩的后宫除了有世家大族出身的罗皇后,还有千娇百宠的谢淑妃,另外还有贤妃和若干妃嫔美人无数。她若是想不开一死了之倒也干脆,可姜澄怎么办?楼太后虽对她和姜澄多有照拂,可她年岁已大,又还有几年可活?罗皇后倒是个宽厚的,可她自己本身也不得宠,尚需楼太后扶持,又如何能庇护住姜澄?更何况自古妻妾不相容,嫡子和庶子之间天生就是冤家对头,尤其是在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之下。

      苏怡穗既然不能死,那就只能呕心沥血的熬着。姜白岩最初对苏怡穗新鲜了一阵,等苏怡穗生下姜澄,又对他总是不冷不热,热乎劲便也慢慢凉了,直到苏怡穗过世,姜白岩都未能将杀害苏家满门的真凶找到,苏怡穗心中如何遗憾悔恨姜澄不得而知,只在苏怡穗弥留之际,姜澄断断续续从她口中得知苏家灭门的这段历史。

      原本以苏怡穗的身份背景,要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生下姜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谁让姜白岩有个好母亲呢?楼太后对谢琳深恶痛绝,一面极力扶持皇后罗魏稳住后宫局势,又一面庇护着苏怡穗生下姜澄,如此一来,姜白岩除了谢琳名下所出的大皇子姜泽和贤妃名下所出的二皇子姜沐,时隔几年后又添了罗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姜衍,以及苏怡穗所出的姜澄。

      谢琳拥有姜白岩独一无二的宠爱不假,可除此之外,姜白岩该去临幸别的妃嫔仍会去临幸别的妃嫔,在罗皇后和苏怡穗没有生下皇子之前,宫中只有姜泽和姜沐,姜沐的生母贤妃出身文臣之家,家中老父只是个监察御史,既不掌兵权也不在六部,谢琳面对贤妃和姜沐,尚且还能保持淡定不动如山,可有了姜衍和姜澄,情况则又不一样了。

      姜澄的外家只是普通乡绅之流,早就灭门不足为虑,可姜衍中宫嫡出的身份却让谢琳寝食难安,更遑论定国侯府手握兵权。但当时楼太后健在,无论是姜沐姜衍还是姜澄,全都有在楼太后庇护着,谢琳就算有心下手,却不敢明火执杖的在楼太后眼皮子底下作妖。

      楼太后虽出身黑河大家,但认真说起来楼家却是靠商贸海运发家,楼父只是个四品郡守,昭兴帝时,后宫妃嫔众多,其中不乏世家豪族之女,楼太后能以区区郡守之女稳坐皇后宝座,且生下两子一女,并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皇位,其心智手段又岂是简单得了的?

      更何况宫中三年一选秀,虽然充盈后宫的女子不一定就能得了姜白岩的青眼,但一个好汉三个帮,众妃嫔再是不济,分去部分姜白岩对谢琳的荣宠关爱还是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楼太后在世时,谢琳行事小心谨慎,生怕行差踏错一步自毁前程;楼太后薨逝之后,后宫才会接二连三的出事,就连罗皇后那样自小接受世家内宅精心教导性子并不软懦的都能忽然暴毙,三哥姜衍又如何敢在皇宫继续呆下去?

      第七十三章 圣旨留京

      姜澄丝毫不怀疑,若是三哥姜衍继续留在皇宫,以他六岁稚龄又中宫嫡出的身份,在定国侯府风雨飘摇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一定活不到成年,而罗皇后大约是早就有所预料,提前在暗中给三哥安排了后路,是以三哥才会走得那样及时干脆。

      姜澄十二岁时,苏怡穗因患肺痨去世。当然这患了肺痨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姜澄自己心里另有一杆秤。谢琳的狠辣他在楼太后薨逝之初就有了深刻体会,后来罗皇后殡天,谢琳变本加厉,宫中但凡有几分姿色的妃嫔总也活不长,不是因病而死就是触犯宫规被打入冷宫郁郁而终,如今尚在高位分上的也只剩下贤太妃一人而已,且还半死不活病怏怏的。

      若说定国侯府和罗皇后的结局,姜澄在六岁时还懵懂看不真切,那苏怡穗的命运和苏家的灭门惨案,姜澄在十二岁时已经心如明镜,尤其这几年他在谢琳母子手里几经生死活得小心翼翼,连装疯卖傻自黑纨绔都做出来了,又还有什么看不分明的?

      深宫之中从来就没有天真的孩子,姜澄因为没有外家,从小看尽人情冷暖,无论是苏怡穗活着还是死去,他在后宫都是无足重轻的存在,索性谢琳对他下了几次手之后,大约是觉得他身后没有倚仗成不了气候,他才能有机会继续活着。

      如今这启泰江山终于被谢琳母子收入囊中,原本上京城中已经成年的皇子就只有自己,姜泽在此时处心积虑的让三哥留京,总不会是真的出于兄友弟恭,想要善待兄弟吧?姜澄从不认为谢琳和姜泽会有良善宽和的一天,与其指望穷凶极恶的饿狼开始茹素,不如磨刀霍霍将饿狼斩杀。

      想到饿狼,姜澄不免又想起蔚蓝姐弟。历代镇国将军战功彪炳,蔚蓝姐弟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之后,据说姐姐才十一岁,弟弟五岁,如此煊赫铁血的家族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毁在蔚家二房这对鼠目寸光只争蝇头小利的夫妇手中?姜澄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有些脱离轨道了,显得有些不真实,可若是火场中找出的几具骸骨并不是蔚蓝姐弟和其丫鬟的,那这二人又去了哪里?是被人救走了,还是姜泽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小人在背后捣鬼?假如这姐弟二人真的不幸殒命,那守护启泰百年的镇国将军府嫡支最后岂不是连个血脉传承的人都没留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9: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