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血》-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李玄瑾点头,这才接着说道:“这就是了,王爷没错,而曾度却是待罪之身,曾度半路上失踪所以牵扯到了王爷,但王爷不必理会那些有的没的,若说王爷半路劫杀曾度,头一个不相信的便是皇上,即使王爷与曾度有些间隙在,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杀了曾度对王爷有什么好处?当今圣上英明神武,断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既然皇上不相信,那王爷便也无忧。

        不过估计王爷心里是怕有些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吧?其实这也不需多虑,王爷府中不是还留着几个擒下来的刺客吗?王爷还想关他们到什么时候?”

        他说的这些李玄瑾何尝又没有想到,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语气中却没有半点的变化,“这些人都是死士,在他们嘴里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若是胡乱攀咬,岂非是得不偿失?”

        老人摇头笑道:“不然,这几个人照我看用处大得很,王爷初掌兵部,根基太浅,少不得有那阳奉阴违的事情发生,王爷这些时日是不是正为此烦恼?”

        说到这里顿了顿,见李玄瑾愣了愣,也不待他回答,接着说道:“这些人能扮作殿前司禁军,又是由兵部指派,恐怕和兵部一些人脱不了干系,便是找不出那幕后之人,王爷倒是可以借助此事梳理兵部人事,至于那些谣言嘛,王爷心中本就无愧,便可全不理会,再一个,有了这些人证,旁人还能以为是王爷要对曾度不利?照我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有人想着法子杀人灭口才是真的,所以过不了多久,谣言自破,还可以借助此事严查部务,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玄瑾听他说完,拧着眉头想了半晌,终于露出了笑容,“先生果然不凡,只言片语便解玄谨茅塞,能得先生之助,实乃玄谨之幸也,不过还有一事要向先生请教。”

        “老朽之人,不堪王爷赞语,王爷还有什么要问的自管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既然已经入京,他也就没想着能独善其身,那位圣上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不需多作揣测,到是这位景王殿下,到底有没有那个才干和气运了,到现在看来,这位景王心胸并不算宽广,不过到是个谨慎之人,至于心机嘛,这些皇家子弟,哪个没有自己的手段?只看他能先折了曾度的脸子,然后任其归京就是明证。

        李玄瑾面上神色虽然没有大动,但心里却已经有些惊喜,老人听到这些还只片刻,便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法子,且对形势把握的分毫不差,这份功夫便是遍观朝野,又能找出几人出来?这次父皇当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啊。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却已经说道:“我初入兵部,确实觉得诸事繁杂,力有不歹,不过兵部之事还算好说,便是有那么几个油滑的,本王也尽自压得住……”

        说到这里,李玄瑾脸上泛起了几许阴冷,他尽管参政时间不长,但威势却着实增长了许多,黝黑的眸光精亮精亮的,一眼望不到底,嘴唇紧紧泯着,显得越发的倨傲,老先生见了,心里话儿,这位景王殿下和当年的圣上可是大相径庭,以后怕不是个好侍候的主上……

        却听李玄瑾接着说道:“小人哪里都有,但朝堂之上也不能缺了他们,水至清则无鱼嘛,这个道理我是懂的,只要不因私利而害国事,我尽能容得下他们,但如今大秦偏于守成,进取不足却是大患,天下纷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大秦如今看似兵甲犀利,国力不让于诸国,但隐患实多……

        旁的事情先且不提,便是地方将校日渐跋扈,任用私人,结连成党之事来说,如今祸患不显,但时日久了,难保不会重演汉唐故事……嘿,前日河中军的几个将军进京述职,在康明坊为了几个娼妓和折家的人当街大打出手,一个是朝廷大将军,一个则是钦赐勇毅伯……嘿,人虽是已经拿下,但长安令就是不敢处置,昨日早晨便到了府上来问本王……本王有心整顿部务,让这些跋扈将军们知道朝廷威严,但却有些无从下手,先生可有以教我?”

        这些事情看样子已经困扰他多时了,这时说出来却多是因为这位老先生表现特异,思虑明白,和他当初想的不过是到自己府上养老可是差得多了,不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几天,也不会现在才来讨个主意的。

        不过他的眼睛却是瞄向赵石,大秦境内平安日久,不管是朝堂之上的官员,还是民间平民百姓,如今讨论战事的是少之又少,仿若已经到了盛世一般,他一个闲散王爷,不管事儿的人,更是想也未想的。

        但赵石当初的一番话却是激起了他的雄心,如今手中有了权势,还是掌管的兵部,这注意力立马全都集中到了大秦军旅上面,赵石当初那番话虽只是不经意间出口,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石不过是几句话,便将一副前所未有的画卷展现在了他的面前,就像是本来平静的湖水扔进了一块巨石,立即波涛汹涌,无法自制,不然当初听到父皇要迁陵的消息时,反应也不会如此之大,迁陵需要耗费多少银钱?还提什么东攻金国,南征后蜀?

        将领跋扈自恃,若想联夏攻金,除兵坚甲利之外,还需军兵如臂使指,不然出现平凉那样的事情,将帅不和,也不用敌人动手,自己便乱了阵脚的……

        老先生心中也是有些惊异,这位殿下雄心到着实不小,在他想来,这个时候这位殿下脑子里应该都是那个位置才对,不成想出了这么大个命题在自己面前。

        不过此事虽然于国有利,但……这可当真是一件棘手之极的事情,当年种从端坏事便是坏在要限制这些将军们的权柄上……

        “还是王爷想的深远,老朽虽然驽钝,但……既然王爷有这样的志气,老朽愿为王爷尽力策划。

        兹事体大,此事涉及极广,不宜轻忽行事,而且千头万绪,需一步步的来才好,至于河中那几个将军和折家的人倒是好办,本来若是王爷没有这个心思,不妨斥责几句,放了便是,还能结好于韩家……不过现在嘛,手段却要严厉些了,当年庆阳兵变,河中将军段其豹为一己私怨而搬倒了折木河,虽然折木河也是该死,但罪名也应少不了段其豹的,但最后只是斥责了事,难免长了他们的气焰,此时不妨敲打一下,王爷不若先将人关押在刑部大牢,去信问勇毅伯的意思,当年位勇冠三军的勇毅伯韩炜已然垂垂老矣,现在这位伯爷我也见过,虽然还堪称勇武,但性子柔弱的紧,不出我所料的话,回信必是支支吾吾,不着边际,如此一来,王爷就可便宜行事,将领头的定罪,其他人等放还,一来给他脸面,二来也树立自己的威望。

        至于折家的人,王爷若想整军经武,折家的人更是不能放过,折家在西军中的威望不做第二人想,虽然得罪了他们今后王爷也会有些麻烦,但只要折木清此人在,便不会与王爷刻意为难,此时正是立威的好时机,王爷既然志存高远,以后行事便可多放手脚,太子那里惯会收买人心,也便失了许多自己的主张,王爷要想有一番作为,断不可拾人牙慧,便要显得严刚可畏才好……”

      第0139章 密议(三)

        李玄瑾听的入神,一直到老人说了最后一句,不光是他,便是齐子平和胡沉舟两个脸色都是一变,这老人话里的意思可深的紧啊,半晌过后,李玄瑾这才抚掌而笑,“先生说得不错,若是瞻前顾后,此事怎么能成,先生真乃国士,只言片语中便能有大文章,让人佩服无地……

        赵石,这建议当初是你提的,你可有什么话说?”

        老人听到赞语,脸上却是淡淡一笑,当年这样的话还听得少了,最后却怎么样?还不是黯然离京,皇家之人的话当不得真的,不过听李玄瑾提到赵石,却是一个愣神儿,转头向自己那位新收的【创建和谐家园】望了过去。

        心中惊异之余,却是有些嘀咕,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样的话也敢说出口,若是一个不好传了出去,今后在军中必将寸步难行……

        赵石却也愣了愣,这建议是自己提的?自己怎么不知道?不过随即便镇定了下来,虽然如今他对大秦军旅编制越来越是熟悉,但这么一篇大文章也不是他能够回答的,自古以来,军权之事便是个两难的命题,不论是这个朝代,还是赵石的前世,军权这一历史顽疾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不是人们的智慧不足,而是因为这是个以子之矛,攻彼之盾的问题。

        汉唐之前,只要战乱一起,便成割据之势,手握兵权的将领们相互征伐,败则为寇,胜则为王,几乎无法可制,在赵石的印象中,宋朝应该是限制兵权最成功的一个朝代了,但宋朝的军旅却也是历史上最羸弱的一支【创建和谐家园】军队,被外敌压迫至深,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胡人夺了天下的王朝。

        宋朝之后,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民国,割据之势是越演越烈,最后竟然被一个弹丸小国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虽然其中也有官员过于【创建和谐家园】,横征暴敛,民心尽失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这些将领们各怀异志,不愿真心出力的缘故了。

        有句话说的好,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也只有儒家才能说出这么模棱两可的话来,但解决的办法嘛,却是一字未提。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石本就是军人出身,对于军旅之事最是熟悉,后世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将领兵权过大,放纵跋扈,或者削夺将领军权,又不影响军队战力的问题,但有一些办法还是有效的。

        其实军权问题和政治体制有着莫大的关系,赵石自然想不到这上面去的,他的眼光还没有那般的长远,思路也没有那样的开阔……

        沉吟了半晌,这才沉声道:“建立武学……”

        看他沉思良久,李玄瑾本是抱了很大的希望,这个少年往往总有惊人之语出口,不然他也不会单单问他一句,在座的哪位不是心机深沉,深谋远虑之辈,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列席其中便已堪称异事,更不要说被问及朝政了,但从巩义县第一次见面开始,这个少年便给了他一种不管什么事情,这个少年都能有自己见解的奇特的感觉,所以才有此一问的。

        不过听到这一句话,李玄瑾却是摇头一笑,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陈老先生心底深处其实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是个从来不相信什么天纵其才的人,他自小经历坎坷,世间苦痛都尝过的人,再加上比别人用了百倍的心力,才能有今天的见识,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在他眼里虽然也是聪明的紧,但才十四岁的年纪,没有经过大风大浪,能有个什么见识了?

        不过这时开口的却是一直没有说话的胡沉舟,他这人持身严谨,虽然才智不足,但胜在不骄傲自恃,自从上次事后,对这个见识不凡的少年便多了几分的敬重,所以对赵石的话也就分外的注意,此时不明白对方到底要说什么,于是便问了一句出来,“武学?我大秦有啊,还谈什么建不建的?”

        赵石此时已对这个时代的军队编制熟悉的很了,立时便应对道:“大秦的武学流于形势……嗯,更像是客栈,每年武举开始之前,便有许多人入住,等待武举,说是武学,其实更像是招待那些武学举子的驿馆罢了。

        我说的建立武学,是要教授军中将领文韬武略的地方……”

        听他这么一说,李玄瑾眼睛亮了亮,这个少年果然不让自己失望,还真就心中已有定计的,不过心中也是有些疑惑,这倒也不怪他,此时在文育之上,因为儒家的关系,因为颇为的完善,但在武事上面,还多是沿袭古制,军中之人从参军一直到将领,皆是得靠军功来取得,没有特定的教授武略之处的,如此一来,所谓名将大多皆是出自世家豪门,若是寒门之人,天资聪慧,又能历经战阵而不死,一刀一枪的拼出功名,则就能形成新的将门世家,在传承上则靠的是父子相传,口口相授,这样下来,也难怪名将难寻了。

        “呃?这到有些新奇,难道是像太学一般来办?建立这样的武学又有什么用处?”李玄瑾有些入神,这里面的关节他不可能一下想的清楚,不由问道。

        “可分军中将领之权。”赵石想了半天,这里面意思太多,一时他也不知从何说起了,出口便也简单到了极点。

        不过在座的都是聪明之人,尤其是这位陈老先生,人精一样的人物,只是略一沉吟,眼睛便是一亮,立即道了声,“不错。”看向赵石的目光中除了惊奇之外,便剩下了赞叹之色,心中更是暗道,自己这次可真是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创建和谐家园】,只这份心机便已可称绝世,更难得的是年纪还如此之小,将来前途着实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此时李玄瑾也若有所悟的笑了起来,但他身为王爷,这用人之道却是自小研习的,此时也不说自己想法,而是将目光看向了陈先生。

        这位老人却是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圈,这才抚须笑道:“武学若是真的弄办得像太学一般,多取寒门之士,日后大秦军旅必将甲于天下,又可教以忠义之学,不出十年,当可有一番声势,以为各军将领掣肘……则当真是大秦之福了……”

        说到这里,却是顿了顿,皱起了眉头,“不过,谁若是成了武学山长,到时桃李遍布军中,皆出于其门下,权柄是不是太重了些?

        嗯……这武学山长可几年一换,当无有忧虑才是,不过……武学初立,这生源却从何而来……不若先让各军将领荐举,先把声势做起来,然后选一些家世清白之童子,自小教授军略,数年之后送入军中磨练,如此源源不断,十年之间,便能自成体系,便是再有任得敬之辈,也不会落得全军皆叛的结果,且军中将领若怀异心,也是一令可擒的了……

        还有,这武学教授王爷却要选的谨慎些才好,既要有真才实学,还要忠于朝廷……嘿,看老朽这……人年纪一老,便口无遮拦,唠唠叨叨,若不是老朽是个白身,旁人一定以为老朽是要抢功劳呢,王爷您可别见怪。”

        他这最后几句话一说,旁边的几个人都乐了,便是赵石听了他这一番话,心中也是佩服,这武学应该是清朝末年才真正的建起来,却也是学自日本,当时好像有那么一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建立了很多的学堂,不过那时清朝已经日薄西山,救无可救,却为以后的军阀混战打下了底子,他自己也不清楚在这个时代怎样才能将这种学院式的教育建立起来,这时也只是一说罢了,想的也只不过是也许武学出来的学生能分些将领的权柄,让那些大将们不至太过跋扈罢了,没想到这位陈老先生却想了这许多,深谋远虑之处实非他所能及……

        李玄瑾这时也是心中欢喜,数月之前他还是个无所事事,被人污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的闲散王爷,但如今不光执掌兵部重权,还得了这么两个人物相助,回想一下以前,还当真有些世事无常的感觉了。

        “先生冗智,人所难及,若此事真个能成,先生与赵石都为首功……”

      第0140章 来访(一)

        “赵石,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李玄瑾含笑说了一句,见赵石默默摇头,他心情正好,这些天来在兵部和那些油滑的部员们没少生了闷气,再加上李严蓄乃是太子一党,虽说整日里脸上都是笑眯眯的模样,什么话都应承,但就是出工不出力,尤为让人痛恨,不过其在兵部任职日久,这根基也是牢固非常,便是有李武这样的把柄握在手中,此时也不是拿出来说事儿的时候,又加诸事繁冗,他对部务又不甚熟悉,劳心费力之下,虽然满心的革除旧弊的心思,也是施展不开,这心情能不郁闷?

        不过现在一番谈话下来,难题都是迎刃而解,心情大好之余,看见赵石还是那般冷漠中带着些疏离的表情,便是被人赞叹,脸上神色也未有稍变,不由手指着赵石失笑道:“你们瞅瞅,我和他相遇之初便是这副模样,如今还是这样,你们看他哪里还像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份镇定功夫便是朝中许多重臣也拍马难及的了,有时我就奇怪,他这才干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赵石你这性子也得改改,若是日后入得官场,下面的人好说,以你的才干尽可压得住,不过一旦遇到个心胸狭窄的上官,这苦头可是有得吃的。”

        胡沉舟和齐子平两个听了这话,脸上的艳羡之色是掩也掩不住的了,心里都道,王爷生性倨傲,平常之人难得入其法眼,如今说起话来却是慈和温勉,如对子侄一般,不过这少年的才干,便是这等的际遇也让人羡煞啊,这个时候若是换个机灵的,几句好话下来,这一世的富贵还能跑了?可惜,此人性子太冷,估计不会行那谄媚之事,有些浪费了这等大好的机缘。

        不过陈先生在旁边含笑看了这一幕,心中却是感慨,当年自己也有这般的际遇,当时满心都是得遇明主,一展平生抱负的心思,不知谦恭礼让,锋芒太盛,事无巨细,皆都谋虑周详,最后却落得个隐居乡野,一世没有出头之日的结果,其中受人嫉妒是一回事,不过这其中难免也有那位主上的一些别样心思在里面。

        这个新收的【创建和谐家园】锋芒虽然盛了些,但却少了许多自己当年的浮躁,这性子虽然冷淡了些,但未尝不是好事,若真个性情圆滑,应对起人来如同积年老吏,那才让人担心呢,只要他这性子能一以贯之,虽然日后难免有些坎坷,但却能让眼前这位笑语盈盈的王爷放心,便是锋芒再盛,这前程还能断了?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可惜,当年的自己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然怎会到此地步?

        齐子平这人虽然才干不及于人,但心胸却是有的,艳羡之色在脸上一闪而过,他与赵石自相识以来便相处不错,这个时候却没有什么嫉妒之心,反是笑着说道:“王爷咱们在巩义县遇到他的时候他便是这个性情,以子平看他这辈子是改不掉的了,如今想想,若是他现在能朝着旁人笑的爽朗些,我还不习惯呢。”

        他这话一说,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被人这样的打趣,对于赵石来说还是头一次,脸上罕见的出现了些许尴尬之色,身子也不安的动了动,众人见了,又是一阵大笑……

        李玄瑾心中欢畅,笑得也有些失了仪态,边笑边是说道:“他这人才干非凡,便说是国士也不为过,本王得之实为平生幸事,那李武着实可恨,险些误了良才,你放心,这口气本王一定为你出了……”

        他这番话可是说的有些重了,所幸屋里没有什么外人,不然只这一句话,虽说能让赵石一步登天,但却也能给其树敌无数的。

        也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的,顿了顿,笑容微敛,接着道:“但话说回来,你年纪还小,不能起了骄恃之心,陈先生的才学你只要学得个几分,将来也是受用不尽的,将来作了大将军,本王还指望你为我大秦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呢,所以以后行事一定要谨慎持身,不可生了娇纵之心,本王还是那句话,只要本王还在这个位置一天,就保你一天的富贵……”

        正说话之间,脚步声响,接着门帘一挑,董总管已经满头是汗的走了进来,“王爷,太子殿下亲自来访,人已经请到了正堂,您看……”

        听到太子来了,李玄瑾脸色一变,笑容在脸上渐渐隐去,接着却又笑了起来,立即站起身来,扫了屋内的众人一眼不紧不慢的道:“今天相谈甚欢,咱们改日再叙,子平,沉舟,你们两个跟本王过去迎接太子……”

        景王府正堂,太子李玄持施施然在屋里慢慢踱着步子,眼睛在周围墙壁之上挂着的画作上瞄来瞄去,周围侍候的下人却是大气儿也不敢喘一口,李玄持虽然状甚悠闲,心中却是有些感慨的,这景王府他也不是没有来过,但成年之后,兄弟间的情谊早就薄的不能再薄,来这里多数是因为这个七弟成年,大婚,得子之类的事情,平日里连登门的心思也没有的,想起当年自己也很中意这座府邸,向父皇讨要过几次,后来赐给了这位七弟,他心中老大的不舒服,便是现在他在心底里也有些埋怨父皇偏心……

        这次来到这里自然不是为了叙兄弟之情的,有些东西去了便是去了,再想找回来那是妄想,他若是连这点道理也不懂,这太子的位置早就是别人的了。

        不过他这次来却是有事跟这位新得志的七弟说的,其实这事情在他心里也是不大,让他亲自前来还真有些屈尊降贵,不过如今这位七弟掌管兵部,虽然在朝中根基还浅,但位置已是至关重要,若他倒向了老五那边,后果不堪设想,趁着老五身在军前,消息可能还没到的情况之下,这个先机必定得抢下来才行,这位七弟初掌政务,还欠火候,以前在自己面前也是俯首帖耳的,应该很好应付来是……

        还有,就是……

        虽然目光在画上瞄来瞄去,但这心里却已经千回百转,心思根本不在上面的,听见脚步声,李玄持这才慢慢转过身来,脸上也带出了温暖的笑容。

        见李玄瑾急步走了进来,眉目之间也带着喜意,不过这笑容却让李玄持有些不怎么舒服,总觉得里面保藏着些什么,见对方进来便要跪下行礼,他心里虽然有些疙瘩,但却还是进走了两步,一把拉住李玄瑾的胳膊,“行了七弟,咱们兄弟之间还用那个虚礼?如今你也出息了,以后见到三哥不用太过拘谨,以前三哥对你严厉了些,一个是因为要督促你上进,二来嘛,咱们皇家有才干的人太少,兄弟们就数你最小,年纪还轻,三哥也是怕你浮躁,所以这心里难免心急了些,所以以前的一些事情若是有作的不对的地方,七弟你却要原谅三哥才是啊。”

        对方的手掌便是隔着衣服好像也让李玄瑾感到一阵阴冷,心中越发的警醒,脸上却又露出在李玄持面前招牌式的惫懒笑容,顺势站起身来,笑嘻嘻地道:“三哥这是哪里话儿?君臣父子,你是军,我是臣,教训几句怕什么了?父皇政务繁忙,一个月也就能见到几次,弟弟不成器,难得三哥不以我为纨绔,能时常教训,弟弟这心里感着三哥的好儿呢,难不成还会记恨三哥不成?”

        “这就好,这就好,咱们皇家的人在外人眼里都情义薄,难得七弟有这番心思,能体谅三哥的苦衷,到是三哥多虑了。”

      第0141章 来访(二)

        两人之间的话语虽说都是暖人心扉的话,但只要仔细琢磨,便不难发现其中的冰冷和无情,一个是在为自己以前的态度而道歉,一个则立马表示原谅,两人长的相像之极,笑的又都格外的灿烂,但这心里可都是拎着的,话说的虽然不少,但一字一句都在心里翻过来掉过去的斟酌,便是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都要在心里转上几圈,努力寻找着对方话语里的特殊含义。

        在来这里的路上,李玄瑾就已经开始琢磨太子此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终是没让齐子平和胡沉舟两个跟过来,有了外人在场,一些话终是不好出口,意思也就难以判断,他自然也不会认为这位三哥良心发现,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弟弟,所以过来看望一下,太子既然亲自来了,也就说明其中有很重要的关节,想到亏空庆阳军饷一事,虽然那位崔先生只是说户部有些人在从中作梗,但户部是谁掌理的?就是眼前这位太子殿下,这事儿八成和他脱不了干系,只是不知其参与有多深而已,李玄瑾这心里咯噔一下子,难道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也对,自己到了巩义县一趟,和曾度闹了一下,现在已经传了开来,这位三哥要是不闻不问的才叫怪事呢,但这事本就是属于皇家私隐,拿不到明面上来,便是他对这位三哥深感痛恨,也不会拿出此事来在朝堂之上以为攻击的,想来他这次亲自登门,便是个试探罢了,应该不难应付才对。

        两人各怀着心事,说笑了几句,李玄瑾这才将太子李玄持请到上首做好,自己则坐在下首相陪。

        这时却听李玄持笑道:“曾老尚书这些日子可是有些郁促,本来年纪虽老,但很精神一个人,一下子好像老了有十年,头发也全白了,精神也有些恍惚,看来此事之后,不管结果如何,也该辞官归老了……”

        说这话时,李玄持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定在李玄瑾的脸上,但让他失望的是,李玄瑾笑容根本未变,只是带出了些讥诮,这再是正常不过,那位礼部尚书可是已经把他得罪死了的,这其中虽然也有他的推波助澜,但毕竟那些都是台面下面的事情,表面上却未撕破脸皮的,但曾闻远在当今圣上面前连哭带闹,将李玄瑾的脸子都刮了个精光,值此之时,李玄瑾有这样的表情再正常不过,至于他与曾度失踪一事是否有牵扯,可是看不出半点来,这个七弟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心机?他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也许他以前根本未曾注意过……

        却听李玄瑾接口道,“曾老尚书德高望重,也该是退下来享受一下调孙之乐的时候了,若不是我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已经被开革出门,还要上门探望的,不过如今嘛,估计曾老尚书恨不得食我之肉才好呢,我可不愿上门讨这个没趣儿,三哥此来不会是为了让我们尽释前嫌吧?

        这事儿弟弟可不敢应承,老尚书崖岸高峻,肯定不愿再收我这纨绔子弟的……”

        李玄持收回自己的目光,摇头失笑道:“我也就是一句话,就引出你这一番长篇大论的,你呀,本来以为执掌了兵部,你这性子会变得沉稳些,没想到还是以前那般惫懒,话里夹枪带棒的,我可不敢现在带你到老尚书的面前,一旦把老人家气出个好歹来,岂不是遂了你的意?

        七弟出京,在巩义县和曾度曾有些冲突,老尚书也就是揪住这点不放,如今朝议汹汹,父皇也是震怒非常,这情形对七弟很是不利啊,我如今主理朝政,有些不放心,所以过来听听你怎么说。”他问的虽是曾度之事,但意不在此,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但已经透出了几许凌厉。

        李玄瑾此时已然心中雪亮,身子微松,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却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大声道:“三哥,这事我可是冤枉的,我去巩义县也是凑巧,听说那里匪患闹得厉害,你还知道,做弟弟的好奇心盛了些,还真就没见过盗匪是个什么模样,打着主意去见识一下的,嘿,谁成想曾度曾大人也到了巩义县,我是王爷,他是臣子,我就算招惹他,也不会选在巩义县这么个地方,没的让人看笑话不是?

        但谁知道这位曾大人是不是昏了头了,竟然派人来行刺,十几二十个人持刀带剑的,幸亏府里的护卫争气,也察觉的早,不然你哪里还见得到我这个弟弟?”

        “呃?”李玄持立即作惊讶状,“竟有此事?那七弟回京怎么没说?那些刺客呢?擒住了没有?”

        “嘿……”李玄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做弟弟的也有些私心,这不当初受了气,所以遇到这事便也想的多了些,再一个,他一个朝廷三品大员,我就是王爷也不能当即把他擒下来不是?这样的话朝廷脸面何在?这不,就等着曾大人回来好跟他打一场御前官司……没想到他却失了踪,不是这位曾大人畏罪潜逃了吧?

        刺客我也擒下了几个,不过这些人嘴巴硬的紧,至今还关在府里,殿前司这些混账东西……正好,三哥你来问我,这些人我已经派人交给了大理寺,折子这就递上去,我到想要问问殿前司那几个指挥使,他们存的是什么心?想要谋反不成?”

        听他说完,李玄持满脸的惊讶之色,不过这心里到松了口气,又暗地里仔细地瞧了一下李玄瑾的神色,琢磨着李玄瑾这些话到底有几分是真的,又有几分是假的,他到巩义县是否如他所说真的是无意间事,还是他觉察到了蛛丝马迹,这些年培养的人手一朝皆丧,虽然让他痛惜,但人手没了还可以再招,巩义县那个人若是让这个弟弟得了,那才是不得了的大事,失了这些人手,如今调配起来还真的是捉襟见肘,最重要的是与那些人的联系完全断了,再要行事可就不容易。

        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妥之处,这个七弟若然已经知道事情的底细,在自己面前还能这副样子,这心机可就藏的深了些了,他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个向来懒散的七弟能有这份功夫的,于是便也放下了心思,笑着道:“事情原来有这般的曲折,有些人狼子野心,竟然把心思动到了七弟的头上,三哥一定责令他们严查到底,怎么也还七弟一个公道才成。

        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要跟七弟商量的,前些日子折家的几个不肖子跟河中来人起了点纷争,现在都关在牢里……”

        李玄瑾一听,心里便道了声,来了,他一准儿知道会有人到自己这里来说项,没成想却是这位三哥亲自说起,看来这位太子三哥还真是下心思。

        却听李玄持接着说道:“七弟你也知道,折大将军算起来也是我的舅舅,他为国操劳在外,家里的一些子弟也就少了人管束,在这个几骨眼儿闹出了这等麻烦事来,还真是让人头疼,不过若是放在平时,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来的,你也知道,这些世家子弟平日行事便是这般,再加上河中来的都是军中之人,脾气火暴,碰在一起难免打打闹闹,三哥在这里跟你走个门路,我看训诫几句也就算了,七弟你也别笑话哥哥,管这个闲事我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折大将军就在京里,折家的人这下找到了主心骨,都到我那里哭诉,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的,这些日子可真让人头疼,怎么样?买三哥一个人情,把人都放出来……”

        李玄瑾脸上神色不变,但心里却是冷笑,这位太子三哥打的好算盘,既能在折木清那里买好,又能显示自己的大度,河中那里就是一个段其豹和他不对付,这份人情一送,不计前嫌之余,可不又能得一份感激?

        眼珠儿转了转,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这才说道:“这事容我再思量思量,三哥你也知道,弟弟初掌兵部,就闹出这么一件事来,当街殴斗,还伤了百姓,这事影响太坏,若就把他们这么放了,我也不好交代,下面多少人想着看弟弟的笑话呢,这三哥你得体谅弟弟的难处,等过段日子再说吧,先关关他们也是好的,去去他们的娇纵之气,至于折大将军那里,三哥替弟弟说说,就是过后登门请罪也成,弟弟在这里可是拜托三哥了。”

      第0142章 来访(三)

        李玄持笑容一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亲自开口,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李玄瑾的话说的到是婉转,不过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意思,这人我不能放,而且隐约还有要拿这些人立威的意思,心中不由有些恼怒,但随即便也转过了念头,呵呵一笑,将尴尬之色掩饰了过去。

        “好,好,七弟果然出息了,想的也很周全,行,折大将军那里三哥去说,不过几个不肖子弟罢了……

        这样吧,折大将军归京述职,我还没有给他接风,过几日我在府内设宴,到时你不妨过来当面说说,这样可好?”

        “成,有些年没见折大将军了,借着这个机会,正好领略一下大将军的风采……”

        之后两人的谈话也就没了什么营养,李玄瑾驳了李玄持的面子,也不想跟这个三哥再起什么冲突,之后说话再也不提朝廷政事,风花雪月,官场趣事娓娓道来,摆足了以前的样子,太子李玄持也作侧耳倾听状,不时插上一句,两人到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和睦情景。

        ……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8: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