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血》-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见这封信,李金花脸上浮起了一屡潮红,再加上她那位三叔的来函,这心里的火头是压也压不住的了。

        李金花的眉毛立即立了起来,也不管当面这位的身份,啪的一声便将书信拍在了旁边的桌子上,眼睛直视李玄持,质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李玄持可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小的校尉性子竟是如此的刚直,在有了她族中长辈的书信在前,又有自己的身份在这里,还敢当面质问于他,神色间不免一愣,脸上一屡不快一闪而逝,随即便又恢复了镇定。

        站起身来,在厅堂中踱了几步,还叹了口气,这才温声说道:“李校尉可是觉得本太子此举做的有些孟浪?”

        李金花在军中虽然只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或多或少染上了军中之人的习气,直接而粗暴,对于李玄持这样温吞吐水般的谈话很是不耐,心中还夹杂着恼火,面对的虽然是太子,但年纪轻轻的她却无一丝的畏惧,脸上更是冷的能刮出霜来,“殿下做的事儿哪容末将来说道什么?但这折子是直呈兵部的行文,殿下虽为太子之尊,这样做怕是也难占住一个理字来吧?”

        李玄持面上神色不变,依然是那般从容镇定,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李金花说的是什么一般,但这心里的火气也是一窜一窜的,待要拿出太子的威严来,最后还是压住了这个念头,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容易,一个小小的校尉竟是如此的强项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就算是朝中那些重臣见到他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谁曾想到军中之人却都这般的不识抬举。

        笑容微敛,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李玄持也不再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意思婉转的透给对方,脸色一肃说道:“你的折子我看了的……”

        他对于私拆折子这事只想一带而过,他一直属理户部,对于这个规矩真还不怎清楚,其实就算他清清楚楚,也是满不在乎的,一个校尉的折子拆了也便拆了,能有多大的事情,他是太子,是储君,将你的折子截下来是天经地义的,只是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激烈罢了。

        “李校尉,你想没想过你的折子若是到了兵部,后果会怎么样?嘿嘿,你还是太年轻了,若是有人诚心跟你为难,信不信?你折子里的疏漏之处足够你死十次的……”

        如他所说,李金花确实年轻了些,听了这话,脸色变了变,在气势上立时一窒,这番变化没有逃过李玄持的眼睛,心里松了口气,就怕碰上一根筋的主儿,什么好话赖话都听不进去,若是那样的话,狼狈的将不光是眼前这个校尉,他太子李玄持也闹不得什么好儿去,跟一个小小校尉较真儿,还是刚立下大功之人,失了太子的身份不说,后果也难预料的很,不过还好,只要对方能被说动,那么什么事情都好办不是?

        李玄持满意的笑了笑,目光注视着那双越看越是心动的淡蓝色眸子,语气中透着诚恳和关切,对着一个这样的小官儿,却用出了全副的心思和算计,就连李玄持自己也觉得有些可笑,但还是说道:“护粮军有大功于国是不假,但擅杀边镇大将,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就够受的,再加上你还冒充朝廷钦命大将军,这要是平日,不说别人,本太子就可以二话不说斩了你……

        你先不忙自辩,既然我来了庆阳,还将你的折子截了下来,这个道理你难道还不明白?本太子是怜你为国尽忠,不避生死,是有心维护于你的……

        但话又说回来,你这折子假如到了兵部,若是再有哪个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不说你个小小的军中校尉,就连举荐于你的李敢当也得受到牵累,更何况……”

        话音一顿,看着脸色已经变得苍白的李金花微微一笑,这才接着说道:“更何况照你折子上写的,功劳也未必是你最大,看折子的时候,我倒是真的佩服你的度量,不避嫌猜,拼死用命才得的功劳,却将首功让给了手下的一个小队正,那个队正叫什么来着?啊,对了,是叫赵石的不错吧?

        先不论个中曲直,罪名你担了,功劳却让给别人,如此的请功折子本太子还是第一次见的……

        来之前,有人将李校尉的情形也跟我说了说的,当得上一门忠烈之说,不说你亡故的父亲,便是你大伯李敢当,对你不仅有抚育之恩,且也寄予厚望的,你如此不珍惜自己的前程,于家于身又怎么说得过去?”

        说到这里,李玄持见李金花此时已经气势全消,沉默不语,知道火候已到,立即向后堂唤了一声,“你进来吧,把你写的东西给你表妹看看……”

      第0060章 夺功(三)

        话音刚落,便从内堂处转出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一看清此人的相貌,李金花噌地站起身来,不过在李玄持威严的目光注视之下却又咬了咬牙,缓缓坐了下来。

        这人却是朝李金花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便朝李玄持恭敬的行礼,李玄持微微摆手,看了两人一眼,微微一笑道:“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到了这里也没好好休息,实在是乏的不行,你们兄妹也有日子不见了吧?都是忠良之后,又是一家人,你们先聊聊,要吃什么喝什么就让外面的下人们弄,我也去休息一下,今晚都别走,我给你们庆功……”说完也不待两人说话,转身便走了出去。

        出了正堂花厅,李玄持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神色之间也多了几分无奈和疲惫,老五逼迫越来越急,其他的兄弟们也不安份,自己这边儿还出了这么一个大纰漏,失去了折木河这个舅舅,也便等于失去了折家一部分人的支持,他这个太子在军中的势力也就更加的微弱,这绝对是个天大的损失,但此时也顾不得的了,内衙无孔不入的碟探应该已经发现了些蛛丝马迹了吧?但没有什么,只要再找到那个姓崔的,一切便还在自己掌握之中。

        到是李家的人主动凑上来,让他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得到李家的支持,却要比友和折木河那个在折家被自己的哥哥压的死死的家伙合作强得多了,那位兵部侍郎的要求也还算不高,只要能让他的小儿子从侄女手中占上一份功劳,也便满足了的,所以他拉下了脸子与那个小校尉打擂台,若是这个李校尉坚决不愿合作,那么事情闹开了,准是个大家都没脸子的,还好,事情虽说有些波折,那个李校尉也算强项,但并非如御史台那般人一样又臭又硬,令人讨厌,只是这个女人实在是……想到这里,李玄持心中一热……

        ……

        当李金花走出指挥使府正堂的时候,和李玄持的心境可大不相同,心里更是乱成一团,虽然战阵之上的搏杀让她坚强了不少,但毕竟时日尚短,还缺历练的,不要说比起太子来了,就算是那位在家里一直以纨绔著称的表哥,在这些阴私事情上面也要比她来的强上百倍的……

        想起那位表哥用她的前程,家族的声誉等等她在乎的一切逼迫她的情形,李金花紧紧咬住自己的嘴唇,心中一片虚弱,眼前划过那个少年的身影,但此时……此时她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呢?当她在那封表哥拟好的折子上盖上自己的印信的时候,便也等同于将一路助自己来到庆阳的少年抛弃了的,但她却不得不做的,她不想死,更不想她这十余年的努力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化为泡影,但这其中却要牺牲一个人的,有什么比一个立下了斩首之功,又毫无根基的小小队正来的合适呢?

        用手遮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她从不觉得正午的阳光是如此的刺眼和令人厌恶,此时脚步声响,李树三个已经跟在她的身后,看出自家的小姐神色不对,李树低声叫了声,“小姐……”

        李金花用尽力气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地道:“我累了,回我们住处,什么都别问,等明日再说……”

        李树愣了愣,和其余两人相觑了一眼,便即默默无言的跟在了疾步而走的李金花的身后。

        ……

        只是过了三天,赵石便已经觉察出了不对劲儿,李金花一直没有照面不说,庆阳城里的事务有很多都是他负责的,但这三天以来,慢慢的有人开始接管,只稍微打听一下,便也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李金花的族人,还有一些则是太子带来的从人,至于那三位将军,则都回了城外的驻地,庆阳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赵石心里一下便已明白发生了什么,出卖和背叛古今如一,只是要有足够的利益罢了,这样的事情在前世不会少,看来在这里也是一样。

        愤怒吗?仇恨吗?没有那个必要,没有人愿意当那个出卖别人的角色,他们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就像是没有人愿意当乞丐一样,至于是被威逼还是被利诱,那更没有必要知道了,他现在要考虑是要不要马上离开这里,若他还是前世那个身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这里,因为不这样,他便有生命的危险。

        但这里不同,他有正当的身份,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再过那种每天都要躲躲闪闪想方设法来隐藏自己的日子,但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警惕周围的一切,准备好干粮和食水,周围的环境他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没有必要再去探查地形,他相信,就算有人想要对付他,以他现在不起眼的身份,对方也绝对不会弄得声势浩大,十几个人?百十人?这大的庆阳城,没有人能在他刻意隐藏的情况下找到他的。

        在旁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之下,赵石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一旦出现任何的风吹草动,他有把握在任何人没有发觉的情况下率先离开这里。

        这样的日子在赵石前世的时候是家常便饭一般,但现在嘛,日子却有些难熬了,长时间的精神紧张,首先受不了的便是他现在的身体,在他周围的人都是有些奇怪,只是十几天的功夫,赵石身子便好像瘦了一圈,眼睛里面也都是血丝,配着他那冷冷的目光,看上去很是有些吓人,赵石自己却不管这些,生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经受住精神乃至肉体上的磨练的战士,才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生存机会,这是前世时在第一次接受那些教官们训练时听到的话,他也一直坚信其为真理,有些时候,哪怕一丝的疏忽,都是生死攸关的。

        这一等,便是一个多月,其间没有任何异常,那位太子殿下连带着他那些趾高气扬的卫队离开了庆阳,至于那个女人,也一直没有露面过。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份,天气渐渐转热,相对于周围都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次的军功到底能为自己展开怎样的前程的护粮军兵士,赵石的心里却越绷越紧,他已经几次打算不顾后果的离开这里,但又都忍耐了下来。

        这一天的夜里,五月的夜晚依然透着些寒气,周围传来人们熟睡之后的鼾声,脚臭以及汗味也充满了这个不算很大的帐篷里的每一寸地方,赵石睡的很浅,这是他的习惯,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帐篷外面突然传来的轻微的脚步声让他蓦然惊醒,终于来了吗?他不是很确定,脚步声显示只有一个人,但他并没有放松自己,反手在第一时间抓住身畔的横刀,缓缓坐起身子,在黑暗中,赵石的一双满布血丝的眸子泛起了一丝凶狠……

      第0061章 夺功(四)

        随着帐帘慢慢掀开,如水般的月光立时照了进来,把那人的影子拖出老长,让那人的面貌都藏在了黑影里面。赵石只是隐约能看见那人手中捧着一些什么东西。

        那人在门口顿了顿,也许是想适应一下里面的光线,当他看见坐起身来的赵石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接着便即轻声道:“赵队正在吗?”

        听见这个声音,赵石身体微松,他听得出这个声音是属于谁的,正是李树的声音,但他的心里却更加的警醒,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赵石可不想死在以前称得上是朋友的人手里,那无疑是一种讽刺。

        站起来,走到李树的跟前,身子却绷的象一头蓄势待发的豹子,手更是一刻也没有离开横刀的刀柄。

        “找我什么事?”

        李树愣了愣,干涩的笑了声,“还没睡呢,呵呵,走,我们外面聊……”

        军营中静悄悄的,没有半个人影,练巡哨的都没有,太子都来了,庆阳还能有什么事情呢,这便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了,自然平时的警戒便也松懈了不少,军兵们早早都钻入自己的帐篷睡觉去了。

        李树走在前面,赵石落后了半步,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静夜之中只能听见两人的脚步声,气氛有些压抑,赵石的眼光在周围处不停的扫过,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周围应该没有人。

        来到校军场空旷处,李树才停住了脚步,月光映照之下,他的面容也渐渐清晰了起来,额头上隐有汗迹,眼光更是闪烁不定,却让赵石更加的戒备。

        赵石来到离李树一步多远的地方,作不经意状斜对着的李树,在这个位置,只要对方有一丝一毫的异动,他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抽出横刀,将对方斩杀在这里。

        李树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已经动了杀机,微微搓了搓手,月光虽亮,却也看不清他什么表情,“赵兄弟……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

        “嗯,还好,这些日子没见校尉大人,也不知她怎么样?”随口试探了一句,眼睛好像随意地扫过眼前的黑暗,但余光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李树身上过。

        李树借着月光,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多天没见的少年,赵石的脸侧对着他,看不清脸上的神色,但好像一个多月没见,少年的脸痩的利害。

        少年的身子依旧挺得笔直,姿势有些古怪,当他的目光落在少年一直不曾离开刀柄的手上的时候,瞳孔不禁一缩,仔细琢磨对方的声音,依然是印象中的冷漠,没有什么起伏,也听不出对方的话里到底有没有其他别的意思,到庆阳的这一路上,也许别人可能不明【创建和谐家园】为什么对这个少年照抚有加,他们这三个亲兵却都心知肚明的,他从没有怀疑过眼前少年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儿,一个多月来的变化,他不相信少年一点儿都没察觉什么。

        琢磨了一下措辞,心里不禁苦笑,这个差事可真他娘的王八蛋,怎么就倒霉的落在他李树的脑袋上了呢,想起这些日子来发生的事情,他也是满肚子的辛酸,那天小姐将事情跟他们几个一说,李斐李老四当即就不干了,四个结义兄弟之中,只他性子最烈,拔出刀来就要出去跟太子和那位表少爷拼命,被他们两个死死拉住之后,当即挥刀将自己两根指头切了下来,跟小姐断了主仆之义,让他们将这两根手指交给赵石,之后连夜离开了庆阳,劝也没法儿劝的,数十年的兄弟之情,一朝却去了两人,李树这心里刀割般的痛楚。

        这还没完,李老大在屋子里呆了一整天,第二天就向小姐辞行,说什么自己年纪以老,不堪驱策,要回乡养老,任小姐百般劝说挽留,当时算是勉强留了下来,但最后还是在当晚留书不告而去。

        李树在伤心之余,还要照顾被一连串的事情打击的快要垮了的小姐,这辛苦劲自然是不为外人道的,他不象两位兄弟,说走就走,果敢决绝,两个兄弟都是当年李金花的父亲结义情义收留下来的江湖豪客,他也能理解两位兄弟的心思,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小姐的父亲升上来的旧部,生平最讲究的就是快意恩仇,对夺人功劳这样卑鄙龌龊的事情也最是看不过眼的,所以甩手便走,丝毫没有半点的顾忌之处。

        但他李树不同,他自小从军,后来被老爷从军中拔为自己的亲兵,在战阵之上又几次三番的救过自己的性命,不论是提拔之情,还是救命之恩,让他不论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不会离开小姐身边半步的。

        想到这些,望着始终戒备着自己的少年,李树也不愿再兜什么圈子,沉声道:“结果你也猜到了吧?事已至此,多余的废话我也不想说,我是替我家小姐来传话儿的,她说此次事非得以,也不求你能原谅什么,错处都在她的身上,是她对不住你,这里是三百两银子,是我家小姐带出来的所有银钱了,都在这里了,还有朝廷的赏赐估计这些天也便下来了,若是有什么银钱布匹,她什么都不要,立即给你送过来,加上你的赏银,相信也足够你以后的用度了。

        还有,大功劳虽然已经没有,但相信转为正式禁军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我家小姐会求她大伯跟凤翔西路团练使衙门打声招呼……”

        赵石却没等他把话说完,毫不犹豫的顺手接过他塞过来的三封银子,这是他应得的东西,他不会矫情的推据,但却冷冷的打断了他的话头儿,“不用,回去告诉你家校尉大人,钱是我应得的,她也没再欠我什么,从此以后,我们再无瓜葛……”

        说完这句话,赵石退后两步,然后迅即转身而去,出神地望着渐渐远去的背影,李树愕然了半天,他确实没有想到事情解决的如此轻易,但他心情却更是沉重,也许……小姐失去的比想象的更多……这个少年年纪如此之轻,就有这般的气度,做起事来更是毫不拖泥带水,将来……希望他不会与小姐为难才好。

      第三卷 失意自有心胸在

      第0062章 山贼

        朝廷的令喻终于在五天后到达了庆阳,此次首功自然是李金花的了,什么身先士卒,不避艰险,有大将之才等等的赞誉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最后才是正题,升果毅校尉李金花为四品下宣节将军,不必着急回京述职,显锋军伤亡惨重,又兼群龙无首,正好缺一位领军大将,于是这位几乎是一夜之间便成为了军中新贵的女将军立即成为了显锋军统领,授了实缺,地位已经和李任权等人并列,并给了她半年的时间重整显锋军。

        接着一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了述功令喻上面,陪戎校尉李武因阵斩西夏大将野利齐之功而升任显锋军副将,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对于这样的结果,在那些知情的或是不知情的人里面,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反正功劳不是自己的不是?

        之后所有护粮军正规禁军都归入显锋军编制,队正以上人等皆加官一级,赏双俸,至于护粮军中的民壮,有愿意留下的,也编入显锋军中,原来饷银按照双倍支给。

        李任权等人因处事不明,遇敌畏缩得了朝廷申斥,不过庆阳兵乱事出有因,平定兵乱时又有微功于国,所以官职只降了一阶,罚俸一年,暂居原职,以观后效,大棒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也算是安抚有加的了。

        还有就是庆阳指挥使陈衡,庆阳知府,庆阳转运使等人私自倒卖军粮一事了,这些人都已身死,家族却在的,抄没家产,诛三族,剩下的亲族仆役,女子充入教坊司,男子流放于岭南,至于李继祖,处置更是严厉,以勾结西夏,图谋不轨罪,头颅传示边镇,灭九族,家财充公,族人也不必递解进京,直接在庆阳行刑,为庆阳又添了几分的血色。

        至于安抚百姓事,则由朝廷新命的知府来办了,这里不再缀言。

        朝廷封赏很是丰厚,银钱布匹尽有,也算是皆大欢喜,不过就在封赏下来的第三天头儿上,赵石带着赵家村幸存的二十几个人悄悄离开了庆阳,人人身上大包小包都带了不少,又雇了一辆驼车,才算将所有的东西都带上的,虽然赵石被人抢了功劳让所有人都很是不满,但一想到身上的东西够家里人几年的用度,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也便一个个都喜笑颜开了起来,至于能加入禁军,留在庆阳,经历了这许多事情之后,除了土根儿和大牛几个心中稍有意动,不时的唠叨上几句之外,但大家一起出来,原也没想着博取什么功名利禄,家中又有老小妇孺在,哪能安心在庆阳当兵?几个人念叨上一些时候,见没人附和也便偃旗息鼓的了。

        他们速度也不算快,七天之后,来到庆阳百里的山丘之处,他们又将战死的村民的尸骨起了出来,由于尸体已经腐烂,此时天气渐热,不便携带的,于是赵石建议将尸骨烧了,然后带回去安葬,众人自无不可,只要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便好……

        此后经平凉,入秦凤,一路向东南走了下来,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很是悠闲,对于这些从小在山村长大,一生也未必能出门儿如此之远的人来说,沿途的风物景致,一点一滴都足以吸引他们的眼球儿,反正今年的农忙时节已快过去,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再加上得的赏赐就算是今年颗粒无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一群人走走停停,越发的缓慢了起来。

        到得巩仪县地界的时候,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比去的时候还要慢上三分的。

        到了这里,也便算是回到了家乡,所有的人都好像在一夜之间都容光焕发了起来,赶路的速度也不免快了许多。

        “看,前面怎么回事?”其实不用人喊,众人的目光都已经被远远升起的烟柱儿吸引了过去。

        “那里应该是十里驿,是不是房子着火了?怎么起了这么大的烟?”商延祖在赵石的旁边说道。

        “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分出十个人来看好了车,走我们过去看看……”赵石已经转为正规禁军,又加官一级,现在已经是旅帅的样子,辞了庆阳的差事,之后是要到秦凤西路团练使衙门报备的,至于会不会补个实缺则说不好了,不过也算是官身了,所以不论是他的官职,还是在一路上的作为,这些人现在都以他马首是瞻是无疑的了,听了他这话,众人立即奉行无背,将刀子都抽了出来围着驼车团团护卫,很是有几分军人的样子,到是在庆阳雇的那个车老板给吓的一愣,好好儿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都带上了几许杀气,心里更是惴惴,直在那里念阿弥陀佛。

        所谓望山跑死马,烟柱看上去很近,其实远在数十里之外的,到了地方的时候,已经用去了半天儿的功夫。

        “怎么回事儿?”

        “他们说是遭了山贼,还死了两个人,山贼放火把驿站给烧了……”土根儿站在赵石的面前,汗珠子滴滴嗒嗒往下淌,但是身子站的笔直,擦也没擦一下,他和大牛等四个现在也算是赵石手下的兵了,他们对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少年从心底里就有那么几分敬畏在的,从他们细心观察之下,发现不管什么时候,赵石对穿着不齐整,站立的姿势不正规的人很有些不满意的,他倒也不说什么,只是皱皱眉头罢了,但这便也显示他心里很不高兴的,这样观察下来,几个人在赵石面前都尽量避免犯下这样的错误,说话也尽量简短有力,潜移默化下来,到真是有了真正军人的样子。

        “山贼?”赵石将目光转到商延祖的身上,此时他们所处的地方是离那十里驿约莫两三里远的地方,赵石心里也是有些疑惑,在赵家村这么长时间了,从没听说周围有土匪的啊……

        商延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神情之间有了几分忧虑,这里离赵家村不过三十多里,竟然出了伙胆大包天的山贼,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朝廷驿站,村子里别有什么事情才好。

        赵石眼神一凝,立即道:“叔儿,你带土根儿他们四个人去问清楚,到底哪里来的山贼,有多少人……越详细越好,其他人跟我回村子……”

      第0063章 孩子

        回到村子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天光已经渐渐黑了下来,不过众人望见远远的村子里炊烟渺渺,祥和宁静的样子,都打心底里松了一口气。

        还没等进村子,远远就已经有人喊上了,“看,是谁们回来了,是出去的娃子们……”

        在村子外面的一个土包儿上面,村头儿赵老三象一只兔子一样连蹦带跳的跑了下来,还有一个身影儿一边朝村子方向跑着,一边传来他兴奋的喊叫声。

        等赵老三以他用那和自己年龄绝对不相称的速度跑到一群人的面前,死鱼一样长大嘴巴喘着粗气,从一张张脸上挨个儿看过去,那神态就像是恨不得将所有人的脸都记在心里。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由衷的笑容,虽然只是离开了不到半年,但重新回到家乡的感觉却是复杂难明的,有大难不死之后的庆幸,有重归故里的欣喜,更有马上见到至亲之人的渴望,还有……

        赵老三气息稍平,在队伍里看了一整圈儿,脸色已经由当初的兴奋变得怯怯的,一个稍显瘦小的汉子激动的排众而出,大叫了一声:“爹……”扑的跪倒在地上,眼泪随着这声大叫也淌了下来……

        “老五……四儿呢,你四哥哪里去了?怎么没看到他?还……还有其他人呢?怎么只回来了这么些人?”

        ……

        当人们进了村子的时候,在队伍中便多了许多哭的昏天黑地的村民,出去三十六人,回来的只有二十五个,必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注定了这一夜家家都是彻夜难眠的了。

        进了自家的小院,小院里还是象以前般干净整洁,只是屋子上了锁的,他已经从别人那里知道,自从自己走了之后,没过几天,他三哥张世文就把一家人都接到县城去了,谢绝了村民热情的邀请,他还是回到了自家院子里面。

        用横刀劈断了门锁,推门儿而入,随意的打扫了一下,吃了些随身带着的食物,又烧了些水喝了,和衣躺在了床上,疲倦像潮水般涌了上来,这里的空气,这里的人们,好像都给了他一种安心的感觉,几个月未曾松懈下来的神经也慢慢放松了下来,在不知不觉间便已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的十分香甜,直到第二天太阳高高升起,村子中嘈杂声渐渐多了起来的时候,赵石才慢慢睁开了自己的眼睛,眼光顺着窗户的缝隙钻进屋子,一点点灰尘被阳光照的无处藏形,纷纷染上了几丝金色,村子里的人声隐约传进耳朵,却使这屋中显得格外的静逸。

        赵石站起身来,长长的伸展了下身体,却觉得精神分外的饱满,仔细回想一下,好像到了这里之后,自己睡觉时的噩梦就少了许多,不过前些日子因为精神紧张,睡觉便不怎踏实,噩梦也就多了些,不过这一夜却一个梦也没作的,难怪精神如此之好了。

        正想着这些日子来的变化,院门一响,已经有人走了进来,“有人在吗?”

        一个清脆的声音传进耳朵,推门一看,进来的却是个孩子,看上去最多也便是十岁的年纪,长的白白胖胖,乌溜溜的眼睛叽哩咕噜的乱转,显得很是机灵,白胖的小手上端着一个瓦罐,里面不时冒出热气,离着老远便能闻到里面传出来的肉香。

        赵石愣了愣,因为这个孩子他还真不认识,村子里二十多户人家,百十多口人,凭赵石的记忆,只是扫上一眼便能记得的,但这个孩子在他的脑海中却没什么印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2: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