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血无防盗》-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平走到近前,趴在李严蓄耳朵旁边嘀咕了几句,李严蓄这才半挣开眼睛,挥了挥手,秉退两个丫头,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让他在书房里等着,说我马上就到。”

      等客人离去,李严蓄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眼光不由有些发直,他知道太子已经靠不住,但却不想能到这种程度,这样的事情只派个人过来传讯,连叫他前去商量一下的意思都没有,撇清干系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当初听说景王秘密出京,到了巩义县,他就已经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头,那个什么叫赵石的可不就在巩义县吗?但景王回京,接着入主兵部,对这件事却是一点苗头也没露,他还以为事情并不如想象般的那样,心中还有些庆幸。

      这些时日以来,武举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兵部事情太多,又加上西夏金国来使,像他这样的朝廷重臣都想着怎么在皇上面前答对,竟是不知武举上出了赵石这么个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景王府侍卫都头的身份,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不通天也就罢了,若是通了天,可想而知的,便是一件天大的案子,而首当其中的一定就是他这个兵部左侍郎了。

      李严蓄自己到也想的明白,在这件事上不在于抢人功劳,若只这一件过错,最多最多便只是个丢官罢了,说不定掩饰掩饰也就能过去的,但庆阳府兵变,此事虽然过去已经有三年了,但余波一直未平,其中种种关节都还未清楚的,那些粮食到底哪里去了?李延祖一个边镇将军就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阵前投敌?这些都是个迷,不得不说,这是一滩浑的不能再浑的浑水来着,若是把这些都翻出来,再加上有心人抓住不放,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想到这些,李严蓄立马出了一身的白毛汗,再想到李武如今在庆阳府的一些事情,更是一个头两个大,站起来挥舞了一下手臂,却又颓然坐倒在椅子上,心里却在直念叨,这个小畜牲,办事如此的不牢靠,前些时还跟自己说一切事情都办妥了的,欺上瞒下,欺上瞒下,竟然这么大的事儿也能不上心,当初就应该让他在家里呆着,不然现在也不会一头扎进这样的马蜂窝当中去。

      “来人,备轿。”这件事得先和他大哥商量一下,那位景王殿下隐忍至今,才将这人推到前台来,肯定不会简简单单想和他们李家为难的,这里面的关节想清楚了才能去跟景王打交道的,还有,那个侄女也回来了的,到也可以叫来问问,反正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毕竟都是亲族,比起太子那头儿来要牢靠的多。。。。。。。。至于死的那个李横嘛,不过是个庶出子罢了,他还真未放在心上,就算那个赵石他也不看在眼里的,根子还在景王那里。。。。。。

      赵石此时可没李严蓄这么多的烦恼,已然渐入佳境,还就是巧了,那个张峰聚和他就没碰到一起,四轮过后,两人同为骑战二甲,众人皆是议论纷纷,说的都是这两人之间最终的胜负,听说长安赌坊之间已经开出【创建和谐家园】,好赌之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便是剩下这些举子当中也是相互做赌。

      这两人年纪都是不大,一个才二十一岁年纪,一个则才十四岁,看上去张峰聚自然是胜算多些,毕竟出身西北门阀,岁数上又大上许多,这经验和气力自然占着上风的,不过眼见之人却赌赵石胜出的为多,这人的一身神力简直世间无两,再加上下手也是凶狠无比,最后更是杀了一人,凶名卓著,俨然在气势上已经胜出一筹的了。

      闲话少叙,到了这最后一关的时候,举子已经不足一千之数,只有七百四十余人,骑战伤损之大可见一般了。

      这样一来,时日却是正好,这么多的举子若是人人挑选一百军士,加在一起便是七万人,整个京师驻军也不够挑的,所以不可能在同一天举行,于是便平均分成七天,以一天为限,最后决出一名胜者,再腾出一天来决出头名,演武的时候这样的科目确实也不适合观瞧的,便掠过去了。

      这一科目确实也是武举当中最易为人所诟病的一个了,计算胜负也颇多漏洞,其间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便是参加之人各自可以自带什长之上人等这一个,对于那些州府来的举子们便很是不公平的,这也给了那些门阀子弟,边镇军士一个好的机会,很有些舞弊的事情发生,而历年这一科目中总有羽林军出身的举子得到好的成绩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但一直以来,历代大秦君主都不曾裁撤这一科目,只是间或严令兵部不得徇私罢了,也从侧面说明了大秦的尚武之心。

      不过这一关却好像当初赵石训练兵卒时所用的法子,十几队人手在猎场丘陵之间混战成一团,一天下来再检点伤亡,加加减减,伤敌最多,自身伤亡最小者为胜,这其间难免有些差错,但其实这些差异并不怎重要,这一场最看重的还是各举子的临敌应变以及排兵布阵的能力。

      简短说来,赵石从府里那些自己带来的人手当中选了十人,分任自己一队的什长,剩余再挑九十人便罢了的。

      在第三天终于轮到了他们这一队,这样的对战和之前的单人对决不一样,不会让人围观,一千余人在一块堪称狭小的地形中作战,一个看的便是指挥者的能力,再一个也得看手下这些临时军官们的调度能力了,再得加上运气不错,没有从一开始就成为众矢之的,这样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胜利者的。

      不过赵石对这样的战术最是熟悉,排兵布阵不行,便领着一群人手避实击虚,有狐狸这样经验丰富的斥候,每每都能一击中的,之后也不恋战,转身便走,这些羽林军士的体力虽然差了些,速度也就被拖慢了许多,不过这些人还算尽力,并不阳奉阴违,所以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后来赵石一问才知道,这些羽林军士也是有银两可拿的,若是成为头名,,这个月的饷银还会加倍,防护又很周全,不虞受伤,有想的深的,在这些举子手下卖力表现,也许还能碰到个慧眼识英的人不是?所以每逢武举,这些羽林军士都和过节相仿,争先参与其中,还为了这些羽林军不至于串通一气,京师各军军士掺杂其中,很是减少了舞弊情形发生。

      “这次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避强击弱,所以,狐狸去打探别人的方位,其他人休息,等到午后才是我们行动的时候。”没有什么煽动人心的演讲,既然面对的是一群军人,赵石说话便也恢复了以前般简单明了,其实也真没什么好说的,武举这最后一场在赵石眼里多数像是一场闹剧,试想一下,手下这些人都是头一次见面,凝聚力就不说了,没准还可能出几个叛徒,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所以这便是赵石的开场白了。

      一天的追亡逐北之后,赵石这一队人只“阵亡”了三分之一不到,战果却很是辉煌,他们的对手几乎各个全军覆没,让那些个兵部的官员们差点没把眼珠子掉出来,武举这么多年,还没见过一队百人能跟十几队一起抗衡的,心里都是直念乖乖,只是跟着赵石这一队人一起行动的兵部小官儿却是跑的肠子差点断了,最终是岔了气,被人抬回来的。

      张峰聚灰头土脸的站在队伍当中,他这次比较倒霉,开始时还是不错的,他这一队人连战连胜,便是中午时那场混战,两队人手合力对付他们一队,他也是连连调度,和其他两队战了个不相上下。

      风云突变是在下午,养精蓄锐了一上午的赵石所部,风卷残云一般扫过整个场地,便是张峰聚将所有剩下的人手聚在一起,拼力抵抗也是无济于事,几下便被人一冲而散,混乱之中,就是张峰聚身上也着实挨了一下子,被判作阵亡。。。。。。。

      也不是只有赵石一个人聪明,也有想事后捡便宜的,不过场地狭小,能藏住一百人着实不易,若不是赵石这种精通藏形隐迹的高手,再加上他训练出来的狐狸等人总能率先发现敌踪,想要藏到下午时分捡现成的便宜又谈何容易?

      张峰聚虽然输得极不服气,但也承认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上不少的少年确实是自己的一个劲敌,不过他也并不气馁,这个脸面却是要在最后步战骑战决胜中找回来的。

      七天之后,群站结束,七个人进入最后的决战,武举进行到了紧要关头,不过,对于夏金两国是站是和上面,朝堂之上的争论也是如火如荼般的展了开来,国朝变动也自此而始。

      (依旧出差中。。。。。。。。。不过也就是后天或是大后天,阿草就能回去了,这算是个好消息,阿草地道的北方人,吃这里的东西实在吃不惯,再呆下去估计和上刑也差不了多少了,还是咱北方好啊,到时候烧鸡买两只,啃一只,扔一只,排骨弄十斤,吃五斤,扔五斤。。。。。。。嘎嘎。。。。。。。。。)(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7章 虎入长安聚风云殿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将血 妙笔阁(imiaobige.com)”查找最新章节!

      “圣上,金主派人求娶靖佳公主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杨感看了在座几人一眼,声音一顿。

      上首的正德皇帝咳嗽了几声,脸上浮起一片病态的红晕,到了秋天,他这身子是越发的虚弱了,再加上诸事繁冗,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有时却能咳出血来的,但此时他的精神却极健旺,夏金同时来使,这无疑展现了大秦在诸国之间的地位,自唐末乱世以来,有多少年没有外国时辰来到长安了?理藩院都长草了吧?如今能在他这一朝接见外国使臣,这却也将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

      “杨卿说话怎么也像汪卿般吞吞吐吐的,有话但说无妨。”

      他这么一说,旁边的枢密副使汪道存却是闹了个大红脸,这却是前些日子的事儿了,自曾度无故失踪之后,这位枢密副使大人也着了急,他急的自然不是曾度怎样怎样,他儿子却是在乾州为官,他晚年得子,自是对这个儿子着紧的不得了,爱子心切之下,利用职权派了些羽林卫士过去,不知谁把话儿传到了正德这里,答对之下,自然是吞吞吐吐了。

      杨感和其他几人也都是一笑,杨感则接着说道:“前些年耶律撒八和移勒窝斡攻略州县,很是和金人打了几仗的,虽然如今耶律撒八已死,那移勒窝斡却是据地称王,金主完颜亮屡剿不靖,已呈燎原之势。

      再加上历代金主皆是野心勃勃之辈,攻我大秦则是想入主川蜀,以窥中原,而攻略西夏则是想隔断我大秦与吐蕃的来往,在黄河以东则是和后周连年交锋,再加上内里不靖,叛乱迭起,契丹,鞑靼还有【创建和谐家园】皆视其如寇仇,应该就是如此,才有了这和亲之举的。

      不过以臣看来,金人,蛮夷之辈,不守信义,历代金主都曾与后周盟约,互不攻伐,但过得几年便毁约起兵,攻略州府,掳掠人口,实不足为信,此次和议当婉拒为上的。”

      在座几人都是暗自点头,这位枢相大人果然心思清明,只短短数言,便将形势分析的一清二楚。

      “杨相说的是,金人起于荒蛮,后掠幽燕,初时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不识文字,与禽兽无异,窃居黄河以北后,才学我【创建和谐家园】教化,至今不过百年而已,初时与后周联盟攻取契丹,许后周以燕云之地,契丹覆灭之后,便食言而肥,占据不还,后又多次在开封城下与后周订立城下之盟,过年便再次攻伐。

      如此反复无常之邦国,叵测之心胸,实属罕有,毫无廉耻之心无出其右者,臣附议杨相,可峻拒之。”汪道存直接言道。

      “儿臣已经叫人与那金使谈了谈,看他们的意思是要与我大秦约以攻夏,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他们金人取河套,其余皆归大秦,还可开放边市,以我大秦之盐铁换其山参,皮毛衣甲之类,许是跟后周打的交道多了,总是想着一副如意算盘,就差让我大秦年年入贡了。”太子李玄持笑着说道,然后转头看向下首的李玄瑾,接着说道:“七弟,兵部也派人去了吧?他们怎么说?”

      眼睛扫过这位三哥脸上温和的笑容,李玄瑾心里也是不得不暗自钦服,到底是入主东宫已久,说起这些朝堂大事来有条不紊,在气度上相比之下,自己还是要差上一些。

      “金使狂妄,说了许多不中听的,以儿臣浅见,盟约攻夏无异于与虎谋皮,结果将与后周无异。”

      正德皇帝只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笑容不减,转头看向右首一位老者,“折卿,你看呢?”

      这人脸上伤疤纵横,正是赵石在御撵之上所见之人,此时见皇帝问及,略一躬身,神色却是肃然,“微臣常年驻守西北,对女真所知不多,不过以臣见,党项,女真皆乃蛮夷之邦,虚与委蛇到是不妨,不过想娶我大秦公主却是妄想。”

      只说了这一句便自闭口不言,众人也皆不以为怪,听他说完,正德皇帝却是哈哈大笑,“众卿家之言甚合吾心,唐时多有和亲之举,但时移则事易,前朝鼎盛,万邦来朝,蛮夷震惧,如今我大秦偏处一隅,威势实与前朝不可同日而语,有些做法我们是学不来的,套用小家子的一句话,在这个时候,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众人一听,虽觉这位至尊说的有些不够庄重,但难得皇上高兴,也是纷纷附和,杨感更是笑着道:“皇上明见,那西夏使臣也就罢了,金国来人可是傲气的很呢,前些时日到我府上拜会,姿态倨傲,说话却是前言不搭后语,到是副使还有些才干,金珠宝货也备了不少,不过看他们那副样子,不像是来娶我大秦公主的,到好像是来施舍的,看着就让人气闷。”

      汪道存和他搭档日久,也是连连附和,不过末了却来了一句,“那些礼物杨相可是收了?收人钱财,却不于人办事,着实可恶。”

      杨感微微一笑,半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也没有,悠然说道:“我那府邸也该修修了,打雷下雨的总有漏水的地方,正好有人送上门来,所谓取之于敌国,用之自然无愧于心,要不。。。。。。皇上,西面的宫墙好像也有不少剥落的地方了,我也叫人去给修缮一下?”

      这下几个人都憋不住了,便是折木清最不苟言笑的一个人,此时也是扑哧一声乐了出来,正德皇帝更是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都掉了下来,半晌过后才擦了擦眼泪道:“人都说老小老小,杨卿今年也六十有八了吧?说话却还如顽童一般,真是搞怪的可以。

      不过杨卿啊,你身为卿相,怎么到好像是朕亏待你们,连修房子的银钱也要伸手,这传出去须不好听,也罢,城南那处皇庄久已疏于操持,你拿去贴补贴补,至于皇城的宫墙,杨卿你就不用费心了,你们还有谁收了两国使臣的礼物,都给交上来,下面的人都看着你们在行事,你们既然敢收,他们就敢把长安给卖了,不过。。。。。。之后却可找个由头再发还给你们就是了,咱们大秦俸禄是低了些个,不过也没办法,如今这等的情势,由不得人松劲的。

      今天朕很高兴,你等皆能不怯于外敌,正合朕的心思,只要我等君臣上下一心,一力振作,何愁不能建番不输于秦皇汉武的功业出来?”

      说到这里,正德皇帝脸色潮红,仿若一下年轻了十岁,下首的这些人哪里还坐得住,他们其中到有好几个收了两国使臣的礼物的,此时脸上皆是露出了羞惭之色,跪倒在地,杨感领先道:“吾皇【创建和谐家园】,臣等比扶助陛下开一番万世不拔之基业出来。。。。。。”

      几人随即齐声道:“吾皇【创建和谐家园】,臣等必扶助陛下开万世不拔之基业。。。。。。。。”

      正德皇帝缓缓坐下,笑着挥了挥手道:“都起来吧。”

      待得众人重新坐定,正德才又说道:“武举那边如何了?若是时日赶不上也就算了,国家论才大典,不能马虎行事。。。。。。。”

      李玄瑾连忙说道:“父皇过虑了,如今步战骑战都已结束,就剩最后一个科目,时日来得及的,再说了,两国使臣皆是以为父皇祝寿而来,到时列席其间,也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秦威势不是?”

      他话音刚落,那边的太子李玄持便接过了话头儿,“父皇,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这个职位是不是再慎重些?羽林左卫素来宿卫宫禁,何等的重要,万一。。。。。。。。”

      不过没等他把话说完,正德皇帝却是摇了摇头,淡淡道:“折卿,你怎么看?”

      折木清愣了愣,没想到这件事会问到自己头上,不过随即低头道:“不知陛下是否有志整顿京师诸军?”

      他回京已有半年之久,又是老臣子,对军旅之事熟悉异常,对这位圣上的意思也能猜出个七八分,于是便先问了一句。

      果然正德颔首道:“不错,诸军久已不习战阵,暮气深重,听说李严禄自家在城南开了一处赌坊,到那里的都是羽林左卫军士,一些将校常年身处其间,有的人竟然在当值的时候都敢去那里耍子,想来在羽林左卫中找出个好的人来都不容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朕不想知道,也不想明白一个左卫都指挥使为什么拿着朝廷的俸禄,还要去开赌坊,不要跟我说那个赌坊不是他开的,是他侄子弄出来的事情,欺朕身在皇位,不知世事不成?”

      说到这里,正德皇帝的脸色阴沉的好像能拧出水来,“他这是欺天,欺地,欺心,欺朕,来人,拟旨,给朕去封了那个什么永丰赌坊,所有人等都拿回来交刑部堪问,张泽。。。。。。。。”

      “奴才在。”大殿之中此时却是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正德皇帝的怒气好像充斥着这里的每一寸角落,压的人透不过气来,便是几个朝廷重臣也没想到本来气氛好好的,正德皇帝会突然暴怒至此,李玄持更是吓的脸色苍白,这个话头是他引起来的,他现在恨不得抽自己个嘴巴,没事提什么羽林左卫干嘛?

      正德却是怒火不歇,厉声道:“你亲自带人去拿问李严禄,当面问问他朕可是昏君?朕可是可欺之主?问问他良心还在不在?让他到大理寺公堂之上好好分说,告诉他,朕不听假话。。。。。。。李玄瑾。。。。。。。。。”

      “儿臣在。”

      “朕念你初掌兵部,就不责问于你了,若是以后这等事情再让朕在旁处知道,而不是由你嘴里说出来的,你这个兵部掌总也不要当了,现在朕交给你个差事,李严禄由你亲自主审。”

      “是,儿臣遵旨。”正德连儿子都不叫了,直呼其名,李玄瑾的心也是好像要从腔子里跳出来一般,头一次直接领略父皇喜怒无常的一面,自也是吓的不轻,倒退着随张泽两人出去了。

      正德缓了缓气儿,用稍微温和一些的口吻道:“这下你知道朕为什么要从武举中选拔人才来当这个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了吧?还是说你心中另有人选,那就说出来让朕参详一下,看看是不是也是李严禄之流?”

      他声音虽不严厉,但听在李玄持耳朵里,每一个字都好像刀子一般刺耳,哪里还敢怠慢,“父皇明见万里,是儿臣虑事不周。”

      到是折木清乃是太子娘舅,虽是在心里也觉得这个外甥性子太弱了些,此时正应该据理力争的时候,却是把话全都憋了回去,这不坐实了自己也有私心吗?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但还是不忍看他的尴尬样子,接过了话头道:“陛下,太子所虑也未尝不对,羽林左卫虽说已然如此,但换上一个指挥使未必就能让其有所改观,再加职责甚重。。。。。。臣也觉得应选老成持重之臣当任才好。”

      见他说话,正德皇帝才把脸色缓和了下来,不过依然摇头道:“这个朕知道,但京师诸军之将校都是勋卿子弟充任,原取的就是他们的忠心,如今看呢,有些人却将羽林诸军当成了通天捷径,忠心到却未必了,是到改的时候了,朕就是要找几个外人来欺压他们一下,去去他们的骄横之气。。。。。”

      说到这里,正德似笑非笑的看着在座众人,“今后约束要你们的子侄,朕把丑话说的头里,到时若是哪个真个以为朕是聋子,朕是瞎子的,李严禄便是他们的前车之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8章 虎入长安聚风云动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将血 妙笔阁(imiaobige.com)”查找最新章节!

      李严禄被拿问,进了大理寺,由景王堪问,李严禄乃兵部左侍郎李严蓄的亲弟弟,李家的人被牵连的自然不在少数,便是羽林左卫的将校被拿进刑部大狱的也不是一两个,羽林军乃皇帝近卫,其中不乏勋卿子弟,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刑部差官拿着诏令冲进家里拿人,一个个着实吓得不轻,还以为祸从天降,要抄家灭族呢。

      待得说出名姓,不可否认的,虽然拿的是自己的亲人,但全家人还是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过后纳过闷儿来,有自恃身份大声喝骂的,有赶紧塞些银钱打点询问的,但这次这些刑部差官们可都是不一样了,只是板着脸一句,皇上有令,只拿钦犯,不罪其他,我们也是奉令行事,请大人们不要为难我等,这样硬邦邦的回答自然让许多人不满意。

      钦犯也分很多种的,有的钦犯是皇上亲口下旨点名道姓缉拿,有的钦犯则是刑部根据皇上下的谕旨,酌情捕拿,虽然字面上只是略有不同,但差距可就太大了,连个罪名都不说就把人从家里锁走,这怎么行?

      一时之间,刑部兵部吏部算是热闹了,人群如同穿梭般来来去去,待得知道了自家子弟不过是去永丰赌坊赌了两手,或是在那里占了些份额,不少人心里都轻松了许多,但有些机敏的却已经感到朝中的变动有些不可捉摸了。

      李严禄身为京师李家的三根支柱之一,被投入大理寺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李家就已经人心惶惶,李严蓄本就心中有鬼,本来还想着到景王面前试探试探,此时失魂落魄之余,按照常理,本应该和他大哥一起上书为弟弟求情的,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显礼仪纲常,只要李严禄犯的不是十恶不赦之罪,他这个做哥哥的怎也要上书为其乞怜的,但如今他却是顾不得这些个了,直接到了景王府,一直等到华灯初上,李玄瑾才回到府中。

      但此时李玄瑾却也不愿见他,因为他身边还跟着吏部侍郎孙仲举,乃是皇命一起派下来的审官,李严禄是被人从小妾床上被人拖出来的,整个人到了大理寺就已经木呆呆的了,问什么答什么,这案子根本不用审,大秦官员俸禄颇低,甚至还不如军中的同级将校薪饷丰厚呢,也不是没有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开设一些产业,虽有与民争利之嫌,但朝廷也从来没有深究过此事,便是现今的几个王爷,在这长安城中也多有别产的,像是杨氏一族的族长,当今的枢相杨感,也不是收了金夏两国的贿赂?这当然也有大秦地域太小,国用不足的原因在里面,所以也便不能要求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清廉如水。

      但李严禄开的赌坊,赌坊虽不是明令禁止之产业,但一个朝廷三品武官,开设赌坊,致使整个羽林左卫糜烂,左卫五品以上武官这次几乎一网打尽,各个在赌坊中都有参与,真也开了国朝先例。

      这个案子审下来牵连的人多不胜数,这便有些为难了,李玄瑾如今也不知父皇到底要把这个案子办到什么程度,还是息事宁人般来个只问首恶,胁从不问,就是吏部侍郎孙仲举也是嘴里发苦,几个皇子争夺储位,影响最小的就数他们吏部了,礼部尚书纪谦世严刚方正,稳稳在这个位子上呆了十年,行事不偏不倚,方争得了一个清明世界,在孙仲举的眼里,只有像纪尚书这般的人物才能算的上是大秦的纯臣肱骨,所以平日行事便也学着纪谦世那般不争不让,任事公正。

      不过话虽如此说,一朝若是牵涉进了这样的案子之中,才真正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就连久已不问世事的辰王也稍过了话儿来,请其为一个小辈开脱,就不用说六部中的其他人了,想到这里,孙仲举就是一阵头大,不过所幸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上面还有个景王殿下,虽相处不过一两天,但这位景王的行事还是博得了他的佩服,相处之初,人家就已经知道最后是这么个场面,所以将话说在了前头,什么事情尽管往他的身上推,但断不能不经商量就随便应承别人。。。。。。。

      孙仲举知道,这番话就算不是为了自己说的,这个情也得承下来,这样确实让他轻松不少,景王虽然任事不到一年,但刻薄之名却已经传遍了朝廷上下,到了他面前不腿软的也没几个,已经有人私底下开始说这位景王是个见到石头都要踢上三脚的人物了,到他面前求情?乖乖,别把自己也弄进大理寺就不错了,如此这般,推挡了几次之后,众人也知道了,这位可能得听景王的,耳根子才算是清净了下来。

      但最让两人头疼的却是这案子该办到什么程度,是追跟到底,还是重拿轻放,至于首犯李严禄就不用想了,削职为民是轻的,脑袋保不保得住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不过孙仲举揣摩景王的意思,这李严禄八成儿是要抄家的了。

      在这个时候,李玄瑾也不好过,哪里还愿意见李严蓄,只是派了人去传话儿,为了避嫌起见,让他回去,兵部事务繁冗,还得他这样的老臣子看着才行,旁的事情就不用多管了,说的很是温婉客气,直到李严蓄出了景王府,也没琢磨明白景王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李玄瑾发话,赵石自然没有半点参与的余地,经过八天的较量,赵石终是冲入了混战三甲之列,名列第三,这里面也有幸运的因素在里面,但经过赵石训练的这些军士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杜山虎便也在最后的七人当中,只是成绩稍差罢了。

      朝廷动荡,对于这些举子也不是没有影响,想羽林左卫出来的一个小校便在对决中直接被送进了大牢,而更多的影响则是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的职位变得好像没那么吸引人了,谁都明白,若真个当上了这个指挥使,接收的一定是个烂摊子,迎难而上的毕竟是少数,便是品级再高,若是军官都没了,怎么约束下属?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反正大家勇于争胜的劲头突然减弱了很多。

      这些事情便不一一列举了,之后过上两日便是皇上寿筵,赵石和张峰聚两人得要在御前演武的,剩下的这两天便是两个人接受礼部官员告知一些朝堂礼仪的时候了,张峰聚担心着自己在君前失仪,学的分外认真,就差拿个本子将那礼部官员说的话都记下来了。

      而赵石却要比他成熟稳重的多,想的也就全面一些,一个武官在军前便是有些失礼的地方,非但不会引人不快,估计更能表现出武将的爽直,所以听的也便不怎专注,想的却是那个什么东宫侍卫统领秦克简会不会出现在寿筵之上,景王怎么那么有信心对方会出来争这个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不过关于秦克简此人的消息却有不少,这人是京兆人士,京兆秦家以前也算是有名的将门世家,但昭武年间一场大战下来,秦家嫡长子随任得敬投了西夏,阵前投敌这个罪名可不轻,之所以没有被抄家灭族,还是因为秦克简的祖父尚的是公主,就算如此,秦家几辈人创下的名声也算是全毁了,再加上父祖全被罢官免职,秦家已现衰颓之势。

      所幸秦克简的祖母还跟太子的母亲,也就是当年的皇后娘娘有些交情,说项之下,他便也自小跟在了太子身边。

      家族巨变,父祖都是抑郁而终,这对于秦克简来说打击却是不小,所以此人自小性子便有些偏激,说是睚眦必报更恰当些,加之自小便苦练武功,宴饮之间和人较技决斗,下手从不留情,这样的邀武比斗往往是上位者争面子的事情,输了也最多几句话就过去了,但此人出手狠辣,往往致人死命,很招人恨的一个人,不过此人对太子到是忠心耿耿,很得当今太子殿下赏识。

      这人惯用的兵器就是横刀了,这也是大多数大秦武士常用的武器,没什么特别的,据说刀法很是凌厉狠辣,臂力沉雄,身手敏捷,很像是传说中的刀客,这样的一个人若是放在战场上到也不难对付,但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赵石自己也没有多少把握,想到这里,赵石心里也是暗自叹息了一声,那位景王殿下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差事啊。

      想到这些,这个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二十多年的少年更是神游天外,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嘴部不停张动,还不停示范一些动作的家伙和小丑也差不了多少了,与其在这里听人废话,他更愿意去亲自观察一下几天后的对手,,如果能看见这人跟人交手才是最好的。

      奈何这个时代没有影像,所有的消息都是听别人说的,真真假假的让人难以判断,就连这人的身形相貌都不知道,这可真是个糊涂仗,赵石暗自念叨了一句出来。

      那个礼部小官儿无可奈何的看了赵石一眼,这人从开始时便是似听非听的,他在礼部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两天后就能面见君上,御前答对,这是多大的荣耀?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希望见上圣上一眼的,可这个没心没肺的,竟然没露出一丁半点的期望之色,更是不见紧张,和他比起来,眼前这个有样学样的就正常多了,难道是一想到要面前皇上给吓傻了?

      这个小官是暗自腹诽不止,但人家是景王府出来的,景王现下和凶神附体一般,到处找人麻烦,找到了谁的身上,就是祸事一场,和灾神似的,就连这景王府出来的护卫都头也沾了邪性,这样的人躲还来不及,哪里还敢上前招惹,再说了,君前失仪也是他自己的事儿不是?想到这些,这人也不再搭理赵石,爱听不听吧。。。。。。。。

      经过了一天精神折磨,赵石回到居处,在半路上却是被杜山虎几个截住,当先的自然是李全寿了,这些日子李全寿可是过足了眼瘾,这时更是神采飞扬,也不知道杜山虎跟他说了什么,他笑的脑袋瓜子都快晃荡了下来了。

      这时见到赵石,立即凑了上来,喘了半天的气儿,才说道:“都怪老杜这个家伙,笑的肚子都疼了。。。。。。。。就知道你现在能回来,礼部那些家伙一定不会为了你们两个耽误回家吃饭。。。。。。。

      你这次可是跑不了了,怎么说你和老杜两个都是武进士了吧?后天你还要见驾,都是喜事来的,今天咱们几个出去庆祝一下,行了,知道你要说什么,父王那里忙的连人影都不见,哪里还顾得上管咱们?

      嘿,我可是听说了,李家这次算是走了霉运,刚才看见李严蓄那老小子从府里出去,人都好像老了十岁,估计这下有的他们受的,你在场上不是打死个李家的人吗?估计这下他们是顾不上找你的麻烦了,是不是该出去庆贺庆贺?”

      (书中的历史和现实有很大出入,当然了,大秦完全是杜撰的,但有些历史事件还是肯定会按照原貌来的,不过比如耶律撒八和移勒窝斡两个虽然也有真人事迹,但按照现在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被剿灭了的,还有完颜亮,也就是史上的海陵王,后来改称海陵庶人也有改动,这里预先说一下,以免大家再跟阿草较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9: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