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血无防盗》-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心中这般想法,但话却不能这般说的,不过不管他怎么个说法,赵石心中也早已有数,都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只是提出要将自己手下人等带上五十人入京,李玄瑾欣然应允,还觉得像赵石手下这些精锐军士,带上五十人太少了些,便即以回京之路上需人护持的说法,让其带一百人随行,赵石自无不可的了。

      诸事商定,四日之后,赵石带着一百禁军军士随李玄瑾回转长安。

      李玄瑾来的时候没有走水路,却是打着看看这山那水的心思,回转的时候本来想走水路,但有了这赵石等人随行,再加上还压着那几个倒霉的刺客,还有不到两百的殿前司禁军,人数太多,这水路便也走不得了,不过这到也无所谓,只是回京的时间要拖后一些罢了。

      回京路上,赵石心里不禁对李玄瑾这样不紧不慢的赶路,还在赵家庄呆了四天感到几许疑惑,按理说来,现在李玄瑾应该是心急火燎的回京才是,若不是他已经知道曾度再也回不到京师,估计至今京里还没发现朝廷的三品大员竟然半路上失了踪,他已经忍不住要劝李玄瑾赶紧赶路的了。

      也许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也许是向赵石表明自己对他的重视,李玄瑾却是自动解开了迷题,“本王根本没有向朝廷奏报遇刺之事,甚至李武和崔先生的事情也没说上一句的。。。。。。”

      当李玄瑾笑着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出了凤翔府,入了乾州地界,赵石便骑马走在李玄瑾的身边,听了这话心中暗自思量,却不答话,只是作凝神倾听状。

      李玄瑾见了心中暗自赞许,这样沉得住气,没有半点少年人应有的跳脱之人实在少见,于是接着说道:“那曾度怎么也是本王老师的儿子,虽然曾闻远弃了本王而去,但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本王奚落曾度几句也便罢了,但若是心急报复,将此事快马报入京师,虽然能逞一时之快,但让旁人怎么来看本王?

      他曾闻远不念旧情能搏一个不畏王孙的名头,那我呢,我若不念旧情,旁人还不得说本王心胸狭窄,这刻薄之名是怎么也逃不了的了。。。。。。

      本王便是心中怨他,恨他,也不能肆意行事的了,这便是皇家之人的不得已处了,你可明白本王的心意?”

      赵石默默点头,李玄瑾还有一半话没有说出口的,便是他不上报此事,那曾度被他吓唬了一番,他哪里会知道这位王爷的心思,还不得主动跳出来将此事挑明,那时便是李玄瑾什么都不做,此事也够曾氏父子喝一壶的了,什么是权谋?这便是权谋,这些皇家子弟果然没有小说里写的那般草包,想到这里,赵石心里却是唯有苦笑了,他为了不让京中得到消息,要攻那太子个不及防备,不但将曾度杀了,便是报信的信使也给他在半路统统截了下来,那么这样一来,若是曾度失踪的事情发作,那旁人会不会以为是这位景王气愤之余,来了个杀人沉船呢?自己这般做法是不是弄巧反拙了?

      (大家不用担心什么太监的问题,这本书要是写不完本的话,下一部书便进不了VIP了,这是起点的新规矩,大家放心好了,有些时候会断更,便是那些白金大神儿们也免不了的,更何况阿草这个凡夫俗子了,解释一下,大家不要烦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0章 虎入长安聚风云 长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将血 妙笔阁(imiaobige.com)”查找最新章节!

      (谢天谢地,终于码完了,还没拖了时间。

      月票,月票,再多给些吧。。。。。。。。。。)

      一行人虽未坐船,但却是沿着渭水而行,渭水两岸,青山连绵起伏,渭水则在眼前滔滔东去,风光甚美,再加上渭水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流连所在,两岸题刻数不胜数,山村野话,神仙传说,还有那文人佳话层出不穷,齐子平和杨倩儿连番引经据典,解说的精彩纷呈,这一路上也是颇不寂寞,赵石今生前世还从未曾有过这等悠闲的时光,听他们说的多了,也觉江山竟是秀美,心胸不禁一阔。

      过了乾州,便入京兆,此时大秦虽是外敌多有,但境内却已经承平二百余年,京兆之繁华也是天下少有的所在,随着人烟渐渐稠密,虽是少了几分风光之美,但田间梢头,人来人往,时不时在林间掩映之地还能得见数间茅屋酒肆,却也别有一番景致在的。

      越是往前走,则人烟村镇也越来越多,数里便能看见几间酒肆驿馆的,真可谓十里之邑,无处不有酒肆,他们这一行人也不着急回京,走走停停,饮着酒肆驿馆的浊酒,配上几味小菜,再听齐子平和崔先生以及杨倩儿吟上几句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之类怀古伤秋的诗句,一天下来,都是觉得此行实在不虚。

      一行人经咸阳旧址,渡渭水,这一日来到了灞桥,灞桥因横跨灞水之上而得名,说到成安恐怕便没有人不会想到灞桥的,此地距长安不过十余里,灞水滔滔从桥下流淌而过,两岸杨柳依依随风荡漾,虽只是简简单单一桥一亭,别无他物,但这里的景致也不比他处差了。

      由于自唐时折柳送行之风日盛,这灞桥也便成了送行之所,不论亲朋故旧将要远行他去,都会送到此处,折上一枝杨柳,以示珍重之意的,说起这里面的故事,恐怕说上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了。

      不过灞桥虽然有偌大的名气,但此处却是典型是因人而著名的所在了,正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此处的故事也便以悲离居多了。

      过了灞桥,再走上些时,长安那雄浑博大的身影渐渐清晰了起来,赵石望着长安那高大斑驳的城墙,眼神有了那么几许专注和痴迷,这里便是长安了,所有后世国人心目中的圣地。。。。。。。。。

      李玄瑾见了他的模样,心中却是一笑,他见惯了那些头一次来到大秦京师的外官们的神态,对于赵石的表现也不以为意的,但他哪里知道赵石的心理,他是以一种朝圣者的心态来看待这座在后世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痕迹的古都的。

      这已经不是什么人,什么经历能够阻挡得了的情绪了,相信无论任何一个来自后世的【创建和谐家园】在这座古都面前都会产生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就像如今的赵石一样,离城池越近,则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这个时候的赵石不再是那个冷血无情,坚韧狡诈的特种战士,他只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一个普普通通的【创建和谐家园】,无论是在心灵上还是在感觉上,都已经被眼前这座雄浑古朴的古代大城所占据。

      直到李玄瑾特意高声道:“王虎,你先带所有人回府,我要进宫先去见过父皇。。。。。。。。”的时候,赵石才缓过神儿来,原来已经快到了城门处的。

      赵石转身直视李玄瑾道:“殿下,可否让我到城墙之上一观?”

      李玄瑾听了一愣,旁边的人也都面面相觑,都城重地,四处皆有军兵把守,这城墙更是重中之重,皆选贵戚善射矫健者日夜巡守,就算以李玄瑾景王之尊,这个要求怕也不好办到的。

      笑容不禁一僵,一路上这个少年都还安份,到了长安李玄瑾的心才放了下来,所谓良臣择主,李玄瑾还担心赵石在路上给他出些什么难题,赵石在巩义县不按规矩办事的心性他都看在眼里的,如今刚放了点心,赵石就来了这么一出儿,他这一路上也没少想着回到长安之后该怎么笼络赵石之心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自己都办不到的话,这以后。。。。。。。心里不禁一苦,哪里还笑的出来?

      赵石一看也便明白了,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之感,但他心性坚韧,也只是摇了摇头,便即道:“让殿下为难了。。。。。。。不过是赵石一时性起罢了,殿下不必放在心上,走,咱们入城?”

      正说话间,城门处却是驰出一骑,马上一个汉子穿着羽林军服,隔着老远便即翻身下马,高声道:“下官金远城门令,羽林卫仁勇校尉杨胜恭迎景王殿下回京。”

      说来也是凑巧,这人是杨氏一族远支,景王出京之时正是杨感特意安排其驻守东右城门,以便李玄瑾悄悄出京,没成想回来的时候也碰上他当值,此人正在城墙之上巡视,远远便看见了李玄瑾一行人缓缓而来,这人也是眼尖,远远便认出了他们,心中可是欢喜,羽林卫士说起来好听,但常年驻守京师,升迁起来困难无比,一个便凭的是资历,还有就是看背景,最后才要看本事的,没个机缘巧合,有的一辈子都只是个羽林小卒罢了,能两次见到景王,还能说上话儿,这不是机缘是什么?只要景王殿下心里记得有自己这么个人,在旁人面前稍微一提,那可要胜过其他人的千言万语了,心中怎能不欢喜备至?

      小跑着下了城墙,骑马便出来了。

      李玄瑾正自为难,突然间遇到这么个人,心中也是叹了声巧,带马走近了几步,笑道:“起来吧,你到是眼神儿好使,这么远便看见了,怎么?今天是你值守金远门?”

      杨胜干净利落的跳起身来,黑红的脸膛上满是欢喜之色,丝毫没有半点的掩饰,笑着道:“殿下,这说起来可是巧了,今天本来不是下官当值的,不过那个小子闹肚子,所以便换了班值,没成想却能迎见殿下,说起来到是让下官捡了个大大的便宜,事后还不得后悔死那小子?”

      这人也算了得,知道这些龙子凤孙们见过的磕头虫儿多了去了,自己若是唯唯诺诺的,没准连看也不看自己一眼便过去了的,这可是难得机会,若是放过了他哪里甘心,所以说起话来便也带了些放肆,还透着一股亲热劲儿,果然逗得李玄瑾哈哈一笑。

      “本王想求你件事儿,不知你可有这个担待?”李玄瑾话锋一转道。

      杨胜心下狂喜,“殿下请说,只要下官办得到的,一定为王爷办的妥妥当当的。”

      “本王要带人上城墙一观我京师胜景,不知道。。。。。。。”

      杨胜心里一惊,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城墙处,又看了看周围来去的人流,讷讷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了,眼前的虽说是个王爷,但若是答应下来,这事一旦让别人举发上去,自己这个仁勇校尉也不用当的了,吃牢狱之苦都有可能的。

      这时杨倩儿却插了进来,莹白的小脸儿上透着些个狡黠,刚才听了赵石的提议,她便也心痒难搔了起来,说起来她在京师住了这些年,也从没有过想上长安城墙上走一遭的念头,不过这个心思一旦被人挑了起来,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下了马儿,笑着对自己的族兄施了一礼,语声清脆道:“三哥,好些日子不见了,四叔伯可还安好?”

      杨胜不敢怠慢,虽说对方叫了他一声三哥,又是个女子,但他可是不敢以兄长自居的,赶紧还了一礼,杨倩儿把他拉到一边儿,嘀嘀咕咕了半天,还伸出纤细的三根手指比划了几下,只见这位城门令脸色变幻,最终是一咬牙,狠狠点了点头,回转过身来道:“殿下,下官值守所在,不敢有半点轻忽的,但殿下不是旁人,下官就喝出这官儿不当,便带殿下上城墙一观,但人可不能太多,只能去三个人,殿下您看。。。。。。。。”

      赵石见了心中一笑,这个小女子还有些本事,不过看起来多半是拿自己爷爷或是家世压了上去,对方想不答应也不容易的。

      李玄瑾,杨倩儿,还有赵石跟着杨胜上得城墙,一眼望去,整个长安尽收眼底,一下便把赵石所有的心神都吸引了过去。

      只见长安城内房屋林立,道路纵横,仿若棋盘,正北方向便是皇宫所在,楼台殿阁,斗角飞檐,丘山迭起,亭台掩映,柳绿飘飞,湖泽片片,望之仿若仙境一般。

      其他各处人流如蚁,或聚或散,热闹繁华中却透着一股清新质朴之感。

      “那里便是皇城,皇城以南是宫城,外郭,设六门,之外正面有三十六坊,东西两侧七十八坊,各以二坊作东西市,那里也最是热闹繁华,实则有一百一十坊,和唐时差不多,来日方长,到时让王虎他们几个带你到处走走,在这里便是怎么说也道不尽这长安中的好处的,对了,相中了哪处的房子就来跟本王说,之前先住在我府内,有什么需要只管跟管事的说。。。。。。。”

      杨胜悚然而惊,看了身旁的少年一眼,之前李玄瑾带他上来时便觉得有些惊异的,这人只是穿着一身禁军旅帅的军服,年纪也不算大,还以为只是护送殿下进京的禁军罢了,他也不敢多问什么,听了这番话,心中更是震惊,心中暗道,此人年纪如此的小法儿,还是个少年来的,怎会得景王如此看重?

      少年的表现则又让他吃了一惊,只是微微颔首,眼睛在城中各处扫来扫去,丝毫没有受宠若惊的表现,只是说了一句,“殿下费心了。”便也不再言语。

      又偷偷瞄了一眼兴致勃勃的杨倩儿,也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丝毫没有什么惊异,心中不由暗暗猜测这少年到底是个什么身份,竟然这般的做派。。。。。。

      不提杨胜心里这些心思,城墙之上终究是引人注目了些,也不用杨胜催促,不过片刻,众人在城墙上走了一圈便下了城墙,让杨胜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下了城墙,赵石心愿已足,此时的长安虽然已经不是盛唐之时那座古都,建立不过二百多年,但已经足以让他这个来自后世之人感到名不虚传了,那种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带来的凝重和冲击足以让任何一个现代人失魂落魄,魂不守舍了,甚至在那一刹那,赵石心里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留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不过他毕竟心志坚凝,下了城墙便即恢复了常态,众人这才上马继续前行,经过皇宫所在的时候李玄瑾吩咐了几句便即带上几个人进宫而去,其余人等几许向前,经含光门,朱雀门,安上门转而向北,绕过绵延不绝的宫墙,进入皇亲贵戚聚集居住的坊间,又行了半个时辰,几个人分出来护着杨倩儿回相府,其余人等则在王虎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景王府门前。

      “这里唐时是十六王宅所在,不过我大秦没有那么多的王爷,只好改称七王居了,整个坊的名字还叫入苑坊的,不过大秦历代先皇都开明的紧,只要王爷们不惹是生非,住处也由得自己来选,所以这里周围却只有两家王爷在的,其余大多都住在东市周围,前面就是景王府了,王爷已经吩咐了,让赵大人居住在闲宁居。。。。。。。”解说的人现在换成了王虎,此人除了脾气有些暴躁之外,说起话来到也条理清晰,不过说到这里,脸上则露出了艳羡之色,

      “那里可是王爷闲来休憩的所在,而且。。。。。。。而且是在后宅,王爷对赵大人的器重可让王虎羡慕的紧啊。

      还有老杜他们这些人。。。。。。。”这些时日下来,他和杜山虎这两个彪形大汉却是切磋出了交情,叫起老杜来也顺口的很,带着一股亲热劲,“王爷也吩咐了的,他们和我们这些王府护卫住在一起,叫赵大人不必担心。。。。。。。。”

      说话间已经来到正门处,正门处两个大石狮子蹲踞两旁,朱红色的大门显得过分高大了些,配着那高大的院墙,到真是给人一种站在这里便显得自己很是渺小的感觉,也就是很有压迫感了,大门的上方横匾之上用烫金的大字写着景王府,赵石也不知这字写的是好是坏,只是觉得跟前世那些【创建和谐家园】的小洋楼比起来可是威风煞气的多了。

      门前面已经站了很多人在,显是已经得了消息的,这一百多人的队伍来到这里想不显眼都不行,隔着老远那些人就已经迎了上来,王虎甩蹬下马,大步便走了过去,笑着大声道:“王管家,董管家多日不见,看这样子可。。。。。。哎呀,李老,您怎么出来了,小子这里给您见礼了。”说完就已经单膝跪了下去。

      他眼前那个高大的老者却一把将他拽了起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隔着老远就能听见的,“小兔崽子别给我老人家来这套,听说你在外面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儿?丢人都丢到凤翔府去了?”

      一句话便已经说的王虎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在人群中找到那个提前回来报信的家伙,恶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这才陪笑道:“小子在外面是给王府丢人了,不过正主儿也给王爷带回来了,要不哪天让子义跟他试试?给咱王府挣回点脸面来?”

      那老人啪的拍了他脑袋一下,“小兔崽子还敢跟我老人家玩心眼子,你都不成,子义说了大天去也不比你高到哪里去,上去还不是白给?走,给我引见引见那位少年英雄。”

      这一群人说说笑笑来到赵石等人面前,旁的人看样子都是以这老者马首是瞻的了,他不开口,旁边的人也都不敢开口说话的,老者来到赵石的面前,旁边的王虎赶紧介绍道:“这位就是王爷的贵客了。。。。。。。嗯,巩义县禁军团练赵旅帅,赵大人。”

      接着又跟赵石说道:“这位是王爷的娘家人,从小看着王爷长大的,我们府里的人都管他老人家叫李老。”

      (二百多年,十五代应该是有可能的吧,既然有可能,就不要跟咱较真了,毕竟现在说起来这样的大家族好像已经快绝迹了,很多看似没有可能的说法在以前说不准就是个平常。。。。。。。。。)(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1章 虎入长安聚风云谈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将血 妙笔阁(imiaobige.com)”查找最新章节!

      (月票还有没了,再给些呗。。。。。。。。。)

      老者很是高大,站在赵石面前足比赵石高出一头,看上去精神饱满,筋骨结实,一双精亮的眼睛饶有兴趣的在赵石身上来回打量了半晌,见赵石抱拳施礼,说了声李老好。

      这才哈哈大笑着拉住赵石的胳膊,“什么李老不李老的,都是这群小兔崽子胡乱叫的,小友是王爷的贵客,老李可不敢卖这个老,不嫌弃的话叫我一声李老哥就成,王爷果然有眼光,小友看上去精神内蕴,身子又如此雄壮挺拔,显然是内外兼修的好手儿,小友一来,看样子这景王府第一好手的名头儿是跑不了的了,来,我给小友介绍一下这些人。”

      这人年纪虽老,说起话来却是好像连珠炮一样,让人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这时随手一指身后一个面白无须,三四十岁年纪的胖子,“这个家伙姓董,是内院总管,小友可别看他整日笑嘻嘻,细皮嫩肉,又是个太监来的,手上的功夫在府里也是一绝,从小就跟在王爷身边的,以后你们切磋切磋就知道了。”

      那胖子笑嘻嘻的朝赵石行了个礼,“给赵大人见礼了,咱是个下【创建和谐家园】,不敢老李老夸奖的,赵大人以后可要多多照看咱家才是。”

      接着老者又是一指那个身材瘦高,长相清肖的老者介绍道:“这位姓王,是府中外院管家,但凡有个大事小情的找他就成。。。。。”

      接下来介绍的人多是景王府各级管事,这些迎在门前的都是些景王府的下人,有官职在身的没有几个,那些景王府的职官却是只见到了两个罢了,不过以这种阵势来迎他一个禁军旅帅也算是隆重之极的了,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儿嘛,这些人任何一个拿出来也有见官不跪的,由此可见景王对赵石的重视了。

      “走,这么多人堵在这里可不是个事儿,王管家,你带人马上将这些弟兄们都安排好了,千万不能委屈了,董管家,哦,不用了,我陪赵大人去内院就行了,你去吩咐人,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你亲自去把王爷珍藏的那包蒙顶石花取来,让宜香到闲宁居候着,待赵大人沐浴之后为其煮茶。

      王妃那里支应了吧?等外面的事情都妥当了,你就去王妃那里听王妃支使,都给我仔细着点,得罪了贵客,小心你们的小身子骨儿。”

      接着回身对赵石笑了笑道:“都是王爷通知的晚了些,便有些忙乱,让小友见笑了,走,进去咱们再说话。”

      这才是乡下人尽成,眼花缭乱呢,赵石手下这些人哪里见过这等的豪门气派,一个个都好像梦游一般进了王府,再木呆呆的被人带着走了,临走之前除了杜山虎跟赵石支应了一声外,其他人等都是有些精神恍惚,连起码的礼数都忘了的,看得赵石一阵皱眉,不过随即一想也便明白,是人都有欲望的,却也怪不得这些手下的,像自己这般也是经过严酷的训练之后才能将欲望控制住,不表现出来,他们还差的远,骤入繁华所在,失态自然难免。

      俗话说的好,一入侯门深似海,这回赵石却是亲身体验了一下,照赵石的估计,在房屋院舍中穿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这位李老才带着他来到了后院,有过了几进门廊,穿过王府后园,才见到一片翠绿的竹林,进到竹林之中,几间小舍才遮遮掩掩的露了出来,这一路上旁边的李老就从来没停过自己的嘴巴,也不知他怎么那么多话说。

      来到门前,早有两个十五六岁年纪,作婢女打扮,长的清清秀秀的少女迎候在了那里,见两人来到,轻轻一礼,声音也是软软的,“婢子见过贵客,婢子给李老见礼了。”

      李老哈哈一笑,向着赵石道:“小友一路劳顿,先让她们伺候着休憩一会,过上一个时辰,老头儿再来找你。”

      说完也不待赵石说话,对着两个婢女道:“小心伺候着,要是客人不满意。。。。。。”

      “王妃已经吩咐了的,李老您就不用再嘱咐我们,我们记得就是了。”长相大一些的少女明显和这个李老很是熟识的,立即嘻嘻一笑回道。

      李老虽然被人打断了话头,却也不怎恼怒,只是笑骂道:“你个小丫头片子,越来越没大没小了。。。。。。。好了,小友,咱们呆会儿再见。”说完转身便走,几步的功夫便没入了竹林当中,不见了身影。

      “奴婢名叫春凝,这个是奴婢的妹子,名叫秋洁,大人请跟我们来。”较大的婢女笑着跟赵石说道,声音还是柔柔软软的,让人听着便觉舒服到了骨子里。

      较小的好像有些怕生,娇娇怯怯的,总是半个身子藏在姐姐的身后,眼睛也不大敢看人,偶尔瞟上一眼也迅速的殓下去。

      赵石也不多话,随着两女便进了屋子,这屋子并不甚大,比起他在巩义县的那几间木屋儿可是差的远了,只是扫了一眼,便也知道这是一间卧房,因为一张大床差不多占了半个屋子去,不是卧房是什么地方?屋中没有什么多余的摆设,只是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几件小玩意,一张古色古香的长琴摆在床边的案几之上,墙壁上挂着几幅画作,旁的也便没有什么了,但看上去却是分外的雅致。

      在屋子里两女并未停留,而是转到后面,轻轻一推,便推开了一个小门出来,赵石跟进去一看,心里暗道了一句,这位景王到是好享受,他之前在屋外的时候便已经观察的仔细,这主舍的后面有那么一间石屋,要说在竹林里面建这么一间石屋可是大煞风景的事情,以赵石对这个时代的一些了解,应该是竹林野舍才符合那些士大夫的审美眼光的,想来那位景王也不会突兀的做出这种焚琴煮鹤的事情来。

      果然,这后面的石屋看上去有些粗糙简陋,但里面却是一处天然温泉所在,看着雾气腾腾的屋子,活像是一间桑拿室突然穿越了过来,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大人一路劳顿,先请沐浴更衣,王妃娘娘吩咐了,奴婢两个一任大人吩咐,还有,晚间时候,娘娘会在内堂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来,让奴婢两个服侍大人入浴,请大人宽衣。”

      “不用,你们两个都出去,我自己洗好了再叫你们。”赵石扫了一眼眼前的两个女孩儿,看着两人脸蛋红红的,任人采摘的样子,他便已经知道,这不是一种拉拢的手段,便是一种试探了,只一转念间,便选择了拒绝。

      王府中的婢女都是经过宫里人手【创建和谐家园】的,这春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初看赵石来到,便已经看出这个人年纪不大,还是个少年来的,只是举止沉稳,一双漠然的眼睛扫在谁身上就好像能看穿了对方一样,若不是脸上依然透着些稚气,全身上下几乎看出这人年纪还小的,王妃的意思她自然明了的,不然也不会派她来伺候客人,赵石进门之后的表现一丝不漏的都看在了她的眼中,此时赵石开口说话,她就已经知道,此人心志坚凝,不是自己两人能够触动的了的。

      于是便笑着躬身道:“既然如此,婢子两个便失礼了,大人若有什么吩咐,婢子两个便候在门外,只管招呼就是。。。。。。。。。如此,婢子告退。”

      按照一向的习惯,赵石在石屋内仔细扫了一圈,这才将衣服脱下,【创建和谐家园】裸的进入了水中,水温不低,不过正是如此,才能解乏,靠在池子边儿上,赵石舒展的靠了下来,他到也不怎感到疲乏的,只是难得如此享受,又没有外人在旁边,心情也渐渐平静,不一会儿的功夫,神思昏昏,竟是安然睡了过去。

      就在赵石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的时候,皇宫乾元殿内,李玄瑾已经在向正德皇帝将自己这次在赵家庄的见闻以及遭遇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不过却并不加入自己的见解,只是平铺直叙的说了出来罢了,正德皇帝听的也十分入神,不时微微点头,并不插话打断。

      一直到李玄瑾说完,正德嘴角才露出了几分笑意,“那位崔先生你带回来了?”

      “是,此时正在皇儿府中。”

      “让他先住在你府里吧,给他个职司,此事也不要宣扬,不过反正也瞒不过那些个有心的,所以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平平常常就好。”

      “是,皇儿醒得的。”

      “还有曾度。。。。。。。到了如今也没个消息,做事这般的不稳重,还怎么执掌三司?来人,拟旨,让刑部派人锁拿三司使曾度进京,还有,传兵部尚书钱逸进宫。”

      直到殿内又只剩下了父子两个,正德才接着道:“照你方才说来,那个赵石还是个可堪造就之才?”

      到了此时,本来还有些懒散的李玄瑾正了正身子,他本不想将赵石这么早的显出来,方才说起的时候也尽量简略,就是不想父皇问起,不过所有的事情都和赵石脱不了干系,想简略也简略不到哪里去的,此时见父皇问起,却也不能错过了这次机会,无奈正容道:“照皇儿的一点愚见,此人不仅是个人才,而且身具大才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7: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