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将血作者:河边草》-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里面又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声音有些嘶哑,也不是,应该是一个少年正到了变声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就是这个样子了,声音有些难听,但却透着一股……一股淡淡的冷漠之意,让人听在耳里,冷在心里,三个人都在心里想象了一番,怎也想象不出这个少年会长成个什么样子,少年说出来的话也颇不客气。

        “这么说来,大家都不修戈矛,只比哪个更爱民得了,反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嘛。”

        李玄瑾三人听了都是暗自摇头,这少年有些过于偏激了,不过竟然敢于质疑圣人之言,勇气却也不小。

        果然,那清朗的声音又起,不过也许是知道这少年不通文理,也便不引经据典的来驳斥于他,只是道:“自古以来,文治武功本就相辅相成,废一而不可,圣人之言不过是告诉我们文治之重要,如今中原的周朝,以及南唐,后蜀等国便是武功羸弱,以我大秦兵戈之利,若是没有西夏,金国牵制,尽可取之的……”

        李玄瑾听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听的越发的入神了起来,他已经有些感到,不管院子里有没有那个赵旅帅,反正这人也许就是他一直想要找到的人了。

        却听那人继续说道:“不过,只怕我大秦即便取了这些地方,若要再想聚拢民力,恢复大唐盛世之时的疆土,也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这也要看大秦之后君主的文治之功了,其间一个不好……”

        这时那个少年却是插了话儿进来,李玄瑾正听的入神,被这少年打断,本来心里非常恼怒,但少年所说的却让他心中一惊,接着便是大喜,恨不能冲进去立时见见这个少年到底是怎么一个模样……

      第94章 少年

        少年的声音根本没有阴阳起伏,“大秦被胡人牵制?照我看,大秦与西夏连年交战很是没有必要的,大秦和西夏都与金国接界,两国又都与金国不和,实力又都比金国弱小,或可合力攻金……”

        “话是不错,但两国之间结盟以却外敌,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不然,西夏地处翰漠,物产贫乏,只河套一处有塞上粮仓之称,乃西夏之根本,金夏两国连年交战,争的就是这处地方,若是能保住河套,又能进取云州,怕是西夏人乐不得的呢。

        再一个,如先生所言,金国以异族而御【创建和谐家园】,鞑靼,契丹,蒙古各族人等,一遇战事便驱各族为先,自己则坐享其成,各族心中难免会有怨恨,这人和一项便不在金国那里……”

        说到这里,那少年显是已经琢磨了许久,再无停顿,说的越发的顺口了起来,“金夏两国皆是以武立国,开国之初,兵甲之利甲于天下,但如今嘛,却要学我们【创建和谐家园】的什么礼仪道德,沐猴而冠,不免可笑,我在庆阳也见识过那西夏人的铁鹞子,据说还是西夏精锐中的精锐,却已经没什么了不起了,想来金国也差不多的了。

        再加上金国还与后周常年交战,其实金国已然四面皆敌,兵力也便分散,金国如今貌似强大,其实有一触即溃之忧。

        只要遣一二说客携金珠前往西夏后周交好两国贵戚,许以利益,我大秦先派兵出潼关,只要胜上两阵,其他两国意动之下,结盟攻金之势自成。

        即便攻势受挫,我军也可以退回潼关自守,但西夏后周恐怕就没那么容易的了,经这一战,金国西夏必定都是元气大伤,没有了后顾之忧,大秦即可挥军入蜀,那里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称呼,偏后蜀又国力羸弱,只要遣一上将,拔其关城,得蜀定矣,之后善待蜀中君臣,安抚百姓,不出数年,便能平定下来。

        得蜀中之资,之后或是出川攻后周,底定中原,或是再次联夏攻金,或者还可顺流直下而攻南唐,都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说到这里,那少年却不说了,李玄瑾在外面搓了搓手,这少年说的颇为的凌乱笼统,显见对各国详情并不甚了解的,但越是如此,才越显这少年之才识和远见,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将一个宏大的图画展现在听到的人眼前,随口勾画,将周边数国都牵扯在内,其间更关百万军民之生死存亡,以那少年冷漠的口气说来,却是分外的震撼人心。

        这要是出自那些朝中重臣之口也就罢了,如今竟是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听见,难怪人们总说,草莽之间,遍布龙蛇,奇人异士所在多有,真是古人诚不我欺也,虽说这其中许多细节处并不如说的那般的简单,但……李玄瑾心中默想,竟然觉得此计颇为可行,想象一下得蜀之后,秦军便进退自如,便是定鼎天下也便不再是不可能之事,他本就是有野心之人,想到这里,这心里是一片火热,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院子里的两人一定要握在手中,尤其是这个少年,将来自己能到什么地步儿,能从这人身上得到什么助力?只是略微想了一想,手都不禁有些颤抖了起来。

        但越是如此,他却按捺住了自己的性子,站在那里并不敲门,想要听听里面的两个人还要说些什么出来。

        旁边的齐子平和杨倩儿却无多少异色,他们不通军国要务,听了也便听了,只是觉得里面的少年口气不小,好像天下间事皆在自己掌握一般罢了,杨倩儿更是撇了撇嘴,心里念叨了一句,吹牛,自己的爷爷也没这么大的口气,里面一个毛孩子不是吹牛是什么?

        过了半晌,还是那个少年的声音又传了出来,“这些有的没的说的再多也是无用,先生也不用多想了吧?到是这些日子咱们这里匪患闹的着实厉害,先生可要小心才是,趁这会儿无事,赶紧给我念些书本儿才是正经。”

        那清朗的声音这时却是笑了一声,也不再在这上面纠缠,不过接下来却说起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李玄瑾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旁边的杨倩儿却扑哧一声乐了,低声道:“这个先生到有意思,讲的乱七八糟,没有一点首尾,这一会儿功夫,竟然转到大学上面来了,这样零零碎碎的,怎教得好?”

        她哪里知道,里面的两个人一个教的未必诚心,一个学的也未必实意,自然教的敷衍了事,学的也便求能听懂这些子曰诗云,会写上几个大字,则也就罢了,哪里真的是什么师生的关系。

        李玄瑾这个时候也知道再听下去也听不到什么的了,还不如进去看看里面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物,心里琢磨了一下,举手便开始敲门。

        里面的声音嘎然而止,少年那独特的声音传了出来,“我不是说了吗?没事儿别来打扰,想吃板子了是不是?”

        李玄瑾楞了楞,这少年好大的架子,应该是那个巩义猛虎的子侄吧?不然说话不会这么硬邦邦的,也不怕得罪人。

        杨倩儿自从来到这里,就没碰上一个好好说话的,这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的火气呢,闻言这心里的火儿噌的一下便窜了上来,“君子者,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是为中庸,我等远道而来,内里君子,怎的恶言相加乎?”

        院子里一静,杨倩儿微微得意的扬头看了苦笑的李玄瑾一眼,但随即那清朗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君子凡闻人所为不善,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门外君子,此宁为客礼乎?”

        两人对答,却都用的是礼记中的言语,像这样的意气之争,这些士子们每天都要来上几次的,便要让他们辩上个一天半日的,两人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

        所幸,杨倩儿刚要开口再说,小院的院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一个小小的脑袋探了出来,却是小女孩儿,头上用红绳扎着冲天髻,小脸微黑,七八岁年纪,一露头儿,便扬着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在三人的脸上转来转去,之后才脆声说道:“大哥说了,叫你们不用之乎者也的,站在外面这么久,也不嫌累,他请你们进去歇歇,嘻嘻……”

        李玄瑾瞪了杨倩儿一眼,转身随在那小女孩儿的身后漫步走了进去,杨倩儿刚刚总算是遇到了一个会说人话的,却是被人打断,又吃了这一瞪,恨恨的跺了跺脚,都着嘴巴跟在了李玄瑾的身后。

        进了院子,那小女孩儿立即蹦蹦跳跳的进了屋儿,李玄瑾扫目一看,这院子和一路上看到的农家院子也差不多,没什么奢华的摆设,在正屋的前面,三张书案摆在那里,上面铺了些纸张,墨迹淋漓,除了那个一身儒服的中年人,两个少年这时已经站了起来,向他看了过来,一个身形微胖,温文尔雅,见他看过来,微微欠身,依足了礼节行了一礼,另一……一个,说是少年好像有些不大恰当,身高上也只比他矮了半个头左右,浓眉大眼,长相只能算得上是普普通通,不过这人往那里像钉子般一站,浑身上下都好像弥漫着使不完的精力,让人一眼看去,就好像面前站着的好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豹子,这人脸上也没什么表情,扫向三人的冰冷目光却刺的李玄瑾心中一跳,再看向其穿着,一身浅红色的禁军军服干干净净,整理的一丝不苟,脸上虽然还带着些稚气,但你只要看见这个人便已很难再拿他的年纪来衡量此人,巩义猛虎?怎的如此年轻,电光火石间,李玄瑾好是一阵讶异,也难怪他如此惊讶,在路上听人传闻这巩义猛虎怎样怎样,想来应该是个正当壮年的汉子,说不准还应该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怎么也跟个少年联系不起来的,但见其穿着的禁军旅帅的军服,李玄瑾暗自叹息了一声,看来这就是此次要见的正主儿了,看了看院内的两个少年,也不知刚才那番话是出自谁的口中。

        “诸位远来,可是要找此间的主人?”那中年人笑着迎了上来,听他一说话,李玄瑾便已经知道这就是那位先生了,这个中年人在众人身上扫了一眼,看到杨倩儿时到是愣了愣,显是没有想到其中还有个女眷。

        欠身抱拳,李玄瑾笑道:“在下有礼了,我等来自长安,在下姓黄,叫我黄七便是,我等临近巩义地界,听闻了赵旅帅之威名,很是钦佩的,所以专程来这里拜会,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可否与我等引见一下赵旅帅?”

        那中年人听他说来自京师,眼神儿不由一缩,接着便若无其事的微微一笑,还礼道:“在下姓郑名离,字求安……”说到这里,他转身道:“赵旅帅,这几位公子是来找你的,我看今天咱们就到这里吧,林儿,收拾一下,咱们回去。”

        那微胖的少年应了一声,便要开始收拾,李玄瑾怎会放他离去,刚想说话,齐子平此时到也乖巧,道了一句,“这位先生,我家公子最喜结交先生这般饱学士子,不如留下来一起相谈一番可好?”

        赵石仔细观察了几人一番,自从了然和尚走了之后,他却是找到了这位郑先生,和尚临走之前说的让他多读些书可不是想让他靠什么状元,却是想让他陶冶性情,磨练心智,这般若劲儿到了第三层,已不是苦练便能突破的了,和尚的心得上写的也有些虚无缥缈,颇有些仙侠的意味,正好赵石也已经将读书习字提到了日程上来,于是便请了这位郑先生来教授,这位郑先生明显对军旅之人有些偏见的,很是不愿意的样子,不过赵石要是这么好应付也便不是赵石了不是?

        他也看出来了,这个郑先生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不过他可不是什么刘备,自然不管这些,立即跟郑先生说,巩义县最近匪患频仍,好像这些人在寻找什么的样子,不如帮他们将人找到送去,也好讨个清净,这位郑先生到也干脆,听了这话,立马转了口气,答应了下来,不过教他写字到也算得上用心,至于其他嘛也就马马虎虎了,不过赵石也不以为意,得了闲便将先生请来这里,练习大字,学那古人说话……

      第95章 应答(一)

        长安来的?对于那座让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名城,象征着【创建和谐家园】极盛之世的标志,那里的楼台殿阁,那里一个个名传千古的人物豪杰,说起那里的一切一切,只要是个【创建和谐家园】便能滔滔不绝的给你说个三五日的,就算是以赵石的心性,说到长安,心里也不免有些向往的。

        再看向这三个来自长安的人物儿,目光中却多了几分审视,这便是长安人物了,看上去几人出身都是不错行止之间都是彬彬有礼,笑容恬淡自信,赵石来到这个时代数年之久,见过的人形形【创建和谐家园】,其中更有像庆阳几个将军那样的大秦高级将领,但能有这般气度的却是屈指可数的,心里暗自点头,若是来的几个人自称来自长安,举止却市侩粗俗,畏畏缩缩,那可就叫人大失所望了。

        目光在杨倩儿脸上略一停留便转了开去,方才答话之时便知门外有一女子,只是没想到这女子长的这般漂亮罢了,他可不是那种看人家长的漂亮,便即心痒难搔之人,转过头,向屋内说了一句,“翠儿,拿几个茶杯出来,再煮些茶。”

        屋里的小女孩儿清脆的应了一声,他这一开口,李玄瑾的眼睛立时注目在了他的身上,按捺住心中的急切,“这位可就是人称巩义猛虎的赵石赵旅帅?”

        赵石将书案之上的纸张笔砚之类的东西收罗了一下,随口应了句,“是我。”转身进屋子去又拿出了几张椅子,往那里一摆,“都坐下说话吧,也站的累了吧?”

        几人坐定,李玄瑾正琢磨着怎么开口,到是那齐子平笑着道:“赵旅帅威名远播,不成想家居竟然如此简陋。”他本来还担心这赵旅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不然难免让景王失望而归,他身居景王府长史,景王再是掩饰,也瞒不过他的,以这位主上的心胸和志气,哪里会太太平平作个安闲王爷?不过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收罗人才,这其中的苦处他也是隐约知晓的,到了这巩义县赵家庄,他也明白,看来这位赵旅帅实有过人之能的了,只是没想到的是竟然还如此年轻,若能得此人相助,到也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说出来的话便也有些试探的意味在里面,收罗人才便是要投其所好嘛。

        赵石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里还能有什么好享受?给人看了,还以为是个贪官呢。”

        杨倩儿坐在旁边,一双大大的眼睛滴溜溜在赵石脸上转来转去,心中也是惊讶这个家伙的年轻,不过看他那比自己宽厚了一倍还多的身板儿,心里想的却是果然不愧能教出那么多的粗鲁汉子来,到是和她心中猜想的差不多,要是这人长的斯斯文文的,才叫奇怪了呢。

        不过对方只瞅了自己一眼,便再没拿正眼看过自己,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到也不是为了旁的什么,只是她从来自诩相貌才学尽皆过人,走到哪里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样一来,性子难免有些倨傲娇纵,这是世家公子小姐的通病,到也怨不得她。

        其实世上女子都是这般,越是出色的,若是有人不错眼儿的盯着,千方百计的想讨其欢心,她心中却是越加的腻歪,若是有人不拿她当回事儿,她心里反而不服气,如今的杨倩儿便是这般的心理了。

        这时见是个话缝,立即插口道:“赵旅帅不觉得身为朝廷命官,家里连个下人也没有,就别说什么军兵在外把守了,如此一来,不是显得过于造作了吗?”

        赵石眉毛挑了挑,却也并不生气,只是身子往后一仰,淡漠的道:“这里是我家,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作给旁人看的。”

        杨倩儿被噎的一愣,心里立即恨恨道,果然,和那个大个子是一个口气,都是那么的可恼可恨,真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李玄瑾到是了解杨倩儿的很的,看她那样子就知道再让她说话不定能说出什么来呢,这个人以后是要千方百计的笼络的,可不能让她坏了事,立即笑道:“好,赵旅帅果然快人快语,不同俗流,舍妹出口无状,还望你不要见怪才好,还没跟旅帅介绍,这位是我的表妹,杨倩儿,这位则是我府里的管家,齐伦齐子平。”

        杨倩儿心里憋气,狠狠剜了李玄瑾一眼,齐伦则含笑抱拳。

        正说话间,屋门儿一开,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妇人已经走了出来,手里还托着托盘,来到近前,将托盘中的茶杯放下,众人不敢怠慢,都站起身来施礼,杨倩儿虽然生气,但也知这位老妇人是这里主人的长辈了,施礼之余,还甜甜的叫了声,婶子好。

        石头娘看见这么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家,一愣神儿的功夫,马上笑了起来,且连连摆手道:“坐,坐,来到这里便不用客气的,我家石头性子冷,除了亲戚之外,鲜少有朋友来家里坐坐的,所以也就没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客人……要是不嫌弃的话,几位晚上就不要走了,家里还有些袍子的腿肉,整治来吃很是不错的,还有几坛老酒,都是县里的亲家派人送来的,晚上好好喝上些,若是没有住的地方,这里还有几间空出来的,就是有些脏乱,收拾一下便好,明日便要祭祖,村子里很是热闹的……还有郑先生,每次来了教完了就走,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念过什么书,但也知道那句话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石头他爹去的早,如今有了您这种有大学问的人来作他的老师,那是他的福分,若是他有犯倔的时候,您也别管他是什么官儿,只管教训,来到家里也别总和个外人似的,只当是在自己家里,今晚一定要在这里用过了饭再走,还有,崔林啊,去把你姐姐也叫过来,这里热闹,让她一个人在家里多冷清,也过来一起吃好了,好好,人老了便有些唠叨,你们聊,你们聊,记得啊,晚上都不要走……”

        石头娘这一年多来吃的好睡的香,儿子又在身边,心里踏实之下,身子骨是越发的强健了,走起来呼呼带风,丝毫没有老态,说起话来也是一气直下,丝毫没给众人插嘴的机会,亲自给众人倒上茶水,又唠叨了几句,才进屋儿去了,到是屋子里的小丫头却跑了出来,如今她的大名已经改了,翠花这名字太过土气难听,赵石每次叫起来都能想到那句后世经典的翠花儿上酸菜的话来,于是做主给她改成了赵翠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听上去却顺耳了许多。

        小丫头在众人周围转了几圈,不时的朝那叫郑崔林的小子作着鬼脸,这个家伙还是和赵石初见他时一样,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不过还是孩子心性,坐的不怎么安稳,一会儿便跟自己父亲说了一声儿,跑出去找自己的姐姐了,小丫头见了,像个小尾巴一样跟了出去,院子里到是为之一静。

        李玄瑾清咳了一声,他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便也不再兜什么圈子,眼睛看着赵石缓缓道:“方才在门外听见旅帅高论,不知可否给我再讲讲其中的细节。”

        赵石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在他们来到院外的时候他便已经听见了的,如今他的般若劲儿已经练到了第三层,耳目之聪明非是常人可以想象,这时听李玄瑾提起,在心里已经对李玄瑾的身份猜测出了几分,虽然不中,却也相差不远,无外乎京师来的贵戚子弟,至于为什么来这里,赵石心里还是存了几分的警惕的。

        于是便道:“胡乱说的,当不得真。”

        李玄瑾见他不肯细说,却是不愿放过,琢磨了一下,恳切道:“黄七来到这里,一来是为了给家祖贺寿,二来却是想见识一下山川风物,民俗风情,如今在巩义县能见得旅帅这般人物顿生不虚此行之感的,方才在院外听了旅帅一番豪言壮语,心中有几许疑惑,不知能否求教一番?”

      第96章 应答(二)

        “我朝太宗在位时,便有不灭西夏贼,实乃平生恨事之语,西夏虽然地域贫瘠,但历代以降,我朝上下无不将剿灭西夏作为平生志愿,可惜的是,每每发兵进剿,都落得个惨败之局,如今满朝上下,皆以西贼为敌国大仇,为何?只因西夏虽地处翰漠之地,山川多沙漠戈壁,地域贫瘠,但民风悍野,又处我大秦侧后,疆界绵延千里,鲜有险要可以据守,屡屡进扰之下,杀我将士,掳我百姓,实乃我大秦心腹之患。

        金国虽然年年来犯,但有潼关天险在,反而不似西夏般让我朝上下来的痛恨非常,若是连结西夏以攻金国,不说西贼作何反应,便是朝廷上下的阻力便让人头疼的。

        再说,西贼反复无常,便是答应了,若我大军东出潼关,其却攻我侧后,到时损伤惨重自不待言,我大秦岂不成天下笑柄?”

        李玄瑾眼光灼灼的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漠然的少年,心中实是期待对方如何答话的,推动这样的大事其间自是艰难万分的,但若是成功,得到的也绝非蜀中那么的简单,便如这个少年旅帅之前所言,那时天下形势立变,大秦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不败之地,实则已成进取天下之势,最重要的是以此事为机,他李玄瑾能到什么地步儿?便是历代先祖未能成就的事业也说不准便在他这里实现,这对于他这个一直被野心煎熬的景王来说,诱惑实已大到了无以复加,心中之热切自也可想而知了的。

        赵石笑了笑,扫了眼前的几个人一眼,如今跟人接触的多了,他的笑容看上去比以前可是自然多了的,不过也许是习惯使然,他的笑容看上去有些冷,还带着些嘲讽,不过他没有回答李玄瑾的话,而是说道:“西夏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大秦的将军们却都了得的很啊。”

        这话说的李玄瑾一愣,颇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赵石接着道:“庆阳兵变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嘿,数万精兵在庆阳城里被几万西夏大军围了数月,勾心斗角的事情就不说了,援军呢?回来我才知道,援军竟然没离开平凉一步,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如果是这样的军队,别说是去取蜀地了,便是西夏人真心结盟,出了潼关,别说是胜上两阵了,便是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秦之内尚不能上下一心,将军没个将军的样子,军兵便再是精锐敢战,出关也是个送死罢了,这样的将军再多上几个,便是紧守这方寸之地也怕困难,还谈什么进取西夏?或是联夏攻金?”

        李玄瑾听了面色有些尴尬,久久不能言语,庆阳之战的前因后果,除了一些隐秘的事情之外,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那些将军们确实跋扈的有些过了头儿,让人恨恨之余,却也毫无办法可想的。

        这时却是旁边的齐子平开口说道:“赵旅帅如今年岁几何?”

        赵石抬头想了想,来到这里,他对岁数从来没有在意过,旁边的人等见他行事稳重谨慎,更兼其威严日增之下,便也没人时常提醒他的年岁,这时想了半天,才道了一句:“十四五岁吧。”

        “比……比我小这么多?”杨倩儿嫩白的小手掩住自己的嘴巴,那小吃一惊的样子分外的诱人,水汪汪的大眼睛在赵石身上扫来扫去,满眼都是不可思议,显是不相信这个看上去个子又高又大的家伙年纪竟然这般小法儿。

        到是旁边的郑先生插嘴解释道:“赵大人十二岁从军,算起来今年确实是十四岁的,你们可不要看他年纪小,那些禁军军卒们在他手里可没少吃苦头的,这个……这个心智也非同凡响,每每都能有惊人之语,嘿,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物。”他这话貌似夸奖,但旁边的几个人都是什么人,一听之下,便已听出这话里颇多嘲讽之意,显是有些怨气在的。

        众人此时却不管这两个奇怪的师生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恩怨,全都惊讶于赵石的年轻,之前看到赵石的样子时便已经有够惊讶了,但看赵石的身形,都还以为这位少年旅帅怎么也得十七八岁差不离,虽然还是年轻的有些过了头儿,但总归已经成年,还在正常之列的,京师便有许多勋贵少年,官儿作得比赵石大的多的,但怎也没曾想此人却才只十四岁年纪,古有干罗十二岁为相,不过在这些人的眼里,这个故事不过就像是千斤买骨的故事一样,不过是一种招揽人才的手段罢了,至于那干罗真个有什么了不得的能为,这些人是万万不相信的,不过如今对着眼前这个在他们面前,言谈举止,丝毫没有半点局促,还能另出机枢的十四岁少年,心里不得不暗道上一句,真真是英雄出少年。

        “你,你真是只有十四岁?”杨倩儿终是忍不住问道。

        “我又不是女人,在岁数上还能作得假去?至于从军嘛,本来就是个意外,还险些死在庆阳百里处,要不是兄弟们够拼命,这赵家村就得多上数十户的孤儿寡妇了。”

        杨倩儿脸上一红,不过到也息了她的争胜之心,人家年岁那般的小法儿,在言语上压人一头也是没趣儿的紧,不过嘴里犹自说道:“女人怎么了?本小姐今年十七岁,隐瞒个什么……”说到这里才知走了嘴,女儿家的岁数又怎能随便当得外人说的?立时羞的满脸通红,却见那少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其他几人也都转过脸去,不欲她尴尬,心中这才稍安,不过还是瞪了赵石一眼,心里话儿,小又怎么了,生的……生的这般高大,不定是得了什么怪症,不过……不过这人到是和自己之前见过的人都不一样的,至于哪里不一样,她心里也没个仔细处的。

        李玄瑾两个都是心机深沉之辈,心中虽然惊讶,但并不表现在脸上,齐子平笑了笑接着问道:“原来赵大人还参加过庆阳之战的,失敬失敬,赵大人可是出自显锋军?”

        听到显锋军的名字,赵石眼光一闪,却突兀的问了一句,“你们来自长安?”

        齐子平楞了楞,也很是不习惯这人的回应方式,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位可是在朝中为官?”赵石的眼睛看向李玄瑾。

        李玄瑾这回到是不以为意的,所谓居移体养易气,他身为景王,平日里也是颐指气使惯了的,一言一行都带着贵气,这些东西是从小养成,遮掩也遮掩不住的,让人看出自己身份非同寻常也在情理之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所以只是淡淡一笑道:“我父亲在朝为官,至于我嘛,一个闲散之人罢了。”

        话音中略有苦涩之意流露出来,赵石瞅了他一眼,看他到也不似作伪,不过就算对方和朝廷没有任何的关联,他有些话也是不会出口的了,只略一思索,便道:“我曾在李校尉麾下效力过的,手下到是有那么几个从显锋军伤退的军士。”

        “是哪个李校尉?李金花还是李武?”听了他这话,杨倩儿已经急急问了出来,像她这个年纪的少女,正是崇慕英雄之时,当年李金花和李武回京述职的时候,因为听了爷爷的话,她也知朝堂之上争斗激烈,两人又都是李家的人,爷爷不想自己与这两个人有什么牵连也是正理,便也没去瞅瞅这两人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儿,听旁人说起也总觉好像隔了一层什么,一直引为憾事的,如今听闻眼前这个旅帅竟是当年两人的麾下,那庆阳一战正是亲身经历的了,想起京师传闻的那什么一百壮士轻衣雨夜破铁骑,什么庆阳城下巧计解围,什么宴前力斩叛将,这些传闻当真是起伏跌宕,动人心魄,想上一想都恨不得自己当时在场的,如今遇到当事之人,心中之急切却也和李玄瑾方才不分上下的。

        赵石漠然瞅了她一眼,心里话儿,哪里来的【创建和谐家园】,这么像后世的追星族,亏了她长了这般的容貌,看来女人长越是漂亮,这脑子也便越是有问题,到是眼前两个男人的稳重让他有些好感在的……

      第97章 说破

        赵石自是不愿在庆阳之事上多作纠缠的,也没理杨倩儿的问话,心中所思所想其实都让长安两个字所占据,长安啊,也不知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来到这个地方,也不知以后有没有机会见识一下长安是怎样一番景象。

        不过以他的心性,随即便以醒悟了过来,暗自一笑,长安自己一定是会去的,只是那里别让自己失望才好,来自后世的自己,能见识一下长安的天下,其实也就不枉来这一遭的了,以他的性子,能这么惦记一个地方,到也少见的很了。

        旁边的几人见他出神,以为他正在回想庆阳之战的经过,也不打扰,只是杨倩儿有些急迫,小手不由自主的在桌子上敲击了一下,不过眼光却落在了那几张卷起来的纸张之上,上面墨迹斑斓,显是写了不少字的,随手拿起来便打了开来。

        不过等她目光落在那让人惨不忍睹的字迹上时,小嘴儿微张,眼睛立即往赵石脸上斜了过去,见赵石的目光移了过来,这回她到没想着让赵石难堪,微微咳嗽了一声,作漫不经心状将那纸张又卷起来放回了原处,不过心里却是暗道,果然……非同凡响,便是几岁的蒙童,能将字写成这样,也没几个人能办得到的。

        旁边的几个人自然都看到了她的小动作,李玄瑾和齐子平看了一眼,都立即转过了头去,假装没有看见了事,只是那郑先生却是唯有苦笑,这位赵大人心思机敏,稳重天成,有时便是只言片语也能让他惊异上半天的,但唯独在这写字上面简直让他无话可说,只能用孺子不可教也来形容了,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赵石的字写成这样,罪名却要他来背上一半儿的,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冤枉。

        “可是觉得我字写的不好?”赵石突兀的问了一句。

        三个人这时对他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好像已经习惯了的,也没怎在意,只是对着赵石那冷漠的目光的杨倩儿却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很是尴尬,心里直怨自己好奇心太盛。

        赵石那有些沙哑的声音又起,“这没什么,其实写字便如做人,只要诚心正意,不管字写的好不好,都没有关系的,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