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封仙_校对版by:六月观主》-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云镜先生说道:“他也是修行中人,且道行颇深,喜好云游各方,行走各方地界,也进过不少隐秘地界,甚至洞府之中。”

        “水源道长?”清原略微沉吟。

        云镜先生点了点头,说道:“原本水源道长近两日就能归来,但似乎有些意外,路上阻隔,只怕还要再等两三个月光景。你若不急,自可等候。若是急了些,那便该走其他的道路……”

        清原沉默片刻,事关性命,大约也是三五年的光景,说来也急,可急也不急于一时,至少这两三月的时日,却还等得起。

        沉思之后,清原又问道:“先生所指的其他道路呢?”

        云镜先生认真说道:“源镜城白氏家主,白继业。”

        清原登时一怔,道:“白继业?”

        云镜先生点头道:“正是此人。”

        清原正想开口,忽然发觉有异。

        适才云镜先生所说的是源镜城白氏家主。

        一般来说,人家提起源镜城白氏,大多是以临东白氏分支称呼,但云镜先生这般说法,反倒是把源镜城白氏,看得极重。

        清原与白继业打过交道,知晓此人着实有这个分量。

        “这个白继业,生来就是体弱多病,道行不高,在外界也无多少声名,甚至在白家杰出【创建和谐家园】之中,也似乎寻常。”

        云镜先生眉宇间有些少见的凝重,说道:“但是当初我因一些事情,跟启元去了源镜城一趟,偶然间跟他有些交集,发觉此人实则智谋深算,是个城府极深,算计高妙的人物。”

        清原想起当日与白继业的交谈,深以为然。

        “他藏得极深,但偶尔又露出一鳞半爪,而并非一味藏拙。”

        云镜先生思索片刻,说道:“水源道长曾与我说过,白继业暗中养了大批飞禽暗虫,又有许多眼线,遍布各方,素来通晓各方消息,对于许多地方,或能知晓。你若有疑问,可尝试一下询问此人……”

        清原露出迟疑之色。

        这地方关乎着广元古业天尊留下的宝物,牵扯着自家性命。

        地图来自于九重宝函之中。

        开启九重宝函的钥匙则是从白家所得。

        他着实不愿以此事,再往白家一趟。

        “白家得了钥匙多年,一直在探查钥匙的用处。如今钥匙被我得来,我已是走了大运,若是再用地图去问,岂非自己送上门去?”

        清原这般想来,再回想当日情形,犹有余悸。

        那白家之中,深不可测,几乎有龙潭虎穴之感。

        昨夜修行之余,他暗中思忖,若是当时言谈不欢,争斗起来,自身至少要有超出三重天的修为,才能从白家脱身。

        “白继业……”

        清原闭着双目,思索良久。

        白继业虽然是一介病弱之躯,道行仅在一重天。

        但此人笑意吟吟,观他神色,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算无遗策。

        他在对面与你交谈,一切了然于胸,似乎一言一行都被算准了。

        在白继业那黑白分明的淡然目光之中,好似一切秘密都隐瞒不住。

        清原沉吟许久,未有开口。

        源镜城就在山下,白继业也在山下,着实是一条触手可及的近路。

        但此人善于算计人心,与他言谈,一举一动都须注意,否则便会被他窥探出许多东西。

        清原虽然不惧,但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一言一行,避免差错,实也疲累。

        若真无办法,去寻白继业也是一条路。可若无必要,清原还是想要绕过去的。

        过了片刻,清原才说道:“先生可还有其他道路?”

        云镜先生并不意外,他微微一笑,说道:“还有一条,也自是最为稳妥。”

        闻言,清原顿觉惊讶。

        “昔年大唐未灭,有一地方,唤作钦天监。”

        云镜先生说道:“这个钦天监,收拢诸多奇人异士,能观天象,能测地势,能知国运,能推际遇。后唐末时,四分五裂,散于各方。”

        清原问道:“先生是要我借钦天监的手段?”

        “正是。”

        云镜先生说道:“我知晓一人,他虽非修行中人,只是肉体凡胎,但祖上却在钦天监供职,这一门勘测地势的手艺,倒也还学得六七成。”

        “不是修道人?”清原沉吟道:“若这图上指的是修道人的洞府,甚至仙家洞府,他也能测得?”

        云镜先生颔首微笑道:“只要有线索,他八成是能测得的。”

        清原起身来,道:“劳烦先生引见。”

        “他与我虽然相识,但仅有数面之缘。”

        云镜先生微微摇头,说道:“你要请他帮忙,还是要通过明源道观才成。”

        清原道:“那位高人与明源道观有所来往?”

        “谈不上来往,但算是同根同源。”云镜先生说道:“昔年唐时,钦天监有许多人物,乃是明源道观的【创建和谐家园】,那堪舆一脉,也是明源道观所出,其中憾龙书最是著名。这位高人祖上,就是编写憾龙书的明源道观【创建和谐家园】,但钦天监灭后,大多四散而走,也都与明源道观断了联系,时至今日,已谈不上同门,但还有一点香火情分。”

        他将水壶放回炉上,继续加温,悠悠说道:“勘测地势的手段,实则也是明源道观失传之法。你借明源道观之名而去,他自会助你的。”

        清原微微点头,心道:“看来还要再等水源道长回来。”

        如此,那地图势必要先请水源道长过目,若他识得,自然最好,省了许多功夫;若不识得,那么这请高人勘测地势的办法,也只能放在最后了。

        等水源道长回来,还须两三月。

        这两三月总不好枯坐,是否该尝试一下走白继业这条道路?

        他沉吟不语。

        “倒也不必等候。”

        云镜先生看他沉思,就知他心中想法,说道:“道观传承法印,就在启元手里。我书信一封,你让启元为你添上明源道观的法印,也便好了。”

        清原顿感愕然,说道:“水源道长毕竟是明源道观的观主,未经他的允许,擅自行事,只怕不妥罢?”

        “你不认得他。”

        云镜先生笑道:“他这人性情随和,不喜拘泥于规矩,否则按规矩讲,明源道观也早就恢复往昔兴盛繁荣,哪还会是今日这般冷清?你若在此等候他数月光景,兴许他还要骂你一声迂腐……”

        “受教了。”

        清原施礼道:“劳烦先生动笔。”

        “不妨事。”

        云镜先生伸手作个请势,说道:“你先饮茶,我来写信。”

      第三十五章 天地作棋盘,众生如棋子

        事毕,清原辞了云镜先生,离开院落。

        “那位懂得勘测地势的高人,如今不在蜀国,而居于南梁。”

        清原细问了地方所在之后,眉宇便有思索之色,“昔年唐朝京都所在之处,就是南梁境内,也正因此事,南梁向来以正统自居。传闻钦天监也设立于京城之中,这位高人既然是钦天监之后,如今住在南梁,倒不意外。只不过……这耗费的时日……”

        他沉吟许久,加以思索,待仔细思忖过后,大约估算,这一去一返,应须得三个月的时日。

        而水源道长也恰好是两三个月之后才能归来……

        云镜先生说,水源道长归来之后,在道观之中还有要事,此后一年半载,必是住于道观之内,不会外出。

        “倘若去往南梁之后,无法请动那位高人,或是中间出现什么变故,所求无果,那么到时折返……也可回来道观请教水源道长,其中算来,至多也就耽搁月余时日。”

        清原微微沉吟,心底想道:“如若水源道长也不识得这图上的地方,那么便只好去找白继业了,但也不知他能否知晓?”

        其实去源镜城,请教白继业,倒是最为直接且简便的道路。

        源镜城白家,近在眼前,又不耽搁时日,可白继业太过精明,终究忌惮最多,只得放在最后。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那一封信。

        这信是云镜先生亲笔手书,如今只差启元手里的道观法印。

        “云镜先生……实则也是一位眼睛锐利,洞察微妙的人物……”

        清原想起云镜先生的神色,不禁感慨。

        文人莫非都是这般精于算计?但凡见得事情,就都能猜出许多端倪?

        四张图纸,各自残缺不全,清原已经截下了最重要的一张,并把四张图纸的交界处,都留在第五张。

        按说是难以看得出来的。

        但云镜先生不说四处地方,只说一处地方,显然已是看得分明,只是未有点破罢了。

        他出了院落,径直去寻启元。

        ……

        启元还在后院忙活,见清原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事。

        “听闻贵门当年曾有勘测地势的法门,虽已是失传,但在外还有另一脉,识得此法。”

        清原将事情大致与他说明,然后说道:“在下厚颜,欲借贵门之名,请这位高人出手,推测我这四张地图的所在。”

        启元闻言,沉思良久。

        “与本门有香火情分的那位?我曾听观主提起过一次,但时至今日,那香火情分,也几乎断了……”

        启元迟疑道:“而且,我辈分低微,又与他素不相识,要用书信请他帮忙,恐怕……”

        清原知他难处,便又说道:“我是受云镜先生指点而来,这里有云镜先生的亲笔书信,只须在上面盖上一个法印,却不必让道长动笔了。”

        “云镜先生?”闻言,启元心头迟疑尽消,说道:“既是有云镜先生书信,想来云镜先生与那位前辈乃是旧识了,如此,倒也不会唐突。”

        清原闻言,点头说道:“那便多谢了。”

        法印属于道观特有之物,加上要动用人情,启元实则是因这些牵扯,故而不敢轻易行事,但云镜先生与明源道观的交情,显然不轻。

        得知是云镜先生的授意,启元立时便没有了疑虑。

        清原自然也明白这其中关系。

        总之,顺利便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5: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