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封仙_校对版by:六月观主》-第18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清原离了源镜城,便拆开了白继业的书信。

        信中写道:清原先生,见字如面,因临东本家相召,不得不往,故不能等侯,难以一聚,着实遗憾。

        自数日前,清原先生来到明源道观,白某便已知晓,只是先生与明源道观渊源极深,而明源道观正有隐秘之事,先生既然未有先一步前来府上,白某亦不敢贸然登门。

        今听得传闻,清原先生似是已经压下蛟龙,果真本领高深莫测。

        遥想当日初见,恍如昨日之时,那时清原先生道行尚浅,然而谈吐不俗,根骨不凡,可不知为何,道行仍是不高,那时实则心有无数疑惑。可是未有想到,不过区区一年半载,便已有了这等高深莫测的本事,虽然不知前因后果,但白某果然是没有看错先生的。

        昔日二十万两白银,不过只是玩笑,不必当真,但白某确是有意与清原先生交个朋友,日后若有相求之处,万望相助。

        “白继业。”

        清原眉宇微皱。

        他回到蜀国,来到明源道观,而明源道观就在源镜城之外,白继业通晓各方消息,知道他的行踪,倒也寻常。

        只是这明源道观近期发生的事情,乃是一桩隐秘,尤其是蛟龙之事,对于外界而言,这蛟龙是否真有,都是未知之数,只因这类消息,尽数被明源道观封住,不曾外传。但白继业对于明源道观的事情,尽都知晓,这些隐秘,终究瞒不过他。

        “这个白氏分支的家主,其消息之灵通,着实令人惊叹。”

        这一篇信纸只写到这里,但信封之内,共有两篇。

        清原抽掉这上面一篇,细看之下,那第二篇,赫然是关于尘世战场变化的。

        ……

        昔年天水原是南梁所有,后来被葛相攻破,待葛相逝后,天水最终又自落在南梁手中。

        天水属南梁,南安是蜀国,两者相邻。

        因上次姜柏鉴被陈芝云麾下二百人毁去粮草,因而战败,弃了南安以及曲道县,退入东条关。

        而南梁大将邓隐,挥军而上,占据南安,后推进曲道县,与姜柏鉴对峙。

        两方酝酿许久,后来一触即发。

        战中,姜柏鉴稍胜一筹,但其副将蒋景流,未有支援,致使后力不继,被邓隐击破,最终弃去东条关,退入剑门关。

        ……

        关于这一件事,之前清原从花魅那里知晓,但后来白继业也有传讯。而白继业这次再把消息给他,自然是与前次不同的。

        清原微微皱眉,暗道:“前次粮草被毁,乃是陈芝云麾下偷袭,但是那宦官胡皓,在这当中也有出手的痕迹。至于副将蒋景流,乃是早年跟随姜柏鉴的左膀右臂,如今没有出兵来援,已是被人收买?”

        这些都是隐秘,此前白继业没有告知,但这次却细细写了一篇,详述其中变化。

        不必想也知道,姜柏鉴接下来,必是举步维艰。

        他继续看去,果然不出所料。

        姜柏鉴战败,胡皓连同严宇一并上奏,蜀帝应了二人奏章,撤掉了姜柏鉴大将军职,命严宇为大将军。

        “这个姜柏鉴身具大气运……若细数来,整个蜀国之中,论领兵的才能,当前应该以他最高,虽无显赫战绩,但至今仍能守住蜀国,便算是本事了。”

        清原皱眉道:“严宇……只怕还差了些。”

        事关封神,姜柏鉴被贬下大将军位,今不得领兵,不论是对世俗天下,还是神仙中人,都可算是一桩大事。

        而倘如姜柏鉴是死了,那么封神事毕也就不远了。

        “这次白继业把这消息给我,又算是怎么回事?”

        清原顺手一挥,那信纸化作灰烬散去。

        ……

        这次清原离了明源道观,乃是要避开正一,以及类似于正一这类想要追寻自己的人。接下来游历各方,居无定所,想要安心修行,自然是不能了。

        其实游历各方修行,对于修行,也未必就没有益处,只是他性子喜好安稳平静罢了。

        如今清原已是四重天巅峰,观道楼中造诣精深,随着每日修行,加上汲取牛黄之中的血气,只须再过几日,就能把法力也提升到这等地步。

        至于五重天,这一步在六月不净观的划分当中,名为山河楼。

        山河楼,自是要通晓山河大势,其中,最重要的,应是属因果二字。

        人出生于天地,就与天地有了因果,站在了大地上,吃下了生长于大地的五谷杂粮,于是也就与大地有了厚重的因果。有了这因果,便能借助大地之势,这也正是山河楼的妙处所在……

        如今清原身具地龙,怀有千万年积攒的山河大势,若说与大地的因果,自是无比沉重,举世无双。

        当初凭借地龙入身,若是以此突破山河楼,或许他便是五重天之中至强的上人,同等境界之下,哪怕是守正道门的上人,只怕也不如于他。

        当然,因果越重,日后隐患也就越重。

        “现今想要登上山河楼,成就五重天,还须长久准备,但我已经在明源道观那里得了许多关于此类的风水玄学之法,可算是有了些眉目,但还不足……”

        清原眼神闪烁,心中念头转动。

        好在自身所修习的是六月不净观,只须悟得法门,就可推开这五重楼,不必再去摸索其他方面。但即便是如此,可修行终究没有捷径,一步一步的领悟,还是不能免去的。

        眼下,若说有利于领悟山河大势的地方,他如今所知的,莫过于广元古业天尊布置的两处,一处是拘禁大山妖,凝结地龙所在,另一处则是落越郡伏重山,内中为了让古镜复返先天,从而布置的大阵。

        广元古业天尊乃是古仙人,道行高深莫测,而他的阵法乃是运动山河大势,几乎没有人力雕琢之感,仿若天地自然生成的阵势。

        这两处地方,对于清原当前来说,益处无穷。

        只不过,伏重山位于南梁,并且距离暮阳城那边并不远,神雷一事,至今风声才停歇,但青莲一事的风声,余波未止,那边还是有许多人物未有散去,也有许多目光不曾移开。并且,守正道门的正一,想必也还在南梁搜寻自己。

        此时最好的去处,就是黎村之后,那凝就地龙的大山,一来离得近,二来也不像伏重山那般隐患重重。

        待得在那儿有所领悟过后,再往落越郡伏重山一行,想来青莲一事的风声,也已经过去了。

        那时,可顺道寻找古苍,也可顺道去往孙家,找到孙家老祖,了结当日追杀的恩怨。

        尽管孙家老祖这件事情,他并未多么在意,不至于特地前去报仇,但也并不代表,可以任人追杀,而视若无睹。

        “既是顺路,了结恩仇,也是好事。”

      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边老叟遇神仙

        浩浩江河。

        清原站在大江之上,湿润的风迎面扑来。

        这里原是漓县所在,漓城所在。

        但现在,没有了繁荣鼎盛的城池,只有一条大江,源自山中深处,冲垮了原来的山峰,淹没了所有的城池。

        他眉宇紧紧皱起。

        “怎么回事?”

        清原看着面前的大江,下意识便要迈步过去,然而就在这时,忽然发现有异,他偏头看去,远处便见一个老人,手执斧头,衣衫粗陋,正在江边砍树。

        这老人面貌苍老,已是高龄。

        “老先生。”

        老人正举起斧头,便听耳边传来这么一个声音,虽说清澈平淡,却也不免吓了一跳。他偏头看去,就见一个年轻人在不远处,缓缓走来,笑着说道:“老人家砍柴伐木,身子骨倒真是硬朗,不知老人家高寿?”

        老人见来人面貌俊朗,气质出众,不似恶类,略微放下戒心,答道:“老汉今年八十有三了。”

        清原笑道:“老人家真是高寿。”

        “高寿?”老人摇摇头,说道:“出身不好,活在世上便是受苦,活得越长,苦得越长。老朽今年八十来许,依然要上山打柴,每日不得歇息,否则家中便要停火一日。退一步讲,若老朽不能干活,那么活到今日,老而无用,也只能让家人每日多添些米饭粮食,须知,在这个世道,寻常人家吃也吃不饱,养个无用之人,平白拖累了家人。如今老朽上山打柴,不是身子骨硬朗,而是要让自己吃的一口米饭,不算白费掉。”

        清原未想这一句话,引出了这老人如此多的想法。

        想来这老人平日里,也是时常有这般想法的。

        “老人家想得多了,家有一老,即是一宝。”清原笑了声,道:“您老生儿育女,才有子孙后辈,他们性命尚且是老人家所赐,这些后辈家人自当孝敬于您,否则,怎能当得家人二字?”

        老人微微摇头,没有回话,转而问道:“你这年轻人,是外来人罢?”

        “老先生慧眼。”清原没有否认,只是说道:“我早年游历至此,曾在漓县境内居住一段时日,后来离去,此次顺道回来,有意故地重游,未想,这偌大城镇,如今怎么化作了江河?”

        “原来如此……”

        老者闻言,叹息一声,说道:“这漓县在前些年,大约也还不到两年,那时被一场洪水淹没。据说那洪水滔天,甚至撞破了大山,冲垮了山脉,汹涌而入,整个漓城所有人都没能幸免,城墙冲破,房屋倒塌,然后便都被沉在水底了。”

        老人指了指前头,说道:“应该是在那个位置,听闻水底极深,偶尔有水性好的人,还曾看见过水底的城池。不过江河水势太急,潜入水中的人,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回不来的,尤其是今年以来,几乎无人胆敢下水,据说是生出妖怪来了,就是这江河边上,也无人敢来。”

        说着,老人露出些许笑意,说道:“但也正是因此,草木繁盛,又无人争抢,老朽活得长了,不怕死,正好来此砍柴。”

        清原微微皱眉,道:“大水?”

        “是啊,大水。”老人摇了摇头,说道:“毕竟是天威,不是人力可敌。”

        说着,这老人似乎有些异样的神色,看了看清原,说道:“你这年轻人,不会想要去探罢?”

        清原笑道:“倒是没有这些想法。”

        “没有便好,且不说这水底的妖怪是不是真的,单是那场洪水,就来得古怪。”

        “怎么古怪?”

        “山都冲垮了,还不古怪?”

        老人面上露出一些“年轻人,见识少”的神色,说道:“传闻是这漓县之人,犯了天威,因而被天上的仙人,施法用大水灭去了。”

        清原眉宇一凝,瞳孔稍微一缩。

        那老人这般说来,但老人自己也是半信半疑的,但清原则是知晓,未必没有这般可能。

        倘如真是道行高深者,若要施展道术,发出洪水,灭去这漓县,并非难事。只不过,真正有这等本事的,道行势必极为高深,如今仙人不得入世,那么便是真人,而就是寻常真人境的人物,也达不到这等境地,只怕还是当世人仙。

        “当世人仙,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各方注视,尤其是守正道门,更是极为关注,按道理说,应该不会是哪位高人施法所为。再者说,害死无数生灵,这反噬之力虽然对半仙境之人不会致命,但也并不好受。”

        虽然确有可能是大人物所为,但清原反倒觉得是天地自然之间的洪水,如此,或许还更为可信些。

        清原在那里沉默不语,思索许久。

        老人叹道:“好好一个漓县,就这么毁了,或许有你一些熟人,但是,节哀顺变罢。人总有一死,老朽年迈,也是……”

        老人收了斧头,徐徐往前走去,忽然说道:“年轻人,你还是往回走罢。”

        清原说道:“多些老先生好意,晚辈还是想四处看看。”

        老人应了一声,然后叮嘱道:“听说水里有妖怪,老夫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却是常有人说,据传下水的人,几乎都被妖怪吃掉了,你要小心些。”

        清原微微点头,旋即施礼道:“多些老先生告知,晚辈会多加注意。”

        老人点点头,便往前走,似乎还有一些犹豫,是否该继续劝说这年轻人,免得出现事情。但细想之下,该说的已是说了,多说也是无益。

        老人摇摇头,便往前走,这才走了不到半里地,觉得有些累,也就坐了下来,把柴禾放在一边,然后便看见那柴枝上,夹着一件物事,乃是个钱袋。

        老人露出讶色,打开钱袋,里面赫然是许多金子。

        “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09: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