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寒门枭士》-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姚鼎微微一笑,“我早有防备,就算他们昨晚偷到了题目也没有用。”

        他取出三只信封交给岳飞,“袋子里的题目就不用了,用这三个题目。”

        李延庆嘻嘻一笑,“昨晚师父是不是故意回家了?”

        姚鼎老脸一红,在他头上敲了一记,“就你喜欢胡思乱想,师父昨晚确实有事,题目嘛!只是防患于未然,羑里镇学堂名声确实不太好,多留一个心眼没有错。”

        李延庆又侧身对岳飞小声笑道:“我估计今天羑里镇学堂的四个家伙个个眼睛发红,困倦疲乏。”

        岳飞也笑道:“那不正好吗?我们最后一题就出默经,让他们糊里糊涂来,糊里糊涂去。”

        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第0037章 决赛到来

        “当!”一声云板叩响,两队学子进场了。

        今天的审评官气势壮大,除了三名老学究外,其他位子上足足坐了七名官员,汤阴县的知县、县丞、县尉、主簿、学正全部到位,只是因为相州知州李夔莅临汤阴县,观摩今天的童子会辩试决赛。

        李夔如众星捧月一般坐在审评席中间,如果李延庆看见他,一定会大惊失色,这个李夔不是别人,正是昨天给他疗伤换药的李夫子。

        除了李夔外,还有州学正杨信,他坐在姚万年身旁,两人正窃窃私语。

        当然还有一人少不了,那就是李夔的小女儿李九真,李夔前后生了八个儿子,长子李纲都二十七岁了,他自己却在中年得了一女,珍爱若明珠,走到哪里都会把这个宝贝女儿带在身边,这次观摩汤阴县童子会他是以私人身份出席,昨天轻车简行而来。

        大人们在聊天,坐在父亲身边的李九真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寻找昨天那个受伤的小男孩。

        这时学子们一一就位,李九真一眼便看见了李延庆,恰好李延庆也在向这边看来,也看见了她,眼睛蓦地睁大了,满脸惊愕之色。

        李九真得意一笑,她就喜欢看着李延庆一副小呆瓜的样子。

        这时王贵也看见了李九真,急忙拉了拉汤怀,“老汤,快看那个小娘子……”

        不等他说完,岳飞狠狠在他后脑勺上敲了他一下,“严肃点,这是决赛!”

        王贵痛得咧了一下嘴,回头瞪了岳飞一眼。

        李延庆又看到了李夔,他这才明白,原来昨天遇到的李夫子竟然就是知州李官人,他不由暗暗庆幸,幸亏自己昨天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

        这时,李夔也看见李延庆,向他笑着点点头,李延庆连忙向他躬身行一礼。

        众人顿时惊讶了,李官人竟然认识李延庆?几个思路敏捷的官员又联想到他们都姓李,莫非李延庆是李官人的家族晚辈?马县丞更是吓出一身冷汗,李大器千万别是李官人的亲戚啊!

        “李官人认识这位学子?”刘知县笑问道。

      ¡¡¡¡ÀîÙçºÇºÇһЦ£¬¡°Ò»ÃæÖ®Ôµ¶øÒÑ¡£¡±

        话虽这样说,但大家并不太相信,毕竟官场上的话七分虚三分实,不能太当真了。

        “当——”

        决赛开始的钟声响起了,李夔也坐直了腰板,他对这个李延庆很有兴趣,“天竺国添位如来”,李延庆的对联让他刮目相看。

        岳飞抽到了问签,由他们问,对方答,岳飞起身读题道:“我们第一题是问诗,请听好题,诗圣杜甫是哪一年写出三吏三别,具体背景是什么?并请完整背诵出来。”

        题目不难,甚至还有点简单,宋朝科举崇尚杜诗,杜甫的诗一般都要求全部会背诵,也算是一种基本功。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题目,却让羑里镇学堂的四名学子大惊失色,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对方应该问王维三十岁前写了多少首,并背诵其中二十首,他们熬了一夜进行准备,结果对方的问题完全不一样。

        四人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愤恨之色,他们被耍了。

        他们商量了片刻,一名学子起身道:“三吏三别是在乾元二年所写,其背景是唐军在相州大败,诗圣从东都返回华州的所见所闻。”

        学子随即背诵起来,《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背的一字不差。

      ¡¡¡¡¡°µ±£¡¡±Ò»ÉùÇå´àíàÏ죬ÁhÀïÕòѧÌÃÂÊÏȵÃÒ»·Ö¡£

      ¡¡¡¡½ô½Ó×ÅÁhÀïÕòѧÌ÷¢ÎÊ¡£

        “我们的题型是默经,请背诵《吕氏春秋》中《孟秋季》的荡兵和振乱两篇。”

        李延庆四人终于见识到了羑里镇学堂的【创建和谐家园】,本身《吕氏春秋》就很偏,若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还符合第一题的难度,偏偏让他们背其中最枯涩的两篇,就算第三题也没有这样的难度。

        但不等李延庆他们反对,主审官便喝道:“换题!”

      ¡¡¡¡ÁõÖªÏØµÍÉù¸øÀîÙç½âÊ͹æÔò£¬ÀîÙçµãÍ·£¬ËûÒ²¾õµÃÕâµÀÌâ³öµÃÌ«µó×꣬ΪÈ˲»Ì«ºñµÀ¡£

        无奈,羑里镇学堂只得取出备用题问道:“还是《吕氏春秋》,请说出《吕氏春秋》共有几卷几篇,并任意背其中一篇。”

        这道题稍微简单一点了,众人商议一下,李延庆便答道:“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

        紧接着李延庆便背了《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µ±£¡¡±íàÉùÇÃÏ죬¹ɽÕòѧÌÃÒ²µÃÒ»·Ö¡£

        ……

        由于有知州观摩,为了让李夔更清楚规则,便在两轮结束后休息一刻钟,此时两轮已战罢,双方战成了平局。

        休息房内,四人正在商议第三题,李九真却悄悄溜了进来,王贵一见到她,立刻眉开眼笑,“小娘子,书好看吗?”

        “好看!我昨晚看完了,还有没有下一本?”

        李九真也看得入了迷,又要来索取下一本了,王贵挠挠头,“还没有卖呢!”

        李延庆微微笑道:“下一本叫做《大圣捉妖记之火焰山》,明年春天会印出来。”

        王贵和汤怀异口同声问道:“你怎么知道?”

        “那天在书坊我不是上楼了吗?正好作者鹿山潇潇子也在,罗掌柜便替我引见了他。”

        听说鹿山潇潇子那天就在楼上,王贵顿足捶胸,懊悔万分,拉着李延庆问道:“庆哥儿,他什么时候再来?”

        “他住在大名府,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不过你找他做什么?”

        “我……我想在书中出现,让大家都知道我的名字。”

        李延庆顿时笑了起来,“说不定我能替你带个口信,你想当书中什么人物?”

      ¡¡¡¡Íõ¹óÅÄÅÄÐØ¸¬£¬¡°æôÆï´ó½«¾üÍõ¹ó¡£¡±

        “不行!”

      ¡¡¡¡ÀîÑÓÇìûºÃÆøµÀ£º¡°×î¶àµ±¸öСÑý£¬±¼²¨¶ùå±Ê²Ã´µÄ¡£¡±

        “那好吧!”王贵立刻妥协了,“那就叫……奔波儿贵吧!”

        汤怀也跳出来,“还有我,我叫奔波儿汤!”

        “还有我!还有我!”

        李九真急得直跳脚,“我是他们的妹妹奔波儿真。”

        李延庆哈哈大笑,“好!我回去就写信给他。”

        这时,岳飞柔声问道:“李姑娘找我们,还有别的事吗?”

        一句话提醒了李九真,她连忙道:“爹爹让我问问庆哥儿,伤口怎么样了?”

        “已经全部消肿,结痂了,昨天多亏了你爹爹,替我谢谢他。”

        这时,第三轮开始的钟声敲响,李九真低声对李延庆道:“我爹爹要出一首七言诗给大家写,描述自己家乡风土人情,谁写得好,谁就赢。”

        说完,她一溜烟地跑了。

        ……

        相州学正杨信暗示了刘知县,李官人很有兴致出一道决胜题。

        刘知县立刻心领神会,便告知主审官,让他把第三题安排给知州来出题。

        第三轮比赛一开始,主审官便宣布了新规则。

        “双方的第三题选的都是即作,不过这是最后决胜一战,为了公平,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我们决定第三题由审评官来出,只出一题,优者胜出。”

        李延庆想起了刚才李九真说的话,这应该是她父亲李夔出的题,这时,一个念头蓦地跳出,或许这是一次给父亲诉说冤情的机会,自己博得李官人的青睐,请他听一听父亲的冤情。

        主审官宣布了题目,“每个人都可以写一首诗或者词,描述自己家乡的景色风貌或许民生民情,时间是半个时辰,开始!”

        题目很宽泛,诗词均可,给学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过这里面也暗藏作弊的机会。

        羑里镇学堂的四名学子心中狂喜,他们师父专门写了十几首描写羑里景色的诗词给他们做参考,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挑选一首。

        鹿山镇学堂四人也同样心潮澎拜,每个人都想在知州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才华,渴望得到知州的青睐。

        李延庆提起笔久久沉思,他胸有已有无穷的诗意在涌动,最后一战,他势在必得!

      第0038章 勇夺魁首

        羑里镇学堂的四名学子率先交了答题,他们需要做的比较简单,各自抄了师父的旧作一首便可交差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彼此不能重复。

        鹿山镇学堂的四名学子却冥思苦想,在时限近半时,他们才一起交了各自的诗作。

      ¡¡¡¡°Ë·ÝÊ«¾í·ÖÉ¢¸øÁËÖîλÉóÆÀ¹Ù£¬Ò»Ê±¼ä´óÌÃÉÏÇÔÇÔµÍÓ°ËÃûѧ×ÓÐÄÇéìþìý£¬Õâʱ£¬µÚÒ»·Ý±»·ñ¾öµÄÊ«×÷³öÀ´ÁË£¬Àî¾ÅÕæÍ¬Ç鵨¿´ÁËÍõ¹óÒ»ÑÛ£¬Íõ¹ó¶ÙʱÄèÁË£¬·Â·ðһƬ±»Ëª´ò¹ýÁ˲ËÒ¶¡£

        很快,李九真同情的目光又看了一眼汤怀,汤怀立刻变成了第二片小蔫叶,一对难兄难弟无精打采。

        羑里镇学堂四名学子的诗词都不错,但有两人明显不押题,写成了大名府的风光,也随即被淘汰。

        “县君,看这一首如何?”

        主审官将一首诗递给了刘祯,刘祯看了看落款,是岳飞写的《农夫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

        刘祯吓了一跳,连忙将诗捂住,低声对主审官道:“若让李官人看到此诗,我们必会被严厉训斥,此诗作废!”

        说完,他刷地一把便将诗稿撕掉了,又狠狠瞪了岳飞一眼,小小年纪就敢写这种针砭时弊的诗,长大还了得。

        他心中暗忖,“孩童懂什么,这必然是姚鼎所教,看来此人绝不能再用。”

        刘祯原本打算将姚鼎重新调回县学教书,可看到了岳飞这首诗,他又改变了主意,不能让姚鼎留在县城祸害学子,留在偏乡僻村最好,遂打消了重用姚鼎的念头。

        这时,县丞马符将一首词递给李夔,笑道:“我们几个都觉得这首词不错,可得第一,请李官人过目。”

      ¡¡¡¡ÀîÙç¿´ÁË¿´ÏØÎ¾ºÍÖ÷²¾£¬Á½È˶¼µãÍ·ÔÞÍ¬ÏØØ©µÄÒâ¼û¡£

      ¡¡¡¡ÀîÙç±ãÕ¹¿ªÏ¸¿´£¬´ÊÅÆÊÇ¡¶ðÑð³Ìì¡·

      ¡¡¡¡¡¶ðÑð³Ì졤ÁhÀï´º¡·

        羑里冬深未破梅,孤枝清瘦耐霜辉。老桃残李无人管,雪里萧疏知水微。微雨过,早春回,阳和消息自天归。才根多谢东君力,琼蕊苞红一夜肥。

        这首词是羑里镇学堂师父陆云的得意之作,被他的学生拿来争魁了。

        李夔点点头,“老桃残李无人管,雪里萧疏知水微,这两句写得不错,有点意思,但全诗略显轻浮,立意较差,叙景有余而言理不足,可评为第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