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寒门宰相_幸福来敲门》-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郭林点点头道:“说的对。我们一并找职事商量。”

      当即郭林走到职事那拱手言道:“食无案,不成礼。我们虽来佣书,但也是读书人,请以读书人之礼待之。”

      职事不满道:“又来生事?吃饭就吃饭,哪有那么多名堂,这急切之间又去哪里给你们找食案?”

      郭林欲再言,章越出面道:“我方才路过射圃,旁有一方亭,还请职事允我们去此食用午食。”

      “随你们。”

      “多谢职事。”

      郭林,章越二人当即端着食案走到亭中。饭是稻米饭,压得很实,汤是盐豉汤。饭和汤都是双份,还有一碟咸菜由章越和郭林共食。

      在学究家里顿顿吃稀,这里好歹能吃一顿干的。

      章越已是端起饭来飞快地扒了两大口,然后闭上眼睛感受着饭粒充斥着嘴巴的感觉。这稻米饭是炊制的,既带着木桶香味,咀嚼在嘴里又是格外的松软香甜。

      这是真木桶饭,不是快餐店里铁盆外裹着个木桶壳。

      “慢些!”郭林提醒道。

      章越笑了笑夹了块清脆可口的咸菜,陪着米饭吞咽下去后,又端起盐豉汤喝了一口,浓郁的酱香。

      这一顿稻米饭倒是令章越幸福感爆棚。

      章越与郭林一边吃一边看着族学里的学生们陆续走去吃饭,身旁都跟着书童为他们背负书箱,箭袋。

      午后用饭借宿,学生不是继续回昼锦堂里继续读书。这时读书人还是有着所谓食饱不可久坐,会伤气血的说法。

      这时候子弟门会去习射,投壶,游息。

      从早到晚一直坐在那苦读,这是没钱人才为之的事,甚至读累了小睡一会也会被骂作昼寝。

      只有穷人家才晚上不读书,至于衙内们有点不起蜡烛之说?

      ÕÂÔ½ÔÙ¶È¿´µ½Õ«³¤ÕºâÓÚÒ»ÖÚѧ×Ó´ØÓµÖ®ÖУ¬À´µ½¼ý¶âǰ¡£

      在众学子注目之时,章衡微微一笑从书童手里接过弓。但见章衡身形笔直如松,一手箭如连珠,无一不命中红色的垛心,左右学子见此喝采起来。

      章越也不由在心底喝采。

      郭林道:“族学里斋长自是了得,勿招惹他。”

      饭后二人继续抄录文章。

      不知不觉已至天黑,郭林已是抄毕,但章越却仍有十几篇没有抄完。

      郭林先捡起章越的文章先校对了一遍,挑出了个错字漏字的地方,然后又见章越写得慢然后道:“我给你抄吧!”

      章越道:“天黑了,师兄先下山,不然路就不好走了?”

      “那我留下你一人下山?”

      郭林当即拿过一半替章越抄写起来。章越边写边道:“坤卦说得‘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我算是明白了。”

      这话的意思是做事情不要你做得多好,但一定要事事有所交代才行。书可以抄得慢字差些无妨,但全部抄完却不关乎能力,而是在于态度。

      “道理可以从书中得,但还不是自己的,最后需在事上磨方可。师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郭林点点头:“师弟说的对,此就是厚德,唯有厚德才能载物。经历此事,也算磨一磨你的心性。”

      章越与郭林对话,传至屋外。

      职事听了不由抚须微笑:“真有意思。”

      等到天黑,章越已是抄录完毕将三十六篇交给了职事。

      职事道:“这些值多少钱,你们问斋长,我才懒得管你们的事。”

      “多谢职事!”章越郭林一并行礼,然后准备告辞下山。

      “慢着!”职事开口道,“天这么黑,你如何下山?”

      章越和郭林对视一眼。

      职事道:“我这里有些松油,你去折些树枝树皮来,我给你们做个火把!”

      章越郭林闻言大喜心道,还是有好人啊。

      当下职事给章越,郭林作了支火把。师兄弟二人一并持此下山。

      章越此刻心情不错说着趣事,但郭林却一脸凝重地叮嘱道:“咱们走路归走路,若听后身后窸窣的怪声,千万不要回头,直直往前走就是。”

      “为何?”

      “你照着听就是了,你看山那片似个坟头,咱们安安静静地走过去就好了。”

      章越见郭林如此,也不好再说,气氛有些压抑。天边月光暗淡星星稀落,四野一片漆黑,师兄弟二人并肩擎着火把。火把照亮了眼前的方寸之地,但却给二人平添了许多勇气。

      章越与郭林一起如此走了数里夜路方才回到家里。

      此刻火把已快燃尽,幸喜却见远远地一盏灯笼亮起,在夜色中朦朦胧胧的。走到近处二人看见郭学究强撑病体与她浑家一起提着灯笼正在屋门外等候着自己和郭林。

      郭林见这一幕几乎泪崩,丢了书囊奔向前跪在郭学究面前道:“爹爹孩儿不孝,如此迟方才回来,累你在屋外等候。”

      章越随后赶到连忙道:“先生,是我的不是,我抄书抄得迟了,累师兄陪我抄写到现在。”

      郭学究扶起郭林道:“回来就好,老夫只是挂心罢了,你们如何回来的?”

      章越道:“先生,是职事给我作了火把,我和师兄一路照回来的,那职事话虽说得不好听,但却是善人。”

      郭学究道:“那需谢谢人家,好了你们赶快进去洗漱,家里还没有吃食?”

      学究浑家道:“还有一块饼子。”

      “各分作一半,你们吃了饼子,就去歇息吧!忙了一日都乏了吧!”

      “爹爹孩儿不乏,孩儿还要再读一会书!”郭林言道。

      “我陪师兄一起。”章越在旁言道。

      “好吧。”郭学究点了点头,又对浑家吩咐道,“快熄了灯笼,费油!”

      第二十七章 二哥又坑我

      山野的夜晚深邃宁静,远远近近唯有茅屋里的一盏孤灯独明。

      现在正是秋寒露重的时候,虽是蚊虫少,但是入夜之后骤寒。郭林和章越吃了半个饼子,然后郭林点了一盏灯读书。

      章越这才看了五六页即眼皮子上下打架,实在是顶不住了。

      郭林见此语重心长地道:“师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咱们抄了一日的书,功课必是拉下,若不趁这时读,如何是好?”

      章越点点头道:“师兄说得是……我省得……”

      章越边说边长长打了两个呵欠,看得郭林又是无语,又是无奈。

      章越又强打着精神看几页书。

      郭林见章越无力坚持,又是苦口婆心地道:“我知师弟天资聪颖,过目……读书不忘,可一味依仗天资才赋,早晚是有用尽的一日……”

      章越点点头道:“师兄说的是,所谓天作之才,就是百一之天赋兼有百九十九之用功……”

      “百一之天赋兼有百九十九之用功……”郭林品着这句话心道,师弟真乃奇才,随便一句话都如此有深味。

      郭林心道,对啊,师弟纵使比我聪明,但我勤加努力,难道真就比他差不成?

      郭林欣然道:“师弟能明此理就好,故而……”

      哪知章越又道:“然则那百一之天赋,更胜百九十九之用功……不是那块料,再勤奋也是无用……师兄我疲了,反正已看了十几页书,边睡边背!”

      说完章越盖下书走到塌上合衣即睡。

      郭林品着章越最后这话良久无语:“边睡边背,我倒从未听过这读书法子。”

      “师弟……”郭林看见章越呼吸之间竟已睡熟,也不由对章越躺下即睡的本事自叹不如,“……至少也先洗漱再睡……看来师弟真是累了。”

      其实郭林何尝不累,一大早即动身前往章氏族学,抄了一日的书,又到这个时辰方才回家,无论身心都疲乏至极。但郭林明白每日功课若拉下,即易生疲惫懒惰之心。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郭林勉励自己,疲惫至极之时,郭林起身取土盆里的凉水泼面……

      这熟悉的味道……

      为什么师弟连角落这盆也没放过……

      次日。

      师兄弟二人起床。

      章越见郭林一脸疲惫的样子问道:“师兄你没事吧!不然今日你我告假。”

      郭林摆了摆手道:“无妨。我还能撑得,今日咱们需去问斋长,昨日结多少钱?规矩处处都要问清楚了,免得到时算起吃亏。”

      “师兄所言极是,师兄昨日抄了几页?”

      郭林道:“五十七页。”

      章越吃惊道:“那是一百九十九半钱,这一日两百钱可以啊!”

      浦城本地普通用工,在七十五钱至一百钱一日,一月也不过两三贯。

      郭林心道,师弟算数果真了得。

      郭林苦笑道:“一日两百钱虽多,但却荒废了课业,实是得不偿失。若非为了爹爹的病,我岂会如此。只盼早日医好了爹爹的病,继续攻读。”

      “师弟虽只有一钱,但今日咱们去问问,一顿饭也不值几十个钱啊!”

      章越道:“师兄别问了,那斋长分明就是为难我。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郭林道:“那也要据理力争,如何也要一试。快些动身,今日我让娘给我们备了环饼,咱们边走边吃,如此可省一顿饭功夫。”

      所谓环饼在北方是油炸馓子,但唐朝却是一块中央有洞饼,用绳窜起来挂在行囊上。如此宋朝南方还保留着唐朝的称谓,作为路食的存在。

      “好!我去拿竹筒打水!吃那个口干!”

      郭林随口道:“多打些水来,你近来有些火大!”

      章越取竹筒一面去缸里打水,一面自言自语道:“师兄怎知我火大?莫非师兄是勾践吗?”

      二人一早起床,用了一个时辰方才赶至南峰。

      二人一到书院即询问章衡昨日结钱的事。章衡不耐烦地道:“此事怎来询我,你们去问学录。”

      宋朝国子监有设斋长,学录。

      斋长的职位类似于大学辅导员,学录的职位类似于助教,不过太学的斋长,学录都由学长担任。

      这一套办法从何而起,无处考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0:03:29